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清空棧
㈠ android 怎麼用Intent.setFlag 清除以前的activity
android intent中設置如下flag,可以清除棧頂的activity: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CLEAR_TOP);
還有其他tag如下:
1.FLAG_ACTIVITY_CLEAR_TOP:跳轉到的activity若已在棧中存在,則將其上的activity都銷掉。
2.FLAG_ACTIVITY_NEW_TASK:activity要存在於activity的棧中,而非activity的途徑啟動activity時必然不存在一個activity的棧,所以要新起一個棧裝入啟動的activity。簡而言之,跳轉到的activity根據情況,可能壓在一個新建的棧中。
3.FLAG_ACTIVITY_NO_HISTORY:跳轉到的activity不壓在棧中。
4.FLAG_ACTIVITY_SINGLE_TOP:和Activity的Launch mode的singleTop類似。如果某個intent添加了這個標志,並且這個intent的目標activity就是棧頂的activity,那麼將不會新建一個實例壓入棧中。簡而言之,目標activity已在棧頂則跳轉過去,不在棧頂則在棧頂新建activity。
㈡ Android基礎之Activity 運行模式與回退棧
LaunchMode 定義的是activity實例與task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下面的兩種方式來定義:
在Activity A中啟動B,可以利用Activity B在清單中的launchmode定義,也可以在A中調用startActivity()的時候通過intent的flag傳入,當兩種方式都有定義,intent的flag參數會覆蓋掉B原有的定義。
利用Activity 元素的launchMode屬性
launchMode屬性指定Activity如何被運行到一個task中。launchMode的值有四種:
默認, 每次啟動Activity系統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實例,並且把intent發送給新產生的實例,這個Activity可以被實例化多次,每個實例可以屬於不同的task,每個task也可以保有多個此Activity的實例。
如果當前task 的回退棧棧頂已經存在一個此Activity的實例,系統通過調用這個實例的onNewIntent()方法把intent發送給這個Activity實例,而不是創建一個新的此Activity的實例。這個Activity也可以被實例化多次,每個實例可以屬於不同的task,每個task可一個保有多個實例(僅限於此Activity已存在的實例不在棧頂)
注意:
應用場合如下:不想出現2個同樣的activity在頂部。比如用戶正在一個activity閱讀信息,這時來了notification,用戶點擊後應該更新這些信息,而不是新建一個activity,這樣在點擊back時,就不會出現回到舊信息activity的情況了。這種情況正是下面這段英語提到的。
Note: When a new instance of an activity is created, the user can press the Back button to return to the previous activity. But when an existing instance of an activity handles a new intent, the user cannot press the Back button to return to the state of the activity before the new intent arrived in onNewIntent()
.
例如,當前回退棧中有A,B,C,D四個Activity,全部是Standard,在D中調用startActivity()去啟動B,intent的flag設置成FLAG_ACTIVITY_CLEAR_TOP 和FLAG_ACTIVITY_NEW_TASK,系統發現棧中有B,會先銷毀這個B,再原位置重建B,清空CD,而不是把這個新建的B的實例壓入棧頂,這里之所以會銷毀B再新建B,因為B的launchmode是Standard,無論什麼情況下啟動,都需要new一個B的實例,但如果此時B是SingleTop的,系統會把這個intent通過onNewIntent傳給已經在棧中的B的實例,不需要銷毀再創建,仍需要清空CD。
系統會創建一個新的task並且把這個實例放在棧底( 此處有疑問,測試發現並不一定是棧底 ),但是,如果在一個單獨的task中已經存在一個此Activity的實例,系統會把intent通過onNewIntent()發送給這個實例( 測試發現如果在回退棧中,該Activity的上面還有其他Activity,啟動此Activity會清空棧中此Activity上面的其他Activity ),而不是創建一個新的實例。同一時間在只有一個此Activity的實例存在於系統中。
與SingleTask一樣,不同的是SingleTask的Activity所在的task中可以有其他的Activity,而SingleInstance的Activity獨佔一個task,並且在整個系統中只有唯一的一個實例。由這個Activity啟動的其他Activity都會在新的task中打開。
另一個例子,系統自帶瀏覽器APP把瀏覽器Activity聲明為SingleTask,通過在Activity標簽里的launchMode進行指定,這意味著如果你發送一個intent啟動瀏覽器,不管是為瀏覽器新開啟一個task還是從瀏覽器已經在後台保有的task中啟動瀏覽器,瀏覽器Activity與你的APP不在同一個task。
不管一個Activity是不是在一個新的task中啟動,點擊返回都會返回前一個Activity。不過,如果啟動一個LaunchMode為singleTask的Activity,如果該Activity此時在一個處於後台的task中,整個task會變成前台task,此時,回退棧會包含由這個後台task攜帶過來所有Activity,放在回退棧的棧頂,下圖說明這種情況。
在一個新的task里啟動Activity. 如果已經有Activity實例運行在某一task中,啟動這個Activity會把該實例所在的task帶到前台,由該實例的onNewIntent()來接收新的intent。
如果被啟動的Activity就是當前的Activity,這個已經存在的實例通過onNewIntent()接收intent,不會產生新的實例。
被啟動的Activity如果已經存運行於當前task,回退棧中所有在此Activity上面的Activity都將被銷毀,此Activity通過onNewIntent()接收新的intent。
例如,一個task中有A,B,C,D,四個Activity,如果D 調用startActivtiy()啟動Activity B,C和D會被銷毀,B接收這個intent,回退棧中有A,B。
上例中的Activity B的實例,或者通過onNewIntent()接收新的intent,或者銷毀新建來處理新的intent。如果B的launchmode是standard,並且沒有設置FLAG_ACTIVITY_SINGLE_TOP,那麼B會被銷毀重啟,如果是其他launchmode或者設置了FLAG_ACTIVITY_SINGLE_TOP,則會通過onNewIntent()接收。
FLAG_ACTIVITY_CLEAR_TOP 和FLAG_ACTIVITY_NEW_TASK結合使用會有個不錯的效果。
如果啟動的Activity位於task的底部,它會把所在task帶到前台,並且清理狀態至root狀態,當從通知欄里打開一個Activity的會非常有用。
Affinity指的是一個Activity偏向於從屬於哪個task,默認情況下,一個APP內的所有Activity互相之間共享一個affinity的值,所以,所有同一APP下的所有Activity都偏向於從屬於同一個task。但是,這個值是可以更改的,不同APP內的Activity可以共享一個affinity,同一個APP內的Activity也可以被分配不同的affinity的值。
affinity的值可以通過修改Activity標簽的taskAffinity屬性來修改。
這個屬性接收一個String的值,必須在manifest標簽范圍內是唯一的值,因為系統是通過名稱來標識APP的affinity的值的。
Affinity作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通過startActivity()啟動一個新的Activity時,默認情況下,新的Activity會被壓入與啟動者相同的回退棧中。但是,如果在啟動Activity的時候,使用了FLAG_ACTIVITY_NEW_TASK 這個標志,系統會為新的Activity尋找一個新的task。通常情況下,是一個新的task。但是也並不是必須的。如果系統中有一個task的affinity值與新的Activity的值相同,新的Activity會被分配到這個task中。如果沒有這樣的task,就啟動一個新的task。如果這個標志產生了一個新的task,當用戶點擊home鍵離開的時候,必須要有某種方式能夠使用戶返回到這個task來。有些實體(例如通知管理器)總是從一個外部task中啟動Activity,所以在通過startActivity()啟動新的Activity時總是需要傳遞FLAG_ACTIVITY_NEW_TASK 這個標志。如果你有一個Activity可以被外部實體可能這個標志啟動,注意用戶可以有一種獨立的方式回到啟動它的task,例如點擊啟動圖標。
這種情況下,一個Activity可以動啟動它的那個task移動到它的affinity值對應的task中,當那個task回到前台。例如,假設,一個報告指定城市天氣情況的Activity作為一個旅行APP的一部分,它跟其他處在同一APP的Activity一樣有一個相同的affinity值,並且允許通過這個屬性來調整目標task。當你的一個Activity啟動了這個天氣預報Activity,它默認跟你的Activity在一個task里,但是,當旅行APP進入到前台,這個天氣預報Activity又會被重新分配給旅行APP並且在旅行APP內展示。
提示:
如果一個APK文件從用戶的角度看是多款APP,可能需要這個屬性來設置不同的affinity來關聯不同的APP。
如果用戶離開一個task太長時間,系統會清除task中的所有Activity僅僅保留這下根Activity。當用戶返回到這個task的時候,只有這個根Activity會被恢復。系統通過這種方式來處理,是因為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後,用戶已經拋棄他們曾經正在做的事情,計劃再回來的時候做點新的事情。
你可以通過如下屬性來更改這種行為:
參考文獻:
Tasks and Back Stack
<activity>
Android 閱讀Tasks and Back Stack文章後的重點摘抄
㈢ Android中的Activity詳解--啟動模式與任務棧
目錄
activity的簡單介紹就不寫了,作為最常用的四大組件之一,肯定都很熟悉其基本用法了。
首先,是都很熟悉的一張圖,即官方介紹的Activity生命周期圖.
情景:打開某個應用的的FirstActivity調用方法如下:
由於之前已經很熟悉了,這里就簡單貼一些圖。
按下返回鍵:
重新打開並按下home鍵:
再重新打開:
在其中打開一個DialogActivity(SecondActivity)
按下返回:
修改SecondAcitvity為普通Activity,依舊是上述操作:
這里強調一下 onSaveInstanceState(Bundle outState) 方法的調用時機:
當Activity有可能被系統殺掉時調用,注意,一定是被系統殺掉,自己調用finish是不行的。
測試如下:FirstActivity啟動SecondActivity:
一個App會包含很多個Activity,多個Activity之間通過intent進行跳轉,那麼原始的Activity就是使用棧這個數據結構來保存的。
Task
A task is a collection of activities that users interact with when performing a certain job. The activities are arranged in a stack (the back stack ), in the order in which each activity is opened.
即若干個Activity的集合的棧表示一個Task。
當App啟動時如果不存在當前App的任務棧就會自動創建一個,默認情況下一個App中的所有Activity都是放在一個Task中的,但是如果指定了特殊的啟動模式,那麼就會出現同一個App的Activity出現在不同的任務棧中的情況,即會有任務棧中包含來自於不同App的Activity。
標准模式,在不指定啟動模式的情況下都是以此種方式啟動的。每次啟動都會創建一個新的Activity實例,覆蓋在原有的Activity上,原有的Activity入棧。
測試如下:在FirstActivity中啟動FirstActivity:
當只有一個FirstActivity時堆棧情況:
此種模式下,Activity在啟動時會進行判斷,如果當前的App的棧頂的Activity即正在活動的Activity就是將要啟動的Activity,那麼就不會創建新的實例,直接使用棧頂的實例。
測試,設置FirstActivity為此啟動模式,多次點擊FirstActivity中的啟動FirstActivity的按鈕查看堆棧情況:
(其實點擊按鈕沒有啟動新Activity的動畫就可以看出並沒有啟動新Activity)
大意就是:
對於使用singleTop啟動或Intent.FLAG_ACTIVITY_SINGLE_TOP啟動的Activity,當該Activity被重復啟動(注意一定是re-launched,第一次啟動時不會調用)時就會調用此方法。
且調用此方法之前會先暫停Activity也就是先調用onPause方法。
而且,即使是在新的調用產生後此方法被調用,但是通過getIntent方法獲取到的依舊是以前的Intent,可以通過setIntent方法設置新的Intent。
方法參數就是新傳遞的Intent.
1.如果是同一個App中啟動某個設置了此模式的Activity的話,如果棧中已經存在該Activity的實例,那麼就會將該Activity上面的Activity清空,並將此實例放在棧頂。
測試:SecondActivity啟動模式設為singleTask,啟動三個Activity:
這個模式就很好記,以此模式啟動的Activity會存放在一個單獨的任務棧中,且只會有一個實例。
測試:SecondActivity啟動模式設為singleInstance
結果:
顯然,啟動了兩次ThirdActivity任務棧中就有兩個實例,而SecondActivity在另外一個任務棧中,且只有一個。
在使用Intent啟動一個Activity時可以設置啟動該Activity的啟動模式:
這個屬性有很多,大致列出幾個:
每個啟動的Activity都在一個新的任務棧中
singleTop
singleTask
用此種方式啟動的Activity,在它啟動了其他Activity後,會自動finish.
官方文檔介紹如下:
這樣看來的話,通俗易懂的講,就是給每一個任務棧起個名,給每個Activity也起個名,在Activity以singleTask模式啟動時,就檢查有沒有跟此Activity的名相同的任務棧,有的話就將其加入其中。沒有的話就按照這個Activity的名創建一個任務棧。
測試:在App1中設置SecondActivity的taskAffinity為「gsq.test」,App2中的ActivityX的taskAffinity也設為「gsq.test」
任務棧信息如下:
結果很顯然了。
測試:在上述基礎上,在ActivityX中進行跳轉到ActivityY,ActivityY不指定啟動模式和taskAffinity。結果如下:
這樣就沒問題了,ActivityY在一個新的任務棧中,名稱為包名。
這時從ActivityY跳轉到SecondActivity,那應該是gsq.test任務棧只有SecondActivity,ActivityX已經沒有了。因為其啟動模式是singleTask,在啟動它時發現已經有一個實例存在,就把它所在的任務棧上面的Activity都清空了並將其置於棧頂。
還有一點需要提一下,在上面,FirstActivity是App1的lunch Activity,但是由於SecondActivity並沒有指定MAIN和LAUNCHER過濾器,故在FirstActivity跳轉到SecondActivity時,按下home鍵,再點開App1,回到的是FirstActivity。
大致就先寫這么多吧,好像有點長,廢話有點多,估計也有錯別字,不要太在意~~~
㈣ 棧的清空與銷毀
對棧的操作一般應該使用指針,而不是簡單的數組~~
如果按樓主這么寫一個例子的話對清空可以直接這樣簡單的定義
void clear( SqStack &tem)
{
int i=0;
for(;i<STACKSIZE;i++)
{
items[i]=0;
}
top=0;
}
銷毀棧就直接不用寫了~~因為不是指針的話銷不銷毀沒有意義
㈤ 網易雲音樂Android端是怎麼做到從任務棧中刪除依然運行
在開發項目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除了設置一些Activity的啟動模式之外,好需要得到這個類是否被啟動過,判斷某一個類是否存在任務棧裡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到下面的方法:/**
* 判斷某一個類是否存在任務棧裡面
* @return
*/
private boolean isExsitMianActivity(Class cls){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cls);
ComponentName cmpName = intent.resolveActivity(getPackageManager());
boolean flag = false;
if (cmpName != null) { // 說明系統中存在這個activity
ActivityManager am = (ActivityManager) getSystemService(ACTIVITY_SERVICE);
List taskInfoList = am.getRunningTasks(10);
for (RunningTaskInfo taskInfo : taskInfoList) {
if (taskInfo.baseActivity.equals(cmpName)) { // 說明它已經啟動了
flag = true;
break; //跳出循環,優化效率
}
}
}
return flag;
}
/**
* 進行邏輯處理
*/
public void dealWithIntent(){
if(isExsitMianActivity(MainActivity.class)){//存在這個類
//進行操作
}else{//不存在這個類
//進行操作
}
}
另外還有:
一、根據包名判斷應用是否存在
public boolean checkApplication(String packageName) {
if (packageName == null || .equals(packageName)){
return false;
}
try {
ApplicationInfo info = getPackageManager().getApplicationInfo(packageName, PackageManager.GET_UNINSTALLED_PACKAGES);
return true;
} catch (NameNotFoundException e) {
return false;
}
}
二、判斷Activity是否存在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ClassName(包名, 類名);
方法一:
if (getPackageManager().resolveActivity(intent, 0) == null) {
// 說明系統中不存在這個activity
}
方法二:
if(intent.resolveActivity(getPackageManager()) == null) {
// 說明系統中不存在這個activity
}
方法三:
List list = getPackageManager().queryIntentActivities(intent, 0);
if (list.size() == 0) {
// 說明系統中不存在這個activ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