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12復刻的什麼配置
A. AJ12怎麼樣還有什麼的耐磨。(Nike、AD)
如果打外場AJ12 不是比較適合 你要求的是耐磨、減震性好(扣籃)、舒服 個人推薦nike dream seson 包裹性&保護性&穩定性:
DREAM SEASON鞋子沒有內靴,但是由於鞋型設計,包裹性很不錯,很舒服的包裹感覺,沒有ZOOM KOBE IV那種變態的包裹感覺,一個原因是由於ZOOM KOBE IV的內靴設計,另一個原因是ZOOM KOBE IV是飛線Flywire輕質鞋身,DREAM SEASON是人造糅皮鞋身。個人更喜歡人造糅皮的感覺。 DREAM SEASON的高幫設計增強了鞋子的保護性,白黃版本的DREAM SEASON鞋頭是硬質的人造皮革,鞋身是軟質人造糅皮,黑紫配色的DREAM SEASON鞋頭好像是軟質人造糅皮,對腳趾的保護性,白黃配色的DREAM SEASON佔有更大優勢。其實要想不受傷最好還是要有好的打球習慣,鞋子的保護性只是輔助作用。
全掌Lunar :
這個地方還是要重點說說,鞋子的價值80%在於此,XDR技術到最終市售的後掌AIR ZOOM氣墊,全掌Lunar Lite技術,XDR技術,可以說是中端到高端的躍升!實際穿著,腳感很好,開始穿著如果不刻意做某些動作(如後掌走路,或者跳起後掌先落地……等),你只會感受到全掌Lunar Lite技術,而不會感覺到後掌AIR ZOOM氣墊,穿過2次後,你會感覺鞋子穿開了,其實我個人覺得全掌Lunar Lite的腳感比全掌 AIR ZOOM氣墊的腳感要好,沒有深陷進去的感覺,但是你可以清楚感覺到腳下Lunar Lite技術帶來的形變,穿Lunar Lite技術的鞋子長時間逛街不會小腿痛的。DREAM SEASON全掌Lunar Lite又給後掌加了一片AIR ZOOM氣墊,緩震性能很強悍,我個人認為全掌Lunar Lite+後掌AIR ZOOM的DREAM SEASON要比全掌AIR ZOOM+AIR MAX的AF25腳感要好很多,後者有點過於軟了。
運用了XDR技術的DREAM SEASON的耐磨性要遠遠好於用了XDR技術的ZOOM KOBE IV,這要得益於DREAM SEASON鞋底花紋,DREAM SEASON鞋底人字紋外側有一圈耐磨橡膠,前掌7、8mm的寬度,後掌12mm左右的寬度,耐磨設計原理有點和2K4相似,可惜2K4沒有運用XDR技術呵呵,DREAM SEASON可以放心的去磨外場。經過2次外場2次塑膠地的蹂躪,鞋底的人字花紋只有一點點一點點的磨損,我對DREAM SEASON的耐磨性很滿意
最後到了總結,我認為DREAM SEASON是一雙舒服性能出色的外場實戰鞋,舒適性和耐磨性給了我很深的印象,盡管沒有飛線技術,盡管不是科比正代鞋,盡管沒有中掌碳板,但是實在實在還是實在。是一雙渾然天成的戶外籃球鞋。
B. AJ12怎麼樣還有什麼的耐磨。(Nike、AD)
前面的ad的鞋子直接不用考慮了 按原價買的肯定都是小開
12的話你說的兩個配色都不是今年復刻的 按原價買不到 還有 你買12的話問清楚是哪一年復刻的 買到元年的只有收藏的份了 可以考慮今年的白黑 白灰橙
說說性能 12全掌zoom+碳板 配置不輸給現在的zk和lbj 而且12的大底紋路還是蠻密的 個人覺得還是蠻耐磨的 畢竟現在lbj9看紋路就覺得不耐磨 還有就是12的鞋身是皮的 比現在的飛線要耐穿
C. aj12藍麂皮是zoom還是sole
應該是zoom,但是本著復刻即減配的原則,更傾向sole
D. AJ12適合實戰嗎。鞋底軟不軟,透氣嗎
還可以,適合實戰,透氣和鞋底軟度較好
E. aj12和aj18那個高
aj12高。
aj12在鞋底厚度上比aj18高了0.5厘米。
aj12的「FLY AROUND」配置的綠色中底,滿足場上更快速移動的渴望,在腳跟部位Nike Zoom氣墊單元,帶來輕質及快速的減震響應。「FLY OVER」配置的藍色中底,這一完美組合兼顧快速響應和沖擊保護的特點,分別在前掌和足跟部配置Nike Zoom單元和可壓縮式Air Sole單元。「FLY THROUGH」配置的橙色中底,滿足場上更強爆發力的追求,配備全掌壓縮式Air Sole單元,帶來輕質緩震和抗沖擊力保護,適合內線活動時雙腳的硬著陸。
F. 求喬12代的詳細配置!~
喬丹12代在97年之後的6年也就是2003年,再一次在中國大陸地區上市。或許在市場上由於980的價格和喬丹的退役,反而顯得有些波瀾不驚,相比較前一陣子的喬丹3代的種種事件而言,多事之秋反而沒有出現在秋天。這讓人不禁覺得有些奇怪。而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似乎這雙鞋並沒有得到鞋迷們的肯定,惡評如潮說不上,但反響卻並不是那麼好。那麼喬丹12代元年和復刻究竟如何呢,還是擺開了揉碎了說好一些。
在喬丹鞋漫長的歲月中,真正讓大陸地區喬丹迷覺得喬丹鞋來到身邊的,便是在12代開始。雖然說喬丹1代在許多年前曾經也在北京利生體育用品商店發售過,而其它7到11代也在nike專賣店中閃現過身影,但是這似乎只能用滄海一粟來形容它的存在。
1995-1996賽季的nba是讓人興奮的一個賽季,喬丹再次回到了籃球場上,這對於諸多球迷來說,是一件會讓人整天覺得幸福洋溢在身邊的事情,同樣對於nike公司來講,這種洋溢在身邊的幸福更是不可言表。喬丹的這次復出似乎到達了其目的,再次奪得了總冠軍。對於nike來講,喬丹11代如洪水猛獸般得席捲了全世界的鞋迷更是達到了目的。1997年距離中國加入WTO還有4年的時間,而中國這塊龐大的市場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以來似乎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放棄,在喬丹歸來的第二年,喬丹12代伴隨著電視上一個充滿慢速鏡頭的廣告出現在NIKE的貨架上。在之後的CBA賽場上,CUBA賽場上,我們都可以尋覓到這雙12代的蹤影。這是喬丹用鞋鞋第一次將中國的鞋迷包圍住。
或許在外形設計、性能等諸多角度上來講,更多的人更願意喜歡12代的鄰居,也就是11代和13代,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包括國外鞋迷對於12代的評價也並不是很高,外底的硬度似乎一直是喬丹12代被拿來嚼舌根的一件事情。但這對於中國的鞋迷並不成為任何問題,至今還有人對12代津津樂道,現在就讓我們將焦距調到12代這雙鞋上,看看這雙鞋與眾不同的地方到底有多少。
1. 這是第一次採用了zoom air氣墊系統的喬丹鞋。進入了90年代,nike在氣墊的研究方面向現代化邁進了一大步。直到世紀之交的2000年,nike shox的推出都沒有撼動zoom air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而zoom air的貼地反應速度與避震穩定的相結合,就不用在這里多說了。需要提到的是,12代使用了全掌zoom air是在喬丹系列中的第一次,而第二次則是在6代以後也就是18代了。如果細心的人會發現,zoom air的使用經過了一個大的輪回。 full-length Zoom Air也就是全掌zoom air在最近又開始吃香,比如今年和去年夏天非常流行的air zoom flight 2k3和air zoom flight turbine。而在這較多使用全掌zoom air的兩個大的時間區域其中,多是前後掌獨立的zoom air氣墊單元,典型的例子就是喬丹13—15代。而nike重新使用這種配置的原因其實和zoom air的使用方法有直接的關系。縱向纖維的zoom air其實起到了一個氣壓的傳導作用。雖然空氣在zoom air包裡面被高壓住,但是受到人體的壓力還是還是會有氣體的流動,因此可以說是zoom air-DMX,這么說不是很恰當,但是總歸是一個比較形象的描述。因此全掌zoom air或許會讓人覺得太軟,但是體重稍微大,但是卻也需要zoom air氣墊的保護與反映的人,其實非常適合穿全掌zoom air的球鞋。所以最近復刻的air zoom flight Five,也就是所謂的kidd大眼睛如此受歡迎,不光是外形討好,其實穿上去也是十分舒服的。而喬丹12代正和這雙鞋處於同一時代,所以在中底設計的合理程度上來講,我個人認為,完美。而zoom air與碳素版的絕配,也從此開始了。
2. 這是第一次喬丹鞋上找不到任何nike logo的球鞋(不包括jordan retro)。或許有人會說,在喬丹7代開始,其實就沒有了。不過這只是在鞋的外表,鞋墊上其實還是有nike logo的存在。而這雙12代的鞋墊上,第一次換成了jumpman的標志。這是喬丹系列的一個新的開始,也是喬丹鞋一個新的概念的出現。NIKE為了能夠從喬丹身上「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而作出了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絕活。為了讓喬丹能夠多一些時間在籃球場上,以便賣出更多的球鞋,nike旗下的喬丹公司終於有了自己的產品,TWO3的概念在這雙12代的鞋舌頭上表露無疑,而類似於聯產承包制合同的大帽子往喬丹頭上一扣,喬丹本人在做出任何退出籃壇的決定都是需要比上一次更為艱難,畢竟他不在場上,球鞋就賣得不好。這么說其實有些讓人覺得喬丹17代和18代完全是因為喬丹再次復出,反過來想,喬丹復出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球鞋銷路更好,不要再像15和16那樣賣得一塌糊塗的。這只是後話,回到12代上來,這其實才是最有真正意義的喬丹鞋。(不過其實喬丹鞋盒子上還是有nike logo,就請各位高手別跟我矯情了,謝謝了,不然說話就更沒有邏輯了。)
3. 這是可以第一次讓廣大國人感受到復刻是怎麼一回事情。這個標題讓人感覺很搞笑。其實這是一句非常大的實話。老實說,從1到11代,並沒有多少人可以去穿著比較元年和復刻的區別到底有多大。而這次12的復刻正因為文章開頭所述的原因,可以有充分的群眾基礎來測試元年和復刻到底有什麼區別。元年的12代,被人抨擊的主要目標就是堅如磐石的外底。的確,如果縱向的來看,12代的確是外底最耐磨,也是最硬的一雙,即便搭配了zoom air,堅硬的外底也把柔軟的中底給抹煞了,當年買aj12元年的時候,正好是我打籃球最多的時候,在沒有買的時候,曾經聽見過同學穿 12代 走路的聲音,感覺上「渾厚如鍾」。如果只聽聲音的話,似乎像穿靴子走路的聲音。而當自己買了之後發現,的確如此,並且幾乎感受不到zoom air的存在。大概有2星期的時間,通過走路,打球,才穿出來zoom air的柔軟度,這種狀況讓我一度以為看不見氣墊的球鞋就是沒有氣墊的球鞋。另外由於ra-back的運用,雖然提高了球鞋的牢固程度和安全系數,但同時這雙鞋在重量上完全不可形容,個人認為和air Jordan 6 b,也就是那雙靴子大概重量上有得一拼。新出的這雙復刻修改的主要目標似乎就放在了這兩方面,即外底的柔軟化和重量的輕質化。很多鞋迷在買到以後,尤其是穿過元年的人,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鞋底變得非常軟,完全不用去「馴化」,而且在重量上要比原年輕了很多很多。但是翻過來,也有人說似乎喪失了元年的質感。而究竟如何評價本體與替身呢?這或許只能讓廣大鞋迷親自去體驗一把了。畢竟這和nk後面有沒有SB兩個字母還是有質的差別的。
最後,再說一些驢唇不對馬嘴的話。這次復刻似乎沒有在顏色上完全滿足顧客。如果沒錯的話,最經典的白黑,白紅都沒有復刻出來,nike在這一點上,又留了一手。而白蘭,白灰怎麼看都缺少了些什麼東西。比較經典的白黑金扣主色被改造成為low cut,一切似乎都無法盡善盡美。另外,一度還聽說12代的設計藍本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軍旗,中國人是買不得的。但是為了喬丹,現暫且拋開這個不談了,我寧願12代的設計是按照海豚的外形這一說法。那麼,2003年秋天,這只讓我熟悉的海豚又回到了我們身邊。而究竟如何去看待這雙復刻,元年和復刻的比較,在中國擁有這么多穿過12的鞋迷終於可以有機會各抒己見了,畢竟,能穿到元年喬丹1到11代的人在少數。
G. aj12當年運用了什麼創新科技
aj12當年運用了全掌 Zoom Air 搭配大面積碳板的加持,將中底緩震提升到一個全所未有的領域。
Air Jordan 12 Royalty喬丹AJ12金扣籃球CT8013-170。整雙鞋用黑白雙色為主,皮革鞋材覆蓋鞋身,以黑色外底收尾,完善球鞋造型。外觀呈現出不俗的質感,細節處輔以金色綴配置上,中底使用了全掌Zoom氣墊使得腳感相當出色。
人字紋大底和大面積的碳板花紋相契合,抓地和抗扭轉能力也相當不俗。在營造澎湃腳感的同時,更採用鏤空外底設計,盡可能減輕鞋身的自重。靈感來源於女士高跟鞋的它,將獨具匠心的撞色設計,輔以細膩硬朗的雙重皮革呈現於世人面前,超強的視覺辨識度讓人過目難忘。
aj12其他配色介紹:
Air Jordan12在發售時共有5雙元年配色,其中最為經典的是Taxi金扣、Cherry櫻桃紅、以及公牛隊裝扮的Bred黑紅配色三雙。除此之外,Air Jordan12是首雙採用Zoom Air技術的球鞋。今年的nike CNY相比於去年來說更加有誠意,而且aj12百家衣的可玩性更高,而且融合了很多經典的aj12的元素。
而且現在的價格也合適。經典的皮革, 搭配簡單大方的設計,助力「空中飛人」第五次奪冠。黑色部分使用了優質荔枝紋皮革,白色包邊部分則是全粒面革。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雙Air Jordan正代鞋款,無疑是廣大資深Snekaerhead最為難忘的記憶。
H. 求解答aj12為什麼好看,設計有什麼獨特之處.
外形上
aj12的靈感來源於女士的高跟鞋,後跟放射線條可以讓腿看起來更修長(穿病倒的幫主腿可性感了)
最經典的配色有flu game、taxi、playoff、cherry(cherry什麼時候復刻啊!)
配置上
第一次用zoom,還是全掌zoom,鞋底大面積碳板,到現在也還算是一雙不錯的實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