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wave加密

wave加密

發布時間: 2022-09-02 18:57:00

㈠ 衛星電視節目加密方式與解決方法

目前國際上常見的DVB加密系統有維莎、愛迪德、耐瑞唯信、恩迪斯、康奈斯、Mediaguard/Seca、PowerVu 和CryptoWorks等多種。(1)維莎(Viaccess)維莎加密系統由法國電信(France Telecom)集團的全資子公司Viaccess公司開發,國內燒友又簡稱為「法國電信」。此加密系統最為常見,在亞洲主要用於我國台灣地區的直播衛星電視系統。最初採用的Viaccess-1系統大多數已被破解,目前已經升級為Viaccess-2.5系統。採用此系統的代表有76.5°E亞太2R我國台灣的華人直播(C-Sky-Net)、東森媒體、TVBS直播系統,138°E亞太5號的香港數碼天空直播系統(D-SKY)等。採用此加密系統安全性能處於中等水平。(2)愛迪德(Irdeto)此加密系統由荷蘭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的子公司Irdeto Access公司開發,該公司在南非跨國媒體集團Naspers旗下。它在亞洲和歐洲等地區被廣泛使用。以國內110.5°E鑫諾1號為代表,使用此加密系統,傳送著CCTV中央電視台及部分省台節目;另外還有68.5°E泛美7/10號的南非多選直播平台(Multichoice)、78.5°E泰星3號的UBC直播系統、115.5°E中星6B的上海文廣數字付費電視平台(SiTV)和中央數字付費電視平台(CDM)、122°E亞洲4號的香港天浪直播系統(Skywave TV)等也採用此加密系統。該系統目前已升級為Irdeto-2,安全性能處於中上等水平。(3)耐瑞唯信(Nagravision)此系統由瑞士耐瑞唯信(Nagravision)公司研製,國內燒友又諧稱為「南瓜」。它在亞洲主要用於146°E馬步海2號的菲律賓夢幻直播系統(Dream Broadcasting System),國內的部分有線電視台也採用該加密系統。其特點是要求機卡對應,目前為Nagra-1系統,安全性能比較低;138°E亞太5號的香港有線電視平台(HKC Sat),已採用Nagra-2 加密系統。(4)恩迪斯(Nds/Videoguard)此加密系統由美國新聞集團控股的英國新聞數據技術公司(NDS)子公司開發。它在亞洲主要用於105.5°E亞洲3S香港星空傳媒電視網(STAR TV),如4000 H26850鳳凰電影一組;108.2°E世衛1號的香港新電視(Super Sun,原名為香港銀河衛視)直播系統;116°E韓星3號的韓國SKYLife直播系統;124/128°E日本通信4A/3號的日本SKY PERFEC TV直播系統;還有1*4°E亞太6號上的國內CCTV3、5、6、8、新聞、少兒的雙重加密(Nds+Irdeto-2)中也採用了Nds系統。此加密系統很穩定,安全性能非常高。該加密系統採用專用接收機,如香港新電視直播系統專用機HUMAX 2000、日本SKYPERFEC TV直播系統專用機SONY DST-SP5等。(5)康奈斯(Conax)由挪威電信集團(Telenor)控股的Conax公司擁有,在亞洲主要有88°E中新1號的我國台灣的中華電信(Chungwa Telecom)一組轉發器,138°E亞太5號的香港藝華直播系統(Combos TV)也使用了該系統。(6)Mediaguard/Seca它是法國Canal+公司開發的加密系統,基於Mediaguard-1系統多數已被破解,現已採用Mediaguard-2系統,安全性能處於中等。在亞洲主要用於91.5°E馬星1號的馬來西亞-Astro直播系統;1*4°E亞太6號上國內的鼎視數字傳媒付費電視平台(Top V);印度的Zee電視網則採用Conax和Mediaguard-2雙加密系統。(7)PowerVu美國科學亞特蘭大公司(SA:Scientific-Atlanta)的加密系統。在亞洲主要用於144°E超鳥C號的日本I-HITS系統,166°E泛美8號中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DiscoveryChannel(探索頻道)、Animal Planet(動物星球)、Disney Channel(迪斯尼頻道)、NHK(日本收費娛樂電視)等國際知名頻道也採用此加密系統,安全性能非常高。該加密系統採用專用接收機,有SA公司自家生產的D9828、D9834、D9835及D9850等系列。(8)CryptoWorks 這是荷蘭飛利浦(Philips)公司開發的加密系統。在亞洲主要用於MTV(音樂電視)系列頻道的加密,安全性能也處於中等。該加密系統採用專用接收機,有HUMAX CR-FOX等。北京中視聯(DTVIA)條件接收系統有限公司與飛利浦公司合作,在CryptoWorks加密系統的基礎上,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hinaCrypt條件接收系統。目前國內常用的破解方法為dm500加網路共享,服務商通過正版或者盜版收視卡來解密,再通過網路伺服器上傳解密密鑰,dm500通過網路登陸到伺服器讀取密鑰就可以解密收看了。

㈡ xbox360要是刷1.60能玩什麼

希望我的詳細回答能夠幫助你:首先目前360按時間順序有1.5/1.51/1.6/1.61固件版本,前兩者完美對應08秋更游戲,08秋更後微軟採取新加密措施Wave 3,使得1.5x無法運行,於是對應Wave 3的1.6就誕生了,基本上09年購機都是1.6 IX固件,如今是2009年12月,近期如《現代戰爭2》《光環3ODST》《俠盜資料篇》游戲(基本上近期游戲)都採取了最新的Wave 4加密,再於是乎最新對應Wave 4的1.61再次降臨!由於1.61近期發布,大多數機器都是1.6的,導致放Wave 4碟顯示播放DVD不能讀取,有兩個解決方法:一是刷成1.61,如果嫌麻煩可以在淘寶上買張引導盤(前提你機器1.6,如果1.5x的話引導盤也沒辦法只有刷到1.6x了)

㈢ wifi wave和 radio wave有什麼區別

wifi wave指的是wifi 電波,主要用來上網。
radio wave指的是無線電波,可以用來傳播信息。

例句:
wifi wave
1、A free WiFi Internet wave has been prevalent early in the New Year. China Mobile,China Unicom, and China Telecom has announced to promote their free WiFinetwork in different forms.
一股免費WIFI上網的風潮在新年年初正逐步盛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先後宣布以不同的形式展開免費WIFI試用活動。
2、The top draw for iPhone 4's first wave of buyers in the US, UK, Japan, Germany andFrance was the ability to make video calls on the device, though that is for nowlimited to communications with other iPhone 4 owners via WiFi networks.

對於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的首波買家而言,iPhone4最大的吸引力在於該設備能夠進行視頻通話,盡管目前只限於和其它iPhone4所有者通過WiFi網路進行交流。

radio wave
1、Earth-ionosphere wave guide radio wave propagation for the proction andtransmission of radio broadcasts.
地-電離層波導電波傳播廣播製造和傳送的地方。
2、Data is encrypted over the radio wave for protection ring end-to-end transmittal.

在端對端的傳輸過程中,無線電波中的數據經過了加密保護。
3、A radio wave used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messages.

用來傳送和接收信息的無線電波。
4、A radio wave that can be molated in order to transmit a signal.

一種可被調制以傳輸信號的無線電波。

㈣ 新手買xbox360要注意什麼,比如說什麼版本,還有現在價格在什麼范圍

版本有兩個。
一個是 Xbox360 Arcade(A 版):
白色XBOX360主機1台,原裝無線白色手柄1個,原裝AC電源適配器1套,原裝AV線1條,使用說明書1份。價格在1500至2200之間。

一個是 Xbox360 Elite(精英版):
黑色XBOX360主機1台,120G硬碟1個,原裝無線黑色手柄1個, 原裝AV線1條,原裝寬頻網線1條,原裝AC電源適配器1套,原裝網路對講耳機1個,HDMI線1條,兩個正版游戲,使用說明書1份以及微軟XBOX LIVE網路銀會員資格。價格在2100至2700之間。

建議買精英版,因為我在廣州買的A版是¥1700,買了一個¥400的120GB硬碟。(A版不帶硬碟...)網線一條幾塊,一條¥80的HDMI線,如果補回兩個¥450-¥600正版游戲的話...比單一套精英版還貴+_+~~

賣家通常都會幫你刷機的,刷了就可以玩盜版游戲。但是千萬千萬不要上Xbox Live,上了你可能會不幸地被微軟封上Xbox Live的賬號,如果好彩的話可以蒙過一兩次。玩一個Wave 4 加密的游戲要先放引導碟(大概¥10-¥15)。(個人不是很清楚Wave 代表什麼,好像是視頻分區或什麼的。建議查一下,抱歉)到了Wave 5加密游戲的時候可能要拿去電玩商店讓人家幫你再刷一次機(更新/升級)。到時候再買一個Wave 5 的引導碟就可以了。(引導碟的包裝紙通常都會有放引導碟的指南,很容易的)

不好意思,(59.34.157.*)的回答也是我的,不留心沒登陸,並修改一下回答。對不起,我的中文不是很好,因為我是個加拿大華僑、、。

㈤ Wifi,ZigBee,Z-wave及藍牙四種技術比較,各有什麼優勢

分別說下吧:
1、WiFi:WiFi技術是目前傳輸速度最快的的技術,產品成本較低,在目前的生活中較為普及,最方便的是只需要購買元件連上WiFi網路就能使用。所以目前基於WiFi技術的智能家居產品占的市場份額最大。缺點是安全性差,穩定性弱,功耗大,可連接的設備有限。WiFi網路的實際規模一般不會超過16個,而在智能家居的發展中,開關、照明、家電的數量肯定會遠遠多於16個,所以WiFi有它的優勢,但局限性也很大,限制了發展。
2、ZigBee:關於ZigBee這項技術目前網上的爭議比較大,大家撕的比較厲害,作為一個看客看的也比較爽,但是現在的能力有限,也看不出來誰說的比較有道理,這里就把正方和反方的觀點都貼出來,大家自己判斷
先介紹一下ZigBee技術的概述,ZigBee技術是一種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雙向無線通訊技術,ZigBee可以工作在2.4GH(全球)、868MHz(歐洲)、915MHz(美國)3個頻段上,最高250Kbit/s,最低20Kbit/s,傳輸距離在10-75M之間,ZigBee的安全性是公認的比較好的,採用AES-128加密方式,另外,ZigBee網路的自組織網和自愈能力強。
上面對ZigBee技術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下面開始介紹反方的觀點:關於成本的問題反方的觀點是ZIGBEE晶元出貨量比較大的TI公司的CC2430,CC2530以及Freescale的MC1319X,MC1322X系列,其成本均在2~3美金左右,再考慮到其他外圍器件和相關2.4G射頻器件,BOM成本難以低於10美金。在淘寶查了一下確實ZigBee的晶元價格在RMB20元以上,其他的外圍器件加起來估計要超過RMB50元,這樣的成本在價格上在智能家居上確實略高。
另外一個是通信的穩定性,目前在國內ZigBee技術的主要採用ISM頻段的2.4GHz,衍射能力弱,穿牆能力弱,容易受到障礙物的影響,而且容易受到同頻段的WiFi和藍牙的干擾。
另一個是自組網的實用性,自組網原本的優點能夠感知其他節點的存在,並確定連接關系,組成結構化的網路,並且在某一個節點移動後能夠自動的重新感知,組成網路。但是在家庭的實際應用中,開關、照明、窗簾、防盜器等在安裝完畢後基本不會移動,所以反方的觀點認為自組網的有點沒有作用。
最後一個吐槽的點是ZigBee的網路容量,ZigBee支持高達65000個節點,但是在家庭的使用中可能不會超過100個,所以這個也沒有實用的價值。(個人認為這條觀點站不住腳,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後面的是正方公正的反駁反方的觀點:
關於成本,說ZigBee的成不高,但是跟wifi比起來成本已經很低了,常見的wifi晶元都只是射頻前端加上基帶,所有的協議棧都是在主機MCU/CPU完成的,並且絕大多數這些MCU/CPU都是需要跑linux的,所以都是2顆晶元的方案,所以必須加一起算成本。而單晶元的wifi解決方案現在也有,但是成本高到嚇人,單賣7~10美金,批量的也要5美金左右,並且其也不支持大數據量。(雖然不知道正方為啥只和wifi去比,可能wifi的成不最高,但是這樣也不能體現ZigBee的成不優勢啊)
關於通信,反方的觀點的是2.4GHz的頻段穿牆都弱,wifi、藍牙都是一樣的(居然這么紅果果的承認了),牆體會大大降低信號強度,但是ZigBee的優勢在於網路結構,可以一跳一跳的向外衍生,每多一個節點,就相當於有了一個中繼器,可以把通信方位擴大1倍。而wifi和藍牙的通信距離看的是直接通信距離,也就是天線的好壞。
自組網的功能除了上面講的擴展通信的范圍外,正方的觀點還認為未來的智能家居不可能只用於開關、插座、冰箱這些靜物上面,還會有感測器、遙控、掃地機器人之類的移動物體。
關於容量的問題還是跟wifi進行的比較,反方認為容量過大,但是wifi能夠連接超過100個的的設備嗎?答案是不能。所以容量大還是有好處的。
以上的就是正方和反方的所有有用的觀點了,雖然都比較片面,但還是可以參考一下。
3、Z-wave:Z-Wave是一種新興的基於射頻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適於網路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工作頻帶為908.42MHz(美國)~868.42MHz(歐洲),採用FSK(BFSK/GFSK)調制方式,數據傳輸速率為9.6 kbps,信號的有效覆蓋范圍在室內是30m,室外可超過100m,適合於窄帶寬應用場合。
Z-Wave的優勢Z-Wave採用了動態路由技術,每個Slave內部都存有一個路由表,該路由表由Controller寫入。存儲信息為該Slave入網時,周邊存在的其他Slave的NodeID。這樣每個Slave都知道周圍有哪些Slaves,而Controller存儲了所有Slaves的路由信息。這樣包在發送的時候已經規定好了通過的路徑。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一是能容納的節點較少,理論值為256個,實際上很多廠商只能做到容納20-30個。二是樹狀組網結構,一旦樹枝上端斷掉,下端的所有設備將無法與網關通信。三是沒有加密方式,安全性較差。還有一個需要關注的點是Z-Wave所用的頻段在我國是非民用的,所以Z-Wave的智能家居更多的還是用在海外。
另外,Z-Wave的標準是獨立開發的私有無線標准,不像其他無線標准那樣開放。

㈥ 請問一下xbox360.2009年12月買的機器

現在的機器能刷1.60固件了 1.60最新的現代戰爭2和刺客2等用了wave4加密的游戲不能玩 但是1.60+引導盤 所有游戲同吃
新機器現在不能刷1.61固件 因為主機自帶建新光碟機 只有3星和明基光碟機能刷1.61 建新的也會出來的
1.61就是對應wave4出來的 就是說不用引導盤就能直接玩
360沒有直讀的 不像ps2 微軟因為要杜絕盜版 經常出新的wave加密 來讓盜版盤不能玩 所以固件一定會一直更新 所以我們也要更著去刷
1.6讀不出的游戲 都要用引導盤玩 能讀得就不要用引導盤了 老游戲當然要引導盤 但是要用引導盤玩的老游戲也沒幾個

㈦ 請教一個CD歌曲加密方法

該光碟刻錄的時候採用了防復制功能。這在刻錄程序中,大多都可以設置的。

用COOL EDIT 或者 ADOBE AUDITION 從光碟中導入音頻,然後再另存為就可以了。

㈧ 什麼是WAVE和WMA請詳細解釋各種WAV類型,WMA和WAVE的不同。

音樂格式五花八門,多如牛毛,但不外乎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音樂指令文件(如MIDI),一般由音樂創作軟體製作而成,它實質上是一種音樂演奏的命令,不包括具體的聲音數據,故文件很小;另一類為聲音文件,是通過錄音設備錄制的原始聲音,其實質上是一種二進制的采樣數據,故文件較大。

從播放形式上,聲音文件還可以分為「音頻流」和「非音頻流」兩種,前者能夠一邊下載一邊收聽,比如「.WMA」、「.RA」、「.MOV」等,後者則不能。所謂流媒體技術就是把連續的影像和聲音信息經過壓縮處理後放上網站伺服器,讓用戶一邊下載一邊觀看、收聽,而不需要等整個壓縮文件全部下載到自己機器後才可以觀看的技術。

下面,將各種音樂文件的格式收集整理如下:

流式音頻:Windows Media Audio(WMA)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縮寫,是微軟自己開發的Windows Midea Audio技術。它和Windows Midea Video一樣,經歷了幾代改良後,變得非常出色。比起老掉牙的MP3壓縮技術,WMA無論從技術性能(支持音頻流)還是壓縮率(比MP3高一倍)都遠遠把MP3拋在後面了。 據微軟聲稱,用它來製作接近CD品質的音頻文件,其體積僅相當於MP3的1/3。在48Kbps的傳送速率下即可得到接近CD品質(Near-CD Quality)的音頻數據流,在64Kbps的傳送速率下可以得到與CD相同品質的音樂,而當連接速率超過96Kbps後則可以得到超過CD的品質。

流式音頻:RealMedia(RA/RM/RAM)

RealMedia採用的是RealNetworks公司自己開發的Real G2 Codec,它具有很多先進的設計,例如,SVT(Scalable Video Technology),該技術可以讓速度較慢的電腦不需要解開所有的原始圖像數據也能流暢觀看節目;雙向編碼(Two-Encoding)技術類似於VBR,它可通過預先掃描整個影片,根據帶寬的限制選擇最優化壓縮碼率。RealMedia音頻部分採用的是RealAudio,它具有21種編碼方式,可實現聲音在單聲道、立體聲音樂不同速率下的壓縮。

流式音頻:QuickTime(MOV)
QuickTimeApple的QuickTime是最早的視頻工業標准,在1999年發布的QuickTime 4.0版本後開始支持真正的實時播放,其格式為「.mov」。它的視頻壓縮部分採用Sorenson Video技術,該技術支持VBR(Variable Bit Rat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態碼率,它可以動態地分配帶寬以盡可能小的文件獲得最好的播放效果,並能使在解壓縮時獲得平滑流暢的畫面。音頻部分QuickTime採用一種名為QDesiglMusic的技術,據說是一種比MP3更好的音頻流技術。

VQF

VQF即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由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與Yamaha共同開發的一種音頻壓縮技術。VQF的音頻壓縮率比標準的MPEG音頻壓縮率高出近一倍,可以達到18:1左右甚至更高。也就是說把一首4分鍾的歌曲(WAV文件)壓成MP3,大約需要4MB左右的硬碟空間,而同一首歌曲,如果使用VQF音頻壓縮技術的話,那隻需要2MB左右的硬碟空間。因此,在音頻壓縮率方面,MP3和RA都不是VQF的對手。
如此之高的壓縮率是否會影響音質呢?實際聆聽的結果告訴我們——不會。當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頻采樣率壓縮音樂時,它的音質優於44KHz、128kbit/s的MP3,當VQF以44KHz、96kbit/s的頻率壓縮時,它的音質幾乎等於44KHz、256kbit/s的MP3!經SoundVQ壓縮後的音頻文件在進行回放效果試聽時,幾乎沒有人能聽出它與原音頻文件的差異。

AIFF(AIF/AIFF)

AIFF是音頻交換文件格式(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的英文縮寫,是Apple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文件格式,被Macintosh平台及其應用程序所支持,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中的LiveAudio也支持AIFF格式,SGI及其它專業音頻軟體包也同樣支持AIFF格式。AIFF支持ACE2、ACE8、MAC3和MAC6壓縮,支持16位44.1kHz立體聲。

Audio(AU)

Audio文件是Sun微系統公司推出的一種經過壓縮的數字聲音格式。AU文件原先是UNIX操作系統下的數字聲音文件。由於早期Internet上的Web伺服器主要是基於UNIX的,所以.AU格式的文件在如今的Internet中也是常用的聲音文件格式,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中的LiveAudio也支持Audio格式的聲音文件。

Voice(VOC)

Voice文件是新加坡著名的多媒體公司Creative Labs開發的聲音文件格式,多用於保存Creative Sound Blaster系列音效卡所採集的聲音數據,被Windows平台和DOS平台所支持,支持CCITTA Law和CCITTμLaw等壓縮演算法。在DOS程序和游戲中常會遇到這種文件,它是隨音效卡一起產生的數字聲音文件,它與WAV文件的結構相似,可以通過一些工具軟體方便地互相轉換。

Mole(MOD、S3M、XM、MTM、FAR、KAR、IT)

模塊(Mole)格式同時具有MIDI與數字音頻的共同特性——既包括如何演奏樂器的指令,又保存了數字聲音信號的采樣數據。因此,其聲音回放質量對音頻硬體的依賴性較小,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機器上可以獲得基本相似的聲音回放質量。模塊文件根據不同的編碼方法有MOD、S3M、XM、MTM、FAR、KAR、IT等多種不同格式。

MIDI(MID/CMF/RMI)

MIDI是樂器數字介面(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縮寫,是數字音樂/電子合成樂器的統一國際標准。MIDI規范由美、日幾家著名電子樂器廠商於1983年共同制定,目的是解決各種電子樂器間存在的兼容性問題。MIDI規范不僅定義了電腦音樂程序、音樂合成器及其它電子音樂設備交換音樂信號的方式,而且還規定了不同廠家的電子樂器與電腦連接的電纜和硬體及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協議,可用於為不同樂器創建數字聲音,能很容易地模擬鋼琴、小提琴等傳統樂器的聲音。MIDI本身並不能發出聲音,它是一個協議,只包含用於產生特定聲音的指令,而這些指令則包括調用何種MIDI設備的音色、聲音的強弱及持續的時間等。電腦把這些指令交由音效卡去合成相應的聲音(如依指令發出鋼琴聲或小提琴聲等)。最初,因為不同MIDI設備的樂器音色排列方法不一,所以會造成同一MIDI文件在不同的設備上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放音效果(比如一個鋼琴音色的MIDI文件,在不同設備上播放時會變成小提琴或者小號的音色)。為避免出現這種混亂情況,GM(General MIDI,通用MIDI)標准被提出並得到了Windows操作系統的支持,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它規定了前128種常用樂器音色的編排方式,例如1號是鋼琴、66號是薩克斯管等等。GM標准還描述了成為GM兼容格式的硬體設備應具有的其它特徵,如GM標准音源同時發音數不少於24,MIDI通道為16,第10通道為打擊樂聲部等等,它實際上是對MIDI規范的補充。Roland公司提出的GS標准在兼容GM標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發展,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它提供比GM標准數量更多的打擊樂器組和更多的特殊音效。GS標准具有廣泛的軟硬體適應性,包括音效卡、音樂愛好者的娛樂樂器到專業音樂器材等。後來,Yamaha公司又提出了基於GM標準的XG標准。相對於保存真實采樣數據的聲音文件,MIDI文件顯得更加緊湊,其文件的大小要比WAV文件小得多——一分鍾的WAV文件約要佔用10MB的硬碟空間,而一分鍾的MIDI卻只有區區的3.4KB。現在,MIDI已經成為電腦音樂的代名詞。電腦播放MIDI文件時, 有兩種方法合成聲音: FM合成和波表合成。FM合成是通過多個頻率的聲音混合來模擬樂器的聲音;波表合成是將樂器的聲音樣本存儲在音效卡波形表中,播放時從波形表中取出來產生聲音。採用波表合成技術可以產生更逼真的聲音。
MIDI文件有幾個變通的格式,其中CMF文件是隨音效卡一起使用的音樂文件,與MIDI文件非常相似,只是文件頭略有差別;另一種MIDI文件是Windows使用的RIFF文件的一種子格式,稱為RMID,擴展名為RMI。

聲音波形文件(WAV)

由Microsoft公司開發的一種WAV聲音文件格式,是如今電腦上最為常見的聲音文件格式,它符合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文件規范,用於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頻信息資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應用程序所廣泛支持。Wave格式支持MSADPCM、CCITTALaw、CCITT μ Law和其它壓縮演算法,支持多種音頻位數、采樣頻率和聲道,但其缺點是文件體積較大(一分鍾44kHZ、16bit Stereo的WAV文件約要佔用10MB左右的硬碟空間),所以不適合長時間記錄。

MPEC音頻文件(MP1/MP2/MP3)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活動圖像專家組)代表的是MPEG活動影音壓縮標准,MPEG音頻文件指的是MPEG標准中的聲音部分,即MPEG音頻層(MPEG Audio Layer)。MPEG音頻文件根據壓縮質量和編碼復雜程度的不同可分為三層(MPEG Audio Layer 1/2/3),分別與MP1、MP2和MP3這三種聲音文件相對應。MPEG音頻編碼具有很高的壓縮率,MP1和MP2的壓縮率分別為4∶1和6∶1~8∶1,而MP3的壓縮率則高達10∶1~12∶1,也就是說一分鍾CD音質的音樂,未經壓縮需要10MB存儲空間,而經過MP3壓縮編碼後只有1MB左右,同時其音質基本保持不失真。因此,目前Internet上的音樂格式以MP3最為常見。
MP3為降低聲音失真採取了名為「感官編碼技術」的編碼演算法:編碼時先對音頻文件進行頻譜分析,然後用過濾器濾掉噪音電平,接著通過量化的方式將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後形成具有較高壓縮比的MP3文件,並使壓縮後的文件在回放時能夠達到比較接近原音源的聲音效果。雖然它是一種有損壓縮,但是它的最大優勢是以極小的聲音失真換來了較高的壓縮比。

MP4

MP3問世不久,就憑著較高的壓縮比(12:1)和較好的音質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音樂領域。然而,MP3的開放性卻最終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版權之爭。在這樣的背景下,文件更小、音質更佳,同時還能有效保護版權的MP4就應運而生了。
MP4與MP3之間其實並沒有必然的聯系。首先,MP3是一種音頻壓縮的國際技術標准,而MP4卻是一個商標的名稱。其次,它採用的音頻壓縮技術也迥然不同,MP4採用的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所研發的、以「知覺編碼」為關鍵技術的a2b音樂壓縮技術(http://www.a2bmusic.com),可將壓縮比成功地提高到15:1(最大可達到20:1)而不影響音樂的實際聽感。同時,MP4在加密和授權方面也做了特別的設計。它有如下特點:
(1)每首MP4樂曲就是一個擴展名為.exe的可執行文件,在Windows里直接雙擊就可以運行播放,十分方便。MP4的這個優點同時又是它的先天缺陷---容易感染電腦病毒!
(2)更小的體積!更好的音質?相對先進的a2b音頻壓縮技術的採用,使MP4文件大小僅為MP3的3/4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MP4更適合在Internet上傳播,而且據說音質也更勝一籌,但我怎麼也沒聽出它比MP3的音質更為優越。
(3)獨特的數字水印。MP4樂曲採用了名為「Solana」技術的數字水印,可方便地追蹤和發現盜版發行行為。而且,任何針對MP4的非法解壓行為,都可能導致MP4原文件的損毀。
(4)支持版權保護。MP4樂曲還內置了包括與作者、版權持有者相關的文字、圖像等版權說明,既可聲明版權,又表示了對作者和演唱者的尊重。
(5)比較完善的功能。MP4可獨立調節左右聲道音量控制;內置波形/分頻動態音頻顯示和音樂管理器,可支持多種彩色圖像、網站鏈接及無限制的滾動顯示文本。

熱點內容
1970linux 發布:2025-07-05 12:12:43 瀏覽:105
解壓挑刺 發布:2025-07-05 12:12:12 瀏覽:533
rarlinux壓縮 發布:2025-07-05 12:08:52 瀏覽:395
手機點菜app怎麼連接電腦伺服器 發布:2025-07-05 11:13:05 瀏覽:943
配置控制台干什麼用的 發布:2025-07-05 10:54:51 瀏覽:962
連信從哪裡改登錄密碼 發布:2025-07-05 10:54:12 瀏覽:399
怎麼修改查詢密碼 發布:2025-07-05 10:49:48 瀏覽:967
matlab文件存儲 發布:2025-07-05 10:40:46 瀏覽:85
梅州市用工實名制管理平台雲存儲 發布:2025-07-05 10:28:59 瀏覽:77
安卓origin怎麼設置 發布:2025-07-05 10:20:10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