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行業發展趨勢
❶ 分布式存儲產業鏈發展概況
作者 | 焦仕可
來源|《2020分布式存儲產業鏈研究報告》
數字化世界不可逆,分布式存儲產業鏈,是承載數據洪流的數據水庫。
分布式存儲產業鏈概況摘要:
1、市場需求旺盛,定製化伺服器迎來高光時刻。 從需求角度看:存儲行業的發展是技術與需求相互促進的過程。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數據呈指數級增長趨勢,成為創新的基礎。流量、帶寬、數據的計算、存儲、檢索需求長期穩定向上;從技術角度,演算法、算力、算量的增長,分布式存儲在雲計算、虛擬化、IPFS等技術支持下,硬體或將在軟體及演算法的迭代和融合中突破硬體物理限制,下遊客戶將參與晶元及伺服器標准制定,定製化伺服器成為未來新趨勢。
2、產業鏈上游技術及製造卡脖子,多維競爭局面展開,行業格局或重新洗牌。 從產業鏈供應鏈角度看:分布式存儲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數據中心,伺服器是數據中心的心臟,晶元是伺服器的核心組成部分。伺服器硬體升級的核心是數據處理,即對數據的採集、存儲、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國產化能力長期偏弱,供應鏈集中在歐美日韓台地區。受中美摩擦及疫情影響,上游原材料供應受阻,整體市場成本或將增加。但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及技術迭代,國產的技術、產品、及組織形式上的創新,將有可能帶領硬體端突破重圍,創新帶來行業格局變化。
3、未來十年,國產替代將成主流。 從行業周期看:伺服器軟硬體持續升級周期僅為 2-3 年,當前已處於升級換代階段。過去,伺服器已經實現了從OEM(代工生產)向ODM(設計製造)再到JDM(由互聯網/雲計算企業,與伺服器生產商一起研發伺服器)模式演化,國內浪潮就是典型聯合設計製造商。中美摩擦,反向加速了國內數字領域的發展,加速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在IPFS新技術的支持下,行業參與門檻降低,多方競爭下及政策支持下,國產替代趨勢明顯,未來十年或成主流。
4、新一輪行業機遇誕生,新的財富格局或在web3.0中被刷新。 從市場空間來看:中國無論是數據中心規模還是伺服器等上游佔有率,與歐美相比相差巨大,加之公有雲、私有雲的爆發,行業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在政策支持、技術迭代、資本角逐三重利好驅動下,存儲市場迎來新機遇,新一輪的財富大分配已經展開!
❷ 長江存儲工作穩定嗎
長江存儲的工作是相對穩定的。以下是對長江存儲工作穩定性的詳細分析:
公司背景與實力:
- 長江存儲是一家專注於存儲晶元設計與製造的創新型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
- 作為中國存儲晶元產業的重要力量,長江存儲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為其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員工福利待遇:
- 長江存儲為員工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完善的福利體系,包括五險一金、年終獎、節日福利等。
- 公司還注重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培訓,提供多樣化的培訓機會和晉升通道,幫助員工實現個人價值。
工作環境與氛圍:
- 長江存儲的工作環境優雅舒適,注重員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完善的辦公設施和休閑場所。
- 公司內部氛圍積極向上,鼓勵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為員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行業發展趨勢:
-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存儲晶元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長江存儲作為存儲晶元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將受益於行業發展的紅利,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保障。
穩定性分析:
- 從公司背景、員工福利待遇、工作環境與氛圍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來看,長江存儲的工作是相對穩定的。
- 當然,任何企業都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和運營風險,但長江存儲憑借其強大的實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能夠為員工提供相對穩定的職業發展環境。
綜上所述,長江存儲的工作是相對穩定的,但員工仍需關注行業動態和公司發展變化,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❸ 網路存儲發展趨勢
網路存儲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SAN的發展:
- 開放性:SAN將更加註重開放性,以適應不同廠商、不同平台之間的互操作性需求。
- 智能化:智能化發展是SAN的另一個重要方向,通過引入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提升存儲系統的自動化管理和優化能力。
- 集成化:集成化趨勢將促使SAN與更多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提供更全面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NAS的增長:
- 持續增長:NAS以其易用性、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益,將繼續在市場中保持快速增長。
- 技術融合:NAS將與SAN等技術進行融合,共同構建更加高效、全面的數據存儲和備份系統。
SAN與NAS的融合趨勢:
- 深度整合:SAN和NAS將在數據備份領域進行深度整合,利用各自的優勢,共同提供高效、可靠的數據備份解決方案。
- 依賴專業軟體:這種整合將依賴於專業數據存儲管理軟體,實現對整個網路數據的集中管理和自動化備份流程。
分布式網路環境中的存儲優化:
- 文件歸檔與數據分級存儲:在分布式網路環境中,存儲系統將支持文件歸檔和數據分級存儲,以優化存儲資源的利用。
- 災難恢復功能:存儲系統將具備災難恢復功能,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夠快速恢復關鍵數據,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綜上所述,網路存儲的發展趨勢將聚焦於SAN的開放性、智能化與集成化發展,NAS的持續增長以及與SAN的融合趨勢,同時注重在分布式網路環境中實現存儲資源的優化和災難恢復能力的提升。
❹ 移動存儲介質的發展趨勢
趨勢一:各種信息安全技術走向融合
在企業數據安全管理領域,一個最重要的趨勢就是與各種安全技術的集成以及與各種安全產品的整合。移動存儲介質的保密管理已經遠遠超越了設備單點安全的范疇,移動存儲介質泄密防護作為企業信息失泄密防護的重要環節,需要結合企業現有組織結構,並能與現有的企業安全產品相整合,特別是與信息防護和控制系統(IPC)的整合,成為全面信息安全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
一些廠家認識到基於軟、硬體的保密防護的必要性、優點和不足,將單點設備安全和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結合起來,並推出了軟硬體結合的產品,這類產品的出現是技術融合的產物,它綜合了以上兩類產品的優點,實現了移動存儲介質的數據安全、介質訪問控制,介質使用環境安全、數據擺渡安全等多層次保護,對移動存儲介質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這類產品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方案。
趨勢二:基於安全晶元的驗證和加密被越來越多的產品所採用
隨著安全移動存儲設備應用環境的復雜化,簡單地依靠桌面操作系統的單向認證方式,無法抵擋假冒身份,數據攔截等惡意的竊密手段。基於安全晶元的身份認證方式,將大大提高移動存儲設備數據訪問的安全性。在安全移動存儲設備晶元中運行獨立的COS操作系統,通過USBKEY等安全通道進行身份認證,並由COS完成數據的動態加密。這種認證和保密技術是SIM卡、網上銀行等應用認證技術的拓展。
趨勢三:介質的分級保護成為產品的必要功能
國家保密部門在保密制度上做出了明確規定,對信息系統提出了分密級保護的要求,並規定不同密級實體之間的訪問規則,比如高密級移動存儲介質不能在低密級計算機上使用,高密級電子文件不能存儲在低密級存儲設備上。為滿足保密部門這些要求,密級標識和基於主客體密級標識的訪問控製成為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的必備功能。
趨勢四:安全數據擺渡成為熱門技術
傳統的數據擺渡威脅來自於移動存儲介質在內外網之間的交叉使用。近幾年,病毒(木馬)通過移動存儲介質擺渡來竊取用戶文件,逐漸成為信息安全的焦點問題,如何有效地鑒別用戶和病毒(木馬)行為,通過有效的手段來保證移動存儲介質在內外部網路之間進行數據擺渡的安全,成為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趨勢五:審計跟蹤趨向多維度、立體化
移動存儲介質的便攜性決定它需要把傳統的終端數據審核功能拓展到受控的環境之外,系統審計跟蹤需要從簡單一維空間發展到多維空間,實現基於身份、時間,地點、設備、不同安全模式等多維跟蹤。人員操作審計,終端操作審計、設備使用審計,文件跟蹤審計等構成了立體化的審計跟蹤體系。
易產生的安全隱患
隱患1:使用人員安全意識不高,將帶有與工作有關的資料、單位機密文件的移動存儲介質隨意外借或者麻痹大意而丟失,被他人將移動存儲介質中的資料悉數竊取。
隱患2:移動存儲介質在內外網之間直接交互使用,在接入互聯網等網路時,容易被黑客利用高科技手段獲取有用的個人或者公司信息,從而導致一些重要數據或信息的泄密,造成不必要的個人或者集體損失。
隱患3:由於移動介質的不規范使用,使其作為媒介將病毒從外網帶入內網成為了可能,如銀行內部發生了計算機病毒攻擊內網導致網路癱瘓、系統崩潰和數據丟失。
隱患4:由於移動介質的方便性,常常隨身攜帶,造成移動介質震動或跌落使其受損,從而造成數據和信息的丟失。
隱患5:目前市場假貨很多,大多數都是擴容產品,實際容量與標識有很大的出入,往往使存儲的資料丟失,所以,在購買時,一定要買正品。
❺ 儲能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淺析
動力電池領域在產業和資本市場上備受青睞,這一關注逐漸轉向了儲能電池這一相關領域。新能源汽車行業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而儲能行業雖然尚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
1. 儲能的重要性及市場分析
儲能簡單來說,就是將能量儲存起來,以便在需要時使用,從而解決能量供需的時間和空間不匹配問題。儲能可以根據能量存儲形式的不同,分為電儲能、熱儲能和氫儲能等類型。電儲能是主要的儲能方式,其中包括電化學儲能和機械儲能兩種技術。電池是儲能系統的核心部分,電池成本占據了儲能系統成本的50%以上。儲能電池系統的成本由電芯、結構件、BMS、箱體、輔料以及製造費用等多方面組成。其中,電芯成本約佔80%,而 Pack 成本占據了整個電池包成本的20%。儲能系統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電池模組生產工段和系統組裝工段。儲能電池的主要目的是調節電力資源,實現「削峰填谷」,減輕電力系統的壓力。
2. 儲能產業鏈分析
儲能電池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原材料及設備、中游儲能系統及集成、下游電力系統儲能應用三個部分。上游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沖蔽敬電解液、隔膜以及結構件等原材料;中游主要是儲能系統的集成與製造;下游主要包括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的電力系統儲能應用。
3. 儲能主流方式及市場前景
物理儲能和電化學儲能是目前的主流儲能方式。物理儲能作為最成熟並已形成商業化的儲能方式,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蓄能等。電化學儲能作為近年來增長最快的儲能方式,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儲能、鉛蓄電池儲能和液流電池儲能等。
4. 政策加持儲能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儲能政策,助力儲能行業向規范化、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5. 儲能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儲能作為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也在快速發展。
❻ 簡述儲存設備的發展趨勢
市場由國外企業壟斷,國內廠商奮力追趕
存儲晶元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三星、SK海力士、美光,合計占據全球DRAM市場95%左右的份額,NAND
Flash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由三星、鎧俠、西部數據、美光、SK海力士、英特爾六大原廠組成的穩定市場格局。
從中國存儲晶元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市場主要由國外存儲晶元巨頭領導,細分領域也落後於國外及台灣廠商(如NOR
Flash的旺宏/華邦等),但近年來國內廠商奮力追趕,已在部分領域實現突破,逐步縮小與國外原廠的差距。
其中,兆易創新位列NOR
Flash市場前三,聚辰股份在EEPROM晶元領域市佔率全球第三,長江存儲128層3DNAND存儲晶元,直接跳過96層,加速趕超國外廠商先進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兆易創新集團旗下還包含長鑫存儲(CXMT),意味著兆易創新集團同時握有中國NOR
Flash與DRAM的自主研發能力,扮演中國半導體發展的重要角色。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存儲晶元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