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沙特王儲
❶ 沙特爭儲風波:小薩勒曼是如何順應天時,一步步登上王儲之位
我國儒家代表人孟子在其著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寫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古代聖賢對成功的統一看法,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天時、地利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心所向。
但是在現代,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對成功而言三者同樣重要,且缺一不可。這一點,在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登上王儲之位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那麼小薩勒曼是如何順應天時,一步步登上王儲之位,從而論證了此觀點呢?一切的緣起都要從 沙特初代君主伊本·沙特國王 說起了。
伊本·沙特是"第三沙烏地阿拉伯"的開國君王 ,"作為"第二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王室末裔,沒有在滅國時消沉,而是於亡國11年後,重新征戰沙場開疆拓土,終於1932年重新建立"第三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並任國王。
其在任期間,制定了一套獨特的王儲繼承製。即 "兄終弟及"制度 。其離世後的62年裡,該制度完全支配著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儲的傳承導向。也就是:只有兄弟間相互順位傳承,不能傳給兒子。
基於這一獨特製度,從伊本·沙特逝世後直到6年前4月小薩勒曼被任命為王儲之前,62年間沙烏地阿拉伯的統治者都是老國王伊本的兒子們, 孫子輩始終無緣掌權。
而帝王世家的爭儲風波歷來不斷,這一爭奪也促成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第三代王儲順時而生。
相傳,伊本·沙特國王共生了幾百個孩子。在其去世後,根據其制定的"兄終弟及"制,享有繼承資格的王子共有43位(具體數字不確定,也有資料記載34、35、36、38位)
俗語曰: "有人的地方就有幫派" 這句話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代王子中依然管用。
43位王子在王儲爭奪中分裂為兩個派系:因同父母而抱團的"蘇德里集團"(伊本·沙特和其妻子蘇德里共同生的孩子)和以阿卜杜拉為首的伊本·沙特剩餘之子組成的"阿卜杜拉集團"(成員均為同父異母兄弟)。
小薩勒曼的父親 老薩勒曼 就蘇德里集團中, 與其餘6個兄弟並稱"蘇德里七子" 。
在這里,為了後續講解能夠更輕松清楚的被理解,非常有必要詳細介紹一下"蘇德里七子"的情況:
老大法赫德國王,是沙烏地阿拉伯建國以來的第五位國王;老二、老三、老四相繼逝世;老五無具體資料;老六薩勒曼國王,是沙特建國以來的第七位國王;老七愛赫麥德親王,兩年前尚且在世,現資料不詳,據傳身體很好。
繼伊本·沙特國王的長子、四子、五子(全部兒子排名)相繼因為被廢黜、被刺殺、病逝之原因退位後,其第六個兒子法赫德國王依照"兄終弟及"繼承製順位上台。
從上述"蘇德里七子資料"中我們知道, 法赫德國王是七子中的大哥 ,那麼根據王儲繼承製度,若法赫德國王願意在立儲時稍動手腳,那麼下一任王儲繼承人便會在其親弟弟"蘇德里六子"中產生。
因此,為了不讓權力一直落入"蘇德里七子"的小圈子中,法赫德國王同父異母的弟弟——伊本·沙特第十個兒子—— 阿卜杜拉創立了"阿卜杜拉集團" 。自此,阿卜杜拉集團和蘇德里集團開始了異常激烈的政治斗爭之路。
直到2005年,法赫德國王因病逝世,阿卜杜拉順位上台,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建國以來的第六位國王。
繼位後,為了在制度上規范王位繼承程序,從而挑選一名合格的繼任者,也為了避免王室內部為了王儲之位發生流血爭斗,阿卜杜拉國王於2006年設立"王室效忠委員會",
即:在家族成員內部,由享有繼承資格的王子以匿名投票方式進行民主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由國王欽定,但委員會享有投票否決權。這一制度的提出, 標志著"兄終弟及"繼承製地位的動搖 。
結合阿卜杜拉國王在蘇爾坦與納伊夫兩位王儲於九年前和八年前年先後相繼離世後,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於七年前直接任命自己集團的穆克林親王為副王儲的行為來看。
根據這次急於立儲的行為,其目的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阿卜杜拉國王為上一任國王,其立儲是不能隨意被更改的,即便自己離世,下一任國王順位繼位,那麼王儲之位是阿卜杜拉集團的人, 王權必定最終會回到阿卜杜拉集團手中 。
也就是說:一旦順位繼位的薩勒曼國王身體欠佳無法維持朝政或逝世,那麼將直接 由穆克林親王接任國王之位 。
對蘇德里集團的打壓之心如此明顯是在是令人咋舌。但是天不從人願,五年前的1月23日,享年90歲的阿卜杜拉國王逝世。
而因為穆克林親王在此時僅為副王儲,本順位繼任王子蘇爾坦與納伊夫也早已相繼離世,所以此時此刻,最名正言順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便落到了 79歲的老薩勒曼身上。
在五年前的1月23日,老薩勒曼繼位,在上述"蘇德里七子情況表"中我們已經知道,老薩勒曼是蘇德里集團的成員,自此,繼赫德國王離世後,政權重新握回蘇德里集團手中。
老薩勒曼繼任後,第一件事就是遵照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遺願, 欽定已經69歲的穆克林親王為新一任王儲。
一直被阿卜杜拉集團打壓的蘇德里集團終於迎來了政治上的春天。老薩勒曼上台後,做了一系列動作,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由老薩勒曼發起,小薩勒曼全權負責的,6年前3月25日晚7點的 "轟炸葉門事件" 。
藉此,老薩勒曼在上台3個月後,即6年前的4月29日, 廢除了穆克林親王王儲之位 。據傳,原因之一是穆克林親王母親是葉門人。
穆克林親王被廢後,老薩勒曼指定自己侄子小納伊夫繼任王儲。至此,政權完全握回蘇德里集團手中,沙烏地阿拉伯第三代王儲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這一次廢儲似乎沒有引發過大聲討 ,因為前王儲穆克林親王在登上王儲之位時,已經69歲, 健康 狀況欠佳。而蘇德里七子中最小的赫麥德親王也早已過了古稀之年。盡快確立第三任王儲繼承人成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室勢在必行迫在眉睫之事。
然而, 老薩勒曼的目的卻是想藉此機會立自己兒子小薩勒曼為繼承人 。但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只能暫時先立與自己無直系血緣的親侄子。
為了讓小薩勒曼名正言順的成為繼承人,為了繼續減少王室各成員的內部阻力其第一步便修改了沙特基本法。
內容大致如下:
1、 自己去世後,小薩勒曼繼位,但是小薩勒曼不能立自己的兒子或弟弟為王儲。
這就代表, 小薩勒曼以後只能立自己的孫子或弟弟的兒子或孫子為王儲 ;這點讓王室們覺得未來的王儲之位,自己都有競爭機會。
2、 為了讓眾多王室家庭心理平衡並且支持自己的兒子,老薩勒曼簽署了十多項國王令,許以眾多王室家庭重要的權利和利益。
初步目的達成後,老薩勒曼策劃了第二歩計劃:完美的借用"王室效忠委員會"的權利與職責(阿卜杜拉時期為了打壓蘇德里集團設立的產物),老薩勒曼要求有資格參與投票的34名王室成員,在其侄子小納伊夫和兒子小薩勒曼之間進行公平公正的匿名投票。
投票結果顯示,34票中,31票贊成廢儲立新。做完這兩項後,4年前的6月20日,小納伊夫被廢,
其親兒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成為了新的王儲 ,小薩勒曼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到此,我們終於清楚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王儲之位了。歸納原因就是:
1、 順應時代而生,時事造就的結果
小薩勒曼能成為王儲無疑是 順應了天時 ,沙烏地阿拉伯儲位繼承製度一直以來都是:兄終弟及。
如果不是因為第二代繼承人都已相繼老去,即將無力勝任,選取第三代王儲繼承人已經迫在眉睫,小薩勒曼是怎麼都不會有機會繼承王儲的。實在是生在了時代換血的關卡處。
小薩勒曼登上王儲,並沒有像我國各朝代帝王家皇子爭太子時般慘烈且興師動眾。而是 憑借父親的幫助 ,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王儲繼承人。
如果非要說也曾大動干戈過,那也是其父老薩勒曼實施的一系列如:借葉門之戰廢儲、拉攏其他王室家庭成員、借王室投票再次廢儲等政治手段。因為小薩勒曼不可能不知道這一系列操作的最終目的,所以可以算是同謀。
這比我國歷代皇子爭儲時輕松多了,完全就是沙烏地阿拉伯第二代政治斗爭手段下自然衍生出的順應時代的產物。
2、政治斗爭衍生的產物
老薩勒曼為小薩勒曼爭儲時做的一系列政治斗爭,都是在自己國家完成的,國家即是主場,在自己的主場里斗爭,無論是人脈還是錢財都是很便利,即地利優勢明顯。
3、父親的助力和年輕一代的支持
從沙烏地阿拉伯62年中繼承人都為第二代不難看出,老國王伊本·沙特所設立的"兄終弟及"制度在老薩勒曼之前,都被極好的進行執行。雖然阿卜杜拉時期曾想對其進行破壞,但是僅造成了動搖,並沒完全打破。
而 老薩勒曼卻完全打破了"兄終弟及"繼承製 。從"蘇德里七子情況表"中可以看出,老薩勒曼還有個弟弟赫麥德親王,雖然在廢穆克林親王時,赫麥德親王已年過古稀,但資料中記載,赫麥德親王直到兩年前身體都十分康健。
即:如果老薩勒曼嚴格遵循父親所制定的"兄終弟及"繼承製,那麼就應該立赫麥德親王為王儲, 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即便沙烏地阿拉伯第二代君主都已經衰老,但是 也輪不到老薩勒曼進行第三代王儲的選舉。
雖然第三代王儲的選舉迫在眉睫,那也只是迫在眉睫而已,仍舊沒有到非選不可的地步,因為老薩勒曼繼位時已經79歲,況且身體又不好,如果赫麥德親王身體 健康 狀況資料屬實,那真的是很有可能活到老薩勒曼退位。
因此,真正有第三代王儲推薦資格的,嚴格意義上講,應該是 赫麥德親王 。(穆克林親王雖然比赫麥德親王小,但是已經被廢了,失去資格)
所以,如果這樣發展,第三代王室中享有繼承權的王子數以百計,沒有了老薩勒曼作為國王的支持,在數以百計的繼任者中,小薩勒曼也不一定能登上王儲之位。
小薩勒曼被立為王儲時只有32歲,在中國,32歲為而立之年,應該事業有成。但是在沙烏地阿拉伯,因為獨特的繼承製, 繼承儲位的,最小的都69歲 ,因此對於小薩勒曼繼承王儲,沙烏地阿拉伯國內爭議還是很大的。
但小薩勒曼的一些先進思想獲得了沙特年輕一代的認可 ,因此得到許多年輕的支持者。而年輕人才是國家的未來和血脈,這也因此讓小薩勒曼被給予厚望,獲得父親和國內年輕一代的支持,即人和。
4、 自身的優秀
自古任何國家的國王立儲都是立自己最優秀的孩子,按照沙烏地阿拉伯"一夫四妻"制度來看,老薩勒曼不可能只有小薩勒曼一個兒子。
而小薩勒曼能在老薩勒曼眾兒子中脫穎而出, 無疑是最優秀的 。倘若小薩勒曼自己不優秀無法獲得老薩勒曼的青睞與信任,相信王儲之位與他也不會有什麼關系。
總結下來,在現代,想要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外, 自身優秀也是相當重要的 。因為,機會到來時,我們必須有抓住的能力才行。
❷ 拜登競選時曾誓言「要讓沙特王室成為國際社會的賤民」,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拜登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誓言,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迎合國內部分議員的意願而已。畢竟沙特控制著大量的石油,拜登必須用這種言論來迎合議員從而贏得選舉。
沙特以及中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不和平的,在這一地區內歐美國家時常進行掠奪活動。從最開始的伊朗以及到現如今的伊拉克,歐美國家總是通過各種理由在該地區發動所謂的和平戰爭。但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石油而已,只是打著和平的幌子,做著邪惡的事情。
油價問題困擾兩國之間的關系。
拜登之所以在選舉之前聲稱讓沙特王室變成賤民,最根本的目的是因為國際油價是由沙特王室所控制的。美國正是為了擺脫這一種現狀,於是拜登在競選之前才會發表這樣看似離譜的言論。但從另一方面上來講,這也符合了廣大美國議員的內心想法而已。美國一直以來都希望將石油的定價權力控在自己手中,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根本無法做到。
❸ 落子浙江,遼寧,福建!超1000億元石化大單,沙特王儲的中國之行
2月21-22日,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到訪中國,期間,多家中國企業與沙特政府部門和企業簽署數百億美元合作合作35份備忘錄。總金額超過280億美元,涉及石油化工、製造業、新能源、通信等各行業。其中, 石油化工行業的投資金額超170億美元,約占總金額的六成。
沙特阿美 於2月22日簽署了三份諒解備忘錄,旨在擴大其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省份之一浙江省的下游業務,隨後與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和遼寧省簽署相關合作協議。與此同時,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攜手福海創即將啟動古雷200萬噸級乙烯及下游深加工項目。沙特的石化巨頭企業或合資或入股紛紛落子中國, 浙江、遼寧、福建 ,再次獲得外資石化巨頭的青睞!
流程君帶你一個個看詳細信息
沙特王儲中國行
沙特阿美收購浙石化股權9%
沙特阿美在浙江省的第一份與舟山市政府簽訂,擬收購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下稱浙石化) 9%的股權 ,但並未透露具體金額。
成立於2015年的 浙石化 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控股股東為民企 榮盛石化 (002493.SZ)占股51%;國企 浙江巨化 投資有限公司和民企 浙江桐昆 投資有限任公司分別占股20%;舟山海洋綜台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占股9%。
浙石化正在建設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該項目在2014年國務院提出「國家規劃確定的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項目向 社會 資本開放」的背景下,為解決PX原料嚴重受制於國外的問題而建。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省政府原代持浙石化9%股權,對應出資額為21.42億元。
沙特王儲中國行
服務供應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
第二份合約與榮盛石化、浙江巨化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桐昆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沙特阿美將對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 提供長期的原油供應 ,以及充分利用浙石化的大型原油存儲設施,為亞洲地區客戶提供服務。
照片中依次為巨化集團公司董事長胡仲明(左一),浙江榮盛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水榮(左二),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Amin Nasser)和桐昆集團董事長陳士良(右一)。
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位於浙江舟山市魚山島,總投資173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每期年加工原油2000萬噸,年產芳烴520萬噸、年產乙烯140萬噸,成品油供應量為600萬噸。
該項目計劃建設油品以及液體工泊位16個,其中一期建成兩個5萬噸級、一個10萬基油品專用泊位。
未來,浙石化還將計劃建設項目第三期(2000萬噸),屆時,將形成6000萬噸/年的原油加工能力,成為世界級大型石化產業基地。
去年10月18日,第二屆世界油商大會上,沙特阿美已與浙江省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表明將與浙石化進行產能合作,設立原油儲運、銷售基地,從事相關的油品儲運、貿易、銷售等工作,並計劃入股。
沙特王儲中國行
與浙江能源合作投資成品油零售
第三份合約是沙特阿美與 浙江能源集團 簽署的有關成品油零售網路的投資。雙方計劃未來五年在浙江省內建立大規模的成品油零售網路。零售業務將與浙石化整合,作為精煉產品的分銷渠道。
沙特阿美官微表示,這是為了 探索 華東地區加油站零售網路的潛在投資,以及其它下游領域的相關投資。
與浙江能源集團在成品油零售網路方面的合作,則是沙特阿美對其銷售渠道的認可。
2017年9月,浙江能源和浙石化出資,共同組建成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石油),主要從事原油貿易、油品儲運、以燃料油加註為主的海事服務、成品油銷售等業務。
浙江石油工作人員曾表示,公司主要負責銷售浙石化生產的成品油。銷售渠道包括大宗批發、直銷分銷、自營零售和出口。
沙特王儲中國行
簽署中沙最大合資石油項目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下稱中國兵器)和 盤錦鑫誠實業集團 (下稱盤錦實業)共同簽署了協議,三方擬投資超過 695億元 (約合100.9億美元),在遼寧盤錦市成立 華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下稱華錦阿美)。
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中)與中國北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焦開河(左)和遼寧省省長唐一軍在會後合影留念。
項目建成後,中國兵器將持有華錦阿美36%的股份,沙特阿美持股35%,盤錦實業持股29%。
華錦阿美項目預計佔地598公頃,規劃建設煉油年產能1500萬噸(30萬桶/日)、乙烯產能150萬噸,及PX產能130萬噸等,目標成為世界級煉化一體化基地。
沙特阿美CEO納賽爾(amin nasser)表示,該項目清晰地表明了沙特阿美的公司戰略: 中沙雙方從此前的石化領域買賣方關系,過渡到沙特可以在中國進行重大投資,以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
華錦阿美合資項目中,七成原油將來自於沙特阿美。
據《遼寧日報》報道,中沙合資煉化項目在2015年7月已獲得遼寧省政府批准,建成後預計為東北地區每年新增銷售收入1000億元、利潤110億元和稅收200億元。
華錦阿美項目也將大幅提升中國兵器的煉油和石化生產能力。
2000年初,中國兵器開始進軍石油產業,目前石油業務已覆蓋油氣勘探開發、原油及成品油貿易、油氣倉儲運輸、石油煉化和液化天然氣(LNG)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兵器已在六個國家擁有油氣勘探區塊,地質儲量超過10億噸,其中原油和成品油的年貿易量達到數千萬噸。目前,中國兵器在遼寧省的年煉油能力已達800萬噸。
2017年5月,中國兵器與沙特阿美、盤錦實業三方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以共同開發「 中國兵器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 」項目,並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
盤錦實業是由盤錦遼濱沿海經濟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1日,注冊資本約9.4億元。
此外,沙特企業沙特阿美與中國遼寧省合作不止於煉化項目。到2019年底,沙特阿美、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遼寧交通建設投資集團將組建一家三方營銷的合資公司,共同在中國開發零售加油站項目。
沙特王儲中國行
SABIC啟動在福建石化項目
該項目由 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福海創)和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SABIC)合資新建;建設地點位於 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 ;採用先進、可靠、成熟和環境友好的工藝技術與設備建設180萬噸/年乙烯裝置和6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及下游共13套生產裝置。
公開資料顯示,SABIC此次攜手的合作夥伴--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於2017年10月27日,由福建福化古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化古雷石化公司)和騰龍芳烴按照90:10股權比例組成。福化古雷石化是由福化集團和漳州市九龍江集團共同出資組建而的。福海創成立後正式接手了騰龍芳烴整改修復項目,並於2018年底成功重啟了芳烴項目。
目前,該項目福建石油化工聯合體項目200萬噸級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裝置 社會 穩定風險分析正在進行公示中。
沙特王儲中國行
石化項目合作還有哪些中國企業?
論壇會務組提供的資料顯示,在此次簽署的一系列石化合作項目中,涉及資金規模並列第一的是 廣東永順集團 (Winson Group,下稱永順集團)、 上海惠生集團 (Wison Group)與沙特政府部門簽訂的諒解備忘錄。
永順集團和沙特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及Esnad Al Rowad公司三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涉及資金56億美元,投資領域為石油和化工。
永順集團成立於1998年,核心業務包括油品貿易、海上供油和石油倉儲及碼頭設施等,除中國外,在新加坡、迪拜及部分亞洲國家均有投資或設立辦事機構。
惠生集團和沙特投資總局在石化領域也簽署了56億美元的合作項目。官網資料顯示,惠生集團建於1988年,目前以能源化工服務為主要業務,涵蓋煤、石油、天然氣等基礎能源的存儲利用,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和下游化工新材料發展等。
❹ 沙特王儲訪問英國,為什麼民眾不歡迎呢
沙特王儲去年訪問英國時,與英國簽訂了軍購計劃,民眾指責沙特帶有戰爭的氣焰過重,所以不歡迎他。
沙特王儲訪英期間與女王,首相及其他政府官員會晤,除了談及一些政治問題外,最重要的一項事務就是軍購計劃,沙特和英國的軍購計劃已經談判數年之久,但因各種原因終始沒有談妥,據有關媒體報道,沙特王儲訪問英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成這項軍購計劃的簽訂,在他出訪的最後一天,與英國國防大臣成功的簽訂了軍購意向書。
除了沙特種種不人道的國際行為以外,可能還因為沙特王儲個人的行為和言論也有些過激,使得民眾對他產了厭惡和不滿意。
❺ 拜登訪問沙特談能源合作和「防伊朗」,美媒是如何評價此事的
根據國際媒體報道, 拜登訪問沙特,這是他任內的第一次出訪。主要是談能源合作和“防伊朗”,不過美國國內的媒體普遍對這件事情評價比較消極。
在美國國內,從一開始對拜登的出行並不看好,結合出行後毫無實質性結果,就讓美國媒體在評價這件事情上持消極態度。他們認為拜登中東之行是“一無所獲”、“求油”困難、“空手而歸” ,美國媒體用來形容這次出行都是比較消極的詞語。甚至美國外交政策專家都直言表示,拜登此次訪問沙特讓美國看起來很軟弱,也沒能夠取得實質性成果。
❻ 馬克龍會見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討論能源供應等問題,能源缺乏與什麼有關
新型的能源如果跟不上那麼會導致攻擊的缺口大大的增加,這樣就會嚴重的影響到能源的供應,而且全球的能源結構也在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各國也在做出相應的措施來進行改變,所以如今也出現了很多的排碳的政策。國際的局勢的動盪不安,也會導致能源的供給出現波動,而且這也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在我國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會出現緊缺的問題,所以中國也是一個石油市場的重要的一個買家,所以對於需求量增加之後,但供求供給減少也會影響到能源的供應,而且能源減少之後會導致價格增大,所以出現了價格變動的沖擊,這樣就會導致能源的供應不平衡。
很多能源都是非再生資源,所以能源肯定會日漸的減少,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所以就需要找到替代的能源進行替換,這樣才能夠使能源有更大的突破,而且國家對於非再生資源的需求也會大大的提升,能源的供應出現短缺。
❼ 拜登剛「空手」而歸,日媒披露岸田文雄計劃訪問沙特,會有收獲嗎
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在俄烏問題上緊跟美國的意見,堅定地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無論是譴責還是制裁俄羅斯,都少不了日本一份。俄日原本就有爭端,日本對俄羅斯如此不善,俄羅斯反擊日本並不意外。
眾所周知,日本是能源匱乏型國家,能源剛好是俄羅斯的「殺手鐧」。為「教訓」日本,普京一聲令下,將俄日合資的「薩哈林2號」收歸國有。盡管日本對此表示抗拒,一再強調不會放棄該項目的股份,但事實上並不能拿俄羅斯怎麼辦,已經吃了啞巴虧。
據《聯合早報》網站28日報道,日本敦促俄羅斯將有爭議的北部島嶼及周圍地區排除在J事演習范圍之外。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磯崎仁彥表示,日本提出了一個堅定的意見。
日本所指的北部島嶼,實際上就是北方四島,然而,俄羅斯早就在北方四島舉行J事演習,好比說今年3月份,俄烏開戰之後,三千餘名俄J參加了南千島群島的J事演習,演習科目包括反登陸、反空降等,日本對此無可奈何。日本這次敦促俄羅斯,只怕又要換來新的尷尬。
❽ 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見面,「碰拳」舉動引爭議,這是為何
這一舉動意味著拜登在主動向穆罕默德示好!大家都知道美國和沙特兩國的關系並不怎麼好,主要因為美國很多次對沙特國記者的事情進行了批評,所以導致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變得比之前差很多。而且在這之後,美國更是說要少與沙特這個國家接觸,但是拜登主動去拜訪沙特國家的國王,兩個人見面時更是碰拳來示好。
對於沙特國來說,美國想要自己給它提供幫助,或許只是美國的想法,並不代表著沙特國及其他國家的意願。通過沙特國拒絕美國拜登的請求的事情大家也能夠看出美國在國際相關地區的影響力也是大不如前了。
❾ 拜登剛離開,沙特王儲與普京通話雙方強調加強合作,美方「算盤」落空了嗎
拜登剛離開,沙特王儲與普京通話雙方強調加強合作,美方“算盤”落空了,首先是沙特更願意與俄羅斯合作,其次是沙特不願意為美國增產石油,再者就是沙特准備將對應的石油資源慢慢供應給市場,另外就是沙特准備從俄羅斯獲取石油資源來供應給歐洲市場,還有就是沙特希望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需要從以下五方面來闡述分析拜登剛離開,沙特王儲與普京通話雙方強調加強合作 ,美方算盤算落空的具體原因。
一、沙特更願意與俄羅斯合作
首先是沙特更願意與俄羅斯合作,對於沙特而言他們看到了美國的霸權主義對於世界產生的危害,所以他們更願意站在正義的一邊,這樣子才可以長期的保護好自己,這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手段。
沙特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
❿ 能源討論提上議程,沙特王儲將與馬克龍會面!能源問題為何困擾西方國家
西方此輪能源危機,與近年來全球各類極端天氣頻發密不可分,但歐洲能源保障體系在應對氣候變化時不應如此脆弱。拉尼娜年之下,冬季氣溫異常寒冷。歐洲居民秋冬季取暖主要依賴天然氣,導致天然氣需求和價格雙雙暴漲。但氣溫降低的刺激有限,歐洲各國的能源短缺問題更多出在供給端,或者說,“天災”的影響小於“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