linuxgcc安裝包下載
2004年4月20日最新版本的GCC編譯器3.4.0發布了。目前,GCC可以用來編譯C/C++、FORTRAN、java、OBJC、ADA等語言的程序,可根據需要選擇安裝支持的語言。GCC 3.4.0比以前版本更好地支持了C++標准。本文以在Redhat Linux上安裝GCC3.4.0為例,介紹了GCC的安裝過程。
安裝之前,系統中必須要有cc或者gcc等編譯器,並且是可用的,或者用環境變數CC指定系統上的編譯器。如果系統上沒有編譯器,不能安裝源代碼形式的GCC 3.4.0。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在網上找一個與你系統相適應的如RPM等二進制形式的GCC軟體包來安裝使用。本文介紹的是以源代碼形式提供的GCC軟體包的安裝過程,軟體包本身和其安裝過程同樣適用於其它Linux和Unix系統。
系統上原來的GCC編譯器可能是把gcc等命令文件、庫文件、頭文件等分別存放到系統中的不同目錄下的。與此不同,現在GCC建議我們將一個版本的GCC安裝在一個單獨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來不需要它的時候可以方便地刪除整個目錄即可(因為GCC沒有uninstall功能);缺點是在安裝完成後要做一些設置工作才能使編譯器工作正常。在本文中我採用這個方案安裝GCC 3.4.0,並且在安裝完成後,仍然能夠使用原來低版本的GCC編譯器,即一個系統上可以同時存在並使用多個版本的GCC編譯器。
按照本文提供的步驟和設置選項,即使以前沒有安裝過GCC,也可以在系統上安裝上一個可工作的新版本的GCC編譯器。
1. 下載
在GCC網站上(http://gcc.gnu.org/)或者通過網上搜索可以查找到下載資源。目前GCC的最新版本為 3.4.0。可供下載的文件一般有兩種形式:gcc-3.4.0.tar.gz和gcc-3.4.0.tar.bz2,只是壓縮格式不一樣,內容完全一致,下載其中一種即可。
2. 解壓縮
根據壓縮格式,選擇下面相應的一種方式解包(以下的「%」表示命令行提示符):
% tar xzvf gcc-3.4.0.tar.gz
或者
% bzcat gcc-3.4.0.tar.bz2 | tar xvf -
新生成的gcc-3.4.0這個目錄被稱為源目錄,用${srcdir}表示它。以後在出現${srcdir}的地方,應該用真實的路徑來替換它。用pwd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路徑。
在${srcdir}/INSTALL目錄下有詳細的GCC安裝說明,可用瀏覽器打開index.html閱讀。
3. 建立目標目錄
目標目錄(用${objdir}表示)是用來存放編譯結果的地方。GCC建議編譯後的文件不要放在源目錄${srcdir]中(雖然這樣做也可以),最好單獨存放在另外一個目錄中,而且不能是${srcdir}的子目錄。
例如,可以這樣建立一個叫 gcc-build 的目標目錄(與源目錄${srcdir}是同級目錄):
% mkdir gcc-build
% cd gcc-build
以下的操作主要是在目標目錄 ${objdir} 下進行。
4. 配置
配置的目的是決定將GCC編譯器安裝到什麼地方(${destdir}),支持什麼語言以及指定其它一些選項等。其中,${destdir}不能與${objdir}或${srcdir}目錄相同。
配置是通過執行${srcdir}下的configure來完成的。其命令格式為(記得用你的真實路徑替換${destdir}):
% ${srcdir}/configure --prefix=${destdir} [其它選項]
例如,如果想將GCC 3.4.0安裝到/usr/local/gcc-3.4.0目錄下,則${destdir}就表示這個路徑。
在我的機器上,我是這樣配置的:
% ../gcc-3.4.0/configure --prefix=/usr/local/gcc-3.4.0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enable--long-long --host=i386-redhat-linux --with-system-zlib --enable-languages=c,c++,java
將GCC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支持C/C++和JAVA語言,其它選項參見GCC提供的幫助說明。
5. 編譯
% make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我的機器上(P4-1.6),這個過程用了50多分鍾。
6. 安裝
執行下面的命令將編譯好的庫文件等拷貝到${destdir}目錄中(根據你設定的路徑,可能需要管理員的許可權):
% make install
至此,GCC 3.4.0安裝過程就完成了。
6. 其它設置
GCC 3.4.0的所有文件,包括命令文件(如gcc、g++)、庫文件等都在${destdir}目錄下分別存放,如命令文件放在bin目錄下、庫文件在lib下、頭文件在include下等。由於命令文件和庫文件所在的目錄還沒有包含在相應的搜索路徑內,所以必須要作適當的設置之後編譯器才能順利地找到並使用它們。
6.1 gcc、g++、gcj的設置
要想使用GCC 3.4.0的gcc等命令,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它的路徑${destdir}/bin放在環境變數PATH中。我不用這種方式,而是用符號連接的方式實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我仍然可以使用系統上原來的舊版本的GCC編譯器。
首先,查看原來的gcc所在的路徑:
% which gcc
在我的系統上,上述命令顯示:/usr/bin/gcc。因此,原來的gcc命令在/usr/bin目錄下。我們可以把GCC 3.4.0中的gcc、g++、gcj等命令在/usr/bin目錄下分別做一個符號連接:
% cd /usr/bin
% ln -s ${destdir}/bin/gcc gcc34
% ln -s ${destdir}/bin/g++ g++34
% ln -s ${destdir}/bin/gcj gcj34
這樣,就可以分別使用gcc34、g++34、gcj34來調用GCC 3.4.0的gcc、g++、gcj完成對C、C++、JAVA程序的編譯了。同時,仍然能夠使用舊版本的GCC編譯器中的gcc、g++等命令。
6.2 庫路徑的設置
將${destdir}/lib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中,最好添加到系統的配置文件中,這樣就不必要每次都設置這個環境變數了。
例如,如果GCC 3.4.0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在RH Linux下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上執行或者在文件/etc/profile中添加下面一句:
setenv LD_LIBRARY_PATH /usr/local/gcc-3.4.0/lib:$LD_LIBRARY_PATH
7. 測試
用新的編譯命令(gcc34、g++34等)編譯你以前的C、C++程序,檢驗新安裝的GCC編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8. 根據需要,可以刪除或者保留${srcdir}和${objdir}目錄。
② 如何安裝arm-linux-gcc
1、下載並安裝arm-linux-gcc
arm-linux-gcc-4.2.1的版本在http://ftp.snapgear.org/pub/snapgear/tools/arm-linux/這里可以下載,最新版arm-linux-tools-20080623.tar.gz這個可能是4.2.4的版本,因為下面有編譯4.2.4的方法還有相應的代碼包,build-arm-linux-4.2.14,此版本由於過大,我沒有下載。
下面的這個是ARM官方給的下載鏈接http://www.codesourcery.com/gnu_toolchains/arm/download.html,然後將HOST選擇為IA32 GNU/Linux,點擊下載就可以了。不過前綴為arm-2010.09-51-arm-none-eabi-i686-pc-linux-gnu而不是arm-linux-。。。
在友善之臂官方網站http://www.arm9.net/download.asp下載arm-linux-gcc4.4.3。
2、刪除之前安裝有舊版本,執行
[root@localhost ~]# rm -rf /opt/arm
3、對新版本arm-linux-gcc-4.4.3進行解壓(注意,如果我們加上了-C,那麼就會自動解壓到/usr/local/arm/這個目錄下),
但是友善之臂按照下列方式解壓,不會解壓到/usr/local/arm/目錄下的,這是因為友善之臂把/usr/local/arm/目錄修改成了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除非自己在把它修改過來
[root@localhost ~]# tar -ivxzf /smbroot/arm-linux-gcc-4.4.3.tar.gz -C /
4、修改配置文件,將arm-linux-gcc添加到環境變數中,因為arm-linux-gcc的命令是在/usr/local/arm/4.4.3/bin下,其目的通過對全局變數綁定使之能夠在任意一個目錄下能夠執行該命令。
打開設置文件
[root@localhost opt]# vi /etc/profile
在打開的文件的
# Path manipulation
if [ "$EUID" = "0" ]; then
pathmunge /sbin
pathmunge /usr/sbin
pathmunge /usr/local/sbin
pathmunge /usr/local/arm/4.4.3/bin
fi
或者在文件末尾添加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4.4.3/bin
保存退出
5、立即使新的環境變數生效,不用重啟電腦
[root@localhost opt]# source /etc/profile
[root@localhost opt]#
6,檢查是否將路徑加入到PATH:
[root@localhost opt]# echo $PATH
顯示的內容中有/usr/local/arm/4.4.3/bin,說明已經將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PATH。至此,交叉編譯環境安裝完成。
7、測試是否安裝成功
首先,執行find命令查詢一下arm-linux-gcc的位置
[root@localhost ~]# find / -name arm-linux-gcc
/opt/arm/toolschain/4.4.3/bin/arm-linux-gcc
[root@localhost ~]#
可以看到arm-linux-gcc的位置與環境變數中設定的路徑一致
接下來查詢arm-linux-gcc的版本
[root@localhost bin]# arm-linux-gcc -v
Using built-in specs.
Target: arm-none-linux-gnueabi
Configured
with:
/opt/FriendlyARM/mini2440/build-toolschain/working/src/gcc-4.4.3/configure
--build=i386-build_redhat-linux-gnu --host=i386-build_redhat-linux-gnu
--target=arm-none-linux-gnueabi
--prefix=/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
--with-sysroot=/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arm-none-linux-gnueabi//sys-root
--enable-languages=c,c++ --disable-multilib --with-arch=armv4t
--with-cpu=arm920t --with-tune=arm920t --with-float=soft
--with-pkgversion=ctng-1.6.1 --disable-sjlj-exceptions
--enable-__cxa_atexit --with-gmp=/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
--with-mpfr=/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
--with-ppl=/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
--with-cloog=/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
--with-mpc=/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
--with-local-prefix=/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arm-none-linux-gnueabi//sys-root
--disable-nls --enable-threads=posix --enable-symvers=gnu --enable-c99
--enable-long-long --enable-target-optspace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4.4.3 (ctng-1.6.1)
[root@localhost bin]#
可以看到arm-linux-gcc的版本號,至此,arm-linu-gcc已成功安裝。
③ linux gcc 下載與安裝
如何你裝的是redhat系統的操作系統,如centos,fedora
你可以直接命令行下,執行yum insatll GCC* -y
這個會把gcc相關的包全部下裝安裝
④ 如何安裝arm-linux-gcc
1、首先以root用戶登入2、復制arm-linux-gcc-4.3.2.tgz到根目錄下tmp文件夾里
3、解壓命令tar xvzf arm-linux-gcc-4.3.2 -C /
注意以上命令必須要有-C而且是大寫,後邊有個空格也要注意。
4、配置下編譯環境路徑 在控制台下輸入 gedit /root/.bashrc 等一會出來文本編輯器後在文件最後(最後一行)加上下面代碼。
export PATH=/usr/local/arm/4.3.2/bin:$PATH
保存關閉後,注銷當前用戶,用root賬號重新登錄系統(使剛剛添加的環境變數生效)。
此時可以在控制台輸入: arm-linux-gcc -v 如果安裝成功將會輸出 arm-linux-gcc的版本號。
若想讓它在非超級用戶下使用那。首先,以非超級用戶登入。
1、 輸入命令:vi ~/.bashrc編輯.bashrc文件,在文件末尾加入如上面的內容
export PATH=/usr/local/arm/4.3.2/bin:$PATH
2、輸入命令:gedit /etc/profile
在文件的末尾加上:PATH=/usr/local/arm/4.3.2/bin:$PATH
保存對profile的修改後,執行source /etc/profile就OK了,好了通樣先注銷當前用戶再登錄後進入控制台執行arm-linux-gcc -v 看看能否執行成功就可以了。
⑤ Deepin Linux上沒有gcc,如何安裝
你可以看下裡面有沒有README文件,打開看看可能有說明,不過如果你可以聯網的話,也可以用 apt-get 安裝:在終端下執行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即可。
⑥ red hat linux 裡面怎麼安裝在gcc官網下載的gcc
官網不是有詳細的文檔么 去看啊
http://gcc.gnu.org/install/
有rpm包不裝真是的
下的是源碼包是么 ?
先解壓出來 然後 基本上就是
http://www.cnblogs.com/huangfenghit/archive/2011/02/17/1957057.html
我滴個天啊 你裝了其他什麼編譯器啊 沒有GCC 你怎麼編譯源碼包啊
⑦ 如何安裝arm-linux-gcc
1.安裝標準的C開發環境,由於Linux安裝默認是不安裝的,所以需要先安裝一下(如果已經安裝好的話,就可以免去這一步了):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g++ libgcc1 libg++ make gdb
2.下載arm-linux-gcc-3.4.1.tar.bz2到任意的目錄下,我把它下載到了我的個人文件夾里 /home/wrq
arm-linux-gcc-3.4.1.tar.bz2 的下載地址如下:
3.解壓 arm-linux-gcc-3.4.1.tar.bz2
#tar -jxvf arm-linux-gcc-3.4.1.tar.bz2
解壓過程需要一段時間,解壓後的文件形成了 usr/local/ 文件夾,進入該文件夾,將arm文件夾拷貝到/usr/local/下
# cd usr/local/
#cp -rv arm /usr/local/
現在交叉編譯程序集都在/usr/local/arm/3.4.1/bin下面了
4. 修改環境變數,把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到PATH。(有三種方法,強烈推薦使用方法一)
方法一:修改/etc/bash.bashrc文件
#vim /etc/bash.bashrc
在最後加上: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export PATH
方法二:修改/etc/profile文件:
# vim /etc/profile
增加路徑設置,在末尾添加如下,保存/etc/profile文件: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方法三:#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註:(這只能在當前的終端下才是有效的!)
5.立即使新的環境變數生效,不用重啟電腦:
對應方法一:#source /root/.bashrc
對應方法二:# source /etc/profile
6.檢查是否將路徑加入到PATH:
# echo $PATH
顯示的內容中有/usr/local/arm/bin,說明已經將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PATH。至此,交叉編譯環境安裝完成。
(本文地址:)
7. 測試是否安裝成功
# arm-linux-gcc -v
上面的命令會顯示arm-linux-gcc信息和版本,這是我顯示的信息:
Reading specs from /usr/local/arm/3.4.1/lib/gcc/arm-linux/3.4.1/specs
Configured with: /work/crosstool-0.27/build/arm-linux/gcc-3.4.1-glibc-2.3.2/gcc-3.4.1/configure --target=arm-linux --host=i686-host_pc-linux-gnu
--prefix=/usr/local/arm/3.4.1 --with-headers=/usr/local/arm/3.4.1/arm
-linux/include --with-local-prefix=/usr/local/arm/3.4.1/arm-linux --disable
-nls --enable-threads=posix --enable-symvers=gnu --enable-__cxa_atexit --enable-languages=c,c++ --enable-shared --enable-c99 --enable-long-long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3.4.1
8.編譯Hello World程序,測試交叉工具鏈
寫下下面的Hello World程序,保存為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執行下面的命令:
# arm-linux-gcc -o hello hello.c
步驟:
1.找到arm-linux-gcc-4.5.1-v6-vfp-20120301.tgz
2.解壓當前目錄,找到arm-linux-gcc的路徑復制下來,進入.bashrc中修改成
加入一行export PATH=$PATH://home/haoyue/arm-linux-gcc/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bin
3.退出後重新進入終端$arm-linux-gcc --v 查看版本號,能看到就成功了。
4.$kermit
5.連接板子,如果不行先按c
6.連接成功後loadb,然後按ctrl+\ 再按c, 最後send app.bin文件
7.上步成功後再按c 然後go 0x21000000(默認地址)。
⑧ 如何linux安裝gcc
你可以通過yum install 命令來進行安裝,具體安裝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gcc 來進行安裝,不過這種方式安裝時,需要你來輸入 是否同意安裝,即 輸入y ,來表示同意。
為了避免這個麻煩,在輸入命令時,可以加上-y選項,即 yum install gcc -y 這樣就實現了全自動安裝,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
希望能幫到你。。。。。。
⑨ 如何安裝arm-linux-gcc
對於嵌入式linux的來說,建立開發環境是開發的第一步,arm-linux-gcc是基於arm架構的linux平台交叉編譯工具。
工具原料:linux+下載arm-linux-gcc-4.4.3.tar.gz安裝包。
安裝arm-linux-gcc方法如下:
一、下載arm-linux-gcc-4.4.3.tar.gz安裝包。
二、打開終端,輸入
sudo
tar
xvzf
arm-linux-gcc-4.4.3.tar.gz
-C
/
安裝arm-linux-gcc-4.4.3如下圖所示:
三、在終端輸入
sudo
vim
/root/.bashrc,在最後一行輸入:
export
PATH=$PATH:/opt/toolschain/4.4.3/bin加入arm-linux-gcc的開發環境
四、安裝兼容庫,在終端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g++-multilib如下圖所示
五、測試成功沒有,登錄root後輸入:
arm-linux-gcc
-v,出現如下圖所示,則安裝成功:
這樣就ok了
⑩ 在Linux環境下如何安裝GCC編譯器
這一堆下來比較復雜,三兩句說不清的。以後問問題不要一下問太多,哪有人會為你一個人服務回答呀。幾句話說完的人也是在忽悠。我也只能簡單說說:
1、安裝GCC算是比較復雜的了,通常初學者很難明白。你要下載很多東西全安裝上才能用,它都是一個包一個包的,而且有的包你不想下也行。你要下載的通常會是以下幾個
gcc-v.rpm或tar.gz,最好不要下tar.gz。v是版本的意思。
gcc-core-v.rpm
gcc-g++-v.rpm
libstdc++6-v.rpm
libstdc++6-devel-v.rpm
先安裝上core再安裝別的就可以了。以上幾個的v 版本一定要一樣。
你也可以安裝上gdb
有時你還要再安裝上make-v.rpm,這個版本和上面的不是一起的。
是不是很難啊!:)呵呵
2、安裝硬體驅動。通常是Linux Distribution已經有了的,還有就是自己安裝的。安裝驅動如果手上沒有現成的,你就得自己去相應硬體廠商網站下載相應的驅動安裝了。這個也是要用rpm的包。你用的是Redhat,而且是VM虛擬機,所以你就用不著安裝什麼驅動了。
3、上網功能,通常你那個版本的Red hat沒有撥號軟體,你可以去下載個rp-pppoe安裝,再配置下就OK了,不過再針對你的系統是VM和Redhat,這個你也用不著了,你可以用VM的網橋或nat上網,這也是很不錯的。你還可以通過共享上網給你的LinuxVM,加上你的route。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nat,不過你要設置好網卡IP的。Redhat里/etc/sysonf/network里有個網卡設置文件。
這個網卡的IP和你的VM有關,最好IP設置成DHCP的。其它的自己研究下吧。
4、與Windows進行文件互傳。有幾個方法,一個是安裝VM的Linux.iso進去,一個是通過FTP,還有一個是samba
5、這個是一個警告,在你進入系統前檢測的一個警告,和你的VM有關。你可能是Redhat不是你自己裝的,從別的地方來的吧。不過應該可以用。只是系統文件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