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rhel6ftp

rhel6ftp

發布時間: 2025-05-24 13:09:15

⑴ 急找!紅帽 red hat linux6系統的下載地址

ftp://ftp.redhat.com/pub/redhat/rhel
進入目錄還可查看其他想要的資料,還有其他版本的RHEL,根據需要下載

使用迅雷,復制下面鏈接可直接下載 (2010-10-20)
ftp://ftp.redhat.com/redhat/rhel/beta/6/i386/iso/RHEL6.0-20100414.0-AP-i386-DVD1.iso

RHEL6.0-20100414.0-AP-i386-DVD1.iso
大小為3.56G 測試版本~~~~~
粉色為鏈接地址

⑵ 詳解Linux軟體安裝中RPM與YUM 區別和聯系

一般Linux軟體安裝有這么幾種方式:

那麼其中rpm與yum有什麼區別呢?

RPM管理支持事務機制。增強了程序安裝卸載的管理。

RPM的功能:打包、安裝、查詢、升級、卸載、校驗、資料庫管理。

1、RPM的缺點

由於Linux中的程序大多是小程序。程序與程序之間存在非常復雜的依賴關系。RPM無法解決軟體包的依賴關系。

2、RPM包

用RPM工具可以將二進製程序進行打包,包被稱為RPM包。RPM包並不是跨平台的。RedHat的RPM包與SUSE的RPM包不能混用。實際上RedHat的安裝,初始軟體也都是使用RPM包進行安裝的。

源程序的命名規范 : name-version.tar.{gz|bz2|xz}

版本號:major.minor.release

例:bash-4.3.1.tar.xz

RPM包的命名規范 : name-version-release.os.arch.rpm

name:程序名稱。

version:程序版本號。

release(發行號):用於標識RPM包本身的發行號,與源程序的release號無關。

os:即說明RPM包支持的操作系統版本。如el6(即rhel6)、centos6、el5、suse11。

arch:主機平台。如i686、x86_64、amd64、ppc(power-pc)、noarch(即不依賴平台)

例:bash-4.3.2-5.el6.x86_64.rpm

3、安裝RPM包

命令格式: rpm -i /PATH/TO/RPM_FILE

一般組合起來使用:-ivh

命令格式: rpm -ivh PATH/TO/RPM_FILE

4、卸載RPM包

命令格式: rpm -e 包名

查詢RPM相關信息

命令格式: rpm -q 包名

查詢所有已經安裝包: rpm -qa

5、RPM的資料庫

資料庫文件位於: /var/lib/rpm

若庫損壞,很多RPM的查詢將無法使用。

YUM客戶端基於RPM包進行管理,可以通過HTTP伺服器下載、FTP伺服器下載、本地軟體池的等方式獲得軟體包,可以從指定的伺服器自動下載RPM包並且安裝,可以自動處理依賴性關系。

YUM在安裝RPM時,會從伺服器下載相應包,且緩存在本地。

使用YUM進行RPM包的管理,非常簡單方便。

1、YUM客戶端的使用

YUM客戶端的配置

YUM的配置方式是基於分段配置的。

主配置文件: /etc/yum.conf

YUM的片段配置: /etc/yum.repos.d/*.repo

主配置文件配置了一個特殊的倉庫,名稱為main。main是為其他倉庫提供默認的全局配置的。

配置文件的說明:

查看CentOS-Base.repo配置文件:

對配置文件中的一些配置項作說明:

2、yum命令的使用

yum的命令形式一般是如下: yum [options] [subcommand] [package ...]

yum list相關命令

獲取yum倉庫中所有的包信息。

命令: yum list all

結果說明:

查看yum倉庫中指定包名的軟體包,可以使用通配符。

命令: yum list all mysql*

查看倉庫

查看當前能夠使用的yum倉庫

命令: yun repo list

顯示所有倉庫

命令: yum repo list all

清空本地yum的緩存

yum倉庫若更新,則本地緩存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本地緩存需要清空。

命令格式: yum clean [ packages | metadata | expire-cache | rpmdb | plugins | all ]

手動在本地建立緩存

yum客戶端會下載遠程yum的文件。在本地生成緩存。

命令: yum makecache

安裝應用程序

基本格式: yum [-y] install 包1 包2 ... 包n

說明:

若安裝多個包,則使用包名之間使用空格隔開。

安裝過程中,yum會詢問用戶是否安裝,使用yum -y 選項,表示自動回答為yes。

卸載軟體包

命令格式: yum remove 包1 包2 ... 包n

注意:若該包被依賴,則該卸載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如A依賴B,若卸載B,則A也會被卸載。

上面都是比較常用的命令,如果基本上用過的話那麼在這一塊的內容也就基本達標了。

後面會分享更多devops和DBA方面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⑶ 如何在linux下搭建ftp服務

在LINXU平台上使用的FTP軟體有Wu-ftpd、Proftpd和vsftpd等。Wu-ftpd的歷史悠久,是最流行的FTP伺服器程序,穩定、出色,但發布較早,安全不及Proftpd及vsftpd。Proftpd在Wu-ftpd之後開發,安全性及穩定性有所提高。而vsftpd則是在Proftpd之後開發的,意為Very Sucure,吸取了Wu-ftpd和Proftpd的優點,安全性、速度、穩定性都有很大提高。

RHEL4(AS)中vsftpd的RPM軟體包在第1張光碟中,名為vsftpd-2.0.1-5.i386.rpm。默認情況下沒有安裝。Vsftpd的主配置文件是/etc/vsftpd.conf。未修改的主配置文件去掉注釋後如下(「;」後為解釋):
anonymous_enable=YES ;是否允許匿名訪問
local_enable=YES ;是否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write_enable=YES ;是否允許本地用戶寫入
local_umask=022 ;生向掩碼(文件生成掩碼),跟許可權有關,我記不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知道的朋友也請告訴我一下
dirmessage_enable=YES ;切換到FTP中的某目錄時,是否顯示該目錄下的隱含文件「.message」
xferlog_enable=YES ;是否啟用啟用上傳和下載日誌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是否啟用FTP數據埠的連接請求
xferlog_std_format=YES ;是否讓FTP使用ftpd xferlog日誌格式
pam_service_name=vsftpd ;設置PAM認證服務的配置文件,位於/etc/pam.d目錄下
userlist_enable=YES ;需與userlist_file配合使用,稍後介紹
listen=YES ;是否處於獨立啟動模式
tcp_wrappers=YES ;為YES時,以tcp_wrappers作為主機訪問控制方式
(去掉後,vsftpd的配置文件就這么一點^_^。)

/etc/vsftpd.ftpusers保存著不允許進行FTP登錄的用戶帳戶,通常是許可權很高的用戶,以提高FTP的安全。
至於/etc/vsftpd.user_list文件,裡面有說明:
# vsftpd userlist
# If userlist_deny=NO, only allow users in this file
# If userlist_deny=YES (default), never allow users in this file, and do not even prompt for a password.
# Note that the default vsftpd pam config also checks /etc/vsftpd.ftpusers
…………(後略)
前面說的userlist_enalbe就跟這有關(重點是第二、三行)

另外,/vsr/ftp是匿名用戶的宿主目錄.

配置vsftpd的虛擬用戶:
1. 建立虛擬用戶口令庫文件(奇數行為用戶名,偶數行為密碼):
[[email protected]]cat vsftpd
abc
abc12321cba
efg
vsftpd.conf

2. 生成認證文件(db_load生成認證文件,「-f」用於指明虛擬用戶的口令庫文件,即:vsftpd.操作中,口令庫文件名可隨便取.「-t hash」指加密方式)

db_load -T -t hash -f vsftpd /etc/vsftpd/vsftpd_login.db
3.設置許可權,以提高安全:
chmod 600 /etc/vsftpd/vsftpd_login.db
4. 建立虛擬用戶的PAM文件:
cat /etc/pam.d/vsftpd.vu
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d_login
account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d_login
5.建立虛擬用戶的目錄,並設置相應許可權:
useradd -d /home/vsftpd virtual
chmod 700 /home/vsftpd/
6. 編輯vsftpd的配置文件:
vi /etc/vsftpd/vsftpd.conf
guest_enable=yes
guest_username=virtual
pam_service_name=vsftpd.vu
7. 對虛擬用戶設置不同許可權:
vi /etc/vsftpd/vsftpd.conf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_user_conf ;設置主配置文件
(:wq #保存退出)
mkdri /etc/vsftpd_user_conf
vi /etc/vsftpd_user_conf/abc ;為虛擬用戶配置許可權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用戶可以瀏覽目錄並下載文件
anon_upload_enable=yes ;用戶可以上傳文件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用戶可以添加和刪除目錄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用戶可以進行其它操作,如改名、刪除文件等。
(:wq)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如果只想讓用戶下載的話,則配置為: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好了,自個兒看效果吧!!!
常見問題:
1.無法匿名訪問?
可能是vsftpd.conf中的anonyoums_enable出的錯,或者是你根本就沒連接到伺服器,也有可能是伺服器的iptables出的問題(過濾掉了),這種情況下一般與selinux無關。還有就是服務未運行。
2.創建的虛擬用戶無法訪問vsftpd?
原因或許是在創建虛擬用戶的時候出的錯,如果無法使用虛擬用戶訪問vsftpd的時候,建議先檢查在創建虛擬用戶時,打錯什麼字沒有,如果還是沒有檢查出什麼問題來的話,建議你直接推倒重做。還是一點差點忘記說了,就是在創建虛擬用戶的時候,盡量將虛擬用戶的密碼設長一點、復雜一點,我在測試的時候,就是因為密碼太短而幾次沒有成功。
3.在cmd下用虛擬用戶登錄vsftpd時,出現「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 PASV.」的字樣是怎麼回事啊?
你所訪問的電腦上的防火牆在做怪!!!我就上過這個當!!!
4.其它問題?
一般情況下,vsftpd出現問題大多數都是因為配置文件出錯的,如果想要測試的話,建議在命令行了進行測試,當vsftpd出現問題時,它會在訪問端的界面上顯示原因。另外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伺服器上的防火牆沒有配置好。

⑷ 為什麼linux系統的 /var/ftp/pub目錄是空的

我看了下CSDN的《自動化安裝CentOS5.5》這篇文章,

/var/ftp/pub/rhel6/dvd這個目錄是作者自己建立的。


所以,如果你要建立目錄/var/ftp/pub/rhel6/dvd

需要使用命令

sudomkdir-p/var/ftp/pub/rhel6/dvd

#使用sudo的原因是,普通用戶沒有許可權在/var/目錄下建立子目錄,所以要使用超級用戶許可權。


參考:


3.3配置ftp:

將ISO文件掛載在ftp的pub/rhel6/dvd目錄下:

#mkdir–p/var/ftp/pub/rhel6/dvd#創建pub/rhel6/dvd目錄

#vim/etc/fstab#編輯fstab文件,將ISO文件掛載在ftp目錄下

#在文件末尾增加一行,一共六段,注意空格:

#1:ISO文件位置,2:掛載ftp路徑,3:iso9660,4:loop,defaults,5、6:0

/opt/CentOS-5.5-i386-bin-DVD.iso/var/ftp/pub/rhel6/dvdiso9660loop,defaults00

#mount-a


啟動ftp服務

#servicevsftpdstart

⑸ linux下如何配置DNS伺服器,

在linux下配置DNS伺服器,下面是配置過程中設置過的一些文件,

/etc/hosts 文件的具體內容如下:

# Do not remove the following line, or various programs

# that require network functionality will fail.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fc4

192.168.1.3 a.test.com a

192.168.1.1 b.test.cn b

/etc/host.conf 文件:

order hosts,bind

表示先用hosts文件做解析,在用DNS解析

/etc/resolv.conf 文件:

;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 do not edit!

search test.com

nameserver 127.0.0.1

search test.cn

nameserver 192.168.1.1

nameserver 61.144.56.100

/etc/named.conf 文件:

//

// named.conf for Red Hat caching-nameserver

//

options {

directory "/var/named";

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mp.db";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

* If there is a firewall between you and nameservers you want

* to talk to, you might need to uncomment the query-source

* directive below. Previous versions of BIND always asked

* questions using port 53, but BIND 8.1 uses an unprivileged

* port by default.

*/

// query-source address * port 53;

};

//

// a caching only nameserver config

//

controls {

inet 127.0.0.1 allow { localhost; } keys { rndckey; };

};

zone "." IN {

type hint;

file "named.ca";

};

zone "test.com"IN {

type master;

file "test.com";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1.168.192.in-addr.arpa"IN {

type master;

file "192.168.1.rev";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test.cn"IN {

type master;

file "test.cn";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ip6.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ip6.local";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255.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broadcast";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0.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zero";

allow-update { none; };

};

include "/etc/rndc.key";

在/var/name/test.com 文件下:

$TTL 86400

@ IN SOA a.test.com. root.a.test.com (

42 ; serial (d. adams)

3H ; refresh

15M ; retry

1W ; expiry

1D ) ; minimum

IN NS a.test.com.

IN MX 10 mail.test.com.

a IN A 192.168.1.3

mail IN A 192.168.1.3

//其中root.a.test.com的含義是管理員的郵箱

/var/name/test.cn 文件下:

$TTL 86400

@ IN SOA b.test.cn. root.a.test.com (

42 ; serial (d. adams)

3H ; refresh

15M ; retry

1W ; expiry

1D ) ; minimum

IN NS b.test.cn.

IN MX 10 mail.test.cn.

b IN A 192.168.1.1

mail IN A 192.168.1.1

/var/name/192.168.1.rev 文件下:

$TTL 86400

@ IN SOA 1.168.192.in-addr.arpa. root.test.com. (

1997022700 ; Serial

28800 ; Refresh

14400 ; Retry

3600000 ; Expire

86400 ) ; Minimum

IN NS a.test.com.

IN NS b.test.cn.

IN MX 10 mail.test.com.

IN MX 10 mail.test.cn.

3 IN PTR a.test.com.

3 IN PTR mail.test.com.

1 IN PTR b.test.cn.

1 IN PTR mail.test.cn.

然後用/etc/init.d/named restart重啟DNS服務,在重啟過程中,我曾經出現過好幾次的錯誤,按照出錯的提示,會提示是named.conf文件第幾行出錯的。或者提示在那些包含文件例如test.cn這些文件裡面的問題,然後一個一個排除。

最後還有一些nslookup的命令比較有用:

set all用於顯示使用nslookup工具這台機器上的DNS伺服器的一些信息

set type=any會顯示完整信息包括域中郵件伺服器和主從DNS伺服器的名字和IP地址

server 192.168.0.1更換查詢的DNS伺服器地址

⑹ 鏡像沒有ftp指令

是。RHEL6開始,系統鏡像中默認沒有FTP客戶端命令,取而代之的是lftp命令,因此鏡像是沒有ftp指令的。鏡像:一種文件形式,可以把許多文件做成一個鏡像文件,與GHOST等程序放在在一個盤里用GHOST等軟體打開後,又恢復成許多文件。

熱點內容
java伺服器代碼 發布:2025-05-24 18:10:41 瀏覽:778
qt源碼書嗎 發布:2025-05-24 17:43:45 瀏覽:338
sql遍歷表 發布:2025-05-24 17:38:51 瀏覽:450
x86x64體系探索及編程 發布:2025-05-24 17:15:06 瀏覽:130
區域網vpn伺服器搭建 發布:2025-05-24 17:10:33 瀏覽:192
c語言演算法復雜度 發布:2025-05-24 17:00:38 瀏覽:50
游戲腳本是什麼 發布:2025-05-24 16:33:05 瀏覽:733
wifi代理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24 16:25:20 瀏覽:866
安卓瀏覽器下載的文件在哪裡找到 發布:2025-05-24 15:52:18 瀏覽:148
伺服器所在主機的ip地址 發布:2025-05-24 15:45:52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