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配置有哪些資料
㈠ 飛機有哪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
1、機翼的主要功用是為飛機提供升力,以支持飛機在空中飛行,也起一定的穩定和操縱作用。在機翼上一般安裝有副翼和襟翼。操縱副翼可使飛機滾轉;放下襟翼能使機翼升力系數增大。
2、機身的主要功用是裝載乘員、旅客、武器、貨物和各種設備;還可將飛機的其它部件如尾翼、機翼及發動機等連接成一個整體。但是飛翼是將機身隱藏在機翼內的。
3、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平尾)和垂直尾翼(垂尾)。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動的升降舵組成(某些型號的民用機和軍用機整個平尾都是可動的控制面,沒有專門的升降舵)。
4、起落裝置又稱起落架,是用來支撐飛機並使它能在地面和其他水平面起落和停放。陸上飛機的起落裝置,一般由減震支柱和機輪組成,此外還有專供水上飛機起降的帶有浮筒裝置的起落架和雪地起飛用的滑橇式起落架。它是用於起飛與著陸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時支撐飛機。
5、動力裝置主要用來產生拉力或推力,使飛機前進。其次還可以為飛機上的用電設備提供電力,為空調設備等用氣設備提供氣源。
(1)飛機配置有哪些資料擴展閱讀:
現代飛機的動力裝置主要包括渦輪發動機和活塞發動機兩種,應用較廣泛的動力裝置有四種:航空活塞式發動機加螺旋槳推進器;渦輪噴射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火箭發動機、沖壓發動機、原子能航空發動機等,也有可能會逐漸被採用。動力裝置除發動機外,還包括一系列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的系統,如燃油供應系統等。
㈡ 空客A320有多大
空客A320客機是歐洲空客公司的一款中短程窄體商用客機,1988年投入運營。
A320是A320系列飛機的基礎型號,機身長37.57米,寬3.95米,高11.76米,翼展35.8米,最大起飛重量78噸。A320在標准客艙布局下可搭載150名乘客,在高密度客艙布局配置下可搭載180名乘客。
A320系列飛機在設計上提高客艙適應性和舒適性。A320系列飛機包括A318、A319、A320和A321在內組成了單通道飛機系列。旨在滿足航空公司低成本運營中短程航線的需求,為運營商提供了100至220座級飛機中最大的共通性和經濟性。
2011年6月28日,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和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向空中客車公司訂購88架A320系列飛機。
(2)飛機配置有哪些資料擴展閱讀:
A320系列飛機從空客運營共通性的獨特好處中獲益。空中客車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提高整體可靠性、降低維護和零備件成本的增強型飛機系統。
這些系統現已成為所有新訂購的A320系列飛機的標准配置,其中包括新一代客艙雙向通信數據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塊供乘務員使用的圖形觸摸屏,方便他們編制計劃並減少培訓時間;還包括一些新型駕駛艙液晶顯示屏,這些顯示屏比陰極射線管顯示屏的重量更輕,也更清晰,但仍以同樣的方式顯示數據,以便為飛行員保留駕駛艙共通性。
此外,還對發電系統在內的多個飛機系統進行了修改,以降低維護和零備件成本。
㈢ 飛機上的配置是什麼樣
有座位
㈣ 飛機32d是什麼機型
飛機32d是空中客車A320機型。
A320機型的設計特點:
1、航電系統
空中客車A320系列在設計中採取「以新制勝」的方針,採用先進的設計和生產技術以及新的結構材料和先進的數字式機載電子設備。大量使用復合材料作為主要結構材料。
2、運載能力
A320系列擁有單通道飛機市場中最寬敞的機身,這一優化的機身截面為客艙靈活性設定了新的標准。通過加寬座椅,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舒適性;而較寬的通道對於需要快速周轉的低成本市場是很重要的。
3、共通性設計
空中客車320系列包括150座的A320、186座的A321、124座的A319和107座的A318四種基本型號,這四種型號的飛機擁有相同的基本座艙配置,從107座到221座。具有相同的駕駛艙、相同的飛行操作程序、相同的客艙截面和相同的系統。
(4)飛機配置有哪些資料擴展閱讀:
空中客車A320的歷史事故:
1、1988年6月26日,法國航空296號班機在表演時墜毀森林裡,機上有3人遇難。
2、1990年2月14日,印度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機在班加羅爾降落時,在距離跑道400米處墜毀,機上146人中有92人遇難。
3、1992年1月20日,因特航空148號班機在飛行途中撞山墜毀,機上87人遇難,9人生還。
4、1993年9月14日,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一架A320客機在波蘭華沙機場因順風降落滑出跑道,1名機組人員和64名乘客中的一人不幸遇難。
5、1996年2月14日,一架印度航空公司客機著陸時墜毀,機上82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喪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空中客車A320
㈤ 飛機的資料 飛機介紹
1、飛機(aeroplane,airplane)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發動機的動力裝置產生前進的推力或拉力,由機身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
2、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人們征服藍天歷史。
㈥ 飛機的組成結構有哪幾部分
1、機身
機身主要用來裝載人員、貨物、燃油、武器和機載設備,並通過它將機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連成一個整體。在輕型飛機和殲擊機、強擊機上,還常將發動機裝在機身內。
2、機翼
機翼是飛機上用來產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為左右兩個翼面。機翼通常有平直翼、後掠翼、三角翼等。機翼前後綠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稱平直翼,機翼前緣和後緣都向後掠稱後掠翼,機翼平面形狀成三角形的稱三角翼。
3、尾翼
尾翼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兩部分。垂直尾翼垂直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飛機的方向平衡和操縱。水平尾翼水平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縱。
4、起落裝置
起落裝置的功用是使飛機在地面或水面進行起飛、著陸、滑行和停放。著陸時還通過起落裝置吸收撞擊能量,改善著陸性能。早期陸上飛機起落裝置比較簡單,只有三個起落架,而且在空中不能收起,飛行阻力大。現代的陸上飛機起落裝置包含起落架和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兩部分,且起落架在起飛後即可收起。
5、控制系統
飛機操縱系統是指從座艙中飛行員駕駛桿(盤)到水平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操縱面,用來傳遞飛行員操縱指令,改變飛行狀態的整個系統。早期的操縱系統是由拉桿、搖臂(或鋼索)組成的純機械操縱系統。現代飛機在操縱系統中採用了很多自動控制裝置,因而,通常把它稱為飛行控制系統。
6、動力裝置
飛機動力裝置是用來產生拉力(螺旋槳飛機)或推力(噴氣式飛機),使飛機前進的裝置。採用推力矢量的動力裝置,還可用來進行機動飛行。現代的軍用飛機多數為噴氣式飛機。 噴氣式飛機的動力裝置主要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兩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飛機
㈦ 太空梭資料有哪些
太空梭(Space Shuttle),是一種有人駕駛、可重復使用的、往返於太空和地面之間的航天器。它既能像運載火箭那樣把人造衛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滑翔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太空梭為人類自由進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最早由美國研發。它是往返於地面和近地軌道之間運送人和有效載荷的飛行器,兼具載人航天器和運載器功能,並按飛機方式著陸的航天系統。
太空梭實際上是一個由軌道器、外貯箱和固體助推
火箭助推器
器組成的往返航天器系統,但人們通常把其中的軌道器稱作為太空梭。
(1)軌道器:軌道器是太空梭的核心部分,是整個太空梭系統中唯一可載人、可重復使用的部分。
(2)固體助推器:固體助推器的作用是助推,用於補充主發動機推力的不足。以供再用。
(3)外貯箱:太空梭的主發動機是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是液體燃料液態氧和液態氫。液體推進劑不裝在太空梭上,而是裝在一個獨立的可以拋棄的外貯箱裡面。採用這種結構形式,可以減少太空梭軌道器的尺寸和重量,否則太空梭的軌道器非常龐大。
美國研製過5種型號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現號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和奮進號太空梭。
蘇聯研製過暴風雪號太空梭,1988年對暴風雪號太空梭成功地進行了無人軌道試飛,其後,由於蘇聯1991年解體,計劃終止。
基本組成部分
太空梭是一種藉助外掛助推器垂直起飛、自身可以水平降落的載人航天器,它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發射到太空,能在軌道上運行,且可以往返於地球表面和近地軌道之間,可部分重復使用的航天器。它由軌道器、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儲箱三大部分組成。
外部燃料箱
外表為鐵銹顏色,主要由前部液氧箱、後部液氫箱以及連接前後兩箱的箱間段組成。外部燃料箱負責為太空梭的3台主發動機提供燃料。外部燃料箱是太空梭三大模塊中唯一不能重復使用的部分,發射後約8.5分鍾,燃料耗盡,外部燃料箱便被墜入到大洋中。
火箭助推器
這對火箭助推器中裝有助推燃料,平行安裝在外部燃料箱的兩側,為太空梭垂直起飛和飛出大氣層進入軌道,提供額外推力。在發射後的頭兩分鍾內,與太空梭的主發動機一同工作,到達一定高度後,與太空梭分離,前錐段里降落傘系統啟動,使其降落在大西洋上,可回收重復使用。
軌道器
即太空梭本身,它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部分。軌道器是整個系統中惟一可以載人的、真正在地球軌道上飛行的部件,它很像一架大型的三角翼飛機。它的全長37.24m,起落架放下時高17.27m;三角形後掠機翼的最大翼展23.97m;不帶有效載荷時質量68t,飛行結束後,攜帶有效載荷著陸的軌道器質量可達87t 。它所經歷的飛行過程及其環境比現代飛機要惡劣得多,它既要有適於在大氣層中作高超音速、超音速、亞音速和水平著陸的氣動外形,又要有承受載人大氣層時高溫氣動加熱的防熱系統。因此,它是整個太空梭系統中,設計最困難,結構最復雜,遇到的問題最多的部分。
軌道器由前、中、尾三段機身組成。前段結構可分為頭錐和乘員艙兩部分,頭錐處於太空梭的最前端,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和防熱系統,前段的核心部分是處於正常氣 壓下的乘員艙。這個乘員艙又可分為三層:最上層是駕駛台,有4個座位,中層是生活艙,下層是儀器設備艙。乘員艙為航天員提供寬敞的空間,航天員在艙內可穿普通地面服裝工作和生活。一般情況下艙內可容納4~7人,緊急情況下也可容納10人。
太空梭的中段主要是有效載荷艙。這是一個長18m ,直徑4.5m,容積300m3的大型貨艙,一次可攜帶質量達29t 多的有效載荷,艙內可以裝載各種衛星、空間實驗室、大型天文望遠鏡和各種深空探測器等。為了在軌道上施放所攜帶的有效載荷或回收軌道上運行的有效載荷,艙內設有一或二個自動操作的遙控機械手和電視裝置。機械手是一根很細的長桿,在地面上它幾乎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但是在失重條件下的宇宙空間,卻可以迅速而靈活地載卸10t多的有效載荷。太空梭中段機身除了提供貨艙結構之外,也是前、後段機身的承載結構。
太空梭的後段比較復雜,主要裝有三台主發動機,尾段還裝有兩台軌道機動發動機和反作用控制系統。在主發動機熄火後,軌道機動發動機為太空梭提供進入軌道、進行變軌機動和對接機動飛行以及返回時脫離軌道所需要的推力。反作用控制系統用來保持太空梭的飛行穩定和姿態變換。除了動力裝置系統之外,尾段還有升降副翼、襟翼、垂直尾翼、方向舵和減速板等氣動控制部件。
太空梭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航天器。它是一種有翼、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由輔助的運載火箭發射脫離大氣層,作為往返於地球與外層空間的交通工具,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固定機翼的太空船,外形像飛機。太空梭的翼在回到地球時提供空氣剎車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時提供升力。太空梭升入太空時跟其他單次使用的載具一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因為機翼的關系,太空梭的有效載荷比例較低。設計者希望以重復使用性來彌補這個缺點。
太空梭除了可以在天地間運載人員和貨物之外,憑著它本身的容積大、可多人乘載和有效載荷量大的特點,還能在太空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和空間研究工作。它可以把人造衛星從地面帶到太空去釋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毀壞的無人航天器,如低軌道衛星等人造天體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歐空局研製的「空間實驗室」裝進艙內,進行各項科研工作。
太空梭的飛行過程大致有上升、軌道飛行、返回三個階段。起飛命令下達後,太空梭在助推火箭的推動下垂直上升,直至進入預定軌道,完成上升。進入軌道後,太空梭的主發動機熄火,由兩台小型火箭發動機控制飛行。到達預定地點後,太空梭開始工作。太空梭完成任務後,便開始重新啟動發動機,向著地球飛行。進入大氣層後,太空梭速度開始放慢,並像普通滑翔機一樣滑翔著陸。
㈧ 飛機有幾個部分分別是什麼
即: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操縱系統和動力裝置。它們各有其獨特的功用。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人們征服藍天歷史。
(8)飛機配置有哪些資料擴展閱讀;
乘坐飛機的注意事項
1、務必在飛機起飛前的半小時辦好手續
因此,最好根據情況提前到機場,特別是黃金周、春運等人巨多的時候。有的機場非常嚴格,到時間了不讓辦就是不讓辦,比如北京機場。
2、喜歡靠窗戶位置的朋友
可以在換登機牌的時候讓辦理人員給你安排一個靠窗位置,一般都沒有問題,除非你去得很晚,位置都安排給別人了。
3、安全檢查
乘機前旅客及其行李(含托運行李和隨身攜帶物品)必須經過安全檢查。經常乘坐飛機是會給人來點一些不適的,而練習42式太極拳是很好的緩解不適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