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組存儲空間
發布時間: 2025-08-18 23:01:50
Ⅰ 編譯原理:靜態數組的存儲空間可以在編譯時確定。這句話為什麼是錯的。請給出詳細原因,謝謝。
靜態數組指的是寫代碼期間就知道大小的數組,比如int a[10];
char s[] = "hello";
這個靜態和動態分配相區別,不要和static弄混了,static/extern/auto是用於說明變數的存儲方式——也就是說,靜態數組也可以是static的,也可以是extern的,也可以是auto的。
舉個例子,下面就是一個靜態數組,但是存儲方式是auto的。
voidtest()
{
inta[10];
}
這個數組的存儲空間無法在編譯時候確定,只能在運行期間確定,原因是:盡管可以確定數組的大小,但是不能確定它的首地址。
再比如:
static int sa[10] = {0};
這個數組的存儲空間在編譯時,就可以確定了。
Ⅱ 數據結構、數組存儲的地址怎麼計算
數組存儲地址的計算:
以二維數組為例,其他的依次類推
假設起始下標從0開始,按行存儲(總共有M行,N列):
A[i][j]=A[0][0]+(i*N+j)*L
這地方的L是數組中的一個元素所佔的存儲空間。
或:
即使A[8][5]前面有多少個元素,
行下標i從1到8,列下標j從1到10,所有A[8][5]之前共有n7*10+4(74)個元素,
每個元素的長度為3個位元組,故共有3*74=222個位元組
首地址是SA,則A[8][5]地址是SA+222
(2)數組存儲空間擴展閱讀:
在數據的順序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都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所以訪問元素的時間都相同;而在數據的鏈接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驅或後繼結點中,所以只有當訪問到其前驅結點或後繼結點後才能夠按指針訪問到,訪問任一元素的時間與該元素結點在鏈式存儲結構中的位置有關。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