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遠程訪問
㈠ 希捷或西部數據的個人雲存儲器和無線移動硬碟有何區別
希捷和西數的個人雲存儲是小型NAS功能,理論上能區域網、能遠程,但是它自己沒有Wi-Fi,必須配合路由器使用。希捷和西數的無線移動硬碟是自帶Wi-Fi和電池的,通過手機直連訪問,不能區域網,不能遠程,只能帶著走。
目前貌似京東有賣一款無線移動硬碟,除了用手機直連還能帶遠程的功能,和希捷、西數的個人雲比較接近。不過他們的無線移動硬碟沒有電池,如果帶出門的話還要外接適配器,放家裡方便,帶出去稍微有點麻煩。
㈡ 希捷移動硬碟wifi介面怎麼用
希捷Wireless Plus與普通移動硬碟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內置了電池和無線網路晶元,可以不依靠無線路由器自主建立一個小型無線網路供智能設備連接,最多可以同時連接8台設備。通過希捷Wireless Plus提供的免費應用,用戶可以自由的在個人設備和無線移動硬碟之間傳輸文件。
第一步:在手機或平板上安裝客戶端Seagate Media。打開APP Store,搜索Seagate Media客戶端。
第二步:連接無線網路 ,打開移動硬碟上的無線盤開關,直到藍色指示燈不再閃爍就可以訪問了。
要訪問希捷無線硬碟,首先要連接到這款產品的無線區域網。打開手機或iPad的設置頁面,將無線連接到Seagate Wireless ,點擊客戶端就可以開始訪問了。打開之後就看到彈出這款產品的使用說明,每一步介紹得相當詳細。
第三步:通過客戶端實現無線訪問播放 。進入無線數據訪問。打開客戶端就會出現最近一次使用客戶端打開的狀態。
㈢ 很多同事經常出差,但是需要公司的文件,有什麼方法,能夠遠程獲取資料,並設置不同訪問者的訪問許可權呢
希捷nas pro就可以實現遠程獲取資料,pc端可以使用Sdrive程序,從台式機或筆記本,通過單擊 Sdrive 圖標(從電腦或查找器)訪問你的網路存儲 Pro。拖放文件,搜索特定文件並使用其原生應用程序打開。使用你的智能手機,也可以安全又輕松地使用 Sdrive 訪問網路存儲 Pro上的文件,非常簡單,方便操作。無線端有免費的APP可以
㈣ 希捷 FreeAgent Desk™ 移動硬碟今天摔了一下,usb 插口弄壞了,官方維修會維修嗎我會付一定的維修
會修,只要在保修期內就能修,大約40塊左右,修過了還能修,就這樣子。給當初賣你的那家店,讓他幫你送修,省事多了。記得要票
㈤ 希捷硬碟的介面有ATAPI-IDE、Serial ATA兩種,請問有什麼區別
這位朋友你好!請你看看一上面這篇資料吧!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碟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和光纖通道四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端伺服器上,價格昂貴。SATA是種新生的硬碟介面類型,還正出於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類型,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范,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IDE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SCSI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介面,IDE介面是普通PC的標准介面,而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因此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端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IS介面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技術,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高多硬碟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碟系統的通信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
光纖通道是為在像伺服器這樣的多硬碟系統環境而設計,能滿足高端工作站、伺服器、海量存儲子網路、外設間通過集線器、交換機和點對點連接進行雙向、串列數據通訊等系統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目前最新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㈥ 希捷網路存儲如何設置ip
我說一下我的經驗,情況和你類似,設置外網登錄nas時折騰的我夠嗆,網上的教程幾乎沒有,只能自己摸索,希捷的nas沒用過,但原理應該差不多,你參考參考。
裝備:4M光纖,中興F420光貓,iptv,威聯通TS110
接線:光貓LAN1接路由(dlink 600a)lan2接iptv,nas接路由
設置nas:威聯通新版的固件帶mycloudnas傻瓜式域名解析,只要路由帶upnp就能用,域名為xxx.mycloudnas.com的形式,更新之前用的dyndns的免費域名。像墨墨の守護說的,做指定個靜態ip。
路由:你不做埠映射的話,就做dmz,我用的dmz,直接解放nas到外網,比較省事。
一切准備就緒,開始測試,內網訪問外網的域名,之前的設置好的域名怎麼也進不去,PING也是超時,排除網線、路由、nas的問題之後,開始以為是兼容不好,最後在真正的「外網」訪問這個域名的時候,順利登錄。這個問題最後還是沒搞明白,現在反正是能順利遠程管理了。
之後又遠程測試了qpkg外掛,mldonkey(恩ip段許可權問題,所以沒登錄上去);joomla個人網站遠程管理,80埠網站瀏覽都順利通過;遠程web網頁文件管理也順利通過,直接在工作地點備份回家,極其方便。
咱倆的方案基本相同,dlink的路由,光貓iptv,只是nas不同,希捷如果沒有類似mycloudnas的傻瓜式方案,又不用要錢的服務,那你就歹用花生殼,dyndns或是3322的域名解析。nas和路由里都有這個ddns(動態域名解析)功能,只設置nas里的就行,路由設置埠映射或是dmz。最後你都設置好以後,注意一下設置域名網站的時候,里邊的外網ip是不是你現在路由里的外網ip,因為有時候路由改個參數就自動重新斷網撥號換ip了,域名網站里更新會滯後,這個你要注意下。最後,測試的時候用外邊的網路測試!祝你成功!
㈦ 有了它,就可以徹底告別U盤了,希捷銘系列移動固態硬碟入手體驗
大數據時代,大家都有各自習慣的數據存儲方式,我也一樣。
日常我習慣用群暉NAS備份存儲我的海量數據,但因為自媒體的斜杠身份,日常我會充分利用各種碎片時間來完成自己的產品評測和心得分享,這種情況下,受到不同地點網路條件的限制,單純通過遠程訪問NAS的方式,仍處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狀態,所以,隨身存儲依然是我另一個重要的數據存儲手段。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我用的都是U盤,最近希捷推出了一款體積很小的移動固態硬碟,結合自己更換SONY A7R4之後照片存儲需求激增,所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就入手了這塊2T 容量的希捷銘系列移動固態硬碟(以下簡稱「希捷小銘」),跟大家分享一下使用感受。
這款希捷小銘,英文名是「ONE TOUCH」,一點即存,一觸即發?不知道是不是取其小巧、快速之意。選擇了2TB 容量的版本,資料再多也夠用了。除此之外,還支持3年有限質保和3年內免費原廠數據救援一次,為數據安全又加了一把鎖。
除了對Windows和macOS 系統的兼容外,希捷小銘還支持android系統,可以配合安卓手機使用,范圍更廣。
配置方面,給硬碟分別配備了一根USB CtoC數據線(白色)和一根 USB AtoC 數據線(黑色),可以輕松適配不同類型介面。但不太理解為什麼要一黑一白兩個顏色,可能是為了便於區分,個人認為白色跟硬碟的設計更搭。
希捷小銘的設計感還是蠻強的,6個面應用了拉絲金屬、布藝以及高分子材料三種材質。正面的拉絲金屬延伸下來,呈現出不俗的質感;兩側灰色的布藝材質提升握觸體驗的同時,也拉近了數碼產品跟生活的距離;白色的高分子材料則很好地將拉絲金屬和布藝材質融合到一起。
介面方面,希捷小銘採用了當前較為主流易用的Type-c介面。
希捷小銘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相當小巧的體積,不但拿在手裡顯得十分袖珍,而且因為兩側布藝材質的存在,握感也十分舒適。
面積不但遠遠小於筆記本電腦的觸控板,而且比標準的銀行卡還小一塊,所以隨身攜帶這樣一塊移動硬碟,基本不會有什麼負擔。
重量方面,2TB版本也只有46g,比有些金屬外殼的U盤還要輕。體積小,重量輕,看來我們要更新一下,印象里移動硬碟的樣子了!
體積小巧之外,希捷小銘另一個優勢就是速度快,官方宣稱速度可達1030MB/s。這樣的性能,如果可以實現的話,海量數據存取也不在話下,立等可取。
2TB容量的硬碟,實際可用容量為1.81TB,算是一個標准值。默認文件系統格式為exFat格式,屬於兼容Windows和mac OS必須的格式,所以,希捷小銘可以在Windows和Mac OS系統的設備間跨平台存取數據。
空盤狀態下,CrystalDiskMark實測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約為1036MB/s和1008MB/s,達到官方宣傳的最大速度。
TxBENCH測得的數據基本一致,順序讀取速度約1025MB/s,順序寫入速度約1001MB/s。
通過ATTO 進行連續讀寫測試,數據順序讀寫速度均基本穩定在989MB/s和965MB/s左右,並未因為連續讀寫出現「掉速」情況。
通過Disk Speed Test測試希捷小銘在MacBook Air的讀寫速度表現,實測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約為810MB/s和889MB/s,相對windows系統速度略低一些,但這樣的性能表現也是不錯的。
測試13GB+的《貓和老鼠》真人版電影的實際續寫速度分別達到685MB/s和657MB/s,整個讀寫過程速度曲線基本呈現一條直線,比較穩定。這種狀態下,傳輸10GB多的文件,用不了半分鍾,可以說是立等可取,相當快速了。跟傳統機械移動硬碟100多MB/s的速度相比,在體積和速度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有了這么一塊小巧輕便顏值高性能強的移動固態硬碟,我可以把需要的圖片、影像帶在身邊,需要的時候隨時調用,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內容創作,將效率最大化。
有了性能強悍的希捷小銘,工作之外,還可以把它作為移動 游戲 庫。在目前筆記本電腦普遍標配512GB或1TB硬碟的情況下,將一眾3A大作裝到希捷小銘里,不但可以有效緩解電腦硬碟的壓力,而且 游戲 體驗不會有絲毫影響,同樣的急速載入,殺死進度條。
不僅如此,希捷小銘還可以OTG連接手機,對我這種,手機用了一年多,256GB內存就基本用完的人來說實在太有必要了,不但可以備份數據騰出空間,而且可以直接播放硬碟內的高清視頻,用起來還是蠻方便的。
藉助Toolkit軟體,可以通過希捷小銘進行重要數據的自動備份、鏡像同步等操作,多種手段保障數據安全。
備份方面,可以進行全量的自動備份和靈活性更高的自定義備份,我個人更偏向於備份重點文件夾,而且可以根據需求對不同文件夾設置不同的備份策略。備份周期分為持續、每小時、每天、每周、每月等不同粒度,滿足備份條件的話,移動硬碟接入系統後,Toolkit會自動啟動數據備份工作。只要做好相關設置,備份工作對用戶來說基本是透明的。
對於我這種經對於我這種工作性質來說,日常經常在辦公電腦、個人電腦之間,台式機、筆記本之間不停切換,Toolkit的Sync Plus鏡像同步功能可以有效保證多設備間數據一致,實現數據實時自動異地備份,進一步提升數據安全。而且因為希捷小銘本身具備出色的讀寫性能,所以即使進行大文件同步,也可以比較快速地完成,效率很高。
實際使用中,無論電腦、還是希捷小銘,任何一端數據發生變化,另一側都會自動實現數據同步,始終保證兩端數據的一致性。舉個例子,一天工作之後,辦公電腦與希捷小銘的數據是同步的,回家繼續工作的話,希捷小銘會把數據同步到家裡的電腦,這樣同一份數據不但在不同終端中同步,而且實現了三份備份,確保數據萬無一失。
既然是雙向同步,那麼刪除操作也會雙向進行,但並不用擔心因為誤刪而遺失重要資料。在行進Sync Plus設置的時候,啟動「存檔刪除文件」功能,電腦或硬碟端同步刪除文件後,資料會立即存入「Archive」文件夾,跟windows刪除文件會先進入回收站一樣,誤操作也是可以反悔的。有了這重保障,失手誤刪文件也無需擔心,隨時恢復找回。
在這個時代,數據是工作,數據是生活,數據是回憶,數據是一切……選擇一款得力的數據存儲設備,在海量數據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證自己重要數據的安全,而且可以在強大性能加持下從容應對。
希捷小銘就是順應時代需求的一款靠譜的移動存儲設備,設計上,小巧 時尚 、輕盈便攜;性能上,數據讀寫快速穩定;安全上,擁有軟體備份及原廠數據救援雙重保障,確保數據萬無一失。總之,如果你有很多重要數據需要存儲、備份,而且厭煩了隨身背著又丑又笨又重又慢的傳統移動硬碟的日子,那麼可以考慮下希捷小銘,一個可以打開你隨身數據存儲新時代的移動固態硬碟,它真的和我們印象里的移動硬碟不太一樣!
㈧ 家用NAS就像玩手機一樣簡單,綠聯私有雲 DH2100 體驗分享
移動互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普及和大數據的飛速發展,一方面讓我們享受到了 科技 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問題:龐大的數據,該如何處理?如果說以前關於數據的問題僅僅面向少數人,那麼在當下這個時代,則是絕大多數人都無法迴避問題,因為即便你不用電腦,但是只要你使用智能手機,就會有大量數據的存儲需求。那麼對於不懂技術的普通用戶來說,該怎麼辦?是個棘手的問題。
不過不用過分擔心,曾經發燒級玩家才用得上的NAS設備,現在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有效滿足大家數據存儲需求的基礎上,還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剛需」功能,對普通用戶來說,足以滿足日常需求。雖然綠聯是數碼配件領域的老牌勁旅,但在NAS領域只能算新軍,那麼他最近推出的NAS新品「綠聯私有雲DH2100」(以下簡稱「綠聯DH2100」)表現如何,值得入手嗎?
綠聯DH2100的包裝可謂簡潔直觀,正面非常醒目地呈現了產品渲染圖,以及自動備份、極速傳輸和遠程訪問3個主要特點。對普通用戶來說,自動備份我所欲也,遠程訪問亦我所欲也,這也都是我們日常需要的基本功能。
包裝背面對產品的功能和參數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具體參數信息如下:
主晶元:Realtek RTD1296 64bit,Cortex-A53四核,1.4GHz
內存:2GB DDR4
存儲:8G eMMC
盤位:雙盤位
介面:USB-C*1、USB3.0*1、USB2.0*1、千兆網口RJ45、電源介面
雖然定位為家用NAS,但是綠聯DH2100硬體配置還是蠻靠譜的,Realtek RTD1296採用標准64位ARM cortex-A53核心CPU,搭載16nm工藝T820三核版GPU,在影音文件解碼能力上有著不俗的表現,高質量的4K藍光視頻也不在話下。所以除了基本的數據備份,遠程訪問功能之外,這台綠聯DH2100還將是一台能力不錯的影音播放機。如果家裡的電視配置不行的話,那麼設置完成以後,可以圍繞它來重建家裡的影音 娛樂 系統。
配件方面,主機之外,還配備了一隻體積較為小巧的電源適配器和一根不易纏繞的扁網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包用於安裝2.5英寸硬碟的工具,包括螺絲刀和螺絲。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使用3.5英寸機械硬碟屬於滿足需求前提下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作為一款雙盤位NAS產品,綠聯DH2100的體積比較小巧,整體造型較為圓潤,金屬灰色之下有著不錯的質感表現,日常擺在桌面使用的話可以有效融入家居環境,而不會顯得突兀。
頂蓋的貼紙上印有兩行文字「日月星辰 山川湖海 你的故事 我時刻守護著」,給數碼產品增加了一些文化氣息,但我覺得以其它方式把這兩行文字設計在機身上,可能效果更好,畢竟貼紙一揭掉,文化氣息也隨之而去了,就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機身正面通過區域劃分的設計,突出了IO區域。
上方依次為電源、網路、硬碟*2,,4顆狀態指示燈,下方是Type-C介面和USB 3.0介面,可以連接不同類型介面的存儲設備,而且將常用的高速介面設置於機身正面的話,也十分便於日常插拔。
背面上方是散熱口,下方的黑色IO區域包括了RESET復位鍵、USB 2.0介面、RJ45千兆網口以及介面。
綠聯DH2100採用雙盤位設計,但是與傳統NAS產品不同,它的硬碟安裝位置設置在了頂部,輕輕按壓標識位,即可彈起頂蓋。可以看到兩個豎直放置的硬碟支架,每個都有「DESIGNED BY UGREEN」的字體。
取出硬碟支架,可以看到位於機身底部的,相對其機身體積而言大尺寸的風扇,充分保證運行過程中的散熱效果。
至於硬碟的安裝,如果採用3.5英寸機械硬碟的話,是完全免工具的,非常方便。硬碟方面我用的是自己手裡的兩塊希捷酷魚硬碟,綠聯DH2100含盤版配的是專業的NAS盤希捷酷狼,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空盤版或含盤版。
固定好硬碟之後,將硬碟支架插入硬碟安裝位即可,全程免工具。
插入電源線、網線,一切准備工作就完成了,整個過程基本沒什麼需要看說明書的地方,會用電腦就能搞定。
綠聯雲支持Windows、Mac OS以及安卓三個平台,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下載常用平台的軟體,據說後續還會推出TV版,可以關注一下。
以安卓客戶端為例,新機完成連接後,設備綁定僅需三步:1、注冊登錄綠聯雲;2、掃描網路中的設備;3、完成設備綁定。整個過程均在APP提示下完成,一氣呵成,完全沒有難度。
完成設備綁定之後,要進行一步關鍵的功能選擇,即選擇雙盤位存儲模式,分為RAID 1備份模式和普通模式。簡單理解RAID 1備份模式就是一塊硬碟做存儲,另一塊硬碟做鏡像,兩塊硬碟資料保持一致,一塊硬碟損壞不會造成數據遺失,具備較高的安全性,但實際僅相當於一塊硬碟的數據容量;普通模式則兩塊硬碟相互獨立,存儲容量為兩塊硬碟的和,任何一塊硬碟出問題,數據都會受到影響。
在我看來,既然有選擇NAS設備的需求,肯定都是比較重視數據安全的,建議大家,一步到位使用容量足夠的硬碟後,選擇RAID 1模式,確保數據安全。
完成相關設置後,就可以進入控制界面了。因為綠聯雲DH2100定位是一款家用NAS,所以功能上都是日常我們比較剛需的常用功能,包括自動備份、Samba、迅雷下載、網路網盤等,功能並不復雜,所以各個平台的軟體界面都是比較簡潔直觀的。
可以說綠聯雲DH2100的整個配置過程相當輕松,說到手即上手也不為過。
設備綁定及存儲模式選擇之外,還有Samba功能需要進行簡單的設置,主要就是設置用戶名及登錄密碼後,之後按照系統提示的方法就可以輕松實現Samba 功能。
1、設備信息
完成配置後,可以在設置功能中查看相關設備信息以及硬碟狀態等。選擇RAID 1備份模式的話,如果長時間沒有新資料存入設備的話,「鏡像」硬碟是休眠狀態的,主硬碟有新內容寫入以後,「鏡像」硬碟會自動恢復運行狀態,確保兩塊硬碟數據的一致性。
2、Samba及速度表現
登錄訪問系統顯示的綠聯雲DH2100的IP地址,驗證用戶名和密碼以後,就能就像平常使用電腦一樣,輕松訪問NAS設備里的數據了,大幅降低了使用門檻,讓僅僅會電腦基本操作的用戶也可以輕松實現PC端數據的備份及調取。
實際測試,有線網路狀態下,綠聯DH2100的寫入速度基本穩定在110MB/以上,讀取速度略有波動,也基本保持在100MB/s左右。這樣的速度,基本達到了千兆網路傳輸速度的峰值,無論在區域網內進行數據備份,還是直接訪問設備中的數據,都會有比較不錯的體驗。
實測區域網下無線下載可以達到60MB/s左右,雖然無線信號的傳輸速度不及有線網路,但這樣的速度表現,在區域網內直接訪問綠聯DH2100內的高清視頻資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流暢觀看,不用擔心會出現緩沖載入的情況。
另外,對於未連接WiFi的情況,綠聯DH2100需要用戶手動開啟手機流量下載的開關才可以進行相關任務的下載或備份工作,有效避免了失誤造成的流量損失。實際測試,我家通過移動網路下載綠聯DH2100內電影的速度大約2MB/s,不算很快,但還可以,在外急需資料的時候,也不用等很久。PS:數據網路速度受信號質量、終端情況影響較大,所以速度也因人而異。
3、自動備份
自動備份功能是普通用戶也非常需要的功能之一。通過綠聯DH2100可以對手機端、PC端的資料分別進行備份。以手機端為例,不但可以主動選擇需要備份的手機文件目錄,而且還可以針對微信文件進行專門備份,可以說充分考慮的當前用戶的主流需求,讓功能更加簡單易用。
4、相冊功能
智能手機普及帶來的另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拍照成為了我們手機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人人都成為了攝影師,這種情況下,龐大的照片怎麼處理?
同樣,綠聯DH2100專門設置了相冊功能,我們可以建立兩種相冊,分別是僅自己可見的個人相冊、所有人可見的共享相冊。玩耍一天之後,可以及時建立相冊,分門別類的整理照片,不但簡便,而且易於後期查找、瀏覽。
5、迅雷下載及網路網盤
就我個人而言,日常使用最頻繁的兩個下載工具就是迅雷和網路網盤了,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用戶的選擇。
集成了迅雷功能的綠聯DH2100,在PC客戶端使用迅雷的話,就跟單獨使用迅雷軟體一樣簡單易用,靠譜資源的下載速度輕松達到10MB/s以上,4k高清資源也可以很快下完。
相對而言,網路網盤的下載速度還是嚴重受到會員與否的影響,不是會員的話下載速度並不快。以數據備份為主業的NAS設備,還具備低功耗的特性,如果不開會員的話,讓它7*24小時細水長流去吧!
6、視頻播放
有了綠聯DH2100,我們就可以通過APP在線訪問設備內的高清影視資源,可以選擇綠聯雲內置播放器或手機播放器,綠聯雲內置播放器的性能還是比較出色的,建議選擇。
不但可以通過區域網在家裡任何位置,通過手機、Pad等設備流暢的觀影,還可以通過綠聯雲最近更新的DLNA功能,輕松將視頻投屏到大屏電視上,全家暢享大屏觀影的樂趣。
這台綠聯DH2100到手用了有一個來月了,簡單來說它最突出的優點是簡單易用,缺點也是簡單易用。
怎麼說呢?綠聯DH2100有著清晰的定位,即家用NAS,所以這段時間用下來的感受就是,安裝簡單、設置簡單、使用簡單、功能也簡單,可以有效滿足普通家庭日常數據存儲備份、資料下載以及影音 娛樂 需求。而且這台NAS設備的價格也同樣非常入門、平易近人,無盤單主機售價僅千元出頭,非常適合沒接觸過NAS的家庭嘗鮮體驗。
同樣也正是因為它的簡單,用戶只能使用產品提供的功能,而無法進行擴展和延伸,所以這款NAS設備的可玩性很一般,對於進階用戶沒有多少吸引力。
因此,我的建議是,如果家裡有數據備份需求,但對NAS設備沒有過多了解,也不想深入折騰的話,那麼綠聯DH2100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擇,簡單易用,功能不多但很實用,基本覆蓋日常主要需求。而且價格便宜,整體性價比不錯,如果後期又想折騰了,再換也不虧,是不是還不錯?
㈨ 希捷2000g監控專用硬碟能用在電腦上嗎,對電腦速度有影響嗎
可以是可以,不過監控硬碟在數據寫入硬碟時的糾錯能力不咋的。
萬一您保存的是非常重要的數據,而監控硬碟因為其特殊的數據保存方式,沒有正確糾正那麼一個小錯誤,那麼這個數據文件 在打開時就會出問題,很有可能這個重要文件就報廢了
㈩ 電腦磁碟被遠程鎖定
摘要 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