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裝甲車如何配置兵員
1. VN3輕型裝偵察裝甲車的整體結構是怎樣的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研製了一款編號為VN3的新型4*4輕型裝甲車。這種新型裝甲車的生產數量極少,專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VN3輕型裝甲車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偵察活動,不過這種裝甲車並沒有安裝較先進的晝夜監視系統。
VN3輕型裝甲車的外觀類似法國的「龐阿爾」裝甲車。後者的戰斗重量為3.59噸,通常容納三人。中國的VN3輕型裝甲車體積較大,可容納五名指揮員、駕駛員及三名其他人員,總重5.3噸。它使用柴油引擎,最高時速可達到每小時110公里,一次加滿油可行駛六百公里。
由於內部空間擴大,VN3輕型裝甲車可以在戰場上發揮更廣泛的作用。VN3輕型裝甲車的全焊接鋼車體可保護車內人員免遭小型武器、彈片以及某些地雷的傷害。VN3輕型裝甲車還安裝了防彈及防彈片玻璃,車內人員可通過車身兩側及後部的三扇門快速進出。
VN3輕型裝甲車的基本配置包括單人炮塔,炮塔上裝有12.7毫米和7.62毫米的同軸機槍。這些武器可利用安裝在車頂的晝夜瞄準系統打擊目標。其他可以安裝的武器系統包括反坦克導彈。炮塔的兩邊還安裝著一組電控煙幕彈發射裝置,可以覆蓋車的前緣弧區。
2. 一個裝甲師由那些單位組成
美國第1裝甲師
組建於1940年7月15日,駐防德國巴特克羅伊茨納赫市。隸屬於第5軍,下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2個裝甲旅旅部與旅部連(共轄6個重型坦克營)、1個機步旅旅部與旅部連(轄4個機步營)、1個工兵旅、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1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兵營、1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兵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1個師航空旅(下轄2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空中突擊連、1個航空指揮連、1個騎兵中隊)、1個化學連、1個憲兵連及1個師樂隊。編有官兵17278名,其中軍官1220人。
主要裝備有:M1A1/A2主戰坦克348輛,M2步兵戰車216輛,M3騎兵戰車100輛,全履帶裝甲人員輸送車308輛,履帶式指揮所運載車167輛,AH-64攻擊直升機36架,AH-1攻擊直升機8架,UH-60A多用途直升機24架,UH-1多用途直升機6架,OH-58D觀察直升機44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3架,「標槍」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144部,「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36部,155毫米自行榴彈炮72門,改進型「火神」高炮24門,90毫米無後坐力炮24門,107毫米迫擊炮66門,各型無線電台5281部,各種夜視設備4983部。
俄羅斯第34摩托化步兵師
目前俄羅斯第34摩托化步兵師編制如下:全師共有12294名官兵。
師部:245名官兵,3輛BTR系列輪式裝甲車,6部SA-14(北約代號)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3個摩步團:其中一個摩步團擁有2523名官兵, 配備有156輛BTR-80系列輪式裝甲車。另外二個摩步團各擁有 2424官兵,每團裝備有147輛BMP-2型步兵戰車。其中裝備有BMP-2型的摩步團可以在坦克團的配合和掩護下,在戰線寬正面上發起攻擊,與坦克團一起攻擊敵防線上最薄弱的地域。
1個坦克團:1143名官兵,94輛T-72B型主戰坦克。這是第34摩步師最為重要的突擊力量。
1個炮兵團:它是摩步師的主要火力,擁有1062名官兵,下轄3個共裝備有48門2S3的自行加榴炮營, 和一個裝備了18部BM-21型火箭炮營。
1個地空導彈團:504名官兵, 20部SA-11(北約代號)中程防空導彈系統, 21部SA-14近程防空導彈系統。這兩種自行防空系統,構成了第34摩托化步兵師的主要防空力量,另外摩步師還配備了上百具單兵攜帶的SA-17型攜帶型防空導彈和16部ZSU-23-4自行防空火炮。
1個地對地導彈團:170名官兵, 4部SS-21(北約代號)戰術彈道導彈車,這為摩步師提供了強大的遠程打擊力量。
1個偵察營:340名官兵,3輛BRM偵察車, 16輛BRDM系列偵察車(包括4輛BRDM-2rkh核生化偵察車), 12輛BMP-2型步兵偵察車。
1個直升機大隊:200名官兵, 6架MI-24攻擊直升機, 12架MI-17運輸直升機, 6架小型米式偵察直升機。
1個工兵營:395名官兵。除了修築工事、掃布雷外,還要協助推進部隊克服江河等障礙物。
1個空降強擊營:這次出現在34摩托化步兵師里的空降強擊營,原本是集團軍一級才配備的特種作戰部隊,但因為情況需要也可以加強到師一級部隊。空降強擊營通常通常執行非常重要的戰術任務,它基本都是搭乘直升機,超低空飛行至敵重要的目標區,然後強行機降作戰。其編制包括3個空降強擊連、一個迫擊炮連。每個空降強擊連下轄3個空降強擊排、一個迫擊炮排、一個榴彈發射器班、1個反坦克班和一個防空導彈班。
此外第34摩步師還有通信營、醫務營、運輸營、防化營、修理營、炮兵指揮偵察連與交通警備連各一個。
蘇聯坦克師滿員編制額9400人,其中軍官1000人,通常編3個坦克團,1個摩步團,1個防空導彈團及若干直屬分隊。共裝備坦克325輛,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185輛,火炮126門,18部多管火箭炮系統,4部戰術導彈系統。
其中師參謀部裝備9輛裝甲指揮車,10輛輕型卡車,20輛重型卡車。
坦克團裝備95輛T-80坦克,30輛BMP-3型步兵戰車,18門D-30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摩步團裝備30輛BMP-3型步兵戰車,60輛BTR-80型裝甲輸送車,40輛T-80坦克,18門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炮兵團編2個122毫米榴彈炮營,1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和1個多管火箭炮營,共裝備有36門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18門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和18部多管火箭炮系統。
防空導彈團裝備20部薩姆-8防空導彈系統。
獨立導彈營裝備4部SS-21戰術導彈系統。
獨立運輸營裝備200輛卡車。
獨立衛生營裝備19輛野戰救護車。
德國「新陸軍」炮兵編制及裝備綜述
德國陸軍於2001年6月開始重組,原計劃2005年完成向「未來陸軍」的轉型,由於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轉型計劃擱淺。2004年7月,德國頒布了繼續發展陸軍的命令,並出台了「新陸軍」結構模型,由此開始了「未來陸軍」向「新陸軍」的轉型。轉型後的「新陸軍」劃分為干涉力量、穩定力量和支援力量,其中干涉力量和穩定力量是「新陸軍」的核心。
轉型後「新陸軍」中炮兵的編制規模被壓縮,兵員由「未來陸軍」的9500人裁至5000人,幾乎裁掉了一半。在干涉力量和穩定力量中,炮兵均按指揮、偵察和火力打擊一體化的「系統炮兵」理念編成。為便於在戰斗中進行連的協同與交換,干涉力量和穩定力量的炮兵偵察連和自行炮兵連的編制與裝備都相同。
干涉力量的師屬炮兵團下轄2個營,自行炮兵偵察營和火箭炮兵營。自行炮兵偵察營編有4個連,2個偵察連(分別裝備偵察和氣象系統)和2個炮兵連(各裝備8門PzH2000自行榴彈炮);過渡時期有1個偵察連仍裝備CL289遠程無人偵察機系統。火箭炮兵營編有4個火箭炮兵連(各裝備8門MARS多管火箭炮系統)。
德/法旅(干涉力量)的混合炮兵營編有4個連,2個炮兵連(各裝備8門PzH2000自行榴彈炮)、1個火箭炮兵連(裝備8門MARS多管火箭炮系統)和1個火力支援排、1個司令部/後勤供給連(裝備KZO目標定位無人機、「柯布拉」炮兵偵察雷達及氣象偵察儀器)。
空中機動作戰師(DLO)(穩定力量)的自行炮兵偵察團編有3個炮兵連(各裝備8門PzH2000自行榴彈炮)、2個偵察連和1個火力支援分隊。偵察連編有KZO目標定位無人機排、「柯布拉」雷達排、聲測排和l個氣象班。
3. 中國軍隊一個連大概裝備多少裝甲車
一個連的裝配配置要看 軍種和地域,
一個連大概120人,12人一輛車,10輛車左右,具體裝甲車配備要看作戰地域和軍種
4. 康曼多V-150裝甲車標准配置是怎樣的
康曼多V-150裝甲車採用且焊接車體,可防口徑為7.62mm的輕武器槍彈及彈片等。
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方,在他前面裝有兩個觀察鏡,左側裝有一個觀察鏡。車長位於駕駛員右側,在他前面和右側各有一個觀察鏡。
兩名乘員各有一個單扇艙蓋。早期生產的車在駕駛員和車長側觀察鏡後方各開有一個射孔,但後期生產的車上沒有此射孔。
載員艙位於車長和駕駛員後面,艙內兩側各坐三個步兵,機槍手後面還有一個步兵,步兵經由車體兩側的車門郵入,門的下半部可向下打開,上半部分可向後方打開,並有觀察鏡和射孔。側門前邊開有射孔,孔的上方有觀察鏡。該車上所有觀察鏡都有護目墊和保護檔板。
載員艙頂部中央安裝有能360°旋轉的手動轉塔,前部無觀察裝置,在樞軸上安裝1挺7.62mm機槍,有200發待發子彈,另外3000發貯存在車體內。
車體後面右側也有1出入門,該門下部可向下打開,上部則可向上掀起,且設有射孔和觀察鏡。載員艙與後門間通道頂部有一圓型單門窗口,通道內還有兩個座位。
動力艙位於車後左側,在車體頂部和左側部開有拆裝口。發動機冷卻系統使用一個風扇和管式散熱器並附加一個平衡箱用以提高散熱能力,風扇和氣道設計保證了最高的氣流效率和最小地功率損失。
冷卻系統可在環境溫度54.4℃條件下工作。動力艙內裝有滅火裝置,由駕駛員手動操縱。
該車盡可能使用標準的軍用汽車部件,如發動機、傳動裝置、車橋等。該車原用克萊斯勒公司361型8V汽油機,當在4000r/min時功率為147kW(200馬力),配以手動傳動裝置和單速分動箱,有5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現行生產車則採用8V柴油機,在3300r/min時功率為149kW(202馬力),配以自動傳動裝置和兩速分動箱。
該車整體式車橋上裝有閉鎖差速器,懸掛裝置包括半橢圓形板簧和在每個車輪上帶回跳限制器的雙作用液壓減振器。在每個車輪外還裝有空心橡膠彈簧,用以控制車體的振動。
輪胎在漏氣情況下可以行駛40km,並有自清潔胎面花紋。車前裝有絞盤,拉力44.5kN,鋼繩直徑9.5mm,長度48.76m。康曼多系列車都能水陸兩用,水上行駛時靠車輪劃水。
制式裝備有燃料箱和水箱、兩個手提滅火器、工兵工具箱、牽引繩、緩沖桿、特種板手、急救包、軍用工具箱、文件包、散件箱、輔助鋼繩、備用觀察鏡和帶軟管的空氣壓縮機等。
任選設備有煙幕彈或煙幕/榴彈發射器、後方固定軸座、帶7.62mm機槍樞軸和搖架的後環形支座,安裝12.7mm機槍或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環形支座及搖架、武器軸耳固定座或環形支座的火炮防盾、聚光燈、夜視儀、潛望鏡、備用潛望鏡及儲存盒、備傷槍管儲存箱、M26手榴彈箱、煙幕手榴彈箱、望遠鏡儲存箱、電台及有關裝置、帶支柱的車篷、頂艙觀察鏡、M28C5.6×瞄準鏡、陸地導航系統、車輛定向系統、三防裝置、擴音器系統、加溫器、空調系統、手制動警示燈、刮水器、飲具和起重桿等。區別,裝了柯克里爾公司MK3式90mm火炮,另一種則裝了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M242式25mm鏈式炮,兩者都裝有7.62mm並列和高射機槍。
該車比康曼多V-150長46mm,車內空間增大,可增載入重量726kg,總載重量達3357kg;軸距增大,懸掛加強,改善了越野平順性。
其他改進還有安裝新的分動箱、帶有電液備用裝置的新的液壓助力制動系統和改進型冷卻系統。
5. TH-495裝甲車主要有哪些配置
TH-495裝甲車生產於20世紀90年代初。
TH-495穿上了厚厚的附加裝甲。這些附加裝甲都是用復合材料製造的,裝甲武器打在附加裝甲上,僅僅會傷點「皮毛」,而不會傷到「筋骨」,TH-495裝甲車是世界上第一種安裝了附加裝甲的裝甲車。
TH-495的基本乘員有3人,他們是:車長、駕駛員、炮手。步兵艙可以搭乘7名士兵,每個士兵的坐椅都可以升降、前後調整,其中有4個坐椅在必要時可以放平,供乘員休息或運送傷員。這種設計在裝甲車中可謂「豪華之極」。車後的兩扇門是專供步兵上下車使用的。這兩扇門上各配一套有射擊孔的球形觀察裝置,供車內的士兵使用。
TH-495還創下了裝甲車的另外兩個第一,一是它的重量在世界裝甲車家族中是最重的,它的重量達26噸;二是它的速度也是最快的,每小時達到75千米。
TH-495的重量很大,但是它仍舊可以裝進C-130運輸機中直接運往前線。TH-495的後艙門上有兩個圓形的物體,這可不是射擊孔,它是專門設計的空氣濾清器,可別小看這個濾清器,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行駛,它可以很有效地過濾空氣中的有毒物質。
6. 一輛裝甲車對一個普通的步兵連,震懾力有多大
現代條件下的一輛裝甲車,絕對無法和一個步兵連相對抗。
1-一個步兵連所擁有的反坦克兵器(9具或18具),足以對付單個裝甲目標,數量比和毀傷能力比都是步兵連占優勢;
2-步兵連的兵員具有一定的土工作業能力,可以改變地形、布設障礙(溝壕、崖壁或雷場),遲滯與限制裝甲車的行動,為反坦克火力創造條件;
3-步兵連的兵力與火力,足以構成同時具備上述兩條的多道攔阻線、打擊線,以確保遠近結合、多措並舉,火力交叉,形成對裝甲車的殲擊態勢。
7. 誰知道特警的那個裝甲車的配置和用意和特點
劍齒虎裝甲車是中國警方專用防爆車,由福特F550改裝而成,車長6.7米,寬2.36米,高3米,車身採用重疊式的防彈結構設計。截至2015年2月,國內只有蘭州、南通、海安、宜賓等少數城市引進這款價值160多萬元的新式裝甲車。
8. 二戰時期德、英、美、蘇的裝甲師或裝甲軍的編制
德軍編制
師部:1x師部指揮連、1x摩托化制圖分隊、1x警衛分隊(2挺輕機槍)、1x裝甲團:
團部:1x摩托化通信排、1x裝甲偵察排、1x裝甲維修連
3x裝甲營:1x裝甲指揮連、1x中型裝甲連、2x輕型裝甲連、1x裝甲擲彈旅:2x裝甲擲彈團:
團部:1x團部警衛連、1x通信排、1x工兵排(3挺輕機槍)、1x摩步排(6挺輕機槍)、1x反坦克排(3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3挺輕機槍)、2x摩步營:3x摩步連(18挺輕機槍,4挺重機槍,3支反坦克槍,2門80毫米迫擊炮)、1x重型摩步連(12挺重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3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1x炮兵連(4門150毫米輕型步兵炮,4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1x炮兵團:團部(摩托化):1x觀測連(摩托化)、1x通信排(摩托化)、2x摩托化炮兵營:營部(2挺輕機槍):1x通信分隊、1x校射分隊、3x炮兵連(3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1x輕型軍需供應分隊、1x摩托化重炮營:營部(2挺輕機槍):1x通信分隊、1x校射分隊、2x炮兵連(3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1x炮兵連(3門100毫米K18重炮,2挺輕機槍)
師直屬部隊:
1x摩托化偵察營:1x指揮連、1x摩托化通信排(2挺輕機槍)、1x重型裝甲偵察車連(18門37毫米反坦克炮,24挺輕機槍)、3x摩步連(2門81毫米迫擊炮,4挺重機槍,18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重型摩步連:、1x工兵排(4挺輕機槍)、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輕機槍,3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輕機槍,3支28毫米PAK41反坦克槍)
1x機械化步兵營:營部(摩托化)(2挺輕機槍)、1x通信分隊(摩托化)、1x重型反坦克連(6輛Marder III Ausf M)、1x摩步連(6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門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1x重型高炮連(12門20毫米高射炮,4挺輕機槍)
1x裝甲工兵營:營部:1x裝甲工兵連(23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2x摩托化工兵連(18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1x摩托化舟橋縱隊(2挺輕機槍)、1x摩托化輕型工兵縱隊(2挺輕機槍)
1x裝甲通信營:營部(摩托化):1x裝甲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1x裝甲無線電通信連(6挺輕機槍)、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
1x衛生營:3x摩托化衛生連(2挺輕機槍)、3x救護車縱隊(1挺輕機槍)
師軍需處:
12x輕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1x重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3x重型燃料運輸縱隊(2挺輕機槍)、3x摩托化維修連、1x摩托化軍需連
師供應處: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1x摩托化屠宰連、1x摩托化物資供應縱隊
1x摩托化憲兵排(2挺輕機槍)、1x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407、文職-101、軍士-2112、士兵-9197。總計-11817
武器裝備:反坦克槍-30支、輕機槍-174挺、重機槍-46挺、50毫米迫擊炮-36門、81毫米迫擊炮-18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36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4門、75毫米步兵炮-10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4門、20毫米高射炮-12門、37毫米高射炮-2門、88毫米高射炮-4門、坦克-152輛、Marder III Ausf M-3輛、裝甲車-96輛、摩托車-1300輛、汽車-510輛、馬車-1462輛
美軍編制
一個裝甲師轄3*指揮部和1*搜索營。搜索營有20輛M5A1坦克。
下轄:3*坦克營,3*裝甲步兵營和3*裝甲炮兵營。
坦克營編制坦克如下:營部: 5xM4、中型坦克連(共3個連):18xM4、輕型坦克連(共1個連):17xM24
裝甲步兵營:72*M3半履帶運兵車,1062員官兵。
裝甲炮兵營:18*M7 105mm自行火炮。
全師總兵力10616人,中型坦克(M4)168輛,輕型坦克77輛。
英軍編制:
一個典型的陸軍裝甲師編制是兩旅制,一個裝甲師下帶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機械化步兵旅,另有師屬的反坦克炮團(48門6磅炮)、裝甲車團(4個裝甲車中隊)、高炮團(54門「博福斯」40MM高炮)和兩個炮團(24門25磅炮),以及工兵部隊、醫療部隊等其他。裝甲旅下屬3個坦克團,1個機械化營,坦克團下屬3個中隊,摩步旅下屬三個摩步營,營屬4個連。全師合計不到200輛坦克。
蘇軍編制
戰前時期-1940年中期:坦克軍有兵員12710人,坦克560-600輛,火炮118門。編制為2個輕坦克旅、1個摩托化步兵機槍旅、1個通信營。每個輕坦克旅下轄4個坦克營(每營54輛輕型坦克,6輛76mm坦克)、1個偵察營、1個迫擊炮營以及一些其他後勤行政部隊,每旅計有278輛BT坦克或者267輛T-26坦克。裝備T-26坦克的旅比裝備BT坦克的旅要規模小一點,其只有3個營,附加一個摩托化步兵營、1個維修營、通信/訓練部隊;兵員總數為2745人、145輛T-26坦克、56輛噴火坦克和火炮、28輛裝甲車、482輛汽車和卡車、39輛拖拉機。在車輛齊全了後,大多數裝備T-26的坦克旅都擴大為4個坦克營。大多數的重坦克旅有136輛T28坦克、37輛BT坦克以及10輛噴火坦克。也有例外,第5坦克旅是唯一一支裝備94輛T35坦克、44輛BT坦克以及10輛噴火坦克的旅。蘇聯當時還有一種重型坦克旅的編制,裝備有多炮塔式T-28坦克,和普通坦克旅的區別很小。其基本單位的坦克排只有3輛坦克,而不是普通的5輛。每個坦克連下轄3個排,連部還有1輛坦克。重型坦克營由1個營部、3個坦克連、1個通信排、1個偵察排以及一些訓練部隊組成。其中通信排有3輛BT坦克、2輛BA-20裝甲車、3輛無線電卡車、5輛摩托車。偵察排則有3輛BA-20裝甲車。訓練部隊下屬1個補給排(11輛卡車)、1個技術排、1個醫療排(2輛卡車)以及1個訓練排(4輛卡車)。重型坦克旅由3個重型坦克營和一些支援部隊組成。偵察連連部下屬1輛或更多坦克、2個裝甲車排、1個坦克排。
1940年中期-1941年6月戰爭爆發:新編制規定1個機械化軍將由2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1個摩托車團、1個通信營、1個工兵營以及空軍分隊組成。每軍下轄官兵36000人以上、1031輛坦克(其中包括546輛KV或者T-34坦克)、268輛裝甲車和358門火炮和迫擊炮。坦克師每個坦克師下轄兵員11343人、210輛T-34中型坦克、63輛KV重型坦克、26輛BT-7輕型坦克、22輛T-26輕型坦克、54輛T-36噴火坦克、56輛BA-10重裝甲車、39輛BA-20輕裝甲車、28門野炮、12門防空炮、54門迫擊炮。不過關於坦克師內部組成的蘇聯官方資料卻很少。1940年5月,蘇聯還採用了一種新的裝甲兵編制。大約有96785兵員被編為1個T-35/KV坦克重型坦克旅、3個T-28重型坦克旅、16個BT輕型坦克旅、18個T-26輕型坦克旅、3個裝甲車旅、6個用於訓練和示範的獨立坦克團。新的KV重型坦克旅下轄3個坦克營,共有156輛坦克(包括39輛BT坦克)。 從1939年到1940年中期,蘇軍裝甲兵先後採用「坦克軍-坦克旅」、「獨立坦克旅」編制。
從1942年7月起,上面那些改變再加上一些輔助修改所形成的新坦克旅下轄1038名兵員、21輛輕型坦克、32輛中型坦克。為了通訊聯絡,每個排指揮官及連指揮官的T-34坦克都攜帶了無線電台,每旅還有4部RB型高天線無線電台,1部RSB型無線電台及4部RBS型電台(後者主要用於步兵營)。1943年上半年,蘇聯裝甲編制開始有點混亂,首先是坦克旅編制增加了1個防空炮連(4門37mm高射炮、4挺DShK機槍)。接著1月10日,NKO下令增強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強度。根據該命令,坦克軍編制增加1個迫擊炮團、1個突擊炮團以及1支預備坦克分隊,同時還擴大了油料運輸連的規模。其中迫擊炮團採用標准摩托化,下屬兩個營(每營下轄3個連,每連6門120mm迫擊炮)。但是蘇軍落後的通訊系統依然限制了這些迫擊炮的作用,每個迫擊炮連只有1台無線電台,營部還有2台。突擊炮團則下屬17輛SU-76和8輛SU-122。預備坦克分隊下轄40輛坦克(33輛T-34和7輛T-70坦克),不過實際很少滿員。
1943年2月,工兵掃雷連被擴展為工兵營;3月,下屬旅的防空炮連被改編為軍屬的防空炮營(16門37mm炮),每營增加1個通信連。防空機槍連(9挺DShK機槍)取代了坦克旅下屬的防空炮連。4月,坦克軍編制中又增加了1個坦克殲擊炮團(20門45mm炮)和1個對空聯絡排。1943年5月,增加1個坦克殲擊炮營(12門76mm或85mm炮),而自行火炮團則改為重型自行火炮團,每團12輛SU-152。8月,坦克軍編制中的2支牽引式反坦克炮部隊被2個自行火炮團所取代,一個裝備21輛SU-76,另外一個裝備16輛SU-122。
9. 二戰中德軍裝甲師是怎樣配置的
1942年陸軍裝甲師
德軍各類型編制:1942年陸軍裝甲師
師部:
1x師部指揮連
1x摩托化制圖分隊
1x警衛分隊(2挺輕機槍)
1x裝甲團:
團部:
1x摩托化通信排
1x裝甲偵察排
1x裝甲維修連
3x裝甲營:
1x裝甲指揮連
1x中型裝甲連
2x輕型裝甲連
1x裝甲擲彈旅:
2x裝甲擲彈團:
團部:
1x團部警衛連
1x通信排
1x工兵排(3挺輕機槍)
1x摩步排(6挺輕機槍)
1x反坦克排(3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3挺輕機槍)
2x摩步營:
3x摩步連(18挺輕機槍,4挺重機槍,3支反坦克槍,2門80毫米迫擊炮)
1x重型摩步連(12挺重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3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
1x炮兵連(4門150毫米輕型步兵炮,4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
1x炮兵團:
團部(摩托化):
1x觀測連(摩托化)
1x通信排(摩托化)
2x摩托化炮兵營:
營部(2挺輕機槍):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3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輕型軍需供應分隊
1x摩托化重炮營:
營部(2挺輕機槍):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2x炮兵連(3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炮兵連(3門100毫米K18重炮,2挺輕機槍)
師直屬部隊:
1x摩托化偵察營:
1x指揮連
1x摩托化通信排(2挺輕機槍)
1x重型裝甲偵察車連(18門37毫米反坦克炮,24挺輕機槍)
3x摩步連(2門81毫米迫擊炮,4挺重機槍,18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重型摩步連:
1x工兵排(4挺輕機槍)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輕機槍,3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輕機槍,3支28毫米PAK41反坦克槍)
1x機械化步兵營:
營部(摩托化)(2挺輕機槍)
1x通信分隊(摩托化
1x重型反坦克連(6輛Marder III Ausf M)
1x摩步連(6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門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
1x重型高炮連(12門20毫米高射炮,4挺輕機槍)
1x裝甲工兵營:
營部
1x裝甲工兵連(23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2x摩托化工兵連(18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摩托化舟橋縱隊(2挺輕機槍)
1x摩托化輕型工兵縱隊(2挺輕機槍)
1x裝甲通信營:
營部(摩托化)
1x裝甲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
1x裝甲無線電通信連(6挺輕機槍)
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
1x衛生營:
3x摩托化衛生連(2挺輕機槍)
3x救護車縱隊(1挺輕機槍)
師軍需處:
12x輕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
1x重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
3x重型燃料運輸縱隊(2挺輕機槍)
3x摩托化維修連
1x摩托化軍需連
師供應處:
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
1x摩托化屠宰連
1x摩托化物資供應縱隊
1x摩托化憲兵排(2挺輕機槍)
1x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407
文職-101
軍士-2112
士兵-9197
總計-11817
武器裝備:
反坦克槍-30支
輕機槍-174挺
重機槍-46挺
50毫米迫擊炮-36門
81毫米迫擊炮-18門
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36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4門
75毫米步兵炮-1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4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4門
20毫米高射炮-12門
37毫米高射炮-2門
88毫米高射炮-4門
坦克-152輛
Marder III Ausf M-3輛
裝甲車-96輛
摩托車-1300輛
汽車-510輛
馬車-1462輛
10. 現在的裝甲步兵班怎麼分工
裝甲車能座幾個人一班就幾個 裝甲車的所有乘員都是一個班裡的 包括駕駛員在內 當然不同分工訓練內容也有差別 步兵練槍駕駛員可能就去練車 駕駛員是專門的 但一班裡能開裝甲車的一般不止駕駛員一個 班長和步兵一起下車戰斗 車上留駕駛員和機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