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驅動框架
發布時間: 2025-04-27 18:31:03
❶ 圖解linux內核網路驅動框架(RK3288+RTL8211E)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Linux內核網路驅動框架,以瑞芯微RK3288 SOC搭載的Tinkerboard平台為實例,重點講解有線網路的驅動框架和基本工作流程。Tinkerboard,作為樹莓派的替代產品,集成了Relteck公司的RTL8211E 千兆Ethernet Phy,實現實現千兆聯網。
網路硬體架構如圖所示,CPU通過MAC控制器控制PHY進行網路數據的收發。Linux內核中實現的TCP/IP協議棧完整內容,遵循ISO制定的OSI網路模型,但做了適當精簡。MAC控制器和PHY控制器位於TCP/IP協議模型的最底層,即網路介面層,用於屏蔽底層硬體差異,提供通用的網路訪問介面。
內核的傳輸層、網路層以及網路介面層的LLC子層屬於純協議,與硬體平台無關,驅動開發人員無需修改,關鍵在於理解各層功能。RK3288 SOC內置的MAC使用的是DesignWare的IP,與ST的MAC相似,故大部分MAC代碼復用自ST,具體代碼文件包括MAC控制器驅動。
RTL8211E PHY晶元的驅動代碼負責硬體與軟體間的通信,實現數據的收發。分析網路驅動代碼的關鍵在於理解Linux驅動代碼框架,如「匯流排-設備-驅動」模型。Linux內核驅動採用該框架模型,網路驅動同樣遵循,識別匯流排、設備和驅動對象是分析代碼的基礎,之後深入分析每個對象的具體實現。
核心函數及其功能描述如下,具體實現細節則需開發者自行深入研究。此外,phy狀態機是驅動的關鍵部分,位於phy.c文件中,狀態機的狀態轉移圖示有助於理解其工作流程。
至此,關於Linux內核網路驅動框架的解析基本完成。剩餘部分請開發者自行分析代碼,深入理解驅動的實現機制。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