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10四核和安卓八核哪個好
Ⅰ 手機四核與八核有什麼區別八核手機就一定比四核手機好嗎
不一定,比如說,蘋果A10處理器是4核心,它就比高通835的處理性能強,核心分為多個,多個的跑分在於單核性能,蘋果的單核性能強,不需要那麼多核心就能帶起來,多核的分擔好,但是也不是這樣,聯發科的x20就沒有海思麒麟的多核性能強,總體的性能決定單核。CPU並不是決定 手機 的流暢度,關鍵在GPU。
Ⅱ 蘋果A10處理器到底有多強
近日,來自國內外多家測評機構的數據顯示,A10 Fusion的性能已經達到了桌面級CPU,未來英特爾的主要競爭對手可能將不再是AMD,而是蘋果公司。
那麼,A10 Fusion處理器到底有多強,究竟能否媲美桌面級CPU呢?雷鋒網將從A10核心數、跑分和用戶體驗等3個方面作詳細分析,解密這款iPhone史上最強的處理器。
A10 Fusion究竟幾個核心?
相比前幾代處理器,A10 Fusion最大的變化就是雙核變四核,這一改變通常意味著性能的大幅提升。從跑分來看,通常雙核的跑分會略小於單核的兩倍,四核起碼能達到單核的3被多,這才是正常的。
然而蘋果A10 Fusion卻並非如此,從數據就可以判斷。
注:Geekbench 4的數據顯示,A10 Fusion的單核跑分為3291,而多核跑分卻只有5309,還不到單核的兩倍,這顯然不是正常四核的水平。
這意味著,A10 Fusion顯然不是真正的四核處理器,而是一個2大2小的大小核結構。兩個高性能核心應對高負載,兩個低性能核心用於日常任務處理,以此來降低整體功耗,提升續航能力。並且從跑分來看,蘋果這種2 2和傳統的ARM大小核結構還不太一樣,因為ARM通常可以獲得四個核心火力全開的效果,而A10 Fusion卻最多隻能同時跑兩個核,即要麼2個大核,要麼2個小核,採用這種方式既提升了運行效率,也限制了功耗水平。
此外,蘋果採用這樣的策略還能確保應用的兼容性。由於此前的A系列處理器都是雙核結構,在A10 Fusion上延續雙核可以很好地兼容之前的應用,否則一定會出現原來的老應用在A10 Fusion的四核模式下其實只用到了兩個核心的尷尬情況。蘋果這樣的策略無疑是最聰明也最具性價比的。
上述結論從蘋果的宣傳語中也可以得到驗證。蘋果官網稱:
「A10 Fusion晶元的中央處理器採用新的四核心設計,擁有兩個高性能核心和兩個高能效核心。
高性能核心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iPhone 6 的2倍,而高能效核心在運行時的功率則可低至高性能核心的五分之一。」
此外,在續航方面,蘋果稱iPhone 7可以比上一代多提供兩個小時的使用時間。
說完A10 Fusion 的基本結構,我們再看看跑分。
由跑分看性能
說到CPU性能,除了真的上手使用一段時間,最直觀的體現也許就是跑分了。而關於跑分軟體,除了國內的安兔兔之外,業內比較認可的主要有兩家:Geekbench和SPEC CPU 2006(SPEC是指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從Geekbench 4的單核跑分結果來看,A10 Fusion的成績為3291,跑分相當於2011版iMac的3266分,後者使用了英特爾Core i5-2500S處理器,最高頻率2.7 GHz,四核。
上圖可以看出,A10 Fusion幾乎是安卓陣營的兩倍,並且可以媲美5年前的英特爾Core i5-2500S(Core i系列5年前的2代產品)桌面級處理器。
但實際上,A10 Fusion和安卓陣營的差距沒有那麼大。
Geekbench 4在Geekbench 3的基礎上對一些跑分演算法進行了修改,因此使得非蘋果系CPU的分數大幅下降了接近30%,而蘋果系的CPU則變化不大。
再看A10 Fusion和上代A9X在Geekbench 4軟體下的表現。
單核跑分方面A10 Fusion和A9X分別是3291和3013,多核時為5309和4867,整體性能大約只提升了10%,幅度並不大。
在相對更加全面的SPEC CPU 2006測試結果里,通過比較各種測試項目我們發現:蘋果的A9X和英特爾的Core M系列互有勝負,基本處在一個等級。
那麼這一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可以從Geekbench 4的數據中看出一個大概。
Geekbench 4顯示,A10 Fusion的單核和多核跑分分別是3291和5309。反觀當前的主流桌面級CPU(英特爾Core i系列的4、6代產品)
註解:
Intel Core i7-6950X,其單核為4449,多核高達29877;
Intel Core i5-4570,單核3886,多核為10688;
Intel Xeon E3-1246 v3,其單核為4311,多核達到12561。
雖在單核性能上,A10 Fusion的差距不大。但是在多核表現上,A10 Fusion的性能和專業的桌面CPU卻不在一個等級,大部分的桌面CPU多核跑分都是A10 Fusion的兩倍、甚至兩倍以上。
實際的用戶體驗
談了那麼多性能,其實用戶最關心的還是真正上手之後的體驗究竟如何,究竟有沒有變快呢?
按照蘋果的官方宣傳和跑分情況來看,搭載A10 Fusion的iPhone 7相比iPhone 6或者之前的產品,性能至少提升了一倍,同時續航也得到了一到兩個小時的改善。
另一方面,其實當前無論安卓手機還是蘋果手機,影響用戶體驗的已經不是CPU的性能,各款旗艦產品的CPU早已處於性能過剩的狀態(排除個別系統優化和App適配不完善的情況)。當下真正影響用戶體驗的其實是網速和電池續航,無論是iPhone 7還是最新款的旗艦級安卓手機,用戶已經越來越感受不到系統反饋和應用開啟速度上的差別,真正讓他們覺得無法接受的其實是瀏覽網頁、在線社交、看視頻和玩Online手游時的網路延遲,以及一天一沖的電池續航。
結論
綜合跑分和CPU架構設計,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蘋果最新的A10 Fusion處理器確實在移動端具備旁人無法撼動的王者地位,
但是要真正像傳言中所說的走入桌面級市場(除Pad Pro二合一產品),依然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Ⅲ 兩款手機的CPU頻率一樣,一個手機是四核,一個手機是八核,哪個手機好一些
CPU頻率不說明單核性能
既然單核性能未知,知道核心數量又有什麼意義呢?
微架構@頻率才是單核的性能
因此要作的粗略判斷,至少你要知道核心的架構是什麼
比如Cortex-A53,Cortex-A72,Twister,Kryo
例1.4GHz的Typhoon核心,其性能是遠強於2.0GHz的A53核心的,因此雙核的Typoon會比4核的A53強一大截。
如果你不知道核心的微架構,請告訴說明你的比較對象型號
比如蘋果A10,驍龍821,麒麟960,聯發科X25等等
否則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樓上都是在瞎回答。
——-————————————
補充一下,有一位追答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他的意思你沒有明白,不是僅看頻率和核心就可以知道性能的
比如MSM8939,其組成就是四個高頻A53和四個低頻A53,加之雙四核設計以及最次製程,其性能及綜合表現都極差。
可是你還在沉迷於核心頻率和核心數量,我想也是太難為那位答主了。
如果你實在弄不清CPU型號,你可以把手機型號直接報出來,替你找出CPU型型號並說明性能。
Ⅳ 想買一個新手機 不知道買哪樣的好
華為 nova 4e不錯的,全網通4GB+128GB版本華為商城官網在售價為1599元,手機配置如下:
1.屏幕:屏幕尺寸6.15英寸,屏幕色彩1670萬色,解析度:FHD 2312×1080像素,3D 弧面玻璃機身,愛不釋手的握感。
2.拍照:後置三攝:2400萬(廣角鏡頭,)+800萬(超廣角鏡頭)+200萬(虛化鏡頭),支持自動對焦。前置單攝:3200萬像素,支持固定焦距。新一代海報級自拍。
3.電池:電池容量:3340mAh(典型值),標配9V/2A充電器,手機支持快充9V/2A,充滿電時間約105分鍾。充電速度快。
4.性能:採用Hisilicon Kirin 710(海思 麒麟710)八核處理器,性能與功耗完美平衡。
您可以登錄華為商城官網了解更多參數及信息,進行選擇。
Ⅳ 想知道一下,現在iPhone7的a10處理器比哪些安卓處理器強
起碼超過驍龍900以上的
Ⅵ 如何選購手機
智能手機經過幾年發展,眾多廠家陣營分明,我們先看看目前的這些廠家的劃分。
一、智能手機廠家所採用的操作系統
按主流操作系統劃分,可以劃分這幾個陣營:
1、Apple的iOS,代表機型是iPhone,iPhone從設計到選用材料到工藝到品控到生態體系,皆為一流,給用戶的感受就是高端。由於Apple從硬體的設計到手機操作系統iOS的設計大多自己一家完成,使得整體體驗較好。從配置來看,CPU、內存、攝像頭的數據參數或許比國內旗艦手機低,但是整體體驗要好很多。另外,Apple對運行在iOS下的App有較為嚴格的審查,App的質量相對Android下要安全很多。這些App的設計也需要符合iOS的設計規范才能上線到App Store,使得App的易用性有一定保障。總的來說,選手機,如果不差錢,買iPhone 7/iPhone 7 Plus可以嘗鮮(不過有一定機率會買到電流聲、屎黃屏等小問題),從省錢又不鬧心的角度,買次新一代的iPhone 6s/iPhone 6s Plus性價比更高些。
2、 Android操作系統,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家都是用的Android系統,Android手機在國內占據了大約80%的市場份額。國內廠家會根據國人的習慣和廠家的特點進行了UI優化,例如小米做了五六年的MIUI,魅族的FlyMe,華為的EMUI。從易用性來看,MIUI有小幅優勢,這也比較容易理解,第一是小米做的時間比較久,其次採取的是廣泛聽取用戶反饋進行一周一個迭代版本。
3、 Windows和黑莓,這部分用戶群體較少。喜歡Windows10的用戶大多購買Lumia。喜歡黑莓大多是基於懷舊,或是對郵件處理有很高的要求,現在黑莓已經退出手機業務,不建議普通人購買。(雖然情懷用戶少,但是智能君自己就是黑莓Passport的用戶喲!)
二、怎樣選iPhone手機
如果不在意價格,從最新一代的iPhone中選一個就好。最新款的為iPhone 7/iPhone 7 Plus,與上代的iPhone 6s相比,主要是有2個變化,一是取消了 3.5mm 耳機介面,Home 按鍵也不可按壓了,二是換了最新的A10處理器,還支持了IP67 級的防水,另外iPhone 7 Plus採用了雙攝像頭。
目前已上市的是iPhone 7(智能幫高分機型),有兩個尺寸:
4.7英寸:更適合單手操作,電池續航略低
5.5英寸:更適合瀏覽、看視頻,大多需雙手操作,後置雙攝像頭,電池續航更強勁。
花記上面也有很多分享手機的帖子,畢竟我個人也只是試用過一小部分手機,而且體驗也不能說是很深入,所以別人的經驗可能更有用吧,大家都可以去看看花記 - 讓你的消費更有價值
最受再說一點,手機是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工具,所以只要用著舒服就行了,沒必要打腫臉充胖子跟著大家買腎8,先分析自己的需求,再理性的購買,多看看花記上的真實經驗,不要為了一時的沖動埋單。
Ⅶ 如今蘋果A10處理器相當於安卓什麼級別
a10的游戲性能高於驍龍835但是由於a10大小核不能同時工作雖說a10的單核和多核性能可以和驍龍845還強,可惜日常都是小核在工作這就導致搭載a10的iPhone7的日常還不如6s流暢,在iOS11的時候甚至卡頓明顯,這是這種假多核CPU的通病,三星當年的假八核也是這么翻車的
Ⅷ 蘋果A10處理器相當於安卓什麼樣的處理器
a10的游戲性能高於驍龍835但是由於a10大小核不能同時工作雖說a10的單核和多核性能可以和驍龍845還強,可惜日常都是小核在工作這就導致搭載a10的iPhone7的日常還不如6s流暢,在iOS11的時候甚至卡頓明顯,這是這種假多核CPU的通病,三星當年的假八核也是這么翻車的蘋果A10是老一代的蘋果手機處理器,採用大小核架構,擁有兩顆大核心和兩顆小核心。可以根據應用負載進行智能調度。
A10採用台積電16納米工藝,在性能和續航發熱方面比較均衡。A10的性能達到了A9的近兩倍, GPU為PowerVR GT7600,性能比驍龍835的GPU還要稍強。
蘋果光說硬體性能是沒有用的,蘋果IOS系統的優化非常棒,在ios強大優化的支持下,蘋果A10的性能表現並不遜於安卓的驍龍845。而且ios系統的續航優化非常優秀,使用多年也能保持流暢,這幾方面也是安卓手機比不了的。
不過A10也有的缺點,它的發熱較大,而且耗電較快,這兩點比不過驍龍845。但綜合來說,A10還是要比驍龍845強。
而且蘋果手機最強的是游戲性能,驍龍845別說是載入速度,就是游戲幀數也比不過蘋果A10。
Ⅸ 天璣720八核和蘋果的A10處理器哪個更好
從跑分性能來說,天機720與蘋果a10處理器是差不多的,不過天機720的架構更新,可以做到更加省電,而蘋果的系統則可以加分,所以喜歡安卓就選天機720,喜歡iOS就選擇蘋果的a10,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Ⅹ 安卓系統手機哪一代之後的CPU性能比ios的A10更好
感覺這個圖有點不太靠譜,但是近兩年的驍龍旗艦SOC和麒麟旗艦SOC確實超越了A10,至少845/855/855plus/865和970/980/985/990都能隨便揍A10(好悲哀,安卓SOC技術要落後蘋果一兩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