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發布時間: 2023-01-25 17:15:30

A. 考研,有哪些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比較好

一、清華、北大,學霸專屬,報考風險大

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最強的三所大學是國防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其中國防科技大學是軍校,已經停止招收地方研究生,所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是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可以報考的最好的兩所大學。

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報考這兩所大學風險很大,除非你學習超好、綜合素質又比較高,因為報考清華、北大的一般都是985大學的精英,競爭會很激烈,再者,清華、北大研究生招生計劃中,推薦免試生佔了絕大一部分,有的學院甚至佔到90%,也就是通過統招考試招的名額會很少,這樣你被錄取的幾率會非常小。

二、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的985高校

擁有計算機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的高校總共有七所,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所,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應該是這幾所裡面最難考的大學,而且統招人數也不是很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收的名額稍微多一點,學術型碩士碩士有48人,專業型碩士有105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招收人數最多的,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加起來有174人。這幾所985大學當中,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地理位置比較好,競爭比較激烈,性價比最高的要數哈爾濱工業大學了,難度比前兩所要低點,學科實力卻不比它們差。

三、擁有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的高校

現在,十一所高校擁有計算機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其中大部分是985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比較熱門的院校,考取難度也比較大。

幾所中西部高校要相對容易些,比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其實,有一所非985高校也有計算機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那就是安徽大學,這所學校考取的難度要低很多,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可以重點考慮一下。



(1)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擴展閱讀:

211院校中計算機學科實力最強的要數北京郵電大學了,學校的計算機學科在校友會學科排行榜中,排名國內前22名,在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學校的計算機學科是所有211高校中排名最高的,甚至超過了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985高校。

另外一所比較強的高校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在校友會計算機學科排行榜中的排名和北京郵電大學相當,其他的高校像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學科實力也都比較強。

B. 中專報讀計算機及應用就業前景好么

中專報讀計算機及應用就業前景好;

市場經濟的發展、計算機應用的家庭化、普及化,信息產業的規模化,推動了計算機技術人才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計算機應用人才更是供不應求。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計算機方面人才培養方向還比較單一,學習或報考專業的人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市場考察,以免出現人力資源浪費現象!

發展歷程

1、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計算機應用主要是科學計算、工程設計等數值應用,這一階段使用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硬體體積龐大,運算速度慢,系統維護需要較高的技術,軟體尚未形成系統,應用程序編制耗費大量人力。主要應用於國防尖端武器的研製、生產和使用。

2、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 開始向非數值應用方面發展。這一階段使用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除繼續用於科學計算外,主要用於數據處理、工商業事務處理、企業信息管理。60年代後期出現小型機後,硬體逐步形成系列,介面設備和外圍設備品種增多,組塊式的軟體設計使軟體的編制趨於工程化,並應用於生產過程的實時控制。

C. 計算機考研都要學些什麼

每所院校對應的考試科目會有所不一樣。

招生單位: (10007)北京理工大學 考試方式: 統考

院系所: (207)計算機學院 專業: (085404)(專業學位)計算機技術

學習方式: 全日制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擬招人數: 專業:33(不含推免)

考試范圍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2)數學(二) (889)計算機技術專業基礎綜合

D. 哪些三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最好

成都東軟學院,這個是我所知道的。另外,據網上的消息還有:大連理工大學東軟學院

2015全國三本大學計算機專業排名
一、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深處寒冷北方的哈工大能保持幾十年的超強實力可以說是個奇跡,作為當年唯一的計算機應用重點學科,哈工大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現在他們與許多學校和研究機構搞學科並建,吸納了很多外來人才,增強了哈工大的整體實力。目前哈工大承擔的項目經費已超億元。他們的優勢領域包括:智能機器人,CIMS與系統集成,智能化中文信息處理機器翻譯技術,計算機網路及系統安全防護技術等。
二、吉林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十幾年前,計算機系的創始人王湘浩院士和他的得力助手們還在的時候,吉林大學在軟體方面的優勢是相當大的。但近幾年來吉大人丁不旺,過去的人亡的亡,走的走,客觀的講,與80年代的輝煌相比,吉大計算機確實是在走下坡路。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吉大計算機整體實力仍然是很強的。軟體自動化、軟體重用技術、人工智慧、專家系統、計算機代數、定理證明與自動推理、分布式推理、分布式系統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三、華中科技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華科近年來在系統結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張江陵、裴先登教授領導的該專業在信息存儲系統與技術,存儲網路與附網存儲技術,採用新原理的超高密度超高速存儲技術,集群系統與並行I/O,網路安全體系結構理論與技術方面有優勢。建有外存儲系統國家專業實驗室,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擁有三位院士的清華大學差不多在所有方向都有相應的強人撐著,相比之下,應用和系統結構更強些,某些方向已經處於世界的領先水平。優勢領域包括多媒體,網路技術等。同時擁有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國家重點學科。
五、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校長潘雲鶴是浙大計算機唯一一位院士,它所帶頭的計算機圖形學,智能CAD在國內無其右者,而且浙大開放式的校風,賢才的遠?使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建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勢領域還有CAD/CIMS、虛擬現實,網路與多媒體、產品創新設計、智能信息與人機交互技術等。
六、西北工業大學的計算機學院
由沈緒榜院士領導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VLSI系統設計方向很強。優勢領域還包括網路與分布計算,並行計算與群機系統,人工智慧與多媒體,語音圖象信號學科組等。建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國家專業實驗室。有一些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是基礎學科如數學,電子(通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學帶動軟體發展,電子通信則對硬體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七、武漢大學的計算機學院
軟體,尤其是在多媒體軟體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從事多媒體軟體方法和技術研究,研製、開發了大量的多媒體軟體。
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計算機學院
發展勢頭最猛的學校之一,在人工智慧、軟體工程和體系結構、虛擬現實與多媒體技術方向有優勢。建有由李未院士領導的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虛擬現實新技術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軟體網上聯合研發中心。
九、國防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學院
這是一所不太為人所了解的學校,就象一個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我們在感嘆它的高大的同時,有時也會有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由三位院士領導的系統結構方向曾經研製出了讓中國人驕傲的銀河系列大型機。國防科技大學的優勢領域大多和硬體相關。設有網路技術與信息安全研究所,並行與分布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十、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如果說80年代的軟體專業是並蒂蓮花的話,那麼現在的南大完全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由孫鍾秀院士領導的軟體甚至已經涉及到大型操作系統的設計。優勢領域包括軟體自動化與形式化方法,分布計算與並行處理,系統軟體及其信息安全,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與知識工程,資料庫技術,語言信息處理等。擁有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消息來源:http://kaoshi.yjbys.com/gaokao/daxuezhuanye/193245_2.html

E. 學習人工智慧有什麼學校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鎮。除了嚴整的教學培養體系之外,本科同學有濃厚的科研氛圍,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就有學有餘力的同學開始進入實驗室或相關科研機構(如MSRA),跟隨導師從事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績也是不容小覷的:每年都有十餘位本科同學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當然,清華計算機系智能實驗室距離國際頂尖AI研究機構(如MITCSAIL)還有一定距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里會是我國有著AI夢的同學們絕佳的圓夢起點。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由北京大學數學系、計算機系、電子學系等10個系(所)於1985年成立,主要從事機器感知、智能機器人、智能信息處理和機器學習等交叉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專業涉及機器人技術,以新一代網路計算為基礎的智能系統,微機電系統(MEMS),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能技術與系統,新一代的人-機系統技術等。
3、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在人工智慧方面有著肥沃的土壤,其計算機學院下設的人工智慧研究所是中國設立最早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之一。早在上世紀80年代,浙江大學就建立了人工智慧研究所,首任所長就是國內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被人尊稱為「中國人工智慧研究開拓者」的何志均,之後兩任所長潘雲鶴和吳朝暉都算得上是他的得意門生,他們也先後擔任了浙江大學的校長。從1981年至今,浙大人工智慧研究所見證和參與了人工智慧的一系列變化。到現在,人工智慧進入大數據階段,浙大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已經建立了相當大的優勢。
4、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已有數年的積累,計算機系俞凱教授團隊的智能語音技術取得了多個國際評測冠軍,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團隊在產業化上也實現了很大的突破,他所創立的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被蘇州市確認為人工智慧領軍企業,作為蘇州工業園區內的標桿,將在3-5年達到百億市值,並作為千億市值企業後備軍。同時,交大在智能媒體、圖像分析、腦機交互、機器人、人工智慧晶元等領域還有一批一流團隊及成果,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5、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研究起步於1958年,建立了計算技術、計算數學、數理邏輯等專業開始培養計算機相關領域專門人才,1978年在上述三個專業基礎上成立了計算機科學系,1993年更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建系前和建系初期就曾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上個世紀60年代調試成功了當時國家高等教育部所屬高校第一台計算機,實現了我國第一個高級語言編譯程序;70年代分別主持了國產DJS-210中型計算機和XT-1操作系統等軟體系統的研製;80年代研發了國內第一個分布式系統ZCZ,培養出中國大陸第一位計算機軟體博士。建系以來,南京大學的計算機學科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一直位居國內先進行列。
6、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圖像與智能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慧,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信息安全等基於生物視覺的感知和認知結合的學習模型及其在腦型機器人上的應用,應用領域包括工業視覺、智能機器人、智能安防、生物醫學影像識別。該校研發的視覺系統已經應用於國內外多家著名企業和創業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畢業生去向包括(1)赴IBM研究院、谷歌、華為、騰訊、網路、阿里巴巴等公司就職;(2)前往哈佛、卡內基梅隆、普林斯頓、華盛頓、哥倫比亞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和做博士後研究。
7、哈爾濱工業大學
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哈工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列全國第4名,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並進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計算機類專業隸屬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隊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DanielP.Siewiorek領銜,包括了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潘正祥、賈小華等國家和深圳市認定的高層次人才,承擔並完成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等各類課題100餘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軟體著作權等100餘項。
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建所伊始,就在工業自動化、智能設備控制、模式識別、智能信息處理等領域享譽國內外,號稱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黃埔軍校,其培養的學生業已遍及全球頂尖的高校、學術研究機構和IT巨頭。
9、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擁有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服務計算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據存儲系統與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網路存儲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與網格計算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資料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華中科技大學IBM技術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武漢)。另外,該學科是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華中中心結點單位,是中國教育科研網格主結點、中國國家網格(武漢)結點單位,是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重要組成單位之一。
10、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起源於1960年建立的「解算裝置及技術」專業,曾自主研製我國第一台數字積分機,填補了國內空白,並成功地應用於國防現代化和工業自動化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近10年來,承擔了各類科研項目共2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國家863、國家科技攻關、教育部和江蘇省等重要科研項目140多項,獲得國際工業領先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部省級獎20多項,在國內外著名的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60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檢索850多篇次。在ESI學科排名中,學院水平已進入全球前1%。

F. 馮丹的介紹

馮丹,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外部設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信息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工業標准化技術協會海量存儲標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委,武漢市政協委員。

G.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考研科目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考研科目有: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204英語二、301數學一、302數學二、834 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其中計算機學碩考101、201、301、834四門;計算機專碩考101、204、301、834四門;軟工專碩考101、204、302、834四門。

學院擁有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服務計算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據存儲系統與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網路存儲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與網格計算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資料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華中科技大學IBM技術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武漢)。另外,本學科是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華中中心結點單位,是中國教育科研網格主結點、中國國家網格(武漢)結點單位,是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重要組成單位之一。

H. 謝長生的介紹

謝長生,男,湖北武漢人,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信息存儲與數字媒體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外圍設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信息存儲專委會常委,國際網路存儲工業協會(SNIA)中國區專家委員會副主席。在國內外權威雜志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

I.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 金海 全面主持學院的工作,分管財務和國際。
副院長 李國徽 分管研究生培養和學科建設。
副院長 李桂蘭 分管本科教學、實驗室、學院辦公室日常行政工作。
副院長 王天江 分管科研工作和研究類實驗室管理、以及學院的安全、保密工作。
副院長 馮丹 分管學術交流和教師及考核工作。
院長助理 李堅 協助院長管理成人繼續教育工作。
院長助理 喻之斌 協助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學院學術交流、教師及考核工作。 組 長:金海
副組長:李軍
成 員:盧正鼎 盧炎生 王天江 馮丹 李之棠 王元珍 謝長生 宋恩民 李國徽 李桂蘭 吳永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金海
副組長:李桂蘭 鄭強
成 員:盧正鼎 李軍 彭 冰 王元珍 秦磊華 陸 楓 徐麗萍 張凌平 熊自立 組 長:金海
副組長:盧炎生 李桂蘭 鄭強
李軍 王元珍 秦磊華 陸楓 徐麗萍 彭冰 熊自立 張凌平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懲防腐敗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組 長:李軍
副組長:金海
成 員:李勝利 鄭強 吳永英 組 長:李軍
副組長:金海 吳永英
成 員:莫正坤 洪帆 魯宏偉 王多強 殷賢亮 章富慧 會 長:莫正坤
副會長:龍玉國
成 員:李崇閣 徐本桂 張玉琴 鄭金鳳 組 長:金海
副組長:李軍
成 員:李軍 盧正鼎 盧炎生 李之棠 李桂蘭 李國徽 宋恩民 金海 謝長生
秘 書:李堅 朱鳳偉 組 長:王天江
副組長:金海 李軍
秘 書:李久紅
成 員:吳松 廖小飛 於俊清 鄒德清 吳恆山
主要課題組保密員:盧炎生 周敬利 馮丹 馮玉才 洪帆 崔國華 魯宏偉 許貴平 主 任:章富慧 副主任:陳浩
研究生管理科 科長:郭麗
人力資源科 科長:李堅
教務科 科長:張凌平
科研科 科長:李久紅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系主任:謝長生
副系主任:秦磊華 王芳 吳松 譚志虎
計算機科學系
系主任:李國徽
副系主任:許貴平 廖小飛 徐麗萍
計算機科學與應用系
系主任:宋恩民
副系主任:章勤 陸楓 於俊清
信息安全系
系主任:李之棠
副系主任:鄒德清 彭冰 陳琳
資料庫與多媒體技術研究所
所 長:馮玉才
副所長:王元珍 吳恆山 曹忠升
計算機科學理論研究所
所 長:黃文奇
院教學中心實驗室
主 任:熊自立
副主任:周建國 管軍 外存儲系統國家專業實驗室&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主 任:謝長生
副主任:李之棠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武漢)
主 任:李慶華
副主任:王多強、李之棠
數據存儲系統與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
主 任:馮丹
服務計算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集群與網格計算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主 任:金海
副主任:章勤 吳松 廖小飛 主 任:馮玉才

J.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實驗室名單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1 薄膜與微細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
2 超分子結構與譜學 吉林大學
3 單原子分子測控 清華大學
4 電子物理與器件 西安交通大學
5 非線性數學模型與方法 復旦大學
6 分子酶學工程 吉林大學
7 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 東南大學
8 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 吉林大學
9 輻射物理及技術 四川大學
10 高溫材料及高溫測試 上海交通大學
11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 天津大學
12 固體力學 同濟大學
13 光電技術及系統 重慶大學
14光電信息技術科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15 海洋地質 同濟大學
16海洋環境科學廈門大學
17 海洋遙感信息處理中國海洋大學
18 環境斷裂 北京科技大學
19 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 北京師范大學
20 基於加速器的原子分子物理 復旦大學
21 計算機網路和信息集成支撐技術 東南大學
22膠體與界面化學 山東大學
23 潔凈煤發電及燃燒技術 東南大學
24 結構工程與振動 清華大學
25聚合物分子工程 復旦大學
26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學
27材料物理 鄭州大學
28 能源潔凈利用與環境工程 浙江大學
29 破壞力學 清華大學
30射線束技術與材料改性 北京師范大學
31生命有機磷化學及化學生物學 清華大學
31 生物活性材料 南開大學
32 生物力學與組織工程 重慶大學
33 生物有機分子工程 北京大學
34 數學及其應用 北京大學
35 圖象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 華中科技大學
36 物理海洋 中國海洋大學
37 細胞生物學與腫瘤細胞 廈門大學
38 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 北京師范大學
39 先進材料 清華大學
40 現代分析科學 廈門大學
41 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 西安交通大學
42智能製造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
43 重離子物理 北京大學
44 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 北京大學
45 量子信息與測量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46 蛋白質科學 清華大學
47 水沙科學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武漢大學
48 先進反應堆工程與安全 清華大學
49 認知科學與學習 北京師范大學
50 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京師范大學
51 虛擬現實新技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2 流體力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3 石油天然氣成藏機理 石油大學
54 可控化學反應科學與技術基礎 北京化工大學
55 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 中國地質大學
56 新型功能材料 北京工業大學
57 煤炭資源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58 煤炭加工與高效潔凈利用 中國礦業大學
59 核心數學與組合數學 南開大學
60 材料電磁過程研究 東北大學
61 癌變與侵襲原理 復旦大學中南大學
62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 復旦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63 動力機械與工程 上海交通大學
64 道路與交通工程 同濟大學
65 光譜學與波譜學 華東師范大學
66功能基因組學和人類疾病相關基因研究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67 超細材料制備與應用 華東理工大學
68 紡織面料技術 東華大學
69 海岸與海島開發 南京大學
70 中尺度災害性天氣 南京大學
71 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東南大學
72 工業生物技術 江南大學
73生物醫學工程浙江大學
74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遺傳與繁殖 浙江大學
75 動物分子營養學 浙江大學
76 海水養殖 中國海洋大學
77 材料液態結構及其遺傳性 山東大學
78 計算智能與信號處理 安徽大學
79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 武漢大學
80植物發育生物學武漢大學
81 信息存儲系統華中科技大學
82生物醫學光子學華中科技大學
83 硅酸鹽材料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
84 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南大學
85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華南理工大學
86 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 華南理工大學
8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學
88材料成形過程與模具 鄭州大學
89 組織移植與免疫 暨南大學
90皮革化學與工程 四川大學
91 高電壓技術與系統信息監測及新技術 重慶大學
92 西南資源開發及環境災害控制工程 重慶大學
93 微生物資源開放研究 雲南大學
94 生物醫學信息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
95 電子陶瓷與器件 西安交通大學
96旱區農業水土工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97植保資源與病蟲害治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98 大陸動力學 西北大學
99 現代設計與集成製造技術 西北工業大學
100磁學與磁性材料 蘭州大學
101 神經科學 北京大學
102 分子心血管學 北京大學
103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 北京大學
104 生物信息學 清華大學
105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
106 現代精細農業系統集成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
107 中醫內科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108全光網路與現代通訊網 北方交通大學
109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北京林業大學
110 信息管理與信息經濟學 北京郵電大學
111 汽車材料 吉林大學
112 植被生態科學 東北師范大學
113 森林植物生態學 東北林業大學
114 農產品生物化工 合肥工業大學
115 實驗畸形學 山東大學
116 醫學分子病毒學 復旦大學
117 分子醫學 復旦大學
118 腦功能基因組學 華東師范大學
119微電子機械繫統東南大學
120 水資源開發 河海大學
121 器官移植 華中科技大學
122 基本物理量測量 華中科技大學
123 農業微生物 華中農業大學
124 眼科學 中山大學
125 腎臟病臨床研究 中山大學
126 人類疾病生物治療 四川大學
127 口腔生物醫學工程 四川大學、武漢大學
128 新型感測器 電子科技大學
129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30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31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32電子裝備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33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34電子信息對抗攻防與模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35 特殊地區公路工程 長安大學
136 農業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與病害控制 雲南農業大學
137 食品科學 南昌大學
138 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中北大學
139 蛋白質化學及魚類發育生物學 湖南師范大學
140 微生物與植物遺傳工程 廣西大學
141 智能製造技術 汕頭大學
142 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華北工學院
143植物逆境 河南大學
144 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 內蒙古大學
145 西部環境 蘭州大學
146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實驗室 長江大學
147 極化材料與器件實驗室 華東師范大學
148 綠洲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新疆大學
149水利水運工程 重慶交通大學
150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 蘭州交通大學
151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師范大學
152工業物聯網與網路化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重慶郵電大學
153有機功能分子合成與應用 湖北大學
154功能材料綠色制備與應用 湖北大學
155特種功能材料 河南大學
156環境食品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華中農業大學
157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 西北民族大學
158 地面機械仿生技術 吉林大學

熱點內容
phpcgi與phpfpm 發布:2025-07-19 02:05:19 瀏覽:522
捷達方向機安全登錄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7-19 00:57:37 瀏覽:689
夜魔迅雷下載ftp 發布:2025-07-19 00:39:29 瀏覽:94
增值稅票安全接入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7-19 00:20:45 瀏覽:481
solidworkspcb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7-18 22:50:35 瀏覽:817
怎麼在堆疊交換機里配置vlan 發布:2025-07-18 22:42:35 瀏覽:626
java調用別人的介面 發布:2025-07-18 22:37:35 瀏覽:437
伺服器四個節點如何聯網 發布:2025-07-18 22:36:02 瀏覽:274
華強北什麼地方休安卓手機 發布:2025-07-18 22:24:56 瀏覽:738
資料庫的根本目標 發布:2025-07-18 21:37:50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