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久期
『壹』 產業債暖意正當時
近年來,城投債因其「金身不破」的特性,在信用債市場備受青睞。尤其在2023年下半年實施「一攬子化債」計劃後,城投債收益率迅速下滑,引發了市場對其的熱烈追捧。然而,隨著化債進程的推進,城投債的再融資明顯受限。2024年以來,城投債凈融資為負值,而信用債資產短缺,導致信用利差壓縮至歷史最低水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產業債的凈融資額達到了6542.26億元,成為信用債市場新增資產的關鍵力量。
一級市場上的產業債融資呈現出明顯的回暖跡象。自2020年初經歷凈融資大幅增加後,產業債凈融資在2022年下半年之前保持正值,但之後除個別月份外,均為凈融出狀態。2023年全年,產業債凈融資額為-10123.15億元。進入2024年,產業債的凈融資額出現了明顯的回暖,特別是1月、3月、4月,凈融資額分別達到2321.65億元、2075.58億元、1706.62億元。與之相比,2023年全年城投債凈融資額為8460.07億元。然而,自2023年7月「一攬子化債」開始實施以來,城投債凈融資持續下降,進入2024年後,除1月外,其他月份均為凈流出。
二級市場方面,產業債的信用利差持續壓縮。從期限分布來看,截至今年5月末,1Y、3Y、5Y產業債信用利差分別為40.45BP、33.53BP、33.67BP。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3Y、5Y產業債信用利差持續下行,而1Y產業債信用利差波動較大。進入2024年後,1Y產業債信用利差與3Y、5Y產業債信用利差出現倒掛,市場出現了濃厚的拉久期傾向。在當前市場普遍缺資產的環境下,機構選擇長期限產業債作為投資標的。
綜合分析,當前產業債市場呈現出濃厚的暖意。無論是從一級市場發行量的增加,還是二級市場信用利差的壓縮,都反映了市場對產業債的高度關注和興趣。對於投資者而言,雖然市場機會顯現,但同樣需要謹慎選擇債券,特別是在信用風險評估和期限利差的把握上。同時,考慮到產業債發行人的盈利能力、行業狀況以及債券的條款等因素,選擇基本面堅實、償債能力強的發行人,並關注債券期限、條款等內容,將有助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作者:孫曉玲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代表當前時點的看法,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在購買基金前,請詳細閱讀相關法律法規文件,包括《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期限、經驗及資產狀況判斷基金是否符合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