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映配置效率
發布時間: 2023-03-07 09:32:24
A. 生產效率與配置效率的區別
1.生產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與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
2.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是指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組合來生產出「最優的」產品數量組合。在投入不變的條件下,通過資源的優化組合和有效配置,效率就會提高,產出就會增加。
3.二者的區別,假定投入為既定,以A方式配置資源,可以產生n效率;用B方式配置資源,可以產生n十1效率;而用C方式配置資源,則可以產生n+2效率。這樣,資源配置效率同生產效率是並存的,二者共同對產出的增加起作用。
B. 提高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是指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組合來生產出「最優的」產品數量組合。在投入不變的條件下,通過資源的優化組合和有效配置,效率就會提高,產出就會增加。
計劃配置和市場配置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方式。
資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是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
人力資源配置
配資源。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方式有可能從整體利益上協調經濟發展,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程項目。但是,配額排斥選擇,統管取代競爭,市場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易於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現象。
市場配置
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