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數據快照存儲

數據快照存儲

發布時間: 2022-09-05 12:11:02

⑴ Cephfs 快照介紹與使用

雲和安全管理服務專家新鈦雲服 祝祥翻譯

CEPFS支持快照功能,通常通過使用mkdir命令創建快照目錄。注意這是一個隱藏的特殊目錄,在目錄列表中不可見。

通常情況下,快照正如起名:它們保存數據變化過程中的狀態。需要注意的一點事,CEPFS快照的一些功能與您可能期望的有所不同:

默認情況下,新文件系統上會啟用CEPFS快照功能。要在現有文件系統上啟用它,請使用下面的命令。

啟用快照後,CephFS中的所有目錄都將有一個特殊的 .snap 快照目錄。(如果願意,可以使用客戶端snapdir設置配置其他名稱)

要創建CephFS快照,請在 .snap 下創建子目錄。用你選擇的名字創建快照。例如,要在目錄「/1/2/3/」下創建快照,請使用 mkdir /1/2/3/.snap/my-snapshot-name 命令。

客戶端會將請求發送到MDS伺服器,然後在伺服器的Server::handle_client_mksnap()中處理。它會從 SnapServer中分配一個 snapid,利用新的 SnapRealm創建並鏈接一個新的inode,然後將其提交到 MDlog,提交後會觸發 MDCache::do_realm_invalidate_and_update_notify(),此函數將此 SnapRealm廣播給所有對快照目錄下任一文件有管轄權的客戶端。客戶端收到通知後,將同步更新本地 SanpRealm層級結構,並為新的SnapRealm結構生成新的 SnapContext,用於將快照數據寫入 OSD 端。同時,快照的元數據會作為目錄信息的一部分更新到OSD端(即sr_t)。整個過程是完全非同步處理的。


如果刪除快照,將執行類似的過程。如果將inode從其父SnapRealm中刪除,重命名代碼將為重命名的inode創建一個新的SnapRealm(如果SnapRealm不存在),將在原始父SnapRealm上有效的快照ID保存到新SnapRealm的父快照(past_parent_snaps)中,然後遵循與創建快照類似的過程。

RADOS SnapContext由一個快照序列ID(snapid)和一個包含所有快照ID對象組成。為了生成該列表,我們將與SnapRealm關聯的SnapID與父快照中的所有有效SnapID結合起來。過時的SnapID由SnapClient緩存的有效快照過濾掉。

文件數據存儲在RADOS「self-managed」快照中。在將文件數據寫入OSD時,客戶端會小心地使用正確的SnapContext。

快照的dentries(及其inode)作為快照時所在目錄的一部分在線存儲。所有dentries都包括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有效的snapid。(非快照的dentries將最後設置為CEPH_NOSNAP)。

有大量代碼可以有效地處理寫回。當客戶端收到MClientSnap消息時,它會更新本地SnapRealm表示及其到特定Inode的鏈接,並為Inode生成CapSnap。CapSnap作為功能寫回的一部分被清除,如果存在臟數據,CapSnap將用於阻止新的數據寫入,直到快照完全清除到OSD。 在MDS中,我們生成代表牙齒的快照,作為沖洗牙齒的常規過程的一部分。具有傑出CapSnap數據的假牙被固定並記錄在日誌中。

通過在快照的根目錄「.snap」中調用「rmdir」來刪除快照。(嘗試刪除根快照將失敗的目錄;必須先刪除快照。)一旦刪除,它們將被輸入到已刪除快照的OSDMap列表中,文件數據將由OSD刪除。當目錄對象被讀入並再次寫回時,元數據會被清除。

具有多個硬鏈接的Inode被移動到一個虛擬全局SnapRealm。虛擬SnapRealm覆蓋文件系統中的所有快照。inode的數據將為任何新快照保留。這些保留的數據將覆蓋inode的任何鏈接上的快照。

需要注意的是,CephFS的快照和多個文件系統的交互是存在問題的——每個 MDS集群獨立分配 snappid,如果多個文件系統共享一個池,快照會沖突。如果此時有客戶刪除一個快照,將會導致其他人丟失數據,並且這種情況不會提升異常,這也是 CephFS的快照不推薦使用的原因之一。

創建快照:

從快照中恢復文件:

自動快照

使用cephfs-snap自動創建和刪除舊快照。

下載文件到 /usr/bin

配合cron 一起使用。{hourly,daily,weekly,monthly}

使用示例:

創建的 cron 文件必須設置為可執行

要驗證配置的 cron 任務是否會正確執行,請手動運行上述步驟中創建的 cron.* 腳本

現在檢查 .snap 目錄中是否創建了 cephfs 快照

如果 cron 沒有按預期觸發快照,請驗證「/usr/bin/cephfs-snap」和「/etc/cron.*/cephfs-snap」文件是否可執行

參考文章:

⑵ 快照技術的介紹

快照技術是一種攝影技術,隨著存儲應用需求的提高,用戶需要在線方式進行數據保護,快照就是在線存儲設備防範數據丟失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過去十年時間中,快照已經成為磁碟陣列、卷管理器、文件系統甚至PCI RAID(獨立磁碟冗餘陣列)控制器的標准配置功能。 越來越多的設備都開始支持這項功能。越來越多的存儲設備支持快照功能,在這些產品的資料中宣傳了各自快照技術的優勢,有的是快照數量多,有的是佔用空間小。

⑶ 快照技術的技術類型

有兩大類存儲快照,一種叫做即寫即拷(-on-write)快照,另一種叫做分割鏡像快照。
即寫即拷快照可以在每次輸入新數據或已有數據被更新時生成對存儲數據改動的快照。這樣做可以在發生硬碟寫錯誤、文件損壞或程序故障時迅速地恢復數據。但是,如果需要對網路或存儲媒介上的所有數據進行完全的存檔或恢復時,所有以前的快照都必須可供使用。
即寫即拷快照是表現數據外觀特徵的「照片」。這種方式通常也被稱為「元數據」拷貝,即所有的數據並沒有被真正拷貝到另一個位置,只是指示數據實際所處位置的指針被拷貝。在使用這項技術的情況下,當已經有了快照時,如果有人試圖改寫原始的LUN上的數據,快照軟體將首先將原始的數據塊拷貝到一個新位置(專用於復制操作的存儲資源池),然後再進行寫操作。以後當你引用原始數據時,快照軟體將指針映射到新位置,或者當你引用快照時將指針映射到老位置。
分割鏡像快照引用鏡像硬碟組上所有數據。每次應用運行時,都生成整個卷的快照,而不只是新數據或更新的數據。這種使離線訪問數據成為可能,並且簡化了恢復、復制或存檔一塊硬碟上的所有數據的過程。但是,這是個較慢的過程,而且每個快照需要佔用更多的存儲空間。
分割鏡像快照也叫作原樣復制,由於它是某一LUN或文件系統上的數據的物理拷貝,有的管理員稱之為克隆、映像等。原樣復制的過程可以由主機(Windows上的MirrorSet、Veritas的Mirror卷等)或在存儲級上用硬體完成(Clone、BCV、ShadowImage等)。
容災技術中的數據快照技術
遠程鏡像技術往往同快照技術結合起來實現遠程備份,即通過鏡像把數據備份到遠程存儲系統中,再用快照技術把遠程存儲系統中的信息備份到遠程的磁帶庫、光碟庫中。
快照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指針型,是通過軟體對要備份的磁碟子系統的數據快速掃描,建立一個要備份數據的快照邏輯單元號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掃描時,把備份過程中即將要修改的數據塊同時快速拷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組指針,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碟子系統中不變的數據塊(在備份過程中)。在正常業務進行的同時,利用快照LUN實現對原數據的一個完全的備份。
另一類是空間型,也駐留在磁碟陣列系統中。它使主機系統和磁碟陣列設備管理者能夠在後台狀態下,為主機處理的數據在磁碟陣列內部實時創建可獨立定址多卷。這些卷是應用數據存放的現用生產卷的鏡象,可同時並行運行任務。一旦生產數據的卷建立後,通過命令可以與其生產卷分割開,應用系統資料庫可通過生產卷繼續做聯機應用,與此同時,備份系統可利用卷進行備份、報表生成和應用開發測試等工作。大大縮短了應用系統因備份等原因OFFLINE離線的時間,工作示意如圖所示。
無論是生產、測試、災難恢復,還是數據倉庫應用,該系統件套件都能提供業務數據影像拷貝的生成和管理維護,使客戶以不同的方式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業務數據,獲得更大的增值效益。基於數據復制、保護和信息共享而設計的復制管理系統件,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功能:既可以在一個數據中心內部或者不同數據中心之間實現數據復制,也可以在不同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適應業務的靈活擴展,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它可使用戶在正常業務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時提取當前在線業務數據。其「備份窗口」接近於零,可大大增加系統業務的連續性,為實現系統真正的7×24運轉提供了保證。

⑷ 快照技術分為()類

當前,快照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被應用於企業的備份恢復應用,但是對於快照技術的原理,不同快照技術的區別以及優缺點,卻很少有人詳細提及。面對市場中多樣的快照技術,用戶應該如果選擇呢?
什麼是快照技術?
快照技術主要是在操作系統以及存儲技術上實現的一種記錄某一時間系統狀態的技術。近來,Oracle等資料庫廠家以及Vmware等虛擬化產品也把這種技術引入各自的數據保護當中。
存儲中使用快照技術由於其廣泛的實用性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各種不同的存儲快照技術。
SINA對於快照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快照的一些特性:
數學建模中通常包含指針技術快照一旦生成,一定是記錄了某一個時間點的系統的完全狀態。
為什麼要使用快照技術
瞬時備份:在不產生備份窗口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客戶創建一致性的磁碟快照,每個磁碟快照都可以認為是一次對數據的全備份。從而實現常規備份軟體無法實現的分鍾級別的 RPO。
快速恢復:用戶可以依據存儲管理員的定製,定時自動創建快照,通過磁碟差異回退,快速回滾到指定的時間點上來。通過這種回滾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業務系統RTO的水平。
應用測試:用戶可以使用快照產生的虛擬硬碟的數據對新的應用或者新的操作系統版本進行測試,這樣可以避免對生產數據造成損害,也不會影響到目前正在運行的應用。
報表列印等資源消耗較大的業務的分離:用戶可以將指定時間點的快照虛擬硬碟分配給一個新的伺服器,從而實現將報表列印等對於伺服器核心業務會產生較大影響的剝離。使核心業務伺服器運行更加平穩有效快速的運行。
降低數據備份對於系統性能的影響: 通常數據備份是在業務伺服器上完成的。每次發起數據備份必然對當前業務系統運行性能造成影響。通過快照虛擬硬碟的提取後,備份工作可以轉移到其他伺服器上。從而實現了零備份窗口(針對應用主機),零影響的理想數據備份。
傳統的存儲快照技術(-on-write)
傳統的存儲快照技術以IBM Flash/HDS Shadowimage等為代表,這類技術由於自動生成的能力不足,防禦意外的能力比較弱,一般不用於自動備份,而是用於系統更新之前的一種計劃內數據保存方式。
傳統存儲快照技術是基於時間點的復制,能夠在一個存儲單元中建立數據的完全卷拷貝。如果生產系統此時對某一個數據集合進行頻繁的修改,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一個時間點一致拷貝是比較困難的。當進行快照時,快照的源卷將會被凍結幾秒鍾;當快照拷貝的點陣圖建立之後,源卷才可以繼續進行 I/O操作。當點陣圖建立後,後台拷貝需要進行一段時間,但是在目標卷上看來,拷貝已經完成了。
基於寫重定向的存儲快照技術 (Redirect Write)
通過寫重定向來實現數據快照技術主要在NETAPP公司的存儲和NAS中使用,NETAPP 稱為Snapshot,由於Snapshot只能提供只讀的卷,如果需要對快照虛擬磁碟進行寫操作,還需要配合Flexclone技術實現。
SnapShot是WAFL文件系統"任意位置寫入"功能帶來的一項突出優勢。 一份SnapShot是文件系統的在線只讀拷貝。創建文件系統的一份SnapShot僅僅需要幾秒種的時間,並且除非原始文件被刪除或者更改,數據快照並不佔用額外的磁碟空間。只有修改活動文件系統中的數據塊並寫入磁碟中新的位置時,SnapShot才會佔用額外的磁碟空間。
基於首次寫入變更的存儲快照技術(Copy-On-First Write)
基於首次寫入變更的存儲快照技術是由傳統的Copy on write發展而來的,通過整合不同時間的不同快照,使他們之間建立關聯性,從而迴避了傳統快照技術的在多個快照時對於性能和個數的影響。
這類技術主要是以美國飛康公司為代表的。飛康公司稱之為Timemark。飛康Timemark 是一種基於時間點的和可定製策略的存儲數據快照保護技術。Timemark可以按照客戶要求定時的周期產生或者按照策略進行生成,每個數據卷可達到255 個快照。由於Delta增量空間只有在數據變更的時候才會被佔用,255個快照(相當於255份數據版本)只需要非常有限的空間就可以實現。另外,飛康近來發明了"錄像"(Journal) 技術,任何一秒鍾的數據可以迅速變成一個新的快照,使快照技術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快照技術的比較與選擇
傳統的快照技術主要是針對每個存儲資源時間點狀態的單一保護。雖然同一存儲資源也可以實現幾份乃至十幾份的快照,但是快照之間彼此是沒有關聯性的。正是由於這個缺陷,是當存儲管理員對同一存儲資源需要多個時間點的多份快照時,傳統的存儲快照技術遇到以下問題:
存儲容量問題:傳統快照技術通常是一份快照就需要一份磁碟空間,當客戶需要的快照數量上百個之後,產生數百倍的空間佔用,顯然單一存儲的空間局限性問題將暴露的非常突出。同時,其價格也將變得非常昂貴。因而,一般並不用於多份數據快照。實際上,這類快照技術的快照數量本身就十分少(如8 個),也不會用於多個時間點的自動快照機制。
存儲性能問題:由於不同時間產生的傳統存儲快照之間沒有關聯性,假如需要生成多個快照,一個磁碟塊的寫入很可能向多個快照空間發出保存當前時間點原始數據的指令,例如產生10個快照的話,就要將一份原始數據同樣寫入10個快照區域,這樣產生的寫懲罰十分驚人,而且資料庫還需要產生短時凍結,大大降低系統性能。舉例:一個系統中有12份快照,當一個數據需要寫入時,在存儲中將產生 13個寫操作和1個讀操作。其對存儲性能的影響根本無法被接受。
Redirect Write技術和Copy-On-First Write技術都可以在少量的空間內實現高達255份快照。但是由於實現機理不同,所以呈現出不同的性能特性,有著不同的使用領域。
Redirect write的Snapshot技術在數據寫入是沒有任何性能影響,但是由於破壞了原有數據在磁碟上的連續分配,如果應用程序在數據寫入後存在大量連續讀操作(如報表業務等),則會降低讀性能,導致業務相應時間變長。此外,快照數據只能提供讀操作,不能寫入數據。對於大量業務環境並不符合要求。為了實現對虛擬快照磁碟的可讀寫訪問,必然要使用Flexclone技術,因此每次寫都會變成兩次寫,產生對寫性能的影響,並且破壞了數據在磁碟上的連續分布。因此,我們認為Redirect Write技術比較適合寫入數據量遠遠大於讀數據量的應用系統,或者向NAS這種用來做歸檔和備份存儲產品。但是對於當前絕大多數讀寫比3:1到10:1 的數據中心級別的系統來講,可能對業務系統產生性能影響。

⑸ VMware快照文件存放位置在哪裡

保存在你虛擬機機了,
設置還原點的時候應該有提示,
以後系統還原的時候也會提示你要恢復到哪個點
快照也占不少資源,建議創建一個就可以了

⑹ 快照與備份有什麼區別快照是備份的其中一種么還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快照是數據存儲的某一時刻的狀態記錄;備份則是數據存儲的某一個時刻的副本。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快照和備份的區別:

快照和雲硬碟備份均是重要的數據容災手段,兩者存儲方案不同。

快照數據與雲硬碟數據存儲在一起,可以支持快速備份和恢復。

備份數據則存儲在對象存儲(OBS)中,可以實現在雲硬碟存儲損壞情況下的數據恢復。

快照當前不支持設置自動創建。備份支持設置自動創建,您可以指定備份策略,系統會根據策略自動對雲硬碟進行數據備份。

存儲快照的實現原理

目前,快照的實現方式均由各個廠商自行決定,但主要技術分為2類,一種是寫時拷貝COW(Copy On Write),另一種,是寫重定向ROW(Redirect On Write)。

寫時拷貝COW(Copy-On-Write),也稱為寫前拷貝。

創建快照以後,如果源卷的數據發生了變化,那麼快照系統會首先將原始數據拷貝到快照卷上對應的數據塊中,然後再對源卷進行改寫。

⑺ 什麼是磁碟快照技術

隨著存儲應用需求的提高,用戶需要在線方式進行數據保護,快照就是在線存儲設備防範數據丟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越來越多的設備都開始支持這項功能。越來越多的存儲設備支持快照功能,在這些產品的資料中宣傳了各自快照技術的優勢,有的是快照數量多,有的是佔用空間小。那麼,究竟什麼是快照技術?主要有哪些類型?接下來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快照的定義與作用SNIA(存儲網路行業協會)對快照(Snapshot)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而從具體的技術細節來講,快照是指向保存在存儲設備中的數據的引用標記或指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快照有點像是詳細的目錄表,但它被計算機作為完整的數據備份來對待。快照有三種基本形式:基於文件系統式的、基於子系統式的和基於卷管理器/虛擬化式的,而且這三種形式差別很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能夠自動生成這些快照的實用工具,比如有代表性的有NetApp的存儲設備基於文件系統實現,高中低端設備使用共同的操作系統,都能夠實現快照應用;HP的EVA、HDS通用存儲平台以及EMC的高端陣列則實現了子系統式快照;而Veritas則通過卷管理器實現快照。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夠進行在線數據恢復,當存儲設備發生應用故障或者文件損壞時可以進行及時數據恢復,將數據恢復成快照產生時間點的狀態。快照的另一個作用是為存儲用戶提供了另外一個數據訪問通道,當原數據進行在線應用處理時,用戶可以訪問快照數據,還可以利用快照進行測試等工作。因此,所有存儲系統,不論高中低端,只要應用於在線系統,那麼快照就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兩種類型目前有兩大類存儲快照,一種叫做即寫即拷(-on-write)快照,另一種叫做分割鏡像快照。 即寫即拷快照可以在每次輸入新數據或已有數據被更新時生成對存儲數據改動的快照。這樣做可以在發生硬碟寫錯誤、文件損壞或程序故障時迅速地恢復數據。但是,如果需要對網路或存儲媒介上的所有數據進行完全的存檔或恢復時,所有以前的快照都必須可供使用。即寫即拷快照是表現數據外觀特徵的「照片」。這種方式通常也被稱為「元數據」拷貝,即所有的數據並沒有被真正拷貝到另一個位置,只是指示數據實際所處位置的指針被拷貝。在使用這項技術的情況下,當已經有了快照時,如果有人試圖改寫原始的LUN上的數據,快照軟體將首先將原始的數據塊拷貝到一個新位置(專用於復制操作的存儲資源池),然後再進行寫操作。以後當你引用原始數據時,快照軟體將指針映射到新位置,或者當你引用快照時將指針映射到老位置。 分割鏡像快照引用鏡像硬碟組上所有數據。每次應用運行時,都生成整個卷的快照,而不只是新數據或更新的數據。這種使離線訪問數據成為可能,並且簡化了恢復、復制或存檔一塊硬碟上的所有數據的過程。但是,這是個較慢的過程,而且每個快照需要佔用更多的存儲空間。分割鏡像快照也叫作原樣復制,由於它是某一LUN或文件系統上的數據的物理拷貝,有的管理員稱之為克隆、映像等。原樣復制的過程可以由主機(Windows上的MirrorSet、Veritas的Mirror卷等)或在存儲級上用硬體完成(Clone、BCV、ShadowImage等)。三種使用方法具體使用快照時,存儲管理員可以有三種形式,即冷快照拷貝、暖快照拷貝和熱快照拷貝。冷快照拷貝:進行冷快照拷貝是保證系統可以被完全恢復的最安全的方式。在進行任何大的配置變化或維護過程之前和之後,一般都需要進行冷拷貝,以保證完全的恢復原狀(rollback)。冷拷貝還可以與克隆技術相結合復制整個伺服器系統,以實現各種目的,如擴展、製作生產系統的復本供測試/開發之用以及向二層存儲遷移。暖快照拷貝:暖快照拷貝利用伺服器的掛起功能。當執行掛起行動時,程序計數器被停止,所有的活動內存都被保存在引導硬碟所在的文件系統中的一個臨時文件(.vmss文件)中,並且暫停伺服器應用。在這個時間點上,復制整個伺服器(包括內存內容文件和所有的LUN以及相關的活動文件系統)的快照拷貝。在這個拷貝中,機器和所有的數據將被凍結在完成掛起操作時的處理點上。當快照操作完成時,伺服器可以被重新啟動,在掛起行動開始的點上恢復運行。應用程序和伺服器過程將從同一時間點上恢復運行。從表面上看,就好像在快照活動期間按下了一個暫停鍵一樣。對於伺服器的網路客戶機看來,就好像網路服務暫時中斷了一下一樣。對於適度載入的伺服器來說,這段時間通常在30到120秒。熱快照拷貝:在這種狀態下,發生的所有的寫操作都立即應用在一個虛硬碟上,以保持文件系統的高度的一致性。伺服器提供讓持續的虛擬硬碟處於熱備份模式的工具,以通過添加REDO日誌文件在硬碟子系統層上復制快照拷貝。一旦REDO日誌被激活,復制包含伺服器文件系統的LUN的快照是安全的。在快照操作完成後,可以發出另一個命令,這個命令將REDO日誌處理提交給下面的虛擬硬碟文件。當提交活動完成時,所有的日誌項都將被應用,REDO文件將被刪除。在執行這個操作過程中,會出現處理速度的略微下降,不過所有的操作將繼續執行。但是,在多數情況下,快照進程幾乎是瞬間完成的,REDO的創建和提交之間的時間非常短。熱快照操作過程從表面上看基本上察覺不到伺服器速度下降。在最差情況下,它看起來就是網路擁塞或超載的CPU可能造成的一般伺服器速度下降。在最好情況下,不會出現可察覺到的影響。與鏡像、復制的區別鏡像、快照和復制是三種不同的功能鏡像是通過從一個I/O創建兩個I/O來復制數據。磁碟鏡像通過OS或卷管理軟體在主系統上創建。磁碟鏡像是依靠平台和本地連接特性的本地選件。鏡像可用於DAS和SAN並且大多數NAS支持它。存儲轉發式鏡像磁碟子系統(例如,EMC SRDF, IBM PPRC, Hitachi TrueCopy)主要用於SAN產品。復制是通過網路傳輸數據對象(文件、表格等)。傳輸是從系統到系統進行的,而不是在存儲設備之間或子系統之間進行。復制一般也針對具體平台,因此用於Windows 2000復制產品的運行方式與Unix平台存在很大不同。容災技術中的數據快照技術遠程鏡像技術往往同快照技術結合起來實現遠程備份,即通過鏡像把數據備份到遠程存儲系統中,再用快照技術把遠程存儲系統中的信息備份到遠程的磁帶庫、光碟庫中。快照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指針型,是通過軟體對要備份的磁碟子系統的數據快速掃描,建立一個要備份數據的快照邏輯單元號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掃描時,把備份過程中即將要修改的數據塊同時快速拷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組指針,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碟子系統中不變的數據塊(在備份過程中)。在正常業務進行的同時,利用快照LUN實現對原數據的一個完全的備份。另一類是空間型,也駐留在磁碟陣列系統中。它使主機系統和磁碟陣列設備管理者能夠在後台狀態下,為主機處理的數據在磁碟陣列內部實時創建可獨立定址多卷。這些卷是應用數據存放的現用生產卷的鏡象,可同時並行運行任務。一旦生產數據的卷建立後,通過命令可以與其生產卷分割開,應用系統資料庫可通過生產卷繼續做聯機應用,與此同時,備份系統可利用卷進行備份、報表生成和應用開發測試等工作。大大縮短了應用系統因備份等原因OFFLINE離線的時間,工作示意圖如下:無論是生產、測試、災難恢復,還是數據倉庫應用,該系統件套件都能提供業務數據影像拷貝的生成和管理維護,使客戶以不同的方式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業務數據,獲得更大的增值效益。基於數據復制、保護和信息共享而設計的復制管理系統件,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功能:既可以在一個數據中心內部或者不同數據中心之間實現數據復制,也可以在不同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適應業務的靈活擴展,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它可使用戶在正常業務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時提取當前在線業務數據。其「備份窗口」接近於零,可大大增加系統業務的連續性,為實現系統真正的7×24運轉提供了保證。

⑻ 能不能解釋一下什麼是數據快照還有卷管理卷鏡像技術

SNIA(存儲網路行業協會)對快照(Snapshot)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
………………
鏡像卷是具有容錯能力的動態卷。它通過使用卷的兩個副本或鏡像復制存儲在卷上的數據從而提供數據冗餘性。寫入到鏡像卷上的所有數據都寫入到位於獨立的物理磁碟上的兩個鏡像中。

如果其中一個物理磁碟出現故障,則該故障磁碟上的數據將不可用,但是系統可以使用未受影響的磁碟繼續操作。當鏡像卷中的一個鏡像出現故障時,則必須將該鏡像卷中斷,使得另一個鏡像成為具有獨立驅動器號的卷。然後可以在其他磁碟中創建新鏡像卷,該卷的可用空間應與之相同或更大。當創建鏡像卷時,最好使用大小、型號和製造商都相同的磁碟。

由於雙寫入操作可能降低系統性能,所以許多鏡像卷配置都是用雙工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鏡像卷中的每個磁碟都有自己獨立的磁碟控制器。雙工鏡像卷具有最佳的數據可靠性,因為復制了整個輸入/輸出 (I/O) 子系統。這意味著如果某個磁碟控制器出現故障,其他控制器(及控制器上的磁碟)將繼續正常運行。如果沒有使用雙控制器,則出現故障的控制器將使鏡像卷中的兩份鏡像不可訪問,直到更換該控制器。

幾乎任何卷都可以進行鏡像,包括系統卷和啟動卷。以後不能擴展鏡像卷來增加其大小。在基於 Itanium 的計算機上,無法鏡像 GUID 分區表 (GPT) 磁碟上的可擴展固件介面 (EFI) 系統分區。

鏡像系統卷或啟動卷時,可以對鏡像卷中的各個磁碟使用單獨的控制器,從而使系統配置具有更好的容錯能力。這種方法使得系統可以經受住硬磁碟或磁碟控制器出故障的考驗。當創建鏡像卷時,最好使用大小、型號和製造商都相同的磁碟。如果使用雙工技術,則推薦使用相同的磁碟和控制器,尤其是在計劃鏡像系統卷或啟動卷時。

鏡像系統卷時,始終測試以確保當某個磁碟出現故障時可從各個鏡像啟動操作系統。要幫助防止出現啟動問題,請始終使用同一磁碟和控制器。

鏡像卷目前廣泛應用在沒有使用硬體RAID的簡易服務系統中。

⑼ 快照是什麼意思

快照是數據存儲的某一時刻的狀態記錄
存儲快照技術SNIA對快照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 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夠進行在線數據備份與恢復。

⑽ OpenSystemAG做機房備份的原理

數據快照壓縮後備份。
備份採用了將集群全量數據快照壓縮後存儲在其它離線存儲介質的方式。為了保證分布式集群元數據的一致性,在全量備份開始的約10分鍾內,集群會短暫禁止DDL的執行。基於備份集的全量恢復採用集群克隆的方式,通過下載遠程存儲備份集的方式將數據恢復到一個新集群中。

熱點內容
sql查詢列 發布:2025-05-19 17:38:16 瀏覽:278
安卓怎麼錄屏只錄一點 發布:2025-05-19 17:12:39 瀏覽:521
甘肅移動服務密碼在哪裡 發布:2025-05-19 17:11:15 瀏覽:541
java內部類訪問外部類方法 發布:2025-05-19 17:10:30 瀏覽:286
用解壓造句 發布:2025-05-19 17:01:55 瀏覽:341
openwrt編譯取消跑碼 發布:2025-05-19 16:50:28 瀏覽:125
知道了寬頻賬號密碼如何連接 發布:2025-05-19 16:49:49 瀏覽:656
時間輪資料庫 發布:2025-05-19 16:45:20 瀏覽:269
ipad緩存垃圾怎麼清理 發布:2025-05-19 16:44:46 瀏覽:536
視頻加解壓 發布:2025-05-19 16:35:28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