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地支對照表及演算法
A. 天乾地支演算法介紹
1、年干支推算:
年干公式:年干=年份個位數-3(適用於任何西元年,個位數小於3,借10);
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餘數(整除餘0,即餘12=丑);
年支簡化:
(西元年末二位數-1)-12*N=年支(適用於20世紀,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數+3)-12*N=年支(適用於21世紀,即2000—2099年);
2、月干支推算:
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與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
簡化公式:(與取個位)。
亥月干=年干x2。
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
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
3、日干支推算:
干支紀日,民間往往採取元旦干支推演算法,進而推定陽歷某天干支,由於閏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數固定,每月天數也都固定,故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該年各天干支,距離元旦多少天,減去60倍天數,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4、干支推算年份:
由於天乾地支每60年一循環,故不能直接根據干支計算對應的年份數值。但可以根據干支計算出對應於60年中的第幾年,從而進一步推算。
設x為天干對應的次序,甲-癸依次為1-10;y為地支對應的次序,子-亥依次為1-12。那麼對應次序z的計算公式為:z=6x-5y,若為負,可再加60。
其計算根據是同餘方程:z≡x(mod10),z≡y(mod12),x≡y(mod2),解得z≡36x+25y(mod60),進一步化簡即得。中國近代史中許多歷史事件均以天乾地支紀年為基礎進行命名如:辛酉政變就在1861,甲午戰爭就在1894年,戊戌變法就在1898年,辛丑條約就在1901年,辛亥革命就在1911年,壬子癸丑學制頒布在1912-1913年。
B. 天乾地支最正確的演算法
天乾地支正確的演算法是:首先確定起始年份的天乾和地支,然後按照60年一個周期的規律,依次往後推算。其中天乾和地支的變化規律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循環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循環
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過程中要考慮到閏年的影響,具體方法是將閏年的天乾地支與前一年相同的天乾地支相連,以保持60年一個周期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