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定位演算法
Ⅰ 怎麼給孩子手機定位
首先在孩子的手機中,打開「設置」選項。
點擊「安全和隱私」。點擊「學生模式」。將學生模式右側的按鈕打開,並點擊下方的「遠程定位」,出現二維碼。
家長用自己嘩模纖的手機掃描此處的二維碼,將「家長助手」下載到自己的手機,即可在該應用中定位孩子的位置。首先在手機桌面上找到「設置」這一項;點擊之後,找到「安全和隱私」選項,在安亂仿全和隱私界面中我們即可看到「學生模式」了,一般來說系統默認是關閉的;我們需要點擊進入手動開啟,而且系統碼逗會要求我們設置一個密碼,這個密碼只需家長們知道就行;
設置密碼之後,我們即可在該模式的最下方看到「遠程定位」選項了。不過家長們需要用自己的手機掃描這里的二維碼將「家長助手」下載到自己手機上,下載之後即可通過該應用時刻掌握自己孩子的「動向」了。
Ⅱ 蘋果手機怎樣精確定位
這是由硬腔頌件和系統演算法決定的,不能提高精準度。另外,定位準確性也受所用地圖的影響,可以更換地圖軟體試試。
iPhone定位很准,誤差在0.5米左右。如果是基站定位的話,是取決於和基站的距離的。
手機的定位準確主要取決於手機的嚴謹設置、軟體的高度靈敏以及衛星設施的發展。
手機定位:手機定位是指通過特定的定位技術來獲取移動手機或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經緯度坐標),在電子地圖上標出被定位對象的位置的技術或服務。
定位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基於GPS的定位,一種是基於移動運營網的高歲基站的定位。
1、基於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機上的GPS定位模塊將自己的位置信號發送到定位後台來實現手機定位的,定位精度較高。此外還有利用Wifi在小范圍內定位方式。
2、站定位則是利用基站對手機的距離的測算距離來確定手機位置的,不需要手戚圓睜機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賴於基站的分布及覆蓋范圍的大小,誤差會超過一公里。
Ⅲ gps定位和ip定位有什麼差別
所有的手機都有四個定位渠道,一是衛星定位(包括GPS),二是WIFI小區定位,三是網路IP定位,四是基站定位。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除了基站定位不能自主使用以外,其他三種在具備條件時都可以使用。
GPS定位
完整的GPS包括三部分
1.空間部分
GPS的空間部分是由24顆衛星組成(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它位於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均勻分布在6 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4 顆) ,軌道傾角為55°。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 顆以上的衛星,並能在衛星中預存的導航信息。GPS的衛星因為大氣摩擦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航精度會逐漸降低。
2. 地面控制系統
地面控制系統由監測站(Monitor 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 Monitor Station)、地面天線(Ground Antenna)所組成,主控制站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春田市(Colorado Spring)。地面控制站負責收集由衛星傳回之訊息,並計算衛星星歷、相對距離,大氣校正等數據。
3.用戶設備部分
用戶設備部分即GPS 信號接收機。其主要功能是能夠捕獲到按一定衛星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星,並跟蹤這些衛星的運行。當接收機捕獲到跟蹤的衛星信號後,就可測量出接收天線至衛星的偽距離和距離的變化率,解調出衛星軌道參數等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接收機中的微處理計算機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進行定位計算,計算出用戶所在地理位置的經緯度、高度、速度、時間等信息。接收機硬體和機內軟體以及GPS 數據的後處理軟體包構成完整的GPS 用戶設備。GPS 接收機的結構分為天線單元和接收單元兩部分。接收機一般採用機內和機外兩種直流電源。設置機內電源的目的在於更換外電源時不中斷連續觀測。在用機外電源時機內電池自動充電。關機後,機內電池為RAM存儲器供電,以防止數據丟失。目前各種類型的接受機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便於野外觀測使用。其次則為使用者接收器,現有單頻與雙頻兩種,但由於價格因素,一般使用者所購買的多為單頻接收器。
我們通常所說的GPS往往僅只用戶設備部分,它通過接受天空不同位置的三顆以上的衛星信號,測定手持機所在的位置,簡單來說是利用了數學上三條線確定一個點的原理。
IP定位
IP定位技術就是為確定IP設備地理位置所採用的技術。近年來,基於地理位置的網路應用層出不窮,主要包括定向廣告(targeted advertisement)、社交網路、網路安全、性能優化等。
在IP定位系統或演算法中,一般包括4個要素:定位伺服器、測量節點、待定位節點和基礎設施,
IP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IP設備的名字、注冊信息或時延信息等來估計其地理位置。
IP定位演算法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定位精度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測量開銷,同時兼具良好的擴展性,並能保護用戶隱私。最初的定位演算法通過向DNS伺服器查詢或者挖掘隱含在主機名中的信息來推測IP設備的地理位置。之後,一些定位演算法根據時延與地理距離之間的線性關系來估測主機位置,並通過拓撲信息來減小定位誤差。近年來,基於概率的定位演算法重新成為一個研究熱點,通過尋找時延與地理距離的分布規律來進行定位。雖經不斷改進,但這兩類演算法都不能精確地定位,因此,一些綜合的定位演算法使用了上述兩類方法來進行交叉驗證以提高精度。
IP定位演算法可以按照是否需要客戶端的支持、定位原理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可分為獨立於客戶端的定位演算法和基於客戶端的定位演算法。
這兩類演算法各有優劣:
獨立於客戶端的定位演算法主要藉助推測、網路測量等方法推斷目標主機位置。
基於客戶端的定位演算法精度較高,但是往往要藉助GPS、蜂窩基站、WiFi接入點等基礎設施。
如今,伴隨著社交網路的流行,用戶地理位置被公布出來,一方面促進了好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帶來用戶對於隱私泄露的擔憂。此外,IPv6網路的大面積部署和位置標識/身份標識分離協議(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簡稱LISP)等新型協議的提出,也為IP定位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這是有關IP定位技術的一篇研究文章,IP定位技術的研究 http://www.jos.org.cn/html/2014/7/4621.htm
Ⅳ 百度手機地圖是採用什麼定位演算法
定位演算法??還是第一次聽說,定位無非是gps定位,基站定位,ip定位。。。。
然後網路地圖使用的魔卡托投影演算法進行的地圖坐標映射,具體你可以網路下。
Ⅳ 電影《竊聽風雲》中情報人員通過對方的手機(前提不拆下電池)進行監聽是否真實
不真實。
不對手機動手腳的情況下,手機關機後不能被監聽。
驗證方法:用頻譜儀測量關機狀態的手機是否在支持的頻段上有射頻信號發射。
手機監聽是指在空中介面或者A口、核心網、傳輸網截取業務信道承載的信息內容。GSM簡訊承載在信令信道SDCCH上,因此也需要解析信令信道內容。
手機定位是指在空中介面針對目標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採用特定演算法得到目標的方位角和其他用以判斷距離的參數。因為手機為頻分/碼分多址方式,所以需要通過某種方法將目標手機從一堆手機識別出來。
手機定位可以分為比幅制(比較接收到的信號強度)、比時制(比較信號到達多個天線的時間差)、比相制(比較信道到達多個天線的相位)。
目前比較先進的測向機為比相+比幅混合測向,精度可達1℃、10m以內。 手機監聽需要解析手機通信過程中涉及到的信令信道(以獲取簡訊內容和業務信道指配參數)和業務信道。根據應用場景,可以選擇將所有手機的業務內容全部收下來,或只接收某個/某些指定號碼的手機業務。
手機定位,只有信令信道是必須解析的,業務信道可以解析出來用於持續定位,也可以不解析。解析信令信道是為了識別出目標手機的無線電波,使用測向機進行定位。
《竊聽風雲》劇情簡介
全球金融市值一度超越二十萬億的香港證券市場,是地球上最重要資金集中地,市場氣勢旺盛,交投熾熱。引來不少金融大鱷的覬覦,在法律空隙中鑽營灰色地帶,圖以分一杯羹。
其中頭號目標是有綽號「老闆」(王敏德飾)之稱的幕後黑手。警方調查上市公司「風華國際」涉嫌內幕交易案,成立行動代號為「追風」竊聽小組全力偵察。
梁俊義(劉青雲飾)是竊聽小組的主管,行動中他與同袍老警員楊真(古天樂飾)、新紮師兄、網路天才林一祥(吳彥祖飾),負責監聽「風華國際」幾個高層人員的辦公室及會議室里的電話系統。三人小組喬裝進入「風華國際」,巧妙地布置下各種偷聽及監視儀器的疑陣,展開竊聽行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三人從竊聽儀器中,竊聽到「風華國際」幾個高層人員正計劃將公司股價,從0.2港元錢炒高至1.2元。因為個人私慾,三人決定對上司隱瞞消息,然後在股票市場下注,賺下這筆意外之財,卻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三人的這次秘密行動早已落入他人的觀測之中。
Ⅵ 手機定位是怎麼定位的
第1種:基站定位。
我們的手機想要打電話,必須要要有信號,也就是說要連接附近的通信基站。普通的通信基站,就是一座鐵塔,不過現在市區的很多基站為了美觀會偽裝成大樹的樣子。
我們的手機在尋找信號的時候,一般會查找附近信號最好的三個基站。這樣一來基站之間再經過簡單的三角運算,就可以得到比較准確的手機位置啦!
關於基站定位,這里還有一個小笑話。
說有個年輕人在北京奮斗很多年,終於在郊區買了一間房子,結果搬進去的第一天,手機上出現了簡訊提醒:河北移動歡迎您!
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有,坐車去遠方的時候,經過一個城市,手機就收到這個城市旅陪的簡訊,實際上就是這個城市的基站接收到了你的信號,知道你來了!
第2種:GPS定位。
基站定位雖然很快,也很方便,但是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精確度不高;所以,你在北京郊區,可能就被定位到河北了;
第二是在手機沒有的信號的時候就無法定位了。
於是就有了更精確的定位方式:GPS定位。
GPS,全稱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主要是國外的GPS和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利伏慎用衛星信號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的三維導航定位和測速。GPS定位需要手機晶元的支持,定位的精度也取缺鎮敬決於晶元。
現在,一般智能手機都會有GPS晶元,很多國產手機比如華為和中興等還會支持北斗定位。高精度晶元衛星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手機的GPS定位也可以精準到5-10米。
當然,GPS定位也有問題,首先是它的定位比較慢:GPS晶元需要同時接收到多顆衛星的型號之後才能准確定位;
Ⅶ 手機地圖定位是什麼原理
目前,手機定位主要有三種方式:
1、GPS定位,安裝GPS模塊即可,這種方式精度最高,誤差基宴橡本在米級;
2、移動基站定位,即使你手機沒有裝GPS,只要你的手機可以接收信號,通信公司就可以根據你晌衡旁手機附近基站的位置來大體估算你的位置,誤差較大,五六百米的樣子;
3、wifi定位,前提是你通過wifi上網,並且wifi的位置之前被某些攔皮位置服務提供商收集過信息。
Ⅷ 手機定位原理
手機定位是指利用GPS定位技術或者基站定位技術對手機進行定位的一種技術。基於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機上的GPS定位模塊將自己的位置信號發送到定位後台來實現手機定位的。基站定位則是利用基站對手機的距離的測算距離來確定手機位置的。後者不需要手信檔機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賴於基站的密度,有時誤差會超過一公里。前者定位精度較高。此外還有利用Wifi在小范圍內定位的方式。
Ⅸ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本文試圖從編程人員的角度出發,以一種程序員易於理解的方式來簡單介紹一下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希望對做GPS開發的朋友有所幫助。當然,本文並沒有涉及具體的開發方面的技術。
一、GPS定位數學模型
之所以先介櫻陸腔紹數學模型,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數學模型可能是程序員比較關心的問題。當然事先聲明,這個模型只是我根據一些GPS資料總專為程序員總結出來的一個簡化模型,細節方面可能並不符合實際,想了解具體細節請參考專業的GPS講解資料。
GPS定位,實際上就是通過四顆已知位置的衛星來確定GPS接收器的位置。
舉例:GPS接收器為當前要確定位置的設備,衛星1、2、3、4為本脊衫次定位要用到的四顆衛星:
Position1、Position2、Position3、Position4分別為四顆衛星的當前位置(空間坐標),已知
d1、d2、d3、d4分別為四顆衛星到要定位的GPS接收器的距離,已知
Location 為要定位的衛星接收器的位置,待求。
那麼定位的過程,簡單來講就是通過一個函數GetLocation(),從已知的[Position1,d1]、[Position2,d2]、[Position3,d3]、[Position4,d4]四對數據中求出Location的值。用程序員熟悉的函數調用來表示就是:
Location=GetLocation([Position1,d1],[Position2,d2],[Position3,d3],[Position4,d4]);
那麼,這些參數從哪裡來?這個函數又是如何執行?由誰來執行的呢?立體幾何還沒有忘干凈的可能還要問:為什麼必須要4對參數呢?那下面我們就來悉衫一起探究一下。
1.Position1、Position2、Position3、Position4這些位置信息從哪裡來?
實際上,運行於宇宙空間的GPS衛星,每一個都在時刻不停地通過衛星信號向全世界廣播自己的當前位置坐標信息。任何一個GPS接收器都可以通過天線很輕松地接收到這些信息,並且能夠讀懂這些信息(這其實也是每一個GPS晶元的核心功能之一)。這就是這些位置信息的來源。
2.d1、d2、d3、d4這些距離信息從哪裡來?
我們已經知道每一個GPS衛星都在一刻不停地廣播自己的位置,那麼在發送位置信息的同時,也會附加上該數據包發出時的時間戳。GPS接收器收到數據包後,用當前時間減去時間戳上的時間,就是數據包在空中傳輸所用的時間了。
知道了數據包在空中的傳輸時間,那麼乘上他的傳輸速度,就是數據包在空中傳輸的距離,也就是該衛星到GPS接收器的距離了。數據包是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的,那麼理想速度就是光速c,把傳播時間記為Ti的話,用公式表示就是:
di=c*Ti(i=1,2,3,4);
這就是di(i=1,2,3,4)的來源了。
3.GetLocation()函數是如何執行的?
這個函數是我為了說明問題而虛構的,事實上未必存在,但是一定存在這樣類似的運算邏輯。這些運算邏輯可以由軟體來實現,但是事實上可能大都是由硬體晶元來完成的(這可能也是每一個GPS晶元的核心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