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訪問張朝陽

訪問張朝陽

發布時間: 2022-04-15 10:21:35

『壹』 求!張朝陽資料

陝西西安

張朝陽,搜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

1964年12月出生於陝西西安。

1981年西安中學高中畢業,同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近代物理專業。

1986年本科畢業,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

1993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同年任麻省理工學院亞太地區中國聯絡人。

1995年回國,任INTER�NETSECURITIESITC(簡稱ISI)駐中國代表。

1996年創辦愛特信電子技術公司(INTERNETTECHNOLOCY』SCHINA,簡稱ITC),是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推出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SOHU)。

1998年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計算機數字化領域50名風雲人物之一」。

1999年9月應邀參加財富論壇上海年會IT圓桌會議,1999年搜狐獲長足發展日訪問量達600多萬。

『貳』 網際網路發展歷史的三個主要階段是什麼

不知你指的是在哪發展的三個階段?

下面給你講講其中國的發展三階段吧,胡亂說說、僅供參考:
ISP時代
1994年4月20日,當時的國家計委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項目NCFC(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工程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這是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國家的標志性事件。
從這一天起,中國進入了中國互聯網的接入時期。ISP(互聯網接入業務提供商)成為了主宰1994年至1996年的主導名詞。中國也進入互聯網的商業化時代。
在前國務院信息辦政策法規組負責人高紅冰的記憶中,當時京廣兩地的網路互訪需要撥長途電話。「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是非常奢侈的。」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觸網」人數尚不足10萬。
中國互聯網早期的發展力圖通過ISP來普及。在高紅冰看來,「實踐證明,在中國電信完全壟斷的局面之下,這種做法是將互聯網帶入了死胡同。」
促使局面得以改觀的,是政府對待互聯網態度的轉變。國務院出台《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1997年4月「國家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00年遠景目標」制定,將中國互聯網列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出建立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和互聯網交換中心。
同時,政府開始投資大規模的基礎網路建設。1997年6月,郵電部電信總局投資70個億的169全國多媒體通信網啟動。深入縣級城市的地方信息港便是這一熱潮的產物,如今依然還保留著。
早期叱吒風雲的瀛海威、東方網景、世紀互聯、實華開等30餘家ISP受到明顯的沖擊,在探索互聯網商業化的道路上紛紛或倒閉或轉型,今天仍然生存的寥寥無幾。

「內容為王」
接過棒的是ICP(互聯網內容服務提供商)。1997年,網易、四通利方論壇�新浪前身、chinabyte和搜狐開始崛起,政府對互聯網的大規模基建,為ICP們提供了一個施展的平台。
互聯網開始嘗試電子郵件以外的東西,BBS和新聞逐漸在成為互聯網的新核心。「上網」逐漸成為時髦的代名詞。截至1998年12月31日,中國網民的人數上升至210萬。
越聚越多的人氣引起了資本的關注。張朝陽是如何拿到第一筆風險投資來創辦搜狐網站的,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最主要的談資。媒體和大眾也寧可相信,如果你有一份完美的商業計劃書,就足以獲得投資商成千上萬的美鈔。
ICP們為了贏得資本的青睞,整天在籌劃著如何讓更多的眼球注意到自己,如何占據每天各大媒體的要位。當時的北京城,每天都有新的網站誕生,互聯網公司總有開不完的新聞發布會。接著,免費郵箱、網路論戰以及網路小說開始與網民親密接觸。

從「輸血」到「造血」
2000年是互聯網商業化應用的初期階段。事實上,不僅商業運作方式實行的是「拿來主義」,連商業運作成本也主要是靠國際資本「輸血」維持。
1999年7月12日,中華網在納斯達克上市,這是在美國納斯達克第一個上市的中國概念網路公司股。以此為標志,2000年4至7月,新浪、搜狐和網易相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從此有了一個股市晴雨表。
也就是在這個時刻,納斯達克開始崩盤。雪崩效應讓中國的互聯網業界不寒而慄。由此引發了2000年的那場論戰。
面對市場的冷酷,資本開始對互聯網重新審視。在這4年裡,中國三大門戶網站在納斯達克的股價走了一條U字型的曲線。U字型的左邊是互聯網狂熱在股市退潮的反映,底邊是長達兩年的互聯網寒冬,U字型的右邊代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率全球互聯網之先走出低谷重新崛起,也代表著中國互聯網無限廣闊的發展遠景。
以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急劇下挫為標志的互聯網寒冬教會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生存之道,也給中國互聯網一個巨大的機會,這就是中國互聯網實現了與中國移動通信增值服務市場的嫁接,並因此完善了自身的「造血」機制,那就是成為ASP(互聯網應用服務提供商)。
以網路游戲為例,中國網路游戲用戶已達1380萬人,2003年中國網路游戲市場達到13.2億元人民幣,超過中國電影全年的票房收入。這還不包括2003年網路游戲對通信業的直接貢獻87億元,對IT產業的直接貢獻35億元,以及對媒體及傳統出版業的直接貢獻26億元。
這只是冰山一角。從產業的角度看,8000萬網民已經使網路媒體擁有僅次於電視和報紙的讀者群和廣告受眾,新浪和搜狐新聞的日訪問用戶已經遠遠超過任何一家報紙的讀者面。中國的電子商務不再僅僅是企業的一個網上產品樣本展台,而成為許多大大小小企業的又一條銷售渠道。這8000萬網民正在創造一個個在未來10年中消費需求過百億元的市場,譬如廣義的簡訊即移動互聯增值市場、網路游戲市場、網路廣告與搜索排名、B2C與C2C電子商務等。
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最令人矚目的是出現了好幾位排名非常靠前的「網路富豪」。在他們背後是一個正在以驚人速度崛起的大市場。

『叄』 中國網路四大門戶。搜狐,新浪,163,tom。的執行總裁分別是誰

搜狐是中國的,老闆是張朝陽。

新浪日本人控股,所以有人說是老闆是日本的。

雅虎是美國的華人楊致遠和他的一個美國夥伴共同創立的,我們現在所訪問的是中國牙雅虎(以前叫雅虎中國,後來改名了),總部的網站在美國是英文版的可以訪問,老闆是華裔美國人。

網易是中國的,老闆是丁磊。
TOM,MSN都是美國的,MSN是微軟老比的。

除非是國外的一些網站上面的敏感內容,或者是ZF不想讓人知道的東西,就會被國家防火牆封掉。

『肆』 世界上最博學的人是誰

達芬奇,歷史上只有他那麼變態地在十幾個領域有卓越成就。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伍』 北京富豪李曉華是干什麼的

中國著名企業家
個人檔案
性 別: 李曉華
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1年1月18日 學 歷: 大學 公 司:香港華達投資集團 總部所在地:北京 主要行業:投資、高科技、生物科技 其它行業: 房地產業
生平簡介
1951年1月18日生於北京。 1968年下放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1976年回北京當鍋爐工人[1] 80年代初在北戴河賣飲料、開錄像廳開始發跡 李曉華(左)
1985年到日本通過代理章光101毛發再生精獲得巨額財富 1988年在香港創立華達國際投資集團公司任董事局主席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稱李曉華為「美國青年學習榜樣」 1992年成為第一個擁有法拉利轎車的中國人 1994和1995年,被授予「全國百名優秀企業家」和「中國十佳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 榮獲聯合國科學與和平組織頒發的和平貢獻獎及世界和平使者獎 1996年3月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並提名的國際永久編號為3556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李曉華」星 中國政府授予李曉華「十大扶貧狀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授予李曉華名譽會長稱號 美國紐約州州長授予李曉華榮譽市民稱號 1997年 美國美中友好協會全國委員會授予李曉華名譽主席 中國政府向李曉華頒發扶助貧困「光彩事業」獎章 李曉華當選為中國全國政協委員 李曉華作為世界優秀華人代表出席香港回歸祖國交接儀式大典 美國「福布斯」雜志連續五年將李曉華評為中國最傑出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1999年 李曉華作為世界優秀華人代表出席澳門回歸祖國交接儀式大典 2003年 中華慈善總會鑒於李曉華為慈善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授予李曉華為中華慈善總會名譽會長 2003年 美國育英大學授予李曉華榮譽博士稱號,以表彰他為人類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及在工商企業的傑出管理才華 2004年 國際企業家聯合總會授予李曉華「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領袖」稱號 2004年 鑒於李曉華在中國商業智業領域里的出色實踐和貢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授予李曉華「中國營銷業坐標人物」稱號 2004年 加拿大加中企業家協會授予李曉華名譽會長稱號,同年與達賴組建VOA廣播公司
擔任職務
李曉華先生是華達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是享譽世界的著名的企業家。
奮斗歷程
李曉華1951年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兄弟四個,他排行老三,父親正直嚴厲,母親敦厚。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他童年時就體驗了飢餓的含義,養成了性格中最深沉最質朴的東西。受父母的影響,少年時期他就懂得了只有努力才能獲取的人生道理。 李曉華
1969年,16歲的李曉華被捲入上山下鄉的大潮,同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一道去了北大荒。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他一干就是八年。艱苦的生活,使他過早地飽嘗了愛與恨、生與死、痛苦與無奈,但是,當他看到自己親手播撒的種子變成了累累果實時,他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收獲的喜悅,豁然領悟到人應當如何珍惜一切美好的東西,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努力贏得收獲。 8年磨練之後,李曉華終於展轉回到北京。他不忍心再給操勞了半輩子的母親增加負擔,開始了一個男子漢的拼搏。為此,他當過鍋爐工、炊事員,還做過販賣服裝的小本生意。在一次廣交會上,他看到了一台美國生產的冷飲機,他意識到這台機器會「下蛋」,於是傾其所有買了下來。這年夏天,他帶著這台冷飲機到北戴河海濱賣冷飲,很快便實現了自己的原始積累。幾年後,他在秦皇島開辦了河北省第一家錄象廳,又是生意火暴,於是資金積累很快達到了百萬以上。 李曉華並不滿足於當百萬富翁,更不願意守著金錢過舒服日子。經過一番考慮,他東渡扶桑,去了日本。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日語,曾經在餐館里洗過碗端過盤子,也在日本商社裡當過學徒。這段生活留給他的最大收獲,是學到了日本人堅韌不拔、刻苦認真的精神。一年以後,他開辦了自己的公司。憑著敏銳的商業眼光,他爭取到了「章光101毛發再生精」在日本的代理權。在他的積極運作下,「101」產品在日本家喻戶曉,李曉華的名字也為愈來愈多的日本人所熟知。他被日本新聞界稱為「中國學子中的佼佼者」,日本首相海部俊樹也親自接見了他,稱贊他是「中國最優秀和最有智慧的企業家」。 李曉華
在日本獲得成功後,李曉華仍然沒有停下腳步。他果斷地揮師南下,在香港問鼎房地產業,在東南亞投資高速公路。他迎著風險開「頂風船」,當別的商家紛紛退縮撤退的時候,他卻正確分析形勢,選擇了進攻。他看準時機買樓、賣樓,還沒等人家從膽戰心驚中緩過神來,他已再次獲得成功。就這樣,李曉華以過人的智慧和勇氣,完成了自己的創業「三步跳」。 他的事業如日中天,不但在香港、日本、歐美建立了自己的公司,還在國內數省投資辦廠,業務領域包括房地產業、機械製造、家用電器、塑料製品、商業投資、食品加工、餐飲娛樂和旅遊業等等。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實業家,成為中國大陸屈指可數的億萬富翁之一。 曾經在兒時連公共汽車也捨不得坐,天天跑步上學的李曉華,是中國最早擁有名牌私人轎車的企業家之一。為了給中國人揚揚名氣,也為了給自己做做廣告,他買下了連廠商都以為中國人買不起的「法拉利」跑車。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他聘請了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作為自己的顧問。 李曉華
社會愛心
當然,李曉華之所以受人敬仰,不僅是因為他的富有,更在於他富有以後又將財富回饋於人民,用於改變貧窮,消除愚昧落後。1992年他為希望工程捐款200萬元,在北京平谷山區建起一座包括計算機室、電化教室在內共有24個教室的現代化綜合學校——曉華學校,解決了750名學齡兒童的就學困難;1993年,他出資36萬元負擔河北省貧困地區1000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還捐資100萬元在北京市崇文區小學設立「優秀教師獎勵基金」;1994年,他為母校北京22中捐款200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以回報母校的培育之恩;1995年,他向黑龍江省教委捐款200萬元,其中100萬元在綏化市建一所「曉華中學」,另100萬元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北大荒建立了「黑土地教育基金」,用以表彰那些在北大荒教育事業上作出成績的優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雲南地震後,他捐資50萬元在雲南最困難的祿勸地區建立了一所綜合學校,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重新就讀的機會…… 李曉華
李曉華常說:「人應充滿愛心,懂得去愛別人、幫助別人。」 數年來,李曉華為貧困地區、災區、教育、科技、體育等公益事業累計捐助3000多萬元人民幣。他的善舉引起海內外輿論的普遍關注,為此,他獲得聯合國科學與和平周組委會頒發的「世界和平使者」稱號,成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中國人。他還榮獲了「'95中國十佳優秀民營企業家」和1996年「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的榮譽稱號。
成就與榮譽
對於李曉華來說,1996年3月1日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並提名,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一顆國際永久編號為3556號小行星命名為「李曉華星」。命名大會就在這一天假座北京最豪華的中國大飯店舉行。 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崇高的榮譽,一般地說,國際上只允許以一些著名科學家、藝術家的名字命名,如張衡、牛頓、愛因斯坦、莎士比亞、哈默等等;如果用政治家、軍事家的名字命名,則必須在其逝世後100年。小行星命名有嚴格的程序,先要由發現者向國際小行星中心申報,再對命名者 李曉華
進行嚴格的考察,然後由世界多國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正式刊布於世,成為為世界所公認的永久星名。李曉華能夠獲此殊榮,不僅是他個人的終生榮耀,也是所有中國人的自豪。 1996年9月,李曉華應美國前總統布希的邀請到美國訪問。在美國,他觀摩了「總統杯」世界名人高爾夫球賽,見到了數國總統、前總統,並和美國前總統布希一起給優勝者頒獎。美國總統柯林頓在會見他時對他說:「聽說你過去很貧窮,通過努力變得很富裕了,你是中國很成功的商人。」「你的這種奮斗精神,是美國青年學習的榜樣。」這一消息經報紙報道後,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位居住紐約多年的老華僑給李曉華來電話說:「李先生,你太為中國人爭氣了!」 的確,李曉華所代表的,是一種奮發向上的民族自強精神。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木卡拉所說,他的精神會「鼓勵更多的企業家在中國,在整個世界,以類似的努力來消滅貧困。光榮屬於那些通過人道主義援助推動自己國家發展的人們」 李曉華
富豪排行榜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1998年第2 1999年第2 2000年第11 2001年第16 胡潤百富榜 1999年第4位 2003年第23位 2007年第328位
名車情結
李曉華:中國法拉利第一人 1992年,法拉利在亞運村會展中心進行了一次展賣,與其說是展賣,不如說是展覽更為確切,因為當時中國內地還沒有一輛法拉利跑車。在北京的展賣會上,法拉利廠家原本打算展覽一下就運回去,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內地尚不具備購買實力。沒想到李曉華以13.888萬美元從容地把這輛法拉利留在了北京。 李曉華
後來,法拉利在天壇為李曉華舉行了一個交接儀式,給他配的牌號是京A00001。這件事馬上就通過世界各地媒體傳播開了,法國的《費加羅報》刊發了一幅照片:寬敞的長安街,背景是雄偉庄嚴的天安門城樓,前景是那輛紅色的法拉利,在法拉利右側,站著李曉華,他穿一件風衣,立著領子,俊朗帥氣,正抬頭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張照片引起的震動幾乎是全球性的。 一提到車,李曉華就會顯得格外的興奮,他說:「我生活中最奢侈的就是車了。看到世界頂級名車下線,我就禁不住要擁有的沖動。」 如今,李曉華基本上擁有了世界上各個頂級品牌的轎車:邁巴赫、勞斯萊斯、蘭博基尼、賓利、保時捷、寶馬、賓士
慶生大腕雲集
李曉華2011年1月19日在北京昆侖飯店大擺六十歲生日宴。趙本山,葛優,孫楠,唐國李曉華慶生現場(7張)強,奧運冠軍仲滿夫婦,李湘前夫李厚霖,華誼總裁王中軍,李彥宏等名人一同出席。 北京,亞洲第一位擁有勞斯萊斯的大富翁李曉華19日在昆侖飯店大擺六十歲生日宴。 眾多親朋好友出席,其中不乏演藝界的藝術家和名人。賓客數量有四百多人,有的坐不下已經提前離席。趙本山,葛優,孫楠,唐國強,李玉剛,尹相傑,張也,翁虹,夏雨袁泉夫婦,濮存昕夫婦,吳若甫夫婦,何琳,田華,劉剛,常寬,金巧巧,於丹,姜昆,春妮,劉佩琦,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奧運冠軍仲滿夫婦,李湘前夫李厚霖,華誼總裁王中軍,李彥宏、張朝陽等名人一同出席。 現場還有賓客抽獎環節,趙本山喜獲二等獎得平板電視一台。最後的一等獎為一輛賓士smart小汽車,也是富豪李曉華先生贈送。由葛優上台頒獎。[

『陸』 中國近現代的科學界有偉人嗎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導彈總體和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重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33年(17歲),受當時「科學救國」、「工程救國」熱潮影響,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繫航空組,從此走上「航空救國」之路。193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航空工程;193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學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學航空系系主任。中國導彈之初,梁守槃被任命為總體設計師,於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液體近程彈道導彈發射成功,從而揭開了中國導彈事業的序幕。闖過了航天事業初創時期一系列技術難關。1956年梁守槃(40歲),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守槃成為首批科技工作者,為「兩彈一星」工程正式奠基。主持和組織研製成功亞音速、超音速、小型固體三個系列岸對艦、艦對艦、空對艦多種海防導彈,C801超音速固體反艦導彈,低空超音速反艦導彈c101,東風一號,東風2號導彈,鷹擊8號等一糸列導彈。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美國國際空間大學創辦者協會初始會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獲國家科委一等功、部一等功等榮譽。獲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中國一糸列導彈從梁守槃開始。他不是兩彈一星成員,但他是兩彈一星的奠基者。破除萬難為航天事業初創奠定基礎,一生共獲兩次一等功勛,純金功勛,閃閃發光,可見他在導彈和航天居功厥偉。

『柒』 張朝陽是哪個地方的人

陝西西安

張朝陽,搜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

1964年12月出生於陝西西安。

1981年西安中學高中畢業,同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近代物理專業。

1986年本科畢業,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

1993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同年任麻省理工學院亞太地區中國聯絡人。

1995年回國,任INTER�NETSECURITIESITC(簡稱ISI)駐中國代表。

1996年創辦愛特信電子技術公司(INTERNETTECHNOLOCY』SCHINA,簡稱ITC),是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推出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SOHU)。

1998年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計算機數字化領域50名風雲人物之一」。

1999年9月應邀參加財富論壇上海年會IT圓桌會議,1999年搜狐獲長足發展日訪問量達600多萬。

『捌』 搜狐,張朝陽你們的網站離倒閉很近.

在網路上開個空間最好的啦.1000M啊,放多少照片!

『玖』 門戶網站

在互聯網進入中國的初期,大約是97年或者98年開始有關於門戶網站的說法和討論,當時計算機世界之類的報刊是這樣比喻的:互聯網的領地就像一個大城堡,你要進入這個城堡,就要經過大門,在門口設立一個類似問訊處(導航處?),是能夠讓所有進入城堡的人都看得到、用得著的、必經之處。後來,門戶網站的基本定義就是用戶登陸互聯網的第一站,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在你ie瀏覽器里默認的那個網址,就是你的門戶網站。所以當時很流行的一個做法是,在許多網站的首頁,會有一個讓你收錄此頁為默認網頁的按鈕。

傳統門戶網站的最好例子,就是剛剛登陸中國的msn中文站--簡單的導航和人流疏散功能。所謂的人流疏散功能,是指msn中文站的內容是別的網站提供的,當進入msn中文站的網民點擊其內容的時候,就跑到了別的網站。與國內傳統模式不一樣的是,在msn中文站上提供內容的網站,要向msn中文站付費。國內以往的模式,比如新浪,是向別的媒體付費買來內容放在自己的網站上。當然,msn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它有強大的msn用戶群,而其他花錢買msn中文站地盤的網站需要更多的用戶。為什麼網站愈要更多的用戶?因為用戶越多,網站的影響力才能越大,影響力大了,企業就會花錢來做廣告,網站的收益就會更好。

中國互聯網誕生的初期,各個網站的主要任務是發展上網用戶和內容。各個網站在'跑馬圈地'的同時,也在找尋著內容建設的方向。分類導航、電子郵件、論壇社區是網站最初能夠提供的功能。內容,主要來自新華社。當時新華社在各地的記者,每天會有大量的新聞匯聚到新華社,而新華社所管轄的報紙根本不能把所有的新聞刊登完畢。另外,新華社對各地的地方媒體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聞提供,網站就去找新華社合作,得到了最初的媒體內容。

在這段互聯網啟蒙的過程中,網易在電子郵箱和社區方面較為突出,新浪逐漸轉變為新聞的快和全,搜狐卻在更廣泛的未上網人群中建立的影響力。當時業內流行一句話:上網的都知道新浪,不上網的都知道搜狐。隨著上網的用戶越來越多,不上網的也都上網了,所以,搜狐雖然在郵箱、新聞這些方面不如網易和新浪突出,依然能夠穩居前三甲。

2000年4月-7月,隨著新浪(4月13日)、網易(6月20日)、搜狐(7月12日)先後登陸納斯達克,中國互聯網三大門戶的領先態勢基本形成,集中在三大門戶的流量和影響力開始等待爆發的時刻。

簡訊來了

200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互聯網發展形勢開始走下坡路,盡管上網的人數還在增長,但是從納斯達克的反應看,IT高科技企業及互聯網的投資開始減少,有人說互聯網的泡沫開始破滅了。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不盈利的局面持續著,來自廣告的微薄收入不足以彌補各網站持續投入的花銷。

2000年9月份的奧運會之前,簡訊,這個手機上的新玩意開始和互聯網結合。手機訂閱奧運報道,成為當時最新的時尚。當時還有很多手機不能收發簡訊,也沒有人想到手機簡訊能拯救中國互聯網。2001年1月,搜狐正式推出無線互聯網信息點播增值服務(SMS)。

2001年上半年,不盈利的門戶網站開始著急了,盡管虧損越來越少,但投資人還是等不及。於是,一直免費的郵箱服務開始收費了。在這個過程中,聰明的互聯網人發現,簡訊除了自身價值之外,還具有代收費的功能。而且,簡訊的使用人群,比上網的人群要大得多。

有了廣告之外的收費模式,門戶網站巨大的流量和影響力開始顯現出來,訂閱、鈴聲、測算、游戲、約會等服務模式越來越多。2002年第二季度一過,三大門戶全面轉向盈利。而一些沒有大流量和用戶的網站,沒有利用簡訊賺錢的基礎,很多都沒有熬過互聯網的這個冬天,出售、關張的大有人在。這段歷史,被張朝陽稱作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簡訊對於網站的拯救,是中國互聯網獨有的特色。簡訊收入成為網站收入的一種模式,給中國網站製造奇跡的同時,也儲存了一種危機--收費模式不能夠完全自己控制。好在這個危機破滅的早,還不至於讓中國的網站就此倒下。

2004年,隨著簡訊政策的改變、無線業務的調整,三大門戶來自簡訊的收入開始回落。這迫使三大門戶開始找尋新的盈利增長點,網易轉向了網路游戲,搜狐新增了搜索引擎搜狗。

搜索崛起

從互聯網誕生之日起,互聯網的信息量就一直保持著一種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而增長。要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精確可讀信息,就離不開搜索引擎。中國的三大門戶實際上早就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但是都沒有想到要在搜索這個方向上找尋盈利模式。

1998年2月25日,中國首家大型分類查詢搜索引擎橫空出世,搜狐品牌由此誕生

1999年2月2日新浪網推出新一代中文搜索引擎'新浪搜索'(SinaSearch)測試版

2000 年 9 月,網易正式推出了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務。

直到有一天,當三大門戶發現在ALEXA排名中,他們的身側有了另外一個靠搜索而起的網站--網路,並也有著相當的收入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搜索引擎不光是為網民提供的一種工具,其中還蘊藏著巨大的金礦。而這個網路,就是三大門戶把它養大的。三大門戶從2000年起,至2003年,先後都使用了網路搜索引擎作為自己網站的搜索服務工具。

為了不再養虎為患,新浪、搜狐先後停掉了與網路的合作。靠搜索起家的張朝陽開始重新重視搜索,並於2003年開始組建團隊進入關鍵詞搜索技術的開發,在2004年8月推出了搜狐自有的搜索引擎'搜狗sogou.com'。

在業界眾多質疑搜狗的聲音中,張朝陽沒有動搖並一直堅持著。2005年2月搜狗推出新版本,2005年5月開始全面推廣。截至6月3日,已經積累了10億頁面。搜狗的流量已經超過網路流量的三分之一。與其他搜索引擎發展的路數一樣的是,搜狗也是最先在MP3的搜索上突破的,'目前,搜狗的音樂搜索已經很好用了。下個月將重點推出新聞搜索。搜狐98年就開始做新聞,在分類整理中文網頁方面有7年的積累和經驗'。搜狗2004年的收入達到了1000萬美元,而這個收入比網路去年的收入只少幾百萬。

目前來看,三大門戶中只有搜狐推出了可以在未來與網路一爭高低的搜狗,領先於其他兩個門戶網站去爭奪來自搜索的利潤,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利用門戶網站的力量來推廣搜狗,是網路做不到的',張朝陽對此滿懷信心,並放言'搜狗將在兩年後超越網路'。而此時其他門戶又不來爭這個蛋糕,搜狐門戶矩陣的力量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新門戶時代

在世界范圍內,至今被認可的成功的互聯網盈利模式只有三種:廣告、付費搜索、電子商務。而隨著網民數量的增長,門戶的內涵在不斷的演化,最初是互聯網入口,後來變成了新聞和資訊的提供者,現在轉向滿足網民對互聯網功能性應用的需求。

閱讀新聞、查找資料、交流溝通、娛樂身心、投資理財、購物就業、郵箱等網路服務將成為網民最需要的互聯網功能性應用。涵蓋上述內容並且具有位居前列訪問量的網站,將成為新的門戶。更加關鍵的一條,還要有可靠有效的多種盈利、收費模式。

新門戶的標准有三個方面:1、足夠大的人群瀏覽量(每日每百萬到達人次達4萬以上);2、盈利模式在廣告、付費搜索、電子商務這幾方面都有(游戲的收費可看為電子商務的一種)比如YAHOO;3、門戶網站所提供的功能性應用需盡量全面。

要做到新時代的門戶,就需要有耐心,需要平衡。如果新浪轉為了新聞門戶,網易轉為了游戲門戶,那將缺席新門戶時代的競爭。放眼望去,還沒有一家能夠在諸多方面做得盡善盡美,唯一可以期待的是擁有門戶矩陣的搜狐。這個張朝陽潛心打造了7年的航母,能否在新門戶時代領軍中國互聯網,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假如盛大與新浪能夠成功合並,也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新門戶時代的競爭,將是互聯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來參戰得還有GOOGLE、MSN、YAHOO等等。對此,張朝陽樂觀地說,以他做互聯網十年的經驗來看,外來戶打不過地頭蛇。

熱點內容
android相機閃光燈 發布:2025-05-16 14:35:49 瀏覽:258
伺服器無法通過ip訪問 發布:2025-05-16 14:26:13 瀏覽:540
網吧u盤拒絕訪問 發布:2025-05-16 14:13:50 瀏覽:260
無線網檢查網路配置是怎麼回事 發布:2025-05-16 14:04:03 瀏覽:220
網路爬蟲python代碼 發布:2025-05-16 14:03:26 瀏覽:516
汽車小組件怎麼弄到安卓桌面 發布:2025-05-16 13:51:12 瀏覽:220
linuxg編譯器下載 發布:2025-05-16 13:50:58 瀏覽:776
centosc編譯器 發布:2025-05-16 13:50:17 瀏覽:948
安卓手機如何變換桌面 發布:2025-05-16 13:39:33 瀏覽:515
sql存儲過程命令 發布:2025-05-16 13:17:54 瀏覽:146