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希爾訪問朝鮮

希爾訪問朝鮮

發布時間: 2022-11-16 14:07:48

A. 互聯網之我見

當今世界上最有名的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

安東尼·羅賓本來是一名貧窮潦倒的小夥子,26歲時仍然住在僅有10平方米的單身公寓里,洗碗盆也只能在浴缸里洗,生活一團糟,人際關系惡劣,前途十分暗淡。

然而自從他發現內心蘊藏著無限的潛能之後,生活便開始大為改觀,成為一名充滿自信的成功者。如今,他是一位白手起家、事業成功的億萬富翁,是當今最成功的世界級激發心靈潛能專家、成功的創業家及卓越的咨商顧問,他協助職業球隊、企業總裁、國家元首激發潛能,渡過各種困境及低潮。他的著作<<喚醒心中的人>>、<<激發心靈潛力>>等在全世界已有十數種譯本,受益的人不計其數。

亞洲成功學權威陳安之

世界潛能大師安東尼· 羅賓亞洲最得意門生,亞洲地區唯一授權代表

國際頂尖銷售訓練導師,世界華人成功學權威、亞洲成功學權威

目前是亞洲地區人類新行為科學——神經語言學NLP及NAC權威

從23歲開始創業,運用他所教的知識,短短4年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

頂尖銷售之路網站,傳播世界頂尖成功理念,助您快速達到成功巔峰!

傳奇的訪問

到底希爾博士是怎樣得到卡納基這創富學的「傳承」?

拿破崙.希爾,一八八二年誕生於美國維珍尼亞藍嶺山中的一棟平房木屋裡。少年時代的希爾,靠當新聞記者的收入去完成喬治市立大學法學院的學位。而這份記者的兼職也替希爾的一生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

由於他在工作上傑出的表現,希爾獲得了田納西州州長羅拔.泰勒的青睞,禮聘這位年方二十一歲的青年人去替他的雜志社(BOB TAYLOR』S MAGAZINE)撰寫名人的成功史。

希爾第一位要訪問的,就是當時全美首富,鋼鐵業大王安德魯.卡納基。

希爾做夢也沒有想到,這訪問是一個歷史性的安排——它不只改變了希爾的一生,也改變了以後無數追求成功人士的生命。

安氏與希爾一見如故,對這位充滿工作熱誠、充滿理想與干勁的小夥子大為欣賞,百忙中抽空讓希爾做了一個三小時的訪問。

當這訪問完成了的時候,以知人善任著名的卡納基心中已認定了這位年剛弱冠,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為「衣缽傳人」;安氏邀請希爾在他的巨宅中住了三天三夜,而在這段時間裡面,將「自我創富」的秘密和盤托出,為希爾「開竅」,替希爾「印心」。

希爾的選擇

三天三夜之後,希爾已掌握了這世界上最大的創富秘密。但洋溢著科學求證精神的卡納基,並沒有就此停止;他要求希爾,用二十年的時間,訪問全美最富、最具盛名的五百位人士,去證實這創富學的可行性,去替這秘密學問作出注腳,去將這學問系統化,然後將這秘密公諸於世,裨益後世。

但安氏有一聲明:除了寫介紹信為希爾引見這些名人,他不會在這二十年的時間內對希爾作出任何經濟的支持!

在他的演說里,希爾曾經這樣說過:「試想想:全美國最富有的人要我為他工作二十年而不給我一丁點薪酬。如果是你,你會對這建議說YES抑或NO?」

絕大部分以「實際」為務的人,面對這樣「荒謬」的一個建議,肯定是會推辭掉的。但希爾信任自己的直覺,遵從他那「內在聲音」的指示,毫不猶豫地對卡納基說:「卡納基先生,我不單只接受你的建議:你可以信賴我會好好的將任務完成!」

安氏當時開懷的說:「我很喜歡你答這問題的方式。這責任就託付給你了!」兩個傳奇人物的相遇,三天三夜的口授心傳,一個一言九鼎的承諾:成功學,就是這樣誕生了。

希爾的發跡

由於卡納基的引薦,希爾接觸了不少名人。他的才華被這些大人物所賞識,從此平步青雲,登上龍門。

希爾當過大學顧問、著名雜志的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他也正式踏入政界,先後當過西維珍尼亞州參議員蘭杜夫的顧問,與三任美國總統的親信幕僚。

亦商亦政的希爾,成為朝野人士的寵兒。他成了大商賈、大政治家、特別是推銷員、追求「自我進步」(SELF—DEVELOPMENT)人士亦師亦友的成功學大宗師。

在紐約北面的加士基山,希爾建立了他的王國。這地方有一個可以容納四十個大房間的「客人酒店」,而這「酒店」大部分時間都是客滿。希爾的受歡迎程度,由下面的例子可見一般。希爾說:「有一次,我通知一些朋友到我家來湊熱鬧,搞一個野火會。我預算大約有一百人會來。誰知道,足足來了三千人!公路的汽車有兩英里長——那幾位交通巡邏員永遠不會寬恕我闖了這個「禍」。

一九三七年,希爾成功學的結晶《思考致富》面世了。此書轟動一時,人皆稱頌,令希爾的事業,達至一個新巔峰。他的盛名,在美國以外的友邦展開。菲律賓第一任總統桂桑爾與印度聖雄甘地,都對希爾的學說大大嘉許。

希爾博士訪問過,同時對成功學大大嘉許,極力推薦的名人包括:美國四位總統老羅斯福、威廉·塔夫特、伍德羅·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石油大王洛克斐勒;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發明電話的貝爾博士等等...

希爾創立的「拿破崙.希爾基金會」已成為數代以來,美國富豪名士的「成功人少林寺」,而希爾亦被譽為「百分富翁的創造者」(KINGMAKER OF MILLIONAIRSS)

印度聖雄甘地與希爾博士會過面,讀過他的著作後,下令全國流通《思考致富》一書,希望能藉此幫助印度脫離窮籍。雖然甘地這個願望未能達成,但自此以後,不知幾許印度富豪,皆因此書而誕生。

一九一O年,希爾成為一位菲律賓人桂桑爾(MANUEL QUEZON)的政治顧問。在提供桂氏政治方案之餘,希爾更將他的「自我創富學」傾囊相授,令桂氏的「成功意識」大大增加。二十四年後,桂桑爾成為菲律賓的第一任總統。

成功學---「貧者因此而富,富者因此而貴。」您想成為巨富嗎?

B. 關於美國對朝核問題態度的相關資料。

朝核問題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美國根據衛星資料懷疑朝鮮開發核武器,揚言要對朝鮮的核設施實行檢查。朝鮮則宣布無意也無力開發核武器,同時指責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鮮半島核危機由此爆發。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資料,朝鮮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核技術研究。60年代中期,在蘇聯的幫助下,朝鮮創建了寧邊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訓了大批核技術人才。當時,朝鮮從蘇聯引進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應堆,使朝鮮核技術研究初具規模。此後,寧邊成為朝鮮核工業重地。寧邊核設施位於朝鮮首都平壤以北約130公里處,是朝鮮主要的核研究中心。寧邊5兆瓦核反應堆屬於石墨反應堆,於1980年動工,1987年建成。這種核反應堆的廢燃料棒可被用來提取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鈈。
美國從1958年開始,在朝鮮半島南部及其臨近地區部署了大約2600件核武器。部署在韓國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導彈、核炮彈等,其針對朝鮮的目的很明確。美國還對韓國提供了核保護傘。
盡管前蘇聯和中國都曾經對朝鮮的安全做出過承諾,但是,這種承諾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護傘;而且,在朝鮮戰爭結束後,蘇聯和中國都沒有在朝鮮長期駐軍,因此,在核領域的安全問題上,朝鮮與中國或者蘇聯的關系並不密切。
這種態勢導致以下後果。第一,朝鮮在安全上更傾向於發展戰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賴與蘇聯或中國的軍事同盟關系。其次,由於當時蘇聯和中國在安全上給朝鮮的承諾不包括核領域,因此,兩國對朝鮮核武器發展政策的影響力也極其有限。
1974年,朝鮮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1985年12月,朝鮮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按照該條約規定,成員國必須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其核設施的檢查,但朝鮮卻一直拒絕接受其檢查。
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起關注朝鮮的核項目,1988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對國際宣稱朝鮮在寧邊的核反應堆已經能生產可製造兩至三枚原子彈的鈈,此舉立刻引起朝鮮的強烈反應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1991年9月27日,時任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宣布,撤除美國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戰術核武器。這是當時東西方全球戰略互動的一部分,它在事實上大體滿足了朝鮮要求美國撤出駐韓國核武器的呼籲,客觀上推動了朝鮮核問題的積極轉變。
1991年底,朝鮮半島北南雙方簽署了互不侵犯協定;韓國政府宣布韓國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國已經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韓雙方簽署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
1992年1月底,朝鮮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簽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協議。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鮮接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6次不定期核檢查。但是,1992年下半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與朝鮮就視察問題出現摩擦。
1993年3月12日,朝鮮第一次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朝鮮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國和朝鮮進行了副部長級的談判,並於1993年6月11日達成一個聯合聲明。原則上,這次核危機得以解決,實際上,雙方仍有很多爭執。
1994年5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對朝鮮進行核項目調查並對其進行制裁。1994年6月,美國前總統卡特前往平壤斡旋,與朝鮮政府達成了《朝核問題框架協定》,此一協議是朝鮮核危機的直接淵源。按照《朝核問題框架協定》的要求,朝鮮必須凍結其各種核項目,並在所有核設施上加裝監控系統,禁止一切關閉項目的重啟。
因擔心朝鮮發展核武器,1994年10月21日,美國與朝鮮在日內瓦簽署了一項關於朝核問題的《朝美核框架協議》,朝鮮凍結其核設施,美國牽頭成立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負責為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並提供重油,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此後,寧邊5兆瓦反應堆中8000根乏燃料棒被取出封存。
然而,美、日、韓三國協助朝鮮拆卸石墨反應堆並幫助朝鮮建設兩座輕水反應堆的承諾一拖再拖。這兩座反應堆的發電能力約為2千兆瓦。
2001年,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George Walker Bush)上台後,美國對朝政策變為強硬,並於2002年初將朝鮮與伊朗、伊拉克一起稱為「邪惡軸心」,媒體披露的美國《核態勢審議報告》也將朝鮮列為使用核武器的對象之一。
2002年10月美國總統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平壤後,美國宣布朝鮮「已承認」鈾濃縮計劃,並指控朝鮮正在開發核武器。朝鮮則表示,朝鮮「有權開發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厲害的武器」。同年12月,美國以朝鮮違反《朝美核框架協議》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隨後,朝鮮宣布解除核凍結,拆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其核設施上安裝的監控設備,重新啟動用於電力生產的核設施。
2003年1月10日,朝鮮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再次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同時朝鮮表示無意開發核武器。朝鮮核危機正式爆發。
[編輯本段]朝核六方會談
為使朝核問題和平解決,中國政府積極斡旋,於2003年4月促成有朝鮮、中國、美國參加的朝核問題三方會談。
2003年8月,中國在北京舉行有中國、朝鮮、韓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參加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確立了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原則。截至2008年6月,六方會談已進行到第6輪。
第一輪六方會談(2003年8月27日至29日)
各方認真、全面地闡述了各自的原則立場和方案設想,並達成重要共識,即確認朝核問題應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的原則。
第二輪六方會談(2004年2月25日至28日)
朝鮮強調只有美國放棄對朝敵對政策,朝鮮才能放棄核計劃。在此基礎上,朝鮮提出「口頭對口頭」原則作為第一階段行動措施,即朝鮮凍結核武器計劃,美國相應放棄對朝敵對政策。美國重申,在關切的問題解決後,美國最終願與朝鮮實現關系正常化。在棄核目標上,美方再次重申「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轉地放棄核計劃」概念。與會六方最終以《主席聲明》的形式闡明了各方共識,這是六方會談首次以書面文件形式確定會談的成果。
第三輪六方會談(2004年6月23日至26日)

朝鮮進一步明確棄核意願,首次表示可以透明地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相關計劃。美國則提出了一項包括朝鮮棄核,同時也涵蓋了朝方的安全關切、能源需求以及取消封鎖要求等內容的「轉變性方案」。但雙方在棄核的范圍和方式以及關於核凍結的范圍和相應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最終,與會各方同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按照口頭對口頭、行動對行動」的原則尋求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途徑。
第四輪六方會談(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第一階段會議;9月13日至19日第二階段會議)
經過兩個階段艱苦談判,各方通過了六方會談進程啟動以來的首份具有實質內容的共同聲明(9·19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美方確認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各方尊重朝方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等。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 (2005年11月9日至11日)
第一階段會議通過的《主席聲明》中重申,將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全面履行共同聲明,早日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穩定。此後,會談曾因朝鮮反對美國的金融制裁而陷入僵局。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2006年12月18日至22日)
經過各方努力,在停頓13個月後,第二階段會議於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重啟。在朝美及有關各方進行了密集、深入的雙邊和多邊磋商後,22日宣布休會。會後發表第四份《主席聲明》,以「兩個重申」向外界傳達了六方在本階段會談中取得的共識:重申通過對話和平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標和意志;重申認真履行9· 19共同聲明,根據「行動對行動」原則,盡快採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共同聲明。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2007年2月8日至13日)
經過一年多的反復磋商,六方會談終於峰迴路轉。2007年2月13日,第三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的共同文件(2·13共同文件),內容包括朝方關閉並封存寧邊核設施,並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重返朝鮮進行必要的監督和驗證,以及各方同意向朝鮮提供價值相當於100萬噸重油的經濟、能源及人道主義援助。
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 (2007年3月19日至22日)
第一階段會議如期舉行,各方聽取了五個工作組的報告,就落實起步行動和下一階段行動計劃進行了探討。會後各方發表了第一階段會議主席聲明。重申將認真履行在9·19共同聲明和《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諾。
六方會談團長會(2007年7月18日至20日)
會後發表新聞公報,各方就六方會談下一階段工作達成四點框架共識,各方同意採取工作組會議等3個步驟落實達成的框架共識。
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
2007年10月3日,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的共同文件。根據文件,朝鮮將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並全面申報核計劃;美國根據朝方行動並行履行其對朝承諾。
六方會談第二次會間團長會(2008年7月10日至7月12日)
重點討論進一步全面均衡落實第二階段行動的措施和步驟。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各方同意在六方會談框架內建立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驗證和監督機制。
六方外長非正式會晤(2008年7月23日)
朝鮮核問題六方外長非正式會晤在新加坡舉行。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主持,朝鮮外相朴義春、美國國務卿賴斯、日本外相高村正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及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柳明桓出席。
[編輯本段]朝鮮的核設施
20世紀50年代末,朝鮮就已開始了核技術的研究工作。前蘇聯在1965年幫助朝鮮建立了「寧邊原子能研究所」,培訓了部分核技術人才。當時,朝鮮從前蘇聯引進了第一座800千瓦的核反應堆,核技術研究初具規模。寧邊成為朝鮮的核工業重地,這里能提煉濃縮的鈾元素,可用於生產核武器,因而也成為美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格外關注的地方。
到20世紀末,朝鮮相繼建成了6個核研究中心、2座研究性質的核反應堆和1座核電試驗堆,已在全國范圍內探明可開採的鈾儲量多達400萬噸,有6座鈾礦可以開采。
朝鮮已建成3座二氧化鈾轉化廠、1座天然鈾燃料組件製造廠和1個核廢料貯存場,基本建成了從鈾礦開採到核廢料處理的核燃料循環體系,具備了研究、製造核武器的能力。
1989年,朝鮮承認在寧邊建成的一個電功率為5兆瓦的石墨冷卻研究用反應堆因為鈾燃料棒外表鋯層破損,不得不對核廢料進行後處理,並因此獲得130克鈈。
朝鮮寧邊核設施
寧邊核設施位於朝鮮首都平壤以北約130公里處,是朝鮮主要的核研究中心。這里擁有朝鮮唯一的正在運轉的5兆瓦核反應堆。
寧邊核反應堆屬於石墨反應堆,1980年動工,1987年建成。這種核反應堆的廢燃料棒可被用來提取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鈈。
朝鮮輕水反應堆問題
根據1994年10月朝美兩國在日內瓦簽署的關於朝核問題《框架協議》,朝鮮凍結其現有的核計劃,美國則負責在大約10年時間內為朝鮮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兩座1000兆瓦的輕水反應堆;在輕水反應堆建成前,美國將同其他國家一起向朝鮮提供重油,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
為了履行美朝核框架協議,並為此籌集資金和提供技術,在美國的推動下,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於1995年3月9日在紐約成立,成員包括韓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芬蘭、阿根廷、智利和部分歐盟成員國。同年6月13日,朝鮮和美國在吉隆坡達成落實日內瓦核問題框架協議的具體方案。雙方重申履行日內瓦協議的政治承諾。輕水反應堆的模式將由能源開發機構選定,它將是由美國設計、採用美國技術、當前正在生產的先進型。朝美雙方將盡早締結有關輕水反應堆的協議。同時,朝鮮將盡早與能源開發組織舉行談判,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1995年12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與朝鮮在紐約簽署了向朝鮮提供兩座輕水反應堆的協議。根據協議,這兩座分別為1000兆瓦的輕水反應堆將於2003年建成完工,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將負責提供建造兩座輕水反應堆的技術和資金。而朝鮮將在輕水反應堆建成之後的20年內,每半年支付一次不帶利息的建造費。
1997年7月,朝鮮與半島能源開發組織決定同年8月開始動工修建輕水反應堆。但在《框架協議》執行過程中,由於美國不斷懷疑朝鮮仍在繼續從事核武器的開發,加上資金籌措困難等因素,使原計劃2003年完工的電站工程至今僅僅完成約24%。
2002年12月,美國以朝鮮違反核框架協議為由停止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朝鮮則宣布解除核凍結,重新啟動電力生產所需的核設施。
2003年1月,朝鮮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1月6日,朝鮮宣布,由於美國通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停止履行朝美核框架協議中關於在朝鮮建設輕水反應堆的義務,美國必須向朝鮮支付違約金。在此之前,朝鮮將扣押為輕水反應堆建設而運入施工地區的所有裝備、材料及技術資料。11月21日,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在紐約宣布,該組織在朝鮮建設兩座輕水反應堆的工作暫停1年,至2004年12月1日。2004年11月,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宣布把在朝鮮修建輕水反應堆的計劃再凍結1年,在2005年12月1日凍結期滿之前再對計劃的前景加以評估,並作出決定。
[編輯本段]朝核問題大事記
朝鮮半島自朝鮮戰爭以來一直存在著軍事對峙,朝核問題實際上是冷戰對抗的延續。朝鮮指控美國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美國則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朝鮮認為,朝鮮核問題是由美國敵視朝鮮政策造成的,要解決核問題首先需美國轉變對朝政策。朝鮮重申,只要美國不放棄敵視朝鮮政策,朝鮮也就不能放棄核遏制力。為解決問題,朝鮮一直要求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並多次提議與美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美國則要求朝鮮先行放棄核計劃,並堅持認為處理朝核問題的恰當方式是通過多邊對話。
為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中國政府積極斡旋。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舉行了三方會談。朝鮮在會談中曾提出同時消除美朝安全疑慮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要求美國作出回應。同年8月27日至29日,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在北京舉行首輪六方會談。
2005年
5月,朝鮮宣布從核反應堆內取出8000根廢燃料棒,並稱由於美國布希政府2002年12月撕毀了以提供輕水反應堆為核心內容的朝美框架協議,並以核武器對朝鮮進行威脅,朝鮮重新啟動了根據框架協議凍結的5兆瓦核反應堆,並恢復了5萬千瓦和20萬千瓦核反應堆的建設工作。
9月19日,第四輪六方會談經過兩個階段的艱苦談判,與會各方一致通過了六方會談啟動以來的首份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美方則確認,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
此後,美國財政部認定朝鮮利用澳門匯業銀行賬戶從事洗錢和製造假美鈔的活動,下令美國金融機構中斷與這家銀行的商業往來。澳門匯業銀行隨即中止了與朝鮮的業務,包括凍結朝鮮政府存在銀行的2500萬美元資金。朝鮮則否認美國的指控。
11月,朝核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最終達成具有指導意義的《主席聲明》。各方重申將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全面履行共同聲明,早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穩定。
2006年
朝美雙方圍繞「偽造美元」和「金融制裁」問題爭執不下,六方會談陷入僵局。美國聲稱「金融制裁」針對的是非法行為,與六方會談「無關」。朝鮮認為,美國沒有證據就對朝鮮實行「金融制裁」,表明美國依然對朝鮮實行敵視政策。朝鮮強調,美國必須解除「金融制裁」,否則朝鮮不會重返六方會談。
7月6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證實,朝鮮確實發射了導彈,但此舉是朝鮮「加強自衛國防力量的軍事訓練的一部分」,與旨在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六方會談無關。朝鮮通過對話和協商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的決心「至今沒有變化」。
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5個理事國一致贊成的方式通過了關於朝鮮試射導彈問題的第1695號決議,對朝鮮導彈試射表示嚴重關切和譴責,要求朝方重新作出暫停導彈試驗的承諾。朝鮮外務省16日發表聲明,強烈反對1695號決議,表示朝鮮將不受這一決議的任何約束。

10月3日,朝鮮外務省發表聲明,宣布朝鮮將在科學研究領域進行核試驗,並強調朝鮮希望通過對話和協商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原則立場「沒有變化」。聯合國安理會6日發表主席聲明,要求朝鮮取消計劃中的核試驗,立即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並警告朝鮮,如果無視國際社會勸阻堅持進行核試驗,安理會將採取進一步行動。
10月9日,朝鮮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朝鮮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10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718號決議,對朝鮮核試驗表示譴責,要求朝方放棄核武器和核計劃,立即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並決定針對朝鮮核、導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領域採取制裁措施。
12月18日至22日,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於在北京舉行。會後發表第四份《主席聲明》,以「兩個重申」向外界傳達了六方在本階段會談中取得的共識:重申通過對話和平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標和意志;重申認真履行9·19共同聲明,根據「行動對行動」原則,盡快採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共同聲明。
2007年
2月13日,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的共同文件(2·13共同文件),內容包括朝方關閉並封存寧邊核設施,以及各方同意向朝鮮提供價值相當於100萬噸重油的經濟、能源及人道主義援助,其中首批援助為5萬噸重油。按照文件規定,與會各方應在4月14日前落實文件內容。
3月13日至1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巴拉迪對朝鮮進行訪問,朝方表示願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關閉寧邊核設施。
3月19日至22日,第六輪六方會談在北京舉行。會後各方發表了第一階段會議主席聲明。各方重申將認真履行在9·19共同聲明和2·13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諾。
6月21日至22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國代表團團長、美國助理國務卿希爾訪問朝鮮。訪問期間,他與朝鮮外相朴義春,副外相、六方會談朝鮮代表團團長金桂冠「舉行了很好的會談」 。22日,希爾在首爾說,朝鮮已經准備迅速關閉寧邊核設施。25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在平壤宣布,被凍結在澳門匯業銀行的朝鮮資金轉移問題已經解決。朝鮮將開始履行朝核問題六方會談達成的《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2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代表團一行4人抵達平壤,開始對朝鮮進行訪問。訪問期間,代表團與朝鮮原子能總局官員進行了多次會談,並在朝方的大力協助下視察了寧邊地區的核設施。代表團團長、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海諾寧說,通過會談,代表團已經與朝鮮方面就關閉和封存寧邊核設施的驗證程序問題達成了共識。
7月14日,在韓國運送的第一批6200噸重油抵達朝鮮先鋒港後,朝方關閉了寧邊核設施。同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時隔5年後重返朝鮮,前往寧邊地區監督和驗證關閉核設施。
7月20日,第六輪六方會談團長會議在北京閉幕並發表新聞公報,各方就下一階段工作達成四點框架共識,並制定了三步驟實施「路徑」。
8月2日,美方首席代表、助理國務卿希爾說,朝鮮已同意在2007年底前全面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所有核設施「去功能化」 。
9月1日至2日,美朝雙邊工作組第二輪會談在日內瓦舉行,雙方就朝鮮全面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所有核設施「去功能化」達成共識。
10月3日,朝核問題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即「10·3共同文件」。根據文件,朝鮮將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並全面申報核計劃,美國將根據朝方行動履行其對朝承諾。
11月1日,美國核專家組抵達朝鮮,參與寧邊核設施的去功能化工作。
11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俄羅斯等5國官員和專家組成的10人調查團抵達平壤,對朝鮮核設施去功能化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團成員之一、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大使陳乃清說,目前去功能化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12月3日至5日,美國助理國務卿、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國代表團團長希爾訪問朝鮮,考察寧邊核設施去功能化的進展情況,並與朝官員討論朝申報核計劃問題。5日,希爾轉交了美國總統布希給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親筆信。布希在信中談及兩國關系正常化是最終目標。
12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華盛頓再次呼籲朝鮮全面申報其核計劃和核擴散行為。
2008年
1月4日,朝鮮全面闡述其履行「10·3共同文件」的立場,認為美國等有關方面沒有及時履行協議,並指出「10·3共同文件」的執行被延遲,責任不在朝鮮。隨後,美方表示,朝鮮並沒有提交正式的核計劃申報書,並多次強調,在朝鮮進行完整、准確的申報之前,美國不會啟動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刪除和對朝終止適用《敵國貿易法》的程序。
3月13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國和朝鮮兩國代表團團長在日內瓦舉行會談,但雙方未就朝鮮申報核計劃等具體問題達成協議。
4月8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朝兩國代表團團長在新加坡會晤。雙方在履行六方會談共同文件的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
4月22日至24日,美國朝核問題工作小組訪問平壤,與朝鮮討論了有關履行共同文件的具體問題,其中包括朝鮮核計劃申報內容等問題。
5月8日,美國朝核問題工作小組再次訪問平壤。訪問期間,朝鮮向美國移交了長達1.8萬頁的核設施運行記錄。
6月10日,美國朝核問題工作小組三度訪問平壤,與朝鮮討論了朝鮮核設施去功能化的技術性及事務性問題,以及有關各方對此進行政治和經濟補償的問題。朝鮮說磋商「取得了成果」。
6月11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經濟及能源合作工作組在板門店舉行會議。與會各方就向朝提供經濟及能源援助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並就加快援助步伐達成一致。
6月11日至12日,朝鮮和日本在北京舉行政府間工作會談。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朝鮮將重新調查「綁架問題」,而日本將部分解除對朝經濟制裁。
6月18日,美國國務卿賴斯表示,在朝鮮申報其核計劃之後,美國將把朝鮮從「支恐」名單上刪除,朝鮮也將不再受美國《敵國貿易法》制裁。25日,美國重申有條件將朝鮮從「支恐」名單中刪除。
6月26日,六方會談發表主席聲明,表示六方會談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取得積極進展。朝鮮26日正式向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提交核計劃申報書。美國白宮在確認朝鮮提交核清單的同時宣布,美國將部分解除對朝鮮的貿易制裁,以及著手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
6月27日,朝鮮於當地時間17時05分(北京時間16時05分)炸毀其寧炸毀其寧邊地區核設施的冷卻塔。
7月10日至12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團長會在北京釣魚台舉行。會後發表新聞公報,各方同意在六方會談框架內建立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驗證和監督機制。根據公報,驗證機制由六方專家組成,驗證措施包括視察設施、提供查閱文件、技術人員面談,以及六方一致同意的其他措施。由六方團長組成的監督機制,將確保各方信守並履行各自在六方會談框架內作出的承諾,包括不擴散和對朝經濟與能源援助。
8月26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在平壤發表聲明說,朝鮮已在14日停止寧邊地區核設施的去功能化作業,並已將這一措施通報了有關國家。同時,朝鮮「將根據有關部門的強烈要求,考慮採取按原狀重新恢復寧邊核設施的措施」。美國白宮發言人弗拉托26日重申,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有關各方對朝鮮核計劃實行核查達成一致之前,美國不會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刪除。

C. 六方會談在處理朝核問題上有什麼作用

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今天中午在北京落下帷幕。資深國際問題專家、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劉建飛博士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在這次復雜的會談過程中,從三方面突顯出不可替代的建設性作用:
——朝美之間的「調停者」

劉建飛分析, 朝鮮尋求的是國家安全,而戰爭與有核化都不會給它帶來真正的安全;美國雖擁有超強軍事實力,且正加緊推行霸權戰略,但目前的戰略重心在中東,它雖然不願看到朝鮮擁有核武器,但也不想陷入同朝鮮的戰爭。

但是,朝美之間芥蒂之深使得雙方很難直接溝通和協商。特別是美國國內有一些政治勢力從本集團利益出發,試圖使美國政府採用強硬政策來解決危機,從而使朝美雙方更加缺少互信。此時非常需要一個「調停者」,勸說雙方先將揮舞著的拳頭放下。

而中國最適合扮演這個角色。朝鮮是中國的友好鄰邦,美國是中國的「建設性合作」者,中國有資格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來調停朝美沖突。

——抑制朝美沖突升級的「緩沖器」

劉建飛說,如果將朝美核危機和伊拉克危機相比,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雖然美國將伊拉克和朝鮮都定為「邪惡軸心」,但對兩者卻採取了不同的態度和政策;伊拉克和朝鮮面對美國的壓力,也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即,自稱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接受聯合國武器核查的伊拉克遭到了美國的軍事打擊,公開宣稱自己已擁有核武器的朝鮮卻受到美國的「特殊關照」。

這其中自然有美國全球戰略考量的因素,也有美國顧及盟友特別是韓國態度的原因,但是,中國的作用顯然是有目共睹。作為亞太地區大國,中國的立場和利益絕對不容忽視。中國堅持和平解決危機的立場,無疑有助於軟化沖突雙方的強硬態度,對沖突之車滑向戰爭的邊緣起到了抑製作用。

劉建飛分析,中國這種特殊作用的發揮,既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國家實力的增長,更體現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是一個維護地區安全與和平的重要力量。

——形成各方共識的推動者

劉建飛說,中國推動六方會談實現,大大有利於六方在共同利益上形成共識,而此次會談在這方面也取得了成果。

正如王毅副外長在會談結束後所說,各方都主張半島無核化,主張分階段、同步或並行實施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各方在會談中同意不採取任何使局勢惡化的行動,保持對話、建立信任、減少分歧、擴大共識。

特別是美國和朝鮮兩個當事國的態度經過會談有所變化。美國強調,和平解決核問題應該是可能的,美國無意威脅、入侵並攻擊朝鮮,無意更迭朝鮮政權。朝鮮方面表示渴望和平,無核化是朝鮮的總目標,擁有核武器不是朝鮮的目的。

無論是六方之間的共識,還是朝美之間態度的轉變,如果沒有六方會談這樣一個機制,是不會輕易形成和實現的。

劉建飛指出,總之,經過六方會談,因朝美核危機而引發的東北亞緊張局勢已大為緩解,而且和平解決危機的前景明顯增大。 (網路來的)

D. 六方會談、是什麼意思

六方會談 概述六方會談是指由朝鮮、韓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六國共同參與的旨在解決朝鮮核問題的一系列談判。會談於2003年8月27日開始,到2007年9月30日為止,共舉行過六輪會談。 釋義 背景 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三輪 第四輪 第五輪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共同文件 第六輪 第6輪六方會談第2階段會議發表共同文件 釋義背景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共同文件第六輪第6輪六方會談第2階段會議發表共同文件

六方會談參與國 [編輯本段]釋義六方會談是指由朝鮮、韓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六國共同參與的旨在解決朝鮮核問題的一系列談判。會談於2003年8月27日開始,到目前為止,共舉行過六輪會談。 背景六方會談的目的是解決朝鮮核危機。2002年朝鮮宣布要發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國進行雙方會談。美國拒絕這個會談方法,覺得會談應該包含所有有關的國家。兩國最後同意六國方法,但是也同意在會談中間有朝鮮和美國直接會談的可能。
有很多分析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會談內有很重要的地位。北京原來對朝鮮半島的事情有被動的態度。但是在這個會談中間,北京表現一個主動的態度。這個改變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有核武器的朝鮮半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安有壞的影響。朝鮮核危機沒有解決的話,美國可能會對朝鮮用軍事行為。另外的原因是北京希望表現中國的和平發展對亞洲有一個穩定的影響。第一輪2003年8月27日~29日,在北京舉行。
第一輪六方會談達成4點重要共識:
——有必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朝核問題,從而確保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實現朝鮮半島的無核化。
——有必要解決朝鮮對安全的憂慮。
——朝核問題要分階段、並行地、概括性的解決。
——不要進行任何導致局勢惡化的行動。
同時,各方也表示,希望六方會談的進程今後繼續進行下去。 [編輯本段]第二輪2004年2月15日~28日,在北京舉行。
第二輪六方會談取得5個重要進展。一是推進了實質性問題的討論;二是明確了採取協調一致的步驟解決核問題及其他關切;三是發表了啟動六方會談以來的首份共同文件;四是確定了第三輪六方會談的日期;五是確定成立工作組,使六方會談機制化。
發表《主席聲明》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季志業:《主席聲明》是六方會談去年啟動以來首次以書面文件形式確定會談的成果。這既總結了首輪和本輪會談結果,還為下一輪會談奠定了起點,避免在某些問題上反復糾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查道炯:有了共識才能有以《主席聲明》形式出現的共同文件,這說明各方都表明了積極的態度。同時,聲明還提出了某些具體目標,這與第一輪六方會談相比又是一大進步。
確定下輪會談時間地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這說明各方通過本輪會談,增加了共識,對未來形勢的可預見性提高了,繼續和談進程的信心增強了。這也相當於設定了一個大略的時間表,使各方加快推動和談進程的工作。
國防大學軍事專家:下輪會談定在北京舉行肯定了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發揮的作用。關鍵是在此後幾個月中,各方應通過工作組等渠道,共同努力,繼續增加共識,加強互信,確保下一輪會談如期舉行。
成立工作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地區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峰:工作組不僅能為下一輪會談作出安排,還可以幫助各方充分利用兩次會談期間的時間進行溝通,增加和談進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四川外語學院國際問題專家王魯南:成立工作組不僅有助於使會談機制化,還能有效地促進朝美雙方,乃至朝日、朝韓等各方之間的溝通,形成危機解決機制,防止已經緩和的局勢出現反復。它甚至可能推動六方會談形成一個地區安全活動機制。
但是,正如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在會談閉幕式上所說,半島核問題與諸多歷史和現實矛盾相互交織,目前分歧,甚至嚴重分歧依然存在,不能指望通過一兩次會談就能徹底解決。需要各方在承認分歧的基礎上,以建設性的姿態逐步縮小分歧,擴大共識,共同走出一條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道路來。
專家們也指出,雖然會談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關鍵還在於各方,尤其是朝美雙方通過切實努力落實已經達成的共識,就實質性問題展開進一步磋商,尋求朝核問題的最終解決。 [編輯本段]第三輪2004年6月23日~26日,在北京舉行。
本輪會談的主要成果有:
首先,各方都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朝方表示願意以透明的方式放棄核武器計劃,強調核凍結是棄核的第一階段,願意為此接受核查。朝方還提出了關於實施核凍結的具體方案。
美方重申,不對朝鮮有敵對政策,並首次提出了解決核問題的全面方案。
韓國首次提出了棄核第一階段的具體實施方案。
日本首次表示在一定條件下對朝鮮實施核凍結提供能源幫助。
中國和俄羅斯都為推進和談進程,解決面臨的難點提出了重要的設想和建議。
這些方案和設想的提出,是啟動六方會談一年多以來各方努力積累的結果,顯示了各方推動和談進程的積極的政治意願。
第二,各方就棄核的第一階段達成共識,各方均認同實施核凍結並採取相應措施是棄核的第一階段。
各方對朝方作出的承諾表示歡迎,並且不同程度地作出了積極反應。
各方同意授權工作組盡快舉行會議,就核凍結的范圍、期限、核查以及採取的措施等問題進行更為具體的討論,這將有利於深化實質性的討論,有利於切實推進無核化進程。
第三,各方同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按照口頭對口頭,行動對行動的原則尋求核問題的和平解決。這些共識是在各方同意採取協調一致步驟的基礎上達成的,進一步明確和完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需要遵循的原則。
第四,各方審議通過了工作組的概念文件,確定了工作組的職責和運作方式,有利於工作組今後更為有效、規范和務實地開展工作。
第五,各方原則確定了第四輪六方會談的會期,並發表了第二份《主席聲明》。這標志著會談進程將繼續下去。 [編輯本段]第四輪第一階段

2005年2月,朝鮮在官方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正式宣布國家擁有核武器,所以協議中斷會談,並無限期押後下一輪會談日期。5月,美國促使接觸開始,六方會談協議恢復。
7月26日上午9時,第四輪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在北京開幕。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主持上午的開幕會。朝鮮代表團團長為副外相金桂冠,美國代表團團長為助理國務卿希爾,俄羅斯代表團團長為副外長阿列克謝耶夫,韓國代表團團長為外交通商部次官補宋旻淳,日本代表團團長為外務省亞太局長佐佐江賢一郎。
8月7日,中國代表團團長武大偉宣布,朝核問題會談六方共同決定暫時休會三周。
第二階段
8月28日,朝鮮外務相白南舜表示,由於「缺乏信任」,原定於29日開始的這個星期進行的六方會談第二階段談判將推遲舉行。
9月13日,第四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開始。在第二階段會談中,由於朝美之間的分歧,會談處於停滯狀態,朝鮮要求提供新的輕水反應堆作為棄核補償的問題已成為會談的最主要障礙。
9月19日,第二階段會議與會各方一致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
朝鮮在聲明中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
美方在聲明中確認,美國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
朝鮮和美國在聲明中承諾,將採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
朝日雙方在聲明中承諾,根據《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歷史和妥善處理有關懸案基礎上,採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
尊重朝鮮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同意在適當時候討論為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的問題。
第四輪六方會談結束,與會各方同意於11月上旬在北京舉行第五輪六方會談。
9月20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在平壤就第四輪六方會談結束發表聲明,稱朝鮮將在美國提供輕水反應堆之後才能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保障監督。對此,美國做出迅速反應,美國國務院表示,朝鮮這一看法與第四輪六方會談達成的《共同聲明》不一致。朝鮮放棄核武器、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履行安全保障措施協定前,任何國家都不能與其開展輕水反應堆等核合作。
9·19共同聲明

·六方一致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
·六方承諾遵守《聯合國憲章》
·六方承諾通過雙邊和多邊方式促進能源、貿易及投資領域合作
·六方承諾,共同致力於東北亞持久和平穩定
第四輪六方會談通過共同聲明(全文)第五輪第五輪六方會談於2005年11月9日在北京開幕。11月11日,第一階段會議結束。
12月6日,朝鮮稱,倘若美國不解除對於朝鮮制裁的話,朝鮮就不參加六方會談。12月7日,美國駐韓國大使沃什保說,朝鮮是在試圖製造人為障礙,阻擋六方會談的進程。
12月底,美國指責朝鮮當局偽造美元鈔票並制裁了部分朝鮮公司,威脅到六國會談的恢復。
2006年1月3日,朝鮮重申,除非美國解除因有關印製假幣和洗錢指稱而實施的制裁,否則不會繼續參加六方談判。
2·13共同文件
·朝方關閉並封存寧邊核設施
·朝方與其他各方共同聲明其全部核計劃清單
·美啟動不再將朝列為支恐國家的程序
·朝日開始雙邊對話,逐步實現邦交正常化 [編輯本段]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共同文件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13日在北京通過共同文件。文件全文如下:
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
2007年2月13日
2007年2月8日至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國、大韓民國、俄羅斯聯邦、美利堅合眾國在北京舉行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朝鮮外務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佐佐江賢一郎、韓國外交通商部朝鮮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千英宇、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亞歷山大·洛修科夫、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希爾分別率團與會。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主持會談。
一、六方就落實2005年9月19日共同聲明起步階段各方應採取的行動進行了認真和富有成效的討論。六方重申以和平方式早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標和意志,重申將認真履行在共同聲明中作出的承諾。六方同意根據「行動對行動」原則,採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共同聲明。
二、六方同意在起步階段平行採取以下行動:
(一)以最終廢棄為目標,朝方關閉並封存寧邊核設施,包括後處理設施。朝方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人員重返朝鮮並進行IAEA和朝方同意的一切必要的監督和驗證。
(二)朝方與其他各方討論共同聲明所述其全部核計劃清單,包括從乏燃料棒中提取出的鈈,根據共同聲明這些核計劃應予放棄。
(三)朝方與美方將開始雙邊談判,旨在解決懸而未決的雙邊問題並向全面外交關系邁進。美將啟動不再將朝列為支恐國家的程序,並將推動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的進程。
(四)朝方和日方將開始雙邊對話,旨在根據《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歷史和妥善處理有關懸案基礎上採取步驟實現邦交正常化。
(五)憶及2005年9月19日共同聲明第一條和第三條,各方同意合作向朝方提供經濟、能源及人道主義援助。為此,各方同意在起步階段向朝方提供緊急能源援助。首批緊急能源援助相當於5萬噸重油,有關援助將於60天內開始。
六方同意,上述起步行動將在未來60天內實施。各方將為實現這一目標協調行動。
三、為實施起步行動,全面落實共同聲明,六方同意設立下列工作組:
(一)朝鮮半島無核化工作組
(二)朝美關系正常化工作組
(三)朝日關系正常化工作組
(四)經濟與能源合作工作組
(五)東北亞和平與安全機制工作組
工作組的責任是討論制定各自領域落實共同聲明的具體方案。工作組須向六方會談團長會報告工作進展。一個工作組的進展原則上不影響其他工作組的進展。五個工作組制訂的方案應整體均衡落實。
六方同意30天內啟動所有工作組。
四、在起步行動階段和下一階段期間,朝對其所有核計劃進行全面申報,將包括石墨慢化反應堆及後處理廠在內的一切現有核設施去功能化,相當於100萬噸重油的經濟、能源及人道主義援助(其中包括首批相當於5萬噸重油的援助)將向朝方提供。
上述援助的具體方式將由經濟與能源合作工作組通過合理評估商定。
五、上述起步行動落實後,六方將迅速召開外長會,確認履行共同聲明,探討加強東北亞安全合作的途徑。
六、六方重申,將採取積極步驟增進相互信任,共同致力於東北亞地區持久和平與穩定。直接有關方將另行談判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
七、六方同意於2007年3月19日舉行第六輪六方會談,聽取工作組報告,研究下一階段行動。
[編輯本段]第六輪第一階段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9日接受新華網和外交部網站的邀請,就六方會談等問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武大偉表示,根據各方已達成的共識,第六輪六方會談仍考慮於3月19日舉行,會期將視會談進展情況而定。
武大偉表示,此前的17、18日可舉行三個多邊工作組會議。中方已就3月17日召開無核化工作組會議,向其他各方提出了建議,正在等待反饋意見。至於其他兩個工作組會議何時召開,按六方達成的共識,應由俄方和韓方分別提出建議。關於第六輪六方會談的會期,中方對此持開放態度,將視會談進展情況而定。
第二階段
2007年9月27日朝核問題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開幕。
據悉,本階段會議計劃舉行4天,將討論關於凍結和關閉朝鮮核設施的「具體步驟」。
此前,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六方曾於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了第六輪六方會談團長會。 [編輯本段]第6輪六方會談第2階段會議發表共同文件2007年9月27日至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國、大韓民國、俄羅斯聯邦、美利堅合眾國在北京舉行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朝鮮外務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佐佐江賢一郎、韓國外交通商部朝鮮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千英宇、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亞歷山大·洛休科夫、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克里斯托夫·希爾分別率團與會。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主持會談。
會議聽取並肯定了五個工作組的報告,確認2.13共同文件規定的起步行動落實情況,同意根據各工作組會議達成的共識繼續推進六方會談進程,並就落實9.19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達成共識,旨在以和平方式可驗證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
一、朝鮮半島無核化
(一)根據9.19共同聲明和2.13共同文件,朝同意對一切現有核設施進行以廢棄為目標的去功能化。
2007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對寧邊5兆瓦實驗性反應堆、後處理廠(放射化學實驗室)及核燃料元件製造廠去功能化。專家組提出的具體措施將由團長會本著各方接受、科學、安全、可驗證和符合國際規范的原則批准。應其他方的要求,美方將牽頭實施去功能化,並為此提供起步資金。作為第一步,美方將於兩周內率專家組赴朝為去功能化做准備。
(二)朝方同意根據2.13共同文件於2007年12月31日前對其全部核計劃進行完整、准確的申報。
(三)朝方重申其不轉移核材料、核技術或核相關知識的承諾。
二、有關國家關系正常化
(一)朝美繼續致力於改善雙邊關系,向實現全面外交關系邁進。雙方將加強雙邊交流,增進相互信任。憶及美關於啟動不再將朝列為支恐國家程序及推動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進程的承諾,美將按照朝美關系正常化工作組會議的共識,根據朝行動並行履行其對朝承諾。
(二)朝日將根據《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歷史和妥善處理有關懸案基礎上認真努力,迅速實現邦交正常化。朝日雙方承諾將為此通過充滿活力的雙邊磋商採取具體行動。
三、對朝提供經濟能源援助
根據2.13共同文件規定,相當於100萬噸重油的經濟、能源與人道主義援助(包括已向朝提供的10萬噸重油)將向朝方提供。具體援助方式將由經濟與能源合作工作組商定。
四、六方外長會
各方重申將適時在北京召開六方外長會。
各方同意在外長會前召開六方團長會,討論外長會的議程。
2009年4月23日,朝鮮宣布退出六方會談.

E. 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

六方會談是指由朝鮮、韓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六國共同參與的旨在解決朝鮮核問題的一系列談判。

六方會談的目的是解決朝鮮核危機。2002年朝鮮宣布要發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國進行雙方會談。美國拒絕這個會談方法,覺得會談應該包含所有有關的國家。兩國最後同意六國會談的方法,但是也同意在會談中間有朝鮮和美國直接會談的可能。

有很多分析者認為中國在會談內有很重要的地位。北京原來對朝鮮半島的事情有被動的態度。但是在這個會談中間,北京表現一個主動的態度。

這個改變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有核武器的朝鮮半島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有壞的影響。朝鮮核危機沒有解決的話,美國可能會對朝鮮用軍事行為。另外的原因是北京希望表現中國的和平發展對亞洲有一個穩定的影響。

(5)希爾訪問朝鮮擴展閱讀:

六方會談相關人物:

1、日本代表團團長:日本外務省亞洲和大洋洲局局長 佐佐江賢一郎

佐佐江賢一郎率日本代表團參加了第四輪六方會談,與其前任一樣,他也是此輪六方會談中唯一的一位局長級代表團團長。

2、朝鮮代表團團長:朝鮮外務省副相 金桂冠

金桂冠現年62歲,曾率團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二輪、第三輪和第四輪六方會談,也是參加六方會談次數最多的代表團團長。

3、美國代表團團長:美國助理國務卿 克里斯托弗·希爾

現年52歲的克里斯托弗?此前,他曾擔任美國駐韓國大使,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職業外交官,曾擔任過美國赴前南斯拉夫調解員和美國國務院中南歐洲事務辦公室主任。

希爾在其被任命為助理國務卿之前就已被任命為美國參加第四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代表團團長。自那時起,希爾就利用其在韓國之機,尋找機會與中國、韓國和日本等會談各方進行接觸和保持聯絡。

4、韓國代表團團長: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補 宋旻淳

宋旻淳有30多年的外交官經歷。他在2001年出任韓國駐波蘭大使期間,與美國時任波蘭大使、現助理國務卿、六方會談首席代表希爾相識,結下很深的私人關系。他還在美國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做過研究員。

5、俄羅斯代表團團長:俄羅斯副外長亞歷山大·阿列克謝耶夫

阿列克謝耶夫現年59歲。他曾率團參加了第三輪和第四輪六方會談,並在會談中發揮了積極的斡旋作用。

阿列克謝耶夫曾在俄羅斯駐巴基斯坦和駐印度大使館工作,並於1993年到1998年間出任俄駐巴基斯坦大使。

此後,阿列克謝耶夫還擔任過俄羅斯外交部亞洲司第三司司長、俄外交部委員會成員等職務,他還出任過俄聯邦駐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常駐代表,並曾經作為俄特使參與對塞普勒斯問題的調解。俄方多次表示希望六方會談取得進展。

6、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

現年59歲的武大偉自2004年起擔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武大偉自1973年起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工作6年,1985—1989年再次回到日本,任駐日本使館二秘、一秘,1994—1998年擔任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公使,2001年至2004年期間被任命為中國駐日本大使。

此前的1998年至2001年,他還曾擔任中國駐韓國大使。這樣,在參加六方會談的東北亞日本、韓國和朝鮮三國中,武大偉曾在其中兩個國家擔任過大使。

網路—六方會談

F. 拿破崙·希爾成功學全書的作者簡介

拿破崙·希爾,1883年出生於弗吉尼亞州西南部的一個獨木屋裡,與大多數成功人士一樣,他靠諸多因素獲得成功。對希爾影響重大的第一件事是其母親的去世。那時他年僅8歲,年幼的希爾心受重創,經常惹事生非。後來父親再婚,繼母瑪莎·拉梅·班勒出現在他的生活中,她清晰的生活目標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改變了希爾全家人,也影響了希爾一生。希爾15歲時,昔日的「搗蛋鬼」變成了一家地方報的小記者。19歲時當上了一家地方煤礦的經理,後辭職學習法律,還合夥經營一家木材公司。後來他進入汽車業,不久又重操新聞記者這一行。這一切,都發生在希爾25歲以前的人生。 對希爾影響重大的第二個事件是其成功哲學的創立。當時他受命采寫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事跡,原定三個小時的采訪變成了持續三天的馬拉松式訪談。采訪結束時,卡內基提議將希爾介紹給當時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讓他從這些人物的成功中獲取秘密。但達成這一點的條件是希爾要將這些秘密總結成一部讓每位普通人士都能讀懂明了的成功哲學。希爾當場接受了卡內基的條件,於是他獲得了一次次良機,收集研究商界巨人的第一手資料,包括亨利·福特,托馬斯·愛迪生、亞歷山大·貝爾、小約翰·洛克菲勒等,共500多位。安德魯·卡內基還安排希爾拜見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威廉姆·塔夫脫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還特意安排希爾在白宮工作,聖雄甘地和其他世界領袖都接見過他。 希爾訪問了500多位各界名人、行業領袖和無數企業僱主,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數十年的傾心研究,使他成為一位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一直暢銷於全球,影響和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G. 朝核去功能化是什麼意思

朝鮮年底前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核設施去功能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13:20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段秀傑):美國和朝鮮雙邊工作組第二次會談2日下午在瑞士日內瓦結束。美方首席代表、助理國務卿希爾說,朝鮮同意在今年年底前完全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所有核設施「去功能化」。他認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共識,也是朝鮮第二階段無核化履行方案首次出台時間表。

本次會談從1日上午10點開始,為期2天,分別在美國駐日內瓦代表團和朝鮮駐日內瓦代表團駐地舉行。美國9名代表和朝方8名代表參加了會談。

朝美雙邊工作組是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框架下的5個工作組之一。根據安排,本次會談主要涉
及兩方面內容。一是討論根據《2.13共同文件》,朝鮮履行完全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核設施去功能化的第二階段無核化方案;另一方面討論美國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刪除等兩國關系正常化問題。

在會談開始前,美國就表明態度,向朝方施加壓力。希爾說,在朝鮮完全廢除其核武器計劃之後,許多事情都是可能的,但如果在棄核方面沒有成果,雙邊關系就不會有多大改善。他同時稱,只有在朝鮮完全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所有核設施「去功能化」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朝實現關系正常化方向發展。

首日會談結束後,希爾立即舉行記者招待會,告知會談取得很大進展。他說,「我們進行了坦誠和深入的交流,討論了雙方關心的所有問題,達成了實質性的諒解。」朝鮮方面雖然沒有舉行記者招待會,但朝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副外相金桂冠在私下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表示,「會談進展良好,希望能取得成果」。

根據美方公布的時間表,會談原計劃於2日中午結束,但雙方一直談到2日下午4點多才結束。同前一天一樣,希爾在返回美國代表團駐地後再次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一出場就向記者宣布說,「我們已就一件事件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朝鮮將在今年年底前完全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所有核設施『去功能化』」。在記者的追問下,希爾重申說,「去功能化」的范圍將覆蓋朝鮮的所有核設施。

希爾表示,這一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將為下一階段北京六方會談的成功鋪平道路。他說,有關細節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在北京召開的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期間討論。對於記者提出的未來朝核問題會不會由美朝雙方談判解決的問題時,希爾肯定地回答說,朝核問題一定還會在六方會談的框架內解決。他強調,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不是美朝之間的雙邊進程,實現無核目標顯然需要六方持續進行大量的努力。他還說,他特別感謝中國在六方會談進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他期待向中國和其他方說明此次美朝雙邊會談所取得的進展。

對於美國是否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刪除等兩國關系正常化問題,希爾則言辭模糊。他說,對此他不能明確表明什麼,因為還要和美國政府商量。而首日會談結束時,他曾表示,作為朝鮮實現核設施「去功能化」的對應措施,美國將會向朝鮮提供燃料、能源和經濟援
助。

對於希爾公布的這個時間表,朝鮮方面既沒有正面回應,也沒有否認。金桂冠對記者說,雙方討論了許多問題,特別是與雙邊關系正常化有關的問題。他說,這次會談進展得很好,雙方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他說,朝鮮已表達出很清晰的合作意願,也應該獲得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補償。政治補償意味著改變對朝敵對政策,經濟補償則包括能源和電力等方面的援助。

H. 朝核六方會議都有哪幾個國家

六方會談 六方會談是指由朝鮮、韓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六國共同參與的旨在解決朝鮮核問題的一系列談判。會談於2003年8月27日開始,到目前為止,共舉行過五輪會談。 背景 六方會談的目的是解決朝鮮核危機。2002年朝鮮宣布要發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國有雙方會談。美國拒絕這個會談方法,覺得會談應該包含所有有關的國家。兩國最後同意六國方法,但是也同意在會談中間有朝鮮和美國直接會談的可能。 有很多分析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會談內有很重要的地位。北京原來對朝鮮半島的事情有被動的態度。但是在這個會談中間,北京表現一個主動的態度。這個改變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有核武器的朝鮮半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安有壞的影響。朝鮮核危機沒有解決的話,美國可能會對朝鮮用軍事行為。另外的原因是北京希望表現中國的和平發展對亞洲有一個穩定的影響。 經過 第一輪 2003年8月27日~29日,在北京舉行。 第二輪 2004年2月15日~28日,在北京舉行。 第三輪 2004年6月23日~26日,在北京舉行。 第四輪 第一階段 2005年2月,北韓在官方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正式宣布國家擁有核武器,所以協議中斷會談,並無限期押後下一輪會談日期。5月,美國促使接觸開始,六方會談協議恢復。 7月26日上午9時,第四輪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在北京開幕。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主持上午的開幕會。朝鮮代表團團長為副外相金桂冠,美國代表團團長為助理國務卿希爾,俄羅斯代表團團長為副外長阿列克謝耶夫,韓國代表團團長為外交通商部次官補宋旻淳,日本代表團團長為外務省亞太局長佐佐江賢一郎。 8月7日,中國代表團團長武大偉宣布,朝核問題會談六方共同決定暫時休會三周。 第二階段 8月28日,朝鮮外務相白南舜表示,由於「缺乏信任」,原定於29日開始的這個星期進行的六方會談第二階段談判將推遲舉行。 9月13日,第四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開始。在第二階段會談中,由於朝美之間的分歧,會談處於停滯狀態,朝鮮要求提供新的輕水反應堆作為棄核補償的問題已成為會談的最主要障礙。 9月19日,第二階段會議與會各方一致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 朝鮮在聲明中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 美方在聲明中確認,美國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 朝鮮和美國在聲明中承諾,將採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 朝日雙方在聲明中承諾,根據《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歷史和妥善處理有關懸案基礎上,採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 尊重朝鮮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同意在適當時候討論為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的問題。 第四輪六方會談結束,與會各方同意於11月上旬在北京舉行第五輪六方會談。 9月20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在平壤就第四輪六方會談結束發表聲明,稱朝鮮將在美國提供輕水反應堆之後才能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保障監督。對此,美國做出迅速反應,美國國務院表示,朝鮮這一看法與第四輪六方會談達成的《共同聲明》不一致。朝鮮放棄核武器、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履行安全保障措施協定前,任何國家都不能與其開展輕水反應堆等核合作。 第五輪 第五輪六方會談11月9日在北京開幕。11月11日,第一階段會議結束。 12月6日,朝鮮稱,倘若美國不解除對於朝鮮制裁的話,朝鮮就不參加六方會談。12月7日,美國駐韓國大使沃什保說,朝鮮是在試圖製造人為障礙,阻擋六方會談的進程。 12月底,美國指責朝鮮當局偽造美元鈔票並制裁了部分朝鮮公司,威脅到六國會談的恢復。 2006年1月3日,朝鮮重申,除非美國解除因有關印製假幣和洗錢指稱而實施的制裁,否則不會繼續參加六方談判。 第六輪 中新網3月9日電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9日接受新華網和外交部網站的邀請,就六方會談等問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武大偉表示,根據各方已達成的共識,第六輪六方會談仍考慮於3月19日舉行,會期將視會談進展情況而定。 武大偉表示,此前的17、18日可舉行三個多邊工作組會議。中方已就3月17日召開無核化工作組會議,向其他各方提出了建議,正在等待反饋意見。至於其他兩個工作組會議何時召開,按六方達成的共識,應由俄方和韓方分別提出建議。關於第六輪六方會談的會期,中方對此持開放態度,將視會談進展情況而定。
希望採納

I. 拿破崙·希爾的貢獻

http://ke..com/view/325552.htm

J. 南韓和北朝鮮是怎麼回事

北朝和南韓起源於二戰後美蘇勢力劃分。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范圍分別由美蘇分區佔領:由蘇聯支持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以及處於美國支持的「大韓民國(韓國)」先後成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聯合國軍及其支援的大韓民國(南韓)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支持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以朝鮮民族(又稱韓民族)為主體民族但政治體制不同的主權國家。

朝美關系

朝美尚未建交。

2008年10月初,美國助理國務卿、六方會談美方團長希爾訪問朝鮮,同朝方在朝鮮核設施驗證問題進行了磋商。11日,美宣布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上除名。

12日,朝鮮對此表示歡迎,並宣布恢復寧邊核設施去功能化工作。之後,朝美雙方關於驗證問題一直未能達成一致,無核化進程停滯不前。

熱點內容
java小數正則表達式 發布:2025-05-20 11:30:58 瀏覽:136
文件夾加密win7 發布:2025-05-20 11:27:46 瀏覽:837
壓縮文件設置密碼有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0 11:26:37 瀏覽:551
造夢西遊qq登錄如何修改密碼 發布:2025-05-20 11:18:36 瀏覽:382
淘寶緩存清理後還是大 發布:2025-05-20 11:15:39 瀏覽:149
ios雲存儲自動訂購 發布:2025-05-20 11:06:22 瀏覽:110
編程與數學 發布:2025-05-20 11:01:23 瀏覽:444
asp連接遠程資料庫 發布:2025-05-20 10:50:20 瀏覽:390
一般電腦配置哪個好 發布:2025-05-20 10:40:58 瀏覽:604
我的世界擼樹伺服器 發布:2025-05-20 10:33:37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