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擴展分區分區

linux擴展分區分區

發布時間: 2023-05-14 07:10:04

linux分區滿了,如何進行擴容

有兩種方法實現對linux分區的擴容。第一種方式是軟鏈接(符號鏈接)。舉個例子來說明下軟鏈接,假如你的/b目錄滿了,不能存儲文件。這時你把/a目錄鏈接到/b目錄,你在訪問/b目錄時實際是訪問/a目錄裡面的空間。

假設新增的磁碟為xvdb1,首先對磁碟分區,具體方法參考網上教程分區完成後製作文件系統(順序不可亂)。完成後先將原先目錄已滿的/b從原掛載點卸載,例如:umount
/dev/xvda1
/b。卸載掉掛載在/b目錄下的分區xvda1。重新將新增的分區掛載到/b:mount
/dev/xvdb1
/b。將/etc/fstab內加入新掛載的分區和掛載點,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重啟後分區會丟失。至此,原來已滿的/b被重新掛載到了新的硬碟分區,然後將原來備份的文件拷貝回來就可以了。

⑵ linux 擴展分區和主分區的區別

因為分區表的大小隻有64位元組,所以最多隻能記錄4條分區記錄,也就是說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加起來最多隻能有4個,但是擴展分區只能有一個,這是它們在數量上的區別。還有擴展分區不能格式化,只能由擴展分區劃分出邏輯分區,邏輯分區才能格式化,而主分區是可以格式化的。
擴展分區的作用是彌補分區表的不足,分區表只能記錄四組數據,如果想劃分4個以上的分區,就要有唯灶擴展分區,由擴展分區劃基山鋒分(擴展)邏輯分區,擴展分區是負責記錄邏輯分區的分區信息的,搏晌所以擴展分區本身不能格式化,擴展分區只是邏輯分區的載體,這是它和主分區的主要區別。

⑶ linux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區別

主分區,也稱為主磁碟分區,和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一樣,是一種分區類型。主分區中不能再劃分其他類型的分區,因此每個主分區都相當於一個邏輯磁碟(在這一點上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很相似,但主分區是直接在硬碟上劃分的,邏輯分區則必須建立於擴展分區中)
擴展分區不能直燃毀接使用,必須分成若干邏輯分區。所有的邏輯分區都是擴展分區的一部分。
硬碟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
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
任何仿空一個操作系統都將硬碟劃分為三種分: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一個硬碟最多有4個主分區,如果有擴展分區,那麼擴展分區也算是一個主分區,只可以將一個主分區變成擴展分區備段瞎,在擴展分區上,可以以鏈表方式建立邏輯分區。

⑷ linux如何擴展主分區

這里以Red hat AS4 為例。當磁碟分區發現不夠用時,能想道的第一個做法就是增加分區大小。但是一般Linux如果沒有採用邏輯卷管理,則動態增加分區大小很困難,一個能想道的辦法就是,備份分區文件系統數據,刪除分區,然後再重新創建分區,恢復備份的文件系統,這個做法比較玄,可能刪除分區後導致系統無法啟動。
第二個做法就是,創建一個新的邏輯分區(當然必須有未使用的磁碟空間能分配),將文件系統從老分區拷貝到新分區,然後修改fstab,使用新分區/文件系統替換老的分區/文件系統
第三種做法是,創建一個新的邏輯分區,將新的邏輯分區格式化ext3(或其他類型)的文件系統,mount到磁碟空間不夠的文件系統,就跟原來的分區/文件系統一樣的使用。
這里採用的是第三種方式:

sdb為第二個SCSI硬碟。

[root@hdp0 hadoop]# /sbin/fdisk /dev/sdb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8942.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
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
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73.5 GB, 73557090304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42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 1 130 1044193+ 83 Linux
/dev/sdb2 131 391 2096482+ 82 Linux swap
/dev/sdb3 392 521 1044225 83 Linux
/dev/sdb4 522 8942 67641682+ 5 Extended
/dev/sdb5 522 586 522081 83 Linux
/dev/sdb6 587 651 522081 83 Linux
/dev/sdb7 652 1173 4192933+ 83 Linux

可以看出sdb1,2,3為主分區,sdb4為擴展分區。後面的sdb5,6,7則為邏輯分區。柱面編號(Start,End)是連續的,sdb7隻用道了1173,而從擴展分區看最大到8942,也就是說,還有7769個柱面是空閑的,一個柱面大小為8225280,約為8M大小。還剩7769*8225280bytes,約62G未使用。

新增加一個邏輯分區(註:若涉及到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復雜,這里4個主分區(包括擴展分區)都分過了,所以只能分邏輯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n
First cylinder (1174-8942, default 1174):
Using default value 1174
增加大小為10G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74-8942, default 8942): +10240M

增加後看一下,多了一個邏輯分區/dev/sdb8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73.5 GB, 73557090304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42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 1 130 1044193+ 83 Linux
/dev/sdb2 131 391 2096482+ 82 Linux swap
/dev/sdb3 392 521 1044225 83 Linux
/dev/sdb4 522 8942 67641682+ 5 Extended
/dev/sdb5 522 586 522081 83 Linux
/dev/sdb6 587 651 522081 83 Linux
/dev/sdb7 652 1173 4192933+ 83 Linux
/dev/sdb8 1174 2419 10008463+ 83 Linux

可以看到,增加了一個sdb8的分區,柱面號從1174到2419.

寫入分區表,執行分區操作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設備或資源忙.
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Syncing disks.
分區完後,是看不到文件系統的

[root@hdp0 hadoop]# df -m
Filesystem 1M-塊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sdb1 1004 582 372 62% /
none 1014 0 1014 0% /dev/shm
/dev/sdb3 1004 807 147 85% /home
/dev/sdb5 494 11 458 3% /opt
/dev/sdb7 4031 3272 554 86% /usr
/dev/sdb6 494 87 382 19% /var
重啟機器
reboot
格式化文件系統
[root@hdp0 hadoop]#/sbin/mkfs.ext3 /dev/sdb8
mount文件系統,/home/develop 為/home下一目錄

[root@hdp0 hadoop]#mount /dev/sdb8 /home/develop
查看文件系統,可以看到新建立的分區/文件系統已經掛載上,能夠使用了。
[root@hdp0 hadoop]# df -m
Filesystem 1M-塊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sdb1 1004 582 372 62% /
none 1014 0 1014 0% /dev/shm
/dev/sdb3 1004 807 147 85% /home
/dev/sdb5 494 11 458 3% /opt
/dev/sdb7 4031 3272 554 86% /usr
/dev/sdb6 494 87 382 19% /var
/dev/sdb8 9621 54 9079 1% /home/develop

⑸ Linux 磁碟--主分區、擴展分區與邏輯分區

主分區:也叫引導分區,最多可能創建4個,當創建四個主分區時候,就無法再創建擴展分區了,當然也就沒有邏輯分區了。主分區是獨立的,對應磁碟上的第一個分區,「一般」就是C盤。在Windows系統把所有的主分區和邏輯分區都叫做「盤」或者「驅動器」,並且把所有的可存儲介質都顯示為操作系統的「盤」。因此,從「盤」的概念上無法區分主分區和邏輯分區。並且盤符可以在操作系統中修改,這就是要加上「一般」二字的原因。

擴展分區:除了主分區外,剩餘的磁碟空間就是擴展分區了,擴展分區是一個概念,實際上是看不到的。當整個硬碟分為一個主分區的時候,就沒有了擴展分區。

邏輯分區:在擴展分區上面,可以創建多個邏輯分區。邏輯分區相當於一塊存儲截止,和操作系統還有別的邏輯分區、主分區沒有什麼關系,是「獨立的」。

m 幫助
n 新建
p 列出
w 保存
d 刪除
e邏輯分區
新建分區(最多4主分區,最多2T,)
p+e<=4(主分區+邏輯分區)
+2G/+2G/+1G/+1G
d
e

]

趙老鐵的

⑹ linux怎麼創建擴展分區

比如給sdb硬碟擴展分區:姿搭(前提硬碟小於跡答拿2T)
fdisk /dev/sdb
n
p
1(如果已經有了sdb1 就可以寫個2)
回車
+(你要的分區大小)比如+10G
w(保存舉粗退出)

⑺ Linux 已有四個主分區,怎麼新增擴展分區

linux下一塊硬碟最多有四個主分區,所以需要刪除一個分區,才能新增擴展分區。
fdisk
命令:
如fdisk
/dev/sda
刪除分區:command(m
for
help):
d
刪除一個分區,刪除請備份數據
新增分區:command(m
for
help):
n
p---檢查是否生效
w---保存
q---離開

⑻ linux的擴展分區和主分區 中的擴展分區

在MBR結構中,只支持四個分區 4 = 主分區+擴展分區。

邏輯分區必須建立在擴展分區上而不是主分區兄埋上。

所以會看知野到sda4是Extended,sda5是在sda4中的第一個邏羨猛螞輯分區。也就是說sda4和sda5同一位置開始。

⑼ linux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區別

區別在於是層級關系:
在linux中第一塊硬碟分區為hda分區,
主分區編號為hda1-4,邏輯分區從5開始。
硬碟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
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
主分區也可成為「引導分區」,
會被操作系統和主板認定為這個硬碟的第一個分區。
所以C盤永遠都是排在所有磁碟分區的第一的位置上。
MBR(主引導記錄)的分區表(主分區表)
只能存放4個分區,
如果要分更多的分區的話就要一個擴展分區表(EBR),
擴展分區表放在一個系統ID為0x05的主分區上,
這個主分區就是擴展分區,
擴展分區能可以分若干個分區,
每個分區都是個邏輯分區。

⑽ Linux系統如何擴展分區容量

如果其中的數據不要了,可以直接用fdisk將相鄰兩個分區合並一下。
如果希望使用類似於Windows Partition Magic的圖形化工具,建議使用gParted,這個工具也是非常強大的,可以進行Linux分區調整的方法,它比較適合個人計算機中的硬碟分區調整,同時也可避免數據丟失。

gParted有圖形界面,很容易上手。網上教程有很多。即使自己摸索,應該也可以搞定的。

熱點內容
安卓如何關閉單應用音量 發布:2025-05-15 11:22:31 瀏覽:350
抖音電腦後台伺服器中斷 發布:2025-05-15 11:11:59 瀏覽:307
sql2008伺服器 發布:2025-05-15 11:03:27 瀏覽:306
我的世界pe伺服器創造 發布:2025-05-15 10:51:17 瀏覽:608
移動端打吃雞要什麼配置 發布:2025-05-15 10:48:16 瀏覽:756
我的世界哪五個伺服器被炸了 發布:2025-05-15 10:36:16 瀏覽:994
ehcache存儲對象 發布:2025-05-15 10:35:31 瀏覽:528
搭建虛擬電腦的伺服器 發布:2025-05-15 10:29:31 瀏覽:270
湖人雙核配置哪個最好 發布:2025-05-15 10:09:48 瀏覽:980
手機熱點密碼怎麼查看 發布:2025-05-15 09:54:47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