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的綠色密碼是什麼
㈠ 北京冬奧會主題是什麼
北京冬奧會主題是:「一起向未來」。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發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10月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成功點燃。10月20日,北京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
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計劃於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2月20日星期日閉幕。北京冬季奧運會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賽區承辦所有的冰上項目,延慶賽區承辦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項目,張家口賽區的崇禮區承辦除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
創辦理念:
北京冬奧村秉承「綠色辦奧」理念,採用國際領先的「健康建築」金級標准設計建造,可為居住者提供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其綜合診所建成超低能耗示範建築,在節能減排的同時提升使用體驗。此外,北京冬奧村高度重視無障礙建設,在交通流線設計,道路建材選擇,室內傢具布局使用,無障礙智慧服務平台開發等多方面滿足殘障人士需求。
㈡ 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創造多項奧運史上的哪些綠色「首次」
第一,奧運歷史上第一屆100%使用綠色清潔電能的奧運會。第二,首個大規模使用當今最環保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的冬奧會主辦城市。第三,京張高鐵成為世界首條時速達到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鐵。第四,綠色建築、生態修復工程成為北京冬奧場館建設中最亮麗的名片。第五,所有新建冬奧會場館都達到最高等級的綠色三星標准,改造場館通過改造達到綠色建築標准。
㈢ 北京冬奧會標志是什麼
北京冬奧會標志是冬夢。
2022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
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傳遞出新時代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圓體育強國之夢,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北京冬奧會新增小項
2018年7月18日,國際奧委會宣布,2022年北京冬奧會新增7個比賽小項,屆時總共將產生109枚金牌。同時女性運動員的參賽比例進一步提高,參賽運動員的男女比例更趨於平衡。
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會議通過了有關北京冬奧會項目設置的方案。新增的7個小項為女子單人雪車、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團體、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和單板滑雪障礙追逐混合團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
㈣ 被稱為首屆綠色冬奧會的是什麼
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季奧運會
薩馬蘭奇稱贊利勒哈默爾冬季奧運會是一屆「綠色冰雪奧運」。實至名歸,本屆冬季奧運會對環保的重視前所未有,開創了「綠色奧運」的先河。
㈤ 「綠色冬奧」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關鍵詞,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張家口賽區完成生態修復,全部場館實現綠色電網全覆蓋,北京冬奧會碳排放將全部中和。在北京冬奧會的籌辦過程中,踐行低碳和可持續的理念,努力使北京冬奧會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重要展示平台和窗口。同時大力普及低碳意識,引導公眾低碳行動,確保節能環保籌辦工作取得良好進展。「綠色冬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源供應方面,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
綜合考慮山高路滑、溫低坡陡、超長續航等車輛使用環境,以安全為前提,最大限度應用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減少碳排放量。在北京冬奧組委的積極推進下,冬奧碳普惠制已經啟動。為在全社會推廣奧林匹克及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理念,北京冬奧組委於2020年7月2日全國低碳日,正式發布並上線新開發的「低碳冬奧」微信小程序,利用數字化的技術手段,記錄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為軌跡,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為低碳冬奧做出貢獻。
㈥ 冬奧會的徽標是什麼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
2022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
還傳遞出新時代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圓體育強國之夢,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詳細介紹:
會徽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為會徽增添了節日喜慶的視覺感受,也象徵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
會徽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
㈦ 冬奧會會標是什麼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標為(冬夢)。
一、圖案構成及寓意:北京冬奧會會標由圖形、文字標志、奧林匹克五環標志三個部分組成,圖形主體形似漢字「冬」的書法形態,將抽象的滑道、冰雪運動形態與書法結合,「冬」字下方兩點順勢融為2022,主色調為藍色,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色、黃色兩種輔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
二、使用規則: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的著作權、商標權、特殊標志權等專有權利屬於北京冬奧組委。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未經北京冬奧組委許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不得擅自使用會徽,也不得將會徽進行拆分、歪曲、篡改等變形使用,或將會徽作為其他圖案的組成部分使用。
三、設計理念: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了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也象徵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BEIJING 2022」字體的形態上汲取了中國書法與剪紙的特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
㈧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綠色,綠色代表了什麼
綠色代表的就是健康和生活,也代表這是激情,我認為綠色是非常適合北京冬奧會的主題的。
㈨ 冬奧會標識是什麼
冬奧會標識是會徽(冬夢),這是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使用的標志,主要由會徽圖形、文字標志、奧林匹克五環標志三個部分組成,圖形主體形似漢字「冬」的書法形態,主色調為藍色。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的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體現中國舉辦的冰雪兩大運動的理念。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為會徽增添了節日歡慶的視覺感受。
冬奧會滑冰大項中的三個分項是:
1、短道速滑
項目用品主要由冰刀和鞋子、冰刀養護用品和防護用具組成,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為確保運動員的安全,賽場四周要安放泡沫防護墊。
短道速滑以名次論勝負,賽制採用淘汰制。首先小組預賽,前2-3名進入下一輪,即復賽;以此類推,復賽每個小組的前2-3名進入半決賽,半決賽的前2-3名進入決賽。
2、速度滑冰
是指在規定距離內以競速為目的的滑冰比賽,簡稱速滑,運動員腳著冰鞋在冰面上滑行,藉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穩固的支撐點,通過兩腿輪流蹬冰、收腿、下刀,滑進動作以及全身協調配合向前快速滑行。
一般來說,每組由2名運動員組成。兩條賽道中,內道起跑的運動員,滑行到換道區時應換到外道滑跑,外道運動員要換到內道。換道區,為了避免運動員沖撞,外道選手擁有換道優先權,如選手在換道時發生沖撞,則判內道選手失去比賽資格。
3、花樣滑冰
這也是冰上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通過冰刀在冰面上劃出圖形,並表演跳躍、旋轉等高難度動作。花樣滑冰的裁判會按照動作的質量與藝術性表現進行綜合評分,最高為6分。
花樣滑冰選手練習時通常穿緊身柔軟的長褲,彈性較大、質地柔軟的氨綸等多種面會以此來覆蓋冰鞋。不得穿上下分開的服裝,裙子前後長度要掩蓋臀部;男選手則必須穿長褲,不能穿緊身褲。
㈩ 北京冬奧會標志是什麼
北京冬奧會標志是冬夢。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是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使用的標志,主要由會徽圖形、文字標志、奧林匹克五環標志三個部分組成,圖形主體形似漢字「冬」的書法形態,主色調為藍色。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的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體現中國舉辦的冰雪兩大運動的理念。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為會徽增添了節日歡慶的視覺感受。
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接力標志意義
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彰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在價值觀念上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宣傳北京冬奧會「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奧理念,傳遞夢想與激情,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創意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鳳凰」與「火紋」。「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徵祥瑞,寓意吉祥和諧、天下太平。鳳凰浴火重生,又寓意生生不息,進取復興。「金色」象徵閃耀、光輝、光明,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耀。
火紋是中國古代先人在生活中物質與精神相互交融的產物,蘊含著旺盛的生命力。運動員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克服困難的勇氣,是挑戰生命的決心,是直面人生的堅強。
飄揚的動感絲綢與火種交融呼應,波動起伏又像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造型手法融入書法藝術。創作手法延續冬奧會會徽的特點,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統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