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的配置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 模板的安裝要求有哪些
1、安裝模板時,高度在2M及其以上時,應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
2、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搗砼的重量和側壓力及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
3、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並便於鋼筋的綁扎與安裝和砼的澆築及養護等工藝要求。
4、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
5、遇有惡劣天氣,如降雨、大霧及六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露天的高處作業。
雨停止後,應及時清除模架及地面上的積水。
6、樓層高度超過4米及其以上的建築物安裝模板時,外腳手架應隨同搭設,並滿鋪腳踏板、張掛安全網和防護欄桿。在臨街及交通要道地區,應設警示牌,並設專人監護,嚴防傷及行人。
7、施工人員上下班應走安全通道,嚴禁攀登模板、支撐桿件等上下,也不得在牆頂獨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8、模板的預留孔洞等處,應加蓋或設防護欄桿,防止操作人員或物體墜落傷人。
9、不得將模板或支承件支搭在門框上,也不得腳手板支搭在模板或支承件上,應將模板及支承件與腳手架分開。
10、在高處支模時,腳手架或工作台上臨時堆放的模板不宜超過三層,所堆放和施工操作人員的總荷載,不得超過腳手架或工作台的規定荷載值。
2. 模板工程的設計原則
實用性原則:模板要保證構件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確,且結構簡單,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等.
安全性原則: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保證施工中不變形,不破壞,不倒塌.
經濟性原則:在確保工期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轉,減少支拆用工,實現文明施工.
1、鋼模板及其支撐的設計
鋼模板及其支撐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1)的規定,其截麵塑性發展系數取1.0。
2、木模板及其支撐的設計
木模板及其支撐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的規定,其中受壓立桿除滿足計算需要外,其梢徑不得小於60mm。
3. 對模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位置等正確.
2)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
3)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
4)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和裝飾混凝土工程,應能達到設計效果。
4. 砼結構施工中對模板工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1.保證模板的平面位置、標高、形狀以及截面尺寸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並能保證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以及澆築完畢後,上述位置、形狀和截面尺寸的變化不超出允許范圍。
2.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亦即要求模板工程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荷載,在澆搗混凝土及其養護過程中,不致出現下列承載力極限狀態:
1)整個結構或構件的一部分失去平衡(如傾覆等)。
2)結構構件或連接因材料強度不夠而破壞,或過多的塑性變形而不適於繼續承載。
3)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
4)結構或構件(如支撐等)喪失穩定。
3.構造簡單,裝拆方便、靈活,並滿足鋼筋的綁扎與安裝及混凝土的澆築與養護等工藝要求。
4.模板板接縫嚴密。對於接縫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應及時採取可靠的處理方法(如釘油氈、塑料布、鐵皮等),以保證不漏漿。
5.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模板系統應滿足哪些基本求
(1)能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其空間位置的准確性。 (2)要求模板與支撐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整體的穩定性。 (3)模板系統構造要簡單,拆裝盡量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 (4)模板的拚縫不應漏漿,在澆築砼前,木模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5)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並塗刷隔離劑,但不得採用影響結構性能或防礙裝飾工程的隔離劑。 (6)澆築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7)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工程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
6. 對模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基本模板舉例:
1.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位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
2.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
3.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並便於鋼筋的綁扎與安裝。
7. ) 對模板有何要求設計模板應考慮哪些原則
作用:使用一定強度的模板,使得澆築砼的時候按設計的尺寸和形狀進行施工,達到砼構件使用的要求和目的。模板加工及安裝必須滿足以下要求:a.模板製作採用有足夠強度的材料製作模板,加上符合要求的支撐,以確保模板的強度和剛度,以保證在混凝土澆注和搗實過程中,模板不致發生明顯的撓曲;模板的製作須使模板在拆除時,不會使混凝土受到撞擊和振動;對於永久埋於混凝土中的定位架和金屬連桿,其間距不得小於5cm,連桿形成的空洞,應予以堵塞;――模板的連接處必須安裝緊密,防止水泥漿流失。在施工縫處,模板必須牢牢地夾緊已經澆注的混凝土,以避免造成接縫外露面的高低不平。b.模板安裝――模板的安裝,必須保證正確地形成圖紙上所要求的形狀、線形和尺寸,並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當在模板內澆注混凝土時,模板將會發生輕度撓曲,所以在安裝模板時應留出適當的修正量;――模板應正確安裝,並精確定位,所有的模板應在垂直或水平的連接處安裝固定;――對延伸入水中的模板,應是完全不透水的,防止在混凝土澆注前,澆注期間和澆注後最少2小時內有水進入模板;――除非監理工程師同意,否則必須避免利用下層模板作為上層模板的支承。如徵得同意後,下層模板必須能承受上下層的全部荷載,並待上層混凝土達到規定的強度後,才允許拆除下層模板。(3)外露和預制構件的模板用於永久性混凝土可見表面的模板,採用鋼質模板,並保證混凝土表面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鋼質模板應使澆注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沒有明顯的凹凸不平和接縫痕跡,模板也是企口接合的木板或鋼板,這些模板的接縫應與混凝土表齊平。(4)非外露表面的模板若完工後,混凝土表面不必永久暴露的,可以採用平滑對接的木板來製作模板。模板表面必須正確安裝,並使鋼筋有足夠的保護層,對完工後的混凝土尺寸,其誤差不得超過規定值。(5)澆注混凝土前的模板准備a.澆注混凝土前,必須將模板徹底清洗,為了排水和清洗雜物,可在模板上開一些臨性的孔。b. 模板清理後,在模板上塗上脫模劑。但脫模劑不得塗在鋼筋或其他預埋鋼結構上。並在需要使用脫模劑前至少30天,將脫模劑樣品送交監理工程師審批。c.在混凝土澆注前,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所有的模板。保證使澆注的混凝土堅實、光潔,並在所規定的誤差范圍內。(6)模板製作和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模板製作允許偏差一覽表偏 差 名 稱 允許偏差(mm)模板製作時的偏差:詳見施工規范 (7)模板拆除拆除模板不得損傷混凝土,在混凝土獲得足夠強度能支承自重前,不得拆除模板。在被支承的構件已獲得足夠的強度,能承受自重和外荷載作用,並有相當安全系數後,才可拆除底模和支撐。8. 模板及其支架符合哪些要求
1)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間位置的正確性;
2)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3)構造簡單,拆裝方便,便於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築和養護工藝的要求,能多次周轉使用;
4)模板接縫嚴密,不得漏漿;
5)要選材合理,用料經濟。
按材料來分,橋梁施工常用的模板多為鋼模板、木模板,另外還有特殊的竹夾板,膠合板等。 模板和支架應當滿足強度、剛度、穩定性的要求。
模板雖然是輔助性結構,但在混凝土施工中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中,模板工程的造價,占鋼筋混凝土結構物造價的15~30%,占鋼筋混凝土造價的5~15%,製作與安裝模板的勞動力用量約占混凝土工程總用量的28~45%。
對結構復雜的工程,立模與綁扎鋼筋所佔的時間,比混凝土澆築的時間長得多,因此模板的設計與組裝工藝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8)模板的配置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擴展閱讀:
模板的分類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⒈按照形狀分為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兩種;
⒉按受力條件分為承重和非承重模板(即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混凝土的側壓力);
⒊按照材料分為木模板、鋼模板、鋼木組合模板、重力式混凝土模板、鋼筋混凝土鑲面模板、鋁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磚砌模板等;
⒋按照結構和使用特點分為拆移式、固定式兩種;
⒌按其特種功能有滑動模板、真空吸盤或真空軟盤模板、保溫模板、鋼模台車等。
實用性原則:模板要保證構件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確,且結構簡單,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等。
安全性原則: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保證施工中不變形,不破壞,不倒塌。
經濟性原則:在確保工期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轉,減少支拆用工,實現文明施工。
9. 模板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模板工程作業高度在2m及以上時,應根據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防護,在4m以上或兩層及兩層以上周圍應設安全網和防護欄桿。
2、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並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裝、拆模板。
3、支設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應設斜撐,並應設立操作平台,低於3m的可用馬凳操作。
4、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定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築物模板時,應搭設支架。模板上有預留洞,應在安裝後將洞蓋沒。混凝土板上拆模後形成的臨邊或洞口,應按規定進行防護。
5、操作人員上下通行時,不許攀登模板或腳手架,不許在牆頂、獨立梁及其他狹窄而無防護欄的模板面上行走。
6、模板支撐不能固定在腳手架或門窗上,避免發生倒塌或模板位移。
7、在模板上施工時,堆物不宜過多,不宜集中一處,大模板的堆放應有防傾措施。
8、冬季施工,應對操作地點和人行通道的冰雪事先清除;雨季施工,對高聳結構的模板作業應安裝避雷設施;5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宜進行大塊模板的拼裝和吊裝作業。
(9)模板的配置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擴展閱讀:
模板工程簡介
製作、組裝、運用及拆除在混凝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構造設施的工作。使混凝土成型的構造設施稱為模板。其構造包括面板體系和支撐體系。
面板體系包括面板和所聯系的肋條;支撐體系包括縱橫圍囹、承托梁、承托桁架、懸臂梁、懸臂桁架、支柱、斜撐與拉條等。早期普遍用木材製作模板。
20世紀50年代以後,逐步發展到採用鋼材、膠合板、鋼筋混凝土,或是鋼、木、混凝土等材料混合使用。也有以薄板鋼材製作具有一定比例模數的定型組合鋼模板,用「U」形卡、「L」形插銷、鉤頭螺栓、蝶形扣件等附件拼成各種形狀及不同面積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