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園林中需要配置哪些植物
『壹』 江南古典園林里一般種些什麼植物
江南古典私家園林小巧玲現、精雕細琢,以咫尺之地」進「城市山林」,建築以粉牆、灰瓦、栗柱為特色,用於顯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重視主題和意境,多於牆基、角隅處植松、竹」梅等象徵古代君子的植物,體現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樣的高風亮節,象梅一樣孤傲不懼,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思想境界。
『貳』 古典園林中常用的植物有哪些
中國古典園林常用的花木種類,按觀賞植物學分,大致如下: 1.觀花類 因花色艷麗而芬芳,是園中主要觀賞對象。常綠的有山茶,桂花、廣玉蘭、月季、杜鵑、夾竹桃、梔子花、金絲桃、六月雪、瓶蘭、探春、黃素馨、含笑等;落葉的有牡丹、玉蘭、梅。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辛夷、蠟梅,紫荊、綉球、錦帶花,迎春、連翹,珍珠梅、棣棠、郁李、榆葉梅等。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稱,花大色艷,是園中花台上的主要花種。海棠,紫薇因兼有姿態花色之美,山上、水濱、庭院等處無不相宜。海棠又有西府,垂絲、貼梗、木瓜之分,雖樹形各異,都具有相當觀賞價值,垂絲海棠花枝婆娑,園中栽植尤多。山茶與桂花既為常綠,又可耐陰,而且茶花色艷,桂花芬芳,故亦較多採用。蠟梅花香色美,是冬季的重要觀賞對象,常作為院落種植的樹種。 2.觀果類 此類花木主要作為夏秋觀賞之用,或作為冬季點綴。常綠的有枇杷、桔、 香椽,南天竹、枸骨、珊瑚樹等;落葉的有石榴、花紅、柿、無花果、枸杞、棗等。其中枇杷果實金黃,既能觀賞,又可供食用,各園頗多採用。南天竹亦稱天竹,冬季結紅果,常與蠟梅合栽,也是園中常用的重要樹種。 3.觀葉類 是園中不可缺少的樹木。常綠的有瓜子黃楊、石榴,桃葉珊瑚、八角金盤、女貞、絲蘭、棕櫚等;落葉的有槭,楓香、烏桕、垂柳,山麻桿、檉柳、紅葉李等。其中槭樹種類很多,葉色姿態均有不同,是單株觀賞或群植的較好題材。 4.林木、蔭木類 這類樹木是構成園中山林與綠蔭的主要因素,也是園林植物配置的基礎;常綠的有羅漢松、白皮鬆、黑松,馬尾松、檜柏、柳杉、香樟等;落葉的有梧桐、銀杏、榆、榔榆、櫸,朴、糙葉樹、槐、楓楊、臭椿,楝、合歡、梓、黃連木、皂莢等。其中楓楊生長較速,枝幹盤曲,樹冠有濃蔭,容易形成蔥蘢的佳境,園中應用頗多。 5.藤蔓類 是園中依附於山石、牆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因其習性攀緣,故有填補空白,增加園中生氣的效果。常綠的有薔薇、木香、薜荔、絡石、常春藤、金銀花、匍地柏等;落葉的有紫藤、凌霄、爬牆虎,葡萄等。其中紫藤除攀緣外,還可修剪成各種形態。木香花千枝萬條,香馥清遠,園中頗喜採用。 6.竹類 性喜溫暖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姿態挺秀,經冬不凋,與松柏並重。由於生長快,不擇陰陽,牆根池畔,皆可種植,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箬竹、石竹,觀音竹、壽星竹、斑竹、紫竹、方竹、金鑲碧玉竹等。其中象竹竿大且直,多成片種植,綠意盎然。箬竹葉闊,低矮成叢,多植於山上、石間,增添山林野趣。紫竹,方竹竿葉纖細,多植於牆陰屋隅,或用以填補空白,遮擋視線。 7.草本與水生植物類 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芭蕉、芍葯、菊花、萱草、書帶草、諸葛菜、鳶尾(蝴蝶花)、紫萼、玉簪、秋海棠、紫茉莉、鳳仙花、雞冠花、蜀葵、秋葵、鴨趾草、虎耳草等。其中芭蕉多植於庭院,窗前或牆隅,姿態扶疏,綠蔭如蓋。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蓮、蘆葦等。
『叄』 中國古典園林常用植物配置是怎樣的
1、要滿足庭院功能的要求 2、園林植物造景要與園林綠地總體布局相一致,與環境相協調 在規則式庭院中,多用對植、行列植景觀;在自然式的庭院園林綠地中,則多運用植物的自然姿態進行自然式造景。如在大門、主幹道、整形廣場、大型建築物附近,多用規則式植物造景;在自然山水園的草坪、水池邊緣,多採用自然式的造景。在平面上應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輪廓線;在豎向上要注意樹冠輪廓線;在樹林中要注意透視線,總之,要有植物景觀的總體大小、遠近、高低層次效果。優美的園林植物景觀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園林藝術構圖要有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緩慢過渡,相互間又要形成對比,以利觀賞。 3、根據園林植物的生態環境條件不同,因地制宜選擇適當植物種類 庭院綠化要選擇易活、耐修剪、抗煙塵、干高、枝葉茂密、生長快的特性,山地綠化要選擇耐旱植物,並有利於山景的襯托;水邊綠化要選擇耐水濕的植物,要與水景
『肆』 不同建築類型的植物配置是怎樣的
1.古典園林建築與植物配置
中國園林建築有亭、廊、榭、舫、廳堂、樓閣、塔、館、軒、齋等多種類型,其中亭是中國園林建築中應用最廣、形式最多樣的一種點景建築。
亭的形式很多,從平面上分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從屋頂形式分為單檐、重檐、三重檐、鑽尖頂、平頂、歇山頂、單坡頂(如扇亭)、褶板頂,從位置分有山亭、半山亭、橋亭、沿山亭、靠牆的半亭、在廊間的廊亭、於路中的路亭等。
亭的形式不同,性質不同,對環境植物的要求也不同。中國人建亭多講究立意,模擬大自然創造一種感人的氣氛,而這種氣氛的創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周圍的植物配置。
在古典園林中,有將亭建於大片叢林之中,使亭若隱若現,令人有深郁之感。在叢植林木配置中,可以用同一個樹種種植成林。蘇州留園的舒嘯亭,四周遍植楓樹,每至秋日,丹楓絢麗、景色秀麗。如用多種樹種配置,則要注意樹的方向及地的高低是否適於多種樹種、樹葉色彩的調和對比,常綠樹與落葉樹的多少、開花季節的先後、樹與亭的式樣以及顏色的襯托等。如蘇州滄浪亭中的滄浪亭,四周林木蔥郁,一派天然野趣圖20。
圖20蘇州滄浪亭
總之,在各種不同園林綠地中,如能將建築與植物合理配置,便會使之成為園林整體中一個完美的組合。
『伍』 拙政園的植物配置
1、拙政園日常種植的植物:
紅梅、綠梅、臘梅、南天竹、火棘 、枇杷、梔子花、松、竹、荷花、杉樹、牡丹、芍葯、江浙山茶、月季等喬木、灌木,以及以松、杉、柏為主體,配有冬紅果、山楂、木瓜、杜鵑、榔榆、雀梅等品種的蘇派盆景。
2、園林中許多景觀的形成都與植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如:枇杷園、遠香堂、玉蘭堂、海棠春塢、留聽閣、聽雨軒等,都是以植物作為景觀主題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為主題,有的則是借植物素材間接地抒發某種意境或情趣。
3、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對稱的自然式布局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間接從傳統的山水畫中得到啟示,植物的姿態和線條以蒼勁與柔和相配合為多。
(5)古典園林中需要配置哪些植物擴展閱讀:
拙政園建築概述:
1、拙政園全園佔地78畝(約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2、拙政園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台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陸』 做古典園林景觀設計,這些植物怎可不知
央視的大型紀錄片《園林—長城之內是花園》花費長達3年時間,用了8集的體量講述從秦漢時期到現在古典園林的前世今生。
「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中國人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環境的物化品。它來自伊甸園,來自昆侖仙境,來自人們一直夢想的桃花源、烏托邦。」《園林》的總導演金明哲如是說。
小橋流水,楊柳依依;粉牆黛瓦,草長鶯飛。
煙雨迷濛中,江南春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亭台樓榭的倒影,盪漾著一池碧水。
風乍起,落英繽紛,只有白蘭花的香味氤氳在美人的笑靨,彌漫在衣袂,停留在每個人的心上。
這就是園林,中國人的詩意棲居之地。
看完了《園林》後是否還有些戀戀不舍呢。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園林里的常用植物吧。
竹
竹枝桿挺拔修長,亭亭玉立,四季青翠,凌霜傲雨。蘇軾有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古代文人騷客們對竹子的喜愛可見一斑。
竹在園林中的應用最早可追溯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興土木,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在園林里,竹子多成片種植成竹林、竹徑,又或種在牆邊、窗前。
蕉
芭蕉葉如巨扇,翠綠秀美,盛夏里遮天蔽日,綠蔭清涼。芭蕉於庭院種植一叢,綠蔭覆蓋,翠綠可愛。如果芭蕉當窗,蕉葉碧翠似絹,玲瓏入畫,饒有畫意。
江南多雨,芭蕉在人們的記憶里也常常與淅淅瀝瀝的雨聲聯系在一起。窗前誰種芭蕉樹?階前點滴到天明。
木香
木香是攀援灌木,種在牆邊或是花籬上。初夏時木香開花,一簇簇,一團團,白的如雪,黃的似霞。
木香花有著獨特濃郁的花香。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出巡時,喜歡用木香的蔓藤來鋪路,可見木香氣韻之高雅。古時的女子身上常佩帶木香花,若遇知心人,則解佩以木香花相贈。
玉蘭
玉蘭是高大的喬木,常栽植在園林里的層層院落里。初春開花時,滿樹點點白花,盛花時若雪濤落玉,瑩潔清香,蔚為奇觀。
玉蘭既寓意高潔清雅,又寓意吉祥如意,可謂雅俗共賞。古典園林里常將它與海棠、迎春、牡丹、桂花一起栽種,構成「玉堂春富貴」好寓意。
瓊花
瓊花是半常綠的灌木,每年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色白如玉,四周八朵五瓣小花拱簇著中間的珍珠似的的小花。到了草木凋零之際,綠葉紅果,分外迷人。
傳說中瓊花是由仙鶴所銜來的一粒種子長成。開花時流光溢彩,每隔一個時辰就變換一種顏色。隋煬帝聽說後,執意開鑿運河只為一睹瓊花仙姿。然而瓊花恥於見昏君,選擇了立即凋萎。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春季花開,嬌艷動人。淡粉的花朵三無成簇掛在枝頂,開花時如粉嫩雲霞一般:「初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纈暈明霞,落則有若宿妝淡粉」到了秋日,鮮紅的果實就如同小燈籠一般綴於枝頭,味道酸甜可口,可以鮮食。
海棠並非僅指一種植物,花卉古籍《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種,分別為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合稱「海棠四品」。張愛玲曾嘆人生恨事之一是海棠無香。然而西府海棠卻是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
南天竹
南天竹是常綠小灌木,枝幹挺拔如竹,羽葉開展而秀美。秋冬季節枝葉染上秋色,紅果累累,鮮艷奪目。春可賞嫩葉,夏可觀白花,秋冬觀紅果,是很難得的四季皆美的園林植物。常常種植在庭院、池邊、轉角處。
南天竹也是古典插花的好材料。它的果枝常與盛開的臘梅、松枝一起瓶插,比喻松竹梅歲寒三友。
紫薇
紫薇是落葉的小灌木,樹姿優美,樹干潔凈,花色明艷。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花期長達半年,可謂「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
傳說紫薇花是由天上的紫薇星幻化而來。遠古時期,有凶惡的野獸名年,害人畜無數,於是紫微星下凡,將它鎖進深山,一年只准它出山一次。故人們喜稱紫薇大樹是「風水樹」、「吉祥樹」,喜歡植於房前屋後。
棣棠
棣棠是落葉小灌木,暮春開花,枝葉翠綠細柔,開花時金花滿樹,別具風姿。在園林中常常作花籬、花徑,或植於水岸旁。
『柒』 園林植物配置形式有哪些
園林植物的配置形式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園林植物與其他園林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築、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
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
配置方式:
自然界的山嶺崗阜上和河湖溪澗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組成和自然景觀,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藝術創作源泉。中國古典園林和較大的公園、風景區中,植物配置通常採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區、特別是主體建築物附近和主幹道路旁側也採用規則式。園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對植、列植、叢植和群植等幾種。
園林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並舉。
『捌』 園林植物配置包括什麼
一、植物空間的建造功能
植物對室外空間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室外空間形成的重要介質。在種植設計中建造功能是最先考慮的,其次才是觀賞特性和其他因素。
1.室外空間形成
室外空間是由地平面、垂直面及頂平面單獨或共同組合成的實際存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圍圍合。
地平面:以不同高度不同種類的地被和矮灌木來暗示空間。如:草坪和地被之間的交界雖然沒有植物實體對視線的屏障作用,但卻有空間范圍的暗示作用。
垂直面:樹干以暗示的方式形成空間分割,其空間封閉程度隨樹乾的大小疏密及種植形式不同而不同,樹干越多,圍合感越強。如:自然界的森林、有行道樹的道路、植籬和林地。
密林
行道樹
綠籬
完全封閉空間:與覆蓋空間相似,但空間的四周被中小型植物封閉,常見於森林中。光線較暗,無方向性,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和隱蔽性。
垂直空間:運用高而細的植物能形成一個方向直立、朝天開敞的室外空間,垂直感的強弱,取決於四周的開敞程度。這種空間的營造盡可能用圓錐形植物。
完全封閉空間
3.植物空間序列的形成
就像建築中的通道、門、牆、窗,引導遊人進出和穿越一個個空間。如植物改變頂平面,同時有選擇性的引導和組織空間的視線,就能有效的縮小空間和放大空間。空間的節奏需在設計時進行控制。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等。
圍合:完善由建築和牆所構成的空間范圍。當一個空間的2面或3面是建築或牆,剩下的開場面可由植物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
連接:用植物將景觀中其他孤立的因素連接成一個完整的室外空間,同時形成更多的圍合面。連接形式多用線性的種植。當然植物也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山水、建築的聯系,使人工和自然要素統一在綠色中。
裝飾和軟化:沿牆面種植喬木、灌木或攀援性植物,以植物來裝飾沒有生機的背景,使其自然生動,高低疏密的植物形成變換的空間。
內容太長,詳細的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介紹
空間營造| 景觀植物配置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