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跨域上傳
A. 如何在java應用中跨域共享session,比如希
首先一點,你要明白session的大部分實現都是通過cookie的,所以跨域session是不可能的。
但跨域的認證還是可以有OAuth等實現方法,但不太推薦OAuth項目貌似爛尾了,隨然大家都在用。
其次雖然跨域有點難,但放在同一域下的不同項目是可以共享session的,CAS也不算復雜,你可以上github搜一下redis-session這個項目,只有一個源代碼文件,它給出了redis下session的一種nodejs實現,就是設置redis的超時來模擬session的超時。
再次,跨域也是可以的,就是使用iframe,在登錄時,在多個域下同時寫cookie,注意瀏覽器差異。
綜上,你的想法完全可行。
B. 「非」前後端分離javaweb項目,怎麼使用nginx跨域
1:既然是別的api服務,那就建議你在jsp頁面發起http請求去處理,不要用常用的ajax。
2:如果就用ajax,那可以看下jQuery封裝下的ajax,有一個jsonp ,可以了解下。但是相對的可能api介面需要調整
3:nginx我暫時是沒想到如何解決你說的問題。
C. java上傳成功後怎麼觸發其他操作
java get方式非同步上傳_簡述Java非同步上傳文件的三種方式 原創
2021-02-13 16:31:03
yi bbbian
碼齡4年
關注
本文為大家分享了三種Java非同步上傳文件方式,供大家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用第三方控制項,如Flash,ActiveX等瀏覽器插件上傳。
使用隱藏的iframe模擬非同步上傳。
使用XMLHttpRequest2來實現非同步上傳。
第一種使用瀏覽器插件上傳,需要一定的底層編碼功底,在這里我稿困就不講了,以免誤人子弟,提出這點大家可以自行網路。
第二種使用隱藏的iframe模擬非同步上傳。為什麼在這里說的是模擬呢?因為我們其實是將返回結果放在了一個隱藏的iframe中,所以才沒有使當前頁面跳轉,感覺就像是非同步操作一樣。
隱藏的iframe上傳文件
附件:
正在上傳...
// 上傳完成後的回調
function uploadFinished(fileName) {
addToFlist(fileName);
loading(false);
}
function addToFlist(fname) {
var temp = ["
",
fname,
"刪除",
"
"
];
$("#flist").append(temp.join(""));
}
function loading(showloading) {
if (showloading) {
$("#uptxt").show();
} else {
$("#uptxt").hide;
}
}
這基敬答種技術有兩個關鍵的地方:
1.form會指定target,提交的結果定向返回到隱藏的ifram中。(即form的target與iframe的name屬性一致)。
2.提交完成後,iframe中頁面與主頁面通信,通知上傳結果及服務端文件信息
如何與主頁面通信呢?
我們用nodejs在接收完了文件後返回了一個window.parent.主頁面定義的方法,執行後可以得知文件上傳完成。代碼很簡單:
router.post('/upload2', multipartMiddleware, function(req, res) {
var fpath = req.files.myfile.path;
var fname = fpath.substr(fpath.lastIndexOf('\\') + 1);
setTimeout(function {
var ret = ["
"window.parent.uploadFinished('" + fname + "');",
""];
res.send(ret.join(""搏慧));
}, 3000);
});
執行後可以打開開發人員選項,你會發現隱藏iframe中返回了伺服器的一些數據。
第三種使用XMLHttpRequest2來進行真正的非同步上傳。
還是先貼出代碼:
執行後可以打開開發人員選項,你會發現隱藏iframe中返回了伺服器的一些數據。第三種使用XMLHttpRequest2來進行真正的非同步上傳。還是先貼出代碼:
xhr level2 非同步上傳
附件:
正在上傳...
停止上傳
function upload {
// 1.准備FormData
var fd = new FormData;
fd.append("myfile", $("#myfile")[0].files[0]);
// 創建xhr對象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監聽狀態,實時響應
// xhr 和 xhr.upload 都有progress事件,xhr.progress是下載進度,xhr.upload.progress是上傳進度
xhr.upload.onprogress = function(event) {
if (event.lengthComputable) {
var percent = Math.round(event.loaded * 100 / event.total);
console.log('%d%', percent);
$("#upprog").text(percent);
}
};
// 傳輸開始事件
xhr.onloadstart =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load start');
$("#upprog").text('開始上傳');
$("#stopbtn").one('click', function { xhr.abort; $(this).hide();});
loading(true);
};
// ajax過程成功完成事件
xhr.onload =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load success');
$("#upprog").text('上傳成功');
console.log(xhr.responseText);
var ret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addToFlist(ret.fname);
};
// ajax過程發生錯誤事件
xhr.onerror =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error');
$("#upprog").text('發生錯誤');
};
// ajax被取消
xhr.onabort =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abort');
$("#upprog").text('操作被取消');
};
// loadend傳輸結束,不管成功失敗都會被觸發
xhr.onloadend =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load end');
loading(false);
};
// 發起ajax請求傳送數據
xhr.open('POST', '/upload3', true);
xhr.send(fd);
}
function addToFlist(fname) {
var temp = ["
",
fname,
"刪除",
"
"
];
$("#flist").append(temp.join(""));
}
function delFile(fname) {
console.log('to delete file: ' + fname);
// TODO: 請實現
}
function loading(showloading) {
if (showloading) {
$("#uptxt").show();
$("#stopbtn").show();
} else {
$("#uptxt").hide();
$("#stopbtn").hide();
}
}
代碼有點多,但是通俗易懂。使用過AJAX的人都知道,XHR對象提供了一個onreadystatechange的回調方法來監聽整個請求/響應過程。在XMLHttpRequest2級規范中又多了幾個進度事件。有以下6個事件:
1.loadstart:在接收到響應數據的第一個位元組時觸發。
2.progress:在接收響應期間持續不斷地觸發。
3.error:在請求發生錯誤時觸發。
4.abort:在因為調用abort方法而終止連接時觸發。
5.load:在接收到完整的響應數據時觸發。
6.loadend: 在通信完成或者觸發error,abort,load事件後觸發。
這次我們可以解讀代碼:當傳輸事件開始後,我們便在停止傳送按鈕上添加點擊事件,內置了abort方法可以停止傳送。若不點則會正常上傳直到傳送完畢為止。其後台代碼類似第二種方法。
三種方法各有優劣,做個簡單的小結吧。
第三方控制項交互性和可控性好,因為接近底層,其性能也是很優秀的。但是由於編寫難度大通常需要自己安裝插件,有時可能需要自己進行編寫。
隱藏的iframe方法我個人覺得是非常有思想的一個方法,iframe可以幫我們做很多事。這種方式具有廣泛的瀏覽器兼容性而且不需要安裝插件。但是它交互性差,上傳過程不可控,而且性能也是很一般的。
XHR2級的純ajax上傳,它必須要版本比較高一點的瀏覽器(ie9+)。但是它交互性特別好,可以看到上傳進度並且是可控的。
D. layui 上傳跨域java怎麼修改
跨域要點jsoup協議,該協議的一個要點就是允許用殲歷差戶傳遞一個callback參數給服務端,然爛慎後服務端返回數據時會將這個callback參數作為函數名來包裹住 JSON數據,這樣客戶端就可以隨意定製自己的函數來自動處理返回數據了。
所以需要前台傳一個callback參數,該參數是客戶端的一個方法,服務端收到callback參數以後,封裝callback對應方法需要的參數,返回氏皮給客戶端,即可實現跨域訪問。
E. 後端配置跨域
原文連接: 原文地址
跨域的詳細介櫻稿紹可以參考: 瀏覽器和伺服器實現跨域(CORS)判定的原理 ,這里不多贅述。
1、主要就是客戶端向發送了服務端請求,伺服器已經能返回數據,但是瀏覽器不接收
2、在介面裡面加上:( 因為request是處理請求,response是返回森鍵結果 )
response.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3、如果是使用Spring Boot創建的項目,直接添加 一句註解 到controller和方法脊春孝就可以了:
@CrossOrigin
其中@CrossOrigin中的2個參數:
origins : 允許可訪問的域列表
maxAge :准備響應前的緩存持續的最大時間(以秒為單位)。
在這個例子中,對於retrieve()和remove()處理方法都啟用了跨域支持,還可以看到如何使用@CrossOrigin屬性定製CORS配置。如果同時使用controller和方法級別的CORS配置,Spring將合並兩個注釋屬性以創建合並的CORS配置。
4、如果您正在使用Spring Security,請確保在Spring安全級別啟用CORS,並允許它利用Spring MVC級別定義的配置。
二、全局CORS配置
除了細粒度、基於注釋的配置之外,您還可能需要定義一些全局CORS配置。這類似於使用篩選器,但可以聲明為Spring MVC並結合細粒度@CrossOrigin配置。默認情況下,所有origins and GET, HEAD and POST methods是允許的。
JavaConfig
使整個應用程序的CORS簡化為:
更多使用請看原文連接和官方文檔
F. 請教Java怎樣實現跨伺服器文件上傳
你好!
另一台機器也要有處理文件上傳的WEB程序鄭慶,你可以喊蠢握參考Stream上傳插件(支持HTML5和Flash兩種方式上傳)
Stream 上傳插件
Stream 是解決不同瀏覽器上傳文件的插件,是Uploadify的Flash版和Html5版的結合!
Stream 簡介
Stream 是根據某網的文件上傳插件加工而來,支持不同平台(Windows, Linux, Mac, Android, iOS)下,主流瀏覽器(IE7+, Chrome, Firefox, Safari, 其他)的上傳工作,當然在Html5標准下,還支持文件檔如的斷點續傳功能,有效解決大文件的Web上傳問題!
主要特徵
1. 源碼完全開放,目前有Java、PHP、Perl三種後台語言實現
2. 支持HTML5、Flash兩種方式(跨域)上傳
3. 多文件一起上傳
4. HTML5支持斷點續傳,拖拽等新特性
5. 兼容性好IE7+, FF3.6+, Chrome*,Safari4+,遨遊等主流瀏覽器
6. 進度條、速度、剩餘時間等附屬信息
7. `選擇文件的按鈕`可以自定義
8. 簡單的參數配置實現 靈活多變的功能
9. 支持文件夾上傳(Chrome21+, Opera15+)
10. 支持自定義UI(V1.4+)
指定跨域上傳就可以了
這些都是小鳥雲的工程師告訴我的,建議你可以試試小鳥雲
G. java為什麼會有跨域問題
前言
相信大家在寫前端腳本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發送數據到後台的情況,但是由於瀏覽器的限制,不同域名之間的數據是不能互相訪問的,那前端怎麼和後端如何進行數據之間的交換呢?
JavaScript由於安全性方面的考慮,不允許頁面跨域調用其他頁面的對象,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跨域問題?
答:這是由於瀏覽器同源策略的限制,現在所有支持JavaScript的瀏覽器都使用了這個策略。那麼什麼是同源呢?所謂的同源是指三個方面「相同」:
域名相同
協議相同
埠相同
- response.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PrintWriter out =null;
- try
- {
- out = response.getWriter();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 e.printStackTrace();
- }
- out.print("{'status':'ok'}");
- out.flush();
- out.close();
- $.ajax({
- url: "your url",
- type:"get or post",
- dataType:"json",
- data:{
- ....
- },
- success:function(data){
- ...
- }
- $.ajax({
- url:"your url",
- type:"get or post",
- async:false,
- dataType : "jsonp",
- //服務端用於接收callback調用的function名的參數
- jsonp:"callbackparam",
- //callback的function名稱
- jsonpCallback:"success_jsonpCallback",
- success: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
- error: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
- });
- PrintWriter out =null;
- String callback=req.getParameter("callbackparam");
- String json=callback+"({'status':'ok'})";
- try
- {
- out = resp.getWriter();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 e.printStackTrace();
- }
- out.print(json);
- out.flush();
- out.close();
- success_jsonpCallback({'status':'ok'})
下面就舉幾個例子來幫助更好的理解同源策略。
URL
說明
是否允許通信
http://www.a.com/a.js
http://www.a.com/b.js 同一域名 允許
http://www.a.com/a.js
http://www.b.com/a.js 不同域名 不允許
http://www.a.com:8000/a.js
http://www.a.com/b.js 同一域名不同埠 不允許
https://www.a.com/a.js
http://www.a.com/b.js 同一域名不同協議 不允許
在JAVA中處理跨域問題,通常有以下兩種常用的解決方法。
第一種解決方法
後台代碼在被請求的Servlet中添加Header設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這個Header在W3C標准里用來檢查該跨域請求是否可以被通過,如果值為*則表明當前頁面可以跨域訪問。默認的情況下是不允許的。
在前端JS中需要向Servlet發出請求,請求代碼如下所示:
第二種解決方法
通過jsonp跨域請求的方式。JSONP和JSON雖然只有一個字母的區別,但是他們完全就是兩回事,很多人很容易把他們搞混。JSON是一種數據交換的格式,而JSONP則是一種非官方跨域數據交互協議。
首先來說一下前端JS是怎麼發送請求。代碼如下所示:
這里的callbackparam和success_jsonpCallback可以理解為發送的data數據的鍵值對,可以自定義,但是callbackparam需要和後台約定好參數名稱,因為後台需要獲取到這個參數裡面的值(即success_jsonpCallback)。
下面,最重要的來了,後台怎麼樣獲取和返回數據呢。代碼如下所示:
首先需要獲取參數名為callbackparam的值,這里獲取到的值就是「success_jsonpCallback」。然後將這個值加上一對小括弧。小括弧里放入你需要返回的數據內容,比如這里我返回一個JSON對象。當然你也可以返回其他對象,比如只返回一個字元串類型數據也可以。最後前端JS返回的數據就是這樣的:
瀏覽器會自動解析為json對象,這時候你只需要在success回調函數中直接用data.status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