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金剛鍵和全面屏哪個好
1. 全面屏和經典模式哪個好用
全面屏比較好用,全面屏的操作是比較方便的,經典模式類似於按鍵,是比較落後的。
2. 華為手機三個按鍵怎麼設置出來
使用華為手機時,很多手機都可以使用手勢操作,使用手勢時,下方不會顯示虛擬按鍵。那麼,華為手機底下的三個鍵怎麼調出來?
1,打開華為手機進入系統後,選擇設置圖標進入。
2,在設置內,點擊系統和更新的選項。
3,之後,點擊上方的系統導航方式的選項。
4,進入後,將系統導航設置為屏幕內三鍵導航。
5,設置後,可以看到屏幕下方的三個按鍵就顯示出來,就可以使用虛擬鍵操作。
3. 華為鴻蒙OS對標安卓,手機系統哪家好
前不久,華為在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召開了HDC.2019 華為開發者大會。在這次大會上,我們終於迎來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操作系統——HarmonyOS 鴻蒙。
鴻蒙系統的亮點有哪些?比之安卓又有什麼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全場景微內核的分布式OS
啥是分布式?說白了就是,鴻蒙 OS 一個操作系統能夠給所有設備使用。
不同的設備可以「協同作戰」,讓人在切換設備時獲得「無縫連接」的體驗。開發者也不用再為不同設備的適配發愁。一次開發,多個設備上都能用。
極致流暢,方舟編譯器
很多果粉,遲遲不願換回安卓的最大原因就是, 多數安卓手機比蘋果手機用起來更「卡」,也更容易死機。 這是為什麼呢?
而鴻蒙系統加上 華為的方舟編譯器 ,就不用通過「虛擬機」,應用程序可以直接和機器底層通信,這樣就解決了傳統安卓的卡頓問題。同時,鴻蒙系統在任務優先度和內核上也也進行了優化,系統運行會更加流暢。
鴻蒙系統的推出,無疑為目前幾乎被安卓和IOS壟斷的手機系統注入了新鮮血液,帶去嶄新的市場競爭力。
有些用戶會問了,現在我用的安卓手機,也都是廠商自己開發的系統啊。為什麼說鴻蒙才是第一款國產自有系統呢?這是因為目前的我們所使用的大部分國產手機系統,其實都是基於原生安卓系統演化的。比如華為EMUI、小米MIWU、OPPO color OS、魅族Flyme等。
雖說都是安卓的迭代版,但各品牌之間也存在著許多差別。比如他們的UI設計,就各有特色,獨具風格。
1 華為EMUI
作為一家深耕多年的技術型公司,EMUI 系統在定製的深度以及流暢性上傲視群雄,有一種老練的成熟感。
怎麼說呢, EMUI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高中老師,知識面很全,上課邏輯嚴謹,思路清晰,沒什麼有趣的地方,但也不會出大錯的偏差。
不過目前在扁平化圖標成為主流的當下,EMUI 的圖標卻還是已漸被淘汰的漸變色圖標,形式落伍,略顯陳舊。
圖標也無法通過更換桌面啟動器的方式來更改,如此一來,壁紙的選擇就不能太花,不然在觀感上會顯得很亂。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在本次大會上,除了宣布鴻蒙系統正式面世,華為也同步發布了EMUI 10。
這次改動了不少,加入了莫蘭迪色系,系統圖標 UI 全部重做,理工科的細膩之美也通過黃金分割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老氣不再,UI設計更加年輕化,大家感嘆:華為的設計師終於上線了!
2 小米MIUI
不再「發燒」的小米將用戶體驗四個字做到了極致,光是系統版本就分類了開發版、穩定版、體驗版,把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和反饋做到系統中並加以優化,充分吸取群眾意見,完善錯漏。
在 UI 上,MIUI 圖標的圓角切割圓潤自然,平易近人,選用的色彩豐盈飽滿,觀瞻上極度舒適。
設置菜單界面的小圖標也同樣驚艷,簡潔生動,傳神形象。
總之就一句話,用了小米手機,再換別的手機就可能會引起不適。
3 OPPO Color OS
要說安卓系統中,最接近IOS的,就非OPPO莫屬了。這一點在 Color OS 上更是尤為突出。甚至有人開玩笑說,Color OS 的桌面和 iOS 之間只差了一張動態壁紙。
下拉菜單的圖標也都大差不差,不仔細看還以為這就是IOS!
左邊 Color OS ,右邊 iOS 更絕的是設置菜單,圖標、配色、啟用邏輯全都如出一轍。
可要是你對這一點不那麼在意,那 Color OS 的系統的 UI 體驗不會遜色於 MIUI。
App 應用開啟動畫的流暢度也是比較的這幾台手機中最好的,速率上不緊不慢,非常清爽。
4 VIVO Funtouch OS
同質化在國產手機系統里一直是個大問題,而Funtouch OS的問題更甚。不管是平平無奇的桌面,還是無甚亮點的設計,都是讓Funtouch OS目前處境尷尬的主要原因。
後來 VIVO 覺得既然在UI上沒有什麼突破,那就在交互(全面屏操作)上多動動腦筋吧!現在使用最廣泛的全面屏手勢是兩側滑動返回,底部上滑退到桌面,上滑懸停呼出後台。
只有Funtouch OS 另闢蹊徑,直接把它給砍了,用戶只能使用從底部三段式向上滑動的邏輯......
能習慣自然是最好,實在不喜歡,還有祖傳的三大金剛鍵可供選擇。
對此Funtouch OS表示:湊合用吧,反正就這樣了。
5 魅族 Flyme
說到魅族,就不得不提到魅族老闆黃章與小米boss雷軍的」陳年舊怨「。兩人曾經是很好的創業夥伴,在國產手機行業剛起步的日子裡,兩人攜手並肩,互幫互助,黃章甚至將魅族 M9 的交互文檔發給雷軍一起討論。但誰想到,再往後 MIUI 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想。
無論現在結果如何,MIUI的輝煌確實離不開當初黃章的毫無保留,這也可以解釋,如今的 Flyme 和 MIUI 為何如此相像。
雖然UI極度相似,但Flyme某些方面特有的小設計也依然讓人眼前一亮。
天氣界面各種不同的浮動特效,足能看得出Flyme的匠心獨具。
最後
從以上的內容中,相信大家已經對目前國產手機系統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相比於外觀華麗,交互花哨,讓用戶最終選擇的還是系統的實用以及易用性。畢竟,選一款適合自己胃口的系統,遠比冷冰冰的參數要來的重要的多。
不過隨著鴻蒙系統的問世,目前手機市場各系統之間看似穩定的平衡可能也將被打破。假設鴻蒙帶來的驚喜是巨大的,那麼不單單是安卓,對於一直煢煢孑立的IOS難免也是一次較強的沖擊。而這時候,用戶對於系統的要求可能也不僅僅只是實用以及易用性了,這對於除了華為的大多數廠商來說,都將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要換新手機,鴻蒙、安卓、IOS,你會選擇誰?
關注peopeo,獲取更多設計知識。
4. 手機三大金剛是什麼意思
三大金剛是「Home」「菜單」「後退」。
現在,安卓早已成為了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屏幕底部的導航鍵也成了一大標志,和電腦的回車空格一樣被人熟知。然而安卓早期的按鍵布局經歷了多次變化,系統發展成熟之後,「三大金剛鍵」才確立了自己在安卓王國不可動搖的地位。
手機簡介
在2004年研發初期,安卓本來是一個專為鍵盤機而打造的操作系統,競爭對手為塞班和微軟的Windows移動版。那時的原型機之一「Sooner」採用了和黑莓手機類似的全鍵盤設計,根本沒有觸屏機的導航鍵。
從2008年9月23日首個商用版本發布開始,安卓和那個綠色小機器人就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屏幕下方的三個導航按鍵更是成為了現代智能手機的標志。
不管安卓系統多麼碎片化,都始終逃脫不了以「三大金剛鍵」為基礎的人機交互邏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三顆按鍵將會繼續統治安卓的世界。
5. 安卓手機系統導航方式屏幕內三鍵導航啥用
方便用戶操作使用。
三鍵大致都是菜單、返回桌面和返回上一頁三個功能。也可用戶自定義三鍵功能。
目前全面屏手機的全面屏手勢已經替代了三大金剛鍵的功能
6. 小米全面屏手機,你是用「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手勢」為什麼
前端時間小米9的預購,成功入手了一台小米9透明版,距離上一次使用小米手機,已經過了N年了,之前一直用的華為Mate 8,所以之前一直都是使用的經典導航鍵的方式,全面屏手勢是第一次使用,自然也就去學習試用了。
經典導航鍵模式相信也不用多說了,就是底部會出現虛擬按鍵,通過對按鍵進行操作,好處就是直觀簡單,不好的情況就是,虛擬按鍵會佔用一點屏幕下方的空間。這個模式我基本沒用,所以也就不好多說了。
全面屏手勢就是通過不同的手指滑動的方式,來實現三個虛擬按鍵的功能。
在屏幕兩側向中間滑動,就是返回鍵;
在屏幕下方向中間滑動,就是Home鍵;
在屏幕下方向中間滑動並瞎蘆毀停止在中間一段時間,就是多任務鍵。
總的來說,全面屏手勢還是非常好用的,也簡單容易記住,並且,還能解決一丟丟的屏幕空間。當然,手勢並不是說就完美,有時也會出現誤操作。
比如我正在用一個APP看小說時,這個APP翻頁的手勢就是從一個方嚮往另一個方向滑動。如果這時,我的手指剛好處於比較邊緣的位置,然後做出滑動手勢的話,就被變成返回操作。看圖片的時候也是同樣,我翻圖片的時候,如果手指不小心處於了邊緣位置,就會成為返回。
不過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只是會讓用戶的體驗差了點,希望小米後期可以在進一步優化一下。
我現在用的是全面屏手勢,剛開始換全面屏手機的時候,我還是有經典導航鍵的,試過手勢,感覺很不習慣,沒有三鍵好用。然後我一個同事說,不用手勢就是浪費全面屏啊,屏幕還被三鍵給佔了好大一塊。自己想想也是,屏幕確實少了一塊了。然後就強制自己去適應手勢,2天後,我發現我回不去了,習慣了以後,手勢太好用了,調回經典鍵反倒不習慣了。
所以啊其實只要適應了,不管全面屏手勢還是經典三鍵都是好用的,但是全面屏手勢的操作,才不會浪費掉三鍵的那下部屏幕嘛。
所以我覺的沒有不好用的,只磨備是不習慣而已。
我是萌芽視界,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目前用的是note7Pro,我現在用全面屏手勢。
首先,安卓機的三大金剛也就是你說的經典導航鍵,一直都有,而且使用也方便快捷,可是現在有了全面屏,經典導航鍵就只能在屏幕里顯示了,在屏幕里顯示有個弊端就是占屏目的顯示空間。自從蘋果發布了蘋果X,然後就有了全新的全面屏交互方式:全面屏手勢,此手勢一出,各大安卓手機廠商都有了自己的全面屏手勢,小米也不例外。我用全面屏手勢的主要原因有:1.不佔屏幕顯示空間。2.使用更方便,比如返回上一個應用只需向左或向右滑動屏幕停頓一下松開就可以了,日常使用很方便。
我是@萌芽視界,我使用全面屏手勢。
小米全面屏手機我是用過的, 當然要屬「全面屏手勢」更好用了!
不過「全面屏手勢」可能對於父母那輩年紀大的人來說,操作有點難度,因為記性不好~
我最開始接觸小米手機用的就是經典導航鍵,後來在 旅遊 時,看到同行的一個人用的也是我這款手機,但是人家的操作可比我高大尚多了,把我羨慕的不行,然後我也開始試著使用「全面屏手勢」了,在熟練以後的確很方便!
總之,不管是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手勢,都可以讓用戶感受到互動式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帶來麻煩,也看得出國產機的發展越來越好了,加油!!!
我覺得安卓三大金剛才是最舒服的存在,話說小米6和三大經典導鍵才是最配的呢!當然,在現在手機全面屏成了主流以後,小米也支持了全面屏手勢,而且在小米9中,初次使用還是有些不習慣,不過使用長了以後,確實也很難回得去!
實際上,目前全面屏交互上,還是iphone做的最好,嘩桐可能是使用習慣問題。小米手機的全面屏用著也挺習慣,只是偶爾會有誤觸等問題,比如現不小心碰到底部任何位置,就立馬返回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靈敏了!
實際上,我比較了幾款安卓全面屏使用,小米全面屏表現還是可以的。華為的全面屏也不錯,比較喜歡它的從屏幕左邊或者右邊緣向內滑動來返回上個界面。
其實,不管是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手勢,就必須要不斷的讓用戶感受到,互動式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帶來麻煩。
這是因為現在手機的屏幕尺寸越來越大了,如果堅持使用導航鍵的話,就會出現單手操作時操作不便的問題。大家如果有6英寸屏幕以上的手機就可以打開虛擬導航,然後嘗試單手握持時點擊屏幕左下角或者右下角的返回按鍵,肯定會覺得很不順手,有的時候還會因為握持不穩而導致手機跌落。
而使用手勢操作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以小米的全面屏手勢為例,當需要返回的時候,只需要用拇指從屏幕邊緣往屏幕內側滑動就可以了,這樣一來無論是用什麼姿勢握持手機,都可以實現快速返回。
通過手勢切換任務時也更加方便。現在安卓手機通用的切換任務操作是從屏幕底部向上滑,然後停頓1秒,即可進入任務列表界面,這個時候手指正好停留在屏幕中間,切換任務就會更加順手。而如果使用傳統的導航按鍵,就需要點按屏幕左下角或者右下角的任務按鍵,調出任務切換界面之後在把手指移動到屏幕正中選擇任務卡片,操作步驟要比手勢更加復雜一些。
當然全面屏手勢操作也並非萬能,它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在玩 游戲 或者使用其它全屏APP的時候,手指在滑動的過程中就有可能誤觸發手勢操作,導致一些問題。另外在橫屏的狀態下,手勢操作也有可能出現邏輯上的混亂。所以相比傳統的虛擬按鍵,手勢導航的學習成本更高一些,但如果習慣了這種操作方式就會覺得非常好用。
看樣子我這有些特殊啊,有用懸浮球的嗎?
用的小米6,用了懸浮球底部按鍵就一個指紋識別的用處了,懸浮球滑動,快捷,方便
我是用全面屏手勢的。
一開始接觸全面屏的時候,還不太習慣全面屏手勢,不過開了經典導航鍵之後又感覺怪怪的,失去了全面屏的優勢,所以就繼續使用全面屏手勢。
miui的全面屏手勢還是很好用的,上手就可以慢慢習慣手勢操作了,一旦習慣了手勢操作,就回不去了。而且使用全面屏手勢手機的屏幕顯示更能體現出全面屏的優勢。
我覺得既然你選擇了全面屏手機,那就應該去嘗試更好的操作方案。可以接受那就繼續使用,帶來更好的操作體驗。如果接受不了,那就使用經典操作方式。
也沒有必要說那種操作方式更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導航鍵更好用,點一下就可以了!手勢用起來累!
強烈推薦你們使用小米的「全面屏手勢」
我們一起來看看MIUI12的全面屏手勢功能。
1.回到桌面:從屏幕底部向上橫掃
2.切換最近任務:從屏幕底部上滑並停頓一下;
3.返回上一級:從屏幕左側或右側向內滑動;
4.觸發應用功能:從屏幕上部左右邊緣向內滑動;
強大而快捷的全面屏手勢真的不是三大金剛鍵可以比擬的,加之現在小米手機屏幕那麼大,看著傳統導航鍵控制,真的自己不方便了。還是聯系用全面屏手勢,可以很好的利用目前大屏幕全面屏的四遍用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