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枝配置是什麼意思
Ⅰ 插花中的主枝,客枝,輔枝怎麼理解
插花(floarr)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中國插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插花源於古代漢族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
花束的花材固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細鐵絲綁扎。每一枝花、每一片襯葉,都用纏上綠膠帶的細鐵絲纏好後再造型。另一種是用專用花托,內有花泥,將花依造型插入花托內,此法比較簡便省事。
【主枝】在果樹上直接從中心主幹(中心領導干)上分生出來的大枝條叫主枝。它是構成樹冠的永久性骨幹枝之一。有中心主幹的果樹,經過層式整形,主枝是成層分布的,可從下向上分為第一層主枝、第二層主枝等等。果樹的主枝,要求向四周均勻分布,同層主枝要求粗細長短和生長勢互相均衡,並與樹干成一定角度。
在我國插花的歷史源遠流長,發展至今已為人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並不是一定要選用名貴的花材、高價的花器。一般看來並不起眼的綠葉一個花蕾
插花,甚至路邊的野花野草常見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優秀作品來。使觀賞者在心靈上產生共鳴的是創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產生共鳴,那麼這件作品也就失擊了觀賞價值。具體地說、即插花作品在視覺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種感觀和情感上的自然反應,如果未能立刻產生反應,那麼擺在眼前的這些花材將無法吸引觀者的目光。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觀賞者情感產生反應的要素有三點:一是創意或稱立意、指的是表達什麼主題,應選什麼花材;二是構思(或稱構圖),指的是這些花材怎樣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現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與創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機配合,作品便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Ⅱ 主枝和側枝的作用
主枝
就是在主幹上著生的幾個大枝,一般為2——4個,5個或超過5個就是多主枝叢狀 ,這一般主幹低甚至無主幹。主枝是樹冠的龍骨,擴冠展空的骨架。上邊著生側枝,結果枝組等。相當家庭或單位的一把手,領導。
側枝
側枝是著生在主枝上的枝,主要上邊著生結果母枝,輔助主枝結果占空。一般以單軸生長,相當於家庭里的妻子,相夫教子。屬於二把手。
Ⅲ 栽植後怎麼定干
1.定干高度:一般樹形的主幹高度在30~50厘米,具體高度要根據品種、地形、栽植密度、管理方式和單株生長情況確定。生長勢強、土壤肥沃、品種的枝條開張度大,定干可適當高些。定干過低耕作困難,通風條件差,果實品質不佳;定干過高樹體不穩,長勢弱,樹上管理、採收也不方便。另外在山地、坡地還要結合地形地勢確定主幹高度和主枝間的高度。
2.主枝的選擇和平衡:主枝選留數目和方位要根據栽植密度、整形方式等來確定。選留過多,雖然前期產量高,但以後枝條擁擠,光照不足,導致主枝下部光禿;選留過少,修剪量大,不能及時、充分地利用空間,早期產量低。
定干高度能左右主枝配置位置的高低,主枝位置高則生長勢弱,低則生長勢強。一般在整形帶上部的主枝往往偏弱。如果選3個鄰接(即3個枝相連接,整形帶很小)的芽培養3個主枝,就不會出現長勢不均衡的問題,但3個主枝在同一點上,結構不牢固,盛果期可能出現劈裂的現象。為克服這一缺點,可採用鄰接與鄰近(即主枝間有較大的距離)結合排列,即上面兩個主枝鄰接,與下面一個主枝鄰近,這樣主枝結構牢固,養分輸導通暢。如果是下面兩個主枝鄰接,上面主枝較高,就容易出現「卡脖」也就是下強上弱現象。
如果遇到主枝間不平衡時,要抑強扶弱,「強枝強剪,弱枝弱剪」。對強枝行拉枝加大角度,緩和其長勢,修剪量適當加重,也可改換主枝延長頭,使其彎曲上升;弱枝要抬高角度,適當長留,增加枝葉量,使其得到更多的養分,由弱轉強,這樣經1~2年後即可趨於平衡。
另外在選定骨幹枝時要注意勿用夾皮枝,選主枝時盡量不要留南向枝,南向枝擋光更多。
3.因樹修剪,隨枝作形:整形修剪還要掌握因樹修剪、隨枝作形的原則,達到既通風透光,又能充分利用空間,既有牢固的骨架,又有早期產量,實現整形、結果兩不誤。不可死搬樹形,為作形而作形,所以整形時要有輕有重,適當輕剪長留,改變過去「先長樹後結果」的觀點,達到邊長樹邊結果的目的。
4.修剪方法:是對枝條進行縮、截、緩、放等處理。
Ⅳ 桃樹的骨幹枝結構的配置是什麼樣子的
(1)干高與定干:桃樹比其他果樹更適合低干整形,干高以30~50厘米為好,整形帶寬以20厘米為好,所以定乾的高度以50~70厘米為好。北方品種比較直立,可適當低些。南方品種比較開張,可適當高些。
:(2)主枝的配置與培養:主枝是桃樹上最關鍵的骨幹枝,在配置與培養時應注意三方面問題。
①主枝基部著生方式三主枝鄰接時各主枝生長易均衡,但常與主幹結合不牢固,結果負重後易劈裂,密植的小冠由於負載量小還不太要緊,但稀植的大冠由於負載量大則明顯不行。三主枝鄰近時結構牢固,但主枝間生長勢往往發生不均衡,一般是下部主枝強,上部主枝弱。為了避免這兩種排列形式的缺點,三主枝之間常採取下二者臨近而上二者臨接的混合形式。也有對三主枝均採取鄰近,而通過調整各主枝在開張角度上的差異和第一側枝的遠近不同來達到各主枝相對平衡發展的目的
桃樹主枝的配置形式
②主枝開張角度主枝的開張角度與樹體的生長勢、產量、壽命有密切關系。主枝過於直立,易發生上強下弱,下部和內膛枝已早衰、枯死而出現光禿。主枝過於開張,易發生枝頭早衰而後部徒長,不僅影響樹體結果而且會使壽命縮短。為了使樹體成形進入盛果期後主枝的角度長期保證45°~50°,在幼樹整形期則應將直立型北方品種按要求開角,而開張型南方品種適當縮小到40°左右,並注意隨其樹齡的增大不斷調節和維持最好的角度。
③主枝數量為了保持冠內有充足的光照,桃樹的主枝數不宜過多,主枝不分頭的樹形以3個為好,分頭的樹形主枝頭最多不宜超過6個。
④主枝的靈活安排主枝的數量、開張角度和基部著生形式根據品種的特性確定以後,在目標樹形中具體排列與培養時還應根據桃園的地形條件等進行更科學、更符合實際情況的靈活配置。比如在山丘梯田桃園,可把第一、二主枝安排在背梯田壁的前空方向,把第三主枝安排在朝向梯田壁的後坡方向,而且開張角還可適當減小。以抬高枝位,適應地形,擴大主枝的延伸空間。
Ⅳ 桃樹的主側枝和結果枝組應如何配置
桃樹是喜光性很強的樹種,為保持樹冠內部光照充足,主枝數量不宜過多。開心樹形主枝過多時,不利於培養側枝;樹冠內膛枝條密集時,光照條件差,易出現光禿。主枝數量的多少和立地條件、土層厚薄、品種特性、栽植密度以及所採用的樹形等因素密切相關。根據目前常用樹形,骨幹枝的數量以6~9個為好,最多不宜超過12個。
側枝數量的多少,又和主枝數量相關。樹姿開張型品種主枝少時,側枝數量可適當多些,主枝數量多時,側枝的數量則應適當少些。一般每個主枝上,以配置2~3個側枝為宜。側枝的位置應盡量靠近樹干,側枝離主幹越遠,越易出現上強下弱現象,甚至出現光禿。側枝的角度不應小於主枝,骨幹枝間的距離不應小於1.0米,否則,不利於培養結果枝組。
為開張樹冠,改善樹冠內膛的光照條件,對冠型較為直立的主側枝延長枝的修剪,應留外芽,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時,可用背後枝換頭的辦法擴大和開張樹冠。
桃樹的修剪量輕時,雖然易早結果,但下部也易光禿,結果部位也易外移,減少結果面積,影響後期產量,樹體骨架也不牢固。修剪量大時,結果稍晚,但骨架牢固,下部也不易光禿,結果部位外移的速度也比較緩慢。對長勢較旺的樹,可採用拉枝開張角度的辦法,緩和樹體長勢,增加枝葉量,成花結果。對拉平的枝條,可以輕剪長放,只剪去先端無芽部分即可,剪口芽要留下芽;對不拉平的枝條可適當重剪,降低延長枝的位置,抑制營養生長,保持樹勢均衡。延長枝的剪留長度,可根據品種特性、樹勢強弱和生長量的大小確定。壯枝可留50厘米左右,弱枝留30厘米左右。
桃樹的結果枝組,直接著生於主、側枝上,結果枝組配置是否適宜,修剪的輕重程度是否適量,都會影響桃樹結果的早晚,結果面積的大小,產量的高低,質量的好壞,以及結果部位外移速度的快慢等。所以,整形修剪時,除注意安排好樹體骨架外,還必須配置和修剪好結果枝組。
桃樹的結果枝組,按其體積的大小,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結果枝組,主要配置於骨幹枝的背上、兩側或背下;中型結果枝組,主要配置於骨幹枝的兩側,以及大型枝組的空間;小型結果枝組,主要配於樹冠外圍、骨幹枝背上以及大、中型枝組的空間。
桃樹的結果枝組,可由發育枝、徒長性結果枝或徒長枝等,經摘心、短截培育而成。大型結果枝組,多選用強壯枝條,留5~10個芽短截,促生分枝後,第2年留2~3個枝短截;中、小型結果枝組,選健壯枝條留3~5個芽短截,分枝後選留2~3個壯枝,培養為結果枝組。修剪時,結果枝組的延長枝,應選頂端斜向生長的枝條,並根據需要不斷改變其延伸方向,使彎曲向上,保持長勢均衡,防止上強下弱。
修剪結果枝組時,既要留足當年的結果枝,又要選留好下一年結果的預備枝。強枝多留果,弱枝勤更新。枝組的結果部位,以靠近主幹為好,盡量緩慢外移。枝組上部出現強旺枝條時,應及時疏除,以維持樹體及骨幹枝的長勢平衡,避免上強下弱。密生枝和衰弱枝,應及時疏除,以復壯枝勢。當整個結果枝組的長勢轉旺時,要及時疏除旺枝和部分發育枝,留下健壯果枝。結果枝組連續結果3~4年後,需進行更新復壯,更新數量不宜過多,以不影響當年產量為准。在疏除部分衰老樹的同時,需選留新枝,培養新的結果枝組,一次疏枝的數量也不要過多,以免枝組長勢返旺而影響坐果。
Ⅵ 桃樹三主枝開心形和二主枝開心形的整形有何要點
(1)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整形要點
成苗定干高度為50~60厘米,剪口下20厘米內要有5個以上飽滿芽作整形帶。第一年選出3個相互錯落,水平方位角為120°的新梢作為主枝,任何一個主枝均不要朝向正南。
第一年的冬剪:定干後的幼樹生長一年,經過生長期的培養和修剪,已定下主枝,冬剪時主枝需要短截,長度按枝條的生長勢強弱,分別剪去全長的1/3~1/2。剪口芽留外芽,第二、三芽留在兩側。其餘枝條,在不影響主枝生長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保留,並進行輕短截;對主枝生長有影響的要疏除。
第二年春、夏季,當主枝延長梢生長到50厘米左右時,在30厘米處摘心,促使萌發副梢增加分枝級數。摘心後的頂芽要留外芽,便於培養延長枝,摘心後副梢萌發過密,應疏除密枝。待留下的副梢生長到約40厘米時,再給副梢摘心。
第二年冬剪:主枝延長枝短截,剪去全長的1/3~1/2,剪留長度約為40~50厘米。同時選留側枝,第一側枝留在距主幹60~70厘米處,側枝與主枝之間的分枝角度在60°~70°。向外斜側伸展,剪留長度比主枝延長枝稍短。在每個主枝上可選留2~4個結果枝,按不同類型的果枝要求給以短截。
夏季,主枝延長梢長到50~60厘米時摘心,在摘心後抽生的副梢中選主枝延長梢和第二側枝,第二側枝距第一側枝30~40厘米,伸展方向與第一側枝相反,也是向外斜側生長。其餘的枝條生長到30厘米以上時部分梢給以摘心,促使形成花芽。
第三年冬剪:桃樹定植後兩年,經過緩苗,生長勢轉旺,枝條生長量加大,主枝延長枝剪留長度應比上一年稍長些,原則上仍然是剪去全長的1/3~1/2,實留長度約60~70厘米。如果上年夏剪未培養出第二側枝,這次冬剪要選留第二側枝,具體要求與上年夏剪用副梢培養側枝相同,但剪留長度比主枝的剪留長度稍短。結果枝組安排的位置要合適,注意大型結果枝組不要在主、側枝上的同一枝段上配置兩個,以防過密或造成尖削量過大,使主、側枝先端生長勢減弱,影響樹冠擴大。在防止骨幹枝先端生長勢衰弱的同時,要注意防止由於主枝的頂端優勢過強引起樹冠上強下弱,造成結果枝著生部位上升。如果採用留剪口下第二、三芽枝作為主枝延長枝,使主枝呈折線狀向外伸展,側枝配置在主枝曲折向外凸出部位,可以克服結果枝外移快的缺點。
第四年修剪:已是定植後第五年,這一年的冬季整形修剪與上一年近似,定植後五、六年樹高約3米,已進入成年,整形修剪要維持目標樹形與結構。
(2)二主枝開心形整形要點
這種樹形一般成形容易,主枝之間容易保持平衡,樹冠不密閉,但幼樹整形的頭1~2年修剪應稍重。
二主枝自然開心形的主枝配置在相反的兩個方向。側枝配置的位置要求不嚴,一般在距地面約1米處即可培養第一側枝,第二側枝在距第一側枝40厘米處培養,方向與第一側枝相反。各主枝上的同級側枝要向同一旋轉方向伸展。山地梯田上的桃園,主枝應在梯田壁和梯田下側,側枝與梯田平行為宜。主枝開張角度最終要保持與樹冠中心垂直線呈45°,側枝的開張角度要求為50°~60°。
Ⅶ 桃樹有幾種常用樹形
樹高3米,主幹高度50厘米,在相近的一段主幹上選留3個主枝,三主枝鄰近或錯落、分布均勻、方位角各佔120°、生長勢相近、發育良好,開張角度45°,每主枝配置3~5個側枝。距離主幹60厘米的位置處各選留第一側枝,第一、二、三主枝的第一側枝距離主幹距離依次減少,在第一側枝的對面培養第二側枝,相距50厘米,同側側枝間相距約100厘米。各主枝上的同級側枝要向同一旋轉方向伸展。主枝或側枝上著生結果枝組或結果枝(圖20)。
圖20自然開心形
(二)二主枝自然開心形(Y形)
樹高3米,主幹高度50厘米,選留2個方向相反(東西向)、伸向行間、生長勢相近、發育良好的鄰近主枝,兩主枝夾角80°。每主枝配置3~5個側枝,一般在距地面約1米處即可培養第一側枝,第二側枝在第一側枝的對面,相距50厘米,同向側枝相距100厘米,同主枝上的下級側枝比上級側枝的粗度和長度依次減小,各主枝上的同級側枝要向同一旋轉方向伸展。主枝開張角度為40°,側枝開張角度為50°,側枝與主枝的夾角保持在60°左右(圖21)。
圖21二主枝自然開心形
Ⅷ 種植柑橘應該怎樣預防
中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經過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柑橘的種植管理方法。
柑橘的種植管理:幼樹管理
柑桔幼齡樹的栽培任務:
主攻營養生長,全年放好春、夏、秋梢,採取摘心和剪枝增加分枝級數,盡量保留枝葉,形成合理的樹冠骨架,為開花結果作好准備。
(一)追肥(一梢兩肥,一年施6-8次)
第1、2年以高氮肥復合肥和生物有機質為主,一梢二肥。第3年夏梢開始增加磷、鉀,轉為結果樹施肥管理。第4年600以上枝條投產,注意擴穴增加有機肥。
促芽:促梢前10天施肥(乾旱的提前15天),肥後5天剪枝,長出多枝壯健枝梢,如剪枝後5天施肥,只長單枝枝梢。一般新梢10-12片葉摘心,控制頂端生長,利於枝條健壯老熟促下次梢。
1、促梢肥:移栽後20天左右或之後每放梢前10-12天;
2、壯梢肥:新梢15公分左右(5-6葉);
(二)整形修剪
整形:離地面60厘米定主幹,按三三制定分枝,樹形控高擴橫,形成麵包型樹勢。
主枝配置:在整形帶內選留3~4個生長健壯的枝梢作主枝。主枝間相距10~15厘米,均勻分布在主幹周圍空間,。
側枝配置:在各主枝上培養3個側枝。
修剪主要是對主枝和側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留6-8張葉)和疏剪,盡量保留所有枝梢作為輔養枝。夏、秋長梢10葉摘心。但投產前一年放出的秋梢不剪,以免減少來年花量。
(四)病蟲害防治,保梢壯梢。(一趟梢2次葯)
新梢1厘米長(一粒米)左右一次,新梢15厘米左右一次。
柑橘的種植管理:幼樹種植
1、選地:
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適宜的土壤酸、鹼度PH值約5.5至6.5之間,富含土壤有機質,礦物質豐富,排水方便,開穴(寬0.8-1米×深0.8-1米(根系可以生長到地下90CM)大部分根系在地下30CM左右,規格:3米× 4米 。
2、種苗選擇:
選取根系發達、須根多,無病蟲害(特別是黃龍病)的檢疫標准苗,標准苗為稼介面以上15厘米左右,直經6公釐左右(一根煙粗)。
(1)種苗處理:苗木修剪後,黃泥漿根種植,拌黃泥製成。可抗干早、禦寒、促發根生長、預防白蟻、地下害蟲,主根留15CM左右。
(2)定植密度:50-60株/畝。
3、柑橘定植時間:
南方溫暖區:建議11月秋種,柑橘屬不耐寒作物,最適宜生長溫23-29度之間,發根打基礎來春出春梢,一年多出一次梢; 種植淋足定根水。
柑橘的種植管理:掛果樹管理
(一)越冬休眠期-春梢萌芽期(12月至2月)管理措施:
1、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蟲危害枝葉,集中燒毀,樹干塗白,束草防寒防凍,預防樹酯病的發生。
2、及時施采果肥(大寒前),以增加樹體營養,加快恢復樹勢,增強抗寒能力。
3、花芽形態分化期(12-2月),連續噴施2 次(噴施結果母枝)
4、冬季防病蟲保葉。
(二)春梢抽發期-花期-生理落果(3至4月中旬)管理措施:
1、紅蜘蛛、介殼蟲、黑刺粉虱、潛葉蛾、潰瘍病、瘡痂病等病蟲害防治,7-10天防一次,連防2-3。
2、保花保果:謝花2/3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用噴霧,減少落花落果,花健壯飽滿,座果率高。
3、穩果肥:第一次生理落果後施下,以高鉀肥為主,多以葉面噴施和水溶肥方式施。
(三)生理落果—夏梢抽發(5至6月)管理措施:
1、紅蜘蛛、介殼蟲、潛葉蛾、蚜蟲、瘡痂病、炭疽病、潰瘍病防治,方法同上。
2、第二次生理落期要用適當的噴施防蟲害。
(四)果實膨大—秋梢期(7至8月)管理措施:
1、壯果肥:要適當的對果樹補鈣和多種中微量元素,以促秋梢(8月10日左右放秋梢,10月上旬秋梢老熟才能花芽分化)的生長,果實的膨大,提高品質。
2、病蟲防治:選擇正確的防蟲葯物,15天噴一次。
Ⅸ 桃樹的結果枝組有哪些配置
結果枝組的配置:主枝和側枝的中下部及樹冠內膛,宜多留大中型枝組;樹冠上部及外圍宜多留小型枝組,形成里大外小,下多上少的結構。所有枝組應向主枝兩側呈八字形分布和發展,大型枝組間距1米左右,中型枝組60厘米左右,小型枝組30厘米左右。結果枝間距20厘米(圖8)。
圖8結果枝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