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9x安卓和鴻蒙版本哪個費電
① 鴻蒙系統很耗電怎麼辦
在討論怎麼給手機降溫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手機在哪些情況下升溫會比較明顯。
1.充電
手機充電時,手機的溫度會迅速上升。在充電的過程中,電能需要轉化成化學能,途中損失的能量又會以內能的方式釋放,從而加速手機升溫。
手機充電升溫過快電池會有爆炸的風險,一般的智能機鋰電池都會自帶一個調節功能;在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後,減緩充電速度,藉以降低手機溫度。通常手機充電時溫度上升至30°都是正常現象。
2.暴曬暴烤
暴烤這種現象是非常難見,但是暴曬就變得常見多了。夏天溫度雖然升高了,但是絲毫不會影響大傢伙兒對手機的鍾愛。就算34°的高溫照樣能邊走邊玩兒手機。啊,說的好像就是編自己。
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會加快手機溫度上升,這也難怪兔妹妹會被手機烤傷了。一般人都不會注意這事兒,這里兔妹妹還是多嘴的提醒下吧,過度暴曬會讓手機有爆炸的風險。搭乘公交或者TAXI的時候,可別坐在太陽正照射的那面。理由你們懂得。
3.高耗能的APP
高耗能的APP也會導致手機升溫,這里的高耗能APP主要是指一些大型的手游和視頻播放APP。這些高耗能APP在運行時會佔用大量的CPU,讓CPU負荷過重,從而讓CPU發熱明顯。
4.多線程APP的運行
多線程APP的運用同樣會加速手機升溫,與運行大型APP原理類似。CPU的處理性能是有限的,多線路的APP會佔有大量的CPU空間,在CPU超過自身的承受值之後就會發熱。
5.一邊充電一邊玩兒手機
大家都知道一邊充電一邊玩兒手機會損害手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電池要執行兩個工作:充電和放電。在這個過程中,電流的活動量很大。人在大量活動中會產生很多熱量,電流也是一樣。電池和充電器大負荷運作,會產生很多的熱量。在充電時摸摸你的手機和你的充電器頭頭時你就可以感受到這個溫度了。
6.手機長時間運行
人都需要休息,手機當然也需要,捫心自問,你的手機已經有多長時間沒有休息了。長時間運行手機,你的CPU發熱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7.手機貼膜或者裝保護後殼
有一部分人為了保護手機,會給手機戴個套啥的。就是因為這些套套,手機的散熱就沒有那麼好了。你戴個口罩呼吸都有問題,給手機戴個套你還期待它的散熱能有多好。
教你幾招如何給手機降溫
1.不時給手機放個假:人在長時間坐著上班時,都需要不定時的出去走走。這手機也差不多的理兒,別老玩兒手機,偶爾也得讓手機休息休息。手機冷卻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經常性的讓手機休息可以讓手機升溫不那麼快。
2.充電不玩兒手機 玩兒手機不充電:充電時不玩兒手機,不僅可以減緩手機升溫的速度,還能有效的保護手機電池。當然,如果你充電時無法控制的想玩兒手機,也記住別玩兒大型的耗能游戲。
3.使用手機散熱器:這玩意兒一般人都用不著,用的著這玩意兒的都是重度手游癌患者。大型的手游耗能特大,使用手機散熱器能夠給手機降溫。效果雖然不至於特NB,但是散熱方面還是有不錯的效果。
4.手機不使用時記得關閉你的WIFI熱點:用手機開過wifi熱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手機作熱點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點。關掉你你的wifi熱點會讓你手機輕松不少。
5.關掉後台運行APP:正如過多運行APP會加熱手機一樣,結束掉後台的APP程序同樣會給CPU減負,減少手機升溫的概率。
6.石墨貼紙給手機電池降溫:給電池貼石墨貼紙雖然也能給手機降溫,但是效果並不那麼特別牛逼。而且這種方式只適合電池、主機分離的手機,對於一體機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
小米當年就在手機上加入了石墨散熱的技術。效果我就不說了,用過小米手機的人是知道的。
7.優化軟體:利用一些APP優化軟體,優化手機系統軟體,也能有效給手機降溫。最常見的的降溫APP就是魯大師了。
② 為什麼華為手機更新完鴻蒙後耗電快
設備剛剛升級完成後,會有一系列優化動作在後台運行,如:部分應用需要重新適配或後台優化,圖庫會重新進行智能整理,文件會重新安全掃描避免安全隱患等,會增加一些耗電。
解決方案:
優化動作需要設備閑置的時候在後台完成,一般充滿電後靜置5小時或正常使用三天後可以完成(如果頻繁使用設備,需要的時間會更長),完成後設備會自動恢復正常續航能力。
如果以上方法仍然無法恢復正常的續航能力,您可以進入設置 > 電池 > 耗電排行,查看哪些軟體耗電較多,如暫時不需要使用可點擊應用並結束運行。
③ 鴻蒙和安卓誰好
鴻蒙好。系統設計更簡潔,更流暢。
首先可以明確的第一點是,鴻蒙系統的基因必定要優於安卓系統。鴻蒙系統的出現是為了解決IoT硬體設備的裝載要求,它的內核並不是單純的linux系統,而是整合了鴻蒙微內核、Lite OS系統和linux內核。簡單來說,鴻蒙系統是可以兼容安卓系統的應用。
如果我們將安卓下軟體重新編譯的話,在鴻蒙系統的帶動下,運行速度將會提升超過60%,這也是為什麼鴻蒙系統會比安卓系統流暢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目前安卓系統的代碼已經超過一億行,整套系統過於臃腫龐大,其中真正用的的代碼不到8%,而鴻蒙系統的關鍵代碼行數為460萬行,相當於安卓的10%到30%。
鴻蒙系統的首要任務就是滿足華為在軟體層面的自主權,這也是華為目前迫切需要鴻蒙上線手機的需求。
晶元和系統是一部手機的大腦和靈魂,美國禁令掐斷了這兩個關鍵部分的供應。麒麟晶元和鴻蒙系統是華為實現自主行走的兩條腿。
上個月舉辦的谷歌全球開發大會上,谷歌公布了安卓12系統的首批測試版本廠商。在OPPO、realme、小米、vivo、中興、一加、聯想、華碩和TCL等一眾熟悉的名單中,華為正式消失。這說明,鴻蒙手機是駕在弦上的箭,不得不發。
而不久前海思也宣布,繼麒麟9000晶元之後,麒麟9010即將完成設計,這款晶元採用了最為先進的3nm工藝,在性能以及功耗上實現了對於麒麟9000的全面趕超。
④ 鴻蒙和安卓有什麼區別
後者被谷歌收購,屬於谷歌公司的,發展時間比較長了,軟體也成熟了。
⑤ 華為手機升級鴻蒙系統後耗電快怎麼辦
升級鴻蒙後,有部分花粉朋友友反饋手機耗電比之前快,續航短,這是少數手機升級新系統後難免會出現的狀況。其實手機耗電快的這兩個原因,值得注意:一是手機功耗較大,關閉後台不必要應用自啟動許可權,可防止相關應用偷偷運行,可以減少手機耗電,提高續航。二是手機電池存在虛電情況,這需要電池電量校正。
️解決方法:
️1.關閉【應用自動管理】:打開手機,依次點擊【設置】—【應用和服務】—【應用啟動管理】,進入應用自動管理,關閉即可。
️2.關閉【用戶體驗改進計劃】:點擊【設置】—【系統和更新】—【用戶體驗改進計劃】,關閉即可。
️3.手機電量校正:電量校正前,盡量保證手機電量在60%—75%之間。打開【撥號鍵】,手動輸入 2846579 代碼,就會彈出新頁面,點擊【補電】字樣,會自動進入另個新頁面,並顯示【補電完成】的字樣
️4.打開省電模式:依次打開【設置】—【電池】,關閉【省電模式】即可。手機打開省電模式,對手機正常使用不影響。
️5.關機充電5個小時以上:此時系統會自動補電,並對後台應用和系統優化。如關機充電會影響嫌麻煩,可以在睡覺之前把手機閑置關機充電一個晚上。第二天起來開機正常使用就會發現電量耐用了。
上面幾種方法累加使用起來,可以有效地減少手機功耗從而提高電池的續航能力。
親測體驗之後,手機續航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甚至感覺比沒有升級之前的續航效果還要好。手機充滿電後,打王者榮耀游戲平均每一把游戲耗電4%—6%。每把游戲大概耗時20分鍾左右,游戲幀率波動在58-60間。手機休眠一個晚上也就耗電1%左右,有時甚至不掉電。(個人手機親測,未升級前手機電池和續航能力依舊很耐用。)#鴻蒙 #鴻蒙系統 #華為手機
⑥ 榮耀x10從鴻蒙回退到安卓3.1.1.203費電嗎
不費電
榮耀x10從鴻蒙回退到安卓3.1.1.203不費電,回退系統是不費電的,甚至電量消耗還會降低。
⑦ 如果鴻蒙和ios同樣大小的電池,哪個續航時間更長
鴻蒙系統相比安卓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相比蘋果的iOS更流暢,續航時間更長。
華為鴻蒙系統(英文:HUAWEI Harmony OS)是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於2019年8月9日在東莞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
該系統實現模塊化耦合,對應不同設備可彈性部署,可用於手機、平板、PC、汽車等各種不同的設備,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體互助、資源共享,用合適的設備提供場景體驗。
2019年8月華為發布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產品「榮耀智慧屏」。
2021年6月,華為正式推出了鴻蒙 HarmonyOS 2及多款搭載HarmonyOS 2的新產品,同時還發了一款全新品牌定製字體 HarmonyOS Sans,可免費商用;7月29日,華為Sound X音箱發布,是首款搭載HarmonyOS 2的智能音箱。10月,華為宣布搭載鴻蒙設備破1.5億台。
⑧ 想問為什麼才買的手機,是榮耀9x,耗電量特別快
有些網課的app還是蠻費電的,如果平常什麼都不做耗電還是很快的話可以試著關一下後台進程,還不行的話可能是手機自身問題了,4000mAh如果不怎麼用的話用上兩天都沒問題
⑨ 華為計劃在手機上推出鴻蒙操作系統,鴻蒙系統相較於安卓有哪些優勢
首先我從這兩點先了解鴻蒙系統。
鴻蒙OS是華為為物聯網時代打造的最先進的物聯網統一的操作系統,目前已完成內核2.0版本、系統1.0版本研發,並且已發布了第一個應用產品榮耀智慧屏,也有計劃不斷升級和打造生態系統。從這一點看,鴻蒙OS就完全超越了除了谷歌FuchsiaOS之外的現有所有操作系統,鴻蒙是面向未來的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而相比於谷歌FuchsiaOS還未正式發布,鴻蒙已經緊鑼密鼓的開始了生態打造。未來是物聯網+人工智慧(Iot+AI)時代,現有的操作系統都不適用,所以在這一點上華為鴻蒙OS已經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