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資產實現避險怎麼配置

資產實現避險怎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3-03-11 08:22:53

1. 萬一戰爭爆發,普通人如何實現資產避險

戰爭真的爆發之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資產避險的方法。對於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移民來講,會選擇把資產在戰爭前全部都轉到中立國。因為只有快速到達安全地區生活才可以一勞永逸避免所有的問題。第三方中立國指的就是從來不會跟別人打仗,並且一直保持和平穩定的態度。選擇去一個平穩的地方生活總比在打仗的地方好得多,雖然打仗的時候有防空洞可以躲避但生活條件極差。沒條件去移民的人可能會把錢全部都用來投資,用來購買基金股票和房產。只有把錢都弄成外幣,才有可能保護住自己的一切。

總的來說相信每個人都不願意麵對戰爭,希望盡快的遠離這種生活。誰都希望自己能夠在一個和平的大環境下安居樂業,希望永遠沒有戰爭的發生。在小編看來能不打仗一定不要去打仗,各國之間一定要友好相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普通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才不會一直受到傷害。能用語言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選擇用武器對待。

2. 美元配置資產如何避險

首先,當前大背景是美聯儲進入了加息周期。
在利率不斷上升的時候,由於對收益率要求的提高,已經購買了的債券的價格是下跌的。而大部分國家,比如中國,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大部分都購買了美國國債,價格的下跌是對外匯儲備造成了損失。所以說,為了規避外匯儲備的損失,央行需要賣出一部分國債。
而另一方面,各種資金進入美國的目的就是,就是藉助美聯儲升息,將各種貨幣兌換成美元,配置美元資產,提高收益率。比如人民幣,在美聯儲升息的情況下,大量的資金就會將國內的人民幣換成美元流出,流向美國,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從而造成大量的人民幣賣出。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會有很大的貶值壓力,而美元升值,換成美元,配置美元資產更加有利,進一步加劇了資本由國內流向美國。而由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就需要向央行兌換,在外匯儲備緊張的情況下,各國央行也會賣出美債,將美元用於應對匯兌壓力。而賣出美元債券空置的外匯儲備,也需要進入美國配置其他資產,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所以說,嚴格來說,大量資金進入美國,並不是對央行賣出美元債券的對沖。資本是逐利的,哪裡收益率更高流向哪裡。這是根本的原因。央行賣出美元債券,將外匯儲備配置美元資產,一方面是為了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兩一方面也是全球其他資金的資本流動所帶來的壓力導致的。

3. 如何合理進行家庭理財和避險

在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和中國經濟調整的雙重治理的形勢下,如何理財進行保值增值。最近鳳凰網的文章文章不錯,本人略整理如下,和大家分享。家庭理財首要的目標是防範經濟蕭條導致的收入減少和通貨膨脹帶來的資產縮水,投資者不得不在保本和增值的雙重目標下未雨綢繆。所謂保本其實是在規避目前經濟危機帶來的大量風險,但是過於保守的策略也許讓這種目標化為泡影,因為另一個方面,只有財富的增加才能讓居民有較高的抵禦風險能力,這有賴於一種較為積極的進攻。但現金融海嘯陣陣捲起,投資市場何處是避風港?作為終極商品的黃金,一月之內價格飆升100多美元,國際市場甚至出現盲目購買黃金以避險的投資舉動;降息利好債市,股債蹺蹺板表現明顯,國債指數和企債指數上周走勢強勁,這一傳統的資金避風港隨著金融危機的加劇而持續火熱;債券基金受益於債市的火熱,收益占據基金榜前十,從而備受市場關注,上周南方恆元保本基金開始發售,再度引起了人們對於保本基金的關注;盡管股市哀鴻遍野,但低價股和合理的防禦型配置,仍有淘金的機會,不過要記住:帶上你的顯微鏡和望遠鏡。總而言之,投資者如果要讓自己盡量減少此輪經濟調整的負面影響,讓保本和增值獲得一個平衡是關鍵。實現這種平衡自然要關注一下目前我們實現理財的基本手段有哪些,我們需要檢審一下,這些理財手段或者理財手段的組合是怎樣滿足我們的理財目標的。投資產品少量配置股票在當下期貨等則因為門檻高,風險大沒有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保險則防守有餘,致富有限。由於2006年以來的牛市,股票和基金及相關理財產品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理財手段,因此理解這些理財手段所具有的收益與風險,應該是成功實現目前理財目標的基礎。少量配置股票有利於實現增值目的,可以成為理財組合手段之一。而在擔心自己沒有時間打理,並且希望長期投資的家庭來說,將股票換入績優的偏股型基金也是一個較好選擇。新發保本基金央行在「保增長」的任務下首次降息和准備金,帶來了債券市場的牛市,而10月份的再次降息讓投資者確信目前中國經濟將處於降息通道之中,而債券市場也將迎來一輪持續牛市。因此,在這種債市走牛的預期下,投資者可以更多地關注債券,尤其是當前新發的長債值得重點關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級市場的購買債券並不容易,因此很多投資者往往希望參與二級市場的債券交易,在筆者看來這是一件風險較大的理財行為。在目前債市供給不足的環境下,在一級市場買入債券也並非容易。因此,對於希望投資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以及資金較少的投資者來說,買入債券型基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總體來看,基金作為一個復合的理財手段,往往涵蓋了股票、債券和存款等手段的收益特徵,可以成為家庭理財的主要工具,起到主體作用。黃金資深玩家的逐利品種,對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實物黃金和紙黃金是首選。實物黃金包括金幣、金飾和金條等。同樣,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銀行辦理紙黃金業務,其中有中國銀行的「黃金寶」,工商銀行的「金行家」和建設銀行的「賬戶金」。如果投資者平時工作很忙,少有空餘時間去理財,再加上投資實物黃金存放不便,與黃金掛鉤的銀行理財產品優點是理財專家代你操作,風險較小、本金有保障;缺點是收益率有上限。相反,對具有一定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且有一定期貨知識的投資者來說,做黃金期貨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債券穩健型投資者最愛債市的投資品種是很多的,目前可投資的品種主要有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和交易所企業債等。交易所企業債(包括公司債)是最近市場的投資熱點。投資債券市場時,我們要善於捕捉熱點,這同投資股票是一樣的。企業債中的公司債無疑是近期市場的熱點。投資者在選擇公司債時,首先要把握好買入時機,在遇到公司債價格波動時,可根據債券的期限、票面利率、市場利率等計算出該券的合理估值區間,在該券進入合理估值區間時擇機買入。操作方法巴菲特說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前兩條!保本理財的三種方式方法一:存銀行定期風險程度:無風險新一輪降息周期已經來臨!在此背景下,存銀行定期無疑成為保本理財的一個理想方式。央行這次調整利率,即便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也有3.87%,比貨幣市場基金收益高,更比偏股或股票型基金強。如果市場真像大摩預計的那樣明年還要降息5次,那麼現在存三年定期不是賺大了?方法二:貨幣基金行情不好,去年牛市中備受冷落的貨幣基金重新回到投資者的視野中。統計顯示,目前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一年下來在4%左右。方法三:買債券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央行上周正式宣布降息及調低存款准備金率,中國進入降息周期正在成為現實,債券的投資價值將逐步凸顯。不過,由於連日暴漲,目前多隻企業債的收益率已經大幅下降,風險正逐漸加大。截至上周五,8年期的08新湖債(122009)投資收益率為5.19%,5年期的08康美債(126015)收益率為4.61%。而上周降息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5.58%。因此,建議投資者多看別動,積極關注新券發行,逢低買進。四、股票忍痛買進「忍痛買進」的理論基礎: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股票投資以守為攻主基調:防禦型行業地球人都知道,現在要在股市裡賺錢真是「難於上青天」。對於依然「堅守崗位」的股民,不得不拿著「顯微鏡」來選股淘金。目前,低價股和防禦性的配置策略,也是資金避險的手段之一。防禦配置:基礎設施+必需消費品對於股票的資產配置策略,海通證券建議,第一類首選必需消費品行業,包括商業貿易、食品飲料、醫葯生物、傳媒旅遊、公用事業、公路港口機場等,以及產業景氣度持續增長的行業如鐵路設備、電氣設備和通信運營設備製造等;第二類又可細分為改善經濟基本面的政策如降息、放鬆信貸之類的貨幣政策和減稅、擴大投資的財政政策受益的行業,以及非價值型救市政策受益者如直接入市增持或回購板塊以及市場制度完善舉措受益者如券商板塊。分批建倉的兩種方式方法一:倒金字塔法所謂「倒金字塔」法,是指投資者將准備投資的所有本金分成幾份,當第一次買進籌碼之後,如果這只股票的股價繼續下跌,則第二次再買進第一次倍數的籌碼,以此類推,可一路往下進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買進,增加持股比率,降低總平均成本。這就像一個「倒金字塔」,開始買的不多,越跌買得越多,這樣可以拉低總體的申購成本。舉例來講,假定投資者看好某隻股票,他以每股20元的價格購進500股,但隨後股價下跌至18元,他又買進1000股,當股價下跌至16元時,如果仍然看好該股,可以再加倉1500股。這樣成本被拉低至17.3元,一旦股價反彈至此價位即實現盈利。方法二:股票定投股票定投類似基金定投,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例如每月1日)以固定的金額(例如1萬元)買進同一隻看好的股票,它的最大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風險。當然,如果沒有好的股票但認同目前的點位,最好的辦法是定投指數基金。今後只要指數上漲就能賺錢,省卻了選股的麻煩。

4. 大道至簡,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進攻與防守

說起資產配置,就好比一場足球比賽,有前鋒,也有後衛,如何排兵布陣,如何調整策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比賽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些年,在金融投資領域的實踐,愈發感覺,所謂大道至簡,背後的深意。越是復雜的事情,就越應該關注最重要的事。

所以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那點事。

簡單來說,我把金融資產,會分為進攻性資產和防守型資產。

進攻性資產,是為了資產的增值,實現財富的跨越式增長。比如:股權類的資產,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等。

防守型資產,是為了防風險、避險用的,用於生活中的一些剛性需求。比如,日常的基本開銷、孩子的教育支出、自己的養老金等。這部分資產,不能有損失的風險,畢竟是確定要花的錢,無論是現在要花,還是未來要花。

實現財富的積累,做好防守是第一步。

實際上,越是頂級的投資大師,往往也是風險管理的高手。

防守型資產,是家庭的基石資產,基石越厚,大廈越不容易倒塌。

從實操層面來看,首先,短期內隨時要花的資金,可以選擇活期存款、貨幣基金(比如余額寶,幾乎無風險)等,滿足流動性的偏好。

擔心遇到緊急狀況,需要應急資金,具有杠桿作用的保險產品(比如重疾險、醫療險等),以及可以貸款的人壽保單,都是不錯的選擇。

未來一定要花的剛性支出,可以配置國債、儲蓄型保險、以及定期存款。

只有做了這樣的配置,未來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更加從容淡定的,把剩下的資金去下大的「賭注」,抓住財富躍遷的可能。盡管全賠了,至少「基石」都還在,還能有翻身的機會。如果具有「全賠了也無所謂」的心態,那賺了便是給生活平添了很多色彩,豈不妙哉。

「防守」是一種底線思維,是一種睿智的表現,因為防守是為了更好的進攻。

說起足球場上,最令人興奮不已、熱血沸騰的場景,當屬進攻時的破門而入。

同樣,投資領域中的「進攻」,就是實現資產的增值、財富的跨越式增長。

但平心而論,投資真的挺難,因為它註定是一場拉鋸戰,更是一場馬拉松。

「長期」,這或許是投資領域中最為重要的概念。巴菲特20%左右的年化復合收益,重點不是那20%,最為關鍵的是,人家老爺子是做到了60多年的復利。短期內翻好幾倍的比比皆是,但把時間一拉長,比如20年甚至更長,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實現財富跨越式增長的方式,是依靠場外的賺錢能力。

當認識到這一點,並且你是站在一個長期視角的時候,我相信你所做出的選擇,會跟很多人都不一樣。

所謂的長期主義、價值投資、做時間的朋友,到底是不是只屬於別人的盛宴,到底是不是只是停留在虛無縹緲的概念之中?有沒有切實可行的、落地的方式呢?

下面就說說我對進攻型資產配置的一些體會:

我會比較傾向於私募基金,因為自己實在沒有精力去盯盤,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騰出時間精進主業,享受生活。重點是,找到人品好、真正專業的基金管理人。

目前市場上資金規模千億以上的私募基金,感覺同質化、公募化越來越明顯,投資回報也趨於平庸,很難有超額收益。而一些百億規模成長型的私募基金,會更加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策略方面也比較靈活上進。當然也是各有各的優勢和短板,看自己適合的風格了。

那如果私募夠不著,有沒有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呢?

這里,建議配置被動型的指數基金、或者ETF。

因為一方面,相比較私募,主動型的公募基金很多都是給他的私募接盤的,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募基金,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從長期看,是跑不贏指數的。當然最好能對所投資的領域有一個大方面的判斷:是不是符合長期上漲的趨勢。其中,「定投」是不錯的選擇,適合大部分人。

再進一步,如果不想讓別人管理自己的資產,要親自操盤。我會建議:優先配置「所有人都知道」的資產,比如A股市場的貴州茅台、港股的騰訊、美股的蘋果、特斯拉等等(只是舉例,不構成投資建議)。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標的,或許所有人都知道,但真正配置的人絕對是少數。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有疑問:「說完了進攻和防守,那有沒有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就好比足球場上的中場球員,堪比場上的中樞大腦。

實際上,科學的資產配置,和足球場上的排兵布陣,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的。

比如,銀行代銷的、最終資金流向房地產的信託計劃,看似比較穩定,年化收益 8% 左右,暫且我們把它叫做「中場球員」。

但仔細一想,這種理財產品其實非常不值得投。說是進攻也不算進攻,因為無法獲得超額回報;說是防守也不算防守,因為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怎麼又能抵禦風險呢!

總之,就是對 風險收益比 的一個把控。

除此之外,很多所謂中風險、低收益、沒有靈動性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的房產等,很負責的說,可以從你的投資標的當中剔除出去了。

寫在最後:

資產配置,不僅是一種財務規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規劃。

投資,除了用錢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時間。

所謂財富自由,本質上也是時間的自由。

將有限的時間,花費在自己熱愛的、美好的事物上,減少在市場博弈中的無用功,少一些沖動與幻覺,多一些自律、剋制,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多陪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大道至簡,進攻型配置,找好專業的管理人;防守型配置,找對專業的經紀人,如此而已。

5. 如果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要怎樣保證自己資產不縮水

如果2021年真的爆發嚴重經濟危機的話,保住自己的資產不縮水,必然要採取一些資產增長,或者持有一些「避險資產」等兩種方法。

爆發經濟危機的話,各種資產都會縮水的現象,比如房產、股票、基金、債券等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只是每種資產縮水幅度不同罷了。

所以如果真正在爆發經濟危機之時,不然資金縮水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資產變現購買國債

雖然在辦法經濟危機之時,很多企業會出現破產倒閉,各大資產都會出現縮水,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真正把資產變現,隨後全部購買國債。

持有現金最起碼不會出現虧損,只是受到貨幣貶值的影響,在那個時候只要本金不虧損就是最大的贏家,所以持有現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匯總

通過上面進行進行分析得知,如果2021年爆發經濟危機,讓自己資產不縮水可以購買國債、存銀行、投資黃金、兌換美元、持有現金等等。

在經濟危機之時最不應該就是持有股票、基金、債券、期貨、以及地產等等,持有這些資產只會縮水更快,希望大家要知道經濟危機的時候金融產品縮水幅度是非常大的。

6. 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應該如何做大類資產配置

建議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偏股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和QDII基金(包括主要投資港股的基金)的資金分配可依照5:2:1:2的比例為中樞進行配置;風險偏好中等的投資者,則可按照4:3:2:1的比例為中樞進行配置;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則可按照2:4:3:1的比例為中樞進行配置。
偏股型基金:
選擇行業配置均衡績優基金
目前A股仍處在2019年1月以來的上行周期之中,市場將會逐漸演繹「從流動性驅動到基本面驅動」的邏輯。上市公司中報陸續披露,A股公司上半年整體盈利狀況出現較大幅度修復,部分中小創公司利潤增速已經反彈至正增長。二季度絕大多數行業業績出現好轉,業績向好且景氣度向上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電氣設備等中游製造行業,以及疫情下消費增多的醫葯和食品飲料。展望下半年,保險銀行等金融板塊,建材、化工等周期板塊,輕工家電等地產後周期消費板塊,以及航空、酒店、機場、影視等出行消費板塊也有望恢復。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建議投資者在進行配置時優先選擇長期業績表現穩健、行業配置均衡的績優基金,謹慎規避重點布局科技、醫葯等前期漲幅較大、估值偏高板塊的行業主題基金;關注金融、周期、地產後周期消費等低估值板塊的投資機會,酌情搭配相關主題基金以把握板塊估值修復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債券型基金:
注重基金信評團隊實力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被疫情打斷的經濟周期將迎來復甦中繼,下半年經濟名義增速將保持上行。總的來說,在名義增速上行和信用二次擴張休止的作用下,本輪利率上行過程可能還未結束。
建議投資者關注中短債基金的投資價值,可考慮將其作為底倉進行配置,以獲取穩健收益、平滑組合波動。在進行具體投資標的選擇時,考慮資金流動性需求的同時,關注基金公司的信評團隊實力,規避信用風險。
QDII基金:
關注黃金ETF等避險資產配置價值
從各方面數據來看,今年4月是全球經濟的底部,5月至今全球經濟持續改善。這種持續的改善趨勢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單一國家的復甦和改善持續,二是不同國家的改善因疫情發展而存在時間上的差異,兩者疊加決定了海外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具有一定持續性。海外復甦可能使得海內外股票市場風格形成共振,繼續推動由成長向價值的風格切換和價值股的修復。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面變化使得海外貨幣政策寬松預期面臨潛在變化,享受「流動性盛宴」的階段或已經過去。美聯儲已缺乏再加碼寬松的動力,或對股債市場產生長遠影響。
按照風險分散原則,建議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配置一定倉位的海外資產,重點關注黃金ETF等避險資產的配置價值。在基金選擇方面,建議投資者選擇具有豐富海外管理經驗、投資團隊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旗下產品。
建議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可以多看一下銀行理財類產品。而且建議在投資之前到辨險識財查看一下風險評估報告,這樣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點,有效保證資金安全。

7. 當前經濟環境下的資產配置建議

健全的投資組合需要配置不同資產,因為各類資產對於經濟變化的反應不同,各類資產之間不同的漲跌幅可以對沖投資組合的波動程度。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有多大?有「全球資產配置之父」美譽的加里·布林森說過,長期來看,投資者約90%的投資收益其實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

若把資產分成股票、債券、類現金、黃金及房地產五類,分別以滬深300指數、中證企業債指數、中證貨幣基金指數、COMEX現貨、上海住宅商品房交易均價為代表,則自2013年以來截至2018年10月13日,五大類資產不斷輪動,整體來看房地產表現最好、黃金錶現最差。

當前經濟環境怎麼樣?

以近期的市場環境來看,短期「類現金為王」是市場的共識,債券也是相對穩健的資產,股票還處在比較大的波動之中,房地產在政策限制下價格已經開始松動。但以兩至三年的投資視角來看,卻不能只是以短期市場共識來應對。

從性價比角度看A股,不管從市盈率還是市凈率都處在歷史的底部,2002年至2018年10月12日,A股的區間最低市盈率10.99、目前13.43;區間最低市盈率1.49、目前1.59,兩者都已經相當接近歷史低點,反映出股票已經進入長期歷史性的配置區間。

債券價格今年來已悄悄上漲不少,今年以來截至2018年10月13日,中證企業債指數上漲5.82%,成為表現最好的資產。利率的些微下行主要來自去杠桿已經出現效果,使得整體貨幣政策得以保持穩健中性,未來貨幣政策也能有比較大的彈性。

房地產方面,各項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增加了房地產的交易成本,市場普遍認為房價的壓力會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

當前資產怎麼配置?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缺乏好的房地產投資工具,同時市場對房價還是比較悲觀,目前不是一種好的資產配置類別。從三年以上的中長期投資視角來看,針對股票、債券、類現金及黃金四類資產,筆者做出下面三種建議。

進取型:股票45%、債券35%、類現金10%、黃金10%。在股市已經接近歷史性估值低點之際,從中長期的投資角度來看,進取型的投資人還是應該將股票類資產作為最主要的配置品種,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便宜是最好的利多」,當眾人恐懼時就應該保持貪婪的勇氣。另外,在美國CPI、GDP上升、美股高位之際,作為避險工具和抗通脹屬性的黃金,市場普遍認為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平衡型:股票40%、債券40%、類現金15%、黃金5%。對於平衡型的投資者,同比例的股債配置會是比較安全的策略。但建議保留較高的類現金(貨幣基金)比重,以減少組合整體的波動性。

保守型:股票35%、債券50%、類現金15%、黃金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希望盡量降低組合風險但博取客觀的收益。建議偏低風險(債券)及低風險(類現金)類的資產佔比超過60%,降低組合波動;同時,在長期投資的前提下,適時參與股市歷史性低估值的投資機會。

基金是一般投資者做資產配置最好的工具,配置股票可以採用股票型或偏股混合型基金;配置債券可以採用債券型基金;類現金資產可以貨幣基金為工具;黃金也可以另類投資型的黃金基金為工具。一般投資者以一個長期的維度,做好資產配置,並由專業的基金公司來投資,追求合適風險承受力下的收益率,長期來看還是能夠獲取較好的組合收益。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熱點內容
電腦怎麼配置桌面分區 發布:2025-05-19 23:15:23 瀏覽:655
房車里的雞肋配置有哪些 發布:2025-05-19 23:13:41 瀏覽:610
溯源碼平台 發布:2025-05-19 22:59:37 瀏覽:251
c語言課程報告 發布:2025-05-19 22:52:38 瀏覽:237
編程軟體e 發布:2025-05-19 22:51:00 瀏覽:128
手機壁紙安卓app哪個最好用 發布:2025-05-19 22:50:06 瀏覽:47
mysqllinux安裝 發布:2025-05-19 22:42:55 瀏覽:358
android開發必備 發布:2025-05-19 22:36:08 瀏覽:889
硬碟緩存什麼用 發布:2025-05-19 22:09:41 瀏覽:13
蘋果筆記本配置好的有哪些 發布:2025-05-19 22:08:57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