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資源配置效應啟示什麼

資源配置效應啟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01 01:52:59

⑴ 正的外部效應與負的外部效應分別對資源配置效率有什麼影響

正的外部效應:正的外部效應能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當外部效應出現時,一般無法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來調節以達到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外部效應的存在既然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政府就應當負起這個責任。

負的外部效應:負的外部效應可能對降低資源的配置效率,造成資源的浪費。

通過直接的管制來限制或遏制外部負效應的產出,如政府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硬性規定特定的污染排放量,企業或個人必須將污染量控制在這一法定水平之下,或者政府徵收排污稅等方式來治理企業或個人的環境污染問題。

(1)資源配置效應啟示什麼擴展閱讀

生產的外部性與消費的外部性

生產的外部性就是由生產活動所導致的外部性,消費的外部性就是由消費行為所帶來的外部性。以往經濟理論重視的是生產領域的外部性問題。

於外部性理論的研究范圍擴展至消費領域。從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生產的外部性與消費的外部性兩種分類出發,可以把外部性進一步細分成生產的外部經濟性、消費的外部經濟性、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性和消費的外部不經濟性四種類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外部性

⑵ 論述市場為什麼能進行資源配置

由於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在其正常運轉中,市場機制在龐大的市場中通過需求與供給的相互作用及靈敏的價格反應自如地支配經濟運行,即自由、靈活、有效、合理地決定著資源的配置與再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經濟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商品與商品經濟、市場與市場發展的產物。早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市場的出現,但是,該市場是以產品的消費為特徵的消費品市場,它不是一個包括要素市場在內的完整的市場體制,也沒有形成以市場機制運行為中心的市場經濟制度,因此無力決定資源配置方式。只是到了工業經濟成長時代,產業逐步成長、市場不僅有了產品市場,而且出現了要素市場包括生產資料市場、勞動市場、資本市場、土地市場等。這些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構成了完整、龐大與統一的市場體系,在此基礎上,市場機制的活動(或運行)通過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包括各種要素價格),競爭機制、信用機制、利率機制和工資機制共同作用。其中由競爭機制引起供求機制發生作用,決定資源合理配置方向;價格機制決定資源配置於諸產業、諸地區、諸企業的流量及在產業內部進行資源組合;競爭機制則決定已配置資源的使用效率,即競爭機制促使有效利用資源,生產出最優最大最具有效應、最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慾望的產品,勞務或科技產品。信用機制規范市場運行規則並規范經濟運行秩序;利率機制決定市場主體的經營風險和資源使用效率;工資機制決定勞動者生產積極性。

因此說,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或工業化經濟的發展是市場經濟成熟的歷史前提,市場經濟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地位是從該時期確立的。

在市場機制運行過程中,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與再配置是通過市場價格信號變動最終實現的,價格信號的變動是價格機制對供求機制的變動,即資源流向及潛在流向、資源需求量與潛在供給量的變動的靈敏反應,是供求機制與競爭機製作用的結果。同時,價格機制的運作直接決定資源配置於不同產業(部門)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並決定這些產業、地區、企業的資源實際配置量,即決定資源配置的合理組織及其合理流量。

合理的資源流量配置,加劇了不同產業、地區、企業間的生產競爭,即供求與價格機制的運行結果加劇了競爭運行強度,促進有效利用已配置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產出率,優質率,改善產業、地區、企業的競爭環境、競爭地位、提高競爭能力與優勢,改變資源再分配的流向,流量與資源利用效率。

通俗地講,在某一資源配置環境中,某些產業部門(或地區。或企業)由於處於較有利的競爭優勢,在市場運行機制中贏得了有利的資源流向及合理的資源配置量,並在競爭中又取得了資源的最優利用與最優產出,無疑在下一輪資源再配置中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但是如果它在取得了合理的資源配置後,不能在競爭機製作用下充分有效地利用資源配置優勢,有效使用資源,將會受到市場機制的懲罰,相反,如果在上一輪資源配置分配競爭中處於劣勢的產業(或地區、或企業)依靠市場機制,總結經驗教訓、大力引進科技、改善生產環境、生產技術、改變產品結構與產業結構,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配置的資源,提高了生產效益,增強了其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與認同力,使其產品在市場中獲得滿意的競爭價格或市場價格。這樣,無形中提高了產業部門的競爭力,在一下輪資源配置的競爭取向中,必定使原有資源配置方向即供求機制運行發生偏好位移,使後者超過前者,出現了資源配置流向,流量的重新定位。總之,供求機製作用決定了資源配置流向選擇;價格機制運行決定了資源配置流量;競爭機制決定資源利用率,反過來,競爭關系的展開,調整了供求關系,形成了新的資源配置格局,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運

⑶ 什麼是資源效應

資源配置效應是是指減少資源配置的約束方程,以有易無,所實現的專業化效應。對勞動力來說,就是分工效應。經濟資源配置效應——在通貨膨脹中,由於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幅度不同,可以改變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引起相對價格體系的變動,最終使經濟資源配置狀況發生改變。

⑷ 資源配置是什麼意思

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是指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做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4)資源配置效應啟示什麼擴展閱讀:

資源配置原理:社會資源的配置是通過一定的經濟機制實現的。 動力機制,資源配置的目標是實現最佳效益,在資源配置是通過不同層次的經濟主體實現的條件下,實現不同經濟主體的利益,就成為它們配置資源的動力,從而形成資源配置的動力機制。

信息機制,為了選擇合理配置資源的方案,需要及時、全面地獲取相關的信息作為依據,而信息的收集、傳遞、分析和利用是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機制實現的,如信息的傳遞可以是橫向的或者是縱向的。決策機制,資源配置的決策權可以是集中的或分散的,集中的權力體系和分散的權力體系,有著不同的權力制約關系,因而形成不同的資源配置決策機制。

⑸ 會計學大學生論文

會計學大學生論文

所謂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以下是我精心准備的會計學大學生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摘要: 本文分析了經濟發展對會計的影響,對會計的經濟效應進行了具體的闡述,針對增強經濟效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結合本次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增強會計的經濟效應,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 會計;經濟效應;分析

會計是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會計的發展同樣會對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發展和促進作用,這就是經濟效應。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對於會計有了更高的要求,會計的發展和完善也很大程度上影響經濟的發展變革。

一、經濟發展對會計的影響

社會經濟的發展直接導致會計發生變遷,經濟發展的過程屬於細化、協調的過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社會生產力穩步提高。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現有的經濟模式不斷在發生轉變,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分工的細致化。

(一)自給自足經濟階段

在這個發展階段,社會上沒有明確的分工,生產者以及消費者有著一體化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市場。生產者最主要的生產目的就是滿足自身生存的需求,這個階段的經濟屬於封閉狀態。人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為了對產品的生產以及消費、儲存等情況進行記錄,人們對會計有了一定的需要,但是因為不存在明確的分工以及交換機制,這個階段的會計作用不是十分顯著,只是對產品的變動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記錄。

(二)物物交換經濟階段

生產者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方面無法全部被生產者自身使用,另一方面無法滿足生產者其他方面的需求,基於這種情況,物物交換現象出現,用自身所生產的產品和其他人進行交換,換取自己所需要的產品,滿足自身生存需求。物物交換經濟形勢的出現,使得社會有了簡單的.分工,同時出現了小規模市場經濟。人們在小規模的市場中來完成物物交換過程,在這種經濟形勢下,會計一方面要記錄產品變動情況,還需要對被交換產品的變動情況進行記錄,在這個階段會計出現了明顯的變遷。

(三)簡單商品交換經濟階段

在簡單商品交換經濟階段,開始出現貨幣,生產者可以通過貨幣來交換自己需要的產品,同時可以將自身的產品換為貨幣。在這種社會經濟形勢下,存在簡單的分工,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貨幣交換現象的出現形成了等價交換模式,進一步提高了對會計的要求。

(四)發達商品交換階段

在發達商品交換時代,生產者進行的各項生產活動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更多的是要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實際的商品交換深度不斷加大,分工更加細致化,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協同性難度非常大,會計的作用更加重要。

二、會計的經濟效應

(一)政策工具效應

會計政策工具效應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經濟活動的作用。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國家的宏觀調控,主要表現在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兩個方面,會計政策在財政政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會計的政策工具效應主要是實現對成本、收入的調整,會計政策工具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以保證其更好的滿足經濟周期方面的應用。

(二)資源配置效應

資源配置主要體現在市場中,資本市場中的資本可以實現在企業之間的有效流動,進而實現資源配置目的。資源配置的過程就是資本的流動過程,企業的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可以直接藉助會計信息來反映,因此,企業的資本流向很大程度上受到會計信息的影響。

(三)交易費用效應

在進行社會經濟交易時,不僅有商鋪市場方面的內容,還有著金融市場交易等方面的內容,會計信息可以提供所有的交易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四)分工效應

社會分工不僅存在於各個生產主體之間,同時還存在不同的生產領域之間。通過不同的分工方式,能夠顯著增強生產管理的效率以及專業性,將企業經營人員和企業所有者分離,能夠更好的實現對企業的專家化以及專業化管理。將這兩種權利分離,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實際生產能力,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提高,但是在企業經營信息方面,仍需要以會計信息為主。

三、增強經濟效應的措施

(一)加強會計語言的通用性

會計語言可以被看作一種通用的商業語言,為了增強會計經濟效應,需要使會計語言的統一性得到保證,另外還需要向著國際化的方向去發展。通過會計語言通用性,能夠實現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企業財務狀況之間的分析對比,對於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利用會計語言進行不同企業、地區、國家之間經濟對比,能夠及時發現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和方法,為決策者制定相應的決策和制度提供重要的參考,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性

企業會計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只有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才能為之後的各項決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指標。想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以通過採取企業會計公開的方式來進行會計信息管理,一旦發現虛假信息嚴厲懲處。

(三)提高會計信息通俗性

會計信息屬於一種商業語言,使用者需要對此有全面的了解,只有對會計信息有全面具體的了解,理解會計信息中表達的各種內涵和含義,才能將會計的經濟效應充分的展現出來,想要使會計信息更加通俗易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加強會計教育培訓力度,另一方面增強會計信息的通用性。

(四)增強會計信息公開度

會計的資源配置效應會隨著會計信息的公開性而逐漸增大,使用的人數越多,會計交易過程中的成本就更低。因此,提高會計信息公開度既可以促進會計的經濟效應,同時還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五)結合實際進行會計制度的制定

會計信息對於不同的使用人群有著不同的用途,因此,不同的會計信息需要有一定的區別。會計制度可以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幫助企業更好的降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煩風險,當企業的管理人員在進行決策的制定時,通過會計信息可以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因此,不同的企業,在進行會計制度的制定時,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促進企業發展為目標來完成制度的制定。

四、結語

想要提高會計的經濟效益,首先需要加強會計語言的通用性,其次要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性,還需要提高會計信息通俗性,增強會計信息公開度,最後要結合實際進行會計制度的制定,進而更好的l揮出會計的價值,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波.論會計的經濟效應[J].中外企業家,2016,34:96-98.

[2]邵琳琳.會計的經濟效應分析[J].現代商業,2015,35:131-132.

[3]葉倩.淺議會計的經濟效應[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4,Z1:83-84.

[4]張先治,晏超.會計准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J].會計研究,2015,2:3-12+93.

;

⑹ 舉例說明正的外部效應與負的外部效應分別對資源配置效率有什麼影響

正的外部效應與負的外部效應都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
因為市場自身不會考慮外部性而依舊採取原本的均衡,這樣使得資源配置不在最佳位置。比如正外部性,均衡交易量少於最佳量。而負外部性,則均衡交易量多於最佳量。

⑺ 如何理解通貨膨脹的資源配置效應

資源配置效應是是指減少資源配置的約束方程,以有易無,所實現的專業化效應。對勞動力來說,就是分工效應。經濟資源配置效應——在通貨膨脹中,由於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幅度不同,可以改變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引起線對價格體系的變動,最終使經濟資源配置狀況發生改變。
正效應
在一定時期和條件下, 通貨膨脹引起的相對價格變化,會使 經濟資源 配置從不合理狀態轉為合理狀態或趨於優化狀態。例如:原來某個行業無人就業,現在由於這一行業的 貨幣收入增長率超過了物價上漲率,從而使這一行業的得到了快速發展,使人力資源配置趨於合理。
負效應
在一定時期和條件下,通貨膨脹引起的相對價格變化,不僅不會改善資源配置,反而使資源配置更加不合理,使社會生產下降。
混合效應
在一定時期和條件下,通貨膨脹引起的相對價格變化,會使一些生產部門的資源配置趨於合理,而另一些生產部門的資源配置趨於不合理。

⑻ 畢業設計論文提綱怎麼寫

畢業設計論文提綱怎麼寫

導語:不合乎要求的的畢業論文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畢業設計論文提綱怎麼寫,希望對你有幫助!

下面再簡單闡述一下編寫畢業論文提綱的方法:

1.先擬標題;

2.寫出總論點;

3.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麼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論文結構的骨架;

4.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後,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即段旨);

5.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准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6.全面檢查,作必要的增刪。

在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時還要注意:

第一,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有兩種方法:一是標題式寫法。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瞭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畢業論文提綱一般不能採用這種方法編寫.二是句子式寫法。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畢業論文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採用這種編寫方法。

第二,提綱寫好後,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這就是提綱的推敲和修改,這種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幾點。一是推敲題目是否恰當,是否合適;二是推敲提綱的結構。先圍繞所要闡述的中心論點或者說明的主要議題,檢查劃分的部分、層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說明問題,是否合乎道理;各層次、段落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然後再進行客觀總體布局的檢查,再對每一層次中的論述秩序進行「微調」。

第三,畢業論文寫作一般要求提綱擬到以下層次

總論點 { { { 1.(稱段旨)

(一)(稱下位論點) 2.

一、(稱上位論點) ......

(二)

......

二、

......

(四)畢業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准,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畢業論文提綱怎麼寫

畢業論文提綱是學生在正式開始寫作論文之前提交給論文指導教師的一份關於論題觀點的來源,論文基本觀點,論文基本結構的報告。具體要求如下:

1、提綱包括這樣幾個部分:論題觀點來源,論文基本觀點,論文結構。

2、在論題觀點來源這一部分,學生需要說清楚自己論文的觀點是如何得到的。論題觀點來源一般有以下兩種:閱讀某些著作(包括教科書),文章的時候有感而得;與老師討論的時候得到的靈感。前者要寫清楚著作的名稱,作者,出版時間,以及著作的哪些方面給了自己什麼樣的感受。後者寫清楚老師的指導給了自己什麼樣的啟示。

3、在論文的基本觀點部分,要求學生寫清楚整個論文的基本觀點都有哪些,這些觀點必須邏輯清楚,合理。

4、在論文結構部分,學生結合自己的基本觀點寫清楚整個論文的結構。這是學生向指導教師說明自己如何論證觀點的一個部分。例如學生要寫清楚正篇文章包含那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寫什麼,其中包括幾個小部分,每個小部分寫什麼等,以此類推。

5、提綱沒有字數的要求,但是學生必須保證有2,3,4這三個部分的內容。文字方面要求語言流暢,思路清晰,說清楚自己的觀點。

論文提綱是學生寫作論文的開端,提綱是否成功通過指導教師的審查決定了學生能否進入論文的實際寫作階段,所以要求學生認真對待並且按時提交。

畢業設計論文範文

摘要: 經濟發展是決定會計變遷的重要因素,而會計的出現與發展同樣影響著經濟的增長變化。經濟與會計的這種相互影響的關系被稱作是會計的經濟效應。本文講述經濟發展對會計變遷的決定作用及會計對經濟發展的多重影響,為使會計更好的發揮自身的經濟效應,探究會計改革方向。

關鍵詞: 會計變遷;經濟效應;會計改革

會計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應運而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伴隨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會計的地位越高。所以,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經濟發展直接影響會計變遷

社會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會計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是細化分工並轉化協同的過程,社會生產力在此過程中得以提高。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運行模式出現不斷的轉型,這種轉型的過程對社會分工的細化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將經濟發展過程分為不同階段進行詳細分析,說明經濟發展對會計變遷的決定作用。

1.自給自足經濟階段。自給自足的經濟發展階段,社會中不存在分工現象,生產者與消費者是一體的。沒有分工就不存在交換,也就不存在市場。生產者生產的目的在於自身生活的自給自足,所以此階段的經濟處於封閉狀態。在自給自足的消費情況下,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為記錄生產產品的生產消費及存儲情況,會計便被經濟所需要。由於分工與交換尚未出現,所以會計在此經濟階段的作用並不明顯,僅僅記錄所生產出產品的各種變動情況。

2.物物交換經濟階段。由於生產者所生產的產品並不能全部為自身所用,也不能滿足自身的所有需求。所以,生產者以自身生產的產品作為媒介與其他生產者進行交換,從而滿足自身的需求,這就是傳統的物物交換。物物交換的經濟階段出現了簡單的社會分工並產生了小型的市場經濟。在相對較小的市場中進行物物交換,在這種經濟階段,會計不僅要記錄生產者生產產品的變動情況,同時也應記錄被交換產品的變動情況。物物交換是市場產生的標志,也是會計變遷的重要特徵。

3.簡單商品交換。簡單商品交換階段的經濟發展時期出現了貨幣,生產者可以通過貨幣進行自己所需產品的交換。在這種社會經濟階段出現了簡單的社會分工,交換的出現使市場規模擴大,貨幣的交換出現了等價的價格交換,這對於會計的要求也逐漸提高。

4.發達商品交換。發達的商品交換時代生產者生產的目的已不僅僅是為滿足自身的需求,而是為了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所以,商品交換的深度不斷拓展,分工不斷細化,伴隨市場規模的擴大,市場協同難度加大,此時會計的作用逐漸展現出來。

社會歷史的變遷與發展決定會計的不斷變遷。而隨著社會經濟模式的不斷轉型及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會計理論、目標及內容信息等形式也做出了相應的轉變。所以,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影響會計的變遷。

二、會計的經濟效應

1.會計的政策工具效應。會計的政策工具效應對於經濟活動的調節具有一定的作用。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宏觀影響主要表現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方面,而會計政策是財政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的政策工具效應主要是通過會計確認與計量調整成本與收入。為適應經濟周期,會計政策工具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但企業應進行詳細的說明。

2.會計的資源配置效應。市場經濟中,資源的配置主要通過市場進行。資本市場的資本在不同企業間流動,實現資源配置。資本的流動是資源有效配置的過程,會計信息是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的.反映,所以會計信息可以影響企業的資本流向,也就是說會計本身存在資源配置的功能。

3.會計的交易費用效應。在經濟社會的交易過程中包括商品市場交易和金融市場交易及其他要素的市場交易,其中所有的交易信息是由會計信息所提供,而所提供的信息占據重要地位。

4.會計的分工效應。社會分工存在於生產領域,同時存在於不同的生產主體之間。不同生產主體的分工提高了其專業的技能及專業的管理效率。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實現了專業化與專家化。這種兩權分離現象的產生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但企業的經營情況仍以會計信息所提供的報表為依據。

三、完善會計體系,提升經濟效應

1.強化會計語言通用性。會計語言屬於通用的商業語言,所以應確保會計語言在國內的統一性,也要保證國際會計語言的趨同性。會計語言通用性的實現,對於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間的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的比較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多次的比較與對比才能發現企業間的差異,以保證決策者的正確決策。

2.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企業的會計信息反映的是企業客觀的經濟事項,所以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確保會計確認和計量的重要條件。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各國採取將企業會計信息公開的方式,對於虛假信息進行嚴厲處罰。

3.提高會計信息可理解性。會計信息作為一種商業語言,應被所使用者充分理解。只有充分的理解會計信息才能發揮會計的經濟效應,可以通過促進會計語言的通用性及加強會計教育兩種途徑進行。

4.加強會計信息的公開程度。會計信息公開程度越高,會計的資源配置效應就越大;使用的主體越多,會計的交易費用就越低。所以,實際情況表明,加強會計信息的公開程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及會計的經濟效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所以會計信息的公開是一種必然趨勢。

5.根據用途的不同制定會計制度。會計信息對於不同用戶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會計信息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相應的會計制度對於企業來說能夠實現企業的合理資源配置,有利於企業規避經濟風險,並且能夠幫助企業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針對不同的企業應制定符合企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會計制度,從而推動企業經營的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會計的變遷由社會經濟發展所決定,會計的經濟效應對經濟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本文通過對會計變遷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通過具體的措施有效的完善了會計的經濟效應。通過對會計經濟效應的全面分析與了解,為企業進一步的經營方向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參考文獻:

[1]謝志華.論會計的經濟效應[J].會計研究,2014(6).

[2]曾富全.中國會計准則變遷與會計理念變化[J].會計之友,2013(24).

[3]張麗達,趙益閩.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模式整合研究――基於會計處理及經濟效應的相關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3(3).

[4]李英.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會計變革[J].會計研究,2014(6).

[5]周守華,劉國強.會計越發展,社會越進步――充分發揮會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J].會計研究,2014(1).

畢業論文的格式與寫法技巧

一、標題和正文格式

一般論文是分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的。一級標題也是章名稱,比如說「第一章緒論」,一級標題用三號黑體加粗並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二級標題比如說「1.1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二級標題用小三黑體靠左(不加粗),上下各空一行。三級標題比如說「1.1.1課題研究背景」,三級標題用四號黑體靠左(不加粗並且上下不空行)。另外換章時必須換頁,正文為小四宋體,行距為固定值20磅。參考文獻內容為五號宋體。圖和表標題和內容用五號宋體,並且表格要用三線表,下面會介紹到怎麼製作三線表。

二、頁眉

這個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有點區別。研究生的話頁眉分奇偶頁。比如說在「第一章緒論」中,奇數頁就寫「第一章緒論」,偶數頁就寫「某某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本科生的話不分奇偶頁,一律在正文部分寫上「某某大學學士學位論文」。頁眉用的字體是五號宋體並居中。

下頁我詳細講一下研究生論文怎麼在奇偶頁寫上不同內容。比如說在「第一章緒論」中,首先在「第一章緒論」所在的前一頁的最後一行,點擊「插入」——「分隔符」,在「分節符類型」這一項中選擇「下一頁」。然後點擊「視圖」——「頁眉和頁腳」,在彈出的那個工具條中找到「頁面設置」這一標記,在「版式」選項卡上把「奇偶頁不同」這一項勾選上,然後就可以分別在奇數頁和偶數頁輸入不同的文字了。本科生的更簡單,本科生的話就不用把「奇偶頁不同」這一項勾選上。

研究生論文的話要記得在第一章都要設定分隔符,還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讓「鏈接到前一節」這一標記處於非選中狀態,否則的話無法實現不同的章中寫上不同的內容,因為「鏈接到前一節」處於選中狀態的話,就代表著你輸入新的頁眉,前面的頁眉也會跟著變成一樣的頁眉。

三、頁碼

這個要分摘要和目錄和正文部分。摘要和目錄用的是i、ii等,而正文部分用的是1、2等。設置好頁眉後,比如說「第一章緒論」已經設置好頁眉了,在「第一章緒論」所在的第一頁點擊「插入」——「頁碼」,在對齊方式中,選擇「居中」,把「首頁顯示頁碼」勾選上,點擊「格式」,在「數字格式」中選擇「1,2,3……」,在「頁碼編排」選項中選中「起始頁碼」單選框,並輸入頁碼為1。而在第二章、第三章等章節中就在「頁碼編排」選項中選中「續前節」單選框就可以了。頁碼的字型大小的話使用word默認的就可以了。

在論文封面、任務書和畢業論文評語中無須設定頁碼。

四、目錄的製作

目錄的製作很簡單的,首先單擊「工具」——「自定義」,在「工具欄」選項卡中,把「大綱」選中,點擊「關閉」。然後在彈出的那行「工具欄」中,把一級標題設定為「1級」,把「二級標題」設定為「2級」,把「三級標題」設定為「3級」。把非標題設定為「正文文本」(這是默認的,基本上不用設定,除非你在寫論文的過程中不小心把某些正文文本設定為「n級」了。把標題都設定好後,就可以單擊「插入」——「引用」——「索引與目錄」,點擊「目錄」選項卡,再點擊「確定」。之後把彈出來的目錄內容選中(不要把「目錄」兩字選中,因為「目錄」兩字是設定為三號粗黑體居中並且上下各空一行的),首先設定為「宋體」,再設定為「times new roman」,把字型大小設定為「小四」 再把「目錄」這兩個字和目錄內容選中,右鍵單擊「段落」,在「行距」中把行距設定為固定值20磅。

五、參考文獻的寫法

參考文獻的話,就是首先寫上[*],*號代表的是數字序號,比如說[1]、[2]。因為在我的論文只用到三種:期刊、學位論文、書籍。所以我下面所說的也是這三種。

比如:

[1]冷雪峰.用authorware和flash製作多媒體課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XX,(9):27-44

[2]佟施,樂文行.多媒體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XX:3-6

[3]倪英.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多媒體cai課件設計及製作[d].燕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XX:3

[j]是代表期刊,[m]是代表書籍,[d]是代表學位論文。需要注意的是,中文文獻用的標點符號是宋體全形,句號的話就要改成圓點。而英文的話,就換成timesnewroman字體下的半形標點符號。

六、標點符號

中文標點符號用宋體全形,英文和數字用times new roman並且用半形。還是解釋一下全形和半形怎麼區分好啦,半形是一個「月亮」,全形是一個「太陽」,在字體工具條中可以看到的。

無論是中文摘要還是英文摘要,它們的關鍵詞都是用「;」號分開。

七、頁面設置

左右2.2cm,上下2.54cm。裝訂線在左邊。

八、三線表的製作

畢業論文的表格都是用三線表,設置也很簡單。選中整個表格,點擊滑鼠右鍵,彈出右鍵菜單,選擇「表格自動套用格式」,點擊「新建」,在名稱處輸入「三線表」,在「樣式基於」選擇「普通表格」,在「格式應用於」選擇「整個表格」,選擇「一又二分之一磅」,在田字框點擊其右邊的下拉箭頭,選擇「上框線」、「下框線」,點擊「確定」,再點擊「應用」。然後再選中表格,點擊滑鼠右鍵,選擇「表格自動套用格式」,在表格樣式中選擇「三線表」,點擊「修改」,在「格式應用於」選擇「標題行」,再選擇「二分之一磅」,在田字框點擊其右邊的下拉箭頭,選擇「下框線」,點擊「確定」,再點擊「應用」。

表格的表頭如表1-1一定要放在表格的上方,並居中。這與圖片是不一樣的,圖片是把圖片名稱比如說圖1-1放在圖片的下面。

九、論文寫作順序

依次是封面、任務書、畢業論文評語、摘要、abstract、目錄、第一章、第二章……第n章、參考文獻、致謝。

十、列印

本科生列印的封面用橙色封面,單面列印。研究生用藍色封面,雙面列印。

這些格式是根據本人的經驗寫的,可能有些學校的要求不同,如果自己學校的要求不同的話,盡量按自己學校的要求來設定畢業論文格式。

;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4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7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11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31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7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42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39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802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10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