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度選配什麼配置好
1. 第四代飛度據說性價比很高,這車的科技配置有哪些呢
外形設計上,第四代飛度相較於老款車型更精緻細膩,設計感更強,U型的前大燈搭配黑色的進氣格柵,靈動時尚,更有都市潮流氣息。此外,第四代飛度首次採用了雙外觀設計,潮跑Pro系列延續了兩廂小車的靈巧動感,潮越Max系列則多了車頂行李架,底盤也提高了30mm,搭配更硬朗的輪轂,更有跨界小車的味道,滿足不同車主的個性喜好。
視線再轉到車內,第四代飛度的A柱區域也進行了升級,A柱前方的立柱向後收窄,前風擋和三角窗的面積更大,使得駕駛者的前方和側方視野更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盲區,解決了老款在視野上的痛點。中控台的設計也與老款不同,經過重新設計後,更顯平整寬闊,搭載7英寸全彩液晶儀表盤和8英寸彩色智能中控屏,科技感的打造上也很到位。
空間的打造是飛度的強項,採用了「MM理念」以使車內乘員享受的空間最大化,機械佔用空間最小化。雖然飛度的車身長度僅有4109mm,軸距也只有2530mm,但設計師巧妙的設計使得後排的地板更為平坦,腿部空間更寬裕,搭配飛度獨特的「魔術座椅」,可有效的利用垂直空間,並能靈活收折,在同級別車型中獨樹一幟。
此外,第四代飛度座艙的儲物空間也很豐富,中控台左右兩端都設計有杯架,方便放置水杯等物品,副駕前方的手套箱採用上下雙開分體式設計,能夠更為靈活的收納各種小件物品,分別存放,使用更便捷。
配置上,第四代飛度搭載最新版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配備前超廣角攝像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功能,新增了車道偏移抑制、十字路口左轉直行防撞功能,使得安全性更高。
但是,新車也帶來一個被消費者挑出來的「減配」,那就是入門款車型未配備音響,次低配車型倒是配備了,但價格高出了5000元。這確實讓不少消費者耿耿於懷,但也有網友表示,換個角度看,這「省下」的5000元可以自己裝配一套比較高級的音響和倒車影像系統了,這大概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真實再現。
動力方面,第四代飛度仍然採用1.5L地球夢發動機+CVT變速箱的組合,最大功率96kW,峰值扭矩155Nm,動力參數有一些調整,以迎合升級國六排放,但在駕駛感受上仍然靈活自如,百公里油耗最低5.2L,作為家轎很適合。
作為一款A0級小車,第四代飛度成功的解決了潛在消費者的很多痛點,例如本田的品牌號召力,靚麗時尚的外觀,一如既往出色的空間打造,實用性很高的智能互聯和智能安全配置,以及充沛夠用的動力和操控,從每個點來說都做得很到位,如同其外觀一樣,精緻細膩,很有親和力,受寵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還是聊聊推薦車型。個人推薦剛需用戶買CVT潮享版車型就好了,8.68萬的價格很實在,基礎配置也比較齊全,最大的考慮在於實用部分和二次售賣的保值空間方面,這款車型未來或是最好轉手的一款。進階用戶,直接上Crosstar的頂配車型,10萬出頭的價格下,很多高級配置都有,譬如8英寸彩屏、魔術座椅這類的,該有的享受都有,進階改裝一番,跨界調調下又能別具風味
2. 一文看懂全新一代飛度,6款配置車型該如何選
可以看出,國產全新一代飛度在基本延續上代車型定價的同時,並未對安全配置進行簡配,反倒是帶來了更為豐富的安全配置。至於全系沒有配備的倒車雷達及倒車影像系統,後期在汽配城就能輕松搞定。全新一代飛度更炫酷、更舒適、配置更高、安全更好,難道這樣的精品合資小車不香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2個系列、6個配置,全新本田飛度買哪款更劃算
大家假如想要選擇新一代飛度,但是對於不同配置有糾結,那麼上面的配置選擇大家可以對號入座。可以說,新一代飛度在配置、安全性等方面均比前代有提升,這款車確實是國內A0級市場的佼佼者。大家喜歡哪一款,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第四代本田飛度8.18-10.88萬元上市,哪款配置最值得入手
文/阮錦程
本田不是「買引擎送車么」,既然新飛度所有配置都是用一樣的動力,那麼選最低配的肯定更劃算?
你別說,這一次好像還真的有點不一樣。
但無論怎麼樣,第四代飛度依然是合資品牌A0級車型中沒有對手的,原因是對手們紛紛放棄,或者是不太重視這個市場,所以你要小車的情懷,暫時來說還真的只有飛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飛度選什麼配置最劃算
本田飛度這款車子建議選擇1.5排量的自動低配,相對性價比更高一些。
6. 多個系列 諸多配置 全新本田飛度中配最推薦 買了不後悔
總而言之,全新第四代飛度整體表現更符合作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家用車,配置方面僅在入門配置車型中稍顯尷尬,但考慮到配置周到的中配車型的裸車價也保持在了10萬元內,以及出色的保值率,使得整車的性價比可謂極高。多項安全輔助功能的增加也在實用性以及經濟性方面從其他車型中脫穎而出,仍然作為同級別車型中的榜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