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各訪問
㈠ 川普要當「三教」共主是怎麼回事
特朗普親自設計首次外訪行程安排:首站沙烏地阿拉伯,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6個成員國領導人會談,出席有50個國家領導人參加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美國峰會,爾後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梵蒂岡、義大利,之後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再到義大利西西里島出席G7峰會。
特朗普強調,「希望通過此訪與穆斯林、基督徒及猶太人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對抗恐怖主義,為受戰爭蹂躪的中東地區帶來安全、機遇及穩定。」
與三大教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則意味著特朗普將與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合作,其用意只有一個——為「一帶一路」添堵,讓美國再次偉大。
這次專程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明裡說是實現「討論如何實現巴以和平」,其實特朗普心裡有數,「巴以和平」絕非旦夕之功,至少在他的四年任期內前景渺茫。重點在於總統外訪聲明稿中的後半句——「如何釋放巴勒斯坦的潛在經濟活力」,言下之意,反正猶太人有的是錢,多給點土地補償款,巴勒斯坦就這么算了吧。
擁有了猶太財團的支持,特朗普就能夠左右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財富流向。
㈡ 第一個到達中國的西方探險家是誰
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
出生於威尼斯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義大利旅行家、商人,代表作品有《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
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
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
《馬可·波羅游記》(又名《馬可·波羅行紀》、《東方見聞錄》)記述了馬可·波羅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所見所聞,後來在歐洲廣為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路線
一、第一次遠航
其父親和叔叔都是有名的遠東貿易商人,同時也是天主教徒。兩人於1255年出發向東,開始時並非想去中國。但是一路戰事紛發,在1264年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決定到中國。1266年,兄弟兩人到達元大都,見到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寫了一封信給教宗,托波羅兄弟帶回羅馬,請教宗派人到元朝,告訴元朝人關於歐洲人的生活方式。
二、第二次遠航
兄弟兩人回到義大利,此時第八次十字軍東征剛剛結束,第九次東征正在籌劃中。他們拿到教宗額我略十世給忽必烈的回信,於1271年動身返回中國。這一次Niccolò帶了他的兒子馬可。
他們從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陸,然後從陸路輾轉於1275年抵達元上都(開平),隨後又抵達大都(北京)。馬可的聰明一直非常討忽必烈喜歡,封他許多官,也派他到各地為元朝皇帝的使者。馬可·波羅去過中國很多地方和見到許多比歐洲先進的文化成就。
據他自己說在馬可波羅動身回歐洲之前,方濟各會神父孟高維諾受教宗尼各老四世派遣,於1291年經海路抵達中國泉州。
1292年,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委託,從泉州出發經海路護送蒙古公主闊闊真到伊兒汗國成婚。忽必烈答應他們,在完成使命後,可以轉路回國。1295年波羅一家人回到歐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可·波羅
㈢ 有人被證明在一個島上遇難並被發現還活著,最長的時間是多少
胡安娜·瑪麗亞,在傳教士綁架了她部落的其他成員後,她獨自在一個荒島上度過了18年。胡安娜和她的家人住在加州海岸外海峽群島的聖尼古拉斯島。
據信西班牙探險家胡安·羅德里格斯·卡布里略(Juan Rodriguez Cabrillo)在16世紀中期發現了這些島嶼。但這些島嶼實際上保存了古生物學家關於北美最早的人類居民的證據。當卡布里略成為第一個踏足加利福尼亞的歐洲人時,島上的土著人已經在那裡生活了大約一萬年。他們與自然以及鄰近島嶼上的丘馬什部落和加布里埃爾諾部落和諧相處。
喬治·尼德弗試圖證明這個故事的效果甚微。在一次旅行中,他看到了沙灘上的腳印和一個籃子,但直到1853年他第三次訪問該島時,他和他的狩獵隊才發現了籃子。他們以為籃子的主人在避開他們,就把籃子里的東西倒在地上。
當他們後來回來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回到了籃子里。幾個小時後,他們找到了胡安娜本人。那時,她已經50歲了。她穿著綠鸕鶿皮做的衣服,用鯨骨建了個小屋。她有一個灌木籬笆,甚至還有一些家犬。
㈣ 這人送教皇鐮刀錘子十字架是什麼意思教皇表情不是很自然啊
方濟各是解放神學代表人物,主張將天主教教義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有限結合。鐮刀錘頭是馬克思主義代的代表,十字架也是天主教的象徵。
馬克思主義,英文是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的不同角度
從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作出不同的回答。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㈤ 每年的5月24日是女王紀念日,那現在的女王和皇室會做什麼
現在的英國女王和皇室,自然不會像以前一樣,過著奢靡的生活。但是,畢竟是女王,生活的條件自然不是我們一般的平民可以比得上的。女王雖然不像以前一樣,擁有眾多的僕人來服侍,但是還是用許多的工作人員來照顧日常生活的。女王也會做許多平常的事情,例如偶爾做一頓飯、修剪修剪花草、練習一下插花之類的。
到了晚上,還會在一些場所舉辦舞會或者私人聚會,接受客人的拜訪,大家一起當面向女王表達祝賀。這種聚會一般會邀請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參加,不是普通人想參加就可以參加的。我們不能把女王太過神聖化,其實女王也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但同時,也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㈥ 2016發生的國家大事
2016年將有這些重大事件發生。下文按時間順序帶您一同展望未來一年的熱點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美國大選和中國首次舉辦G20年會。
一月
台灣舉行大選,有望選出首位女「總統」。
美國在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Cheniere Energy公司的碼頭開始生產用於出口的液化天然氣,為1969年以來首次。
全球領導人齊聚瑞士達沃斯,出席全球經濟論壇。請關注彭博特別報道。
越南召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改選領導人,制定政策。
聯合國監督員或得出結論,伊朗已經實施了7月份簽署的核協議要求的所有措施,從而使美國和歐洲取消制裁。
二月
美國第45任總統大選將從愛荷華州的黨團會議和新罕布希爾州的初選拉開序幕。內華達州的黨團會議以及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也將受到密切關注。
教皇方濟各訪問墨西哥。
奧斯卡頒獎典禮於洛杉磯舉行。
三月
美國開始拍賣波段,為更快的行動電話連接騰出空間。
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中國政府公布新五年規劃的詳細內容。
哥倫比亞政府和FARC叛軍結束在哈瓦那進行的和平協議談判,結束長達50年的爭斗。
美國召開被稱之為「超級星期二」的初選,並且阿拉巴馬、阿拉斯加、阿肯色、科羅拉多、喬治亞、馬塞諸塞、明尼蘇達、俄克拉荷馬、田納西、德克薩斯、佛蒙特、弗吉尼亞和懷俄明州召開黨團會議。
標志著引發敘利亞內戰的起義爆發五周年。
四月
投資53億美元的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預計將啟動。
聯合國舉行巴黎氣候協議簽署儀式。
韓國舉行議會選舉。
秘魯召開第一輪總統大選。除非某位候選人贏得逾50%的選票,否則將於6月份進行決選投票,同天議會選舉。
彭博新能源財經在紐約召開「未來能源」年度峰會。
五月
菲律賓選出立法機關和總統。
蘇格蘭進行議會選舉。
英國香煙簡易包裝法令生效。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日本三重縣召開會議,當地是具有2000年歷史的伊勢神宮所在地。
朝鮮勞動黨召開大會。
六月
美聯儲公布全國銀行的年度壓力測試。
美國最高法院會議結束,密切關注對平權行動、移民改革、墮胎和投票權的裁定。
英國有關是否脫離歐盟的公投最早可能在2016年年中進行,雖然截至2015年底,尚未有確定的官方日期。
七月
波多黎各面臨19.8億美元債務償付。
入主白宮的競選白熱化,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在黨大會上選出各自的總統候選人。
日本預期舉行參議院選舉。首相安倍晉三可能還會決定提前進行眾議院選舉。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的朱諾號(Juno)航天器開始探測木星。
八月
夏季奧運會在里約熱內盧召開。
美聯儲舉行傑克遜霍爾年會。
九月
俄羅斯舉行國家杜馬選舉。
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舉行年度會議。
20國集團領導人首次在中國召開峰會。
香港立法會選舉。
中國紀念毛澤東逝世40周年。
十月
諾貝爾獎在斯德哥爾摩宣布獲獎得主。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華盛頓召開會議。
十一月
美國選出總統並決定國會控制權。預期加州針對大麻合法化召開公投。
剛果民主共和國舉行大選。
中國雙十一購物狂歡,美國零售商亦將迎來「黑色星期五」。
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前往秘魯利馬,進行第28次年度會議。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東亞領導人在寮國召開峰會。
㈦ 教皇最喜歡去哪個國家
梵蒂岡。
梵蒂岡背後擁有的是羅馬教廷,一個擁有8億左右信徒的神聖教廷。而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就是其中一位忠實的信徒,拜登此次訪問歐洲之時,去的第一個國家就是梵蒂岡。而其目的就是為了盡早見到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天主教人士之一方濟各。需要注意的是,加上這一次會面,已經是拜登第四次會見方濟各了。
㈧ 中世紀文化交流方式是什麼歐洲的探險與貿易又是怎樣的
歐洲同中亞、東亞的直接交往,始於13—14世紀。此時,在成吉思汗和其繼承人統治之下的蒙古人正從中亞向外擴張,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那時優秀的基督徒,包括教皇與法王路易九世,預見到如果蒙古人改信基督教,他們將會成為十字軍反抗穆斯林最可貴的同盟軍,另外還是一種將基督教擴至其他地區的方法。
最後於1245年,一位名叫約翰的聖方濟各會修士柏朗嘉賓被派往遠行,途經波蘭、俄國,又前行了3000英里,來到了蒙古大汗的首都。約翰拜見了大汗,並不是很成功,可是兩年後他回國了,詳盡地寫出了自己的旅行與觀察筆記。之後沒多久,還有一位名叫威廉的聖方濟各會修士魯布魯克,也被派執行相同的使命。威廉自君士坦丁堡向北,又向東繞過黑海與裏海,在蒙古大汗那兒住了半年時間,他也未達到自己的主要目的。但是他所寫的書卻介紹了很多情況,頗受歡迎,有利於激發歐洲人對遙遠陌生的亞洲各地的興趣。
在中國的傳教士
亨利親王與瓦斯科·達·伽馬
當然,新水路的可能性是葡萄牙人提出來的。他們居住在歐洲的西南角端,而且已沿著非洲蜿蜒的海岸走了很遠。他們為什麼不一直走下去呢?或許再向前走一些,海岸便會向東轉,前往印度群島與契丹的路就通了。他們知道非洲是廣闊而充滿危險的,但是他們卻一直夢想環繞著它航行。
航海家亨利親王實現這種夢想,是葡萄牙皇室干練的亨利親王一生的理想。他常被稱作航海家亨利,出生於1394年,卒於1460年。雖然他自己並未真正駕駛過船,可是他卻幫助他的同胞去征服海洋,還贏得了一部分世界貿易。首先,他在葡萄牙建立了一座航海學校,吸引當時最擅長航海的義大利航海者與最有學識的地理學者們來到這所學校,而且學校每年向外輸送包括戰士、商人與傳教士的海上遠征隊。他們再次發現了馬德拉群島與亞速爾群島,並建立殖民地,他們沿著未探測過的黑大陸的海岸越走越遠。當時的地圖只畫到了黑暗的邊緣,可是航海者的羅盤卻不分晝夜地指引他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