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三角中樞源碼

三角中樞源碼

發布時間: 2023-05-16 00:49:35

『壹』 哪位高手能講一講纏中說禪中樞呢,通俗點的,謝謝

纏中說禪中樞的就是三個連續的三筆重疊就會形成中樞,認識中樞並不難,難的是理解和分解中樞,裡面還有個難理解的是級別,這個有很多人搞的很亂,上面兩個理解了做起股票就比你的手腳速啟高凱度了,你如果是新手的話我來告訴你級別的多重含義。
1看圖級別,看圖級別就是你拿1,5,30分鍾的圖來看,假如你拿1分鍾圖作為你的基本看圖,當然1分鍾是比較精密的,5,30分鍾可以拿來輔助看背馳力度等,這時你的標准就是在1分鍾上找中樞,三段形成1分鍾中樞,9段就可以形成5分鍾中樞,這時所有的中樞標准都是以1分鍾為標准,當在1分鍾圖上形成5分鍾中樞走勢結束這時可以在5分鍾上標起來,這時在5分鍾上以上你標的5分鍾中樞有三段結束有重疊就會形成30分鍾中樞,中樞就是這樣慢慢越疊越大,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當你以一分鍾作為基本圖,這些中樞念春就是從1分鍾里得來,當你以5分鍾為基本圖,1分鍾里產生的中樞就跟5分鍾里的就會不同,因為1分鍾里的精度比5分鍾的高,要搞清中樞是什麼,這個要先理解清楚,這里的級別是指得看圖級別,
2走勢級別,當你弄清楚1時這里的級別一般就會自然了解了,還是以1分鍾為看圖級別,假如在一分鍾里連5分鍾的中樞都找不到,這樣的走勢就會是一段非常強勁的走勢,當形成一個30分鍾的中樞,5,1分鍾走勢就是30分鍾的次級別,經常有新手在這里往往會把走勢級別和看圖級別搞混了,
上面兩種情況理解了中樞是什麼,你會一找就找出來,打開日k線一看走勢就知道這股票能搞還是不能搞了,假如一隻股票是日線下跌走勢,你在一悄喚分鍾里背馳那樣就算你找到了買進,往往也會賣不出來等第二天再賣就會虧本了,所以要想用纏論炒股,先學會大級別進小級別出,一個日線的下跌背馳,一個30分鍾的反彈結束就可以先出來,不多說了

『貳』 三角測量法是什麼

三角測賣鍵量是指在地面上布設一系列連續三角形,採取測角方式測定各三角形頂點水平位置(坐標)的方法。它是幾何大地測量學中建立國家大地網和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基本方法之一,孫咐由荷蘭的斯涅耳(W.snell)於1617年首創的測量方法。

在三角測量中作為測站,並由此測定了水平位置的這些頂點稱為三角點。為了觀測各三角形的頂角,相鄰三角點之間必須互相通視。因此三角點上一般都要建造測量覘標(測量標志)。為了使各三角點在地面上能長期保存使用,還要埋設標石。

三角測量法

三角測量法這個術語來源於幾何學中的三角形(triangle),在航海和測繪領域,它是指以三角形原理為基礎進行測量和定位的方法。

當這這一概念被引入社會科學研究之後,它的內涵就發生了變化,按照Denzin和Lincoln的定義,三角測量法指的是-種結合使用不同的研究資料、研究人員、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來對同一個研究問題進行分析的研究策略。

由於其內涵的變化,國內的學者對這個術語的翻譯也就各有側重,如「相關檢測法」(陳向明)和「多元結合法」(孫進)。無論將這個術語翻譯成什麼,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的三角測量法,其則配純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評估測量的效度和完備性,這是數據分析中三角測量戰略的真正價值所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角測量法

『叄』 第三類買賣點是如何形成的,次級別趨勢中的中樞能形成第三類買賣點嗎

問纏系列之三:第三類買賣點是如何形成的,次級別趨勢中的中樞能形成第三類買賣點嗎

(2018-04-19 00:00:00)

標簽: 纏中說禪 纏論

問1:第三類買賣點是如何形成的?

    問2:第三類買賣點形成前的次級別離開一定是次級別嗎?

    問3:第三類買賣點形成前粗掘此的次級別回抽可以是次級別趨勢中的中樞嗎?

    問4:第三類買賣點形成的意義及作用?

    問5:第三類買賣點形成時的次級別組合可以是盤整+盤整?

    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因此也就作為問纏系列之一問,弄清楚了這個就不會輕易錯失在第三類買賣點的最早機會,也自然而然的理解纏第《教你炒股票37:背馳的再分辨》中對a+A+b+B+c形成的標准趨勢背馳中c必然包含第三類買賣點且必然是趨勢且創新高或新低的論述了。本來關於該標准背馳的c寫一問纏系列的,後來想,這其實也就是關於第三類買賣點的問題,弄清楚了這個自熱而然就理解了,因此歸為問纏系列之三中,一起解惑。

    下面我們看纏關於第三類買賣點的論述:

1、《教你炒股票18:不被面首的雛男是不完美的》中: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三:某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破壞,當且僅當一個次級別走勢離開該「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後,其後的次級別回抽走勢不重新回到該「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內。這定理三中的兩個次級別走勢的組合只有三種:趨勢+盤整,趨勢+反趨勢,盤整+反趨勢。其中的趨勢分為上漲與下跌,分別代表從上方突破與下方跌破兩種情況。而站在實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壞,就是:趨勢+盤整。」

    注意:在這里,岩迅纏非常明確的規定了2個次級別是2個已經完成了的走勢類型,且只有3種組合,否認次級別趨勢中包含第三類買賣點,因為,此級別趨勢肯定是個完成的趨勢。

2、《教你炒股票20: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級別擴張及第三類買賣點》中:第三類買賣點定理: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離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試,其低點不跌破ZG,則構成第三類買點;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離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抽,其高點不升破ZD,則構成第三類賣點。但一定要注意,並不是任何回調回抽都是第三類買賣點,必須是第一次。而且,第三類買賣點後,並不必然是趨勢,也有進入更大級別盤整的可能。

3、《教你炒股票21:纏中說禪買賣點分析的完備性》中:而中樞有三種情況:延續、擴張與新生。如果是中樞延續,那麼在中樞上是不可能有買點的,因為中樞延續必然要求所有中樞上的走勢都必然轉折向下,在這時候,只可能有賣點。而中樞擴張或新生,在中樞之上都會存在買點,這類買點,就是第三類買點。也就是說,第三類買點是中樞擴張或新生產生的。中樞擴張導致一個更大級別的中樞,而中樞新生,就形成一個上漲的趨勢,這就是第三類買點後必然出現的兩種情況。

    注意:在這里,纏明確指出第三類買點是中樞擴張或新生產生的。

4、《教你炒股票24:MACD對背弛的輔助判斷》中:那麼,有沒有盤整背馳後回跌形成第三類買點的例子,其實這散野種例子太多了,第三類買點,有一種情況就是這樣構成的。......1月17日,是一個三段30分鍾回拉的日線第三類買點。注意,第三類買點的結束位置不一定是整個回拉的最低位置。因為一個三段回來,C段並不一定創新低。在復雜的回拉中,還有三角形5段回拉的,只要最後一次回拉不回到原來的中樞就可以了。......「用MACD判斷背馳,首先要有兩段同向的趨勢。同向趨勢之間一定有一個盤整或反向趨勢連接,把這三段分別稱為A、B、C段。顯然,B的中樞級別比A、C里的中樞級別都要大,否則A、B、C就連成一個大的趨勢或大的中樞了。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級別或更大級別的一個中樞,而且不可能是一個和A逆向的趨勢,否則這三段就會在一個大的中樞里了。歸納上述,用MACD判斷背馳的前提是,A、B、C段在一個大的趨勢里,其中A之前已經有一個中樞,而B是這個大趨勢的另一個中樞,這個中樞一般會把MACD的黃白線(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軸附近。而C段的走勢類型完成時對應的MACD柱子面積(向上的看紅柱子,向下看綠柱子)比A段對應的面積要小,這時候就構成標準的背弛。」

    注意:在這里,纏明確的把最後一個中樞的破壞即第三類買賣點是包含在離開中樞的次級別趨勢中的。

5、《教你炒股票32:走勢的當下與投資者的思維方式》:詳細說,在上面例子30分鍾的a+A+b+B+c里,A是已出現的,是一個30分鍾的中樞,這可以用定義嚴格判別,沒有任何含糊、預測的地方。而b段一定不可以出現30分鍾的中樞,也就是只能最多是5分鍾級別的。......然後就看這個中樞能否繼續向上突破走出c段。注意,c段並不是天經地義一定要有的,就像a也不是天經地義一定要有的。 要出現c段,如同要出現b段,都必須有一個針對30分鍾的第三類買點出現,這樣才會有 。

      注意:纏明確規定,第三類買點離開和回抽段的級別必須是次級別,如果b是次次級甚至跳空缺口離開,那A的第三類買點在哪裡?是中樞B的第二次會拉段結束點嗎?

    6、《教你炒股票37:背馳的再分辨》:其次,c必然是次級別的,也就是說,c至少包含對B的一個第三類買賣點,否則,就可以看成是B中樞的小級別波動,完全可以用盤整背馳來處理。而b是有可能小於次級別的,力度最大的就是連續的缺口,也就是說,b在級別上是不能大於c的。...... 還有,如果a+A+b+B+c是上漲,c一定要創出新高;a+A+b+B+c是下跌,c一定要創出新低。否則,就算c包含B的第三類買賣點,也可以對圍繞B的次級別震盪用盤整背馳的方式進行判斷。對c的內部進行分析,由於c包含B的第三類買賣點,則c至少包含兩個次級別中樞,否則滿足不了次級別離開後次級別回拉不重回中樞的條件。

    注意:在這里,纏明確指出把離開本級別中樞的次級別趨勢中的第二個中樞未觸及本級別中樞的情況下,該此級別趨勢中的第二個中樞視為第三類買點。

7、《教你炒股票49:利潤率最大的操作模式》:這里必須注意,中樞震盪中出現的類似盤整背馳的走勢段,與中樞完成的向上移動出現的背馳段是不同的,兩者分別在第三類買點的前後,在出現第三類買點之前,中樞未被破壞,當然有所謂的中樞震盪,其後,中樞已經完成就無所謂中樞震盪了,所以這問題必須清楚,這是有嚴格區分的,不能搞糊塗了。

8、《教你炒股票53:三類買賣點的再分辨》:第二類買賣點,站在中樞形成的角度,其意義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級別的中樞,因為後面至少還有一段次級別且必然與前兩段有重疊。而對於第三類買賣點,其意義就是對付中樞結束的,一個級別的中樞結束,無非面對兩種情況,轉成更大的中樞或上漲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該級別中樞。第三類買賣點就是告訴什麼時候發生這種事情的,而在第二、三買賣點之間,都是中樞震盪.

    注意:在這里,纏明確指出第三類買賣點形成表明了前面中樞的結束,其作用就是可以預知走勢接下來會轉成更大的中樞或上漲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該級別中樞。

9、《2007-05-22 答疑中》:離開與回抽均必須次級別的,「2007-05-22 答疑中離開中樞必須是次級別,回試也必須是次級別,單在中樞上有一個次級別的中樞並不能絕對保證安全,例如,很多跳空後的島型反轉就是這樣。

10、《教你炒股票36:走勢類型連接結合性的簡單運用》:例如,在最近走勢中,30分鍾圖上,2760到2858這30分鍾中樞,03081000的5分鍾回抽確認了一個第三類買點,然後其後就繼續走出一個新的30分鍾中樞,而030810005分鍾回抽低點2871點比上一中樞的最高點2888點要低,而後來關於03071330開始的這個30分鍾中樞出現延伸,這樣,我們就可以對這個分解進行重新組合,給出一個更清晰的組合方法,把03081000的5分鍾回抽組合到03051330開始的這段5分鍾走勢中,形成一個5分鍾的上漲,然後新的30分鍾中樞就從03091030,這樣的好處在於,這個中樞震盪的低點2892點比2888點高,如果其後的震盪不出現跌破2888的走勢,那麼就是一個30分鍾的上漲走勢形成了。但在這個新的中樞被一個新的第三類買點有效突破前,依然存在震盪跌破2888點甚至最終確認中樞擴展。但這樣的重新組合,對看圖就有了幫助。當然,站在純中樞的角度,依然可以堅持讓新中樞從03071330開始,這樣對具體的操作也沒有太大影響,但在判斷上就沒有重新組合的看起來方便了。

    注意:纏在這里,對離開本級別中樞的次級別趨勢中的第二個中樞在未觸及本級別中樞的情況下,該此級別趨勢中的第二個中樞視為了第三類買點。

11、《教你炒股票92:中樞震盪的監視器》:另外,中樞震盪中次級別的類型其實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個趨勢類型,Zn又出現相應的配合,那麼一定要注意變盤的發生,特別那種最後一個次級別中樞在中樞之外的,一旦下一個次級別走勢在該次級別中樞區間完成,震盪就會出現變盤。

    注意:在這里,纏將次級別趨勢類型中在中樞之外的一個次級別中樞不視為第三類買賣點。

12、《纏2008-1-8日解盤》 1、如果在今天跳空附近站住,這樣,5200點那5分鍾上來的1分鍾上漲就形成,該1分鍾上漲結束後,就是對應那5分鍾的第三類買點,然後,就有絕大的可能形成4800上來的5分鍾上漲,最壞,也就是一大的30分鍾中樞。 2、如果在5360點那1分鍾中樞處站住,這樣,對原來5分鍾中樞的1分鍾向上只是一個盤整類型,後面站住形成一個第三類買點,後面形式一個大的5分鍾中樞的機會更大,當然也有突破爆發形成繼續中樞上移在更高位置形成5分鍾中樞的可能,但一般來說,一個盤整類型的次級別偏移後的第三類買點,總是不那麼激動人心。

      注意:1中說的是次級別離開是趨勢,顯然纏沒有把離開的次級別的第二個中樞看作第三類買點

          2中纏非常明確指出第三類買賣點可以是盤整+盤整形式

    綜上纏的論述我們得出:第三類買賣點是由於盤整背馳或次級別離開段內部的背馳導致才產生的,由此也導致了中樞擴張或新生;其形成的意義和作用是第三類買賣點形成表明了前面中樞的結束,並可以預知走勢接下來會轉成更大的中樞或上漲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該級別中樞;次級別趨勢離開時,第二個或以後次級別中樞不觸及中樞的情況下看以看成第三類買賣點的次級別回抽段,因為這個次級別中樞本身就是前中樞的次級別,但必須下上下中後下低於前下或上下上中後上高於前上,也就是次級別回抽的次次級別三段必須在高級別圖上形成次級別結構即線段;第三類買賣點形成前的離開不可以是次級別以下的級別;第三類買賣點可以是盤整+盤整形式。

『肆』 博濤纏論系列-中樞背馳與盤整背馳C#07

前言:趨勢背馳:沒有趨勢,沒有背馳

市場當下的力,也就是當下買賣產生的力(買的是向上的力,賣的是向下的力)也構成一個合力。合力按時間順序前後相繼,前一個是市場已有走勢構成的一個當下的合力,後一個是當下的交易產生的力,研究這兩種力之間的關系,就構成了市場研究的另一個角度,也就是另一種釋義的過程。可以從純走勢中樞的角度對背馳給出另外的釋義。

其實站在走勢中樞的角度,盤整背馳與背馳本質滾沖上是一樣的,只是力度、級別以及發生的走勢中樞位置不同而已。圍繞走勢中樞的操作,其實就這么簡單。當然沒有纏論,是不可能有如此精確的分析的。

一、背馳的含義

背馳的定義:在某級別趨勢中,形成最後一個本級別中樞的第三類買賣點後的趨勢力度比該中樞之前的次級別連接趨勢力度弱。

纏論趨勢力度: 原文中旁返前一「吻」結束後與後一「吻」開始由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例如5日線10日線纏繞)相交所形成的面積。在前後兩個同向的趨勢中,當趨勢力度比上一次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

例如對於a+A+b+B+c走勢,背馳的大概意思就是c段的力度比b段的小。如圖-1所示。

所謂頂背馳,就是最後這個走勢中樞,向上離開比向下離開的力度要弱。而走勢中樞有這樣的特性,就是對無論向上或向下離開的走勢,都有相同的回拉作用。既然向上離開比向下離開要弱,而向下離開都能拉回到走勢中樞,那麼向上的離開當然也能拉回到走勢中樞里。

(注意觀察上圖基礎下跌區間對應的macd綠色柱子面積大小對比,形成背馳)

二、背馳的級別

背馳的級別是根據在何種周期表上MACD回抽0軸來分辨的。在具體走勢中如何確定背馳的級別,是很多人混淆的問題。特別是「背了又背」,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更高了,更有人因此誤解纏論。背馳是市場的一種合力,不是主力可以左右的,也不是經驗值。背馳是市場合力出現變化的一種客觀表現。

1、觀察MACD是否回軸0軸。(macd由回抽0軸的趨向產生,上下一點是正常的)

2、MACD回抽0軸後觀察MACD的黃白線的位置是否有差距。

3、當黃白線的位置有差距,進入背馳段,此時打開次級別圖表,觀察背馳段中的背馳是否成立。

4、背馳段中的背馳可以參考MACD紅綠柱的面積的絕對值。

以上四個條件都滿足,則本級別背馳確立。

三、標准背馳(趨勢背馳)

  標准背馳的定義: 當a+A+b+B+c有背馳時,首先要a+A+b+B+c是一個趨勢。而一個趨勢,就意味著A、B是同級別的中樞,a,b,c是分別圍繞A,B的次級別震盪。B這個大趨勢的中樞會把MACD的黃白線(也就是DIF和DEA)回拉到0軸附近。而c段的走勢類型完成時對應的MACD柱子面積(向上的看紅柱子,向下看綠柱子)比b段對應的面積要小,這時候就構成標準的背弛。

c必然是次級別的,也就是說,c至少包含對B的一個第三類買賣點,否則,就可以看成是B中樞的小級別波動,完全可以用盤整背馳來處理。如果a+A+b+B+c是上漲,c一定要創出新高;a+A+b+B+c是下跌,c一定要創出新低。否則,就算c包含B的第三類買賣點,也可以對圍繞B的次級別震盪用盤整背馳的方式進行判斷。對c的內部進行分析,由於c包含B的第三類買賣點,則c至少包含兩個次級別中樞,否則滿足不了次級別離開後次級別回拉不重回中樞的條件。這運備飢兩個中樞構成次級別趨勢的關系,是最標准最常見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繼續套用a+A+b+B+c的形式進行次級別分析確定c中內部結構里次級別趨勢的背馳問題,形成類似區間套的狀態,這樣對其後的背馳就可以更精確地進行定位了。

標准背馳也在纏論中也稱為趨勢背馳。這種稱謂是相對於盤整背馳來說的,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標准背馳的判定方法----趨勢。趨勢,一定有至少兩個同級別中樞,對於背馳來說,肯定不會發生在第一個中樞之後,肯定是至少是第二個中樞之後,對於那種延伸的趨勢來說,很有可能在發生第100個中樞以後才背馳。

趨勢背馳的一般情況: 第二個中樞後就產生背馳的情況,佔了絕大多數的情況,特別在日線以上的級別,這種就幾乎達到90%以上,因此,如果一個日線以上級別的第二個中樞,就要密切注意背馳的出現。而在小級別中,例如1分鍾的情況下,這種比例要小一點,但也是佔大多數。4、5個中樞以後才出現背馳的,都相當罕見了。

四、盤整背馳

盤整背馳的定義: 如果在第一個中樞就出現背馳,那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背馳,只能算是盤整背馳,其真正的技術含義,其實就是一個企圖脫離中樞的運動,由於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現回到中樞里。(盤整與趨勢的區別前面已經說過,不再贅述)。

一般來說,小級別的盤整背馳,意義都不太大,而且必須結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風險就更大了,往往是刀口舔血的活動。但如果是低位,那意義就不同了,因為多數的第二、三類買點,其實都是由盤整背馳構成的,而第一類買點,多數由趨勢的背馳構成。一般來說,第二、三類的買點,都有一個三段的走勢,第三段往往都破第一段的極限位置,從而形成盤整背馳,注意,這里是把第一、三段看成兩個走勢類型之間的比較,這和趨勢背馳里的情況有點不同,這兩個走勢類型是否一定是趨勢,都問題不大,兩個盤整在盤整背馳中也是可以比較力度的。

創新高或新低才有背馳或盤整背馳的可能。未創新高的情況,其實可以按中樞震盪的方式去看,等於達不到上次震盪的力度,也可以用MACD等輔助看,但和背馳不是同一樣東西,參考中樞震盪的力度判斷。

五、「背了又背」釋疑

背馳是分級別的,一個1分鍾級別的背馳,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不會製造一個周線級別的大頂,除非日線上同時也出現背馳。但出現背馳後必然有逆轉,逆轉至重新出現新的次級別買賣點為止。可以這樣說,任何的逆轉,必然包含某級別的背馳。但逆轉並不意味著永遠的,例如,日線上向上的背馳製造一個賣點,回跌後,在5分鍾或30分鍾出現向下的背馳製造一個買點,然後由這買點開始,又可以重新上漲,甚至創新高,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市場的轉折與背馳都有這在級別上一一對應關系,那這市場也太沒意思、太刻板了,而由於這種小級別背馳逐步積累後導致大級別轉折的可能,才使得市場充滿當下的生機。

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背了又背」,完全是市場的一種自然現象。背馳是市場上的合力,你在自然界找到過相同的葉子嗎?所以說,背馳的千變萬化是必然的。而纏論不僅把這種市場的自然現象賦予了科學的可操作的定義,而且指明了操作的方法。

(一)、背馳級別小於當下的走勢級別

「背馳級別小於於當下的走勢級別」這種情況,也就是所謂的小級別轉折引發大級別轉折。

纏論小背馳-大轉折定理: 小級別頂背馳引發大級別向下的必要條件是該級別走勢的最後一個次級別中樞出現第三類賣點;小級別底背馳引發大級別向上的必要條件提是該級別走勢的最後一個次級別中樞出現第三類買點。

注意,關於這種情況,只有必要條件,而沒有充分條件,也就是說不能有一個充分的判斷使得一旦出現某種情況,就必然導致大級別的轉折。小級別頂背馳後,最後一個次級別中樞出現第三類賣點並不一定就必然導致大級別的轉折。

顯然,這個定理比起「背馳級別等於當下的走勢級別」必然回來最後一個該級別中樞的情況要弱一點,但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種情況畢竟少見點而且要復雜得多。因此,在具體的操作中,必須有更復雜的程序來對付這種情況。

對於「背馳級別小於當下的走勢級別」的情況,如果一個按30分鍾級別操作的投資者,那麼,對於一個5分鍾的回調,是必然在其承受的范圍之內,否則可以把操作的級別調到5分鍾。那麼,對於一個30分鍾的走勢類型,一個小於30分鍾級別的頂背馳,必然首先至少要導致一個5分鍾級別的向下走勢,如果這個向下走勢並沒有回到構成最後一個30分鍾中樞的第三類買點那個5分鍾向下走勢類型的高點,那麼這個向下走勢就不必要理睬,因為走勢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當然,在最強的走勢下,這個5分鍾的向下走勢,甚至不會接觸到包含最後一個30分鍾中樞第三類買點那5分鍾向上走勢類型的最後一個5分鍾中樞,這種情況就更無須理睬了。如果那向下的5分鍾走勢跌破構成最後一個30分鍾中樞的第三類買點那個5分鍾回試的5分鍾走勢類型的高點,那麼,任何的向上回抽都必須先離開。

以上這種是全倉操作的處理方法,如果籌碼較多,那麼當包含最後一個30分鍾中樞第三類買點那5分鍾向上走勢類型的最後一個5分鍾中樞出現第三類賣點,就必須先出一部分,然後在出現上一段所說的情況時在出清。當然,如果沒有出現上一段所說的情況,就可以回補,權當弄了一個短差。

有人可能問,為什麼那1分鍾背馳的時候不出去,這是與你假定操作的級別相關的,而走勢不能採取預測的辦法,這是不可靠的,由於沒有預測,所以不可能假定任何1分鍾頂背馳都必然導致大級別的轉折,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你不可能按30分鍾操作,而一見到1分鍾頂背馳就全部扔掉,這就變成按1分鍾級別操作了。如果你的資金量與操作精度能按1分鍾操作,那就沒必要按30分鍾操作,而按1分鍾操作,操作的程序和按30分鍾的是一樣的,不過相應的級別不同而已。

當然,對於有一定量的資金來說,即使按30分鍾操作,當見到1分鍾的頂背馳時,也可以把部分籌碼出掉,然後根據後面的回調走勢情況決定回補還是繼續出,這樣的操作,對一定量的資金是唯一可行的,因為這種資金,不可能在任何一定級別的賣點都全倉賣掉。至於底背馳的情況,將上面的反過來就可以。

(二)背馳級別等於當下的走勢級別

對於「背馳級別等於當下的走勢級別」,如果你剛好是該級別為操作級別的,只要在頂背馳時直接全部賣出就可以。買入同理。舉個例子,在5F圖上,一個5F趨勢,第二個5F中樞之後1F級別的走勢離開返回形成三賣,1F走勢再向下繼續形成另一個1F中樞,那麼這個1F走勢也完美了。此時5F級別的背馳段也完美了,同時MACD被第二個5F中樞拉回0軸,在5F的MACD圖上,背馳段的黃白線位置高於第一個5F中樞之後次級別低點黃白線的位置。這就是5F的本級別標准背馳。

(三)背馳的級別大於當下的走勢

對於「背馳的級別大於當下的走勢」這種情況通常是大級別盤背。此時必然同時出現小級別的趨背,是極其重要的介入點。

(四)買賣點和背馳macd:

一、背馳

沒有趨勢,就沒有背馳即轉折,向上和向下的兩個趨勢前後連續,背馳即轉折就來了。趨勢至少兩個以上中樞,而盤整不需要。

沒有盤整,就沒有背馳即轉折,說到底,就是在單邊上、下的趨勢中,也是不同大小的盤整不斷、背馳不斷的,只要看 1 分鍾以下級別的圖就一目瞭然了。

所以可說:只要開市,漲跌中就一直有盤整、有背馳的。只是大小不同、級別不同、可操作性不同而已。也所以,我們平日所說的盤整、背馳,自然也都是那些達到可操作級別的。

問題的關鍵,就是你站在哪個級別的圖表上來看而已。諸如年線、周線、日線、30分鍾、5分鍾、1分鍾、甚至 1分鍾以下等級別,每個大、小級別間,都是宏、微觀之分。站到一個級別圖上看到的景象,不是另外級別圖上的。

1 、 盤整背馳不要參與(除非是周級別以上的盤整背馳),盤整中是沒有買賣點的。(特別是箱體橫盤整理,如果是大級別下跌趨勢,則用小一級別去參與(橫盤中,macd黃白線回到零軸附近或零軸附近橫盤,完成一次盤整)。

2 、 盤整結束的標志不是產生背馳,而是出現第三類買賣點;趨勢結束的標志才是背馳(其實這也是相對的)。如下圖所示。

第一類買點:底部反轉(背馳點)(macd0軸之下形成)

第二類買點:反轉後的回抽確認(第一類買賣點的次級別回抽)(macd黃白線突破0軸後的回抽)

第三類買點:脫離盤整的回抽(中樞破壞點)第三類買點一定要等到次次級別的背馳或雙次回拉確認

3 、 趨勢背馳一定產生在至少第二個中樞之後,如果出現在第一個中樞之後,就只是盤整背馳

4 、 背馳是兩個趨勢之間強弱的比較。(同級別圖上,同方向趨勢、序列)創新高新低才有背馳或盤整背馳的可能,如果沒有新高低,就按照中樞震盪的方式看

5 、 小級別背馳引發大級別轉折:向上30分鍾級別的a+A+b+B+c,如果c是一個1分鍾級別的背馳,最終引發下跌拉回B里,就可能產生大級別

6 、 第二個中樞後不背馳,有兩種情況:a,形成新的中樞,b,小級別轉大級別。

7 、 1分鍾,5分鍾的背馳用柱子和面積分析。注意,看MACD柱子的面積不需要全出來,一般柱子伸長的力度變慢時,把已經出現的面積乘2,就可以當成是該段的面積。所以,實際操作中根本不用回跌後才發現背馳,在上漲或下跌的最後階段,判斷就出來了,一般都可以拋到最高價位和買在最低價位附近。

8 、 趨勢背馳肯定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盤整構成。(黃白線從低點拉回0軸,為一次盤整)(同時可能伴有金叉突破黃白線的黃金壓力線)

9 、 在快速拉升的最後,一個1分鍾的背馳足以引發暴跌

二、中樞

中樞:至少連續三個次級別的走勢類型(次級別三段,此級別三筆)

1、中樞和盤整不是一個層次的概念,盤整和趨勢才是一個層次的。

2、三個次級別構成一個中樞,延伸是指繼續有此級別,最多還有5個,到第九個時就是更大級別的中樞,而不是延伸了。

3、中樞的完成也是第三類買賣點的出現。

4、下跌:一旦出現背馳後,出現背馳,高一級別的買點出現。

三、買點與賣點的策略

1、在三十分鍾下跌趨勢的尾部,按5分鍾底背弛買進.如30分鍾繼續下跌或進入盤整就出來,(止損);第三賣點就把30分鍾頂背馳作為賣出的信號。

背了又背,是纏論的一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95%的問題都解決了

2、1分鍾背馳,通常2小時左右完成;5分鍾背馳,通常一天內完成,適合半倉,30分鍾背馳,通常一兩周,利潤在10%以上很正常。

3、離開中樞必須是次級別,回試也是次級別。(但是第三類買賣點可能演變為更大級別的震盪。

4、第二類買點的定義很明確,就是例如一個30分鍾的第一類買點,一個5分鍾次級別上去後,一個5分鍾回試不破低點,那就是第二類買點

5、判斷買賣點都是從次級別里看

6、一旦內部出現背馳而當時位置沒創新高或與前面走勢產生盤整頂背馳,那麼就一定是第二類賣點。

7、有賣點不賣就是最大的錯誤,比有買點不買還要嚴重。

8、盤整背馳不一定比背馳差,例如第二類或第三類買點的盤整背馳,就不會太差。盤整背馳一定要防止變成第三類買賣點,這要配合大級別綜合看。例如一個30分鍾上的下跌剛開始破位,那5分鍾上的盤整背馳就轉化為第三類賣點的幾率就99%了。所以這種盤整背馳,一般都沒必要參與。如果30分鍾是剛開始上漲的,5分鍾向下的盤整背馳反而是一個好的買點。

四、MACD趨勢背馳:

僅用於創出新高/低的時候,沒有新高/低,說明力度很弱,操作意義不大。

用MACD的零軸區分牛市與熊市,顯然,零軸之上是牛市,反之就是熊市。迴避所有MACD黃白線在零軸下面的市場或股票,這就是最基本的防狼術。但第一類買點都是在零軸下方產生的,如果你技術不夠硬,就等MACD第一次很有力的向上離開零軸後的回抽,等回抽零軸附近後再買,這通常是第二類買點,但這樣的方法並不是一個精確的方法,因為黃白線可以選擇再次回到零軸下方再次找底。MACD黃白線第一次上零軸不存在本級別背馳的問題,要有也是次級別的事。用MACD輔助判斷背馳必須至少有一次明顯的回拉零軸過程,回拉零軸顯然不是一個精確的概念,回抽零軸的動作,一般都不該跌破。但回抽零軸也是可以破零軸的,但不能太深,一般都是指在零軸附近。MACD不太精確的用法是黃白線只回拉零軸後的再次離開就可以看做是背馳段,這就要用到區間套的方法去定位,如果在小級別的圖上看紅綠柱伸長有力,則回調也是有限,最多就是盤中打打短差使用。

判斷背馳,MACD柱子是看面積,不是看縮短,還要看黃白線是否回抽零軸。注意,MACD在零軸下方如出現雙次拉回都上不去,一定會有再次下跌。一般這種雙次來回的第二次,都是構成下跌中的第一個中樞,特別在跌破前面中樞後,這其實剛好構成一個標準的最小級別的第三類賣點。上漲反過來看就是。注意,看MACD柱子的面積不需要全出來,一般柱子伸長的力度變慢時,把已經出現的面積乘2,就可以當成是該段的面積。所以,實際操作中根本不用回跌後才發現背馳,在上漲或下跌的最後階段,判斷就出來了,一般都可以拋到最高價位和買在最低價位附近。

另外注意,MACD的輔助判別,關鍵不是MACD,而是走勢的分解,能分得清不同級別中盤整、趨勢的關系問題才是關鍵。MACD從零軸很低的位置回到零軸上然後一個雙回試,是典型的啟動形態。有些人永遠整不明白,走勢類型的分解才是根本,MACD只是輔助,否則,研究走勢類型干什麼?還不如直接看MACD就可以。可惜,光看MACD,根本無效。MACD只是輔助,關鍵是要把中樞找到,前後對比的走勢找對,並不是MACD回抽就有背馳,如果這樣,那直接研究MACD就可以,還用其他干什麼?

沒有趨勢沒有背馳,但這是最標準的情況,90%的情況,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些強勢的股票,可能第一個中樞就根本不回抽零軸也是可能的,因為MACD畢竟只是輔助,如果都准確的,那還不如直接用MACD了。MACD是MACD,和成交量沒什麼關系。如果B段不是回抽0軸附近,就根本不滿足條件,否則任意三段都可以用MACD判斷背馳了,那不亂套了?一定要先滿足條件。

判斷背馳的邏輯關系:走勢--級別--趨勢--前後趨勢比較-背馳-用均線或MACD、boll、天地相交等輔助判斷背馳,所以先把前面搞清楚,別困在一些某節上,前面明白了,後面自然清楚。難道沒有均線、沒有MACD就判斷不了背馳?顯然不是。那隻是輔助。

例如,一般來說,一個標準的兩個中樞的上漲,在MACD上會表現出這樣的形態,就是第一段,MACD的黃白線從0軸下面上穿上來,在0軸上方停留的同時,形成相應的第一個中樞,同時形成第二類買點,其後突破該中樞,MACD的黃白線也快速拉起,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勢延伸等等,以及MACD繞來繞去的所謂指標鈍化都經常出現在這一段,這段一般在一個次級別的背馳中結束,然後進入第二個中樞的形成過程中,同時MACD的黃白線會逐步回到0軸附近,最後,開始繼續突破第二個中樞,MACD的黃白線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復前面的過程,但這次,黃白線不能創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積或者伸長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macd紅柱子總面積明顯小於上一次macd上漲總面積,就出現背馳,這就結束了這一個兩個中樞的上漲過程。

必須注意,MACD在0軸附近盤整以及回抽0軸所形成的中樞,不一定就是相應級別的中樞,而是至少是該級別的中樞。例如日線MACD的0軸盤整與回拉,至少構成日線的中樞,但也可以構成周線的中樞,這時候就意味著日線出現三段走勢。

利用macd判斷背馳可以參考下經驗:

1、用macd柱子高度(如紅柱子縮短趨勢,股價新高),面積,黃白線,零軸,並結合趨勢線判斷(頂背馳,底背馳)(沒有趨勢就么背馳)(比較是與前一原點的比較。)

2、DIF白線有效站穩或跌破0軸為多/空分界線(注意級別劃分)

3、強勢整理:DIF不有效跌破0軸(三日月)

4、MACD紅綠柱子背馳不一定反映某級別趨勢間出現背馳。

5、用MACD判斷背馳的前提是,A、B、C段在一個大的趨勢里(沒有趨勢沒有背馳),其中A之前已經有一個中樞,而B是這個大趨勢的另一個中樞,這個中樞一般會把MACD的黃白線(也就是DIF和DEA)回拉到0軸附近。而C段的走勢類型完成時對應的MACD柱子面積(向上的看紅柱子,向下看綠柱子)比A段對應的面積要小,這時候就構成標準的背弛。

6、盤整中利用MACD判斷盤整背馳,那這要看低一級別的。對於5分鍾,就看1分鍾的。

7、一般來說,最重要的是黃白線,柱子面積之和一般在復雜走勢里重要。

五、 級別(背馳只在特定級別上有意義)

1、力度:均線的交叉形成的面積、趨勢線的斜率和MACD的面積,中樞高度對比;

2、級別:同樣的,除了分型,筆,段外,也有面積和時間周期。

3、時間與空間,動能與勢能。

4、三角形一般是一段走勢的最後一個調整中經常出現的,因此,三角形出現後,其後的走勢就要時刻小心了

5、 大級別轉折點尋找: 某大級別的轉折點,可以通過不同級別背馳段的逐級收縮范圍而確定(區間套)。換言之,某大級別的轉折點,先找到其背馳段,然後在次級別圖里,找出相應背馳段在次級別里的背馳段,將該過程反復進行下去,直到最低級別,相應的轉折點就在該級別背馳段確定的范圍內。

總之,沒有趨勢,沒有背馳。

『伍』 中樞的能量結構

某級別的走勢類型中,被至少三個連首數辯續(前三個)次級別(結構上低一級別,而非時間上低一級別)走勢類型所重疊的部分,為中樞。

一、中樞形態其實就是整理形態,有箱形(矩形)、三角形(含壓縮三角和擴散三角,其中壓縮又分等腰三角和直角三角)、旗形(鋸齒形)、菱形(奔走型)、楔形這樣5大類,其中矩形、三角形和旗形是最為常見的3種形態,各種形態中樞有各自的能量結構,其在走勢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意義,如同樣形態在趨勢的第一個中樞和第二個中樞是有不同意義的。

1、三角形

三角形分等腰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擴散三角形(喇叭形),其主要出現在一個趨勢的最後一個中樞,如果出現在第一個,通常難以形成趨勢,尤其在該走勢為大級別的次級別且與大級別方向相反時,三角形表示多空雙方力量較量激烈,力量較為均等,如果是壓縮等腰三角或擴散三角,表示雙方力量極度均等,中樞形成後未必繼續原方向,即使繼續原方向則離開幅度往往畢灶等於底邊長度;而如果是直角中的上升或下降三角形,表示原方向繼續的意願強烈,大多能夠繼續原方向,那麼離開後是否背馳則對於能否形成趨勢甚為關鍵。

2、旗形中樞對於次級別的回調通常幅度較大,經常在0.5-0.618之間,旗形中樞形成時,由於反方向有2次下探且第二次更低,對於上升的中樞而言,意味著空方2次打擊,空方力量釋放較為徹底,但並不能破掉1買的位置,而對於多方而言,抵抗明顯成功。對於旗形,如果第一段回殺的幅度很大,那麼第三段只要微微跌破第一段就可以,類似上升三角,而如果第一段回殺幅度不足,則第三段就會明顯低於第一段。

二、中樞形態存在交替原則(好表現為這個整理對原來次級別走勢回調的幅度,通常在0.618與0.382、0.5與0.25之間交替),即一個趨勢中,各個中樞形態是不一樣的,對次級別回調的幅度也是不一樣的。

三、如何根據中樞形態預判中樞形成後的走勢發展方向?

中樞形態主要有三角形、平台型和奔走型,平台型包括矩形和旗形,三角形包括壓縮和擴散,奔走型就是順勢平台型。中樞區間及其震盪區間之間的關系,亦即中樞形態的緊密性,大致就是中樞具備的能量,用星球吸引為例,大體積星球對離開的引力顯然較小體積星球對離開的引力大,大質量星球對離開的引力顯然較小質量星球對離開的引力大;但是,者缺存在大體積小質量和小體積大質量的情況,如果以質量表示級別,那麼體積就是形態的緊密程度,對於同等體積而體積不同的星球,應該是小體積的引力更大。

如此,就解釋了三角形往往就是趨勢的最後一段,甚至三角形整理失敗的情況,因為三角形整理經常表現為壓縮三角,其中樞區間相對震盪區間,其差值較小,形態較緊密,即使擴散三角,也是如此,只不過壓縮方向不同而矣。事實上,三角形整理往往是5段,也就是同級別情況下,其運行時間更長,質量略大,只是沒有達到升級程度而矣(絕對相等與原本就是不存在的)

如此,波浪理論里所說的順勢平台即奔走型中樞,三段重合區間很小,而高高低低點區間很大,也就是該形態不緊密,這就解釋了奔走型中樞往往發展為一個趨勢的第一個中樞,按照波浪理論,就是要發展為趨勢,向某方向勢頭很猛,這個整理浪是順勢的。

『陸』 macd和線段,中樞的關系

macd和線段,中樞的關系是筆構成線段,線段構成中樞,中樞構成走勢類型。筆、線段、中樞和走勢類型應輪隱該是遞進關系,前者依次為後者的組成要件。中樞分為奔走型慎隱、順勢平台、收斂三角形、擴張寬桐廳三角形、N字形。

『柒』 股票中樞區間怎麼找樞軸點點怎麼找

中樞區間寬賀 是纏論里的
中樞其實就是價格無方向的悉源持續區間。 看形態就能找出,分箱體,擴散,三角,楔形,喇叭,菱形,頭肩,M,W 等 這一類都可以劃分為中樞。
樞軸點,是 Pivot Point 是一個尋找阻力的支持系統。有具體公式來計算,這個其實不用太用心的找,根本慎陸派原理就是在中樞里找阻力和支撐位,形態弄明白了,在各級別就能找出來。

『捌』 中樞神經系統的簡介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是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包括位於椎管內的脊髓和位於顱腔內的腦;其位置常在動物體的中軸,由明顯的腦神經節、神經索或腦和脊髓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成分組成。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大量神經細胞聚集在一起,有機地構成網路或迴路;其主要功能是傳遞、儲存和加工信息,產生各種心理活動,支配與控制動物的全部行為。 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脊椎動物的腦位於顱腔內,脊髓位於椎管內。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從胚胎時身體背側的神經管發育而成。神經管的頭端演變成腦,尾端成為脊髓。神經管腔在腦內的部分發展演變成為腦室,在脊髓部分演變成為中央管。腦在開始時是3個腦:前腦泡、中腦和菱腦泡,以後又衍化成為端腦、間腦、中腦、小腦、腦橋和延髓。
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內許多神經纖維是有髓鞘的,它們聚集在一起時,肉眼觀呈白色,稱白質。相反,神經細胞體集中的部位,肉眼觀呈灰色,由大量神經細胞體和樹突上大量突觸組成,稱灰質。中樞神經系統內由功能相同的神經細胞體集聚組成的,具有明確范圍的灰質團塊叫做神經核。在脊髓中進行的神經活動,主要是按節段進行的反射性活動;但脊椎動物的許多活動都帶有整體性,這有賴於腦與脊髓之間聯系來完成。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出現了許多縱向走行的神經纖維束。在腦和脊髓的左、右兩側之間也有許多連合纖維,其中最粗大的是大腦兩半球之間的胼胝體。
脊髓——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位於椎管內,前端枕骨大孔與腦相接,外連周圍神經,31對脊神經分布於它的兩側,後端達盆骨中部。
脊髓膜:脊髓外面被覆有三層結締組織膜,稱脊膜,由內向外依次為脊軟膜,脊蛛網膜和脊硬膜。脊蛛網膜與軟膜之間形成相當大的腔隙稱為脊蛛網膜下腔,充滿腦脊液。脊硬膜與蛛網膜之間形成狹窄的硬膜下腔,充滿淋巴。
形態:呈上、下略扁的圓柱狀,末端稱為脊髓圓錐,具有兩個膨大部,稱頸膨大和腰膨大(盆神經、尾神經和脊髓圓錐及終絲共同形成馬尾);

從橫切面上看,中央為蝴蝶形灰質,周圍由白質組成。灰質中央有中央管。灰質向後外突出的部分為後角,與脊神經的後根相連,內含中間神經元;向前方突出的部分為前角,內含運動神經元,其纖維構成脊神經前根;側角內含植物性神經元。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按位置可分缺冊枯前索、側索和後索,分別把腦和脊髓及脊髓內各段聯系起來。
脊髓的功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傳導功能,全身(除頭外)深、淺部的感覺以及大部分內臟器官的感覺,都要通過脊髓白質才能傳導到腦,產生感覺。而腦對軀干,四肢橫紋肌的運動調節以及部分內臟器官的支配調節,也要通過脊髓白質的傳導才能實現。若脊髓受損傷時,其上傳下達功能便發生障礙,引起感覺障礙和癱瘓。
二是反射功能,脊髓灰質中有許多低級反射中樞,可完成某些基本的反射活動;如肌肉的牽張反射中樞,排尿排糞中樞、性功能活動的低級反射中樞,跖反射、膝跳反射和內臟反射等軀體反射。
正常情況下,脊髓的反射活動都是在高級中樞控制下進行的。當脊髓突然橫斷,與高級中樞失去聯系後,會產生暫時性的脊休克。脊髓損傷可中斷某一水平的生理功能。目前由於醫學進步,許多脊髓損傷病人已有可能恢復其生理功能。 人類的腦是由約140億個腦細胞構成的重約1400克的海綿狀神經組織。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在構造上,按部位的不同分為前腦、中腦和後腦三大部分,分別具有不同的功能。
1、後腦位居腦的後下部,其中包括三部分:⑴延腦,位於脊髓的上端,與脊髓相連,呈細管狀,大如手指。延腦的主要功能在於控制呼吸、心跳、吞咽及消化,稍受損傷即危及生命。⑵腦橋,位於延腦之上,是由神經纖維構成的較延腦為肥大的管狀體。腦橋連接延腦與中腦,如果受損可能使睡眠失常。⑶小腦,位於腦橋之後,形似兩個相連的皺紋半球,其功能主要是控制身體的運動與平衡。如果小腦受損,即喪失身體自由活動的能力。
2、中腦位於腦橋之上,恰好處在整個腦的中間。中腦是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在中腦的中心有一個網狀的神經組織,稱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覺醒、注意、睡眠等意識狀態。網狀結構的作用擴及腦橋、中腦和前腦。中腦與後腦的腦橋和延腦合在一起,稱為腦干,腦干是生命中樞。
3、前腦是腦的最復雜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前腦主要包括五姿埋部分:
⑴大腦皮質 大腦皮質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伏洞平均厚度為2.5~3.0毫米,面積約為2200平方厘米,上面布滿了下凹的溝和凸出的回。分隔左右兩半球的深溝稱為縱裂。縱裂底部由胼胝體相連。大腦半球外側面,由頂端起與縱裂垂直的溝稱為中央溝。在半球外側面,由前下方向後上方斜行的溝稱為外側裂。半球內側面的後部有頂枕裂。中央溝之前為額葉。中央溝後方、頂枕裂前方、外側裂上方為頂葉。外側裂下方為顳葉。頂側裂後方為枕葉。胼胝體周圍為邊緣葉。每葉都包含很多回。在中央溝的前方有中央前回,後方有中央後回。大腦半球深部是基底神經節,主要包括尾狀核和豆狀核,合稱為紋狀體。其機能主要是調節肌肉的張力來協調運動。
⑵邊緣系統 邊緣系統是位於胼胝體之下包括多種神經組織的復雜神經系統。邊緣系統的構造與功能尚不能十分確定,在范圍上除包括部分丘腦和下丘腦之外,還包括海馬和杏仁核等。海馬的功能與學習、記憶有關,杏仁核的功能與動機、情緒有關。
⑶丘腦是卵形的神經組織,其位置在胼胝體的下方,具有轉運站的功能。從脊髓傳來的神經沖動,都先中止於丘腦,然後再由丘腦分別傳送至大腦皮質的相關區域。如丘腦受損,將使感覺扭曲,無法正確了解周圍的世界。
⑷下丘腦位於丘腦之下,其體積雖比丘腦小,但功能比丘腦復雜。下丘腦是自主神經系統的主要控制中心。它直接與大腦皮質的各區相連,又與主控內分泌系統的腦垂體連接。下丘腦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內分泌系統、維持新陳代謝、調節體溫,並與飢、渴、性等生理性動機及情緒有關。如下丘腦受損,將使個體的飲食習慣與排泄功能受到影響。
⑸腦垂體位於下丘腦之下,其大小如豌豆,在部位上雖屬於前腦,但在功能上則屬於內分泌系統中最主要的分泌腺之一。此外,胼胝體連接大腦兩半球,使兩半球的神經網路得以彼此溝通。
腦是中樞神經系的高級部分,位於顱腔內,向後在枕骨大孔處與脊髓相延續。腦可分為四部分,腦干、間腦、大腦和小腦。
(一)腦干 腦干由後向前依次分為延髓、腦橋、中腦。
延髓 為腦乾的末端,呈前寬後窄的楔形。延髓的腹側有錐體、斜方體。其背側分為閉合部和開放部。
腦橋 位於延髓的前方,可分為基底部和被蓋,基底部橫向隆起,兩端有三叉神經穿出。
中腦:位於腦橋和間腦之間,內有一管,稱中腦導水管,後端與第4腦室相通,前方與第3腦室相通,中腦導水管將中腦分為背側的四疊體(頂蓋)和腹側的大腦腳。
紅核,是一對大的卵園形灰質核團,在大腦腳前部內,在經前丘的橫切面上可見,它是下行運動傳導路上重要的轉換站。
(二)間腦 前外側接大腦的基底核,內有第3腦室,成環狀環繞,主要分為丘腦和丘腦下部。
丘腦 占據丘腦的大部分,為一對卵圓形的灰質團塊,左右兩丘腦內側部相連斷面呈圓形,稱丘腦粘合塊,周圍的環狀裂隙為第3腦室。
丘腦下部 又稱下丘腦,位於丘腦的下方,是植物性神經系統的皮質下中樞,從腦底面看,由前向後依次為兩側視神經構成視交叉,灰結節(漏斗),乳頭體。
(三)大腦:
大腦新皮質 分布於背面及前、外、後側面,可分為前部的額葉,後部的枕葉(視覺區),外側部的顳葉(聽覺區),背側部的頂葉(一般感覺區)。基底神經節 大腦內部在白質中一些大的灰質團,稱基底神經節或基底神經核,是大腦皮質下運動中樞,主要由尾狀核和豆狀核構成。
嗅腦 構成端腦底面,包括嗅球、嗅回、嗅三角、梨狀葉、海馬回,海馬和齒狀回等部分。
邊緣葉 是指大腦半球兩半球間相對的皮層,包括扣帶回、胼胝回等,執行調節內臟和生殖活動的功能。
白質 大腦半球的白質含有以下三神纖維:連合纖維 —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皮質纖維,形成胼胝體;聯絡纖維—連接同側半球各腦回,各葉之間的纖維。投射纖維—連接大腦皮質與中樞其它各部分之間的上、下行纖維。
側腦室 位於大腦半球內部,每側各有一個,分別稱為第一、第二腦室,通過室間孔與第三腦室相通。
(四)小腦:
小腦略呈球形,位於延髓和腦橋的背側,背側面有兩條淺溝將小腦分為三部分:小腦半球和蚓部。
(五)腦膜、腦室系統和腦脊液的循環
腦膜 與脊髓膜相似,在腦的外面也有三層腦膜,由內而外分別是腦軟膜、腦蛛網膜和腦硬膜,其間分別形成蛛網膜下腔和硬膜下腔,但是沒有硬膜外腔。
腦室系統 側腦室、間腦內的第3腦室、中腦內的中腦導水管、小腦、腦橋和延髓內的第4腦室以及脊髓內的中央管,它們相互連通,充滿腦脊液,共同組成腦室系統。
腦脊液的循環 腦脊液是一種特殊的液體,由側腦室、第三腦室和第四腦室的脈絡叢產生,充滿於腦室系統以及腦脊髓的蛛網膜下腔,在大腦縱裂處流入靜脈內,完成腦脊液的循環。

『玖』 大腦皮質有哪些語言中樞各位於何處

語言中樞分:
1、運動性語言區,在額下回後三分之一部,即三角部的後部和島蓋部;
2、書寫區,額中回後部,緊靠中央前回扒賣的管理上肢;
3、聽覺性語言區,在顳上回後部;
4、視覺性語言區,在頂下小葉的角回,靠近視覺區
大腦皮質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機能,顳葉以聽覺功能為主,聽覺中樞位於顳上回和額中回;枕葉以視覺功能為主,視覺中樞位於枕葉的枕極;頂葉以身體感覺的功能為主,中央後回是軀滑此純體感覺中樞;額葉以軀體運動功能 為主信咐,中央前回是運動中樞。

『拾』 某人聽得見別人講話 卻聽不懂 這是大腦皮層什麼地方病變

當皮層中央前回底部之前(H區)受到損傷扒亮時,病人會講春瞎寬話,也能看懂字,但卻聽不懂別人講話,這種情況叫做聽覺性失語症,也叫感覺性失語症。大量臨床資料證明,在顳葉上方、靠近枕葉處,有一個言語聽覺中神掘樞,即威爾尼克區,它與理解口頭言語有關。這一區域受損,將會引起聽覺性失語症。

熱點內容
hp存儲6350 發布:2025-05-15 05:40:41 瀏覽:232
怎麼更改電腦默認緩存位置 發布:2025-05-15 05:39:01 瀏覽:876
安卓qq公孫離在哪個戰區戰力最低 發布:2025-05-15 05:38:58 瀏覽:492
androidffmpeg壓縮 發布:2025-05-15 05:37:02 瀏覽:287
ftp簡稱是 發布:2025-05-15 05:37:02 瀏覽:120
光遇發光耳機怎麼設置安卓 發布:2025-05-15 05:32:03 瀏覽:112
台電安卓平板系統太低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05:20:00 瀏覽:508
安裝了zlib編譯報錯 發布:2025-05-15 05:19:56 瀏覽:167
二分演算法無序 發布:2025-05-15 05:18:22 瀏覽:29
網易我的世界伺服器組件怎麼安裝 發布:2025-05-15 05:16:58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