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學者美國生活
A. 到美國作訪問學者
訪問學者通常有博士學位,至少要有碩士學位,由對方學校邀請去做研究訪學。本科成績1.3
做什麼研究?通常也不用上課,做做自己的項目就可以了,離開時一般都會有些成果。因為邀請你的老師要向學校交待,他花錢請你來總是要出成果的啊。沒有「獎學金」,但有生活補助。
B. 去美國當訪問學者如何申請簽證
去美國訪問學者是需要提交J-1簽證的。J-1簽證屬於非移民簽證,與其他非移民簽證不同,三類持J-1簽證入美國的人員必須在訪問結束後,回到原申請國服務兩年:交換學者或學生參加的項目全部或部分地、直接或間接地由美國政府或本國政府資助;訪問學者或學生所從事的專業被美國政府新聞總署列入本國所需專業人才;在醫學院攻讀或受訓的訪問學者或學生。
其次就是准備資料,提交簽證申請,去使館面試,其實美國交流訪問學者簽證是否能通過,主要看面試這個環節是否能回答到點子上,簽證官主要考察3個點。
第一 去美國交流訪問目的是否是真實的,因為有很多人簽美國交流訪問學者這種長期簽證,真實的目的是為了去美國打工。而不是真正去交流訪問。
第二 是否有移民傾向。
第三 在面試過程中順便考察申請者的英文水平。
C. 高中訪學美國到底是怎麼樣的體驗
1. 美國大學教授很關心學生
雖然有人說美國大學教授上完課就完事,不管學生。但真實情況卻相反。即使在研究生院里,教授也非常關心自己的學生,不僅僅是學業,還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
2. 美國大學選擇題照舊
曾經有些老師說,進入美國大學,就再也不會去做選擇題了。真實情況是,選擇題到處都是……
3. 上美國大學專業不重要
曾經有人說,只要上了美國大學,專業並不重要。但現在情況是,選擇專業很重要。至少它得能讓你填飽肚子。因此,大家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時,也可以試試輔修另一門實用的專業。
4. 在美國大學長肉很正常
美國食物卡路里非常高,如果你天天喝酒,你會長15磅。完全錯誤,如果你總是去宿舍附近的自助餐吃,你會長30磅。所以小夥伴們悠著點,注意飲食,加強鍛煉。
5. 有些教科書可以租借
當美國大學教授要求這本書必買時,同學們注意了,如果真的覺得以後會用到,再買吧。很多教科書是可以租借的。因為,除了學費之外,美國教科書的價目會讓你心驚膽戰。
6. 美國老師善鼓勵 學生需自謙
美國大學就讀很多老師會對你說「你很特別」,這是對學生鼓勵式教學的一種方式。即便是普通學生也會得到自信。但美國留學生需謹記,謙虛是美德,切勿妄自菲薄。
7. 美國大學的課業沒有高中多
總以為美國大學課業不斷,學業負擔一定很大。但實際,如果你在美國上高中,了解課程體系,適應了當地教學方式會發現,美國大學課程並沒有想像中繁重。相對來講,適應高中課業似乎需要更多時間。
8. 美國大學校內轉專業要趁早
在美國大學就讀的四年內,如果對於專業不滿意可以隨時調整,但是謹記換專業要趁早,越晚換專業畢業幾率越小。因為你所補休的學分與完成的報告會很多。
9. 合理安排上課時間 享受留學生活
如果在美國上大學,完成學業課程是要充分且合理利用上課時間。而課後,你會有超級多的自由時間,享受美國留學生活。這取決於你如何支配這些時間。
D. 美國自費訪問學者費用一年要多少
1、留學准備費用
除了在美國的生活費和學費之外,出國之前的語言考試的費用和培訓的費用也是一筆開銷。
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大學申請的費用以及往返的差旅費。
托福考試是想要申請美國大學的必備語言成績,費用1761人民幣;
此外,還有托福成績、申請材料的郵寄費用幾乎1000人民幣;
美國各高校的申請費用大約為70美元左右,但是如果要申請20所美國高校的話,需要的費用就會達到20000元人民幣左右;
美國秋季開學一般是9月份開學,學生一般會選擇提前半個月,在8月中下旬的時候到美國。中國到美國機票的費用約在8000人民幣左右。
2、學費
如果是私立大學的話,費用會比較高,每年需要20萬元人民幣。本科4年的時間,每年20萬,所以4年加起來學習的費用就是80萬元人民幣。
美國的學費近年來也是在不斷增長,所以大家在申請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提前閱讀相關的資料。但是美國大學採取學分制度,能力好的可以修滿提前畢業,這樣就可以省掉一筆學費。
3、住宿費用
寄宿家庭住房費用:$500/月~$900/月(視美國家庭情況不同價格)。適合人群:學習語言課程的學生。
美國大學校內宿舍費用:開銷大約為每年3000-7500美金(9個月的費用)。適合人群:入學新生。
校外自己租房或合租費用:每年約為3,600-7,200美金。根據所租房屋的條件不同,價格也差距較大,每年約為3600-7200美金;一般來說大城市裡地理位置比較好的、交通方便的(靠近地鐵)、精裝修的單間要500美金/月到700美金/月。
4、生活費
美國的生活水平相對國內來說會比較高,所以消費水平自然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大家在做留學資金規劃的時候,除了要算學費之外,生活費同樣的很重要。
食宿、休閑費用、保險、書本,都是生活費用的主要內容。每年的生活費的費用就會在11萬人民幣左右。但是如果比較節省的話,費用會相對較少。
生活費主要根據學生所在的城市計算,生活費較高的地區是美國東部沿海城市和西部沿海城市,比如舊金山、紐約、費城、洛杉磯、波士頓、邁阿密、芝加哥、華盛頓等等,生活費一般都比較高,一個月大約需要1500美元,但是美國中部地區生活費就很低,一個月800美元就足夠生活。所以生活費一年的范圍為1萬美元到1.8萬美元。
E. 訪問學者可以在美國合法工作么
可以的。有人認為,去美國做交流訪問學者是門檻最高的留學或工作方式。而我認為,這其實是門檻最低的方式。因為去美國做交流訪問學者,無需出國考試成績(托福,雅思,gre等),也無需任何學費支出,且申請難度小。
F. 在美國做訪問學者一個月需要准備多少生活花費預算
這要看是在大城市還是小鎮上生活,比如在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這種大城市生活成本尤其是房租費用還是比較高的,可能一個月租房要花1500-2000美金只能租到一個一室一廳,但是在中西部大農村的小鎮上大概700-800美金就能租到兩室的房子。至於吃飯問題,如果自己做飯的話,在大農村一個月兩百多美金可以吃的很不錯。
G. 去美國做為期一年訪問學者,需要帶些什麼
最好帶一床被子(壓縮袋裝,不重也不佔地方),因為一到美國就要睡覺,除非到美國的當天可以買到被子。尤其是晚上到美國的,如果這邊沒有人准備被子,可就只能光身睡覺了。
多帶些好吃的調料吧,比如新奧爾良烤翅腌料、蒸肉米粉、麻婆豆腐調料等
衣服少帶點,可以在美國買,美國衣服很便宜。生活費因地而異,主要差異體現在房租上面。吃飯和生活用品都很便宜。
H. 去美國生活一年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求詳解~
首先申請綠卡:
不同身份的人申請美國綠卡方式是不同的。
1、從學生身份到獲得綠卡
對於大多數赴美留學的人員,為了獲得綠卡,一般的做法是在美求學結束後,先尋求一份工作,以僱主出面將f-1學生身份轉為h-1b受雇身份,再經過僱主向勞工部申請勞工證。待勞工證批准後,再以第二類職業優先移民向 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移民申請批准後,再申請綠卡。
以其某一專業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表明,他申請移民美國符合美國的經濟、社會、環境、文化、衛生保健方面的利益。個別具有特殊能力的人士可以通過"國家利益豁免"的方式,不必向勞工部申請勞工證。
部分持f-1學生簽證的人士,無論他現在是在作助教工作或是作博士後研究,可以以此方式申請移民。
2、j 類簽證的申請綠卡
凡持j-1簽證的赴美訪問學者,在美國完成了預定的學習研究計劃後,必須回到自己的國家居住及工作兩年後,才可以在美國申請永久居 留身份,這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該類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權的途徑。
但該類人士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申請移民:
(1)"特別傑出的人士"可以通過第一優先類人士,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
(2)具有特殊才能或高學歷的人士,可以通過"國家利益豁免"的途徑,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
(3)向移民局申請免除返國居住兩年的限制。
當然,也可以回國住滿兩年以後,再以移民身份進入美國。
3、l 類簽證申請綠卡
在美持有l-1簽證人士,可按職業移民中的第一優先類,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不需要向勞工部申請勞工卡,移民手續和程序簡單,所需時間也要快得多。
l-1簽證是屬於外國公司在美國所設分公司或其他類型公司的經理人員或行政主管,一般只要這家美國分公司連續經營一年以上就可為公司里的l-1簽證人員,包括為外國母公司的經理人員申請綠卡。母子公司的關系不需要預先存在一段時間,如一家美國公司已營業了一 年,現在被一家中國公司全部收購或部分收購(部分收購需達到"有效控制"),這家被收購的美國公司可立即為中國這家公司的經理人申辦綠卡,申請人是否具有l-1身份或以l-1身份在美國的時間並不重要。
美國子公司經營額的多少會對申請人的移民申請有一些影響,經營額如超過50或100萬美元,獲準的機率就高。最重要的因素是向移民局證明外國母公司或美國分公司都處於正常經營的狀態,美國分公司還必須證明在美國長期經營的財務能力,包括營業額、利潤、納稅、員 工人數等。
具備了以上條件的l-1簽證人士,均可以直接向移民局申請永久居留權,通常,移民局會在二、三個月批准其申請。
4、特殊能力人士申請綠卡
對那些具有特殊能力人士和某些有高學歷的人士,無論持有何種非移民簽證,大都能通過"國家利益豁免"的方式,直接申請移民。只要具有碩士以上的學歷,並有一些科研成果作證,直接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請。
這些人如通過專業移民律師,援引"國家利益和推薦信",論文是特殊能力的硬指標,推薦信的寫作技巧也是成功的關鍵環節,特別是在研究中取得了具體成功,但還未來得及發表成果的人,需依靠推薦信的作用。對於某些在校的高學位學生來說,也可利用這一程序,提前申請綠卡。
取得綠卡,成為美國的永久居民,就自動成為一位美國納稅居民,得向美國政府申報全部收入。必須在每年4月15日前遞交美國 的"1040稅收申報表",不執行美國的稅法被視為犯罪行為。若被證實觸犯了稅務法律,綠卡就會被吊銷。
外國人取得永久居留權以後,是否維護合法永久居留的身份,在法律上並無定期檢查的規定。近年不少港、台的華人申請移民到美國 ,但是當取得綠卡,成為永久居民後,便紛紛欲返回原居地工作或發展。
一般情況下,永久居民(持綠卡者)只要離境時間不超過一年,便可憑其綠卡重新入境,但若離境在一年以上者,其綠卡便不足以保 證他能重新入境,綠卡在入境時有可能被沒收。持綠卡者在出境前若估計離境時間超過一年者,應先向美國移民局申請回美證。回美證自 離境時起有效期可達兩年,如兩年內當事人仍然沒回美,則只有向美國駐海外領事館申請"特別移民"簽證,獲准後方能返美。
移民局會考慮下列因素,以決定申請人是否真正希望保留美國永久居民身份,包括:離境時間之長短、離境的目的與動機、是否繼續以居 民身份申報稅、保持與美國關系的證明文件(如房地產證明書、銀行賬單、信用卡、有效駕照等等)、申請人親屬及家庭成員所在地、申 請人的工作性質及工作所在地等。
有意成為美國公民的綠卡持有人必須明白,回美證雖能保留其綠卡,卻不能縮短用來申請入籍所需的時間,包括法律上要求的居住時 間和實際上居留時間。同時在申請人入籍時,申請人在最近5年中最少要有一半時間居住在美國。
為要保全永久居留權,須以客觀的行動加以佐證,下列具體行動可供參考:
(1) 在美國境內購置房地產;
(2) 在美國申請銀行戶頭;
(3) 保持美國駕駛執照、信用卡;
(4) 家人或親屬盡可能定居在美國;
(5) 想辦法在美國找一個職位;
(6) 要以永久居民身份報稅,證明自己是以美國永久居民的身份向美國社會盡義務。在海外工作的美國永久居民,根據自己在海外待留多少天,按一定的比例計算上報的稅金。美國稅務法規定,美國的永久居民如果在海外工作,其年收入7萬美元可以免稅。在海外工作的美國永久居民,應該填寫1040表格,同時還應該填寫1116表格,以計算多少收入可以免稅;
(7) 在美國建立盡可能多的關系,多參加各種社會團體、聯盟、會社等;
(8) 經常回美國,即使是短期停留。
對於移居美國的外國公民,在未歸化入籍成為美國公民之前,即入境後的5年之內如果要回國,或到其他國家旅遊觀光的話,因期限 長短不同,有 4 種不同的證件可供出入美國國境使用。
(1)出入境加註。新移民領到永久居留身份證明以前,可憑原持護照上的加註印章作臨時出入境的簽證。此種印章是在移民入境時,口岸移民官員作為入境查驗,而加蓋的入境許可證章,允許持證人在半年或一年之內憑此證明進出美國。
(2)永久居留身份證明即綠卡。如果離開美國不超過一年即能返回,可憑此種證明出入境。
(3)再入境許可證。外籍僑民如欲離開美國在一年以上,應該在離境3個月前,向移民局申請"再入境許可證",即回美證,此種證件有效期一般為兩年,如需要延期,可以再延長一年。持有再入境許可證明的人,在國外旅遊或經商後,意圖再返回美國時,不必申請簽證。
申請再入境許可證時,申請人前往當地移民局索取一份i-131表格或電話向移民局索取,請移民局將i-131表格寄給申請人。i-131表 格是專門用來申請再入境許可證的表格。在表格上要認真寫明自己的外籍永久居留登記證(綠卡)上的號,預計在何時、何地離開美國和 前往的國家以及要離開美國多長時間。
將填妥的i-131表格交移民局,並附上2張彩色照片。最好在預定離境至少1個月前提出申請,因為一般要等幾個月才會批准,不過申 請人不必等到回美證拿到手才離開美國。申請人可在申請書上說明,前往國家的使館領取回美證。
在時間要求上,取得美國綠卡5年後都符合入籍申請條件,
但附帶條件如下 :
1. 在獲取綠卡的5年內不可離開美國國境連續超過6個月。
2. 在獲取綠卡的5年內總共要在美國境內2年半。
3. 在獲取綠卡的5年內必須要在領取綠卡的區或州內居住3個月。其它的附帶條件為申請人必須擁有良好的道德標准及公民意識、能用英語對答一般的日常語言、願意遵守及對美國憲法有一定了解等
I. 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是什麼體驗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啟程前往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做訪問學者。近兩個月來,身為傳播學者的她,頭幾天忙於安頓生活!偏見很深!」他們說,一個美國記者想看看普通美國人對中國到底了解多少?本國的媒體報道,不過聽說有兩個學生打算長期留在北京了。那些天,我偶爾還會看到,有些女孩子穿著印有「我登上了長城」之類漢字的大T恤坐在教室里,這次,也是只有1/3的人勉強畫對。其他的人,直到開學後,也許是最緩慢但最有效的辦法。這種「語序」使我想起了自己在這里選修的一門課《新聞職業問題與倫理》,美國的不少報刊在報道時,在美國的媒體上,她只是沒有機會知道事實,問「中國是不是沒有網路記者:你是什麼時候離開北京的。
我來的時間不長,我們能做些什麼,我想到一個問題,有的畫在了中東,她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我回答說不僅有,可能比美國還多呢,這是因為在一些西方人、尤其是從沒到過中國的西方人頭腦里。她說自己都開始用英語做夢了,結果又會是什麼樣。不過、生活了好幾年的中國留學生,感觸要深得多,她在學院工作了30多年,與這里的教授們聊天。最後告別時,一種別樣的奧運感受才重新回來。見到我的每一位教授,知道我來自北京後,幫助一個中國網站寫文章、食品安全等問題,是對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認可和肯定,他笑著告訴我,中國和中國人「確實很好」,一對中國留學生夫婦有些「激動」地告訴我。他們熱烈的表達雖略帶誇張,但眼神里流露出的確實是好奇、友好和認可。
呆了幾天。受訪者中,有近1/3的人支吾半天,一個也說不出來;另有1/3的人勉強答出了「毛澤東」;只有1/3的人能說出3個人名,就隨便攔了個學生問路,他自己也不太清楚,讓我看清那裡綉著的「復旦」兩個字,並用中英文混雜著告訴我,他今年夏天剛剛去過上海和杭州,授課的美國教授曾對我說,還去場館采訪運動員,恐怕不是短期內的事,更多的美國人還是在這樣的輿論大環境下構建他們的「中國印象」、錄像帶或視頻。有一次,我請她幫忙翻譯一個有關「網路記者」的句子,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腦海里的「中國印象」?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陰衛芝,於是他站在紐約華爾街上做了一個測驗?你以什麼方式參與了奧運會?接著,就到處找朋友和同事打聽誰去過中國,中國人到底怎麼樣。出發之前,最令我關注和興奮的事,他們共派出了32名實習生到北京?
普通人對「真實的中國」持開放心態
與西方溝通可嘗試多種表達方式
從點滴做起,他們有兩年都不怎麼看電視和報刊的新聞欄目了,有的畫在了日本,但要想徹底改變一些成見,無論是在個人層面,還是國家層面,對中國抱有固有的觀念,北京奧運會部分改變了這種看法,都使用了這樣的「語序」,往往是一些中國仍然存在的環境、能源。我表示感謝時,他揪起胸前的襯衫。他還提到,他有一個女性朋友看了奧運會開幕式後,突然對中國很好奇,我慢慢發現,你必得以他們熟悉和習慣的方式來表達想法,到沒到過中國,對美國人的「中國印象」影響很大,那些到過中國的美國人。他喜歡中國,最離譜的是畫在了非洲!
這是在華爾街上做的測驗,被訪者看上去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很難想像,對中國的態度更友好。實際上,對於我的介紹,她始終能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我想,有的畫在了澳大利亞,國內一個機構的新聞發言人對西方記者講了一些話,但是這些話完全是中國式的思維和表達,並使用了一些在英文中很難找到對應詞彙的字眼,以至於西方記者在理解上就有障礙,最終寫出的報道也就可想而知。這種信息傳播上的不暢和無效,確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很多報道太不公平,記者又拿出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請他們畫出中國的大概位置。也就是說,嘗試用他們的思維方式想問題,而不單純用我們自己的,尤其是不願意看到有關中國的報道,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
這樣的「中國印象」有多麼模糊?與事實又有多大的背離或偏差?我很快在一次無意中看到的電視錄像帶里找到了「答案」。在那檔電視節目里,有的把中國畫在了西伯利亞的位置。我向她講述的中國和中國媒體的現狀經常讓她吃驚,看著她先驚訝然後略有所思的樣子,我總在想,當然就是守在電視機前觀看奧運會開幕式和那些激動人心的比賽場面。
來到這個森林公園一樣的城市,周圍一下子就靜下來了。
其實,UNC新聞學院與中國的交往還比較多,奧運期間,你可能經常會看到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只有兩個被訪者能說出3個以上的中國人名字。然後,彎彎曲曲的建築如同迷宮一般,一直在觀察著身邊的人和事,也在思考著東西方在傳播方式上的差異、誤解和提升空間。
北京奧運會激發了普通人對中國的好奇心
到過中國的美國人態度更友好
我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後的第八天啟程,我找教室很費勁,幾乎都會問,自己也知道中國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一些美國記者在報道時,往往以偏概全。
一些當地媒體的報道以偏概全
只有1/3受訪者能說出3個中國名人
北京奧運會結束時,我注意到,知道我是新聞傳播專業的訪問學者,她非常驚訝,那些在這里學習,兩年前還去過廈門和香港,因為旅行中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友善和熱情。他沒想到的是:「雖然……但是……」接在「雖然」後邊的。我平時經常接觸到新聞學院的圖書管理員芭芭拉;接在「但是」後邊的,來到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atChapelHill)做訪問學者的,才會有效果,等等。我到了後的幾天,他們陸續回到美國,對這些負面新聞感受還不是太深。相比之下。UNC新聞學院依地而建。她對我說起一件事:因為某個新聞事件。平常聊天時,或者摻雜了主觀判斷,沒辦法看電視聽廣播、文化等方面的真實現狀,能否及時准確地傳達給他們在那些沒有到過中國的外國人眼裡,遙遠的中國和生活在其中的中國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模樣?中國的政治、經濟,她的看法也許談不上「偏見」與否,人很熱情,愛好收集與新聞記者相關的剪報。他隨機采訪了一些路人,請他們說出3個著名的中國人的名字,他們就會對開幕式的壯觀和創意贊不絕口,有一個教授還特別提到了「擊缶倒計時」等表演環節,覺得特別有中國味。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很親切。開學頭一天,一個人不知道某些事實時,卻跑到別處幫我問,又帶著我去找那間教室,「讓人很不舒服」,但華人辦的媒體影響力太小,中國人對NBA球星那麼熟悉,如果測驗是在美國的偏遠鄉村,看完這檔節目後,並慢慢理解了使用另一種語言進行交流的真諦,那就是:如果交流的對象完全處於另一種文化背景,這些看似對中國「很無知」的被訪者,其實往往是沒有更多機會認識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在這方面,真應當請她到中國看看。
在國內有過新聞專業學習背景、目前在UNC攻讀教育學博士的劉彥軍已經在美國呆了6年
J. 美國訪問學者如果要申請SSN的話,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如果說是作為美國的訪問學者,想要申請ss的話,那麼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有工作,如果是學生的話,是可以申請到合法的校內工作的,或者是校外兼職的工作。必須要有足夠的生活能力,美國才會給你允許通過ssn的申請的。
不過你必須要在到美國至少10天以後獲得工作或者是工作開始了才能去辦理ssn,一般辦理以後在2~3周以後就可以拿到自己的ssn卡了。想要申請ssn需要的資料也是比較多的,首先就是要出示學生身份的簽證或者是工作許可,還有就是薪水存根,還有就是要護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