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數組存儲地址
Ⅰ 二維數組存儲地址計算
c1,c2為二維數組a1,1的下標分別為1,所以c1=1 c2=1
d1為二維數組的行數
這樣算的原因說那啥點是一個公式,考試會用就行了
Ⅱ 二維數組在內存中是如何存儲的
二維數組在內存中是如何存儲的,這不是一定的,具體要看編譯系統是如何規定的。
對於多數編譯系統而言,都是採用「行優先」的策略,比如一個int a[5][3]數組,它是從首地址開始依次是a[0][0],a[0][1],a[0][2],然後是a[1][0],a[1][1],a[1][2],……。直到最後是a[4][0],a[4][1],a[4][2]。
Ⅲ 數據結構二維數組求地址問題求解
1.所佔單元(13*20+41)*4=301*4=1204
存儲地址2000+1204=3204
2.所佔單元(41*80+13)*4=13172
存儲地址13172+2000=15172
Ⅳ 二維數組按列存儲 求存儲地址
A[10][20]前面一共有10*60+20=620個元素,又因為每個元素佔一個位元組,所以A[10][20]
的存儲地址為200+620=820,選擇A
Ⅳ 二維數組存儲地址計算
i-p是在a[i][j]之前的行數,每一行有n列,並且是從第零行開始,而a[i][j]在第i行第j列,故再加上j-p,你畫個表就知道了
Ⅵ 數據結構,二維數組,求元素地址
1.9572
2.1228
Ⅶ 數據結構 數組存儲地址的計算
C語言特性的表達式是 *(a+i)+j
邏輯上來講是 a的值(數組a的首地址值)加 (iN+j)*s N為最低維長度 s為數組元素長度
Ⅷ 二維數組元素在內存中的存放順序是
二維數組元素在內存中的存放順序是按行存放。
當進行數據的存取時,在無x的條件下不可能取出值。但是在沒有y的條件下,可以通過地址取出x行的某個值。當知道x的值,代表能確定這一行的首地址,因為二維數組按照行存放,所以第x行的數據地址關系排列遞增的。
如果二維數組按列存放,則知道y值,可以確定首地址的值,去進行值得存取。顯然由於C語言不支持這樣的方式,所以C語言中二維數組按照行存放。
(8)二維數組存儲地址擴展閱讀
常用的二維數組的表示方法
第一種是普通的二維數組的表示方法。
第二種是用一維數組來表示二維數組,從顯示的元素地址可以看出,二維數組和一維數組表示的二維數組在內存中的儲存方式其實是一樣的,不過使用二維數組看起來要簡單些,只要不用進行地址轉換。
第三種表示是用指針數組。這種方法對各個元素大小不一樣的情況下比較適用。
第四種方式為用指向指針的變數來表示。此種方式p是指向指針的指針,不能把普通的二維數組的首地址賦給它,可以把第三種方式中的數組指針的首地址賦給它,這種方式用的較少。
Ⅸ 數據結構二維數組地址怎麼算
數組有42個元素,總位元組數是168位元組。按行存A(4,5)前面有五行共30個元素,行號4前還有四個元素在它前面,共34個元素在前,地址為1000+34ⅹ4。
按列,A(3,4)前有3列共21個元素,列號4前還有3個元素在前面。共24個元素在前,地址為1000+24x4。
Ⅹ 數據結構、數組存儲的地址怎麼計算
數組存儲地址的計算:
以二維數組為例,其他的依次類推
假設起始下標從0開始,按行存儲(總共有M行,N列):
A[i][j]=A[0][0]+(i*N+j)*L
這地方的L是數組中的一個元素所佔的存儲空間。
或:
即使A[8][5]前面有多少個元素,
行下標i從1到8,列下標j從1到10,所有A[8][5]之前共有n7*10+4(74)個元素,
每個元素的長度為3個位元組,故共有3*74=222個位元組
首地址是SA,則A[8][5]地址是SA+222
(10)二維數組存儲地址擴展閱讀:
在數據的順序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都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所以訪問元素的時間都相同;而在數據的鏈接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驅或後繼結點中,所以只有當訪問到其前驅結點或後繼結點後才能夠按指針訪問到,訪問任一元素的時間與該元素結點在鏈式存儲結構中的位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