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訪問的問題
❶ 新聞采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和技巧
新聞采訪注意事項和技巧:
1、在交談中發現線索
在采訪中聽介紹的時候,一定要邊聽邊動腦分析,盡量啟發被采訪者多談一些與新聞有關的素材。一是要善於啟發交談者講話的願望;二是要善於抓住中心問題;三是要善於抓住細微的變化。
2、現場采訪觀察要仔細
直接到現場看,是采訪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是觀察要全面;二是觀察要入微;三是觀察要深入。
3、問情況要虛心
提問,是采訪成敗的關鍵。采訪提問是藝術新聞采訪,不可輕視。提問一定要看采訪對象、新聞事件性質和場合。如何掌握提問這門藝術呢一是分層次提問;二是問話要抓住對方心理;三是注意一些不該提問的問題。
4、盡量找一些看起來隨和,願意接受采訪的人來進行。
如果你經常參與采訪作業的話,你就會發現采訪中會遇到很多尷尬的情況,尤其是遭到別人的拒絕。很多人並不喜歡出鏡,所以不太可能接受你們的采訪。因此,在選取詢問人群時,你頭腦中要基本有數。你要盡量選取一些看起來比較隨和,熱情的人,這樣的人願意接受采訪的概率相對大一些。
5、掌握個別采訪的技巧
為了了解某個問題或細節,可以找當事人或知情人做細致調查。學會對采訪的材料進行剪裁
我們采訪後,做了記錄,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並不等於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還得對布料進行剪裁,加工。同樣我們要想將采訪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訪稿,也得學會對材料進行剪裁,加工。
❷ 記者問的問題有哪些
不要提問含有傾向性的問題.
形式一般有開放式問題和閉合式問題.
開放的給采訪對象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會為記者的下一個提問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但容易偏離主題.
閉合的限制了采訪對象的發揮空間,但是切入主題,這兩種形式結合使用,才能獲得采訪的成功.
希望能幫到你
❸ 中國采訪奧運會的記者們會問哪些問題呢
每次在舉辦奧運會的時候,中國都會有很多的奧運會記者前往奧運會賽場,對一些運動員進行訪問。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記者的加入,才使得每次在奧運會上,我們都能夠看到第一線的報道,都能夠看到運動員們在比賽前河北賽後的狀態變化以及運動員們想要對觀眾說的話。那麼關於中國采訪奧運會的記者們會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對你的對手有什麼想說的話?”
“對你的選手有什麼想說的話?”或者是“你如何評價你的對手?”這種關於比賽對手的問題,也是奧運會記者們經常會問到的問題。運動員們在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是以誇贊為主。會誇贊對的自己的對手,覺得自己的對手非常的棒,實力非常強,也非常的厲害。
關於中國采訪奧運會的記者們會問哪些問題呢?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知道中國采訪運會的記者們會問哪些問題嗎?歡迎留言交流。
❹ 籃球比賽記者采訪時常問的問題有哪些
首先看被采訪對象是輸是贏。
但整體的訪問是有討論的,一般是首先寒暄(客套)——縱觀比賽的提問——有針對性的問題——總結性質提問——下一步的計劃和打算。
❺ 作為記者,采訪成功人士會問哪些問題
一般記者在去采訪之前會准備一份采訪提綱。如果要回答采訪提綱怎麼寫的問題?我想還是先要回答什麼是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說白了很簡單,就是你要采訪對象要回答的一些問題的羅列。這些問題又不簡單是乾巴巴的羅列,需要的是你對他本身的認識。
一、確定采訪主題
一般報社在派記者進行采訪之前實際上已經確定好了采訪主題,而記者需要做的就是圍繞主題進行相關背景調查,快速翻閱資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記得自己在進行中國文化為什麼要走創新之路這個采訪主題時整整看了一個下午關於文化創新方面的報道。我始終認為,記者要采訪首先要比被采訪者在這方面還懂得要多,雖然你不可能是專家,但你可以借著快速充電成為半個專家,不然去采訪,可能人就丟大了。
二、熟悉被采訪人資料
舉例來說,你采訪的是某個事件的某個人,那麼你需要了解圍繞這個人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做個一個全面調查,比如有著自己的經歷、讀過什麼樣的學校、有著怎樣的性格、辦事風格是什麼?最近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也許有些資料對記者來說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覺得這很難說,其實采訪的過程就跟上戰場一樣,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訪背景
如果采訪的是一個事件,那麼你同樣需要對事件先做一番調查。如何調查?你需要調閱大量的資料,你可以看電視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體對它從各個角度進行的報道,媒體不一樣報道的角度也會有不同,同時,你要將各個媒體不同角度進行的采訪和報道做個總結,他們各表達出了什麼東西,有著怎樣的觀點,被采訪人又是怎樣回答這些問題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從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內心所想。把這個事件做到爛熟於心,而且需要將事件里的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後站近了看站遠了看,是不是還缺少一些東西?你是不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訪時要提問的地方。
四、整理線索
通過對被采訪人和采訪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經成型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還未成型的觀點,尋找本次采訪線索,也即突破口。
五、設計問題
通過對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對線索的整理,進行問題的設計。需要說明的是,問題的設計是需要環環緊扣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分散的關系,采訪就是一條流水線,記者需要做的是沿著這條流水線向下走。什麼稱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質,盡力想辦法讓事件的參與人告訴人們事件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他本來想收到什麼樣的效果。讓讀者讀完之後也覺得還是有所收獲的,如果你的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不知所雲,好的證明你本次的采訪是失敗的,其實從源頭上已經失敗了,在於你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六、羅列你的問題
將問題設計之後你就可以在紙上羅列你的問題了,羅列完之後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訪提綱是否有什麼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訪前的准備工作,關鍵在於采訪過程。在采訪過程中,你會發現有時候你的采訪對象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沿著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麼辦?無所謂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記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訪主題不發生偏移,同時還要注意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線索,可能你在采訪前期的准備時並沒有發現這條線索,別的報紙也沒有提及,而此時你的采訪對象說了出來,你就需要緊追不放,在完成新聞采訪主題的同時你還拿到了別人之前所沒有注意到的新聞。
❻ 一般記者采訪些什麼問題
采訪是一門比較綜合的業務,采訪人物整體而言大致包含三部分:他是什麼人,他是什麼樣的人,他怎樣成為這樣的人/為什麼要成為這樣的人。「人」是「不一樣」的,同樣的一個「能談談您對某件事(您的工作/作品/行業)的看法嗎?」,有的人侃侃而談、句句要點、面面俱到,有的人左右言他、語無倫次、規避重點,有的人是心裡有想法卻苦於表達,有的人是學識不精,實在沒有什麼好說的。所以人物專訪很難寫,你不能用同樣的提綱去采訪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