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球訪問
『壹』 作文 《尋訪外星球》400字
20年後,我已是一名出色的天文學家。
今天要去水星上探尋生命。我就駕駛著x2號宇宙飛船,向水星駛去。
到了水星我一下飛船就看到了十分奇異的景象!一個個外星家園全部是水果形狀,非常逼真。有香蕉型的、有菠蘿型的、有蘋果型的,看起來讓人垂涎欲滴!
忽然,一個飛碟駛來降落在我的身旁。一個外星人說著一些我聽不懂的話,我趕忙打開萬能翻譯機——將他的話立即翻譯出來了,他說:你是誰,為什麼要來這里?是不是想霸佔我的家園?
我急忙說:「我是從地球上來的人類,專門來這里探索生命的,不會傷害你們!」
他聽懂了我的話,示意讓我上飛碟,把我帶到了外星賓館,熱情的款待了我。
隨後又帶我參觀了他們的科技研發基地。他們的激光比地球上的光還快!超越了歷史的記錄!一光年的路程,他們的激光一秒鍾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臨走的時候他送給了我一個智能手錶,用它可以和水星上的所與人隨時交流!不光是這,這塊手錶還有電腦的功能和接打電話的功能!
「高廷煜,起來了!再不起就要遲到了!」我從么中被驚醒。
唉,為什麼是夢呢?如果是真的那該多好呀!
『貳』 訪問地外星球的空間探測器是什麼樣子的
運載火箭的應用以及人造衛星的升空,對人類了解宇宙空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對於探測更高、更遠的其他星球便顯得無能為力了。但火箭以及衛星的發射畢竟為人類探測外星指明了一條道路。
地球文明訪問外星的使者——空間探測器便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了。空間探測器是一種無人航天器,裝載有科學探測儀器,由運載火箭送入太空,飛近月球或行星進行近距離觀測,做人造衛星進行長期觀測,著陸進行實地考察,或採集樣品進行研究分析。這對人類了解外星球具有很大的意義。
人類所發射的空間探測器已經為人類征服太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它們不但為人類的登月計劃開辟了道路,而且已經遍訪了太陽系各大行星及其衛星等。目前,人類發射的空間探測器正在向太陽系外更遠的星球跋涉。我們有理由相信,空間探測器必定在人類征服太空的旅程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叄』 外星球上真有外星人
在銀河系180億個行星系中,假如1%的星系有生命的可能,那麼概率是1.8億多;在這1.8億中,假如1%有生物,那麼概率是180多方;在180萬中,假如有1%是有智慧生物,那麼概率是1.8萬。如果算上河外星系,概率會高得嚇人。因此,"人類是宇宙獨苗"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每當繁星燦爛的夜晚,我們仰首蒼穹,一道白練般的銀河橫亘天際,北極星旁的仙女座星雲隱隱向人們訴說著那耳聽不見的故事。此時,牛郎織女的神話、嫦娥奔月的傳說、北極仙翁的故事,早已在心頭環繞,追隨屈原問天的古音,我們斗膽問蒼天:蒼茫浩宇,可有親朋? 宇宙之中除了星辰以外,還有生物嗎?有沒有像人類這樣偉大的智慧生物?宇宙沒有回答!是默認,還是不屑一顧? 這不能怪偉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為我們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在我們提出問題之前,在我們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個確定不疑的答案,那就是: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獨苗。 地球是宇宙獨苗的看法自古就有。大家不會忘記,中世紀時候的西方,宗教神學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萬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當然,這不僅是西方的問題,幾乎在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類似的看法。中國人就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才叫"中國"。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白,我們歌頌地球,並不是真正歌頌地球的偉大,而是變著法子歌頌人類的偉大,"世間萬物,惟人為大",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地球是宇宙中心","人類是宇宙的獨生子"的觀念早已深深根植於人們的腦海。 如果說以上的觀念產生於認識的落後,尚有情可原,但問題是這同人們的認識似乎沒有關系。事實上,直到今天還有相當多的人抱有同樣的看法,現代科學在打倒迷信的時候,似乎也無意消除地球中心論觀念,相反,許多科學家都在積極尋找證據,來證明地球人類是宇宙獨生子的宗教觀念。因此,關鍵在於人類自高自大的本性。 然而,不論人們如何小心翼翼維護著那易於破碎的自尊心,科學本身的發展正一下又一下,一點又一點,將那本來早已千瘡百孔的自尊心敲得粉碎,人們正被迫接受如下事實: 正如我們今天把世界看成一個整體一樣,實際上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完美的整體,我們地球及太陽系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幾乎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同樣的,正如目前所有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不能脫離世界整體性影響一樣,在宇宙中各星系的存在與演變也存在著相互的作用。當我們的文明正沖破地球引力邁向宇宙文明之際,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整個字宙中,能夠有意識地影響地球發展的絕非僅有人類(人類影響地球的歷史充其量只有200萬年的時間,僅佔地球時間的1/2500),浩浩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人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生命的生成與毀滅,乃是宇宙運行中必不可免的日常小事。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概率:現代天文學公認,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大約有3000億顆恆星,至少有180億個行星系,假如這其中只有1%的行星系可能存在生物,那麼數字依然是龐大的,乃有1.8億之多。再假如,這其中1%的行星繫上有生物,那麼我們得到的數字仍將是180萬。讓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每100顆有生命的行星,只有貝顆居住著智力水平與人類相等的生物,那麼我們的銀河系有可能存在高級生命的行星仍有1.8萬之多。這才是僅僅我們一個銀河系,宇宙中間又存在多少個類似銀河系的巨大星系呢?恐怕是一個嚇人的天文數字。 因此,單從概率的角度講,地球人是宇宙間唯一智慧生物的觀點是幼稚可笑的。毫無疑問,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復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美國宇航局最近宣布,他們在地球附近的波雷爾利斯恆星周圍發現了一顆繞其公轉的新行星,這顆行星與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大小差不多。新發現的行星距離恆星3700萬公里,是地球距太陽的1/4,比水星離太陽的距離還要近,其表面溫度估計達到200℃-260℃,在這種溫度下,地球生物是很難生存的,但宇宙中可能存在耐高溫的生物。這顆行星的發現,使人們增強了信心,太空中很可能有大量存在生命的行星。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右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
『肆』 怎麼去外星球
只要你會操作飛船,知道一些基本常識,有宇航服,差不多就行。還有,必須有一個能生存的星球。
『伍』 歷來各國登上的星球
人類歷史上一共上過外太空幾次:【前蘇聯】:1965年3月18日,蘇聯「上升號」飛船的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行走.他飄出宇宙飛船,以每小時1.5萬英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了10分鍾.
【美國】:1965年6月3日,美國雙子星座飛船第2次載人發射,愛德華·懷特手持機動裝置步入太空,實現了美國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中國】:2008年9月27日下午,42歲的中國宇航員翟志剛,成功地登上了太空,完成創建中國太空站的第一步,這一事件使中國政界和科技界人士感到非常的自豪和滿足.
翟志剛在搭檔劉伯明的協助下成功回收了在艙外裝載的固體潤滑材料試驗樣品裝置,突破進出艙技術,完成了這次太空行走任務.另一名太空人景海鵬留守返回艙,負責與地面之間的通訊工作.
2.去過哪些外星球:月球
3.是不是只有一次是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那是唯一一次上外星球:不是
4.那次是哪年:1961
5.後來人類還登過月球嗎:當然,中國就去了
6.人類下次登月球要到哪年:天曉得,沒有具體答案
7.人類什麼時候能登上火星、金星等等外星球:天曉得
8.人類發射的探測器等工具最遠到過什麼外星球:月球
9.出過太陽系嗎: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