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古代的訪問

古代的訪問

發布時間: 2022-07-31 18:33:45

❶ 古代稱呼遠方來的訪客怎麼稱呼

1、貴客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並召令。」 唐 白居易 《小庭亦有月》詩:「長跪謝貴客,蓬門勞見過。」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教小二挑在樓下,先打發他去了。晴雲已自報知主母,三巧兒把婆子當個貴客一般,直到樓梯口邊迎他上去。」《人民文學》1981年第2期:「但菜已上桌,請也罷,派也罷,只要貴客到了,朱二升就心滿意足了。」
(2).貴官,貴人。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自江陵移帥隆興》詞:「頭上貂蟬貴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誰雄。」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自幸玉堂貴客,恰逢金谷嬌娃。」 清 汪琬 《贈迭山王君海》詩:「不知貴客緣何事,栲栳量金換假山。」

2、貴賓
貴賓,指尊貴的賓客,地位顯貴的賓客。或指對賓客的敬稱。出自 《魏書·崔道固傳》,"母謂道固曰:'我賤不足以報貴賓,汝宜答拜。'諸客皆嘆美 道固 母子,賤其諸兄。"
《魏書·崔道固傳》:「母謂道固曰:『我賤不足以報貴賓,汝宜答拜。』諸客皆嘆美道固母子,賤其諸兄。」
金王喆 《解佩令·茶肆茶無絕品至真》詞:「茶無絕品,至真為上。相邀命,貴賓來往。」
蕭乾 《美國散記》一:「這辦法慢慢為船上另一批貴賓知道了。那是 法 、 荷 、 挪 代表團。」

3、稀客
詳細解釋不常來的客人。帶口語色彩,常用作客套話。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啊喲,真是稀客,--早就想見你了。」郭小川 《昆侖行》詩:「騎上馬吧,遠來的稀客!」
不常來的客人。帶口語色彩,常用作客套話。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啊喲,真是稀客,--早就想見你了。」
郭小川 《昆侖行》詩:「騎上馬吧,遠來的稀客!」
同義詞:貴賓、貴客、上客、嘉賓等。

4、上客
5、嘉賓
6、遠客

❷ 我國古代秦朝,東漢,唐朝,三個朝代的外交禮儀

  1. 秦朝

    一、立容: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閑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
    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當然,處於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
    應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鑒於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
    二、坐容:
    賈子曰: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參考文物,漢代的經坐(這在古人就叫坐,現在為了區分,專稱雅坐)是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對於胡坐,道理一樣,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雙手可以握拳,沖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
    應用:隨著漢文化的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雅坐。若在這種正規場合,您只能通過稍稍上下膝蓋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勞。當然,對於友人聚會等生活場景,大家箕距(臀部著地,兩腿叉開)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盤腿)都行。
    三、行禮: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
    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6、一般拜禮(用於雅坐時):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蓋支撐身體,然後拜手(手至地,頭貼手)或叩頭(頭扣地)或稽首(時間長)或頓首(時間短)。
    7、女子行禮:本著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禮。但處於忍讓的風度——女子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即可;若拜禮,上身直,膝著地,攏手下垂,頭微低,即可。
    應用:5用於一般用於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場合。6用於雅坐時。1到4,應當作為漢服時的日常行禮,依據具體情況——對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體場合容許你表現禮節的程度……現在人缺少禮儀觀念,不必過分要求,但拱手應當能做到。如果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又有人來,當注意問候時要根據身邊人的情況,決定行禮的程度。
    四、迎賓:
    古人迎賓講究衣冠嚴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門口不期而遇,那麼主人會裝作不認識,不理不睬地把門關上,等換上衣服再開門迎賓。迎賓時,主人立在門右(其實就是主人在東,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門左。迎客進門以後,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說「請」,客人答「請」,要為客人開門、掀簾子……主人請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邊的椅子上),客人請辭——最終看情況決定坐次。
    今天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於現在建築布局多樣,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後主人行,是應當把握的精神。
    五、宴請:
    東道先說「請」,客人辭讓,東道固請,同時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過分謙讓。
    喝茶、飲酒時,用左手的大袖擋住杯子,以求雅觀。
    總之,原則是:心安則行之,可以行則行之——其他不強求。

  2. 東漢


    漢高祖時,衛滿朝鮮滅亡箕子朝鮮後,定都於王險。漢惠帝及呂後時,為漢藩臣,雙方平安無事數十 。漢武帝時,傳至其孫右渠在位,對漢朝的態度傲慢 ,劉徹派楊仆、荀彘率軍討伐,費時一年方能平定,漢在其地設漢四郡。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並入樂浪、玄菟。朝鮮半島民族多雜,半島北部除了漢人外,尚有濊貉、沃沮等族,半島南部則有辰韓、馬韓、弁韓並立,通稱三韓 。

    西漢末年,朝鮮半島的形勢,大致是西北部是漢樂浪郡轄區,東北大部為高句驪所據;新羅據東南部地,百濟據西南部地。百濟、新羅因居半島南部,與漢朝無往來,惟高句驪與漢接近,關系較密切,自建國後,一直向漢朝稱臣,後來東漢之後,高句驪時叛時降,成為漢朝的東北大患 。

    漢代日本列島上的國家共有一百多個,漢人統稱為倭國。自漢武帝於朝鮮半島設漢四郡後,中國文化開始影響諸倭,諸倭通使於漢者達三十餘國,倭奴也於此時開始對漢作歲時的貢獻,納貢的地點大概在樂浪郡 。

    光武初年,遼東太守祭肜威震北方,若干外族國家聞聲朝獻。建武中元二年(57年),當時正是日本史上的垂仁天皇時代,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賜有漢倭奴國王金印,金印證明倭國是漢朝屬國。該金印曾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九州北部發現,是日本的國寶,但其真贗已無法確定。 此時倭奴又於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和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兩度來朝。到三國時代,雙方的交流更加密切。

    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辟絲綢之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張騫曾經到達大宛(今錫爾河上游)、大月氏(阿姆河中流)、康居(錫爾河下游)等國。張騫的副使還到達過大夏(今阿富汗) 、安息(今伊朗)等國。之後的漢使還到達奄蔡(黑海以北)、條支(今敘利亞),最遠越過羅馬帝國,到達犁軒(今埃及亞歷山大城),這是漢朝到達的最遠國家,亞歐諸國也派遣使者到西漢訪問和通商。東漢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經條支、安息等國,到大秦西界望海而還。永寧元年(120年)撣(在今緬甸北部一帶)國王遣使朝賀並獻上樂工與幻人(即魔術師),幻人自詡來自海西大秦(即羅馬)。延熹九年(166年),羅馬皇帝安敦遣使造訪中國。

  3. 唐朝

    唐朝時代,採取「以我為主」與各國交往,外交已經相當成熟。所有與唐朝有外交關系的國家,都被唐朝納入自己的外交體制中,而且相應的制度設計也開始配套,外交禮儀有了明確的規范。
    一、設「四方館」專門接待外國使者。「四方館」,是一個專門接待外國使者的場所,並有一整套制度,如每有使者前來,就會有專門的人員接待、訪問、記錄,尤其是訪問記錄來訪國的風情、制度等文字,都會保存在唐朝的史館之中。
    二、設置專門的外交部門,對來賓對等接待。在唐朝的外交體制中,交往各國都有等級,這個等級是由唐朝設定的,相應的接待工作,也按等級進行,即「凡四方夷狄君長朝見者,辨其等位,以賓待之」。唐朝設置有專門的外交部門,唐朝叫做鴻臚寺,鴻臚寺管轄的典客署,職責為招待外賓,「凡朝貢、宴享、送迎預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職事。凡酋渠首領朝見者,則館而以禮供之。」
    三、據「獻方物」價值決定是否召見和宴請來賓。與唐朝交往各國,多為附屬國,向唐朝稱臣朝貢。對於朝貢一方,唐朝稱之為「獻方物」,名馬、戰象、獅子等等,都是具體的「方物」。唐朝有專門的規定,如何接收處置,都有明確的程序和辦法。如果方物是葯物、食物,一進入唐朝邊境,邊境的州縣就要驗收、打包、封印,然後交給使者,同時上報鴻臚寺。鴻臚寺檢驗無誤,通知少府監和市場管理部門,派專門官員檢驗貢品並且確定價值,然後奏報並送往朝廷,是否引見、宴會等皆聽從朝廷指示。
    四、賜各有差。凡使者歸國,唐朝一定要賞賜,但「賜各有差」。賞賜地點是朝堂之上,典客署的官員負責引導使者領取,並教會使者拜謝禮節等。賜各有差,即根據朝貢方物的價值,決定賞賜的多寡。

❸ 古代訪問他國的故事

晏子使楚的故事。
諸葛亮代表劉備出使江東的故事。舌占群儒

❹ 我國古代第一個訪問歐洲國家的人是

樓上的錯了!
應該是:公元97年(漢光武帝時期),在西域的東漢官員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即古代羅馬帝國),但甘英到達今波斯灣便沒有繼續前進,了解了延途和歐洲的情況。

❺ 古代的皇上微服出訪,遇到不認識自己的官員,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

大多數古代皇帝出生在深宮,在婦女的手中長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住在這座深邃的宮殿的高牆里。古代帝王雖然沒有多少人去考察人民的感情,但他們也是存在的。例如,乾隆皇帝,被稱為乾隆皇帝,在六次訪問江南的私人訪問中訪問了長江南部。在影視劇"於深的私訪"中,每當於深皇帝私訪時,他就成了皇帝。而只有在龍袍的基礎上,古代才沒有電視和照相機,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古代帝王怎麼會去巡遊,與不認識自己的官員見面呢?他們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

更有甚者,在古代,黃色是皇室家族的一種特殊顏色,普通百姓不敢使用。如果他們被私下用作叛亂,他們就會被殺死,也不會有私人製造皇家文物。皇帝拿著這些東西來證明他是真龍之子的身份,我們一看到它就知道了。由此可見,即使古代皇帝出外遊玩,他們也准備好了一切最好的政策。畢竟,"九五"計劃出現在人民身上,萬一有好有壞,那將是江山動盪的結果。

❻ 中國古代中外友好往來什麼東西可以證明(唐朝、清朝、明朝)

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玄奘前往天竺求佛,鑒真了六次東渡日本,並親手設計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珍寶;與朝鮮、韓國、新羅(即後來的清朝統治者的那一支)交往密切;日本長期派留學生和留學僧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先是這些,我慢慢補充

明代,鄭和六下西洋,與亞洲即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的國家進行友好往來,吸引了無數國家的使者回中國的進行友好訪問;至今,還有一些當年鄭和經過的地方還保留著鄭和廟。在對外交往中,還引進了許多農作物的新品種:如只生在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也進行了普遍種植。還曾有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傳教

清朝,雖然實行了閉關鎖國,但是也不乏洋人來到中國進行貿易。那時候已引進西洋油畫,所以你也可以去看一下乾隆皇帝的畫像,也是油畫像

❼ 古代將軍在去訪問其他國家時穿什麼

古代將軍不會去訪問其他國家的,古代的官職分配很明確,各司其職,訪問其他國家的有專門的使者,各朝名稱可能不一,就好比現在的外交官,駐外大使一樣

❽ 中國古代都有什麼待客禮儀

對初來訪客須先問好,請至客廳上茶後,了解訪客的來意。
添茶要適量,尊重客人的意願,接受人家的婉拒,才能賓主盡歡。
穿著整齊端莊。
語氣溫和,談吐幽默。
親切微笑。
舉止安詳。
態度要親切、隨和、友愛、招呼,不令訪客有拘束不安之感。
應慈悲、熱情、主動、耐煩接待招呼客人。
記住訪客的姓名、特性、嗜好,真心為他服務。
贊美鼓勵,讓來訪者賓至如歸。
能與客人談說佛法,使他們認識佛教,讓他們感受到法喜,獲得法益。
談話內容應為訪客所關心、熟悉者。
言談中,不可自贊毀他,不可兩舌,論人是非。
依訪客的需要提供協助,如食宿、交通、參觀、訪問等。
如有先後兩批客人來訪,應一視同仁,不可冷落一方;彼此若互不相識,應適時為他們互相介紹。
留客用餐,夾菜、添食要適量,尊重客人的意願。
了解客人,與之溝通。
訪客離去時,得以佛書、念珠等法物與客結緣。
待客之道又可分為三類:
屬於親友的客人:要尊重他,禮遇他,要讓他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屬於有關系的客人:例如工商、記者、警察等,要給予善意接待,盡快解決問題。
屬於臨時的客人:偶然的訪問,可因人、因時、因事而定,但總要給人歡喜,給人滿意。
總而言之,"相"上雖有差別,待客的誠心是不變的。

❾ 古代中國第一位訪問歐洲各國的旅行家是誰

元朝的畏兀兒族人列班•掃馬,前往西亞、歐洲,成為我國第一位訪問歐洲各國的旅行家。

❿ 學習方面,古代漢語中訪字的古今詞義

訪:古義:尋求。例如:
訪風景於崇阿。——王勃《滕王閣序》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 宋· 蘇軾《石鍾山記》
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清· 周容《芋老人傳》
今義:訪問。

熱點內容
java訪問網站 發布:2025-05-10 04:31:02 瀏覽:188
linuxshell命令行 發布:2025-05-10 04:16:12 瀏覽:751
廣東人社賬號密碼多少 發布:2025-05-10 03:43:11 瀏覽:617
python對象參數 發布:2025-05-10 03:43:11 瀏覽:576
自己伺服器搭建梯子 發布:2025-05-10 03:31:39 瀏覽:574
華為升級包怎麼解壓 發布:2025-05-10 03:18:24 瀏覽:604
c語言以什麼結束 發布:2025-05-10 03:18:22 瀏覽:258
160android 發布:2025-05-10 03:03:30 瀏覽:179
pythonstorage 發布:2025-05-10 02:58:38 瀏覽:501
如何查看電腦配置顯卡參數 發布:2025-05-10 02:37:00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