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訪問規程

訪問規程

發布時間: 2022-07-05 01:50:35

⑴ 數據鏈路層課分為哪兩個子層

3.1.數據鏈路層的概念
實現數據的無差錯傳送。它接收物理層的原始數據位流以組成幀(位組),並在網路設備之間傳輸。幀含有源站點和目的站點的物理地址。
數據鏈路層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通道。物理層要為終端設備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其連接。媒體是長期的,連接是有生存期的。在連接生存期內收發兩端可以進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數據通信。每次通信都要通過建立通信聯絡和拆除通信聯絡兩過程。這種建立起來的數據收發關系就叫做數據鏈路。而在物理媒體上傳輸的數據難免受到各種不可靠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差錯, 為了彌補物理層上的不足,為上層提供無差錯的數據傳輸,就要能對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的基本任務。
3.2.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數據傳送服務的,這種服務是依靠本層具備的功能以及物理層提供的服務來實現。
鏈路層應具備如下功能:
●鏈路連接的建立、拆除、分離。
●幀定界和幀同步。鏈路層的數據傳輸單元是幀,協議不同,幀的長短和界面也有差別,但無論任何必須對幀進行定界。
●順序控制,指對幀的收發順序的控制。
●差錯檢測和恢復。差錯檢測多用方陣碼校驗和循環冗餘碼校驗來檢測信道上的數據的誤碼,而幀丟失等則可以用序號檢測。各種錯誤的恢復則依靠反饋重發技術來完成。
●流量控制,以防止高速發送方的數據將低速的接受方「淹沒」。
●還有鏈路標識等。
3.3.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數據鏈路層協議是為發對等實體間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為了順利完成對網路層的服務。主要協議如下:
●ISO1745-1975:「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型控制規程」。這是一種面向字元的標准,利用10個控制字元完成鏈路的建立,拆除及數據交換。對幀的收發情況及差錯恢復也是靠這些字元來完成。 ISO1155,ISO1177,ISO2626,ISO2629等標準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種鏈路控制和數據傳輸方式。
●ISO3309-1984:稱為「HDLC幀結構」。ISO4335-1984:稱為「規程要素」。ISO7809-1984:「規程類型匯篇」。這個標准都是為面向比特的數據傳輸控制而制定的,有人習慣上把這3 個標准組合稱為高級鏈路控制規程。
●ISO7776:稱為「DTE數據鏈路層規程」。與CCITT X.25LAB「平衡型鏈路訪問規程」相兼容。
3.4.數據鏈路層的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當屬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認為屬於鏈路層,對於這些還有爭議。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體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 IEEE802.3情況下,數據層分成了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
下圖所示為IEEE802.3LAN體系結構。

AUI=連接單元介面
PMA=物理媒體連接
MAU=媒體連接單元
PLS=物理信令
MDI=媒體相關介面
3.5.數據鏈路層需要解決的問題
數據鏈路層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解決由於幀的破壞、丟失和重復的問題。
●防止高速的發送方的數據把低速的接收方「淹沒」,故需要某種流量調節控制。
●如果線路用於雙向傳輸,數據鏈路軟體還必須解決新的麻煩,即從A到B數據確認幀將同從B到A的數據幀競爭線路的使用權。借道(piggybacking)是一種巧妙的方法。

⑵ 什麼是訪問控制機制

一、訪問控制機制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s)

  1. 定義:訪問控制機制是指對主體訪問客體的許可權或能力的限制,以及限制進入物理區域(出入控制)和限制使用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存儲數據的過程(存取控制)。

  2. 訪問控制的目標就是防止對信息系統資源的非授權訪問防止非授權使用信息系統資源。


二、訪問控制機制的分類

  1. 基於訪問控製表的訪問控制機制

    發起者的訪問控制信息是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識。目標的訪問控制信息是一個訪問控製表,該表示一組登記項,每個登記項都有兩個欄位,一個是身份標識,另一個是該標識對應的發起者的動作描述(允許或拒絕的動作)。

  2. 基於能力的訪問控制機制

    發起者的訪問控制信息是它可以訪問的目標和對目標進行的操作。目標的訪問控制信息是唯一的身份標識。

  3. 基於標簽的訪問控制機制

    發起者的訪問控制信息是一種安全許可證書,該證書 表示的內容很容易和其他安全標簽比較。目標的訪問 控制信息是其擁有的全部安全標簽。

  4. 基於上下文的訪問控制機制

    訪問控制信息包括:

    上下文控製表:由登記項組成的登記項序列。每個登 記項都有兩個欄位,即上下文描述和操作描述。

    上下關聯信息,該信息從執行動作處的上下文獲得


三、訪問控制機制的實現方法

  1. 利用存放對等實體訪問權的方法控制信息庫

  2. 利用鑒別信息(如口令、證書等)

  3. 利用授權

  4. 利用安全標簽

  5. 利用試圖訪問的時間、路由或持續時間


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50DSX--6aWt8NzHbatDz0Ww_DwFKgfxMl7hMzYJxqs5Hfk_

⑶ 計算機網路基礎書上的TCP/IP與OSI的對應關系的前後圖文解釋不一樣

從書上摘抄的,希望朋友能得到些許幫助。
OSI七層模型是解決及分析網路問題的理論基礎。
物理層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媒體和互連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間的互連設備。DTE既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物理層的主要功能
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數據通路可以是一個物理媒體,也可以是多個物理媒體連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數據傳輸,包括激活物理連接,傳送數據,終止物理連接.所謂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體參與,都要在通信的兩個數據終端設備間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通路。
傳輸數據.物理層要形成適合數據傳輸需要的實體,為數據傳送服務.一是要保證數據能在其上正確通過,二是要提供足夠的帶寬(帶寬是指每秒鍾內能通過的比特(BIT)數),以減少信道上的擁塞。傳輸數據的方式能滿足點到點,一點到多點,串列或並行,半雙工或全雙工,同步或非同步傳輸的需要。完成物理層的一些管理工作。
物理層的一些重要標准
物理層的一些標准和協議早在OSI/TC97/C16 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之前就已制定並在應用了,OSI也制定了一些標准並採用了一些已有的成果。下面將一些重要的標准列出,以便讀者查閱。
ISO2110:稱為"數據通信----25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它與EIA(美國電子工業協會)的"RS-232-C"基本兼容。
ISO2593:稱為"數據通信----34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
ISO4092:稱為"數據通信----37芯DTE/DEC----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與EIARS-449兼容。
CCITT V.24:稱為"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介面電路定義表"。其功能與EIARS-232-C及RS-449兼容於100序列線上.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通道。物理層要為終端設備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其連接。媒體是長期的,連接是有生存期的。在連接生存期內,收發兩端可以進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數據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經過建立通信聯絡和拆除通信聯絡兩過程。這種建立起來的數據收發關系就叫作數據鏈路。而在物理媒體上傳輸的數據難免受到各種不可靠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差錯,為了彌補物理層上的不足,為上層提供無差錯的數據傳輸,就要能對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
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數據傳送服務的,這種服務要依靠本層具備的功能來實現。鏈路層應具備如下功能:
鏈路連接的建立,拆除,分離。
幀定界和幀同步。鏈路層的數據傳輸單元是幀。協議不同。幀的長短和界面也有差別,但無論如何必須對幀進行定界。
順序控制。指對幀的收發順序的控制。
差錯檢測和恢復。還有鏈路標識,流量控制等等.差錯檢測多用方陣碼校驗和循環碼校驗來檢測信道上數據的誤碼,而幀丟失等用序號檢測.各種錯誤的恢復則常靠反饋重發技術來完成。 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數據鏈路層協議是為發對等實體間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為了順利完成對網路層的服務。主要協議如下:
ISO1745--1975:"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型控制規程"。這是一種面向字元的標准,利用10個控制字元完成鏈路的建立,拆除及數據交換。對幀的收發情況及差錯恢復也是靠這些字元來完成。
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標準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種鏈路控制和數據傳輸方式。
ISO3309--1984:稱為"HDLC 幀結構"。
ISO4335--1984:稱為"HDLC 規程要素"。
ISO7809--1984:稱為"HDLC 規程類型匯編"。這3個標准都是為面向比特的數據傳輸控制而制定的.有人習慣上把這3個標准組合稱為高級鏈路控制規程。
ISO7776:稱為"DTE數據鏈路層規程"。與CCITT X.25LAB"平衡型鏈路訪問規程"相兼容。
鏈路層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當屬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認為屬於鏈路層,對些還有爭議。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體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IEEE802.3情況下,數據鏈路層分成了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下圖所示為IEEE802.3LAN體系結構。

AUI=連接單元介面 PMA=物理媒體連接
MAU=媒體連接單元 PLS=物理信令
MDI=媒體相關接

網路層
網路層的產生也是網路發展的結果.在聯機系統和線路交換的環境中,網路層的功能沒有太大意義.當數據終端增多時。它們之間有中繼設備相連。此時會出現一台終端要求不只是與唯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終端通信的情況,這就是產生了把任意兩台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鏈接起來的問題,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尋徑。另外,當一條物理信道建立之後,被一對用戶使用,往往有許多空閑時間被浪費掉。人們自然會希望讓多對用戶共用一條鏈路,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出現了邏輯信道技術和虛擬電路技術。
網路層主要功能
網路層為建立網路連接和為上層提供服務,應具備以下主要功能:
路由選擇和中繼
激活,終止網路連接
在一條數據鏈路上復用多條網路連接,多採取分時復用技術
差錯檢測與恢復
排序,流量控制
服務選擇
網路管理
網路層標准簡介
網路層的一些主要標准如下:
ISO.DIS8208:稱為"DTE用的X.25分組級協議"
ISO.DIS8348:稱為"CO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連接)
ISO.DIS8349:稱為"CL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無連接)
ISO.DIS8473:稱為"CL 網路協議"
ISO.DIS8348:稱為"網路層定址"
除上述標准外,還有許多標准。這些標准都只是解決網路層的部分功能,所以往往需要在網路層中同時使用幾個標准才能完成整個網路層的功能。由於面對的網路不同,網路層將會採用不同的標准組合。

在具有開放特性的網路中的數據終端設備,都要配置網路層的功能。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網路硬設備主要有網關和路由器。
傳輸層
傳輸層是兩台計算機經過網路進行數據通信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沖作用。當網路層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它將服務加以提高,以滿足高層的要求;當網路層服務質量較好時,它只用很少的工作。傳輸層還可進行復用,即在一個網路連接上創建多個邏輯連接。傳輸層也稱為運輸層。傳輸層只存在於端開放系統中,是介於低3層通信子網系統和高3層之間的一層,但是很重要的一層。因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對數據傳送進行控制從低到高的最後一層。
有一個既存事實,即世界上各種通信子網在性能上存在著很大差異。例如電話交換網,分組交換網,公用數據交換網,區域網等通信子網都可互連,但它們提供的吞吐量,傳輸速率,數據延遲通信費用各不相同。對於會話層來說,卻要求有一性能恆定的界面。傳輸層就承擔了這一功能。它採用分流/合流,復用/介復用技術來調節上述通信子網的差異,使會話層感受不到。
此外傳輸層還要具備差錯恢復,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對會話層屏蔽通信子網在這些方面的細節與差異.傳輸層面對的數據對象已不是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而是和會話層的界面埠。上述功能的最終目的是為會話提供可靠的,無誤的數據傳輸。傳輸層的服務一般要經歷傳輸連接建立階段,,數據傳送階段,傳輸連接釋放階段3個階段才算完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過程。而在數據傳送階段又分為一般數據傳送和加速數據傳送兩種。傳輸層服務分成5種類型。基本可以滿足對傳送質量,傳送速度,傳送費用的各種不同需要。傳輸層的協議標准有以下幾種:
ISO8072:稱為"面向連接的傳輸服務定義"
ISO8072:稱為"面向連接的傳輸協議規范"

會話層
會話層提供的服務可使應用建立和維持會話,並能使會話獲得同步。會話層使用校驗點可使通信會話在通信失效時從校驗點繼續恢復通信。這種能力對於傳送大的文件極為重要。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構成開放系統的高3層,面對應用進程提供分布處理,對話管理,信息表示,恢復最後的差錯等.會話層同樣要擔負應用進程服務要求,而運輸層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給運輸層功能差距以彌補.主要的功能是對話管理,數據流同步和重新同步。要完成這些功能,需要由大量的服務單元功能組合,已經制定的功能單元已有幾十種,現將會話層主要功能介紹如下。
為會話實體間建立連接。為給兩個對等會話服務用戶建立一個會話連接,應該做如下幾項工作:
將會話地址映射為運輸地址
選擇需要的運輸服務質量參數(QOS)
對會話參數進行協商
識別各個會話連接
傳送有限的透明用戶數據
數據傳輸階段
這個階段是在兩個會話用戶之間實現有組織的,同步的數據傳輸。用戶數據單元為SSDU,而協議數據單元為SPDU。會話用戶之間的數據傳送過程是將SSDU轉變成SPDU進行的。
連接釋放
連接釋放是通過"有序釋放"、"廢棄"、"有限量透明用戶數據傳送"等功能單元來釋放會話連接的。會話層標准為了使會話連接建立階段能進行功能協商,也為了便於其它國際標准參考和引用,定義了12種功能單元.各個系統可根據自身情況和需要,以核心功能服務單元為基礎,選配其他功能單元組成合理的會話服務子集。會話層的主要標准有"DIS8236:會話服務定義"和"DIS8237:會話協議規范"。

表示層
表示層的作用之一是為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以便能進行互操作。這種類型的服務之所以需要,是因為不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用的數據表示法不同。例如,IBM主機使用EBCDIC編碼,而大部分PC機使用的是ASCII碼。在這種情況下,便需要會話層來完成這種轉換。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會話層以下5層完成了端到端的數據傳送,並且是可靠,無差錯的傳送。但是數據傳送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是要實現對數據的使用。由於各種系統對數據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最易明白的例子是鍵盤,其上的某些鍵的含義在許多系統中都有差異。這自然給利用其它系統的數據造成了障礙。表示層和應用層就擔負了消除這種障礙的任務。
對於用戶數據來說,可以從兩個側面來分析,一個是數據含義被稱為語義,另一個是數據的表示形式,稱做語法。像文字、圖形、聲音、文種、壓縮加密等都屬於語法范疇。表示層設計了3類15種功能單位,其中上下文管理功能單位就是溝通用戶間的數據編碼規則,,以便雙方有一致的數據形式,能夠互相認識。ISO表示層為服務、協議、文本通信符制定了DP8822、DP8823、DIS6937/2等一系列標准。
應用層
應用層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這些服務按其向應用程序提供的特性分成組,並稱為服務元素。有些可為多種應用程序共同使用,有些則為較少的一類應用程序使用。應用層是開放系統的最高層,是直接為應用進程提供服務的。其作用是在實現多個系統應用進程相互通信的同時,完成一系列業務處理所需的服務.其服務元素分為兩類:公共應用服務元素CASE和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它成為應用層中任何用戶和任何服務元素的用戶,主要為應用進程通信,分布系統實現提供基本的控制機制。特定服務SASE則要滿足一些特定服務,如文卷傳送、訪問管理、作業傳送、銀行事務、訂單輸入等。
這些將涉及到虛擬終端、作業傳送與操作、文卷傳送及訪問管理、遠程資料庫訪問、圖形核心系統、開放系統互連管理等等。應用層的標准有DP8649"公共應用服務元素"、DP8650"公共應用服務元素用協議"、文件傳送、訪問和管理服務及協議。
OSI七層模型是一個理論模型,實際應用則千變萬化,因此更多把它作為分析、評判各種網路技術的依據;對大多數應用來說,只將它的協議族(即協議堆棧)與七層模型作大致的對應,看看實際用到的特定協議是屬於七層中某個子層,還是包括了上下多層的功能。
TCP/IP協議與七層模型的對應關系
TCP/IP協議只有四層:應用層,運輸層,互連網層,子網層

應用層:這是TCP/IP協議棧的頂層。所有的應用和實用程序包住在這一層中,使用該層來獲得訪問網路的許可權,這一層中的協議用來格式化用戶信息和交換用戶信息。它們包括HTTP,FTP等等
傳輸層:提供在計算機之間預定通信和授權通信的能力,將數據上傳到應用層或下傳到Internet層。傳輸層還指出數據所的應用程序的唯一標識符。傳輸層有兩個核心協議,它們控制數據傳遞的方法。它們是TCP(面向連接可靠的)、UDP(非面向連接快速而不可靠的)
Internet層:負責分配地址、打包和路由數據。這一層包括四個核心協議。IP協議(這個我就不講了大家因該都有所了解)。ARP(地址解析協議,簡單的說就是將IP地址映射成MAC(介質訪問控制)地址。)、ICMP(網際控制報文協議,簡單的說就是數據傳遞期間失敗廛的診斷功能和錯誤報告),IGMP(網際組管理協議。簡單的說就是負責多播組的管理)
網路介面層:負責將數據放置在網路媒介上,從網路媒介上接收數據。這一層包括像網路線和網路適配器之類的物理設備。網路適配器具有唯一的12個字元的十六制數,這個就是MAC地址。網路介面層不包括基於軟體的協議類型,這些基於軟體的協議類型包括在基它的三層中,但是網路介面層包括像乙太網和ATM(非同步傳輸模式)這樣的協議,它們定義了數據是如何在網路上傳輸的。

⑷ X.25分組格式中的邏輯信道(組)號用於提供什麼服務

X.25協議是CCITT(ITU)建議的一種協議,它定義終端和計算機到分組交換網路的連接。分組交換網路在一個網路上為數據分組選擇到達目的地的路由。x.25是一種很好實現的分組交換服務,傳統上它是用於將遠程終端連接到主機系統的。這種服務為同時使用的用戶提供任意點對任意點的連接。來自一個網路的多個用戶的信號,可以通過多路選擇通過X.25介面而進入分組交換網路,並且被分發到不同的遠程地點。一種稱為虛電路的通信信道在一條預定義的路徑上連接端點站點通過網路。雖然X.25,吞吐率的主要部分是用於錯誤檢查開銷的,X.25介面不可支持高達64Kbps的線路,CCITT在1992年重新制定了這個標准,並將速率提高到2Mbps。 X.25的分組交換體系結構具有一些優點和缺陷。信息分組通過散列網路的路由是根據這個分組頭中的目的地址信息進行選擇的。用戶可以與多個不同的地點進行連接,而不象面向電路的網路那樣在任何兩點之間僅僅存在一條專用線路。由於分組可以通過路由器的共享埠進行傳輸的,所以就存在一定的分發延遲。雖然許多網路能夠通過選擇迴避擁擠區域的路由來支持過載的通信量,但是隨著訪問網路人數的增多,用戶還是可以感覺到性能變慢了。和此相反,面向電路的網路在兩個地點之間提供一個固定的帶寬,它不能適應超過這個帶寬的傳輸的要求。 X.25的開銷比幀中繼要高許多。例如,在X.25中,在一個分組的傳輸路徑上的每個結點都必須完整地接收一個分組,並且在發送之前還必須完成錯誤檢查。幀中繼結點只是簡單地查看分組頭中的目的地址信息,並立即轉發該分組,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在它完整地接收一個分組之前就開始轉發。幀中繼不需要X.25中必須在每個中間結點中存在的用於處理管理、流控和錯誤檢查的狀態表。端點結點必須對丟失的幀進行檢查,並請求重發。 X.25受到了低性能的影響,它不能適應許多實時LAN對LAN應用的要求。然而,X.25很容易建立,很容易理解,並且已被遠程終端或計算機訪問,以及傳輸量較低的許多情況所接收。X.25可能是電話系統網路不可靠的國家建立可靠網路鏈路的唯一途徑。許多國家使用X.25服務。與此不同,在一些國家獲得可靠的專用線路並不是不可能的。 在美國,大多數電訊公司和增值電信局(VAC)提供X.25服務,這些公司包括AT&T、US Sprint、compuserve、Ameritech、Pacific Be1l和其它公司。還可以通過在用戶所在地安裝X.25交換設備,並用租用線路將這些地點連接起來,來建立專用的X.25分組交換網路。 X.25是在開放式系統互聯(OSI)協議模型之前提出的,所以一些用來解釋x.25的專用術語是不同的。這種標准在三個層定義協議,它和OSI協議棧的底下三層是緊密相關的: 物理層 它稱為X.21介面,定義從計算機/終端(數據終端設備,DTE)到X.25分組交換網路中的附件結點的物理/電氣介面。RS-232-C通常用於X.21介面。 鏈路訪問層 定義象幀序列那樣的數據傳輸。使用的協議是平衡式鏈路訪問規程(LAP-B),它是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協議的一部分。LAP-B的設計是為了點對點連接。它為非同步平衡模式會話提供幀結構、錯誤檢查和流控機制。LAP-B為確信一個分組已經抵達網路的每個鏈路提供了一條途徑。 分組層 定義通過分組交換網路的可靠虛電路。這樣,X.25就提供了點對點數據發送,而不是一點對多點發送。 在X.25中,虛電路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條虛電路在穿越分組交換網路的兩個地點之間建立一條臨時性或永久性的「邏輯」通信信道。使用一條電路使用可以保證分組是按照順序抵達的,這是因為它們都按照同一條路徑進行傳輸。它為數據在網路上進行傳輸提供了可靠的方式。在X.25中有兩種類型的虛電路: 臨時性虛電路 將建立基於呼叫的虛電路,然後在數據傳輸會話結束時拆除。 永久虛電路 在兩個端點結點之間保持一種固定連接。 X.25使用呼叫建立分組,從而在兩個端點站點之間建立一條通信信道。一旦這個呼叫建立了,在這兩個站點之間數據分組就可以傳輸信息了。注意,由於X.25是一種面向連接的服務,因而分組不需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虛電路為傳輸分組通過網路到達目的地提供了一條通信路徑。然而,對分組授予了一個號碼,這個號碼可以被連接源地和目的地的信道鑒別。 X.25網路易於安裝和維護。它是根據發送的分組數據來收費的,在一些情況下,還會考慮連通的時間。牢記,其它一些服務更適合於高速區域網傳輸(例如幀中繼)或專用連接。

⑸ fddi的物理層被分為多少個兩個子層

你好
OSI放性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定義非協議規范OSI模型7層結構每層都幾層面我簡單介紹7層及其功能
OSI7層別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
其高層既7、6、5、4層定義應用程序功能面3層既3、2、1層主要面向通網路端端數據流面我給家介紹7層功能:
(1)應用層:與其計算機進行通訊應用應應用程序通信服務例沒通信功能字處理程序能執行通信代碼事字處理工作程序員關OSI第7層添加傳輸文件選項字處理器程序員需要實現OSI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層:層主要功能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FTP允許選擇二進制或ASII格式傳輸選擇二進制發送接收改變文件內容選擇ASII格式發送文本發送字元集轉換標准ASII發送數據接收標准ASII轉換接收計算機字元集示例:加密ASII等
(3)層:定義何始、控制結束包括雙向控制管理便完連續消息部通知應用使表示層看數據連續某些情況表示層收所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層功能包括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差錯恢復協議及同主機同應用數據流輸入進行復用包括收順序數據包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網路層:層端端包傳輸進行定義定義能夠標識所結點邏輯址定義路由實現式習式適應傳輸單元度於包度傳輸介質網路層定義何包解更包段示例:IP,IPX等
(6)數據鏈路層:定義單鏈路何傳輸數據些協議與討論歌種介質關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層:OSI物理層規范關傳輸介質特性標准些規范通參考其組織制定標准連接、針、針使用、電流、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內容物理層用規范完所細節定義示例:Rj45802.3等
OSI層優點:
(1)容易討論習協議規范細節
(2)層間標准介面便工程模塊化
(3)創建更互連環境
(4)降低復雜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產品發速度更快
(5)每層利用緊鄰層服務更容易記住層功能
數計算機網路都採用層式結構即計算機網路若干層處高層系統僅利用較低層系統提供介面功能需解低層實現該功能所採用算協議;較低層僅使用高層系統傳送參數層間關性種關性層間每模塊用新模塊取代要新模塊與舊模塊具相同功能介面即使使用算協議都
網路計算機與終端間要想確傳送信息數據必須數據傳輸順序、數據格式及內容等面約定或規則種約定或規則稱做協議網路協議主要三組部:
1、語義:

協議元素含義進行解釋同類型協議元素所規定語義同例需要發何種控制信息、完何種作及響應等
2、語:
若干協議元素數據組合起用表達完整內容所應遵循格式信息數據結構做種規定例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結構與格式等
3、序:
事件實現順序詳細說明例雙進行通信發送點發數據報文目標點確收則答源點接收確;若接收錯誤信息則要求源點重發
70代外些主要計算機產廠家先推各自網路體系結構都屬於專用
使同計算機廠家計算機能夠互相通信便更范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必要建立際范圍網路體系結構標准
際標准化組織ISO 於1981式推薦網路系統結構----七層參考模型叫做放系統互連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由於標准模型建立,使各種計算機網路向靠攏, 推網路通信發展
OSI 參考模型整網路通信功能劃七層見圖1由低高別物理層(PH)、鏈路層(DL)、網路層(N)、傳輸層(T)、議層(S)、表示層(P)、應用層(A)每層完定功能每層都直接其層提供服務並且所層都互相支持第四層第七層主要負責互操作性層三層則用於創造兩網路設備間物理連接.
1.物理層
物理層OSI第層雖處於底層卻整放系統基礎物理層設備間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數據傳輸提供靠環境
1.1媒體互連設備
物理層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線信道等通信用互連設備指DTEDCE間互連設備DTE既數據終端設備稱物理設備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內DCE則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經DTE——DCE再經DCE——DTE路徑互連設備指DTE、DCE連接起裝置各種插、插座LAN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接收器發送器,繼器等都屬物理層媒體連接器
1.2物理層主要功能
1.2.1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通路,數據通路物理媒體,物理媒體連接.完整數據傳輸,包括激物理連接,傳送數據,終止物理連接.所謂激,管少物理媒體參與,都要通信兩數據終端設備間連接起,形條通路.
1.2.2傳輸數據.物理層要形適合數據傳輸需要實體,數據傳送服務.要保證數據能其確通二要提供足夠帶寬(帶寬指每秒鍾內能通比特(BIT)數),減少信道擁塞.傳輸數據式能滿足點點,點點,串列或並行,半雙工或全雙工同步或非同步傳輸需要.
1.3物理層些重要標准
物理層些標准協議早OSI/TC97/C16 技術委員立前已制定並應用,OSI制定些標准並採用些已.面些重要標准列,便讀者查閱.ISO2110:稱"數據通信----25芯DTE/DCE介面連接器插針配".與EIA(美電工
業協)"RS-232-C"基本兼容ISO2593:稱"數據通信----34芯DTE/DCE----介面連接器插針配"ISO4092:稱"數據通信----37芯DTE/DEC----介面連接器插針配".與EIARS-449兼容CCITT V.24:稱"數據終端設備(DTE)數據電路終接設備間介面電路定義表".其功能與EIARS-232-C及RS-449兼容於100序列線.
2.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粗略理解數據通道物理層要終端設備間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其連接.媒體期,連接存期.連接存期內,收發兩端進行等或數據通信.每通信都要經建立通信聯絡拆除通信聯絡兩程.種建立起數據收發關系叫作數據鏈路.物理媒體傳輸數據難免受各種靠素影響產差錯,彌補物理層足,層提供差錯數據傳輸,要能數據進行檢錯糾錯.數據鏈路建立,拆除,數據檢錯,糾錯數據鏈路層基本任務
2.1鏈路層主要功能
鏈路層網路層提供數據傳送服務,種服務要依靠本層具備功能實現鏈路層應具備功能:
2.1.1鏈路連接建立拆除離
2.1.2幀定界幀同步鏈路層數據傳輸單元幀,協議同,幀短界面差別論何必須幀進行定界
2.1.3順序控制,指幀收發順序控制
2.1.4差錯檢測恢復鏈路標識,流量控制等等.差錯檢測用陣碼校驗循環碼校驗檢測信道數據誤碼,幀丟失等用序號檢測.各種錯誤恢復則靠反饋重發技術完
2.2數據鏈路層主要協議
數據鏈路層協議發等實體間保持致制定,順利完網路層服務主要協議:
2.2.1ISO1745--1975:"數據通信系統基本型控制規程".種面向字元標准,利用10控制字元完鏈路建立拆除及數據交換.幀收發情況及差錯恢復靠些字元完.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標准配合使用形種鏈路控制數據傳輸式.
2.2.2ISO3309--1984:稱"HDLC 幀結構".ISO4335--1984:稱"HDLC 規程要素 ".ISO7809--1984:稱"HDLC 規程類型匯編".3標准都面向比特數據傳輸控制制定.習慣3標准組合稱高級鏈路控制規程.
2.2.3ISO7776:稱"DTE數據鏈路層規程".與CCITT X.25LAB"平衡型鏈路訪問規程"相兼容.
2.3鏈路層產品
獨立鏈路產品見屬網卡,網橋鏈路產品MODEM某些功能認屬於鏈路層,些爭議.數據鏈路層本質靠傳輸媒體變靠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IEEE802.3情況數據鏈路層兩層邏輯鏈路控制另媒體訪問控制圖所示IEEE802.3LAN體系結構
AUI=連接單元介面 PMA=物理媒體連接
MAU=媒體連接單元 PLS=物理信令
MDI=媒體相關介面
3.網路層
網路層產網路發展結.聯機系統線路交換環境網路層功能沒太意義.數據終端增.間繼設備相連.現台終端要求與唯台能台終端通信情況,產任意兩台數據終端設備數據鏈接起問題,路由或者叫尋徑.另外,條物理信道建立,用戶使用,往往許空閑間浪費掉.自希望讓用戶共用條鏈路解決問題現邏輯信道技術虛擬電路技術.
3.1網路層主要功能
網路層建立網路連接層提供服務,應具備主要功能:
3.1.1路由選擇繼.
3.1.2激,終止網路連接.
3.1.3條數據鏈路復用條網路連接,採取復用技術 .
3.1.4差錯檢測與恢復.
3.1.5排序,流量控制.
3.1.6服務選擇.
3.1.7網路管理.
3.2網路層標准簡介
網路層些主要標准:
3.2.1 ISO.DIS8208:稱"DTE用X.25組級協議"
3.2.2 ISO.DIS8348:稱"CO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連接)
3.2.3 ISO.DIS8349:稱"CL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連接)
3.2.4 ISO.DIS8473:稱"CL 網路協議"
3.2.5 ISO.DIS8348:稱"網路層定址"
3.2.6 除述標准外,許標准些標准都解決網路層部功能,所往往需要網路層同使用幾標准才能完整網路層功能.由於面網路同,網路層採用同標准組合.
具放特性網路數據終端設備,都要配置網路層功能.現市場銷售網路硬設備主要網關路由器.
4.傳輸層
傳輸層兩台計算機經網路進行數據通信,第端端層具緩沖作用網路層服務質量能滿足要求服務加提高滿足高層要求;網路層服務質量較用少工作傳輸層進行復用即網路連接創建邏輯連接 傳輸層稱運輸層.傳輸層存於端放系統,介於低3層通信網系統高3層間層,重要層.源端目端數據傳送進行控制低高層.
既存事實即世界各種通信網性能存著差異.例電交換網,組交換網,公用數據交換網區域網等通信網都互連,提供吞吐量,傳輸速率,數據延遲通信費用各相同.於層說,卻要求性能恆定界面.傳輸層承擔功能.採用流/合流復用/介復用技術調節述通信網差異,使層受.
外傳輸層要具備差錯恢復流量控制等功能,層屏蔽通信網些面細節與差異.傳輸層面數據象已網路址主機址,層界面埠.述功能終目提供靠,誤數據傳輸.傳輸層服務般要經歷傳輸連接建立階段,數據傳送階段,傳輸連接釋放階段3階段才算完完整服務程.數據傳送階段般數據傳送加速數據傳送兩種傳輸層服務5種類型.基本滿足傳送質量,傳送速度,傳送費用各種同需要.傳輸層協議標准幾種:
4.1 ISO8072:稱"面向連接傳輸服務定義"
4.2 ISO8072:稱"面向連接傳輸協議規范"
5.層
層提供服務使應用建立維持並能使獲同步層使用校驗點使通信通信失效校驗點繼續恢復通信種能力於傳送文件極重要層,表示層,應用層構放系統高3層面應用進程提供布處理管理,信息表示,恢復差錯等.
層同要擔負應用進程服務要求運輸層能完部工作,給運輸層功能差距彌補.主要功能管理數據流同步重新同步要完些功能,需要由量服務單元功能組合,已經制定功能單元已幾十種.現層主要功能介紹.
5.1實體間建立連接給兩等服務用戶建立連接,應該做幾項工作:
5.1.1址映射運輸址
5.1.2選擇需要運輸服務質量參數(QOS)
5.1.3參數進行協商
5.1.3識別各連接
5.1.4傳送限透明用戶數據
5.2數據傳輸階段
階段兩用戶間實現組織,同步數據傳輸.用戶數據單元SSDU,協議數據單元SPDU.用戶間數據傳送程SSDU轉變SPDU進行.
5.3連接釋放
連接釋放通"序釋放","廢棄""限量透明用戶數據傳送"等功能單元釋放連接.層標准使連接建立階段能進行功能協商便於其際標准參考引用,定義12種功能單元.各系統根據自身情況需要核功能服務單元基礎,選配其功能單元組合理服務集.層主要標准"DIS8236:服務定義""DIS8237:協議規范".
6.表示層
表示層作用異種機通信提供種公共語言便能進行互操作種類型服務所需要同計算機體系結構使用數據表示同例IBM主機使用EBCDIC編碼部PC機使用ASCII碼種情況便需要層完種轉換
通前面介紹,我看,層5層完端端數據傳送,並且靠,差錯傳送.數據傳送手段目,終要實現數據使用.由於各種系統數據定義並完全相同,易明白例鍵盤,其某些鍵含義許系統都差異.自給利用其系統數據造障礙.表示層應用層擔負消除種障礙任務.
於用戶數據說,兩側面析,數據含義稱語義,另數據表示形式,稱做語.像文字,圖形,聲音,文種,壓縮,加密等都屬於語范疇.表示層設計3類15種功能單位,其文管理功能單位溝通用戶間數據編碼規則,便雙致數據形式,能夠互相認識.ISO表示層服務,協議,文本通信符制定DP8822,DP8823,DIS6937/2等系列標准.
7.應用層
應用層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些服務按其向應用程序提供特性組並稱服務元素些種應用程序共同使用些則較少類應用程序使用應用層放系統高層,直接應用進程提供服務其作用實現系統應用進程相互通信同,完系列業務處理所需服務.其服務元素兩類:公共應用服務元素CASE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CASE提供基本服務,應用層任何用戶任何服務元素用戶主要應用進程通信,布系統實現提供基本控制機制.特定服務SASE則要滿足些特定服務,文卷傳送,訪問管理,作業傳送,銀行事務,訂單輸入等.
些涉及虛擬終端,作業傳送與操作,文卷傳送及訪問管理,遠程資料庫訪問,圖形核系統,放系統互連管理等等.應用層標准DP8649"公共應用服務元素",DP8650"公共應用服務元素用協議",文件傳送,訪問管理服務及協議.
討論:OSI七層模型理論模型實際應用則千變萬化更作析、評判各種網路技術依據;數應用說協議族(即協議堆棧)與七層模型作致應看看實際用特定協議屬於七層某層包括層功能
層處:
1.使容易探討理解協議許細節
2.各層間標准化介面允許同產品提供各層功能部(路由器三層)或者提供協議功能部(Win95Microsoft TCP/IP)
3. 創建更集環境
4. 減少復雜性允許更容易編程改變或快速評估
5. 用各層headerstrailers排錯
6.較低層較高層提供服務
7. 復雜網路劃更容易管理層

⑹ 數據鏈路層 為什麼分成兩層

常見的IEEE 802系列標准中,將數據鏈路層分為兩個部分:(1)邏輯鏈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層;(2)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層。其中MAC子層是制定如何使用傳輸媒體的通信協議,如IEEE 802.3乙太網標準的CSMA/CD協議中,MAC子層規定如何在匯流排型網路結構下使用傳輸媒體;IEEE 802.4令牌匯流排(Token-Bus)標准中,MAC子層規定了如何在匯流排的網路結構下利用訊標(Token)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IEEE 802.5令牌環(Token-Ring)標准中,MAC子層規定了如何在環狀網路結構下利用訊標來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標准中,MAC子層規定如何在無線區域網絡的結構下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
LLC子層的主要工作是控制信號交換、數據流量控制(Data Flow Control),解釋上層通信協議傳來的命令並且產生響應,以及克服數據在傳送的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如數據發生錯誤,重復收到相同的數據,接收數據的順序與傳送的順序不符等)。在LLC子層方面,IEEE 802系列標准中只制定了一種標准,各種不同的MAC都使用相同的LLC子層通信標准,使更高層的通信協議可不依賴區域網絡的實際架構。
不同工作站的網路層通信協議可通過LLC子層來溝通。由於網路層上可能有許多種通信協議同時存在,而且每一種通信協議又可能同時與多個對象溝通,因此當LLC子層從MAC子層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必須能夠判斷要送給網路層的哪一個通信協議。為了達到這種功能,LLC子層提供了所謂的「服務點」(Service Access Point,SAP)服務,通過它可以簡化數據轉送的處理過程。為了能夠辨認出LLC子層通信協議間傳送的數據屬於誰,每一個LLC數據單元(LLC Data Unit)上都有「目的地服務點」(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DSAP) 和「原始服務點」(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一對DSAP與SSAP即可形成通信連接。由SSAP送出來的數據經過LLC子層的傳送之後便送給DSAP,反之亦然。因此DSAP與SSAP成為獨立的聯機通信,彼此間所傳送的數據不會與其他聯機通信的數據交換。當然在傳送的過程中所有聯機通信的數據都必須經由惟一的MAC管道來傳送。

http://www.51cto.com/art/200707/50528.htm
這里有解釋

⑺ IEEE 802.11 無線區域網的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無線區域網(wlan)的特點 (1)
1.1.1 傳輸方式 (1)
1.1.2 無線組網特點 (2)
1.1.3 安全性等同於有線 (2)
1.2 wlan的應用 (3)
1.3 無線區域網(wlan)的標准 (4)
1.3.1 802.11家族 (4)
1.3.2 藍牙 (6)
1.3.3 家庭網路homerf (7)
1.3.4 irda (7)
第2章 基本概念 (8)
2.1 無線區域網的特點 (8)
2.1.1 目的地址不等於目的物理位置 (8)
2.1.2 傳輸媒介對設計的影響 (8)
2.1.3 處理移動站點(sta)的影響 (8)
2.1.4 與ieee 802其他協議層的交互作用 (9)
2.2 ieee 802.11b體系結構的組成部分 (9)
2.2.1 將獨立的基本服務集(bss)作為一個ad hoc網路 (10)
2.2.2 分發系統概念 (10)
.2.2.3 擴展服務集(ess)和獨立基本服務集(ibss)的區別 (11)
2.2.4 區域概念 (12)
2.2.5 與有線區域網的綜合 (13)
2.3 邏輯服務介面 (14)
2.3.1 站點服務(ss) (14)
2.3.2 分發系統服務(dss) (15)
2.3.3 多維邏輯地址空間 (15)
2.4 服務概述 (16)
2.4.1 信息在分發系統中的分發 (16)
2.4.2 支持分發服務的服務 (17)
2.4.3 訪問和機密性控制服務 (18)
2.5 各個服務間的關系 (20)
2.5.1 1類幀 (21)
2.5.2 2類幀 (22)
2.5.3 3類幀 (22)
2.6 支持服務的幀內容 (23)
2.6.1 數據 (23)
2.6.2 關聯 (23)
2.6.3 重新關聯 (24)
2.6.4 取消關聯 (24)
2.6.5 加密 (25)
2.6.6 鑒權 (25)
2.6.7 取消鑒權 (26)
2.7 參考模型 (26)
第3章 mac層服務 (27)
3.1 mac層服務概述 (27)
3.1.1 非同步數據服務 (27)
3.1.2 安全服務 (27)
3.1.3 媒介訪問控制服務數據單元(ms)排序 (27)
3.2 詳細的服務規范 (28)
3.2.1 mac數據服務 (28)
第4章 幀格式 (32)
4.1 mac幀格式 (32)
4.1.1 描述約定 (32)
4.1.2 通用幀格式 (33)
4.1.3 域 (33)
4.2 幀格式類型 (40)
4.2.1 控制幀 (40)
4.2.2 數據幀 (44)
4.2.3 管理幀 (47)
4.3 管理幀幀實體的組成部分 (52)
4.3.1 固定域 (52)
4.3.2 信息單元 (57)
第5章 鑒權與加密 (63)
5.1 鑒權服務 (63)
5.1.1 開放系統鑒權 (63)
5.1.2 共享密鑰鑒權 (64)
5.2 wep演算法 (66)
5.2.1 介紹 (66)
5.2.2 wep演算法的特性 (67)
5.2.3 wep加密原理 (67)
5.2.4 wep演算法的技術規范 (69)
5.2.5 wep幀實體擴展 (69)
5.3 與安全性相關的管理信息資料庫(mib)屬性 (70)
第6章 mac層功能介紹 (72)
6.1 mac體系結構 (72)
6.1.1 載波偵聽多址訪問/碰撞迴避(csma/ca)機制 (72)
6.1.2 分布式協調功能(dcf) (73)
6.1.3 集中協調功能(pcf) (73)
6.1.4 分布式協調功能(dcf)和集中協調功能(pcf)的共存 (74)
6.1.5 分段/分段重組概述 (74)
6.1.6 mac層數據服務 (75)
6.2 分布式協調功能(dcf) (75)
6.2.1 載波偵聽機制 (76)
6.2.2 mac級應答 (76)
6.2.3 幀間間隔(ifs) (76)
6.2.4 隨機退避時間 (78)
6.2.5 分布式協調功能(dcf)訪問規程 (79)
6.2.6 媒介訪問控制協議數據單元(mp)的定向傳送規程 (85)
6.2.7 廣播和多目標傳輸媒介訪問控制協議數據單元(mp)傳送規程 (85)
6.2.8 ack(應答)規程 (86)
6.2.9 拷貝幀的檢測和恢復 (87)
6.2.10 分布式協調功能(dcf)的定時關系 (87)
6.3 集中協調功能(pcf) (88)
6.3.1 無競爭期間(cfp)結構和定時 (89)
6.3.2 集中協調功能(pcf)訪問規程 (91)
6.3.3 集中協調功能(pcf)傳輸規程 (92)
6.3.4 無競爭輪詢列表 (95)
6.4 分段 (96)
6.5 分段重組 (97)
6.6 多速率支持 (98)
6.7 幀交換順序 (98)
6.8 媒介訪問控制服務數據單元(ms)發送限制 (100)
第7章 層管理 (101)
7.1 管理模型概述 (101)
7.2 通用管理原語 (101)
7.3 媒介訪問控制子層管理實體服務訪問點(mlme sap)介面 (102)
7.3.1 功率管理 (103)
7.3.2 掃描 (104)
7.3.3 同步 (107)
7.3.4 鑒權 (109)
7.3.5 取消鑒權 (111)
7.3.6 關聯 (114)
7.3.7 重新關聯 (116)
7.3.8 去關聯 (118)
7.3.9 復位 (120)
7.3.10 構建(構建一個新的bss) (121)
7.4 物理層管理實體服務訪問點(plme sap)介面 (124)
7.4.1 物理層管理實體復位請求原語(plme-reset.request) (124)
7.4.2 物理層管理實體特性請求(plme-characteristics.request) (124)
7.4.3 物理層管理實體特性證實原語(plme-characteristics.confirm) (125)
7.4.4 物理層管理實體直接序列擴頻測試模式請求原語(plme-dssstestmode.request) (127)
7.4.5 物理層管理實體直接序列擴頻測試輸出請求原語(plme-dssstestoutput.request)(128)
第8章 mac層管理實體 (130)
8.1 同步 (130)
8.1.1 基本途徑 (130)
8.1.2 同步維護 (130)
8.1.3 捕獲同步,掃描 (132)
8.1.4 調整站點(sta)的定時器 (135)
8.1.5 跳頻物理層(fh phy)的定時同步 (135)
8.2 功率管理 (136)
8.2.1 基礎網路中的功率管理 (136)
8.2.2 獨立基本服務集(ibss)中的功率管理 (141)
8.3 關聯和重新關聯 (144)
8.3.1 站點(sta)關聯規程 (145)
8.3.2 訪問點(ap)關聯規程 (145)
8.3.3 站點(sta)重新關聯規程 (145)
8.3.4 訪問點(ap)重新關聯規程 (145)
8.4 管理信息資料庫(mib)定義 (146)
8.4.1 站點(sta)管理屬性 (146)
8.4.2 mac屬性 (147)
第9章 物理層(phy)服務技術規范 (150)
9.1 范圍 (150)
9.2 物理層(phy)功能 (150)
9.3 物理層(phy)服務技術規范詳述 (150)
9.3.1 應用范圍和領域 (150)
9.3.2 服務概述 (150)
9.3.3 mac和phy的交互概述 (151)
9.3.4 基本服務和選項 (151)
9.3.5 物理層服務訪問點(phy-sap)服務詳細描述 (152)
第10章 高速直接序列擴頻物理層技術規范 (159)
10.1 概述 (159)
10.1.1 范圍 (159)
10.1.2 高速物理層功能實體 (160)
10.1.3 服務說明 (160)
10.2 高速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子層 (161)
10.2.1 概述 (161)
10.2.2 物理層收斂協議協議數據單元(pp)的格式 (161)
10.2.3 plcp pp各個域的定義 (163)
10.2.4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high rate phy)數據擾碼器和解擾器 (169)
10.2.5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的發送規程 (169)
10.2.6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的接收規程 (172)
10.3 高速物理層管理實體(plme) (175)
10.3.1 plme_sap子層管理原語 (175)
10.3.2 高速phy mib (176)
10.3.3 直接序列擴頻物理層(phy)的特性 (176)
10.3.4 高速發送時間(txtime)的計算 (177)
10.3.5 矢量描述 (177)
10.4 高速物理媒介依賴(pmd)子層 (178)
10.4.1 應用的范圍和場合 (178)
10.4.2 服務概述 (178)
10.4.3 交互概述 (178)
10.4.4 基本服務和選項 (178)
10.4.5 物理媒介依賴服務訪問點(pmd_sap)服務詳細規范 (179)
10.4.6 物理媒介依賴(pmd)的通用工作規范 (188)
10.4.7 物理媒介依賴(pmd)發送技術規范 (198)
10.4.8 物理媒介依賴(pmd)接收機技術規范 (202)
第11章 2.4 ghz頻帶的直接序列擴頻(dsss)物理層(phy)技術規范 (204)
11.1 概述 (204)
11.1.1 范圍 (204)
11.1.2 直接序列擴頻(dsss)物理層(phy)的功能 (204)
11.1.3 服務規范方法與符號 (205)
11.2 直接序列擴頻(dsss)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子層 (205)
11.2.1 概述 (205)
11.2.2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幀格式 (205)
11.2.3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組成域的定義 (206)
11.2.4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直接序列擴頻(dsss)物理層(phy)數
據擾碼器和解擾器 (207)
11.2.5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的數據調制和調制速率的改變 (209)
11.2.6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發送規程 (209)
11.2.7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接收規程 (211)
11.3 直接序列擴頻(dsss)物理層管理實體(plme) (213)
11.3.1 物理層管理實體服務訪問點(plme_sap)子層的管理原語 (213)
11.3.2 直接序列擴頻物理層(dsss phy)管理信息資料庫 (214)
11.3.3 直接序列物理層(ds phy)的特性 (214)
11.4 直接序列擴頻(dsss)物理媒介依賴子層 (215)
11.4.1 應用的范圍和領域 (215)
11.4.2 服務概述 (216)
11.4.3 交互作用概述 (216)
11.4.4 基本服務和選項 (216)
11.4.5 物理媒介依賴服務訪問點(pmd_dap)的詳細服務技術規范 (218)
11.4.6 物理媒介依賴(pmd)的通用操作技術規范 (227)
11.4.7 物理媒介依賴發送技術規范 (229)
11.4.8 物理媒介依賴(pmd)接收機技術規范 (233)
第12章 跳頻擴頻物理層技術規范 (235)
12.1 概述 (235)
12.1.1 跳頻擴頻(fhss)物理層概述 (235)
12.1.2 跳頻擴頻(fhss)物理層的功能 (235)
12.1.3 服務規范方法和符號 (236)
12.2 跳頻擴頻(fhss)物理層(phy)特定的服務參數清單 (236)
12.2.1 概述 (236)
12.2.2 發送矢量(txvector)的參數 (236)
12.2.3 接收矢量(rxvector)的參數 (237)
12.3 跳頻擴頻(fhss)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子層 (237)
12.3.1 概述 (237)
12.3.2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幀格式 (238)
12.3.3 物理層收斂協議(plcp)狀態機 (241)
12.4 物理層管理實體(plme)服務訪問點(sap)層管理 (252)
12.4.1 概述 (252)
12.4.2 跳頻(fh)物理層(phy)特定的mac子層管理實體(mlme)規程 (252)
12.4.3 跳頻(fh)物理層(phy)管理實體狀態機 (252)
12.5 跳頻擴頻(fhss)物理媒介依賴(pmd)子層服務 (254)
12.5.1 應用范圍和場合 (254)
12.5.2 服務概述 (254)
12.5.3 交互作用概述 (255)
12.5.4 基本服務與選項 (255)
12.5.5 物理媒介依賴服務訪問點(pmd_sap)詳細的服務技術規范 (256)
12.6 跳頻擴頻(fhss pmd)子層,1.0 mb/s (261)
12.6.1 1.0 mb/s pmd的通用操作技術規范 (261)
12.6.2 常規規則要求 (262)
12.6.3 工作頻率范圍 (262)
12.6.4 工作信道數量 (262)
12.6.5 工作信道的中心頻率 (263)
12.6.6 佔用信道帶寬 (265)
12.6.7 最小跳頻速率 (265)
12.6.8 跳頻序列 (265)
12.6.9 多餘輻射 (279)
12.6.10 調制 (279)
12.6.11 信道數據速率 (280)
12.6.12 信道切換/設置時間 (280)
12.6.13 從接收轉換到發送的轉換時間 (280)
12.6.14 物理媒介依賴(pmd)的發送技術規范 (280)
12.6.15 物理媒介依賴(pmd)的接收技術規范 (282)
12.6.16 工作溫度范圍 (283)
12.7 跳頻擴頻(fhss)物理媒介依賴(pmd)子層,2.0 mb/s (284)
12.7.1 概述 (284)
12.7.2 四進制gfsk調制 (284)
12.7.3 信道數據速率 (285)
12.8 跳頻擴頻(fhss)物理層管理信息資料庫(mib) (286)
12.9 跳頻(fh)物理層(phy)的特性 (293)
附錄a 專業術語定義 (295)
附錄b 縮寫詞 (301)

⑻ 網路七層協議具體是什麼

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7層及其功能。
OSI的7層從上到下分別是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
其中高層,既7、6、5、4層定義了應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層,既3、2、1層主要面向通過網路的端到端的數據流。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7層的功能:
(1)應用層: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但是,如果添加了一個傳輸文件的選項,那麼字處理器的程序員就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如果選擇AS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元集轉換成標準的AS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元集。示例:加密,ASII等。
(3)會話層:他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小時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網路層: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他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數據鏈路層:他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歌種介質有關。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層: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標准,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針、針的使用、電流、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示例:Rj45,802.3等。
OSI分層的優點:
(1)人們可以很容易的討論和學習協議的規范細節。
(2)層間的標准介面方便了工程模塊化。
(3)創建了一個更好的互連環境。
(4)降低了復雜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產品開發的速度更快。
(5)每層利用緊鄰的下層服務,更容易記住個層的功能。
大多數的計算機網路都採用層次式結構,即將一個計算機網路分為若干層次,處在高層次的系統僅是利用較低層次的系統提供的介面和功能,不需了解低層實現該功能所採用的演算法和協議;較低層次也僅是使用從高層系統傳送來的參數,這就是層次間的無關性。因為有了這種無關性,層次間的每個模塊可以用一個新的模塊取代,只要新的模塊與舊的模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介面,即使它們使用的演算法和協議都不一樣。
網路中的計算機與終端間要想正確的傳送信息和數據,必須在數據傳輸的順序、數據的格式及內容等方面有一個約定或規則,這種約定或規則稱做協議。網路協議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
1、語義:

是對協議元素的含義進行解釋,不同類型的協議元素所規定的語義是不同的。例如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及得到的響應等。
2、語法:
將若干個協議元素和數據組合在一起用來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所應遵循的格式,也就是對信息的數據結構做一種規定。例如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等。
3、時序:
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例如在雙方進行通信時,發送點發出一個數據報文,如果目標點正確收到,則回答源點接收正確;若接收到錯誤的信息,則要求源點重發一次。
70年代以來,國外一些主要計算機生產廠家先後推出了各自的網路體系結構,但它們都屬於專用的。
為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的計算機能夠互相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有必要建立一個國際范圍的網路體系結構標准。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於1981年正式推薦了一個網路系統結構----七層參考模型,叫做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由於這個標准模型的建立,使得各種計算機網路向它靠攏, 大大推動了網路通信的發展。
OSI 參考模型將整個網路通信的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見圖1。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PH)、鏈路層(DL)、網路層(N)、傳輸層(T)、會議層(S)、表示層(P)、應用層(A)。每層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層都直接為其上層提供服務,並且所有層次都互相支持。第四層到第七層主要負責互操作性,而一層到三層則用於創造兩個網路設備間的物理連接.
1.物理層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1.1媒體和互連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間的互連設備。DTE既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1.2物理層的主要功能
1.2.1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數據通路可以是一個物理媒體,也可以是多個物理媒體連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數據傳輸,包括激活物理連接,傳送數據,終止物理連接.所謂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體參與,都要在通信的兩個數據終端設備間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通路.
1.2.2傳輸數據.物理層要形成適合數據傳輸需要的實體,為數據傳送服務.一是要保證數據能在其上正確通過,二是要提供足夠的帶寬(帶寬是指每秒鍾內能通過的比特(BIT)數),以減少信道上的擁塞.傳輸數據的方式能滿足點到點,一點到多點,串列或並行,半雙工或全雙工,同步或非同步傳輸的需要.
1.3物理層的一些重要標准
物理層的一些標准和協議早在OSI/TC97/C16 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之前就已制定並在應用了,OSI也制定了一些標准並採用了一些已有的成果.下面將一些重要的標准列出,以便讀者查閱.ISO2110:稱為"數據通信----25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它與EIA(美國電子工
業協會)的"RS-232-C"基本兼容。ISO2593:稱為"數據通信----34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ISO4092:稱為"數據通信----37芯DTE/DEC----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與EIARS-449兼容。CCITT V.24:稱為"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介面電路定義表".其功能與EIARS-232-C及RS-449兼容於100序列線上.
2.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通道。物理層要為終端設備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其連接.媒體是長期的,連接是有生存期的.在連接生存期內,收發兩端可以進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數據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經過建立通信聯絡和拆除通信聯絡兩過程.這種建立起來的數據收發關系就叫作數據鏈路.而在物理媒體上傳輸的數據難免受到各種不可靠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差錯,為了彌補物理層上的不足,為上層提供無差錯的數據傳輸,就要能對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
2.1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數據傳送服務的,這種服務要依靠本層具備的功能來實現。鏈路層應具備如下功能:
2.1.1鏈路連接的建立,拆除,分離。
2.1.2幀定界和幀同步。鏈路層的數據傳輸單元是幀,協議不同,幀的長短和界面也有差別,但無論如何必須對幀進行定界。
2.1.3順序控制,指對幀的收發順序的控制。
2.1.4差錯檢測和恢復。還有鏈路標識,流量控制等等.差錯檢測多用方陣碼校驗和循環碼校驗來檢測信道上數據的誤碼,而幀丟失等用序號檢測.各種錯誤的恢復則常靠反饋重發技術來完成。
2.2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數據鏈路層協議是為發對等實體間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為了順利完成對網路層的服務。主要協議如下:
2.2.1ISO1745--1975:"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型控制規程".這是一種面向字元的標准,利用10個控制字元完成鏈路的建立,拆除及數據交換.對幀的收發情況及差錯恢復也是靠這些字元來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標準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種鏈路控制和數據傳輸方式.
2.2.2ISO3309--1984:稱為"HDLC 幀結構".ISO4335--1984:稱為"HDLC 規程要素 ".ISO7809--1984:稱為"HDLC 規程類型匯編".這3個標准都是為面向比特的數據傳輸控制而制定的.有人習慣上把這3個標准組合稱為高級鏈路控制規程.
2.2.3ISO7776:稱為"DTE數據鏈路層規程".與CCITT X.25LAB"平衡型鏈路訪問規程"相兼容.
2.3鏈路層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當屬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認為屬於鏈路層,對些還有爭議.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體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IEEE802.3情況下,數據鏈路層分成了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下圖所示為IEEE802.3LAN體系結構。
AUI=連接單元介面 PMA=物理媒體連接
MAU=媒體連接單元 PLS=物理信令
MDI=媒體相關介面
3.網路層
網路層的產生也是網路發展的結果.在聯機系統和線路交換的環境中,網路層的功能沒有太大意義.當數據終端增多時.它們之間有中繼設備相連.此時會出現一台終端要求不只是與唯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終端通信的情況,這就是產生了把任意兩台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鏈接起來的問題,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尋徑.另外,當一條物理信道建立之後,被一對用戶使用,往往有許多空閑時間被浪費掉.人們自然會希望讓多對用戶共用一條鏈路,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出現了邏輯信道技術和虛擬電路技術.
3.1網路層主要功能
網路層為建立網路連接和為上層提供服務,應具備以下主要功能:
3.1.1路由選擇和中繼.
3.1.2激活,終止網路連接.
3.1.3在一條數據鏈路上復用多條網路連接,多採取分時復用技術 .
3.1.4差錯檢測與恢復.
3.1.5排序,流量控制.
3.1.6服務選擇.
3.1.7網路管理.
3.2網路層標准簡介
網路層的一些主要標准如下:
3.2.1 ISO.DIS8208:稱為"DTE用的X.25分組級協議"
3.2.2 ISO.DIS8348:稱為"CO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連接)
3.2.3 ISO.DIS8349:稱為"CL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無連接)
3.2.4 ISO.DIS8473:稱為"CL 網路協議"
3.2.5 ISO.DIS8348:稱為"網路層定址"
3.2.6 除上述標准外,還有許多標准。這些標准都只是解決網路層的部分功能,所以往往需要在網路層中同時使用幾個標准才能完成整個網路層的功能.由於面對的網路不同,網路層將會採用不同的標准組合.
在具有開放特性的網路中的數據終端設備,都要配置網路層的功能.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網路硬設備主要有網關和路由器.
4.傳輸層
傳輸層是兩台計算機經過網路進行數據通信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沖作用。當網路層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它將服務加以提高,以滿足高層的要求;當網路層服務質量較好時,它只用很少的工作。傳輸層還可進行復用,即在一個網路連接上創建多個邏輯連接。 傳輸層也稱為運輸層.傳輸層只存在於端開放系統中,是介於低3層通信子網系統和高3層之間的一層,但是很重要的一層.因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對數據傳送進行控制從低到高的最後一層.
有一個既存事實,即世界上各種通信子網在性能上存在著很大差異.例如電話交換網,分組交換網,公用數據交換網,區域網等通信子網都可互連,但它們提供的吞吐量,傳輸速率,數據延遲通信費用各不相同.對於會話層來說,卻要求有一性能恆定的界面.傳輸層就承擔了這一功能.它採用分流/合流,復用/介復用技術來調節上述通信子網的差異,使會話層感受不到.
此外傳輸層還要具備差錯恢復,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對會話層屏蔽通信子網在這些方面的細節與差異.傳輸層面對的數據對象已不是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而是和會話層的界面埠.上述功能的最終目的是為會話提供可靠的,無誤的數據傳輸.傳輸層的服務一般要經歷傳輸連接建立階段,數據傳送階段,傳輸連接釋放階段3個階段才算完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過程.而在數據傳送階段又分為一般數據傳送和加速數據傳送兩種。傳輸層服務分成5種類型.基本可以滿足對傳送質量,傳送速度,傳送費用的各種不同需要.傳輸層的協議標准有以下幾種:
4.1 ISO8072:稱為"面向連接的傳輸服務定義"
4.2 ISO8072:稱為"面向連接的傳輸協議規范"
5.會話層
會話層提供的服務可使應用建立和維持會話,並能使會話獲得同步。會話層使用校驗點可使通信會話在通信失效時從校驗點繼續恢復通信。這種能力對於傳送大的文件極為重要。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構成開放系統的高3層,面對應用進程提供分布處理,對話管理,信息表示,恢復最後的差錯等.
會話層同樣要擔負應用進程服務要求,而運輸層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給運輸層功能差距以彌補.主要的功能是對話管理,數據流同步和重新同步。要完成這些功能,需要由大量的服務單元功能組合,已經制定的功能單元已有幾十種.現將會話層主要功能介紹如下.
5.1為會話實體間建立連接。為給兩個對等會話服務用戶建立一個會話連接,應該做如下幾項工作:
5.1.1將會話地址映射為運輸地址
5.1.2選擇需要的運輸服務質量參數(QOS)
5.1.3對會話參數進行協商
5.1.3識別各個會話連接
5.1.4傳送有限的透明用戶數據
5.2數據傳輸階段
這個階段是在兩個會話用戶之間實現有組織的,同步的數據傳輸.用戶數據單元為SSDU,而協議數據單元為SPDU.會話用戶之間的數據傳送過程是將SSDU轉變成SPDU進行的.
5.3連接釋放
連接釋放是通過"有序釋放","廢棄","有限量透明用戶數據傳送"等功能單元來釋放會話連接的.會話層標准為了使會話連接建立階段能進行功能協商,也為了便於其它國際標准參考和引用,定義了12種功能單元.各個系統可根據自身情況和需要,以核心功能服務單元為基礎,選配其他功能單元組成合理的會話服務子集.會話層的主要標准有"DIS8236:會話服務定義"和"DIS8237:會話協議規范".
6.表示層
表示層的作用之一是為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以便能進行互操作。這種類型的服務之所以需要,是因為不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用的數據表示法不同。例如,IBM主機使用EBCDIC編碼,而大部分PC機使用的是ASCII碼。在這種情況下,便需要會話層來完成這種轉換。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會話層以下5層完成了端到端的數據傳送,並且是可靠,無差錯的傳送.但是數據傳送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是要實現對數據的使用.由於各種系統對數據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最易明白的例子是鍵盤,其上的某些鍵的含義在許多系統中都有差異.這自然給利用其它系統的數據造成了障礙.表示層和應用層就擔負了消除這種障礙的任務.
對於用戶數據來說,可以從兩個側面來分析,一個是數據含義被稱為語義,另一個是數據的表示形式,稱做語法.像文字,圖形,聲音,文種,壓縮,加密等都屬於語法范疇.表示層設計了3類15種功能單位,其中上下文管理功能單位就是溝通用戶間的數據編碼規則,以便雙方有一致的數據形式,能夠互相認識.ISO表示層為服務,協議,文本通信符制定了DP8822,DP8823,DIS6937/2等一系列標准.
7.應用層
應用層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這些服務按其向應用程序提供的特性分成組,並稱為服務元素。有些可為多種應用程序共同使用,有些則為較少的一類應用程序使用。應用層是開放系統的最高層,是直接為應用進程提供服務的。其作用是在實現多個系統應用進程相互通信的同時,完成一系列業務處理所需的服務.其服務元素分為兩類:公共應用服務元素CASE和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它成為應用層中任何用戶和任何服務元素的用戶,主要為應用進程通信,分布系統實現提供基本的控制機制.特定服務SASE則要滿足一些特定服務,如文卷傳送,訪問管理,作業傳送,銀行事務,訂單輸入等.
這些將涉及到虛擬終端,作業傳送與操作,文卷傳送及訪問管理,遠程資料庫訪問,圖形核心系統,開放系統互連管理等等.應用層的標准有DP8649"公共應用服務元素",DP8650"公共應用服務元素用協議",文件傳送,訪問和管理服務及協議.
討論:OSI七層模型是一個理論模型,實際應用則千變萬化,因此更多把它作為分析、評判各種網路技術的依據;對大多數應用來說,只將它的協議族(即協議堆棧)與七層模型作大致的對應,看看實際用到的特定協議是屬於七層中某個子層,還是包括了上下多層的功能。
這樣分層的好處有:
1.使人們容易探討和理解協議的許多細節。
2.在各層間標准化介面,允許不同的產品只提供各層功能的一部分,(如路由器在一到三層),或者只提供協議功能的一部分。(如Win95中的Microsoft TCP/IP)
3. 創建更好集成的環境。
4. 減少復雜性,允許更容易編程改變或快速評估。
5. 用各層的headers和trailers排錯。
6.較低的層為較高的層提供服務。
7. 把復雜的網路劃分成為更容易管理的層。

熱點內容
桂平上網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4-04-25 22:32:10 瀏覽:574
open函數c語言 發布:2024-04-25 21:47:42 瀏覽:406
簡訊刪除後怎麼找伺服器 發布:2024-04-25 21:15:06 瀏覽:388
查ip地址伺服器數量 發布:2024-04-25 20:49:48 瀏覽:620
安卓手機單核性能為什麼不高 發布:2024-04-25 20:48:07 瀏覽:56
群暉php 發布:2024-04-25 20:00:35 瀏覽:884
怎麼查看我的wifi密碼 發布:2024-04-25 18:54:43 瀏覽:757
fckeditorforjava 發布:2024-04-25 18:50:27 瀏覽:624
優酷上傳視頻需要多久 發布:2024-04-25 18:33:05 瀏覽:675
inf12編譯器 發布:2024-04-25 18:15:39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