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雲存儲
一、從對應的層面來講
雲存儲:是在資源層,即雲的iaas層,提供的是存儲資源能力。
雲資料庫:是在平台層,即雲的paas層,提供的是中間件服務能力。
本地的資料庫遷移到雲端對應雲資料庫,而本地的硬碟遷移到雲端只能對應雲存儲。
二、從提供的服務來說:
1. 雲存儲:提供存儲能力,更多面對的場景是非結構化類數據,如文件,圖片,視頻等。
2. 雲資料庫:提供基礎的資料庫和數據對象管理能力,既包括oracle, mysql,sql server等關系型資料庫,也可以包括類似mongodb,hbase等半結構化資料庫。
三、從兩者的關系來說:
對於雲存儲當前基本都基於類似hdfs分布式文件系統進行封裝,提供存儲服務能力介面。也可以基於hdfs上面再架構一層,形成一個資料庫,再將資料庫能力暴露出去,形成雲資料庫,類似hbase。但是對於常見的關系型資料庫,可以做為雲資料庫,但是他們底層不不是依賴的雲存儲能力。
㈡ 雲存儲哪個好
網路網盤、創意雲盤、隱私雲盤、阿里雲、華為雲。雲存儲不僅實現數據計算、存儲、處理的大吞吐問題,同時將數據存儲與業務融合,極大地提升了企業數據和安全性。
5、華為雲:華為雲致力於為廣大企業、政府和創新創業群體提供IT基礎設施雲服務。雲存儲產品:雲硬碟、雲硬碟備份、對象存儲服務、數據快遞服務、數據傳輸加速、彈性文件服務。並且提供數據加密、備份保護和恢復遷移服務。
㈢ 雲存儲和雲硬碟的區別
雲硬碟和雲存儲表面看起來是非常接近兩種雲計算服務,就像一對兄弟。但實際上,它們無論在應用場景,還是設計目標上,都有根本性的區別。如果要說它們是兄弟,那也是遠房表親。
雲硬碟是個完全的IAAS概念。它提供最基礎的虛擬裸硬碟,用戶要自己裝文件系統,控制和處理數據在上面的存儲結構。從可靠性上講,雲硬碟相當於RAID1的標准,偏重模擬硬碟的性能。
而雲存儲是個PAAS概念,它提供簡單的API(編程模型和數據模型),為用戶提供key/valuepair的數據存儲服務。用戶不知道也無需知道數據具體是怎麼存儲的,雲存儲服務負責數據的「永久」保存。
雲硬碟:可以掛載到雲主機上,和物理硬碟一樣使用
雲存儲:類似於網盤一樣,用於存儲文件
技術上,雲硬碟是一種塊數據服務,更像是超級巨大的硬碟。事實上,雲硬碟就是用一個存儲集群模擬出磁碟的特性。雲硬碟完全兼容一塊裸硬碟的特性,用戶不需要作任何的改造即可在雲硬碟之上部署原先的數據應用,如構建各種文件系統、搭建各種資料庫等等,從而享受到雲硬碟所帶來的低維護成本、擴展性強、高可用、高性能等好處。雲硬碟的數據存儲單元是塊,具有固定的大小。
而雲存儲所存放的是具有明確業務含義的數據對象。比如,一張圖片、一部電影、一部小說等等。所以,雲存儲的存儲單元是數據對象,它的尺寸小到幾個位元組,大至幾十上百G。
㈣ 雲存儲和網盤一樣嗎
1、面向對象
網盤的使用對象大多數為個人,少部分如Dropbox會提供團隊協助。但雲存儲的使用者大多數為企業或者開發者。這也決定了大多數人會弄不明白網盤和雲存儲的區別,因為雲存儲根本就不是普通人的菜。
2、產品形態
網盤的主要產品形態為網頁,輔助形態為各個平台的APP或軟體。
雲存儲的底層產品形態是API,通俗點來說就是提供了一系列介面,使用者可以通過這些介面上傳、下載、管理、處理文件。為了使開發者更快速的接入,雲存儲廠商會基於這些API封裝成SDK、工具,提供二級產品形態。
3、文件組織形式
網盤是有文件夾概念的,亦即它的文件是由層級結構組織的。而雲存儲是key-value結構,是沒有文件夾概念的,文件組織形式都是由使用者業務邏輯決定的。
從這種角度而言,網盤只是雲存儲之上的一種產品形態,開發者可以基於雲存儲封裝邏輯開發網盤,而網盤的使用者並不能基於網盤開發雲存儲。
4、主要功能
網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文件的管理、同步、分享、備份等功能,對上傳、下載的速度並無特別承諾,對文件的安全,對數據處理亦無雲存儲般重視。
雲存儲則相反,側重於加速、安全存儲、數據處理。加速這點,大家都了解上傳、下載速度對於互聯網產品來說是吸引用戶、提高留存率非常重要的一個點。而安全存儲、數據處理,如水印、縮略、轉碼、裁剪,也都是針對企業痛點開發的功能。
說到底,主要功能的區別是由使用對象的不同而決定的。
㈤ 雲盤是什麼
雲盤是一種專業的互聯網存儲工具,是互聯網雲技術的產物,它通過互聯網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信息的儲存,讀取,下載等服務。具有安全穩定、海量存儲的特點。
雲盤,是雲存儲系統下的一項應用。而雲存儲本身,又是雲計算技術發展而來的一項應用。雲存儲的核心是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它在雲計算系統的基礎上配置了海量的存儲空間。在集群系統、網格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等技術的支持下,雲存儲系統可以實現跨地域的大規模存儲設備的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服務。
雲存儲系統各種應用程序介面(API)的存在,使得開發者可以通過開發不同的應用,不斷擴展雲存儲系統能提供的服務種類。目前,雲存儲系統主要能提供的業務包括雲盤、空間租賃服務和遠程備份與容災三大類。其中與普通網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雲盤應用。
雲盤的特點:
1、超大的存儲空間。U盤相比較雲盤而言,存儲空間是固定的。
2、視頻和圖片等資料可通過雲盤實現共享。當用戶需要把自己雲盤中的文檔,視頻等分享給其他用戶,只需通過提取碼就可實現分享。
3、雲盤相對於其他的實體磁碟而言,更便捷,具體表現在用戶不需要時刻都將自己存儲的重要資料、文件和數據等帶在身上,而是直接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將自己所存儲的重要信息從雲端下載,下載之後即可直接使用。
4、雲盤是一種新型、專業的網路存儲工具。提供按需功能、靈活性較好的存儲服務,有效防止成本失控的問題。
5、雲盤既支持文件或文件夾的直接上傳,又支持將其文件或文件夾進行壓縮再上傳,兩種上傳方式均可實現。
㈥ 亞馬遜雲科技的雲存儲,最應該知道的有這三點
傳統存儲在以各種方式對接公有雲生態,公有雲的雲上服務類型也在不斷完善,作為企業信息化負責人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公有雲,然後,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公有雲的優勢。
本文通過介紹亞馬遜雲 科技 存儲服務的三個關鍵點,帶您認識雲存儲的現狀。
正文:
乘著互聯網產業的春風,雲存儲在過去近二十年走過了可遇不可求的發展歷程。也讓從90年代開始,就一直坐著冷板凳,負責數據歸檔的對象存儲,一躍成為整個互聯網數據的基石。
如今,絕大部分互聯網上可訪問的數據都靠對象存儲來存,偶爾曝出的數據泄露事件也大多都跟對象存儲有關,當然,問題不在於對象存儲本身。
從2006年,亞馬遜雲 科技 的對象存儲服務Amazon S3發布,到現在,算起來也有十六年的時間了,這也是亞馬遜雲 科技 推出的第一款雲服務。
從市場表現來看,Amazon S3是非常成功的,前兩年有人推測說,亞馬遜雲 科技 在存儲方面的營收規模非常大,甚至被稱作是全球最大的存儲公司,Amazon S3無疑是功勞最大的一個。
有人說,許多亞馬遜雲 科技 用戶使用的第一個產品就是Amazon S3對象存儲,在所有亞馬遜雲 科技 的用戶案例,在所有技術文檔里,Amazon S3的出鏡率都非常高。
雲上原生存儲Amazon S3的主線任務:不斷降低成本
如果亞馬遜雲 科技 的用戶沒用過Amazon S3,就好比去包子鋪吃飯沒點包子,光顧燒烤店沒吃烤串一樣,令人費解。
Amazon S3的易用性高、可用性高,開發者很喜歡,Amazon S3幾乎不丟數據的可靠性,穩定性也很高,運維管理人員很喜歡,Amazon S3在互聯網應用場景被普遍應用。
如今,Amazon S3上存著超過100萬億個對象,每秒需要處理上千百萬次請求。
Amazon S3一開始解決了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安全方面的基本問題,性能也一直在提升,多年看下來,最大的工作重點就是不斷降低成本。
亞馬遜雲 科技 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 陳曉建介紹稱,同樣存儲一份數據,如果2006年需要100塊錢,而在2022年就只需要大概15塊錢,16年間,Amazon S3的存儲成本降低了大約7倍。
2021年12月,亞馬遜雲 科技 宣布在全球九大區域,將Amazon S3 Standard In Frequent Access和Amazon S3 One Zone In Frequent Access的價格降低了31%。
Amazon S3存儲分了八個層級。
對於需要經常訪問的數據,首選標准版的Amazon S3,它具有毫秒級的訪問表現,而不太經常訪問的數據就選Amazon S3 Standard-IA上,相較於前者能節省大概40%的費用。
而對於那些很少訪問的數據,則可以選擇放在Amazon S3 Glacier DeepArcihve上,它的成本非常低,大約1美刀1個TB,但代價是,想把數據拿回來就得多等等,大概需要12到48個小時。
有人覺得這等的時間也太長了,於是,亞馬遜雲 科技 又推出了Amazon S3 Glacier Flexible Retrieval,只需要等上幾分鍾到幾小時。
就沒有一種,既可以便宜,訪問性能又高的存儲嗎?還真有。
這就是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它是最新的一個存儲層級,拿回數據的速度是毫秒級的,成本與Amazon S3 Glacier相當,適合每季度才訪問一次、又需要毫秒級取回的海量數據。
另外,Amazon S3 One Zone-IA的成本也很低,顧名思義,數據只存在單個可用區上,而其他S3存儲的數據都在多個可用區上存著好幾分,相比之下,理論上丟數據的風險高了些。
最後,出於合規的要求,用戶有些數據不能上雲,亞馬遜雲 科技 可以提供Amazon Outposts,把雲的硬體放到了用戶的數據中心裡。使用Amazon S3 on Outposts,就像在雲上使用S3一樣。
總的來說,Amazon S3的存儲層級還是挺多的,但問題是,這給選型和管理也帶來了負擔。
為此,亞馬遜雲 科技 推出了Amazon S3 Intelligent-Tiering(智能分層),它會根據對象被訪問的次數在多個存儲層級間進行自動化遷移。
如果不能確定要選什麼或者存儲需求會變,那就選它,它不僅能解除選擇困難症,還能避免用戶自行管理數據分層的麻煩。
一家在東南亞和北美市場非常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在亞馬遜雲 科技 上存放了大約幾十PB的數據,原本主要使用的是Amazon S3 Standard—IA,在使用Amazon S3智能分層後,沒有進行任何額外操作,就將存儲成本降低了62%。
亞馬遜雲 科技 最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Amazon S3智能分層功能,如今,Amazon S3智能分層已經涵蓋了Amazon S3家族的幾乎所有存儲類別,最多可節省68%的成本。
不僅如此,如今數據分層還拓展到文件存儲Amazon EFS,Amazon EFS提供四種文件存儲等級,數據分層能節省高達72%的存儲成本。
打通雲應用與傳統應用的隔閡:靠多種文件存儲
如果說,對象存儲是雲存儲的標配的話,那文件存儲就是雲存儲連接本地存儲的橋梁。
如今常見的應用分為兩類。
一類是雲原生的現代化應用,也就是在雲上開發的、充分利用雲架構優勢的應用,比如電商、 游戲 、社交媒體等平台。對應需要的存儲,大部分是對象存儲Amazon S3來滿足,少部分需要文件存儲Amazon EFS。
另一類是傳統企業應用,它誕生在公有雲之前,常見的有高性能計算、EDA、視頻渲染等場景,通常由本地的文件存儲系統,比如NAS來支撐的,為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都帶有快照、鏡像、遠程復制等功能特性。
這類工作負載並沒有根據雲架構的特點來設計,如果強行上雲,不僅需要調整應用本身,而且還可能出現兼容性的問題,為了避免此類問題,亞馬遜雲 科技 推出了FSx文件存儲家族。
從2018年開始,陸續推出了面向Windows環境的Amazon FSx for Windows,面向高性能計算場景的Amazon FSx for Lustre,面向大數據分析場景推出了Amazon FSx for OpenZFS。
金風慧能採用了亞馬遜雲 科技 構建HPC高性能計算系統,其中使用了Amazon FSx for Lustre共享存儲系統,不僅使氣象預測系統性能提升了10%,氣象計算時間縮短了1/3,還將成本降低了70%,運維復雜度也大大降低。
此外,還與知名存儲廠商NetApp合作推出了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把NetApp的經典NAS文件存儲系統NetApp ONTAP放到了公有雲上。
NetApp在2015年就提出了Data Fabric的概念,大意就是想要實現數據在雲上和雲下的自由流動,是比較早積極擁抱混合雲的存儲廠商之一。
與一些存儲廠商的雲上託管服務不同,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沒有刪減任何功能,它是雲上唯一完整且全託管的NetApp ONTAP文件存儲系統,能夠無縫地跟企業本地的ONTAP系統對接,所以,用戶的IT系統不需要做任何改動,就能使用雲上服務。
2019年,NetApp與聯想成立合資公司——聯想凌拓,聯想凌拓在中國區提供相關服務,聯想凌拓產品管理與營銷高級總監林佑聲表示,從發布到現在,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得到了非常多客戶的認可,包括金融、醫療、石油以及高 科技 行業客戶。
嘉里物流原本是本地存儲NetApp ONTAP的用戶,隨著業務全球化發展,在數據擴容以及數據共享方面碰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通過使用亞馬遜雲 科技 提供的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將數據從本地遷到雲上,解決了這些問題。
上雲之後,不僅可以使用原來NetApp ONTAP自帶的快照和備份等功能,同時,還可以使用亞馬遜雲 科技 遍布全球的數據中心,實現跨區域的災備。
補足數據保護方面的短板:Amazon Backup
一直以來,雲存儲被詬病的點還在於缺少數據災備功能,在如何維持業務連續性方面有一些爭議,而亞馬遜雲 科技 正在試著消除這一顧慮,這就是Amazon Backup。
由於缺少與業務價值的強關聯性,數據保護經常容易被忽視,同時,由於數據保護系統本身很復雜,合規的要求還特別多,實踐起來也特別麻煩,所以,數據保護的實踐相對落後。
可能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亞馬遜雲 科技 的數據保護服務Amazon Backup才特別喜歡強調「一站式」「操作簡單」的特點,讓用戶知道,數據保護也沒有那麼麻煩。
於是我們看到,Amazon Backup能覆蓋旗下的幾乎所有存儲產品,包括塊存儲(Amazon EBS)、對象存儲、文件存儲、資料庫,以及計算和存儲網關等相關產品。
Amazon Backup的操作比較簡單,通過圖形的界面即可完成大部分操作,用戶還可以通過預設的策略進行自動化的備份,降低手動備份帶來的問題。
安全合規的問題讓許多用戶頭疼,Amazon Backup深度集成了亞馬遜雲 科技 自帶的KMS數據加密服務,整個備份操作許可權、數據訪問許可權都可以用IAM進行細顆粒度監控,滿足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方面的合規要求。
Amazon Backup避免讓數據保護帶來太多的成本負擔,因此也用上了智能分層技術,用戶通過冷熱分層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約75%的成本。
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的供應商Santos要對Amazon EBS塊存儲做備份,原本都是用手動備份的方案,但隨著業務量的發展,備份的出錯率越來越高,成功率越來越低。
而在用了Amazon Backup後,平均備份任務用時和運營成本均有大幅降低,備份成功率到了100%,而且還完全做到企業數據合規。
結束語
確實如陳曉建所言,亞馬遜雲 科技 存儲服務已經成為IT行業的「水」和「電」,讓各行各業的業務都能從存儲服務中獲得價值。
亞馬遜雲 科技 的存儲服務類型和存儲的相關實踐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很多做法已經成了上雲的參考實踐,企業用戶應該多少了解亞馬遜雲 科技 的雲存儲,特別是有上雲打算的企業。
當然,上雲帶來的便捷和靈活,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對運維的解放都很吸引人。
還有顧慮?據我個人了解,亞馬遜雲 科技 非常在意企業在雲上的成功和成本節省,不僅會幫企業不斷優化。除此之外,市場上有一些專門的服務,幫助企業做規劃實施,讓你充分利用雲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