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r演算法包

r演算法包

發布時間: 2024-04-22 05:17:33

㈠ 目標檢測演算法(R-CNN,fast R-CNN,faster R-CNN,yolo,SSD,yoloV2,yoloV3)

深度學習目前已經應用到了各個領域,應用場景大體分為三類:物體識別,目標檢測,自然語言處理。  目標檢測可以理解為是物體識別和物體定位的綜合 ,不僅僅要識別出物體屬於哪個分類,更重要的是得到物體在圖片中的具體位置。

2014年R-CNN演算法被提出,基本奠定了two-stage方式在目標檢測領域的應用。它的演算法結構如下圖

演算法步驟如下:

R-CNN較傳統的目標檢測演算法獲得了50%的性能提升,在使用VGG-16模型作為物體識別模型情況下,在voc2007數據集上可以取得66%的准確率,已經算還不錯的一個成績了。其最大的問題是速度很慢,內存佔用量很大,主要原因有兩個

針對R-CNN的部分問題,2015年微軟提出了Fast R-CNN演算法,它主要優化了兩個問題。

R-CNN和fast R-CNN均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 由選擇性搜索來生成候選框,這個演算法很慢 。而且R-CNN中生成的2000個左右的候選框全部需要經過一次卷積神經網路,也就是需要經過2000次左右的CNN網路,這個是十分耗時的(fast R-CNN已經做了改進,只需要對整圖經過一次CNN網路)。這也是導致這兩個演算法檢測速度較慢的最主要原因。

faster R-CNN 針對這個問題, 提出了RPN網路來進行候選框的獲取,從而擺脫了選擇性搜索演算法,也只需要一次卷積層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識別速度 。這個演算法十分復雜,我們會詳細分析。它的基本結構如下圖

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使用VGG-16卷積模型的網路結構:

卷積層採用的VGG-16模型,先將PxQ的原始圖片,縮放裁剪為MxN的圖片,然後經過13個conv-relu層,其中會穿插4個max-pooling層。所有的卷積的kernel都是3x3的,padding為1,stride為1。pooling層kernel為2x2, padding為0,stride為2。

MxN的圖片,經過卷積層後,變為了(M/16) x (N/16)的feature map了。

faster R-CNN拋棄了R-CNN中的選擇性搜索(selective search)方法,使用RPN層來生成候選框,能極大的提升候選框的生成速度。RPN層先經過3x3的卷積運算,然後分為兩路。一路用來判斷候選框是前景還是背景,它先reshape成一維向量,然後softmax來判斷是前景還是背景,然後reshape恢復為二維feature map。另一路用來確定候選框的位置,通過bounding box regression實現,後面再詳細講。兩路計算結束後,挑選出前景候選框(因為物體在前景中),並利用計算得到的候選框位置,得到我們感興趣的特徵子圖proposal。

卷積層提取原始圖像信息,得到了256個feature map,經過RPN層的3x3卷積後,仍然為256個feature map。但是每個點融合了周圍3x3的空間信息。對每個feature map上的一個點,生成k個anchor(k默認為9)。anchor分為前景和背景兩類(我們先不去管它具體是飛機還是汽車,只用區分它是前景還是背景即可)。anchor有[x,y,w,h]四個坐標偏移量,x,y表示中心點坐標,w和h表示寬度和高度。這樣,對於feature map上的每個點,就得到了k個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選區region。

對於生成的anchors,我們首先要判斷它是前景還是背景。由於感興趣的物體位於前景中,故經過這一步之後,我們就可以舍棄背景anchors了。大部分的anchors都是屬於背景,故這一步可以篩選掉很多無用的anchor,從而減少全連接層的計算量。

對於經過了3x3的卷積後得到的256個feature map,先經過1x1的卷積,變換為18個feature map。然後reshape為一維向量,經過softmax判斷是前景還是背景。此處reshape的唯一作用就是讓數據可以進行softmax計算。然後輸出識別得到的前景anchors。

另一路用來確定候選框的位置,也就是anchors的[x,y,w,h]坐標值。如下圖所示,紅色代表我們當前的選區,綠色代表真實的選區。雖然我們當前的選取能夠大概框選出飛機,但離綠色的真實位置和形狀還是有很大差別,故需要對生成的anchors進行調整。這個過程我們稱為bounding box regression。

假設紅色框的坐標為[x,y,w,h], 綠色框,也就是目標框的坐標為[Gx, Gy,Gw,Gh], 我們要建立一個變換,使得[x,y,w,h]能夠變為[Gx, Gy,Gw,Gh]。最簡單的思路是,先做平移,使得中心點接近,然後進行縮放,使得w和h接近。如下:

我們要學習的就是dx dy dw dh這四個變換。由於是線性變換,我們可以用線性回歸來建模。設定loss和優化方法後,就可以利用深度學習進行訓練,並得到模型了。對於空間位置loss,我們一般採用均方差演算法,而不是交叉熵(交叉熵使用在分類預測中)。優化方法可以採用自適應梯度下降演算法Adam。

得到了前景anchors,並確定了他們的位置和形狀後,我們就可以輸出前景的特徵子圖proposal了。步驟如下:

1,得到前景anchors和他們的[x y w h]坐標。

2,按照anchors為前景的不同概率,從大到小排序,選取前pre_nms_topN個anchors,比如前6000個

3,剔除非常小的anchors。

4,通過NMS非極大值抑制,從anchors中找出置信度較高的。這個主要是為了解決選取交疊問題。首先計算每一個選區面積,然後根據他們在softmax中的score(也就是是否為前景的概率)進行排序,將score最大的選區放入隊列中。接下來,計算其餘選區與當前最大score選區的IOU(IOU為兩box交集面積除以兩box並集面積,它衡量了兩個box之間重疊程度)。去除IOU大於設定閾值的選區。這樣就解決了選區重疊問題。

5,選取前post_nms_topN個結果作為最終選區proposal進行輸出,比如300個。

經過這一步之後,物體定位應該就基本結束了,剩下的就是物體識別了。

和fast R-CNN中類似,這一層主要解決之前得到的proposal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導致沒法做全連接。全連接計算只能對確定的shape進行運算,故必須使proposal大小形狀變為相同。通過裁剪和縮放的手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會帶來信息丟失和圖片形變問題。我們使用ROI pooling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ROI pooling中,如果目標輸出為MxN,則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將輸入proposal劃分為MxN份,每一份取最大值,從而得到MxN的輸出特徵圖。

ROI Pooling層後的特徵圖,通過全連接層與softmax,就可以計算屬於哪個具體類別,比如人,狗,飛機,並可以得到cls_prob概率向量。同時再次利用bounding box regression精細調整proposal位置,得到bbox_pred,用於回歸更加精確的目標檢測框。

這樣就完成了faster R-CNN的整個過程了。演算法還是相當復雜的,對於每個細節需要反復理解。faster R-CNN使用resNet101模型作為卷積層,在voc2012數據集上可以達到83.8%的准確率,超過yolo ssd和yoloV2。其最大的問題是速度偏慢,每秒只能處理5幀,達不到實時性要求。

針對於two-stage目標檢測演算法普遍存在的運算速度慢的缺點, yolo創造性的提出了one-stage。也就是將物體分類和物體定位在一個步驟中完成。 yolo直接在輸出層回歸bounding box的位置和bounding box所屬類別,從而實現one-stage。通過這種方式, yolo可實現45幀每秒的運算速度,完全能滿足實時性要求 (達到24幀每秒,人眼就認為是連續的)。它的網路結構如下圖: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卷積層,目標檢測層,NMS篩選層。

採用Google inceptionV1網路,對應到上圖中的第一個階段,共20層。這一層主要是進行特徵提取,從而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但作者對inceptionV1進行了改造,他沒有使用inception mole結構,而是用一個1x1的卷積,並聯一個3x3的卷積來替代。(可以認為只使用了inception mole中的一個分支,應該是為了簡化網路結構)

先經過4個卷積層和2個全連接層,最後生成7x7x30的輸出。先經過4個卷積層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模型泛化能力。yolo將一副448x448的原圖分割成了7x7個網格,每個網格要預測兩個bounding box的坐標(x,y,w,h)和box內包含物體的置信度confidence,以及物體屬於20類別中每一類的概率(yolo的訓練數據為voc2012,它是一個20分類的數據集)。所以一個網格對應的參數為(4x2+2+20) = 30。如下圖

其中前一項表示有無人工標記的物體落入了網格內,如果有則為1,否則為0。第二項代表bounding box和真實標記的box之間的重合度。它等於兩個box面積交集,除以面積並集。值越大則box越接近真實位置。

分類信息: yolo的目標訓練集為voc2012,它是一個20分類的目標檢測數據集 。常用目標檢測數據集如下表:

| Name | # Images (trainval) | # Classes | Last updated |

| --------------- | ------------------- | --------- | ------------ |

| ImageNet | 450k | 200 | 2015 |

| COCO | 120K | 90 | 2014 |

| Pascal VOC | 12k | 20 | 2012 |

| Oxford-IIIT Pet | 7K | 37 | 2012 |

| KITTI Vision | 7K | 3 | |

每個網格還需要預測它屬於20分類中每一個類別的概率。分類信息是針對每個網格的,而不是bounding box。故只需要20個,而不是40個。而confidence則是針對bounding box的,它只表示box內是否有物體,而不需要預測物體是20分類中的哪一個,故只需要2個參數。雖然分類信息和confidence都是概率,但表達含義完全不同。

篩選層是為了在多個結果中(多個bounding box)篩選出最合適的幾個,這個方法和faster R-CNN 中基本相同。都是先過濾掉score低於閾值的box,對剩下的box進行NMS非極大值抑制,去除掉重疊度比較高的box(NMS具體演算法可以回顧上面faster R-CNN小節)。這樣就得到了最終的最合適的幾個box和他們的類別。

yolo的損失函數包含三部分,位置誤差,confidence誤差,分類誤差。具體公式如下:

誤差均採用了均方差演算法,其實我認為,位置誤差應該採用均方差演算法,而分類誤差應該採用交叉熵。由於物體位置只有4個參數,而類別有20個參數,他們的累加和不同。如果賦予相同的權重,顯然不合理。故yolo中位置誤差權重為5,類別誤差權重為1。由於我們不是特別關心不包含物體的bounding box,故賦予不包含物體的box的置信度confidence誤差的權重為0.5,包含物體的權重則為1。

Faster R-CNN准確率mAP較高,漏檢率recall較低,但速度較慢。而yolo則相反,速度快,但准確率和漏檢率不盡人意。SSD綜合了他們的優缺點,對輸入300x300的圖像,在voc2007數據集上test,能夠達到58 幀每秒( Titan X 的 GPU ),72.1%的mAP。

SSD網路結構如下圖:

和yolo一樣,也分為三部分:卷積層,目標檢測層和NMS篩選層

SSD論文採用了VGG16的基礎網路,其實這也是幾乎所有目標檢測神經網路的慣用方法。先用一個CNN網路來提取特徵,然後再進行後續的目標定位和目標分類識別。

這一層由5個卷積層和一個平均池化層組成。去掉了最後的全連接層。SSD認為目標檢測中的物體,只與周圍信息相關,它的感受野不是全局的,故沒必要也不應該做全連接。SSD的特點如下。

每一個卷積層,都會輸出不同大小感受野的feature map。在這些不同尺度的feature map上,進行目標位置和類別的訓練和預測,從而達到 多尺度檢測 的目的,可以克服yolo對於寬高比不常見的物體,識別准確率較低的問題。而yolo中,只在最後一個卷積層上做目標位置和類別的訓練和預測。這是SSD相對於yolo能提高准確率的一個關鍵所在。

如上所示,在每個卷積層上都會進行目標檢測和分類,最後由NMS進行篩選,輸出最終的結果。多尺度feature map上做目標檢測,就相當於多了很多寬高比例的bounding box,可以大大提高泛化能力。

和faster R-CNN相似,SSD也提出了anchor的概念。卷積輸出的feature map,每個點對應為原圖的一個區域的中心點。以這個點為中心,構造出6個寬高比例不同,大小不同的anchor(SSD中稱為default box)。每個anchor對應4個位置參數(x,y,w,h)和21個類別概率(voc訓練集為20分類問題,在加上anchor是否為背景,共21分類)。如下圖所示:

另外,在訓練階段,SSD將正負樣本比例定位1:3。訓練集給定了輸入圖像以及每個物體的真實區域(ground true box),將default box和真實box最接近的選為正樣本。然後在剩下的default box中選擇任意一個與真實box IOU大於0.5的,作為正樣本。而其他的則作為負樣本。由於絕大部分的box為負樣本,會導致正負失衡,故根據每個box類別概率排序,使正負比例保持在1:3。SSD認為這個策略提高了4%的准確率

另外,SSD採用了數據增強。生成與目標物體真實box間IOU為0.1 0.3 0.5 0.7 0.9的patch,隨機選取這些patch參與訓練,並對他們進行隨機水平翻轉等操作。SSD認為這個策略提高了8.8%的准確率。

和yolo的篩選層基本一致,同樣先過濾掉類別概率低於閾值的default box,再採用NMS非極大值抑制,篩掉重疊度較高的。只不過SSD綜合了各個不同feature map上的目標檢測輸出的default box。

SSD基本已經可以滿足我們手機端上實時物體檢測需求了,TensorFlow在Android上的目標檢測官方模型ssd_mobilenet_v1_android_export.pb,就是通過SSD演算法實現的。它的基礎卷積網路採用的是mobileNet,適合在終端上部署和運行。

針對yolo准確率不高,容易漏檢,對長寬比不常見物體效果差等問題,結合SSD的特點,提出了yoloV2。它主要還是採用了yolo的網路結構,在其基礎上做了一些優化和改進,如下

網路採用DarkNet-19:19層,裡麵包含了大量3x3卷積,同時借鑒inceptionV1,加入1x1卷積核全局平均池化層。結構如下

yolo和yoloV2隻能識別20類物體,為了優化這個問題,提出了yolo9000,可以識別9000類物體。它在yoloV2基礎上,進行了imageNet和coco的聯合訓練。這種方式充分利用imageNet可以識別1000類物體和coco可以進行目標位置檢測的優點。當使用imageNet訓練時,只更新物體分類相關的參數。而使用coco時,則更新全部所有參數。

YOLOv3可以說出來直接吊打一切圖像檢測演算法。比同期的DSSD(反卷積SSD), 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准確率更高或相仿,速度是其1/3.。

YOLOv3的改動主要有如下幾點:

不過如果要求更精準的預測邊框,採用COCO AP做評估標準的話,YOLO3在精確率上的表現就弱了一些。如下圖所示。

當前目標檢測模型演算法也是層出不窮。在two-stage領域, 2017年Facebook提出了mask R-CNN 。CMU也提出了A-Fast-RCNN 演算法,將對抗學習引入到目標檢測領域。Face++也提出了Light-Head R-CNN,主要探討了 R-CNN 如何在物體檢測中平衡精確度和速度。

one-stage領域也是百花齊放,2017年首爾大學提出 R-SSD 演算法,主要解決小尺寸物體檢測效果差的問題。清華大學提出了 RON 演算法,結合 two stage 名的方法和 one stage 方法的優勢,更加關注多尺度對象定位和負空間樣本挖掘問題。

目標檢測領域的深度學習演算法,需要進行目標定位和物體識別,演算法相對來說還是很復雜的。當前各種新演算法也是層不出窮,但模型之間有很強的延續性,大部分模型演算法都是借鑒了前人的思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需要知道經典模型的特點,這些tricks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以及為什麼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樣才能舉一反三,萬變不離其宗。綜合下來,目標檢測領域主要的難點如下:

一文讀懂目標檢測AI演算法:R-CNN,faster R-CNN,yolo,SSD,yoloV2

從YOLOv1到v3的進化之路

SSD-Tensorflow超詳細解析【一】:載入模型對圖片進行測試  https://blog.csdn.net/k87974/article/details/80606407

YOLO    https://pjreddie.com/darknet/yolo/      https://github.com/pjreddie/darknet   

C#項目參考:https://github.com/AlturosDestinations/Alturos.Yolo

項目實踐貼個圖。

㈡ R-CNN 系列 object detection 演算法

在 object detection 領域,近 5 年的突破性進展似乎都與一個名字有關系:Ross Girshick。梳理從 R-CNN,Fast R-CNN, Faster R-CNN 到 Mask R-CNN 等各種經典模型,Ross Girshick 都是作者之一,甚至連 YOLO 的作者中也出現了 Ross Girshick 的名字。

這位大神簡歷如下:

從演算法到實現框架再到數據集,這位大神實現了一條龍的突破~

本文的目的是整理總結 R-CNN 系列演算法的發展歷程和模型本身的核心思想,不涉及太多技術細節(例如訓練數據預處理,超參數設置等)。
參考文獻主要是上述各演算法的原文以及下列資源:

R-CNN,一般認為全稱是 Region-based CNN 或者作者原文中提到的 Regions with CNN features。

概括地說,R-CNN 的步驟如下圖所示:

下面詳細介紹 R-CNN 中的關鍵環節。

對於輸入的圖片,首先利用 selective search 演算法 生成約 2000 個 region。關於 selective search 演算法可以參考 原文 ,也可以參考 我們之前的博客文章 。原文中提到 R-CNN 對各種 region proposal 演算法沒有偏好,之所以選擇 selective search 演算法僅僅是為了方便與前人工作做對比。

這一部分的目的是對於每一個 region,通過 CNN (原文選用 AlexNet) 進行特徵提取,得到統一長度的 feature vector,以便後續的分類。

由於每個 region 的大小差別比較大,而 AlexNet 默認接收 227×227 pixel 的圖片,這里就需要對 region 做一些預處理,主要是 region 大小的轉化。

要把一個任意大小的圖片轉化成 227×227 像素的圖片方法有很多,原文中介紹了 4 種方式:

分別是:

最終作者選擇了 warp + padding 的方式,一方面 warp 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直接把任意大小的圖片縮放成 227×227 即可,另外 padding 是在原 region 周圍稍微添加了一些像素點,從實際效果看提高了檢測正確率。

將統一大小的 region 送入 CNN 中,進行特徵提取。 如何得到這個 CNN 也是一個問題。

針對目標檢測的數據集 ILSVRC detection dataset 包含了 200 類物體,PASCAL VOC (Visual Object Classes) 包含了 20 類物體。相對來說帶有標簽的訓練數據比較少,不足以訓練一個大型的 CNN,因此採用了 transfer learning 的技術。原文中並沒有提到 transfer learning 這個名詞,只是說 fine-tuning
首先借用在 ImageNet 上已經訓練好的 CNN 模型(最初的文章中用了 AlexNet,後來 arXiv 上新版文章中用了 VGG,效果提升很明顯),然後在 PASCAL 數據集上進行 fine-tuning。這里對 AlexNet 網路結構的改變只是將原本對應 ImageNet 1000 類輸出的 classification layer 替換成了對應 N+1 類輸出的 classification layer,該層權重隨機初始化。對於 PASCAL 數據集 N=20,ILSVRC 數據集 N=200,另外 +1 對應 background 類型。

經過 fine-tuning 之後,CNN softmax layer 之前的 4096 維向量即為該 region 的 feature vector.

得到 region 的 feature vector 之後,送入 SVM 進行最後的分類。

這里 SVM 的訓練是針對不同類型的物體分開進行的,每一類訓練一個 SVM,它只給出針對這一類物體的分類結果。之所以最後用 SVM 分類,而不是直接用 CNN 的 softmax 進行分類,原文作者的解釋是嘗試過 softmax 之後發現效果比 SVM 差一些,但是同時指出如果調整一些訓練策略,softmax 和 SVM 之間的差距有可能縮小。這也為後來基於 R-CNN 的改進埋下了伏筆。

得到所有 region 對應的檢測結果(即包含某種類型物體的概率 score)之後,還有一步操作: Non-Maximum Suppression (NMS) 。如果兩個 region 檢測到同一類物體,比如都檢測到了行人,一個 region score 較高,而另一個 score 較低,當這兩個 region 的 IoU (intersection-over-union) 超過某個閾值時,即它們重合較多時,只保留那個 score 較高的 region.

object detection 的任務除了檢測圖中的物體,還要給出定位,即用 bounding box 盡量准確的圈出該物體。前邊基於 region 的分類過程可能能夠正確辨識出 region 中的物體,但是初始的 region 並不一定是一個合適的 bbox。在 R-CNN 最後又添加了一個線性回歸模型,基於 feature vector 來預測正確的 bbox 相對於 region 的位置變換,即預測 bbox 應該如何調整。這個訓練過程也是 class-specific 的。

在最終使用時,R-CNN 輸出包含兩部分:

理論上來說,更新 bbox 的位置之後,應該在新的 bbox 中重新進行分類,這樣准確度可能更高一些,但是原文作者發現實際上並沒有明顯改進。因此,實際使用中並沒有對新的 bbox 重新分類。

總的來說,上述 R-CNN 的訓練是分多步走的:先是 fine-tuning 一個 CNN 得到 feature vector,然後訓練 SVM 進行分類,最後還要再訓練一個線性回歸環節預測 bounding box 的調整。

Fast R-CNN 的改進是不再使用獨立的 SVM 和線性回歸,而是統一用 CNN 將這三個環節整合起來。Fast R-CNN 在訓練時間和檢測時間方面比當時已有的其他演算法快若干數量級。

Fast R-CNN 整體框架如下:

基本步驟:

在上述各環節中,我認為比較關鍵的有兩個:一是 RoI projection,即將 image 上的 RoI 映射到 feature map 上的 RoI。二是通過 RoI pooling layer 將 feature map 上不同大小的 RoI 轉化成統一大小的 sub feature map。而這兩個環節都借鑒了 SPPnets ,其中 RoI pooling layer 是 SPPnets 中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layer 的特例。

原本 R-CNN 是在原圖上選取若干RoI,然後經過 CNN 處理,最後提取出 feature vector。對於每個圖片上不同的 RoI 來說,從輸入到輸出沒有任何共享的東西。

RoI projection 的作用是將 R-CNN 中對 image RoI 的處理推遲到了 feature map 上,這樣可以讓一個 image 的所有 RoI 共享從 image 到 feature map 的卷積處理過程。這很顯然會加速訓練和測試過程。至於如何將 image RoI 映射到 feature map RoI,已經有了 非常細致的討論 ,這里不再贅述。

如何將 feature map 上不同大小的 RoI 轉化成統一大小的 sub feature map? 這里 有非常直觀的動畫演示。

概括如下:
假設我們已經得到下面的 feature map (只考慮 2D)

其中 RoI 為黑框部分,大小為 。

我們希望將 RoI 轉化成 2×2 大小,可以選擇一個 2×2 的窗口如下

對每一個格子進行 max pooling 操作,得到如下的 2×2 的 feature map

總的來說,如果 RoI 大小為 ,希望得到的 feature map 大小為 ,則窗口中格子數目為 。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向上或向下取整。

結合實際應用,如果 CNN 網路選用 VGG16,結構如下:

將最後一個 max pooling layer 替換為 RoI pooling layer。前部的卷積層對輸入圖片的大小沒有嚴格限制,這一限制主要是在 fully connected layer,所以為了配合 VGG16 網路結構,要確保每個 RoI 輸出的 feature map 依然為 。

對於 VGG16 網路結構的修改還包括:

在 Fast R-CNN 中,region proposal 是由 CNN 網路之外的演算法提供的,例如 selective search。相對於後續的 region recognition 過程,region proposal 這一步實際上是整個演算法的速度瓶頸。

Faster R-CNN 之所以 "Faster",就是因為提出了 Region Proposal Network (RPN) ,加速了 region proposal 過程。Faster R-CNN 本質上就是 RPN + Fast R-CNN.

整個 Faster R-CNN 結構如下:

或者更加詳細的結構如下:

RPN 和 Fast R-CNN 共享從 image 到最後一層 CNN 輸出的 feature map 這一段網路結構。 有些文章 也將 Faster R-CNN 看做三個模塊:用於生成 feature map 的 Feature network,用於生成 region proposal 的 RPN,以及用於最終的 object detection 的 Detection network。我們這里還是採用 RPN + Fast R-CNN 的形式。

RPN 的輸入是原始 image,輸出是 region proposals。在具體實現中,RPN 是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 (FCN),只包含 convolutional layer,原本在分類/回歸中常用的全連通層也由卷積操作替代。

有了 region proposals,後邊的操作與 Fast R-CNN 是相同的。

原文中採用 alternating training 的方式:

㈢ 求計算機求解關系R的傳遞閉包 C語言演算法

傳遞閉包,最簡單的技術是採用 【弗洛伊德演算法】

Floyd-Warshall演算法(Floyd-Warshall algorithm)是解決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路徑的一種演算法,可以正確處理有向圖或負權的最短路徑問題,同時也被用於計算有向圖的傳遞閉包。

Floyd-Warshall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O(N3),空間復雜度為O(N2)。

Floyd-Warshall演算法的原理是動態規劃。

設Di,j,k為從i到j的只以(1..k)集合中的節點為中間節點的最短路徑的長度。

1.若最短路徑經過點k,則Di,j,k = Di,k,k − 1 + Dk,j,k − 1;
2.若最短路徑不經過點k,則Di,j,k = Di,j,k − 1。
因此,Di,j,k = min(Di,k,k − 1 + Dk,j,k − 1,Di,j,k − 1)。
在實際演算法中,為了節約空間,可以直接在原來空間上進行迭代,這樣空間可降至二維。

代碼請見:

熱點內容
android拷貝文件 發布:2024-05-04 00:38:28 瀏覽:775
存儲冗餘比 發布:2024-05-04 00:12:58 瀏覽:403
oracle資料庫存儲原理 發布:2024-05-04 00:10:40 瀏覽:522
未拆封玩客雲3怎麼搭建伺服器 發布:2024-05-04 00:06:11 瀏覽:797
徹底刪除編譯安裝的文件 發布:2024-05-04 00:05:33 瀏覽:55
編程機構數量 發布:2024-05-03 23:49:25 瀏覽:955
python源碼編譯安裝 發布:2024-05-03 23:48:16 瀏覽:108
android手機市場 發布:2024-05-03 23:47:04 瀏覽:499
如何配置vlan並添加埠 發布:2024-05-03 23:37:53 瀏覽:726
中國電信無線密碼怎麼修改 發布:2024-05-03 23:37:51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