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水草怎麼配置
Ⅰ 一個水草缸需要些什麼配置呢
1.底床
一般選擇程弱酸性或中性的底砂或底泥,最好在缸底鋪設8~12cm。而底砂一般作為裝飾品。水草玩家常用得底泥有ADA、尼特利等,而底砂則是河沙、矽砂、宜蘭砂、仙土等。
水草玩家使用的底砂大小要適當,凡過於細小或粗大之砂粒都不宜。過細的沙礫會導致水質渾濁、通氣性不佳。反之則是不利於水草紮根與生長。一般選擇的底砂直徑為2--4mm。
2.肥料
水草在生長期間是需要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度和二氧化碳等條件,同時,也需要施肥。基肥是水草缸長期肥料供應的系統,根肥是放在水草根旁的肥料,效果十分明顯。當基肥失效後施用。通常有速效型和緩釋型的兩種,速效型的每周都要添加,緩釋型根據說明書的期限添加。
3.水草燈
水草缸是濃縮在玻璃器皿里的大自然,因此水草缸中的所有條件要盡量模擬大自然環境應。
4.過濾設備
過濾設備可選擇圓筒式過濾或內部過濾等,過濾器大小應與缸子大小相搭配,但不宜采上部過濾。濾材只須棉花便可,不要加活性碳,以免減低肥料的效力。
5.二氧化碳設備
從現在的研究來看,作為水草的發燒友,二氧化碳供應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沒有二氧化碳供應系統,你就根本看不到鹿角苔晶瑩的吐泡現象。通常的二氧化碳供應系統有2類,一類是二氧化碳發生器,利用電擊碳棒產生二氧化碳;另一類使用二氧化碳鋼瓶。初學者可以,注意是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發生器,因為它簡單易用,缺點是效果不明顯,還會對水草缸產生一定無害地污染(碳粉)。
6.加溫降溫設備
加熱棒:
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加熱棒的質量都是不錯的,選擇一個自動溫控的進口加熱棒就不用擔心有煮魚之虞。在北方,每年的10月底將加熱棒投入使用,5月將加熱棒取出擦凈。加熱棒應該是水族箱中最費電的了,一般都有80~100W。 有一點要提醒的是,盡管很多品牌的加熱棒宣稱是防爆的,但是在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先將加熱棒放到水中之後在插上電源;從魚缸取出時,先拔掉電源,幾分鍾之後在從水中拿出來。
恆溫器:
一般熱帶魚或熱帶地區原產的水草,最適宜的水溫約在20一30℃。眾所周知,夏天水族箱內的溫度可達30℃以上,但冬天卻又可降至15℃以下,所以最好能使用加溫器,冷卻機等器材,以保持恆溫。水溫變化對魚兒及水草都有切身關系,即使價格高昂也應選擇性能優異的產品。
加溫器:
加溫器是指天冷時能使水溫升高的器材,市面上有50W、75W、100w、200W、300W等,可根據水族箱大小來決定所使用的功率。
冷卻機:
冷卻機雖可降低水溫,但價格太高,一般水族箱不常使用。不過現在有一些簡單的兼顧冷、暖的商品,在經濟條件許可范圍內是可以考慮的選擇。還有定時器和溫度計,方便調整和觀察水溫水質和光照時間。
7.造景素材
造景素材是水草缸必不可少的,如沉木、石頭等。石頭只要不會釋出石灰質或有害物質的種類都可以選擇。不過從河邊或海邊拾回的岩石,最好先用熱水燙過或用酸徹底消毒。如果野採到不知名沉木最好不要使用,不然出現嚴重黃水現象。
另外,一般市售的沉木一部分是從菲律賓、新加坡、亞馬遜河、非洲等進口的,直接放入水草缸中,會出現黃水。所以在使用前須先用大鍋熱水煮過,再浸泡於水中數周或數個月。
8.維護用品
當然少不了維護用品。種植水草的鑷子,修剪水草的剪刀,虹吸管,去藻類用具等維護用品。還有一些去除藻類的磁石的刷子以及長柄的前端附海棉的刷子,以及塑料三角尺等。
鑷子:醫葯商店所售的尖頭鑷子會比較好用。種植小型有莖水草如矮珍珠、牛毛氈、草皮、針葉皇冠等,是必備的工具。反之,若是大型水草或大水草缸,大型水草夾就比較合適。
剪刀:修整水草時使用。小型比大型方便,最好准備不易生銹的不銹鋼製品。
虹吸管:一般市售的底砂虹吸管就十分好用。不僅可吸出水草間的垃圾,去除底床污物也能得心應手。
水質改善劑:所謂水質改善劑,是中和自來水的鹽素,將重金屬轉為無害性的水質調整劑。此外還有調整pH值的pH調整劑、硝化細菌添加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