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斐波那契
⑴ 編寫程序,輸出斐波那契級數1、1、2、3、5、8……的前30項,要求每行輸出5個。(用數組來實現)
給你敗李行一個php版本察嘩的吧擾仔
<?php
$array=array(1=>1,2=>1);
for($i=3;$i<=30;$i++){
$array[$i]=$array[$i-1]+$array[$i-2];
}
$a=array_chunk($array,5);
foreach($a as $key=>$value){
echo implode(",",$value)."<br>";
}
?>
⑵ 創建一個長度為10的數組,數組中的元素應滿足斐波那契數列的規律,請問這道題該怎麼做
int i;
int fib[10]={1,1};
for(i=2;i<10;i++)
fib[i]=fib[i-1]+fib[i-2];
這是用c語言寫的核彎盯心代碼,需要完整代碼或其它語言代碼的埋埋和話請液孝追問。
⑶ PHP運用類和對象實現斐波那契數列
<?php
class demo {
private $_current = 0;
private $_next = 1;
protected function _getNext() {
$value = $this->_current + $this->_next;
$this->_current = $this->_next;
$this->_next = $value;
return $value;
}
public function getString($max) {
if($max < 1) return ''
$str = ''
while($next = $this->_getNext()) {
if ($next <= $max) {
$str .= ', ' . $next;
} else {
break;
}
}
return substr($str, 1);
}
}
不過這東西需要用對象這么麻煩嗎...如果是老師教的...這水平...完全沒有實用價值
⑷ 斐波那契數列從幾開始
斐波那契數列
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因數學家萊昂納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故又稱為「兔子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0、1、1、2、3、5、8、13、21、34、……在數學上,斐波那契數列以如下被以遞推的方法定義:F(0)=0,F(1)=1, F(n)=F(n - 1)+F(n - 2)(n ≥ 3,n ∈ N*)在現代物理、准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歷洞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為此,美國數學會從 1963 年起出版了以《斐波納契數列季刊》為名的一份數學雜志,用於專門刊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文名
斐波那契數列
外文名
Fibonacci sequence
別名
黃金分割數列、兔子數列
表達式
F[n]=F[n-1]+F[n-2](n>=3,F[1]=1,F[2]=1)
提出者
萊昂納多·斐波那契
快速
導航
通項公式
特性
應用
推廣
相關數學
斐波那契弧線
Java代碼實現
Javascript代碼實現
C++代碼實現
Python3代碼實現
php代碼實現
Rust代碼實現
定義
斐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這個數列從第3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
自然中的斐波那契數列
斐波那契數列的定義者,是義大利數學家萊昂納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於公元1170年,卒於1250年,籍貫是比薩。他被人稱作「比薩的萊昂納多」。1202年,他撰寫了《算盤全書》(Liber Abacci)一書。他是第一個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數學理論的歐洲人。他的父親被比薩的一家商業團體聘任為外交領事,派駐地點於阿爾及利亞地區,萊昂納多因此得以在一個阿拉伯老師的指導下研究數學。他還曾在埃及、敘利亞、希臘、西西里和普羅旺斯等地研究數學。另外斐波納契還在計算機C語言程序題中應用廣泛
斐波那契數列的黃金特徵1,還讓我們聯想到佩爾數列:1,2,5,12,29,…,也有|2*2-1*5|=|5*5-2*12|=…=1(該類數列的這種特徵值稱為勾股特徵)。
佩爾數列Pn的遞推規則:
據此類推到所有根據前兩項導出第三項的通用規則:,稱為廣義斐波那契數列。
當時,我們得到肢櫻斐波那契—盧卡斯數列。
當時,我們得到佩爾—勾顫消股弦數(跟邊長為整數的直角三角形有關的數列集合)。
當時,我們得到等差數列。其中時,我們得到自然數列1,2,3,4,5…自然數列的特徵就是每個數的平方與前後兩數之積的差為 1(等差數列的這種差值稱為自然特徵)。
具有類似黃金特徵、勾股特徵、自然特徵的廣義——斐波那契數列 。
當,時,我們得到等比數列1,2,4,8,16…
相關數學
排列組合
有一段樓梯有10級台階,規定每一步只能跨一級或兩級,要登上第 10 級台階有幾種不同的走法?
這就是一個斐波那契數列:登上第一級台階有一種登法;登上兩級台階,有兩種登法;登上三級台階,有三種登法;登上四級台階,有五種登法……
1,2,3,5,8,13…… 所以,登上十級,有 89 種走法。
類似的,一枚均勻的硬幣擲10次,問不連續出現正面的可能情形有多少種?
答案是種。
求遞推數列的通項公式
由數學歸納法可以得到:,將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式代入,化簡就得結果。
⑸ 如何理解c/c++和php語言的區別
一、編程語言
1.根據熟悉的語言,談談兩種語言的區別?
主要淺談下C/C++和PHP語言的區別:
1)PHP弱類型語言,一種腳本語言,對數據的類型不要求過多,較多的應用於Web應用開發,現在好多互聯網開發公司的主流web後台開發語言,主要框架為mvc模型,如smarty,yaf,升級的PHP7速度較快,對伺服器的壓力要小很多,在新浪微博已經有應用,對比很明顯。
2)C/C++開發語言,C語言更偏向硬體底層開發,C++語言是目前為止我認為語法內容最多的一種語言。C/C++在執行速度上要快很多,畢竟其他類型的語言大都是C開發的,更多應用於網路編程和嵌入式編程。
2.volatile是幹啥用的,(必須將cpu的寄存器緩存機制回答得很透徹),使用實例有哪些?(重點)
1) 訪問寄存器比訪問內存單元要快,編譯器會優化減少內存的讀取,可能會讀臟數據。聲明變數為volatile,編譯器不再對訪問該變數的代碼優化,仍然從內存讀取,使訪問穩定。
總結:volatile關鍵詞影響編譯器編譯的結果,用volatile聲明的變數表示該變數隨時可能發生變化,與該變數有關的運算,不再編譯優化,以免出錯。
2)使用實例如下( 區分C程序員和嵌入式系統程序員的最基本的問題。 ):
並行設備的硬體寄存器(如:狀態寄存器)
一個中斷服務子程序中會訪問到的非自動變數(Non-automatic variables)
多線程應用中被幾個任務共享的變數
3)一個參數既可以是const還可以是volatile嗎?解釋為什麼。
可以。一個例子是只讀的狀態寄存器。它是volatile因為它可能被意想不到地改變。它是const因為程序不應該試圖去修改它。
4)一個指針可以是volatile 嗎?解釋為什麼。
可以。盡管這並不是很常見。一個例子當中斷服務子程序修改一個指向一個buffer的指針時。
下面的函數有什麼錯誤:
int square(volatile int *ptr) {
return *ptr * *ptr;
}
下面是答案:
這段代碼有點變態。這段代碼的目的是用來返指針*ptr指向值的平方,但是,由於*ptr指向一個volatile型參數,編譯器將產生類似下面的代碼:
int square(volatile int *ptr){
int a,b;
a = *ptr;
b = *ptr;
return a * b;
}
由於*ptr的值可能被意想不到地改變,因此a和b可能是不同的。結果,這段代碼可能並不是你所期望的平方值!正確的代碼如下:
long square(volatile int *ptr){
int a;
a = *ptr;
return a * a;
}
更多linux內核視頻教程文本資料免費獲取後台私信【 內核 】。
3.static const等等的用法,(能說出越多越好)(重點)
² 首先說說const的用法(絕對不能說是常數)
1)在定義的時候必須進行初始化
2)指針可以是const 指針,也可以是指向const對象的指針
3)定義為const的形參,即在函數內部是不能被修改的
4)類的成員函數可以被聲明為正常成員函數,不能修改類的成員變數
5)類的成員函數可以返回的是常對象,即被const聲明的對象
6)類的成員變數是指成員變數不能在聲明時初始化,必須在構造函數的列表裡進行初始化
(註:千萬不要說const是個常數,會被認為是外行人的!!!!哪怕說個只讀也行)
下面的聲明都是什麼意思?
const int a; a是一個正常整型數
int const a; a是一個正常整型數
const int *a; a是一個指向常整型數的指針,整型數是不可修改的,但指針可以
int * const a; a為指向整型數的常指針,指針指向的整型數可以修改,但指針是不可修改的
int const * a const; a是一個指向常整型數的常指針,指針指向的整型數是不可修改的,同時指針也是不可修改的
通過給優化器一些附加的信息,使用關鍵字const也許能產生更緊湊的代碼。合理地使用關鍵字const可以使編譯器很自然地保護那些不希望被改變的參數,防止其被無意的代碼修改。簡而言之,這樣可以減少bug的出現。
Const如何做到只讀?
這些在編譯期間完成,對於內置類型,如int, 編譯器可能使用常數直接替換掉對此變數的引用。而對於結構體不一定。
² 再說說static的用法(三個明顯的作用一定要答出來)
1)在函數體內,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變數在這一函數被調用過程中維持其值不變。
2)在模塊內(但在函數體外),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變數可以被模塊內所用函數訪問,但不能被模塊外其它函數訪問。它是一個本地的全局變數。
3)在模塊內,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函數只可被這一模塊內的其它函數調用。那就是,這個函數被限制在聲明它的模塊的本地范圍內使用
4)類內的static成員變數屬於整個類所擁有,不能在類內進行定義,只能在類的作用域內進行定義
5)類內的static成員函數屬於整個類所擁有,不能包含this指針,只能調用static成員函數
static全局變數與普通的全局變數有什麼區別?static局部變數和普通局部變數有什麼區別?static函數與普通函數有什麼區別?
static全局變數與普通的全局變數有什麼區別:static全局變數只初始化一次,防止在其他文件單元中被引用;
static局部變數和普通局部變數有什麼區別:static局部變數只被初始化一次,下一次依據上一次結果值;
static函數與普通函數有什麼區別:static函數在內存中只有一份,普通函數在每個被調用中維持一份拷貝
4.extern c 作用
告訴編譯器該段代碼以C語言進行編譯。
5.指針和引用的區別
1)引用是直接訪問,指針是間接訪問。
2)引用是變數的別名,本身不單獨分配自己的內存空間,而指針有自己的內存空間
3)引用綁定內存空間(必須賦初值),是一個變數別名不能更改綁定,可以改變對象的值。
總的來說:引用既具有指針的效率,又具有變數使用的方便性和直觀性
6. 關於靜態內存分配和動態內存分配的區別及過程
1) 靜態內存分配是在編譯時完成的,不佔用CPU資源;動態分配內存運行時完成,分配與釋放需要佔用CPU資源;
2)靜態內存分配是在棧上分配的,動態內存是堆上分配的;
3)動態內存分配需要指針或引用數據類型的支持,而靜態內存分配不需要;
4)靜態內存分配是按計劃分配,在編譯前確定內存塊的大小,動態內存分配運行時按需分配。
5)靜態分配內存是把內存的控制權交給了編譯器,動態內存把內存的控制權交給了程序員;
6)靜態分配內存的運行效率要比動態分配內存的效率要高,因為動態內存分配與釋放需要額外的開銷;動態內存管理水平嚴重依賴於程序員的水平,處理不當容易造成內存泄漏。
7. 頭文件中的 ifndef/define/endif 干什麼用 ?
預處理,防止頭文件被重復使用,包括pragma once都是這樣的
8. 宏定義求兩個元素的最小值
#define MIN(A,B) ((A) next;
}
else
{
return NULL;
}
}
Node* pFind = pHead;
while (pCurrent) {
pFind = pFind->next;
pCurrent = pCurrent->next;
}
return pFind;
}
2. 給定一個單向鏈表(長度未知),請遍歷一次就找到中間的指針,假設該鏈表存儲在只讀存儲器,不能被修改
設置兩個指針,一個每次移動兩個位置,一個每次移動一個位置,當第一個指針到達尾節點時,第二個指針就達到了中間節點的位置
處理鏈表問題時,」快行指針「是一種很常見的技巧,快行指針指的是同時用兩個指針來迭代訪問鏈表,只不過其中一個比另一個超前一些。快指針往往先行幾步,或與慢指針相差固定的步數。
node *create() {
node *p1, *p2, *head;
int cycle = 1, x;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
p1 = head;
while (cycle)
{
cout > x;
if (x != 0)
{
p2 = (node*)malloc(sizeof(node));
p2->data = x;
p1->next = p2;
p1 = p2;
}
else
{
cycle = 0;
}
}
head = head->next;
p1->next = NULL;
return head;
}
void findmid(node* head) {
node *p1, *p2, *mid;
p1 = head;
p2 = head;
while (p1->next->next != NULL)
{
p1 = p1->next->next;
p2 = p2->next;
mid = p2;
}
}
3. 將一個數組生成二叉排序樹
排序,選數組中間的一個元素作為根節點,左邊的元素構造左子樹,右邊的節點構造有子樹。
4. 查找數組中第k大的數字?
因為快排每次將數組劃分為兩組加一個樞紐元素,每一趟劃分你只需要將k與樞紐元素的下標進行比較,如果比樞紐元素下標大就從右邊的子數組中找,如果比樞紐元素下標小從左邊的子數組中找,如果一樣則就是樞紐元素,找到,如果需要從左邊或者右邊的子數組中再查找的話,只需要遞歸一邊查找即可,無需像快排一樣兩邊都需要遞歸,所以復雜度必然降低。
最差情況如下:假設快排每次都平均劃分,但是都不在樞紐元素上找到第k大第一趟快排沒找到,時間復雜度為O(n),第二趟也沒找到,時間復雜度為O(n/2),第k趟找到,時間復雜度為O(n/2k),所以總的時間復雜度為O(n(1+1/2+....+1/2k))=O(n),明顯比冒泡快,雖然遞歸深度是一樣的,但是每一趟時間復雜度降低。
5. 紅黑樹的定義和解釋?B樹的基本性質?
紅黑樹:
性質1. 節點是紅色或黑色。
性質2. 根節點是黑色。
性質3. 每個葉子結點都帶有兩個空的黑色結點(被稱為黑哨兵),如果一個結點n的只有一個左孩子,那麼n的右孩子是一個黑哨兵;如果結點n只有一個右孩子,那麼n的左孩子是一個黑哨兵。
性質4 每個紅色節點的兩個子節點都是黑色。(從每個葉子到根的所有路徑上不能有兩個連續的紅色節點)
性質5. 從任一節點到其每個葉子的所有路徑都包含相同數目的黑色節點。
B樹:
1.所有非葉子結點至多擁有兩個兒子(Left和Right);
2.所有結點存儲一個關鍵字;
3.非葉子結點的左指針指向小於其關鍵字的子樹,右指針指向大於其關鍵字的子樹;
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個密鑰。
非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個密鑰,通常有兩個密鑰,稱為「公鑰」和「私鑰」,它們兩個必需配對使用。
DES:對稱演算法,數據加密標准,速度較快,適用於加密大量數據的場合;
MD5的典型應用是對一段Message產生fingerprint(指紋),以防止被「篡改」。
RSA是第一個既能用於數據加密也能用於數字簽名的演算法。
7. https?
HTTP下加入SSL層,HTTPS的安全基礎是SSL。
8.有一個IP庫,給你一個IP,如何能夠快速的從中查找到對應的IP段?不用資料庫如何實現?要求省空間
9.簡述一致性hash演算法。
1)首先求memcached伺服器(節點)的哈希值,並將其配置到0 232的圓(continuum)。
2)然後採用同樣的方法求出存儲數據的鍵的哈希值,並映射到相同的圓上。
3)然後從數據映射到的位置開始順時針查找,將數據保存到找到的第一個伺服器上。如果超過232仍然找不到伺服器,就會保存到第一台memcached伺服器上。
11.描述一種hash table的實現方法
1) 除法散列法: p ,令 h(k ) = k mod p ,這里, p 如果選取的是比較大的素數,效果比較好。而且此法非常容易實現,因此是最常用的方法。最直觀的一種,上圖使用的就是這種散列法,公式: index = value % 16,求模數其實是通過一個除法運算得到的。
2) 平方散列法 :求index頻繁的操作,而乘法的運算要比除法來得省時。公式: index = (value * value) >> 28 (右移,除以2^28。記法:左移變大,是乘。右移變小,是除)
3) 數字選擇法:如果關鍵字的位數比較多,超過長整型範圍而無法直接運算,可以選擇其中數字分布比較均勻的若干位,所組成的新的值作為關鍵字或者直接作為函數值。
4) 斐波那契(Fibonacci)散列法:平方散列法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通過找到一個理想的乘數index = (value * 2654435769) >> 28
沖突處理:令數組元素個數為 S ,則當 h(k) 已經存儲了元素的時候,依次探查 (h(k)+i) mod S , i=1,2,3…… ,直到找到空的存儲單元為止(或者從頭到尾掃描一圈仍未發現空單元,這就是哈希表已經滿了,發生了錯誤。當然這是可以通過擴大數組范圍避免的)。
12、各類樹結構的實現和應用
13、hash,任何一個技術面試官必問(例如為什麼一般hashtable的桶數會取一個素數?如何有效避免hash結果值的碰撞)
不選素數的話可能會造成hash出值的范圍和原定義的不一致
14.什麼是平衡二叉樹?
左右子樹都是平衡二叉樹,而且左右子樹的深度差值的約對值不大於1。
15.數組和鏈表的優缺點
數組,在內存上給出了連續的空間。鏈表,內存地址上可以是不連續的,每個鏈表的節點包括原來的內存和下一個節點的信息(單向的一個,雙向鏈表的話,會有兩個)。
數組優於鏈表的:
A. 內存空間佔用的少。
B. 數組內的數據可隨機訪問,但鏈表不具備隨機訪問性。
C. 查找速度快
鏈表優於數組的:
A. 插入與刪除的操作方便。
B. 內存地址的利用率方面鏈表好。
C. 方便內存地址擴展。
17.最小堆插入,刪除編程實現
18. 4G的long型整數中找到一個最大的,如何做?
每次從磁碟上盡量多讀一些數到內存區,然後處理完之後再讀入一批。減少IO次數,自然能夠提高效率。分批讀入選取最大數,再對緩存的最大數進行快排。
19. 有千萬個string在內存怎麼高速查找,插入和刪除?
對千萬個string做hash,可以實現高速查找,找到了,插入和刪除就很方便了。關鍵是如何做hash,對string做hash,要減少碰撞頻率。
在內存中維護一個大小為10000的最小堆,每次從文件讀一個數,與最小堆的堆頂元素比較,若比堆頂元素大,則替換掉堆頂元素,然後調整堆。最後剩下的堆內元素即為最大的1萬個數,演算法復雜度為O(NlogN)
(1)全局洗牌法
a)首先生成一個數組,大小為54,初始化為1~54
b)按照索引1到54,逐步對每一張索引牌進行洗牌,首先生成一個余數 value = rand %54,那麼我們的索引牌就和這個余數牌進行交換處理
c)等多索引到54結束後,一副牌就洗好了
(2)局部洗牌法:索引牌從1開始,到54結束。這一次索引牌只和剩下還沒有洗的牌進行交換, value = index + rand() %(54 - index)
演算法復雜度是O(n)
22.請分別用遞歸和非遞歸方法,先序遍歷二叉樹
24.其他各種排序方法
25.哈希表沖突解決方法?
常見的hash演算法如下:
解決沖突的方法:
也叫散列法,主要思想是當出現沖突的時候,以關鍵字的結果值作為key值輸入,再進行處理,依次直到沖突解決
線性地址再散列法
當沖突發生時,找到一個空的單元或者全表
二次探測再散列
沖突發生時,在表的左右兩側做跳躍式的探測
偽隨機探測再散列
同時構造不同的哈希函數
將同樣的哈希地址構造成一個同義詞的鏈表
建立一個基本表和溢出區,凡是和基本元素發生沖突都填入溢出區
六、系統架構
1.設計一個服務,提供遞增的SessionID服務,要求保證服務的高可靠性,有哪些方案?集中式/非集中式/分布式
2.多台伺服器要執行計劃任務,但只有拿到鎖的任務才能執行,有一個中心伺服器來負責分配鎖,但要保證服務的高可靠性。
3.如何有效的判斷伺服器是否存活?伺服器是否踢出集群的決策如何產生?
4.兩個伺服器如何在同一時刻獲取同一數據的時候保證只有一個伺服器能訪問到數據?
可以採用隊列進行處理,寫一個隊列介面保證同一時間只有一個進程能夠訪問到數據,或者對於存取資料庫的來說,資料庫也是可以加鎖處理的
5. 編寫高效伺服器程序,需要考慮的因素
性能對伺服器程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了,畢竟每個客戶都期望自己的請求能夠快速的得到響應並處理。那麼影響伺服器性能的首要因素應該是:
(1)系統的硬體資源,比如說CPU個數,速度,內存大小等。不過由於硬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伺服器都不缺乏硬體資源。因此,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從「軟環境」來提升伺服器的性能。
伺服器的」軟環境「
(2)一方面是指系統的軟體資源,比如操作系統允許用戶打開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數量
(3)另一方面指的就是伺服器程序本身,即如何從編程的角度來確保伺服器的性能。
主要就要考慮大量並發的處理這涉及到使用進程池或線程池實現高效的並發模式(半同步/半非同步和領導者/追隨者模式),以及高效的邏輯處理方式--有限狀態機內存的規劃使用比如使用內存池,以空間換時間,被事先創建好,避免動態分配,減少了伺服器對內核的訪問頻率,數據的復制,伺服器程序還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數據復制,尤其是當數據復制發生在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之間時。如果內核可以直接處理從socket或者文件讀入的數據,則應用程序就沒必要將這些數據從內核緩沖區拷貝到應用程序緩沖區中。這里所謂的「直接處理」,是指應用程序不關心這些數據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不需要對它們作任何分析。比如說ftp伺服器,當客戶請求一個文件時,伺服器只需要檢測目標文件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許可權讀取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這個文件的具體內容,這樣的話ftp伺服器就不需要把目標文件讀入應用程序緩沖區然後調用send函數來發送,而是直接使用「零拷貝」函數sendfile直接將其發送給客戶端。另外,用戶代碼空間的數據賦值也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復制。當兩個工作進程之間需要傳遞大量的數據時,我們就應該考慮使用共享內存來在他們直接直接共享這些數據,而不是使用管道或者消息隊列來傳遞。上下文切換和鎖:並發程序必須考慮上下文的切換問題,即進程切換或線程切換所導致的系統開銷。即時I/O密集型伺服器也不應該使用過多的工作線程(或工作進程),否則進程間切換將佔用大量的CPU時間,伺服器真正處理業務邏輯的CPU時間比重就下降了。因此為每個客戶連接都創建一個工作線程是不可取的。應該使用某種高效的並發模式。(半同步半非同步或者說領導者追隨者模式)另一個問題就是共享資源的加鎖保護。鎖通常被認為是導致伺服器效率低下的一個因素,因為由他引入的代碼不僅不處理業務邏輯,而且需要訪問內核資源,因此如果伺服器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鎖。或者說伺服器一定非要使用鎖的話,盡量使用細粒度的鎖,比如讀寫鎖,當工作線程都只讀一塊內存區域時,讀寫鎖不會增加系統開銷,而只有當需要寫時才真正需要鎖住這塊內存區域。對於高峰和低峰的伸縮處理,適度的緩存。
6. QQ飛車新用戶注冊時,如何判斷新注冊名字是否已存在?(數量級:幾億)
可以試下先將用戶名通過編碼方式轉換,如轉換64位整型。然後設置N個區間,每個區間為2^64/N的大小。對於新的用戶名,先通過2分尋找該用戶名屬於哪個區間,然後在在這個區間,做一個hash。對於不同的時間復雜度和內存要求可以設置不同N的大小~
加一些基礎的技術面試之外的職業素養的面試問題
1.你在工作中犯了個錯誤,有同事打你小報告,你如何處理?
a.同事之間應該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同事關系,就是要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拆台,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b.如果小報告里邊的事情都是事實也就是說確實是本人做的不好不對的方面,那麼自己應該有則改之,提高自己。如果小報告里邊的事
情全部不是事實,就是說確實誣陷,那麼應該首先堅持日久見人心的態度,持之以恆的把本職工作做好,然後在必要的時候通過適當的
方式和領導溝通,相信領導會知道的。
2.你和同事合作完成一個任務,結果任務錯過了截止日期,你如何處理?
3.職業規劃?
4.離職原因?
5. 項目中遇到的難題,你是如何解決的?
A.時間 b要求 c.方法
⑹ php怎麼用循環結構顯示斐波那契數列
//初始化前州譽兩項
$prevNum1=0;
$prevNum2=1;
//輸出初始值
echo$prevNum1," ";
echo$prevNum2," ";
while(1){
echo$prevNum1+$prevNum2," ";
/**
*根據斐波那契數列的規則
告凱襪跡喚*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是前兩項之和
*所以這里重新計算一下項的前兩項
*/
$tmp=$prevNum2;
$prevNum2=$prevNum1+$prevNum2;
$prevNum1=$tmp;
sleep(1);
}
命令行下的代碼運行結果。
⑺ php用函數實現輸出斐波那契數列的前20項
functionfbnq($n){
行判if($n<=0)return0;
if($n==1||$n==2)return1;
孫野returnfbnq($n-1)+fbnq($n-2);
}
for($i=1;$i<=20;$i++){
echofbnq($i).'<br/>檔凱改';
}
⑻ 菲薄納西數列是怎麼回事
斐波那契數列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兩個月後,就有繁殖能力,一對兔子每個月能生出一對小兔子來。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麼一年以後可以繁殖多少對兔子?
我們不妨拿新出生的一對小兔子分析一下:
第一個月小兔子沒有繁殖能力,所以還是一對;
兩個月後,生下一對小兔民數共有兩對;
三個月以後,老兔子又生下一對,因為小兔子還沒有繁殖能力,所以一共是三對;
依次類推可以列出下表:
所經過月數:0、1、2、3、4、5、6、7、8、9、10、11、12
兔子對數:1、1、2、3、5、8、13、21、34、55、89、144、233
表中數字1,1,2,3,5,8---構成了一個序列。這個數列有關十分明顯的特點,那是:前面相鄰兩項之和,構成了後一項。
這個數列是義大利中世紀數學家斐波那契在<算盤全書>中提出的,這個級數的通項公式,正鬧鋒除了具有a(n+2)=an+a(n+1)/的性質外,還可以證明通項公式為:an=1/√[(1+√5/2) n-(1-√5/2) n](n=1,2,3.....)
這個通項公式中雖然所有的an都是正整數,可是它們卻是由一些無理數表示出來的。
斐波那契數列還有兩個有趣的性質:
1.斐波那契數列中任一項的平方數都等於跟它相鄰的前後兩項的乘積加1或減1;
2.任取相鄰的四個斐波那契數,中舉晌間兩數彎塌之積(內積)與兩邊兩數之積(外積)相差1.
同樣我們還可以有t階斐波那契數列,通過遞推數列a(n+t)=a(n+t-1)+a(n+t-2)+...+a(n),其中a(1)=a(2)=1,以及對於3-t<=n<=0,有a(n)=0.
在鏈接http://bbs.emath.ac.cn/viewthread.php?tid=667&page=3&fromuid=20#pid8349中mathe給出了t階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公式:
[r^(n-1)(r-1)/((t+1)r-2t)], 其中r是方程x^{t+1}-2x^t+1=0的唯一一個大於1的正數根(可以看出r非常接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