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存儲拓撲

存儲拓撲

發布時間: 2022-12-06 22:17:22

Ⅰ 如何畫機房存儲伺服器拓撲圖

第一步,打開開始菜單,程序,microsoft office visio。第二步,為了便於繪圖,首先我們必須要把需要的繪圖菜單調出來。第三步,選擇網路裡面的伺服器、計算機和顯示器、網路和外設和網路位置。這是最常用的四項網路繪圖功能。第四步,選擇好繪圖工具,在visio的左側將會出現你選擇的繪圖工具欄窗口。第五步,繪圖時,根據需要來選擇圖形。比如說畫雲:在網路位置的工具欄選擇雲長按滑鼠左鍵然後拖到右側的編輯網格中。第六步,為了讓圖形更加的美觀,我們還可以對編輯好的圖形做一定的放大縮小改動,點擊圖形四周的綠色小方塊拉動滑鼠方向鍵進行相應的調整。第七步,網路中間的路線我們可以用工具欄裡面的連接線工具來代表。第八步,依次把對應的硬體設備和pc編輯上去就好了。
網路拓撲圖是指由傳輸媒體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在網路節點設備和通信介質構成的網路結構圖,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離不開網路,比如我們經常在工作時公司用的網路,常用是匯流排型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拓撲圖主要由網路節點設備和通信介質構成的網路結構圖,在所有的通信介質是通過硬體的介面連接在一根傳輸匯流排上。

Ⅱ 採用鄰接表存儲,拓撲排序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多少

要看使用什麼樣的拓撲排序,最好的方法是輸出DFS的逆序,這樣的演算法復雜度是O(V+L),V是頂點個數,L是邊個數。

Ⅲ 光纖通道存儲系統網路拓撲結構中,不包括(  )。

【答案】B
【答案解析】光纖通道存儲系統網路拓撲結構主要有直連結構、交換結構和環形結構三類。

Ⅳ 什麼是分級的存儲體系結構它主要解決了什麼問題

分級存儲是將數據採取不同的存儲方式分別存儲在不同性能的存儲設備上,減少非重要性數據在一級本地磁碟所佔用的空間,還可加快整個系統的存儲性能。分級存儲是根據數據的重要性、訪問頻率、保留時間、容量、性能等指標,將數據採取不同的存儲方式分別存儲在不同性能的存儲設備上,通過分級存儲管理實現數據客體在存儲設備之間的自動遷移。

數據分級存儲的工作原理是基於數據訪問的局部性。通過將不經常訪問的數據自動移到存儲層次中較低的層次,釋放出較高成本的存儲空間給更頻繁訪問的數據,可以獲得更好的性價比。這樣,一方面可大大減少非重要性數據在一級本地磁碟所佔用的空間,還可加快整個系統的存儲性能。

(4)存儲拓撲擴展閱讀

在分級數據存儲結構中,存儲設備一般有磁帶庫、磁碟或磁碟陣列等,而磁碟又可以根據其性能分為FC磁碟、SCSI磁碟、SATA磁碟等多種,而快閃記憶體存儲介質(非易失隨機訪問存儲器(NVRAM))也因為較高的性能可以作為分級數據存儲結構中較高的一級。一般,磁碟或磁碟陣列等成本高、速度快的設備,用來存儲經常訪問的重要信息,而磁帶庫等成本較低的存儲資源用來存放訪問頻率較低的信息。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ILM)是StorageTek公司針對不斷變化的存儲環境推出的先進存儲管理理念,ILM試圖實現根據數據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數據訪問需求而進行數據的動態分布。

分級存儲和ILM在存儲體系結構上基本相同,目標也都是使不同級別的數據在給定時間和不同級別的存儲資源能夠更好的匹配。二者本質差別是數據分級的標准不同:前者標准為數據近期被訪問的概率;後者標准為數據近期對企業的價值。

Ⅳ pascal 用連接表存儲的拓撲排序程序

type point = ^node;
node = record
i:longint;
n:point;
end;

var i,j,k,n,m,a,b,top:longint;
map:array[1..10000]of point;
ans:array[1..10000]of longint;
stack,indegree:array[1..10000]of longint;
black:array[1..10000]of boolean;
tp:point;

procere push(x:longint);
begin
inc(top);
stack[top]:=x;
end;

function pop:longint;
begin
if(top=0)then exit(0);
pop:=stack[top];
dec(top);
end;

function topo:boolean;
var i,now:longint;
tp:point;
begin
for i:=1 to n do
if(indegree[i]=0)then
push(i);

for i:=1 to n do begin
repeat
now:=pop();
until(now=0)or(not black[now]);

if(now=0)then exit(false);
ans[i]:=now; black[now]:=true;
tp:=map[now];
while(tp<>nil)do begin
if(not black[tp^.i])and(indegree[tp^.i]>0)then begin
dec(indegree[tp^.i]);
if(indegree[tp^.i]=0)then
push(tp^.i);
end;
tp:=tp^.n;
end;
end;

exit(true);end;
begin
readln(n,m);
for i:=1 to m do begin
readln(a,b);

tp:=map[a];
new(map[a]);
map[a]^.i:=b;
map[a]^.n:=tp;

inc(indegree[b]); end;
if(topo())then begin
for i:=1 to n do
write(ans[i],' ');
writeln;
end
else
writeln('Occur loop.');

end.

Ⅵ 存儲基礎3 存儲陣列NAS SAN

存儲陣列在IT架構下主要有兩種:
盤控一體化架構和盤控分離化架構

管理口的默認IP地址是A控 192.168.128.101 B控 192.168.128.102

存儲結構:直接連接存儲(DAS)、網路連接存儲(NAS)、存儲區域網路(SAN)

通過存儲的通道不同分為IP SAN 和FC SAN
而無論是IP SAN還是FC SAN都有三種組網結構:
1、直連組網

主機和存儲之間通過專用的通道去連接,這個通道可以基於是IP的,也可以是FC。這種通道的實現方式主要是把存儲資源通過這個通道提供給上層伺服器使用
缺點:所有的存儲資源只能為一台伺服器提供存儲
2、單交換組網

它可以通過網路側的交換機或者說FC的交換機實現把存儲資源共享給多台伺服器提供存儲
缺點在於應用伺服器和交換機以及存儲 資源之間只有一條承載鏈路,任何一條鏈路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伺服器和應用之間連接失敗

3、雙交換組網

採用的是兩台或主備的方式去實現交換機的連接,所有的應用伺服器和存儲之間也是通過兩條鏈路去連接,中間斷開任何一條鏈路都不影響整個存儲和應用服務之間應用的訪問

注意:提到SAN存儲,默認指的是FC SAN

無論是IP SAN 還是FC SAN都有以下四個組件:

採用的是光纖作為承載通道。
FC協議棧

我們大多用的是FC-0 FC-1 FC-2這三層,也可以稱FC是大二層架構
FC-0主要是定義了物理層的介質,比如:光纖或者銅線、相應的標准、距離等
FC-1主要是定義了協議的編解碼的過程
FC-2主要是定義了幀、流控制以及質量控制方面
FC-3主要是加密
FC-4主要是上層協議的封裝,比如SCSI,完成SCSI協議到FC協議的轉換傳輸

FC的三種拓撲架構
1、點對點

通過主機側安裝的hub卡以及光纖線纜和設備去連接
缺點:所有的存儲只能為一台應用伺服器提供服務

2、仲裁環

通過光纖集線器去完成把存儲資源共享給多台伺服器,提供存儲。
缺點:它們都在環路上工作,任何環路上的設備出問題都會導致環路出問題,安全性不高
3、FC-SW

採用交換式的方式去實現FC的組網,這種方式採用FC交換機去實現為更多的上層伺服器提供存儲資源,同時也可以實現雙交換組網的一種方式

它的承載通道採用TCP/IP協議進行承載
實現IP SAN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

軟體主要實現的是從SCSI協議封裝成iSCSI的過程
乙太網卡主要實現的是把數據傳輸到外界
第二種:

與第一種的區別就是TOE網卡分擔了網卡的一些功能
第三種:

iSCSI卡即完成了數據的封裝也完成了數據的發放
不佔用任何的主機資源

FC SAN與IP SAN的區別

FC SAN因為距離原因,大多隻能在數據中心去做
IP SAN因為是TCP/IP做承載,所以可用於大區域數據

FC SAN速度快,傳輸效率高
FC SAN成本高
FC SAN採用的是專用的HBA卡 不會被外界攻擊

FC SAN更多用在容災備份的場景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附加存儲 :是一種將分布、獨立的數據進行整合,集中化管理,以便與對不同主機和應用伺服器進行訪問的技術。

SAN的所有文件存儲都是在主機這側完成的。
而NAS是把自己的文件系統和自己的操作系統都是在內部實現的,也就是說NAS有自己的文件系統和自己的操作系統去管理自己的內部數據。

NAS對不同操作系統開放的協議不同
Windows是CIFS
Linux是NFS

NAS還支持FTP和HTTP,對外提供文件共享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通用Internet文件系統,NAS對Windows系統提供文件共享所用的一個協議。
它使程序可以訪問遠程Internet計算機上的文件並要求此計算機的服務,CIFS可以看做是應用程序協議,如文件傳輸協議和超文本傳輸協議的一個實現
架構:C/S
應用:Windows系統共享文件的環境
傳輸協議:TCP/IP
對網路性能要求較高,如果丟包高的話,會訪問失敗

NFS (Network File System)網路文件系統。
應用在Linux/Unix文件系統中,通過使用NFS,用戶和程序可以像訪問本地文件一樣訪問遠端系統上的文件。
架構:C/S
傳輸:TCP或者UDP
因為支持兩種傳輸協議,所以網路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比CIFS要低
因為Windows上的軟體是集成的所以不需要安裝,而Linux和Unix則需要安裝軟體

NAS內部的組成:

NAS文件系統IO與性能影響
主機、網路、NAS本身內部的性能

NAS和SAN的區別:

Ⅶ 什麼是存儲器的四級存儲結構

CPU一級、二級、三級緩存+外部RAM存儲器總共是四級存儲。

CPU緩存到硬碟,一級比一級快,如果沒CPU緩存、內存,直接讓CPU讀取硬碟的話,CPU會一直等硬碟慢慢地把數據傳過來給它處理,這樣慢死了。所以先把硬碟上准備處理的數據傳到內存等待,最急著處理的就由內存傳到CPU緩存里,CPU可以以最高的速度讀取要處理的數據。

(7)存儲拓撲擴展閱讀

目前,快閃記憶體陣列已經逐漸普及,新埠的固態硬碟、NVMe網路架構,使存儲系統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未來,隨著新技術帶來的存儲效率大幅提升,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快閃記憶體陣列來滿足數據實時性應用需求。

高效、易於擴展的分布式平台引領存儲架構新趨勢。分布式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架構,不僅能提高存儲的效率和數據的安全性,還可以進行性能和容量的橫向擴展,解決大規模、高並發場景下的存儲訪問問題。

Ⅷ 海量空間數據存儲

(一)空間數據存儲技術

隨著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空間資料庫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出現了很多新的空間資料庫技術(黃釗等,2003),其中應用最廣的就是用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來管理空間數據。

用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來管理空間數據,主要解決存儲在關系資料庫中的空間數據與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介面問題,即空間資料庫引擎(SpatialDatabase Engine)(熊麗華等,2004)。更確切地說,空間資料庫技術是解決空間數據對象中幾何屬性在關系資料庫中的存取問題,其主要任務是:

(1)用關系資料庫存儲管理空間數據;

(2)從資料庫中讀取空間數據,並轉換為GIS應用程序能夠接收和使用的格式;

(3)將GIS應用程序中的空間數據導入資料庫,交給關系資料庫管理。

空間資料庫中數據存儲主要有三種模式:拓撲關系數據存儲模式、Oracle Spatial模式和ArcSDE模式。拓撲關系數據存儲模式將空間數據存在文件中,而將屬性數據存在資料庫系統中,二者以一個關鍵字相連。這樣分離存儲的方式由於存在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困難、數據訪問速度慢、多用戶數據並發共享沖突等問題而不適用於大型空間資料庫的建設。而OracleSpatial實際上只是在原來的資料庫模型上進行了空間數據模型的擴展,實現的是「點、線、面」等簡單要素的存儲和檢索,所以它並不能存儲數據之間復雜的拓撲關系,也不能建立一個空間幾何網路。ArcSDE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利用空間索引機制來提高查詢速度,利用長事務和版本機制來實現多用戶同時操縱同一類型數據,利用特殊的表結構來實現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無縫集成等(熊麗華等,2004)。

ArcSDE是ESRI公司開發的一個中間件產品,所謂中間件是一個軟體,它允許應用元素通過網路連接進行互操作,屏蔽其下的通訊協議、系統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和其他應用服務。中間件位於客戶機/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資源和網路通訊,並營造出一個相對穩定的高層應用環境,使開發人員可以集中精力於系統的上層開發,而不用過多考慮系統分布式環境下的移植性和通訊能力。因此,中間件能無縫地連入應用開發環境中,應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定位和共享中間件提供的應用邏輯和數據,易於系統集成。在分布式的網路環境下,客戶端的應用程序如果要訪問網路上某個伺服器的信息,而伺服器可能運行在不同於客戶端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系統中。此時,客戶機的應用程序中負責尋找數據的部分只需要訪問一個數據訪問中間件,由該中間件完成網路中數據或服務的查找,然後將查找的信息返回給客戶端(萬定生等,2003)。因此,本系統實現空間資料庫存儲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ArcSDE實現各類空間數據的存儲。

目前,空間數據存儲技術已比較成熟,出現了許多類似ArcSDE功能的中間件產品,這些軟體基本上都能實現空間數據的資料庫存儲與管理,但對於海量空間數據的存儲,各種軟體性能差別較大。隨著數據量的增長,計算機在分析處理上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數據不可能一次完全被讀入計算機的內存中進行處理。單純依賴於硬體技術,並不能滿足持續增長的數據的處理要求。因此需要在軟體上找到處理海量數據的策略,並最終通過軟硬體的結合完成對海量數據的處理。在海量數據存儲問題上,許多專家從不同側面進行過研究,Lindstrom在地形簡化中使用了外存模型(Out-of-core)技術;鍾正採用了基於數據分塊、動態調用的策略;汪國平等人在研究使用高速網路進行三維海量地形數據的實時交互瀏覽中,採用了分塊、多解析度模板建立模型等方法。這些技術、方法已經在各自系統上進行了研究和實現。本系統採用的ArcSDE軟體基本上也是採用分塊模型的方法,具體存儲和操作不需要用戶過多了解,已經由ArcSDE軟體實現。因此,對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更需要從數據的組織方式等方面進行設計。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系統採集了大量的遙感影像、正射影像等柵格結構的數據,這些數據具有很大的數據量,為適應流域空間基礎設施的管理需要,採取一種新的方式來管理、分發這些海量數據以適應各部門的快速瀏覽和管理需要。

(二)影像金字塔結構

影像資料庫的組織是影像資料庫效率的關鍵,為了獲得高效率的存取速度,在數據的組織上使用了金字塔數據結構和網格分塊數據結構。該技術主導思想如下:

(1)將資料庫中使用到的紋理處理成為大小一致的紋理塊;

(2)為每塊紋理生成5個細節等級的紋理,分別為0、1、2、3、4,其中1級紋理通過0級紋理1/4壓縮得到,2級紋理通過1級紋理1/4壓縮得到,…,以此類推;

(3)在顯示每個塊數據之前,根據顯示比例的大小,並以此決定該使用那一級的紋理;

(4)在內存中建立紋理緩沖池,使用LRU演算法進行紋理塊的調度,確保使用頻率高的紋理調度次數盡可能少。

(三)影像數據壓縮

影像數據壓縮有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兩個方法,具體採取哪種壓縮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對於像元值很重要的數據,如分類數據、分析數據等採用無損壓縮(即LZ77演算法),否則採用有損壓縮(即JPEG演算法)。通過對影像數據的壓縮,一方面可以節約存儲空間,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影像的讀取和顯示速度。影像數據的壓縮一般與構建金字塔同時進行,在構建影像金字塔過程中自動完成數據的壓縮。

熱點內容
數據模型於資料庫系統 發布:2024-07-27 09:59:56 瀏覽:849
網站ip訪問量 發布:2024-07-27 09:59:55 瀏覽:286
java字元串字元數組 發布:2024-07-27 09:59:13 瀏覽:593
如何利用無線網路搭建伺服器 發布:2024-07-27 09:59:05 瀏覽:721
it天空解壓密碼 發布:2024-07-27 09:50:39 瀏覽:549
軟體腳本買賣 發布:2024-07-27 09:50:38 瀏覽:917
android對象轉json 發布:2024-07-27 09:50:15 瀏覽:183
安卓平板有什麼可以畫對稱的 發布:2024-07-27 09:36:03 瀏覽:133
羊創意腳本 發布:2024-07-27 09:29:30 瀏覽:895
榮耀v20升級存儲 發布:2024-07-27 09:20:19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