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外交
『壹』 「外交訪問」用英語怎麼說
「正式訪問」的英文表達是official visit,指一國領導人應另一國領導人的正式邀請,對邀請國進行的訪問,有時也可稱為友好訪問(goodwill visit)或正式友好訪問(official goodwill visit)。
根據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其他重要外賓出訪他國時,依其不同性質,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國事訪問(state visit), 指一國國家元首應另一國國家元首的邀請,對該國進行的正式外交訪問,是兩個國家間最高規格的外交交流。正式訪問的禮賓規格與國事訪問大體相同,主要的區別是在歡迎儀式上的禮炮鳴放為19響(國事訪問21響)。
工作訪問(working visit)的規格低於國事訪問。通常這類訪問僅限於國家間內閣部長以下,其特點是時間短,不需要繁瑣的儀式,領導人為磋商重大問題舉行的會晤往往採用這種形式。
非正式訪問(unofficial visit):國家領導人以私人身份進行的訪問稱為私人訪問(private visit),途經某國所進行的訪問可稱為「順道訪問」(stopover visit),不便公開報道的訪問則稱為秘密訪問(highly confidential visit)。過境訪問(transit visit),一般發生在飛行時間較長的訪問途中。
此外,國家之間還會進行禮節性訪問(courtesy/ceremonial visit),並會對他國的訪問進行回訪(return visit),如果時間緊促則會開展短暫訪問、閃電式訪問(brief visit/flying visit)。
『貳』 外交訪問的正式與非正式如何區分
正式訪問:指一國領導應某一國家領導的正式邀請,對邀請國進行的訪問。有時稱為友好訪問或正式友好訪問。國家元首的正式訪問還可稱為國事訪問。
舉例:外國政府首腦應我國務院總理的邀請對我國進行的正式訪問,其他重要外賓(如國家副元首、政府副首腦、政府部長等)的訪問一般也稱正式訪問。歡迎儀式除鳴放19響禮炮外,其餘安排與國事訪問相同。為來華訪問的國家副元首舉行的歡迎儀式,內容包括軍樂團奏兩國國歌和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但不檢閱分列式,不鳴放禮炮。
非正式訪問:這類訪問的禮儀活動一般從簡。其中國家領導人以私人身份進行的訪問稱為私人訪問,出訪時途徑某國所進行的訪問可稱為順道訪問,由於某種原因不便公開報道的訪問則稱為秘密訪問。此外,兩國領導人為磋商重大問題舉行的會晤,往往採用工作訪問的形式。
『叄』 正式訪問,國事訪問和友好訪問的區別是什麼
一、方式不同
1、正式訪問:是指一國領導人應另一國領導人的正式邀請,對邀請國進行的訪問。
2、國事訪問:指國家元首應他國元首邀請進行的訪問。接待規格非常正式。
3、友好訪問:又叫非正式訪問,是基於正式訪問的一種簡約化形式。
二、特點不同
1、正式訪問:政府首腦正式訪問的禮賓規格與國事訪問大體相同,禮儀都比較隆重,主要的區別是在歡迎儀式上的禮炮鳴放為19響。
2、國事訪問:接待規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禮儀安排。一般有紅地毯、檢閱儀仗隊、鳴禮炮21響等。
3、友好訪問:禮儀活動一般從簡。其中國家領導人以私人身份進行的訪問稱為私人訪問。出訪時途經某國所進行的訪問可稱為順道訪問,由於某種原因不便公開報道的訪問則稱為秘密訪問。
三、禮儀不同
1、正式訪問:均有較隆重的禮儀活動。如:與來訪者身份相等的領導人到機場迎接、送行;檢閱儀仗隊;宴會等。
2、國事訪問:東道主國家會派高級禮賓官到機場接機,逢特別重大的國事訪問。
3、友好訪問:領導人為磋商重大問題舉行的會晤,往往採用工作訪問的形式。
『肆』 外交的形式
外交的活動形式多樣,主要有訪問、談判、交涉、締結條約、發出外交文件、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等。
『伍』 領導人出訪有國事訪問、正式訪問、工作訪問等,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規格不同
接待規格上以「國事訪問」為最高級,其次為正式訪問、工作訪問。
1、國事訪問
指國家元首應他國元首邀請進行的訪問。接待規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禮儀安排。一般有紅地毯、檢閱儀仗隊、鳴禮炮21響等。 在美國還有「白宮會談」與「白宮晚宴」這兩項。
2、 工作訪問
規格低於國事訪問。不需要繁瑣的儀式,領導人為磋商重大問題舉行的會晤往往採用這種形式。其禮賓安排比國事訪問簡單。
3、 正式訪問
一國政府首腦及外交部長等內閣成員,應他國政府首腦、相應官員的正式邀請,對該國進行的訪問一般稱為正式訪問。
二、接待方式和范圍不同
正式訪問的范圍是最大的,國事訪問和工作訪問都屬於正式訪問之列。
(5)訪問外交擴展閱讀:
我國其他領導人,比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等,應有關國家相應領導人的正式邀請,對該國的訪問一般也稱為正式訪問。在外交實踐中,有時也稱「正式友好訪問」。
工作訪問一般禮儀從簡,不會安排很多其他活動,主要談工作。2015年3月,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就應中方邀請,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前對中國進行了工作訪問。
『陸』 關於國事訪問
國事訪問 是一次正式參觀由一國家首腦對其它國家, 應另一國家的國家首腦邀請。國事訪問是外交聯絡的最高的形式在二個狀態之間, 和由主要禮儀和外交形式標記。在議會民主, 雖然國家首腦也許發布和正式接受邀請參觀, 他們做如此在他們的政府的指示, 一起通常同意邀請將事先被發布。
國事訪問通常介入:
國宴由各國家首腦主持, 以另一國家首腦是榮譽的客人;
到議會的一次參觀, 經常以一個正式地址被交付對議會;
到著名全國地標的高外形參觀;
正式文化事件慶祝兩個國家, 被拿著與國事訪問一道。
參觀的國家首腦由一個資深政府部長通常伴隨, 通常由外交部長。在外交形式之後, 代表團彌補了從貿易組織旅行以國家首腦, 用國家首腦參觀提供機會為網路和並且開發經濟, 文化和社會鏈接。多數國事訪問實踐上導致跨境投資和成長在工作, 經常在國家的旅遊區段被參觀, 因為它的旅遊勝地和著名地點被參觀在媒介宣傳強光由參觀的國家首腦。在參觀的結尾, 參觀的國家首腦通常然後發布一個邀請對主人國家首腦支付國事訪問對他們的狀態在回歸。
參觀的費用由主辦國的國庫通常負擔。
多數國家主持少於10 國事訪問每年,
『柒』 總領事外事訪問需要什麼流程
基本的儀式與流程是:
一:接待前充分准備:1.了解客戶基本情況;2.確定迎送規格;3.布置接待環節;4.商務接待外賓人員選擇。
二:接待中服務工作:商務接待外賓服務工作是商務接待外賓過程的中心環節,是直接面對面的服務接待過程。1、客戶迎接和食宿;2、宴請;3、商務會見、會談安排;4、商務參觀考察安排;5、商務休閑娛樂
三:接待後期:1、歡送來訪客戶;2、掃尾工作3、總結經驗。
『捌』 鄭和下西洋本是進行外交訪問,為何會遭遇戰爭
鄭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國正式記載的第一次遠洋外交歷程,按道理來講對海外國家的訪問外交任務就是聯姻,但是鄭和在幾次下西洋期間卻遭遇了幾次大的軍事戰爭,本來是外交的目的,卻爆發軍事戰爭,那麼後果當然是外來的吃虧,可是很有意思的是,鄭和遭遇的這幾次軍事戰爭中,都是以鄭和船隊全勝告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不過派一個太監當正使畢竟也還要聽聽官員們的意見,朱棣就詢問了許多官員鄭和能否帶隊出使,大多數官員都是很贊成,畢竟鄭和這個人風評很好,而且不插手朝政,兢兢業業,算是百官中比較喜歡的一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