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配置有哪些
Ⅰ 大類資產配置的比例及金額
一、股票。股票是長期收益最高的大類資產配置,當然也是波動或者最大回撤最高的資產之一。長期受益率的水平在8%-10%之間。這個數據在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甚至全球其他各大股票市場上都是適用的,如德國、巴西、阿根廷、印度等。
二、債券。它和股票是一個翹翹板,它能夠提供流動性,也能夠提供分散作用,主要是經濟下滑,股市下跌的時候它表現比較好。
三、黃金。黃金能保值,但它在大類資產配置中不產生實際回報,過去兩百年來它的實際回報是零(扣除通脹因素等)。
四、大宗商品。包括了石油、天然氣、銅、鋁、小麥、玉米、糖等等,基本可以分為能源、金屬和農產品等三大類。
五、房地產。它一直屬於比較熱門的投資產品,其增值收益也確實比較高。而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是將大家的錢聚集起來去投資房地產項目,運作方式與股票基金類似。
Ⅱ 什麼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通常是將資產在低風險、低收益證券與高風險、高收益證券之間進行分配。資產配置是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決定投資組合相對業績的主要因素。據有關研究顯示,資產配置對投資組合業績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一方面,在半強勢有效市場環境下,投資目標的信息、盈利狀況、規模,投資品種的特徵以及特殊的時間變動因素對投資收益都有影響,因此資產配置可以起到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隨著投資領域從單一資產擴展到多資產類型、從國內市場擴展到國際市場,其中既包括在國內與國際資產之間的配置,也包括對貨幣風險的處理等多方面內容,單一資產投資方案難以滿足投資需求,資產配置的重要意義與作用逐漸凸顯出來,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單一資產的非系統性風險。
有資產配置的需求到金斧子,金斧子致力從家庭目標與規劃出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財務分析、投資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類、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務涵蓋移動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產品搜索、基金申贖、凈值查詢、財富記賬、配置規劃、投資咨詢等,最終幫助家庭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
迄今為止,金斧子平台中產以及高凈值注冊用戶已突破80萬,累計為客戶配置的公募基金、陽光私募、私募股權等基金規模已超350億,超過10萬個家庭得到了專業、獨立、實時、高效的一站式資產配置建議與基金交易服務。
Ⅲ 合理的資產配置比例是怎樣的股票應該佔多少
隨著國家注冊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轉好,居民對證券資產的配置熱情進一步增強,但該不該入市?進多少比例合適?各類資產又該怎樣配置?這已經是擺在各個家長面前的重大問題,畢竟與自己的財富有關,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並給出合理意見,僅供參考!1.美國的平均分配
根據興業證券的策略研究報告:《主要國家居民的資產配置比例如何?中國股票配置比例如何?——興證策略小學問系列(興證策略王德倫團隊20180813)》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居民資產配置的比例是地產25%,保險和養老金25%,公司股權26%,存款基金等24%,這個配比大致分為四大類,將地產、保險、股票、現金進行平均分配,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當然我們把8%的基金歸為了現金一類,按道理要歸為股票類,那麼股票的比例應該在34%左右。
2. 韓國的4321
韓國居民的資產配置的主要按現金、保險、股票、其他,大概是按4321進行安排的,也就是現金佔比40%左右,當然股票都是包括股權的,也就是沒上市的企業股權也算在裡面。這個比例也是有參考意義的,但類別與中國差別很大。
3.中國的有錢買房
約55%在房產,30%為現金,10%為股票,5%為保險,這個比例明顯與發達國家有差距,而且固定資產佔比過高,經營資產佔比偏低,保險則更低,風險承受能力不強,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那麼合理的比例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參考比例
標普的家庭資產配置的方案是這樣的:
40%:保本升值採用低風險低收益的債券、信託;
30%:投資於風險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房產等;
20%:保險等應對家庭重大風險和變故;
10%:活期以備3-6個月的日常生活開支。
我們看到這個方案類現金的比例超過50%,與韓國的配置比例十分相似,但保守有餘,進取不足,我們可以適當調整。
給出合理的建議比例大概是這樣的:
40%:投資於風險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債券、信託等;
30%:保本升值採用低風險低收益的房產;
20%:保險等應對家庭重大風險和變故的保險;
10%:活期以備3-6個月的日常生活開支。
從大到小按照證券、房產、保險、現金排序,也就是4321的比例,但權益類資產最多,其次才是保本升值類資產,然後是保險,最後才是現金,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可以供大家參考。
Ⅳ 家庭資產配置,值得一讀
投資者需要有個框架:
股票投資的框架涉及很多行業的分析方法和估值方法,我以後再講。 本篇文章主要是跳出股票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維度思考我們普通人怎麼配置家庭資產,這篇文章融合了 達里奧 ,斯文森,巴菲特,張磊的成功精髓和我自己的思考,可能就是財務自由的聖杯, 請務必讀完。
一 . 三位投資大師 財務自由的經驗:配置3到5個 預期收益率 10%以上的弱相關資產,在弱有效市場 僱傭優秀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資產有超額收益,長期持有,大周期內資產再平衡
1. 巴菲特的三種弱相關投資策略
在我學習高瓴資本的投資之前,影響最大的就是價值投資的祖師爺 巴菲特, 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資生涯有三大投資策略:低估值投資、合並套利投資及控股型投資 。 三大投資策略一塊組合起來的絕妙之處在於三種投資策略之間是弱相關的 ,使得巴菲特不論市場是上漲還是下跌都能夠大幅超越市場指數。 其中和市場相關性最大的是低估值投資,也就是煙蒂股投資,而合並套利投資和市場是弱相關的。 如果低估投資繼續下跌,則巴菲特會買入更多股票,從而轉為控股型投資,而控股型投資就和市場弱相關了,巴菲特會介入公司經營,剝離資產,提高資產周轉率,將多餘的資本進行分配,或者用來證券投資,通過上述手段將煙蒂公司的價值釋放出來,因為和市場指數弱相關。 巴菲特的三大策略可見巴菲特是深入思考過如何搭配資產組合,一般職業投資的人是靠天吃飯,市場不好,壓力會很大, 如何找到幾種弱相關的投資及回報現金流,值得深思,巴菲特找到了適合他自己的方式。
2. 達里奧說 :「 投資的聖杯就是找到10-15個良好的、互不相關的回報流,並創建投資組合。 」
中國有高瓴資本,美國有橋水基金,作為管理超過1600億美元資金規模的橋水基金的執掌者,達利歐認為:資產配置有兩個主要影響力,一個是增長,一個是通貨膨脹。」 達里奧給了投資者一個干貨: 投資的聖杯就是要找到15個或者更多良好的、互不相關的回報流(預期收益率 10%),創建自己的投資組合。詳細看下面的圖。
橫軸是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數量,縱軸是年度資產組合的風險標准差,「年度資產組合的風險標准差」是金融學的一個衡量風險大小的一個術語,數值越小風險越小,賺錢概率越大。
從上面一個圖其實得出的結論就是: 資產數量越多,弱相關性越大,長期組合收益率越高。
3. 斯文森 的「耶魯模式 」
高瓴資本張磊的老師是耶魯大學的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 斯文森的投資業績也非常優秀:年化接近17%的年均回報率持續20多年,最最關鍵的是這20多年裡面只有1987年有負收益,並且僅僅只有-1%左右,包括2008年都是正收益。
大衛斯文森在他的著作《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披露了他 成功的三大原因:
二 . 搭建自己的4個弱相關資產組合,每種資產 都僱傭優秀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資產 ,如果自己比較擅長也可以做。
雖然三位大師已經告訴了普通投資者怎麼配置資產,但是 巴菲特的「控股型投資」和 斯文森的「另類資產」對於普通人很難落地,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幾個可以落地的大類資產,我的理念是: 每年年初制定好大類資產配置的目標比例,然後每一類的資產全部交給有能力的管理人來管理,如果自己擅長,也可以自己親自下場投資。
1. 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包括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和二級市場股權投資,一級市場股權的投資我這篇文章不展開,今天只寫二級市場的股權投資。二級市場的股權投資包括 A股,港股 ,美股三個市場的投資 ,隨著A股市場的開放,這三個市場的相關性越來越大,我把這三個市場的投資作為同一類資產 。股權投資的配置用兩個思路:① 選擇每個市場的優勢行業,配置行業基金 。② 選擇過去10年優秀的基金管理人。A股和港股是弱有效市場 ,我建議用 主動基金 ,基金經理的能力完全對的起付出的管理費,美股市場是強有效市場,我建議用被動基金。
① 選擇每個國家或者市場的優勢行業配置行業基金
高瓴資本重倉中國,重點投資了 消費,醫葯,TMT,企業服務四大領域,我根據高瓴資本的持倉挖掘了三隻長牛基金,主要是 對應消費,醫葯,TMT三個行業 ,國內暫時還沒有專業企業服務領域的基金,主要是因為企業服務這個行業中國剛開始發展,預期未來3年會有大量企業服務的公司IPO。
② 根據優秀的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 ,適合在行業基金高估值的時候選擇
耶魯基金能夠長期成功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在每一個大類資產領域僱傭到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在國內市場 我最信賴四位主動基金管理人:
2 . 「固收+」 資產
沒有受過股權類資產的傷,就不知道「固收+」資產的好,這類尤其是適合穩健和年齡大一些的投資者,追求資產的穩定增長,同時這一類資產 和 股權類 相關性不大。
「固收+」資產主要 以債券為基礎 ,再輔助定增,可轉債,打新,小部分藍籌股票為增益分量 ,最高可以達到10%到15%左右的收益。
我挑選了國內比較優秀的「固收+」資產,股票倉位都在25%以下:
3. 低風險投資
低風險投資是一個與股票市場弱相關或者負相關的領域,同時有明確的最大虧損或者有一定的安全墊的投資,簡單說 就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我原來寫過一個折價17%重倉高瓴資本賽道的封閉基金,銀華科創 封閉基金就屬於一種低風險投資,它當時有17%的安全墊折價,持有2年時間 17%的折價會慢慢收斂到 0,投資者賺的兩部分收益:1. 基金凈值增長的收益 2. 折價收斂的收益。
還有前兩年大火的A股 可轉債打新,港股打新, A股線下打新 這些都屬於 低風險投資,只要堅持 勤奮 不怕麻煩,多開賬戶,就能賺到不錯的收益,並且這種收益不受大盤走勢很大的影響。
投資者想獲取這個收益可以通過兩個方法:
同時持有2種弱相關資產的優勢:
假設你總資產100萬,其中股票資產70萬(價值投資,年收益 20%), 打新資產30萬(低風險投資,年收益 20%)。因為一個原因股票市場突然大跌,70萬股票資產縮水20%到 56萬,然後把這30萬打新資產 補倉到股票投資裡面,後期股票資產又漲了20%, 你的總資產變成 103萬,通過持有兩種弱相關的資產獲利 3萬。
4. 優質地產或者Reits資產
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接觸的兩個大類資產是優質股權和優質房產,地產這一塊我不熟悉,而且起點也很高,超過我的能力圈,大家有需求可以咨詢專業的房產置業顧問。
我只說Reits資產,REITs也叫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或者叫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和我們常見的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不太一樣,REITs只投資房地產或者其他不動產,然後租出去,靠收租金賺錢,簡單來說就是大家一起湊錢買房,然後做包租公包租婆收租金。
REITs 起源於上世紀 60 年代的美國,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年都會把當年利潤的90%,分給投資者, 據 歷史 數據統計, 從1997年到2017年的這20年時間里,美國REITs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1.9%。
另外REITs投資門檻低,幾十、幾百、幾千元就可以參與,流動性也不錯,可以像股票一樣隨時買賣,所以REITs在國外非常受歡迎。
投資領域也從最初的房地產拓寬到酒店倉儲、工業地產、基礎設施等領域,成為專門投資不動產的成熟金融產品。
本次中國版的REITs主要投資的是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說,政府向公眾募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產生的收益,歸投資者所有。
至於為什麼本次推出的是基建REITs,而不是住宅和公寓的,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當前房價較高,政府對房地產仍然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避免資金流入房地產。而且,國內租金回報率太低,一二線城市只有不到3%,房地產REITs毫無競爭力。
另一方面,當前正處於基建投資的火熱期,需要大量的資金。
國內A股市場現在只有一個Reits 基金 : 鵬華萬科REITs(場內:184801),這個基金也不是純正的reits , 50%基金資產收購目標公司股權(前海萬科公館),50%基金資產投資於上市公司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等,從這點看,不是純粹意義上的REITs;
Ⅳ 你對家庭資產配置有哪些心得體會
一、1.中國家庭投資是「去房地產」。
房地產在財富中的比重仍然很高,但其貢獻正在下降;雖然股票基金的金融投資只佔房地產投資的不到一半,但其貢獻率正在上升。 這與年初的2020胡潤財富報告相呼應,即高凈值人士投資住房的意願下降,投資金融的意願上升。
可以看出,中國家庭財富的增長路徑實際上正在發生變化。
2.教育與投資收益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教育水平本質上是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的體現。有些志友可能會覺得錢太少,不值得關注,等他們有錢了再說。
但數據的真相是,錢多少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收入。
3.均衡分配的家庭財富和投資收入水平較高。
配置思路:股票與債券匹配、存款與金融產品匹配、房地產與金融產品匹配 過去,房屋帶來了巨大的資產增值。然而,隨著房地產黃金時期的衰落,家庭的財務管理理念也不得不更新和調整。 當然,這不是讓你不買房,而是要合理安排比例。
根據去年的數據,在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資產結構中,房地產佔52%以上。 收入結構的多樣化可以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工作變動、疾病、家庭事故等都不應該通過工作收入來解決。只有增加收入來源,你的家庭才能做好資產配置,抵禦更多的不確定性。
根據去年中國家庭財富白皮書,近80%的中產階級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勞動工資和報酬,他們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收入不高。
二、如果我們不突破認識,過度集中資產配置,我們將面臨兩大風險:
1.當房價橫盤甚至下跌時,儲蓄利率較低,家庭財富可能面臨嚴重縮水的風險;
2.您很難抓住未來十年的股息投資機會,如技術增長和製造業升級。 因此,適當調整投資結構,布局多元化,分散風險,是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給我們的啟示。 因此,當前的重點是改變您原來的投資偏好,客觀地進行投資配置。
但這並不是讓你在現階段迅速清理手中的房地產資產,而是分析具體問題、你所在城市的發展、你持有的房產類型等等。這與對房地產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密切相關。
Ⅵ 大類資產配置包括哪些
大資產類是指股票類、債券類、商品類、房地產以及黃金等不同種類的資產。而做大類資產配置就是要在組合中配置不同類別的資產,同時根據投資者和市場的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一、股票。股票是長期收益最高的大類資產配置,當然也是波動或者最大回撤最高的資產之一。長期受益率的水平在8%-10%之間。這個數據在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甚至全球其他各大股票市場上都是適用的,如德國、巴西、阿根廷、印度等。
二、債券。它和股票是一個翹翹板,它能夠提供流動性,也能夠提供分散作用,主要是經濟下滑,股市下跌的時候它表現比較好。
三、黃金。黃金能保值,但它在大類資產配置中不產生實際回報,過去兩百年來它的實際回報是零(扣除通脹因素等)。
四、大宗商品。包括了石油、天然氣、銅、鋁、小麥、玉米、糖等等,基本可以分為能源、金屬和農產品等三大類。
五、房地產。它一直屬於比較熱門的投資產品,其增值收益也確實比較高。而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是將大家的錢聚集起來去投資房地產項目,運作方式與股票基金類似。
有資產配置的需求到金斧子平台,金斧子平台擁有一支專業、誠信、敬業的人才隊伍,高級管理人員金融相關機構5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工作經驗豐富。金斧子致力從家庭目標與規劃出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財務分析、投資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類、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務涵蓋移動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產品搜索、基金申贖、凈值查詢、財富記賬、配置規劃、投資咨詢等,最終幫助家庭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
迄今為止,金斧子平台中產以及高凈值注冊用戶已突破80萬,累計為客戶配置的公募基金、陽光私募、私募股權等基金規模已超350億,超過10萬個家庭得到了專業、獨立、實時、高效的一站式資產配置建議與基金交易服務。
Ⅶ 當前經濟環境下的資產配置建議
健全的投資組合需要配置不同資產,因為各類資產對於經濟變化的反應不同,各類資產之間不同的漲跌幅可以對沖投資組合的波動程度。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有多大?有「全球資產配置之父」美譽的加里·布林森說過,長期來看,投資者約90%的投資收益其實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
若把資產分成股票、債券、類現金、黃金及房地產五類,分別以滬深300指數、中證企業債指數、中證貨幣基金指數、COMEX現貨、上海住宅商品房交易均價為代表,則自2013年以來截至2018年10月13日,五大類資產不斷輪動,整體來看房地產表現最好、黃金錶現最差。
當前經濟環境怎麼樣?
以近期的市場環境來看,短期「類現金為王」是市場的共識,債券也是相對穩健的資產,股票還處在比較大的波動之中,房地產在政策限制下價格已經開始松動。但以兩至三年的投資視角來看,卻不能只是以短期市場共識來應對。
從性價比角度看A股,不管從市盈率還是市凈率都處在歷史的底部,2002年至2018年10月12日,A股的區間最低市盈率10.99、目前13.43;區間最低市盈率1.49、目前1.59,兩者都已經相當接近歷史低點,反映出股票已經進入長期歷史性的配置區間。
債券價格今年來已悄悄上漲不少,今年以來截至2018年10月13日,中證企業債指數上漲5.82%,成為表現最好的資產。利率的些微下行主要來自去杠桿已經出現效果,使得整體貨幣政策得以保持穩健中性,未來貨幣政策也能有比較大的彈性。
房地產方面,各項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增加了房地產的交易成本,市場普遍認為房價的壓力會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
當前資產怎麼配置?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缺乏好的房地產投資工具,同時市場對房價還是比較悲觀,目前不是一種好的資產配置類別。從三年以上的中長期投資視角來看,針對股票、債券、類現金及黃金四類資產,筆者做出下面三種建議。
進取型:股票45%、債券35%、類現金10%、黃金10%。在股市已經接近歷史性估值低點之際,從中長期的投資角度來看,進取型的投資人還是應該將股票類資產作為最主要的配置品種,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便宜是最好的利多」,當眾人恐懼時就應該保持貪婪的勇氣。另外,在美國CPI、GDP上升、美股高位之際,作為避險工具和抗通脹屬性的黃金,市場普遍認為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平衡型:股票40%、債券40%、類現金15%、黃金5%。對於平衡型的投資者,同比例的股債配置會是比較安全的策略。但建議保留較高的類現金(貨幣基金)比重,以減少組合整體的波動性。
保守型:股票35%、債券50%、類現金15%、黃金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希望盡量降低組合風險但博取客觀的收益。建議偏低風險(債券)及低風險(類現金)類的資產佔比超過60%,降低組合波動;同時,在長期投資的前提下,適時參與股市歷史性低估值的投資機會。
基金是一般投資者做資產配置最好的工具,配置股票可以採用股票型或偏股混合型基金;配置債券可以採用債券型基金;類現金資產可以貨幣基金為工具;黃金也可以另類投資型的黃金基金為工具。一般投資者以一個長期的維度,做好資產配置,並由專業的基金公司來投資,追求合適風險承受力下的收益率,長期來看還是能夠獲取較好的組合收益。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Ⅷ 資產配置方案的幾種類型
相信很多朋友的腦海中對資產配置都有了基本的認識和理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具體的資產配置方案,遵循理財金字塔的原則,但在具體的配置比例上有所不同。下面為大家帶來資產配置方案的幾種類型,快來看看吧!
家庭理財資產配置策略
1、532型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資產配置方式,意味著將50%的資產投資於安全穩定的收益類產品中,包括存款、保險、國債等,將30%的資產投資於各類投資基金和各類債券中,而將20%的資產用於股市、期貨、樓市等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中。532型資產配置的特點是低風險,穩健,流動性較強,收益也相對較好。
2、433型
這是一種進取型的資產配置方式,意味著將40%的資產投資於安全穩定的收益類產品中,將30%的資產投資於中等風險和收益的各類基金、債券,剩下的30%則用於股市、期貨、樓市等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中。433型的資產配置增加了高風險部分的投入,其特點是風險適中,收益率較高。
3、442型
這是一種平衡性資產配置方式,意味著將40%的資產投資於安全穩定的收益類產品中,同時也將40%的資產投資於中等風險和收益的各類基金、債券,剩下的20%則用於股市、期貨、樓市等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中。442型資產配置的特點是攻守平衡,易調節與變換。
家庭理財資產配置策略
1、家庭理財不得不面臨的風險
談到家庭理財,我們最常溝通的就是關於財富安全傳承的問題,特別是高凈值人群,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獲得了政策紅利,現在就更關注如何把辛苦賺到的財富,有效的傳遞下去。那就必然不可避免的需要注意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人身意外,健康風險,財務風險。
一、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是不可控的,我們只有未雨綢繆。
政策風險:比如說遺產稅,它是只能聽命於時局的,所以政策性風險,往往都是蠶食式風險,它會逐漸把你的財富侵蝕掉。
市場風險:在市場上我們只能把握自己的部分,我們把握不了競爭對手,把握不了市場的大環境,所以風險往往多是斷崖式的風險。中國的投資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願意用過去的經驗去判斷未來的趨勢,而往往經驗是判斷不出趨勢的,趨勢的變化真的非常得快,贏9次輸1次都有可能導致全軍覆沒。
二、人身意外,健康風險和財務風險是壽險可控,保人保財的。
人身意外多為突發式的,對手的攻擊。這種突發式的風險可以通過人壽保單去規避掉,那麼健康風險是我們談的最多的話題,是不可避免的風險,4個人就有3人得大病,這是一定的。還有一個就是財務風險,一個家庭的財務風險,往往都是被家庭忽略掉的,就是家庭的錢到底安不安全。所以要給家裡的錢保上險,其實很多理財型的'產品就是保錢的。理財產品是有比較定額的回報,有分紅,又保證領取,就是給錢保上險的。所以現在的保險越分越細,有保人的,有保車的,有保房子的,有保錢的。
三、常見的資產配置的政策及市場風險分析。
股市:斷崖式的風險在股市裡體現的淋漓盡致,順風順水時,賺得挺好,一次投資失敗,讓所有的利潤全回去了,有80%的以上的人都是虧損。92年就在股市操作的人,經營了20多年,我問他你告訴我股市的規律,他說沒規律,中國的市場根本就沒有人看懂。
房地產:中國的房地產挺好玩,看到一篇文章說中國的樓市限購令打開,被很多房企認為是逃離中國樓市的最後一波行情,我也不知道它到底准不準,但是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有的城市接近瘋狂,有的城市無人問津,中國房市看不太懂。
小額信貸:小貸公司用高額利息去吸引客戶,而放貸的人看中的是客戶手裡的本金。因為這個事在好幾年以前,我就跟我媽媽講,這老太太有時候回來跟我探討這樣的話題,她說兒子今天她有一個同事,2萬塊錢3個月給3千,他們都給好幾回了。我說我幫你算一個帳,2萬塊錢3個月給3千,他給你1年給1.2萬,我說他給你1年半之後,他沒影兒了,跑了,你會發現1年半不但一分錢利息沒拿回來,還搭了2千塊錢,是不是這個帳。大家看看現在小貸跑路的有多少,所以小貸也不是很好的投資方式。你看中的是收益,別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古人講「聽天命盡人事為賢者」,那現代人通過保險等未雨綢繆的手段讓風險可控為智慧者。
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生意、股票、基金、期貨這些獲益性的投資渠道都可以作為家庭理財的前鋒,但需要合理配置,不要太多;儲蓄、國債、基金、分紅型的保險,這些都能作為家庭理財的後衛,確保本金安全的同時還有穩定收益;意外、重疾、壽險這類保障型的保險是家庭經濟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家庭理財中不可缺少的門將;當然,理財需要熟悉政策、規則,根據市場氛圍排兵布陣,不能說參加「世界盃比賽配個小學生門將」,還要能戰勝誘惑,堅守原則。股神巴非特有三大投資原則: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謹記第一條和第二條。很多高端人士都深知,本金是種子,沒有種子便無法播種,更無法收獲。
Ⅸ 如何規劃家庭理財資產配置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是指資金對各種資產進行分配的一個過程,如果做好了合理的資金安排,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時就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家庭財務的穩定,既不對家庭產生影響,又能產生一定收益。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在文章開始前,向大家推薦一門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收入的理財課程,用七天時間感受理財能力的突飛猛進: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關於家庭理財,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
40%的收入用來進行財富的保值或升值,投資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的收入用來維持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轉,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
20%的收入存入銀行,對未來的風險未雨綢繆,也可以投資一些貨幣基金增加收益。
10%可用於保險規劃,對一些可能會出現的人生風險進行一些保障。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這個賬戶的關鍵就是可以賺也可以虧。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即把投資的錢平均分成兩半,一半投資於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生活的消費可配置1~2張信用卡,可以覆蓋大部分的日常消費。對於這個賬戶,每個小夥伴必須要有的,但是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佔比過高。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是很普遍的情況,所以准備其他賬戶就缺乏資金了。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是專屬的:不能隨便用。每個家庭都想給家人存在養老金和教育金,但肯定避免不了因為要買車或者裝修用掉一些。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這個賬戶被認為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是比較適合實現的。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如何規劃家庭理財資產配置》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