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斯密碼中代表什麼字母
『壹』 摩斯密碼對照表是什麼
中文的摩爾斯密碼不同於現代化的數字通訊,摩爾斯電碼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短促的點信號「・」,讀「滴」(Di)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讀「嗒」(Da)表示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在利用摩爾密碼燈光求救的時候,定義:燈光長亮為"-",燈光短亮為".",那麼就可以通過手電筒的開關來發送各種信息,例如求救信息。
(1)在摩斯密碼中代表什麼字母擴展閱讀:
摩爾斯碼在早期無線電上舉足輕重,是每個無線電通訊者所須必知的。
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於1908年正式將它確定為國際通用海難求救信號,後引申為所有情況下的求救信號。使用這三個字母的組合是因為它的電碼「—」,在電報中是發報方最容易發出的電碼,也是接報方最容易辨識的電碼;而在利用字母圖形的求救信號上時,觀察者無論是正看還是倒看,都不容易引起歧義。
『貳』 摩斯密碼代表字母
摩斯密碼代表字母如下圖:
(2)在摩斯密碼中代表什麼字母擴展閱讀:
摩斯密碼的分類:
1、美式
作為一種實際上已經絕跡的電碼,美式摩爾斯電碼使用不太一樣的點、劃和獨特地間隔來表示數字、字元和特殊符號。這種摩爾斯電碼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地面電報務員通過電報電線傳輸的,而非通過無線電波。
2、現代
現代國際摩爾斯電碼是由 Friedrich Clemens Gerke 在1848年發明的,用在德國的漢堡和庫克斯港之間的電報通信。1865年之後在少量修改之後由國際電報大會在巴黎標准化,後來由國際電信聯盟(ITU)統一定名為國際摩爾斯電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斯密碼
『叄』 摩斯密碼是由幾個什麼符號組成
"組成。摩斯密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密碼技術之一,1843年美國發明者山繆摩斯建立了這一套摩斯密碼的系統。摩斯密碼是由」.」(短音)與」-」(長音)所組成的,它是在電話尚未被發明之前,用於長距離的電報電訊技術。因為摩斯密碼的簡易使用,人們在戰爭時期或是突發狀況中會使用到它,而摩斯密碼的傳訊可以有許多的變化,它可以利用聲音或是閃光燈的長短來分別表示」.」與」-」。不過摩斯密碼除了要細心學習之外,也要有耐心等對方的回應。摩斯密碼的使用法請照下列的國際摩斯密碼符號欄表。但就有人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摩斯密碼,設計了 Morse Pilot 讓你可以隨時隨地在 Palm 上學習並練習這種古老又實用的編碼技術。Morse Pilot 有幾個主要的功能:內建有摩斯密碼的教學課程,可以讓你快速的熟悉這些點點線線的符號;可以設定自訂課程,熟悉常用的詞句;還能夠進入練習模式,用點選螢幕或是按硬體鍵的方式來輸入摩斯碼,來熟練密碼的發送;也能直接輸入你要的文字或語句,讓程式用聲音或是螢幕背光替你發出訊息。程式也可以設定發碼/解碼的速度,讓你可以由慢至快的熟悉解碼跟發碼。【參考】摩斯訊號的要訣1.傳送訊號前,為了要引起對方的注意,要重覆不停地發出「注意(-。--。-)」的訊號,直到對方發出反應。2.每段文句之間,要段落分明,對方才容易明白內容。記完所有的摩斯密碼都要一個星期吧!就算拍桌子,舉手放手也可以傳達訊號。摩斯電碼是一種國際通用的無線電電碼,會有一台發報器,利用兩片金屬片接觸發出聲音,敲的時間短發出短音,我們念"滴"符號為{-},敲的時間長發出長音,長音我們念"答"符號為{-}以下是英文數字與摩斯電碼的對照表英文字母 它由兩種基本信號和不同的間隔時間組成:短促的點信號" .",讀" 的 "(Di);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讀"答 "(Da)。間隔時間:滴,1t;答,3t;滴答間,1t;字母間,3t;字間,5t。 1、一點為一基本信號單位,一劃的長度=3點的長度。 2、在一個字母或數字內,各點、劃之間的間隔應為兩點的長度。 3、字母(數字)與字母(數字)之間的間隔為7點的長度。 摩斯密碼表A .-B-. . . C-. -. D-. . E . F . .-. G--. H . . . . I . . J .---K-. -L .-. . M--N-. O---P . --. Q--.-R .-. S . . . T-U . .-V . . .-W .--X-. .-Y-.--Z--. . 0----- 1.----2 . .--- 3 . . .-- 4. . . .- 5. . . . . 6-. . . . 7--. . . 8---. . 9----. 如果通信雙方記住此密碼譯表,信的內容就沒那麼容易被「偷窺」了,對付擁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家長及老師,屢試不爽啊~~~一開始會覺得很麻煩,熟了以後就可以直接看懂了! (還可以把「.」寫成1,把「-」寫成3)
『肆』 摩斯密碼
摩爾斯電碼(又譯為摩斯密碼,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發明於1837年,發明者有爭議,是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或者艾爾菲德·維爾。
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現代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 點、劃、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字元之間短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4)在摩斯密碼中代表什麼字母擴展閱讀
作為一種實際上已經絕跡的電碼,美式摩爾斯電碼使用不太一樣的點、劃和獨特地間隔來表示數字、字元和特殊符號。這種摩爾斯電碼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地面電報務員通過電報電線傳輸的,而非通過無線電波。
這種古老的、交錯的電碼是為了配合電報務員接聽方式而設計的。不像現在可以從揚聲器或者耳機中聽到電碼的音調,你只能從這些最早期的電報機的一個機械發生裝置聽到嗒嗒的聲音,甚至是從發送電鍵接聽:這種電鍵在不發送信號時被設置為被動模式,負責發聲。
這些報務員大多是為鐵路或以後的西聯電傳等服務。像那時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十幾歲的愛迪生就是這樣一名話務員。
『伍』 摩斯密碼是什麼
摩斯密碼(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這種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等。它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發明。它由兩種「符號」用來表示字元:劃(—)和點(·),或分別叫嗒(Dah)和滴(Dit)或長和短。點的長度決定了發報的速度,並且被當作發報時間參考。劃一般是三個點的長度;點劃之間的間隔是一個點的長度;字元之間的間隔是三個點的長度;單詞之間的間隔是七個點的長度。
因為摩爾斯只依靠一個平穩的不變調的無線電信號,所以它的無線電通訊設備比起其它方式的更簡單,並且它能在高雜訊、低信號的環境中使用。同時,它只需要很窄的頻寬,並且還可以幫助兩個母語不同、在話務通訊時會遇到巨大困難的操作者之間進行溝通。
『陸』 求中文摩斯密碼對照表,全哦!
中文的摩爾斯密碼對照表見本文圖。不同於現代化的數字通訊,摩爾斯電碼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短促的點信號「・」,讀「滴」(Di)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讀「嗒」(Da)表示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1909年8月,美國輪船「阿拉普豪伊」號由於尾軸破裂,無法航行,就向鄰近海岸和過往船隻拍發了「SOS」信號。這是第一次使用這個信號。
1912年,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游輪首航遇險時,發送的是CQD(英國馬可尼無線電公司決定用CQD作為船舶遇難信號),但因D(—··)易於其他字母混淆,周圍船隻並未意識到是求救信號,沒有快速救援,在快沉沒時才使用的新求救信號SOS(···———···)發報。泰坦尼克號沉沒後,SOS才被廣泛接受和使用。
(6)在摩斯密碼中代表什麼字母擴展閱讀:
摩爾斯密碼需要發送時可以由電報公司根據要發的信的長度收費。商業代碼精心設計了五個字元組成一組的代碼,作為一個單詞發送。比如:BYOXO ("Are you trying to crawl out of it?");LIOUY ("Why do you not answer my question?");AYYLU ("Not clearly coded, repeat more clearly.")。
這些五個字元的簡語可以用摩爾斯電碼單獨發送。在網路用辭中,我們也會說一些最常用的摩爾斯商用代碼。現在仍然在業余無線電中使用的有Q簡語和Z簡語:他們最初是為報務員之間交流通信質量、頻率變更、電報編號等信息服務的。
1838年1月8日,Alfred Vail展示了一種使用點和劃的電報碼,這是摩爾斯電碼前身。
作為一種信息編碼標准,摩爾斯電碼擁有其他編碼方案無法超越的長久的生命。摩爾斯電碼在海事通訊中被作為國際標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當法國海軍停止使用摩爾斯電碼時,發送的最後一條消息是:「所有人注意,這是我們在永遠沉寂之前最後的一聲吶喊」!
『柒』 摩斯密碼的對照表,求
摩斯密碼的對照表如下:
(7)在摩斯密碼中代表什麼字母擴展閱讀:
一些有特殊意義的點劃組合,它們由二個字母的摩爾斯電碼連成一個使用,這樣可以省去正常時把它們做為兩個字母發送所必須的中間間隔時間。
AR:·—·—·(停止,消息結束)
AS:·—···(等待)
K:—·—(邀請發射信號)(一般跟隨AR,表示「該你了」)
SK:···—·—(終止,聯絡結束)
BT:—···—(分隔符)
···—·(我將重新發送最後一個單詞)
·· ··(同樣)
········(錯誤)
『捌』 摩斯密碼數字對應字母是什麼
摩斯密碼代表字母如下圖:
摩斯密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現代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 點、劃、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字元之間短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相關內容解釋
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通過點(滴)、劃(嗒)、停頓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字母、數字、符號。它是1837年,被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或者艾爾菲德·維爾(發明者有爭議)發明。
1901年12月12日,在位於加拿大東南角的紐芬蘭,接收到了從英國西南角的寶竇(Poldhu),用大功率發射電台發送「S」字元的國際摩爾斯電碼,「嘀、嘀、嘀」三聲微弱而短促的訊號,通過電波傳到2500公里外的大西洋對岸。無線電的誕生,讓摩爾斯電碼如虎添翼,開啟了無線電通訊的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