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保險怎麼配置
⑴ 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在哪裡配置
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在網上可以說是非常火爆了,聽說性價比非常高,也有不少的小夥伴都在問,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的性價比真的那麼高嗎?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買呢?
今天學姐要和大家一起看看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看看它是否真的這么優秀?點擊下方鏈接,了解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的真面目:
《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怎麼樣?可以入手嗎?》
一、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保障內容大公布
在開始深度測評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來看看產品保障圖,再分析產品:
從保障圖內可以看到人生贏家保險計劃是由人生贏家年金險B款(分紅型)和尊享一生年金險(萬能型)組合而成。期交保費和躉交保費的投保年齡是不一樣的,交錢方式也比較多樣,投保人可視自己的需求選擇。除了以上講解的內容,下面才是學姐要講的重點部分:
1、繳費期限靈活
人生贏家保險計劃設置了躉交、3年、5年、10年、15年、20年交的繳費方式。既可以一次就交完費用,也可以在短期內交完,還可以在20年內交完。投保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較於其他只能躉交或5/10年交的同類產品,這款產品在繳費期限方面靈活性更高。
2、投保人意外身故或全殘豁免
人生贏家保險計劃值得推薦的一個方面就是提供投保人意外身故或全殘保費豁免,如果投保人發生不幸,那麼被保人的保單可能就因為無人繳費而失效了。有了這份合同之後就能繼續生效了。這份保險計劃規定被保人遭受意外傷害的那天起180內要是因為該意外導致身故或合同約定的全殘,保險公司可以豁免被保之後的保費。因此我們從整體上來看,這款產品有豁免保費的功能,確實還不錯。
3、最低保證利率較高
其實保單賬戶價值的最低年結算利率也就等於最低保證利率,而且每個保單年度的實際結算利率不會低於最低保證利率。萬能賬戶的收益和結算利率密切相關。所以說,人生贏家保險計劃最低保證利率完全能做到3%,它每年的結算利率也不會低於3%。能做到這個保證利率在同類型產品裡面表現的還挺好的,所以這款保險計劃主要在保證利率方面的設置,確實挺有優勢的。
實際萬能賬戶每個月的結算利率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收益比較不穩定。篇幅有限,想知道用萬能險理財安不安全,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用萬能險理財,收益穩定又安全?一文起底萬能險!》
二、投保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的注意事項
1、免責條款較多
目前人生贏家保險計劃中人生贏家年金險B款(分紅型)已經設置了14條免責條款,比較有一些年金險產品只提供3-7條免責條款,與其相比,這款產品的免責條款是可不少。免責條款越少說明保險公司不承擔的責任就越少,對被保人就越有利。
2、被保人沒有全殘保障
人生贏家保險計劃只為消費者提供了身故保障,並沒有全殘保障。雖然說投保人身故或全殘豁免保費很有益,但是被保人才是實際需要保障的對象。身故才有保障,沒有全殘的保障,說明這份保險計劃的保障內容是不夠完整的。相對於其他既有身故也有全殘保障的年金險產品來說,這款產品就有些不如了。
3、起投門檻較高
人生贏家保險計劃中人生贏家年金險B款最低要3萬才能配置,所以說起頭門檻較高。市面上起投線只有幾千保障又好的年金險都佔大多數,這款保險3萬的起售金額對於普通家庭或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是承擔不起的。
綜合來講,泰康人生贏家保險計劃性價比較低,保障有所缺失,並不是很值得大家購買。
追求保障更全面,實用性更強的保險的朋友們,學姐就還是建議再對比一下其他產品。學姐整理了好多物超所值、保障厚實的年金險,這里可以擇優購買哦:
《十大年金險排行 ▏想買高收益年金險?這10款別再錯過了!》
【寫在最後】
我是【學霸說保險】,專注於客觀、專業、中立的保險測評;
如果上面的內容還沒有解決你的問題,還可以來公眾號【學霸說保險】咨詢我;
我會以多年來為10W+家庭配置保險的經驗,給你最專業的建議。
公眾號:【學霸說保險】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⑵ 康利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去哪裡配置
聽說康利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那麼它的保障內容究竟如何呢?學姐這就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來不及閱讀下文的小夥伴,可以先收藏這篇文章:
《人保健康康利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值得入手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人保健康康利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保障內容如何?
在分析這款產品的保障內容前,大家先跟著學姐來看看它的產品保障圖:
我們從上面的保障圖中能夠看得到,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的保障內容有三項,既為被保人提供保障身故又保障了生存,這實際上就是較為典型的兩全險。下面就帶著大家正式的分析分析這款產品到底有哪些保障內容:
1、投保年齡范圍廣
但凡是投保的時候是出生滿28天到65周歲,身體健康的被保人全部都可以作為被保人參加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保障。相比那些投保年齡最高設置在55周歲或60周歲的同類型產品,這款產品在投保范圍方面會更廣的,對於高齡人群來說是比較友好的。
2、繳費期限靈活
投保人在投保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時可以根據自身財務情況自由選擇躉交、3年或5年交的繳費方式。繳費方式可以選擇,會更有利於短期內預算有限的個人或者家庭,相對於其他只能躉交的兩全險產品來說,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的繳費期限靈活性更強,考慮到了更多不同收入水平或預算人群的需求。
人保健康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的旗下子公司,想知道中國人保實力如何的小夥伴,不妨閱讀一下這篇文章:
《中國人保實力怎麼樣?旗下這款神仙產品怎麼樣?》
二、投保人保健康康利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前學姐還發現了這些…
1、保障期限多樣
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的保障期限有多種選擇,投保人可以選擇5年、6年、8年、10年的期限,保險公司將根據投保的期限為被保人提供保障。多樣的保障期限可以給不同需求的人群更多選擇,在自身情況基礎上進行考慮,都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保障期限。假使只存在保障到多少歲這樣的單一選項,那麼這款產品涉及的人群就不夠廣泛。
2、身故保障倍數設置合理
這款產品僅支持投保人在0-40周歲和41-60周歲購買,則160%和140%分別為其身故保障的倍數。年齡越是小的,就有越高的身故保障的倍數賠付,出險後能得到賠償也會相應多一點。所以越快投保這款產品,對被保人而言就越劃算。而且因為0-60周歲這段時間,人在幼年、青年或壯年的時間里,容易發生意外的概率大一點,因此這個身故保障倍數設置能讓大部分被保人享受到保障,設置比例和年齡區間也跟實際情況相符。
3、提供公共交通意外身故保障
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的保障內容是涉及到公共交通意外身故保險金的,被保險人若是發生條款的保險事故且符合理賠條件的話,保險公司直接會向保險受益人給付三倍已交保費乘以身故保障倍數保險金額的。跟其他只有一般身故保障和滿期保險金的兩全險比起來,這款產品涵蓋了更多保障內容。被保人發生合同約定公共交通意外身故時能獲得公共交通意外身故保險金的充足保障,設置考慮更為周到。
綜合各方面來看,康利人生兩全險(分紅型)的保障內容比較全面、投保年齡范圍也較廣、繳費期限也較為靈活。所以,這款產品是值得我們配置的。
不過大家也可以參考以下這份榜單,對比之後再做決定:
《兩全保險分紅型排行榜新鮮出爐!有沒有你心儀的那一款?》
【寫在最後】
我是【學霸說保險】,專注於客觀、專業、中立的保險測評;
如果上面的內容還沒有解決你的問題,還可以來公眾號【學霸說保險】咨詢我;
我會以多年來為10W+家庭配置保險的經驗,給你最專業的建議。
公眾號:【學霸說保險】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⑶ 保險購買攻略,人生不同階段保險怎麼買
象菌把人生分為4個階段,分別說說不同年齡段配置保險的思路:
1)0-18歲——兒童階段
2)20-30歲——單身貴族
3)30-50歲——家庭支柱
4)55歲以上——健康養老
一、0-18歲——兒童階段
孩子是家中的「掌中寶」,為人父母後,事事以孩子為重。
但從財務的角度來講,孩子不用肩負養家糊口的重擔,無法創造價值產生收入,而且撫養孩子占據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費用開銷,不建議花大量的預算為孩子購買保險。
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健康成長,所以給孩子買保險,應以健康險和意外險為主,具體思路如下:
意外險:孩子活潑好動又身體嬌嫩,認知能力不足,風險意識差,常常發生意外。由於意外引發的醫療費用是關注的重點,最好選擇意外醫療保額高,不限社保目錄限制的產品。
醫療險:孩子抵抗力差,常常一個孩子的病,班裡其他小朋友都會受到傳染,醫療險尤為重要。建議首先給孩子交少兒醫保,如果有額外預算,再考慮購買其他醫療保險。
重疾險:保障期限為20-30年的消費型定期產品,是少兒重疾的首選。因為科技發展那麼快,醫療技術永遠在更新,現在的條款,等到幾十年後可能就過時了,而且未來的保險產品會越來越好。所以,給孩子投保定期重疾險性價比最高。
二、20-30歲——單身貴族
20歲出頭的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人生還處於摸索階段。雖然沒有太多積蓄,但也沒有太多壓力負擔,壽險可以不用配置。具體思路如下:
醫療險:這個年齡段買一份醫療險也就一頓飯的錢,換取幾百萬的保額,可以很好地抵抗大病帶來的經濟風險。選擇產品時,優先選擇有增值服務的醫療險。
重疾險:可選擇購買定期消費型重疾險,如果繳費壓力大,可以盡量縮短保障時間,或者投保一年期重疾險,但是保額不能太低。
意外險:意外險對年輕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可根據自己的職業、工作性質、出行方式選擇意外險。如果經常出差,可強化交通工具保障;如果喜歡開車,可強調駕乘保障。
對於年輕人,後續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配置保險時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可在後期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保。
三、30-45歲——家庭支柱
成家後,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重擔多了,不僅背負高額房貸,還有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的壓力。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的家庭而言,壓力則更大。
這個年齡段配置保險不光要守護自己,還要守護家庭。具體配置思路如下:
意外險:保額要做足,保額一般是年收入的10倍。
重疾險:建議購買終身重疾險。35歲以後,工作生活壓力大,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正是買終身重疾的好時期。若現在不買終身重疾,後期再想買,可能無法通過健康告知,也可能保額有限制。
壽險:這個階段必須考慮投保壽險,因為家庭責任大,如果不幸身故,至少可以通過保險賠償金,把家庭的責任延續下去。
醫療險:百萬醫療險是十分必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呈滑坡趨勢,生病住院的概率較高,醫療險可以作為社保的有效補充。
四、55歲以上——健康養老
55歲以後事業進入穩定期,工作壓力不大,孩子也逐漸成長,很多人在為退休做打算。這個時候買保險有兩道門檻,一個是年齡,另一個是健康。
年齡越大,健康險的出險概率越高,身體或多或少有些小毛病,難以通過健康告知,也很難買到合適的健康險。即便是順利投保,保額也有限制。具體配置思路如下:
意外險:隨著年齡的增大,手腳反應沒那麼靈活,還可能存在骨質疏鬆的問題,摔倒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意外險沒健康告知,一兩百塊就能搞定幾十萬的保額,非常適合上了年紀的人投保。
防癌險:防癌險健康告知寬松,保費便宜,雖然只保癌症,但癌症是重疾中理賠率最高的疾病,相當於花更少得錢,獲得大部分保障。
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一種財務規劃,作為退休金的補償。保障退休後由於長時間的生活、醫療開支,造成的生活質量下降。
⑷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一家三口人,應該怎麼配置保險
開頭戳個重點:配置保險時,先給兩個大人買上,再考慮孩子的保障。
大人保障應該包含: 重疾險+意外險+百萬醫療險+定期壽險。
孩子需要: 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 。
重疾險: 疾病風險一旦發生,會產生一筆很大的醫療費用,因此 健康 險也是不可少的。從罹患大病,到治療休養,再到重返工作崗位,大概需要3到5年的時間,確診癌症等合同上約定的重疾,重疾險買50萬就賠50萬,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彌補收入損失,隨便我們怎麼花,可以確保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不會下降。
孩子的重疾理賠金,還能補償大人的誤工費。
醫療險 :大人買百萬醫療,因為它保費低,保額高。幾百塊就能保幾百萬,通常是自費1萬以上就能報銷,可以配合醫保,覆蓋巨額的醫療費。
給孩子買小額醫療險,平時感冒發燒什麼的經常要跑醫院,買個小額醫療險幾百塊住院費也能用的上,很實用!
意外險 :意外風險無處不在,一旦發生意外就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麻煩和損失,因此首要考慮意意外險。由於大人是家庭經濟支柱,因此要先完善大人的安全保障,再給孩子買合適的意外險。意外傷殘和身故可能導致整個家庭的收入永久下降,意外險能有效的幫助家庭度過經濟難關,一般保一年的意外險只要幾百塊。
另外,通常含有意外醫療的報銷,平時摔傷、磕著碰著、貓抓狗咬去醫院,也能報,孩子也適用。
定期壽險 :家庭經濟支柱必備,家庭主力一旦身故了,房貸車貸、孩子的撫養費、老人的贍養費頓時就落在了另一半頭上,如果購買了定期壽險,就能規避這個風險。
小孩子不需要壽險,他們沒有負擔家庭責任,如果不幸身故,對家庭來說,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打擊,其實對家庭的經濟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人生各個階段,都面臨著重疾與意外的風險。如果恰至中年,已成家立業,還需多承擔一份家庭責任。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一家三口也可以配置基礎的保險方案,下面分為幾種情況來看:
情景一:三口之家,家庭一共月入3000假設遠先生已經成家,太太暫時並未工作,還有一個2歲的寶寶,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就是遠先生每個月3000的工資,且還有30萬的房貸。方案如下:
這樣的家庭是非常脆弱的,抗風險能力極差,一旦出事,極易崩塌。所以在極其有限的預算下, 首先考慮做好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基礎保障,保額剛好覆蓋風險,等到後續預算增加再及時補充。
如上圖,整個方案的年交保費4680元,不會給家庭造成太大的壓力。
遠先生作為家庭經濟支柱,我們為他配置了:
若是將來不幸患病,可以通過醫療險報銷醫療費用,另外通過重疾險再獲得30萬的保險金,彌補生病期間的收入損失及家庭支出;
若是不幸意外身故,意外險與壽險所獲賠的保險金,剛好可以覆蓋家庭面臨的債務,還可以給家人留下一筆錢,保障家人的生活。
遠太太雖不是經濟來源,但也是家庭的重要支撐,所以除了壽險,另外三個險種也盡量配齊了。
由於預算有限,重疾險換成了瑞泰瑞盈,費率對女性更為友好。30萬保額,只保重疾,選擇交到70歲,保到70歲,每年只需一千左右。
小蜜蜂超越版對於家庭主婦可投保的額度有限制,所以方案中的意外險換成了保障同樣優秀的大保鏢。
而2歲的寶寶,主要面臨的風險就是重疾和意外,所以給他配置了少兒重疾險中保障最全面的媽咪保貝,保30年,正好可以覆蓋孩子的成長期。以及一份一年期的意外險萌寶保。
情景二:雙收入家庭——四線城市「三口之家」上述方案中, 家庭年交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9.6%,一年所交保費9680元 ,可獲得以下保障:
丈夫和妻子,作為家庭經濟支柱,配置是一樣的:
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不幸罹患重疾 :50萬理賠金可以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還可以用來彌補未工作的收入損失,維持家庭的生活開銷等;另外,重疾的治療費用還可以通過醫療險來進行報銷。
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在60歲前不幸意外離世: 定壽會賠付50萬,由於這款產品是夫妻版,故剩下的保費不用交,保單依然有效;另外,意外險會賠付50萬,總共100萬留給家庭剩餘成員保障日常生活需求。
這個方案由於預算有限,所以還不能覆蓋70歲後的重疾風險,不過,正如遠慮君多次強調的,保險是個多次配置的過程,等事業和收入提升的時候,可以再配置一份保終身的重疾險。
孩子:不承擔家庭責任,故沒必要配置壽險
我們為 孩子配置了50萬保額的重疾險,保到70歲, 這款產品的亮點是對於18種少兒特定疾病額外賠50萬,對5種少兒罕見疾病額外賠100萬,基本可以覆蓋孩子未來30年以內的重疾風險。
情景三:單收入家庭——三口之家上述方案中, 家庭年交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8.5%,一年所交保費8568元, 可獲得以下保障:
這個家庭中,丈夫作為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配置了 50萬的重疾險保到70歲+50萬的壽險保到60歲+200萬的1年期醫療險+50萬的1年期意外險。 一旦發生重疾或身故的風險,較高的保額足夠支撐家庭較長時間的家庭開銷。
妻子作為全職媽媽,雖然沒有收入,但是作為家庭重要運營支撐者,同樣 配置了50萬重疾、200 萬的醫療等保障 ,足夠抵禦一定的疾病風險。
兒子才3個月,時時刻刻都在媽媽的保護范圍之類,所以暫時沒必要配置意外險。但這個時期,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全面,所以給寶寶配置了 50萬的重疾和20萬的醫療保障 ,相比保終身的而言,性價比更高。
情景四:未成婚——三口之家這個方案是專門為獨生子女、尚未結婚、上有父母的家庭配置的,目前國內像這樣的三口之家非常普遍。這要歸結到 社會 原因:生活壓力大、結婚意願降低。
今年的4月30日,民政部發布「2019年1季度各省 社會 服務統計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結婚人數281.5萬對,同比下降6.7%。
像上述方案中, 家庭年交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6.4%,一年所交保費6475元, 可獲得以下保障:
遠先生作為家庭的獨生子,承擔主要的家庭經濟責任,而父母已年老,且身體欠佳,故遠先生為標准配置「 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以防自己罹患大病,給已無賺錢能力的父母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
對父母而言,在55歲之後,由於年齡限制、身體有各種小毛病,導致很多險種不能投保。這里配置的是 300萬保額的防癌醫療險+50萬保額的意外險 ,總保費很低,但是可以防禦父母意外摔傷以及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為父母做好保障,也是為自己減輕負擔。
關於上述問題還有疑問,歡迎私信咨詢,有問必答~
之前我剛好回答過這個問題,不知道復制過來會不會減分啊?
-------------------------
首先保險分年齡段,不同年齡段購買的產品不一樣。我們大體分為兒童,青壯年,老人。
【首先兒童不需要購買壽險,只需要購買三種保險即可,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意外險。兒童生大病對家庭是個很大的負擔,特別是高發重疾比如白血病,所以重疾可以緩解除去醫保之外的家庭負擔。
百萬醫療險是實用於所有人群,它可以報銷你生病住院期間的大額支出。
意外險保障家庭不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擊倒。
兒童的三項費用加起來一年1000元左右,推薦某付寶,重疾可以保到50萬30年。】
【其次是成人,即家裡的爸爸媽媽,也是家裡的經濟頂樑柱,不能倒,萬一倒了就有壽險理賠來保障接下來幾年家庭的經濟開支;
所以成人保險應該在兒童三個險種的基礎上增加壽險,壽險金額盡可能高一點,30-50萬,太低了沒有保障的意義】
【老年人,都有社保卡或者農保卡,能保證基本的看病醫療;
老年人壽險基本上不出售給他們了,但還是需要幾個保險來保障,百萬醫療險、防癌險、老年人意外險有這三個險種基本上可以說是很全了,但這三個險種都是一年一消費】
最好是全家人一起買,實在預算有限,優先配置大人的保險。
保障規劃思路是梳理家庭財務狀況,分析風險責任,量化保障缺口,計算保費預算、家庭成員分配和各險種保額。
大人配置險種為: 壽險、重疾、醫療、意外 。
小孩配置險種為: 重疾、醫療、意外 。
根據家庭年收入情況,按保險黃金曲線比例進行計算,確定保費,再根據夫妻收入比例確定壽險保額分配比例。
壽險額度缺口=房貸+車貸+孩子教育費用+生活開支+老人贍養費用-家庭流動資產
重疾額度缺口=50萬-15萬+1-3年年收入
醫療險選擇百萬醫療,最好選擇6年保證續保產品
意外險50萬起
四大險種中,醫療和意外最容易選擇,一般各產品價格差異不大。主要考慮身體狀況來選擇產品。
壽險選擇定壽產品,不要考慮終身壽。
價格差異最大的就是重疾險。分為定期重疾、終身單次重疾、終身多次重疾。
優越性是多次大於單次,終身大於定期,但同樣的保費也是根據期限和次數遞增。
在家庭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選擇定期產品來降低保費,等以後經濟狀況好了再進行補充,保險本身就是一個根據家庭情況定期復檢、動態配置的過程。
1、先大人後小孩;
2、不買返還型保險;
3、保障充足、性價比高、重在當下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先解決看病的費用。三口都建議先配上社保。然後每人購買一份百萬醫療險。三個人的費用也就是1000元左右吧。然後夫妻二人可再配置一份定期壽險。保額50萬。2000元左右。
一家人配置保險能最大程度地減小家庭風險。到底怎麼配置呢?
建議不要搞得太復雜,以 健康 保障為主,少碰理財和返還,這樣遇到的坑,會少一大半!
大人的保障: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
孩子:以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為主。
重疾險
保險合同中會明示保哪些病,一旦符合理賠,就會賠付一筆錢。
買消費型不用買儲蓄型,如果預算不夠,不用含身故責任。
買重疾險保額很重要,至少 30 萬起步,最好50 萬。
產品推薦
成人重疾險:超級瑪麗 3 號、達爾文 3 號、鋼鐵戰士 1 號。
少兒重疾險:守衛者 3 號、晴天保保超越版。
百萬醫療險
意外、疾病住院了,可以報銷醫療費。
不要買捆綁類型的百萬醫療險,尤其是續保需要審核,沒有醫療墊付的,都別買。
買保證續保 20 年甚至更久的,增值服務好的。
百萬醫療險基本是人手必備,只要符合 健康 告知,一家都可以買上。
產品推薦
人保好醫保、眾安尊享 e 生、復星聯合超越保 2020 款。
意外險
意外引起的身故、傷殘、生病住院,都可以保。
買一年期的意外險就可以,別買長期帶返還和理財的。
如果一個意外險一年大幾千,你就趁早別買了,一般意外險幾百元就可以。
意外險保障責任:意外身故傷殘、意外醫療、意外住院津貼等。有這幾項保障責任就可以。
產品推薦
少兒意外險:小頑童、萌寶保
成人意外險:大護法、小米綜合意外險、亞太百萬人生。
壽險
被保人身故和傷殘,賠付一筆錢,適合經濟支柱買。
給夫妻雙方配齊就夠了,孩子沒有太大的必要購買。
建議選擇定期壽險,保到退休年紀,每年幾百元。
基本配置原則
大人>小孩,一定要先給大人買好之後,再給寶寶配,不然大人生了病發生意外,寶寶的保費都沒人交。
保障>理財,先把基礎保障做好再考慮其他性質的保險。
單買比捆綁便宜很多,而且還便於自己弄清楚不同的險種,以及各個保險產品保什麼。
最後和題主分享一個5000元的家庭方案,可以參考一下。適用家庭年收入 10萬 ,或者家庭年結余在 3萬左右 的家庭。一家人保費5000元,不足家庭年收入的10%,轉移掉重疾、意外兩大核心風險。
RT~針對樓主所提,合理的規劃原則是:
1.優先給家庭頂樑柱投保,即家庭收入最高者,比如爸爸。
2.根據爸爸的年收入進行測算重疾所需保額。比如10萬年收,則倒推重疾保額至少30萬。(收入損失=3~5年年收入)
3.同理推算媽媽重疾險保額。
4.預算有限,選擇高杠桿險種。比如短期意外險、定期壽險、消費型醫療險、重疾險。
根據以上原則規劃處家庭單總保費後,再根據實際進行保額的增減。
這樣的計劃是切實可行的。
未來根據收入增加再進行加保~
人生長河是行進的,意外和風險也是未知的。
最後祝樓主找到專業合適的保險師,做好家庭規劃~
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首先保證社保的問題。其次根據現大人,後小孩,先家庭經濟支柱,然後其他的原則配置保險。配置,如果預算不足,長險方面,先考慮定期,在考慮終身,按將來是否返還,先考慮消費型的,然後再考慮返還型的。這么選擇,主要是價格便宜。
配置:
大人: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
孩子: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
醫療險首選百萬醫療險,後面情況允許了,在加普通醫療險。壽險考慮純壽險,不要那種復合的險種。先考慮定期,然後考慮終身,重疾險的配置出發點和壽險的同理。意外險,孩子配置普通意外險和意外醫療就可以,如果是成年了,加特定的意外險,提高身價。大人偏重特定意外險,同時也附加少量保額的意外醫療。
保額方面,壽險50萬,重疾險30萬,特定意外險100萬,如果年齡在30歲所有,一年的保費支出還是非常合理的。
很高興,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您認可保險的功用,為自己和家人增添一份保障。
不知道您的預算是多少?
我就拿最近給一家4口配置的保險方案來舉例吧。
四線小縣城,父親+母親+兒子5歲+女兒2歲。預算1.5萬。
兩位大人應該配置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
兩位小朋友應該賠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
壽險非常重要! ! 理應每個大人都持有一份定期壽險 ,價格幾百元就足夠了。
當家庭經濟支柱倒下時,壽險是最能體現保險作用的險種。
但是!如果您還是無產階級,無房無車無負債,不需要贍養父母,也不需要照顧子女,或者你無力負擔這么多,壽險是可以先不配置的。
當您收入提升,當您背了債務,買了房買了車,想父母老婆孩子過得好一些,您再配置壽險也可以的。
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定期消費型的產品。
降低保費,做高保額。甚至是做成單次賠付的重疾險。
但是,我依然堅持認為, 重大疾病高發年齡的40歲以後,甚至在70歲,80歲才會發病。因此終身保障的重疾險,意味著更有機會用得上
另外,現在醫學進步,重大疾病是有機會被治癒,比如冠狀動脈搭橋術,比如少兒白血病。只要及時就醫,這些疾病都能被治癒。但是治癒後卻不能再買保險了。
因此,從一開始就應該做好多次保障,為將來多准備些機會。
百萬醫療險已經是全民的福利保險了。
小小的幾百元,獲取幾百萬的高保額。
只要是國內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都能報銷。
進口葯,自費葯也能全額報銷。
在醫院里,底氣十足的跟醫生說:「給我用最好的葯,我有商業保險!」
每個險種都有自己的涵蓋范圍,一個險種解決一個問題。
不能因為,有了重疾和醫療,就放棄意外險。
因為人生風險,除了疾病,還有意外。
意外,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公平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每分鍾就有6人死於意外事故。
因此,我們配置意外險,轉移了意外風險。
現在國內人身險保險公司有87家,然後還有一些財產險等公司可以開發壽險業務,所以市面上險種有一兩千種(只多不少)。
題主不要急著看產品方案,因為方案隨隨便便就能出一些,但是關鍵看適不適合自己。
那應該怎麼配置保險呢?
1、買對需求
2、買全保障
3、買夠保額
4、買對人員
5、買對產品
題主需要了解的內容如下:
1、保險險種的分類:壽險、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年金險,這五大險種都有什麼作用。
2、學會計算家庭風險保額也就是身故保額、殘疾保額、重疾保額、醫療保額、養老金/教育金保額。
一般身故殘疾保額:包括未來10-20年個人收入、子女教育費用、父母贍養費用、房貸車貸等
重疾保額:包括疾病治療費用、3-5年的康復費、3-5年的家庭開支(3-5年的收入),如果是癌症考慮3-5年,如果是其他重疾會長期影響的,那得考慮時間更長。
3、確定完保額,就確定購買人員和保費預算。一般順序:主要經濟支柱>次要經濟支柱>老人>小孩
費用預算,看收入佔比和產品形態。
4、根據身體情況、個人需求來確定產品:產品分:
定期型、終身型;
消費型、儲蓄型或返本型;
大公司產品VS小公司產品;
性價比高VS高質量產品等等
最後才能選出適合自己的產品。
這要求題主具備一定的保險基礎知識,也就是上述原則,然後找到一個好的保險業務員,做好產品方案配置。
⑸ 人生中最應該配置的保險是哪些
1.意外險 目前保險市場上的常見意外險主要有:綜合意外險、交通意外險、旅遊意外險等等。 在一般的意外保險產品中一般都涵蓋意外傷害報此案和意外醫療保險,也有不涵蓋的。根據的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意外險價格低廉,費用一般在100左右,保額在10、20萬的樣子,是每個普通家庭必備的保險之一。 2.重大疾病保險 我們都知道重疾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年輕化。高額的醫療費成為很多普通家庭的負擔。一般的重疾險涵蓋常見的重大疾病,所以這也是必備的保險。定期重疾比終身重疾相對便宜, 也可以選擇定期重大疾病保險。 3.醫療險 醫療險很多是生活中疾病被用到的保險,當然一般都是一年的保險產品,保費也相對不高。與醫保累死,但是比醫保的報銷范圍大,可以報銷醫保之外的費用。 簡單一句話:醫療險不管大病小病都可以保障,比如普通感冒發燒引起的疾病等,只要在等待期過後首次罹患辦理住院就可以的,但是既往病史、先天性疾病等不在保障范圍內。
⑹ 優享人生養老年金險去哪裡配置
優享人生養老保險在網上可以說是非常火爆了,聽說性價比非常高,也有不少的小夥伴都在問,優享人生養老保險的性價比真的那麼高嗎?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買呢?讓我們來了解下。
鑒於下面的文章中出現了很多和保險有關的術語,開始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
一、中郵優享人生養老年金保險有哪些優缺點?
一起來看一看學姐整理的一份簡介的產品保障圖:
了解完這個產品保障圖大家對這款產品應該有了基礎的了解,直接上結論!學姐不過多解釋了!
>>優點:
1、有投保人豁免保障
假如說,投保人在65周歲前因意外傷害身故,就可以免交之後的保費,合同繼續有效;
到了被保人選擇的養老領取的時間,已經交能夠領取到養老保險金。
說一個案例:
30歲的小王,給自己的妻子小紅投保了一份優享人生養老年金險,選擇年交10萬元保費,交10年,55周歲領取。
假如說小王因為意外在35歲的時候身故了,就能免交後續5年的保費,共50萬。
待小紅55周歲時,就能每年領取到一筆養老金。
不得不說,這個設置還是十分暖心的,值得表揚的是,這是以防止出現被保人無力繳付保費的情況出現為目的的,
2、保證領取25年
在養老金領取日開始的25年期間,期間為領取優享人生的養老金的保證期。
如果在被保人在被保期間不幸過世,餘下所有的養老金將會一次性返還給受益人,這點很讓人滿意。
>>缺點:
1、繳費方式缺少躉交
優享人生養老年金險的繳費期限只有每年一交,沒有一次性交清全部保費的繳費手段。
如何理解躉交呢?就是一次性交清全部保費,這種選擇方式是為收入高,但是收入不穩定的人群准備的。
如果缺少這種繳費方式,同那些有年交、躉交可以選擇的年金險比較,靈活性就不夠高了。
2、身故保障力度小
優享人生的身故保險金在領取養老金時日前,從這兩者已經保費和現金價值進行選擇其中大的;
假設被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日後死去了直接不賠償身故保險金!這保障力度看來也太不夠強大了!
市面上那些年金險保障設置的賠付百分比還是很不錯的,都有120%保額,更優者甚至能賠付160%保額!
在這方面,優享人生沒有優勢可以說!
3、不能附加萬能賬戶
萬能賬戶是什麼的?
要是對這個養老金還不計劃給領取出來,這筆錢進行二次增值只要把它放在這個賬戶里就行了,對被保人來說,算是一種額外的獲益方式。
不過,優享人生養老年金保險附加萬能賬戶是不行的,被保人就只能通過領取每年的養老金獲益。
我們買年金險,肯定都是想獲取更高的效益,多一種收益的方式,才能讓我們收益更多。
在優享人生養老保險上不可以附加萬能賬戶。這條「財路」就被堵死了!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除了這些問題,我們還發現優享人生養老保險上存在的一些小瑕疵。學姐整理了這篇文章,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先別著急入手優享人生!這些缺點,你得先看看》
分析完優享人生養老年金保險的保障內容,大家最想了解的還是收益情況,別著急,讓我們接著為大家解惑!
二、中郵優享人生養老年金保險真實收益揭秘!
關於年金險的收益,究竟可觀不,不能光看錶面的演算收益率,要看其內部收益率IRR。
內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如果只是看名詞解釋不能具體明白什麼意思,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只要內部收益率IRR的數值越高,也就代表年金險的收益趨勢也會高。
假如說,關於優享人生,現在就由我給大家演算一下它的內部收益率IRR,下面的內容作為參考
假設30歲的小王投保了優享人生養老年金,年交10萬保費,交5年,選擇在60歲時開始領取養老金。
那麼此時基本保額為82500元,在小王60歲時起,就能每年領取到82500元的養老金,保證領取25年,即至小王85歲。
小王身故了,如果在保證領取期間,還沒有領取的養老金,保險公司將一次性付給小王的家人。
在小王65歲時,累計領取的養老金已經有57.8萬元,此時已經超出了已交保費。
並且,在保證領取期間,優享人生的內部收益率IRR為3.75%,表現的相當不錯。
市場上年金險高收益藏水分,年金險賺到高收益也基本是不現實的,測試還不超過2%,這樣看來優享人生在同類產品中還是不錯的!
三、學姐總結
總體來說,雖然優享人生養老年金險在保障上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不過它的收益算是比較高的了,如果你可以接受這款產品自身的不足之處,就可以選擇購買這款產品。
不過,貨比三家也沒什麼壞處,這里有一份優質年金險榜單,不妨拿來做個參考,裡面有更多做的比較不錯的產品:
《十大年金險排行 ▏想買高收益年金險?這10款別再錯過了!》
【寫在最後】
我是【學霸說保險】,專注於客觀、專業、中立的保險測評;
如果上面的內容還沒有解決你的問題,還可以來公眾號【學霸說保險】咨詢我;
我會以多年來為10W+家庭配置保險的經驗,給你最專業的建議。
公眾號:【學霸說保險】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⑺ 人生不同階段需要配置不同的保險險種,看看你配齊了沒
您好!一般來說,人的一生需要配置意外險、醫療險、壽險、養老險等險種。不過,不同的年齡階段需要不同的保險配置方案。第一階段 3歲嬰幼兒與兒童的身體抵抗能力較成人相對較弱, 常常感冒、腹瀉,小毛病不斷,同時也容易感染一些流行性疾病,動輒可能就要住院,醫療費用積累下來也不小。如果孩子經常生病,花費超過了社保報銷的上限,那麼需要購買商業醫療險來獲得更多補償,支付住院看病的費用,比較適用的險種有住院津貼險與住院費用報銷險。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考慮給孩子購買大病險。第二階段 7歲當孩子上學後,可購買價格低廉但保障全面的學生平安保險,每年交80多元錢,或以更少的費用,同時獲得保護壽險、意外、大病和醫療四類保障。因為費用低廉,所以賠償金額也比較有限,而它針對意外身故的賠償經常遭人詬病,因此,可適當增加意外險的配置。第三階段 22歲開始工作後便能獲得社保,如果沒從事什麼危險工作,遇到意外的幾率比較小,只需購買交通意外險或短期意外險。如果年幼時未配置大病險,可選擇在此階段用自己掙來的錢購買大病險,有了社保,大病險的保額設置在二三十萬左右就夠了,不用買太高的保額。隨著收入的增加,在配置意外險和大病險後,如果仍有餘錢,那麼可以開始配置壽險,作為對父母的回報,體現出自己對家庭的責任,總體保費仍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第四階段 25歲進入婚齡的夫妻可能會買房買車,買了房的大部分要還房貸,一旦發生意外可能無法把風險轉嫁。因此這一時期的保險設計,一定要首要考慮保障度高的保險,如大病險和意外險,以起到杠桿作用,增加家庭保障和安全系數。需要注意的是,超過3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病險和壽險的保費會大幅上漲。第五階段 35歲跨過35歲時,壽險就顯得尤為必要了。這一時期的家庭責任最重,需贍養父母,給孩子交學費,也可能還背負著沉重的房貸,如果身故,家庭將會有高額的負債,其他人的生活甚至可能無以為繼,因此需要購買定期壽險,在發生意外時,不至於讓家庭受到太大影響,保額的多少採用家庭需求法,看家庭的資金缺口有多大,以此缺口作為自己保險的保額。由於社保提供的養老保險金只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如果對晚年生活有擔憂的話,在交納社保的同時,還應該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最好40歲以前買養老保險,繳費的壓力小。第六階段 50歲超過50歲,可購買的保險的范圍急劇縮小。國內大病險一般會設置年齡限制,過了50歲或者55歲,就無法購買大病險了。此時可考慮繳費與年齡無關的變額年金,一次性繳納保費,保險期滿後,可選擇一次性或者按月領取養老金。老人也可以購買護理險。當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時,該險種會支付一定費用作為老人的護理費。
⑻ 個人養老保險的配置需求一般以人生哪個階段為主
養老保險的配置:
一是中低收入的人群,商業養老應該是社保養老的30%為補充。假如,這人退休金2000元,那麼,他的商業養老年金每月應該補充600元,然後,倒推出年金的領取額度,年交保費。
高端人群的養老保險,應該100%以商業養老年金作為支撐。
二是養老保險的配置,越早越好,越早每年分攤的經濟負擔越少,壓力越輕。這就像一個人爬坡一樣,越早規劃,目標明確,專款專用,分期分攤,坡度越小,幾乎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輕松達到目的。而,越晚規劃,坡度越大,爬坡越費力氣,舉步維艱,處處驚險,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滾下來,前功盡棄。
養老保險的配置,其實,道理挺簡單的,只不過,人總是過於自負,只在乎當下的美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日子是一天一天過,近和遠也是相對的,不知不覺,遠的就近了,就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