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訪問台灣
㈠ 印度尼西亞到台灣飛機多久
兩小時。印度尼西亞地區可以直達中國的飛機場只有雅加達機場,雅加達到台灣距離約為2621.14公里,如果搭乘飛機的話,按照飛機的速度需要2小時到達,是比較快的。
㈡ 印度與台灣海峽接壤嗎
印度與台灣海峽相距幾千公里,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
台灣海峽(Taiwan Straits),簡稱「台海」,是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北起台灣省台北縣富貴角與福建省福州平潭島連線,南至福建東山島與台灣鵝鑾鼻連線。
㈢ 印度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影響
印度和中國在歷史上同樣是「被入侵的大陸」,在五十年代曾經建立了良好的國際關系。然而,為時不久,印度某些極端的民族主義勢力錯誤地把對外擴張作為印度發展的「捷徑」。九十年代初,印度又調整了國家安全戰略,明確提出在二十一世紀初爭當世界一流強國的目標。為此,實現了軍事戰略由八十年代確立的「區域有限威懾」向「區域全面威懾」的轉變。面對中國、巴基斯坦以及海洋軍事大國的現實環境,印度要稱霸東南亞並在二○一五年前進入「世界級軍事大國」,就必須以軍事實力為基礎、核力量為後盾,威懾中國,遏制巴基斯坦,爭奪印度洋控制權。這就要求印軍具備對國家領土、領海、領空的控制能力及在印度洋、孟加拉灣、阿拉伯海保持實力優勢,對次大陸地區及附近島嶼保持戰略核威懾和常規威懾能力,在中東、東南亞和南中國海取得應急制海權等實力。這是一種不同於美國「全面威懾」戰略全球性和「攻巴防華」的「區域威懾」有限性的地區霸權戰略。在此戰略定位下,印度軍方制訂了「西攻、北抗、南下、東進、內穩」的全方位的戰略方針。即:對巴基斯坦採取積極進攻態勢,以徹底打敗巴基斯坦;對華採取攻勢防�戰略,保持軍事優勢,固守既得利益,穩住並遏阻我發展海上力量和南下收復失地;積極發展海軍,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度洋;保持和加強對東亞、東南亞的影響,並干預亞太事務。
在印度的「區域全面威懾」戰略中,對華戰略始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一九九八年,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卻公開宣稱:「中國的威脅遠遠大於巴基斯坦」,「是印度最大的威脅」,並以此為據確定了以實力為後盾,以爭奪領土為目標,以高技術戰爭為藍圖的對華軍事戰略構想,力爭在二○○五年之後具有同我打一場具有信息時代背景、核威懾條件下的高強度局部戰爭的能力。
由於印度的軍事戰略構想始終是與領土問題聯系在一起的,並且具有不惜一戰思想,例如,所確立的「領土蠶食、內部顛覆、軍事優勢、戰略威懾」的攻勢原則等,因此,影響未來中印關系的第一個問題仍然是,中國能否就範於印度「保東、守中、攻西」和懾止我突入印度洋的最低對華軍事戰略目標。目前,印佔領著中印邊境爭議區四分之三的面積,成為既得利益者,為保持此現狀並不斷擴大成果,印在中印(錫)邊境地區的現階段戰略方針是攻勢性的「三段結合,謀求平衡,穩定全線」的方針;在東、中段地區則採取「守勢」戰略,而在西段仍為「攻勢」思想。從長遠看,印度實行全線重點推進的進攻性戰略方針不會改變。在海上,印度明確提出了:在印度洋水域,實行「發展自己,擴大影響,遏阻他國」的方針,並全面擴大軍事活動范圍,炫耀武力。在其加強海軍建設,提高海洋控制力的同時,特別提出了要防止中緬關系的發展,為實行牽制,印度海軍進入我南海地區與菲律賓海軍進行軍事演習。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對外貿易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運輸線關繫到我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可以說,一九九三年發生的「銀河號」事件對我們思考國家安全問題具有劃時代的象徵意義。
然而,領土爭端、海上交通遠遠不是問題的全部。為實現其對華戰略目標,印度從政治、外交、軍事等各方面都採取了措施。軍事上,印度的「北抗」策略正在向「北進」演變。
考察影響未來中國安全的周邊因素顯然不僅以上三大因素,但是,這三大主角互動所造成的影響將更為巨大。首先是冷戰後亞洲地區的「聯盟戰略」經過瞬間的調整,已再次復興:美日聯盟向共同參戰邁進新步伐,勢力范圍進一步擴大。其次,美印、日印關系的發展從軍事交往切入,引起國際間普遍關注,這種完全出於權益之計的合作可能加速對華的破壞性影響。再者,美日在台灣問題上的默契成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大變數;美印在西藏問題上的合作也達到了默契的程度;日印合作在地緣和領土問題上構成了對我國最佳的斜線戰略牽制,日首相森喜朗二○○○年八月下旬對印度訪問時直言不諱地表示了聯手印度遏制中國的企圖:「關於日印關系,只要看一眼地圖就可一目瞭然,這在戰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對稱夾擊中國的戰略構想對日印顯然已瞭然於胸。最後,美日防務指針和印度的印度洋戰略在威脅中國經濟發展方面不謀而合,客觀上已形成左右中國對外經濟命脈、制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力量。無論是主觀願望,還是客觀現實,周邊這三大戰略因素的發展及其互動,是中國未來安全穩定不可忽視的因素。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zhengfa/34221/200103/18329433/#
㈣ 我想從印度出發過境新加坡(旅遊)然後入境台灣,我持台灣護照,請問新加坡過境簽是否可以最長為幾天
台灣護照是可以免簽30天入境新加坡
㈤ 請問台灣人持台灣護照在印度當地能辦理落地簽嗎
不行哦
印度並沒有對台灣開放免簽或是落地簽 必須去印度領事館或是大使館申請簽證
印度只有對幾個少數國家地區開放落地簽
㈥ 中國台灣印度巴基斯坦
這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的。雖然巴基斯坦是從印度獨立出去的,但是在英國殖民印度這前,印度並不是一個像中國那樣的統一的國家。
㈦ 2012年7月3日台灣前往釣魚島宣誓主權,為什麼會有3名印度尼西亞漁工同往請哪位見多識廣的樓主幫忙解答下哦
台灣由於勞力短缺,
在漁業上尤其嚴重,
常因為漁船人手不足而無法出海作業,
所以台灣引進了很多外國勞工擔任船員,
除合法之外,更有許多非法的勞工在外海船隻上等著台灣漁船招募。
所以現下台灣出海的漁船大都只有船長大副等少數幾人為台灣籍,其餘很多都是印尼越南菲律賓甚致咱大陸的漁工。
唉~~可惜了!,當初若是找一艘有我大陸人的漁船就好了。
那麼就是兩岸人民共同前往了,
實在可惜呢!
㈧ 印度尼西亞到台灣有免簽嗎
應是印尼吧,印尼是采落地簽證.也可站上電子簽證.但不是免簽證.
㈨ 印度卻積極拉攏,緬甸會不會真的倒向印度
精彩發現:解放軍演習敲打,印度卻積極拉攏!緬甸會不會真的倒向印度?
日本是中國的宿敵,而今印度又緊隨其後,遏制中國。印媒稱,由於中國在亞太地區越來越強勢的宣示領土權利,印度和日本要當好該地區的「穩定器」。印度究竟是;穩定器"還是;干擾機,只有印度心知肚明。
ps緬甸自古就和中國經商還有緬甸的果敢就是中國人他們的語言就是國語錢也是人命幣還有緬甸不承認漢族但漢人有6萬多比例很大的總之緬甸離不開中國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